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左乙拉西坦缓释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1)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单次和多次给药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比对研究。(2)研究左乙拉西坦缓释片500 mg、1000 mg、2000 mg三个剂量单次给药的药动学特征。

(3)比较左乙拉西坦缓释片餐后和空腹给药的药动学特征,评价食物对左乙

拉西坦缓释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建立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

的药物浓度。

色谱柱为WATERS公司Symmetry(?)C18(5 μm,3.9 × 150 mm),流动相为 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0.3%甲酸):乙腈=90:10,流速为1000 μL·min-1,选择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电离模式,多反应监测(MRM),左乙拉西坦及内标(加巴喷丁)的检测离子分别为:m/z 171.1→126.1和m/z 172.1→154.1。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LC-MS/MS法测定。

(2)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单次和多次给药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比对研究。两个

试验周期,每个受试者第1天空腹单次给予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

1000 mg,试验第3~8天每天给予左乙拉西坦缓释片1000 mg(1000 mg/次,1次/日,早)或左乙拉西坦片1000 mg(500 mg/次,2次/日,早、晚各1次),清洗期1周。

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各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所有血液样品采集后置于肝素化采血管中,混匀,离心(4℃,4000rpm,5 min),分离后的上层血浆样品,于-30℃保存。

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左乙拉西坦的浓度。利用DAS3.2.9软件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19.0软件对参数统计分析。

(3)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剂量相关性及饮食影响研究。在四个试验周期,12位受试者交叉空腹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500 mg、1000 mg、2000 mg或餐后单次口服缓释片1000 mg。

清洗期1周。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各个时间点采集血样。

所有血液样品采集后置于肝素化采血管中,混匀,离心(4℃,4000rpm,5min),分离后的血浆置于-30℃保存。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左乙拉西坦的浓度。

利用DAS3.2.9软件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19.0软件对参数统计分析。结果:(1)空白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影响左乙拉西坦和内标加巴喷丁的测定,测定方法特异性良好;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在0.1000~80.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批间、批内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接受标准,提取回收率在100%左右;血浆样品-30℃反复冻融3次、-30℃冷冻保存52天和室温放置6小时后均稳定。

(2)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1000 mg后,与左乙拉西坦片相比,缓释片Cmax降低41.54%,Tmax延长约4 h,AUC比值90%置信区间在等效性接受标准80%~125%范围内。多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1000mg(1000mg/次,1次/日,早)或左乙拉西坦片1000mg(500mg/次,2次/日,早、晚各1次)后,与左乙拉西坦片相比,缓释片的Css min降低34.66%,Css max、Css av、AUCss(τ=24h)和DF比值90%置信区间在等效性接受标准80%~125%范围内,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单、多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1000mg后,AUC的蓄积因子为 1.275 ±0.146,Cmax的蓄积因子为 1.243 ± 0.147,多次给药后AUCss(τ=24h)增加26.7%,Cmax增加23.5%,提示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存在蓄积现象。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在500~2000 mg剂量范围内,Cmax、AUC0-48h和AUC0-∞具有线性药动学特征。不同剂量组MRT0-48h、MRT0-∞ Kel、t1/2、Vd、CL/F、T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餐后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Cmax增加约14.18%,AUC无显著变化,Tmax 延长约 1.2h。空腹和餐后 MRT0-48h、MRT0-∞、Kel、t1/2、Vd、CL/F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左乙拉西坦片相比,左乙拉西坦缓释片Cmax降低,AUC无显著差异。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在500~2000 mg剂量范围内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餐后口服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左乙拉西坦Cmax增加,Tmax延长,AUC无显著变化。与左乙拉西坦片每天服药2次相比,左乙拉西坦缓释片每天服药1次,减少用药频次,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