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下列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单选题] *

A. HCl

B. HClO

C. KClO3

D. KClO4(正确答案)

2.在一定温度下,分别将下列各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有渗透现象产生的一组是() [单选题] *

A.0.1mol/LNaCl和0.1mol/LNaBr

B.0.15mol/LNaCl和0.1mol/LCaCl2

C.0.1mol/LNaCl和0.2mol/L葡萄糖

D.0.5mol/LNaCl和0.5mol/L蔗糖(正确答案)

3.相同温度下,下列属于等渗溶液的一组是() [单选题] *

A.0.1mol/LNaCl和0.1mol/LNa2CO3

B.0.1mol/LNa2SO4和0.15mol/LKCl(正确答案)

C.0.1mol/LNaCl和0.15mol/L葡萄糖

D.0.15mol/LNa2SO4和0.3mol/LNaCl

4.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单选题] *

A.氨水

B.酒精

C.醋酸铵(正确答案)

D.酒精

5.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单选题] *

A.CaCl2

B.NH3.H2O(正确答案)

C.H2SO4

D.NaCl

6.1L1mol/L的HCl和1L1mol/L的CH3COOH溶液相比较() [单选题] *

A.CH3COOH中的[H+]大

B.HCl中的[H+]大(正确答案)

C.两种溶液的[H+]相同

D.CH3COOH和Zn反应快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H2CO3 === 2H+ + CO32-

B.NaHCO3 === Na+ + H+ + CO32-

C.NaHSO4 === Na+ + H+SO4-

D.CH3COONH4 === NH4+ + CH3COO-(正确答案)

8.在一定温度下,HCN H+ + CN- 达到平衡,要使平衡向左移动应采取的方法是() [单选题] *

A.加入固体NaCN(正确答案)

B.增加压强

C.加水

D.加入浓HCN

9.0.1mol/L的CH3COOH溶液用水稀释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电离度增大

B.H+数目增多

C.[H+]增大(正确答案)

D.CH3COH分子数减少

10.在某温度下,0.1mol/L的电解质A溶液中,每10000个分子中有147个发生电离,A的电离度为() [单选题] *

A.0.147%

B.1.47%(正确答案)

C.14.7%

D.147%

11.在氨水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发生同离子效应() [单选题] *

A、NH4Cl(正确答案)

B、NaCl

C、HCl

D、H2O

12.10ml0.5mol/L的H2SO4中, [H+]是() [单选题] *

A.0.05mol/L

B.0.01mol/L

C.0.5mol/L

D.1mol/L(正确答案)

13.对于酸性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只有[H+]存在

B.PH值大于7

C.[H+]>[OH-](正确答案)

D.[H+]<[OH-]

14.在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浓度为0.1mol/L的是() [单选题] * A.CH3COO-

B.Na+(正确答案)

C.H+

D.OH-

15.常温下,10ml0.1mol/LCH3COOH与10ml0.1mol/L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

() [单选题] *

A.PH=0

B.0<PH<7

C.PH=7

D.PH>7(正确答案)

16.把0.1mol/LNH3·H2O稀释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电离度增大(正确答案)

B.[OH-]增大

C.导电性增强

D.与酸反应消耗酸量增加

1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由于水解呈碱性的是() [单选题] *

A.NaHSO4

B.NaHCO3(正确答案)

C.NH3

D.Na2SO4

18.A溶液的PH=6,B溶液[OH-]=10-10mol/L,C溶液的[H+]=10-7mol/L,三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单选题] *

A、A→B→C

B、B→A→C(正确答案)

C、B→C→A

D、C→A→B

19.加酸或加碱都会使下列哪种离子的浓度减少() [单选题] *

A.HCO3-(正确答案)

B.H+

C.NH4+

D.CH3COO-

2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OH-]最低的是() [单选题] *

A、PH=10

B、PH=7

C、PH=5

D、PH=2(正确答案)

21.学习化学的最好方法就是() [单选题] *

A.多玩、多记、多思、多问、多看、多练

B.多听、多记、多思、多问、多睡、多练

C.多听、多记、多思、多问、多看、多练(正确答案)

D.多听、多记、多吃、多问、多看、多练

2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单选题] *

A.增强

B.减弱(正确答案)

C.相同

D.无法确定

2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单选题] *

A.增强(正确答案)

B.减弱

C.相同

D.无法确定

24.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单选题] *

A.增强(正确答案)

B.减弱

C.相同

D.无法确定

25.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单选题] *

A.增强

B.减弱(正确答案)

C.相同

D.无法确定

26.Na 、Mg、 Al 、Si 中哪个金属性最强() [单选题] *

A.Na(正确答案)

B.Mg

C.Al

D.Si

27.F、 Cl、 Br、 I 中哪个的非金属性最弱() [单选题] *

A.F

B.Cl

C.Br

D.I(正确答案)

28.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 [单选题] *

A.电子数

B.电子层数(正确答案)

C.最外层电子数

D.原子序数

29.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该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的() [单选题] *

A.电子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正确答案)

D.原子序数

30.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变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称为()[单选题] *

A.质量守恒定律

B.电子排布规律

C.原子半径规律

D.元素周期律(正确答案)

31.物质的量是表示() [单选题] *

A.物质数量的量

B.物质质量的量

C.物质粒子数目的量(正确答案)

D.物质单位的量

32.在1L 0.5mol/L Na2SO4中,含有Na+ 数是()个。 [单选题] *

A.3.01×1023

B.6.02×1023(正确答案)

C.0.5

D.1

33.Na的摩尔质量为() [单选题] *

A.23

B.

C.23mol

D./mol(正确答案)

34.某元素处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单选题] *

A.1

B.3(正确答案)

C.2

D.4

35.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周期表有多少个纵行() [单选题] *

A.18(正确答案)

B.15

C.7

D.8

36.某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ⅥA族,它的最高正化合价是() [单选题] *

A.+1

B.+2

C.+6(正确答案)

D.+7

37.某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处于周期表中的() [单选题] *

A.ⅠA

B.ⅣA

C.ⅤA(正确答案)

D.ⅦA

38.质量分数的公式是() [单选题] *

A.CB=nB/V

B.ρB=mB/V

C.φB=VB/V

D.ωB=mB/m(正确答案)

39.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单选题] *

A.摩尔(正确答案)

B.千克

C.千克/摩

D.克/摩

40.以g/mol为单位,分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 [单选题] *

A.原子量

B.分子量(正确答案)

C.离子式量

D.质量

41.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 [单选题] *

A.g/L

B.mol/L(正确答案)

C.1

D.mg/L

42.质量浓度的单位是() [单选题] *

A.g/L(正确答案)

B.mol/L

C.1

D.mg/L

43.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是() [单选题] *

A.CB=nB/V(正确答案)

B.ρB=mB/V

C.φB=VB/V

D.ωB=mB/m

44.质量浓度的公式是() [单选题] *

A.CB=nB/V

B.ρB=mB/V(正确答案)

C.φB=VB/V

D.ωB=mB/m

45.体积分数的公式是() [单选题] *

A.CB=nB/V

B.ρB=mB/V

C.φB=VB/V(正确答案)

D.ωB=mB/m

46.下列物质中全部是强电解质的是() [单选题] *

A.醋酸、氨水、盐酸

B.硫酸、氢氧化钠、硝酸(正确答案)

C.氢氧化钾、碳酸、氯化钠

D.醋酸、氨水、碳酸

47.在氨水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发生同离子效应() [单选题] *

A.NH4Cl(正确答案)

B.NaCl

C.HCl

D.H2O

48.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

A.PH=5

B.[H+]=10-4mol/L

C.[OH-]=10-4mol/L

D.[OH-]=10-12mol/L(正确答案)

49.[H+]=10-10mol/L 的溶液,PH值为() [单选题] *

A.1

B.4

C.10(正确答案)

D.14

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1molO的质量是/mol

B.OH-的摩尔质量是

C.1molH2O的质量是/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mol(正确答案)

51.下列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

A.Cl

B.Br

C.I

D.F(正确答案)

52.可用于表示B物质的质量的符号是() [单选题] *

A. mB(正确答案)

B.ρB

C. ωB

D. φB

53.下列表示质量单位的符号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 g

B. mg

C. kg

D. mol(正确答案)

54.NaOH质量为5克,应表示为() [单选题] *

A. mNaOH =5g(正确答案)

B. mNaOH =5 mg

C. mNaOH =5 kg

D. nNaOH =5 mol

55.药用消毒酒精,其浓度用……表示法来表示() [单选题] *

A.物质的量浓度

B.质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体积分数(正确答案)

56. 溶液浓度稀释的根据是() [单选题] *

A.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正确答案)

B.溶剂的量不变

C.溶质、溶剂的量均不变

D.溶质、溶剂的量均已改变

57.下列电解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单选题] *

A. HAc(正确答案)

B. HCl

C. NaOH

D. NaCl

58.在HAc水溶液中存在的分子和离子为() [单选题] *

A. H+ Ac-

B. HAc H+ Ac-

C. HAc H2O H+ Ac-

D. HAc H2O H+ Ac- OH-(正确答案)

59.血细胞放入下列食盐水中能产生溶血现象的是() [单选题] *

A.5 g/L的盐水(正确答案)

B.9 g/L的盐水

C.10 g/L的盐水

D.15 g/L的盐水

60.KI中I的化合价为() [单选题] *

A. -2

B. -1(正确答案)

C. +1

D. +2

61. H2O2中O的化合价为() [单选题] *

A.-2

B.-1(正确答案)

C. +1

D. 0

62.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 [单选题] *

A.原子序数

B.电子层数(正确答案)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个数

63.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的() [单选题] *

A.原子序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正确答案)

D.电子个数

64.36g H2O的物质的量为() [单选题] *

A.18 g

B.2mo l(正确答案)

C.36mol

D.0.5mol

6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是电中性的②原子核带正电③核外电子带负电④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大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 [单选题]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正确答案)

D.①②③④

6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①1mol=1000mmol ②0.1 mol=1000mmol ③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④1mol H2SO4的质量为98克() [单选题] *

A.④

B.②(正确答案)

C.②③

D.③④

67.NaOH溶液的体积为5升,应表示为() [单选题] *

A. mNaOH =5g

B. VNaOH =5 mL

C. VNaOH =5L(正确答案)

D. nNaOH =5 mol

68.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应表示为() [单选题] *

A. mNaCl =9g

B.ρNaCl =9 g/L(正确答案)

C.ωNaCl =9 g/L

D. CNaCl =9 g/L

69.如何配制0.01mol/LNaOH溶液500ml?(M NaOH =40 g/mol)() [单选题] *

A.称取NaOH0.5g倒入烧杯中,先加少量水溶解,再转移到量筒加水定容到500mL

B.称取NaOH 0.5g倒入量筒中,加水定容到500mL

C.称取NaOH 0.2g倒入烧杯中,加500mL水溶解

D.称取NaOH 0.2g倒入烧杯中,先加少量水溶解,再转移到量筒加水定容到

500mL(正确答案)

70.浆细胞置于19.0 g/L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单选题] *

A.溶血

B.逐渐萎缩(正确答案)

C.不发生变化

D.先萎缩后溶血

71.某烯烃的结构简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主链上的碳原子个数为() [单选题] *

B.4

C.5(正确答案)

D.6

72.在通常情况下,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单选题] * A.乙烷

B.乙烯(正确答案)

C.苯

D.环己烷

7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单选题] *

A.丙烯

B.丙炔

C.苯(正确答案)

D.2-甲基-1-丁烯

7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的是() [单选题] * A.丙烯

B.丙炔

C.甲苯

D.苯(正确答案)

75.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单选题] *

A.己烷(正确答案)

B.1-己烯

C.1-己炔

76.下列化合物属于叔醇的是() [单选题] *

A.1-丁醇

B.2-丙醇

C.2,2-二甲基-3-戊醇

D.2,2-二甲基-1-丙醇(正确答案)

77.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2-甲基-3-丙醇

B.2,4,4-三甲基戊烷

C.1,5-三甲苯

D.4-甲基-2-戊烯(正确答案)

78.金属钠放入以下物质中,不能放出氢气的是() [单选题] *

A.溴乙烷(正确答案)

B.乙醇

C.水

D.甘油

79.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C.

D.

80.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酮类的是

() [单选题] *

A.

B.

C.(正确答案)

D.

8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属有机物的是() [单选题] *

A.CaCO3(正确答案)

B.C2H6

C.HCHO

D.CH3OH

82.自然界中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单选题] *

A.无机化合物

B.有机化合物(正确答案)

C.铁的化合物

D.氧的化合物

8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3,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正确答案)

C.2-乙基丁烷

D.2,3,3-三甲基丁烷

84.以下有关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一般以四个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另外的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正确答案)

B.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只显-4价

C.在烃中,碳原子之间只形成链状

D.碳原子只能形成有机物

8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B.有机物的熔点低,受热易分解,都能燃烧,不能作灭火剂(正确答案)

C.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D.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86.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单选题]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正确答案)

D.3,4,4-三甲基己烷

87.有机化合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组成元素分:烃,烃的衍生物

②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问题特征不包括: 收藏 A. 变异性 B. 普遍性 C. 潜伏性 D. 单一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学术委员会。收藏 A. 1990 B. 1989 C. 1992 D. 199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堂上“中性力量”学生表现的是: 收藏 A. 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 B. 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 C. 不在听课,并大声喧哗 D. 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地方分权政治结构的国家是: 收藏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朝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是下列哪种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的代表?收藏 A. 生物学解释 B. 控制说解释 C. 心理学解释 D. 社会学解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1892年,( )大学第一个创办了社会学系。 收藏 A. 哈佛 B. 耶鲁 C. 芝加哥 D. 剑桥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班级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B. 班级不具有选择功能 C. 班级具有诊断和矫正的功能 D. 班级具有角色社会化的功能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社会体制转型对教育的影响不包括: 收藏 A. 会导致“违规型”的教育失范

会导致“反文化”的教育失范。 C. 能够导致“反教育的”失范行为 D. 不会导致“违法型”的教育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192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社会与教育》,标志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 收藏 A. 鲁迅 B. 毛泽东 C. 胡适 D. 陶孟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属于社会规范、规则意义上的制度的是: 收藏 A. 奴隶制度 B. 社会内部的家庭、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制度 C. 考试制度、学习制度 D. 原始公社制度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不符合我国小学课堂语言互动师生角色的是: 收藏 A. 教师是协调者 B. 教师是真正的启动者 C. 学生是主导者 D. 教师是指挥者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最新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第一章医学社会学概述

第一章医学社会学概述 医学社会学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的学科。它采用社会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健康和医学实践。 一、健康:医学社会学视角 1、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2、健康和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演变 ①疾病是由罪恶魂灵引起 ②人的健康受总体环境因素的影响 ③人体被看成是遵循物理和化学原理的“机器”似的统一体 ④“物种医学”和社会空间医学”的出现 ⑤健康:回到整体的人 A “治疗至上”论的动摇 以使用药品为主来实施医学干预成为医生处理临床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这被称为“治疗至上(upon to treat)”。 B 生活条件的改善 C 现代健康观念的回归 慢性病:长期的难以治愈的疾病 D 贫穷和健康:仍在关注的问题 二、传染病重新出现: 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再度凸显 1、“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特点:致病细菌显示出明显的抗药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新传染病杀伤力惊人 新老传染病肆虐的原因 致病菌逐步适应环境,提高本身的生存能力 同时,由于人们轻视了传染病,给细菌及病毒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滥用药物、性行为不检点、环境污染、城市拥挤、不注意卫生 环球旅行中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使传染病“传遍整个世界”。 3、性传播疾病(STDs) 导致性传播疾病高发的原因 (1)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减少了对意 外怀孕的担心; (2)世界各地城市青年的性解放和 性自由意识; (3)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型的雇佣 形式 (4)建立多个性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三、医学社会学的发展 1、早期的医学社会学 2、医学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首先,出现了医学社会学研究朝着与卫生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有关的研究领域的转化。 其次,医学社会学和普通的社会学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高考题分类汇编—电化学(精校版)

2014高考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全国卷新课标版I 26.(节选)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 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 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新课标版II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 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x+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27.(节选) 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这样做的主要缺点 是。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节选)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21.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22.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3.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4.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5.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_四个阶段。 26.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评价手段使用权。 2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28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9.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 30.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 31.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2.在教育社会学中依据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 33、教育社会学研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现场法、隐蔽法、人种学研究)四大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3.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学生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学生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6.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7.失范行为:凡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和冲突的行为就是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8.前排中间效应: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各方面表现更好,更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社会学》试题(B卷)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试题(B卷)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是从什么学科中分化出来的() A.历史学 B.哲学 C.政治学 D. 经济学 2.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鼻祖的是() A.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韦伯 3.国际社会协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下于何时在挪威奥斯陆成立() A.1905年9月11日 B.1905年10月1日 C.1949年9月11日 D.1949年10月1日 4.社会调查研究一般的步骤程序为( ) A.提出设想→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B.确定课题→提出设想→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C.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提出设想→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D.提出设想→设计方案→确定课题→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 5.关于人格研究,心理学把分析的焦点集聚于() A.性格 B.意志 C.知性 D.气质与体质 6.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 A.社会制度 B.个人关系 C.群体关系 D.血缘关系 7.认为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的观点属于() A.文化中心主义 B.文化绝对论 C.文化相对论 D.文化民族主义 8.以下不属于亚文化类别的是() A.民族亚文化 B.地域亚文化 C.职业亚文化 D.越轨亚文化 9.有关社会化,主张“八阶段”的理论代表人是() A.埃里克森 B.米德 C.佛洛伊德 D.皮亚杰 10认为“如果人们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这一理论是() A.共享定义的互动 B.本土方法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符号互动论 11.按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进行的一种划分是()

医学社会学作业

医学社会学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医学社会学》课程作业 姓名:俞宝英学号:712007072002 年级:12秋护理学(专本)学习中心:温州 一、简答题: 1.普遍调查:也叫做普查,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范围内 所进行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从调查总体中选取样本所进行的一种调查。 3.文献法:又称历史法,包括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是间接收集情报资料的方 法,从文献、档案、报纸、书刊、报表以及历史资料等各种社会信息中去收集自己研究所必需的资料。 4.实验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社会现 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社会现象。 5.卫生服务公平性:卫生服务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卫生资源配置的3个重要原则 上:一是可及性原则;二是需要原则;三是健康原则。 6.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 的思想和方法,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

观。 7.公费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大专院校 学生实行的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制度。 8.劳保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是劳动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 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的劳动者给予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9.卫生资源:卫生资源是医疗部门所拥有和使用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的总 和。 10.卫生保健体制:卫生保健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卫生保健资 源,为个人和集体提供防病治病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11.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医疗服务总供给水平与社会人群健康总需求水平大 致相等。 12.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 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三个层次构成。 13.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 者依一定数额交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 14.卫生行政组织:卫生行政组织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 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5.医疗违规行为:医疗违规行为是社会学违规概念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凡违反或 背离公认的医疗规范的行为称为医疗违规。 二、论述题: 1.国内外医疗保险体制的比较 答:我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它一直坚持推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表现在医疗保险上亦是如此,德国实行的是一种强制性的、以社会健康保险为主、辅之以商业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强制性的社会健康保险制度覆盖了德国91%的人口,加之商业保险的作用,德国整个健康保险制度为其99.8%的人口提供了医疗保障。 2.国内外医务人员培养模式的比较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 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 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 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 为: 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 3I +2e 3I ---??→ 2232TiO /S 3I 2TiO /S+I +--+??→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氧化 还原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孔德 2、哲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评价手段 4、互动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 5、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6、传递功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从众行为:因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3、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4、过分社会化: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现象,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5、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在满足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在研究教育现象时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2、简述教育制度基本要素; (1)教育规范系统是教育制度的规则要素; (2)教育设备是教育制度的物质要素; (3)象征的标识是教育制度的文化要素。 3、简述人口数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的投入; (2)人口的脉动式增长,使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 (3)人口构成的不合理使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影响; (4)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诸多困难。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一)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人口控制的功能?试加以分析。 1、教育改变了人的生育观念,为控制人口创造了主观条件。 2、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少生育。 3、教育年限的延长客观上要求他们推迟人们的初婚年龄,从而控制了生育率。 (二)试述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主要表现:(7分)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医学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10×2分) 判断(5×2分) 简答(5×8分) 论述(2×15分) 1、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帕森斯(1951):指病人为适应其情境的规范性要求而形成的一些特征性的行为。也即人们在患病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以及社会对患病者的角色期待。 前提假设:患病不是人们所希望的状态,病人希望得到康复(这是患病与其它偏离行为——如犯罪——的重要区别,正因为如此,导致了社会对患病和犯罪的不同纠偏方式)。 帕森斯病人角色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病人并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 2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没有责任。 3病人应该具有尝试祛病的愿望。 4病人应该寻求技术上适当的帮助和医生合作。 2、对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有何争议? 1行为变异性;不能解释患病行为的偏离 2疾病类型;不能应用不同医疗情景、不同疾病类型(如慢性病)病人角色解释 3医生——病人关系;没有考虑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会影响医生——病人的关系 4病人角色的中产阶层取向;不能解释社会阶层较低的病人行为 第一种批评观点认为,不是所有人对病态的看法和对自己及他人病人角色行为的界定与帕森斯的病人角色概念相符合。 麦肯尼克,1962,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对症状的习得反应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戈登,1966,一般来说,当疾病预后严重或不确定时,病人的行为期望与帕森斯所描述的病人角色一致;但当预后已知或不严重时,则表现为“不健全的角色”。 特沃德尔,1969,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人都希望疾病得到治愈,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与医生合作。 第二种批评观点,认为他的理论似乎只适用于急性病,不适用于慢性病。 Ksssebaum和Baumann,1965,慢性病人,如心脏病、癌症等,所面临的是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正常角色,并需要调整他们的行动来适应永久性的健康问题。 另外,病人角色理论在精神疾病方面的应用也是有问题的。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是被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 第三种批评观点认为,帕森斯的理论建立在传统的一对一的医患互动基础上。 在这种情境下(医生办公室),医生可以最大限度的环境控制权。 但是医院里,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形式就大不相同。同样,在病人家里发生的医患关系也会不同。 第四种批评观点认为,帕森斯的病人角色模式是一种中产阶层的行为模式。它强调个体责任、为健康努力和恢复正常的价值。 病人角色理论源于对中产阶层的假设:理性地解决问题是中产阶层面对困难时惟一的积极的向上的行为,并且这种努力会有积极的收获。 但是,穷人的成功并不遵循这个规则。他们一旦报告疾病,将面临失业风险,没有机会享受“第二收获”。 3、萨奇曼的疾病行为阶段模式(stage of illness medical care)

(完整版)2017年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2017电化学高考题汇编 1.(2017全国新课标Ⅰ-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 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全国新课标Ⅱ-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 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全国新课标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 8=8Li 2S x (2≤x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 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 4、(2017天津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5、(2017天津7)(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 2和少量Na 2CrO 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 2CrO 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教育社会学(题库)2020答案整理

《教育社会学》题库-2018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在a, b两类名词解释中各选2个,c类中选择1个,共5个名词 解释,20分) a) 1.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教育着的身心 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其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 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对学生而言,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 4.班级:班级是学校中的下位组织,班级首先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只是一种 学生组织。班级的目标指向自身,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从班级的机构看,班级 的首领是班长,核心领导机构是班委会,下分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 有自己的相应位置;从班级规范看,任何班级规范所约束都是学生。具有自功 能性和半自制性。 5.学生P222;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 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年人,学生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 “半”社会成员,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 6.课程;狭义的课程指学校课程表所列教育科目,最广泛的界定将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一切均视为课程。 7.重要他人P244: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 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8.潜在课程: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互动层面所蕴含的各种 经验。 9.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全国2015年4月自考(课程代码: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 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是 A.法国人 B.德国人 C.英国人 D.美国人 2.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社会批判理论 B.常人方法学 C.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论 3.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 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 ,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 A.人文主义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C.实证主义方法论 D.功能主义方法论 5.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页4共(页1第#43000浙 0 6.社 会 学 研 究 的 一 般 程 序 包 括 A.两 个 阶 段 B.三 个 阶 段 C.四 个 阶 段 D.五 个 阶 段 7.我 国 明 确 地 采 用 社 会 建 设 概 念 ,是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A.十 五 届 三 中 全 会 B.十 六 届 三 中 全 会 C.十 六 届 四 中 全 会 D.十 七 届 四 中 全 会 社 会 学 概 论 试 题https://www.doczj.com/doc/e316890705.html,

2018电化学高考真题汇编

2018电化学高考真题汇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反应4Fe(s)+3O 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来源】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 详解: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项,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 6.021023,C项正确;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 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 H2↑ 【来源】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D 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 详解: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反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 2.角色扮演 3.同辈集体 4.课堂控制 5.过分社会化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 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差异交往说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是如何看待学生崇拜明星这一现象的? 2.试析大众媒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A1 2.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3.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B5 4.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 5.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B4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 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错。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错,孔德、涂尔干等人 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错。教育习俗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自觉尊重并通过舆论的力量起着控制、协调个体行为的作用,具有制约性。 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错。未必。角色期待可以影响教师的角色行为,但必须通过被期待者的内化过程。 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错。隐性知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