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电子政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电子政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电子政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题目 ***电子政务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

姓名李韩刚教育层次本科

学号分校邯郸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永年电大

指导教师日期 2011年11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意义 (1)

(一)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创新 (1)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切入点 (2)

(三)是促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的需要 (2)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现状 (2)

(一) 领导体制逐步完善 (2)

(二)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3)

(三) 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展开 (3)

(四) 规范文件逐步出台 (3)

三、推进中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3)

(一)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规范化 (3)

(二) 以应用为核心,加快"两网"建设 (4)

(三) 加快市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4)

(四)加强四大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

(五)建立电子政务五大保障体系............................................................(5)(六)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 (5)

(七)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 (5)

五、结论 (6)

参考文

献 (6)

电子政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摘要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既是政务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现代城市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显着标志,还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之一。我国中部特大中心城市,要实现中部崛起、和在中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必须要不断加快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关键词政务创新行政流程再造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是政务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是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着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政府管理中的政策不够透明、管理职能单一和运转效率不高等现象,已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同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创新政务处理模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和界面。与传统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电子政务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特征。

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意义

(一)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向市民提供交互式服务,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上网,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履行职能、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行动平台,政府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特点,通过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及时发布政府信息以及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将政府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与市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政务信息需求之间架起方便、快捷的沟通桥梁,随时能够倾听市民的心声、接受市民的监督,变"政府管理导向"为"为民服务导向",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政务公开为突破口,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政府部门在网上公开各自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政策文件、重要活动,以及有关办事项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使老百姓了解各部门"主要干什么,具体怎么办"。同时,通过设立网上电子公告牌、投诉信箱等形式,开辟老百姓评判政府部门行为的渠道,自觉将本部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达到杜绝"暗箱操作"、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政府管理的目的,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透明的办事环境。

(二)是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切入点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的核心和重点,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必将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的整体策划和设计应以城市电子政府各项应用和服务为目标,参考城市信息化总体构架和电子政务逻辑结构模型,结合城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包括网络、安全和应用支撑体系在内的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总体技术方案应给出电子政务的总体建设目标、总体功能目标、总体组成以及各个专业系统的方案等,总体实施方案应明确具体建设项目、项目的工程设计、项目分期建设计划以及管理办法等。

(三)是促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的需要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政府工业时代形成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现代政府的要求。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绕不过的门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政府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再造,转变为以公众服务需求为起点,政府应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终点,进行一系列借助网络运行的政务活动。政府再造后的行政流程以公众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再造流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流程本身,而是适应电子政务的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电子政务的特点和优势,提高政府竞争力。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领导体制逐步完善

为科学规划和实施信息化重点工程,市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适时调整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和人员,实现了党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协调与统一。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设计专班,包括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业务人员和有关信息化专家。组织体制的创新,为推进市电子政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有利的技术支撑。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全市已基本形成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信息传输网;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推进了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取得了明显进展;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得了显着

的进步;以信息技(论文网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 2011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20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268.43万户,电话普及率接近78部/百人,高出全国近15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达到863.48万户,占全国的10.08%,比上年增长14.7%。随着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凸现。"九五"以来,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在45%以上,201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850多亿元。

(三)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展开

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初步建成。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内网主要是指市级政务机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办公业务网,是涉密网;外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电子政务内网已经基本建成了由市、区两级横向区域性网络平台和连接省、市两级网络平台的纵向网络构成的整体框架。电子政务外网以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石家庄市已有128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信息机构或信息中心,已建成局域网55个,已有72家政府部门和一大批市直机关相继在网上建立了政府网站,成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一条方便快捷的渠道。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

(四)规范文件逐步出台

石家庄市为推动电子政务内网稳健发展,相继出台了《市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安全保密规范》、《市党政机关内部办公服务系统域名编制方案》、《市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内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还起草了《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意见》,将作为全市电

子政务今后五年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市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各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政务外网建设滞后于内网建设,应用和信息资源建设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网站缺乏安全防范措施、隐患较大等问题。

三、推进中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一)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事关政府管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全局的,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毫无疑问必须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市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三统一稳"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稳步推进。一是市信息办根据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总体规划,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和标准规范制定以及整体推进工作,定期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必要时报领导小组审定。二是加大信息化效能评测机制与监督工程的建设,各部门各负其责,抓好自身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三是推广工程外包和托管服务及跟踪负责制度,重点工程由市信息办建立特别行动小组,负责跨部门、跨区域工程的组织实施,待工程竣工启用后,交给专业公司进行委托管理。四是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民服务,以民众的需要和满意度为建设的出发点,做好部门和公民调查,不断改进和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二)以应用为核心,加快"两网"建设

一是完善内网建设,区级以上党政机关实现办公网络化,建设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上电话等。增强电子政务内网的服务功能,扩大电子政务内网的

应用范围,提高电子政务内网的使用效率,实现市、区党政机关局域网的互联互通。二是加快外网建设。在各级党政机关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全市统一、面向社会公众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网站和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的数据中心,为全面实现网上服务创造条件。在近期,凡是能够开展政务公开的部门,都要开通网上业务,以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为突破口,不断拓展领域,搞好跨部门的协调,抓好并联审批。

(三)加快市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业务系统建设要遵循国家相关业务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要求,充分结合市的实际,以满足全市重点政务工作的需求为主,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继续搞好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卡工程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要加强应急指挥系统、金财、金盾、金审、金农、金质、金水、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工程的建设。

(四)加强四大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按照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要求,重点抓好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四项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逐步将办公信息、管理信息、业务数据电子化,建立体系完善,标准统一,内容完整,流程规范的动态信息资源库,通过对整个城市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综合处理和分析,为政府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为政府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优化城市规划等全局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政府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使电子信息资料库为公众和企业服务,促进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构筑起"数字

市"的基本框架。

(五)建立电子政务五大保障体系

包括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先进的电子政务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立法和标准化体系;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培训体系;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六)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扎实高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要从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出发,从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出发,选好政府投入的主攻方向和项目切入点。首先,要遵循电子政务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要求。一般而言,电子政务建设大体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建立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二是搭建网上办事平台,实现政府办公业务上网,提供虚拟服务;三是实现智能化决策,构建现代服务型网上政府。其次,要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以应用为目标,集中力量支持关键领域项目的开发建设。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础网络设施建设;应用服务系统开发;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三,在策略上应坚持先试点后展开,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表现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仍处在改革转变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存在不确定性,电子政务还只是刚刚起步,标准和要求不确定,技术演进和不断发展,使应用存在不确定性等。理想上都希望有一个通盘细致的规划来指导电子政务的发展,实际上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难实现。即便是统一规划,也应有试点为基础,这样实施起来才更有针对性。

(七)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

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运用BOT方式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对基础网络服务设施,通过租赁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有偿使用,待经营期结束后最终转给政府所有。二是采取外包方式,开发建设应用服务系统。赋予开发企业特许经营权,在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中引入社会民间投资。三是对一些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有需求,且能够自我运营的服务系统,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主体,在建设上应主要引进企业投资,政府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在运作方式上采取经营性项目法人招标方式进行。四是对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以及相关国有经营公司,通过实施股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等多元化方式进行置换,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结论:在政府内部,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既提高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又节省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谢阳群.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J].国外社会科学,2001(5)

2 张国云.美国电子政府考察报告[N].中国经济导报,2002-04-08

3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郭励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缺失[J].新经济导刊,2005(88)

6 刘颖.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与预测[J].当代通信,2005(5)

7 刘家栋.2004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8 徐晓林杨锐《电子政务》[M] 科学出版社2009.11(1)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主持人

答辩(评审)

小组成员

秘书

答辩(评

审)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6

7

8.

答辩评审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答辩(评审)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省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电子政务发展中问题与对策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是作为国民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如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发布政务通告,提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电话,提供各种办事程序以及问题解答,进行在线“一站式”服务;外经贸部门通过互联网办理进出口资格申请,申报出口退税,三资审批;人事部门进行网上公务员录用,劳动人事政策公开,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公开征集公众对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等。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有些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定州市提出截止到2015年年底将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一、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政府自身的问题 1.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公务员的文化水平来看,经过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近1.7万名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占65%。但地方政府500万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仅有10%,约有20%的公务员不会操作计算机。面对电子政务的潮流,许多公务员在心理上必然会恐惧害怕,产生抵触情绪,而不能从心理上积极以适应政府信息化的潮流,结果使得很多昂贵的设置成为装点门面的饰物。 2.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标准缺乏统一性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特性产生严

联系实际讨论电子政务概念及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原理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实例1: 电子政务的产生。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的发源地。早在1993年,当时的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思想,并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1994年,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政府科技服务远景》,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由于实现电子政务,从1992年至1996年的数年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作废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页规定。在初尝胜果后,克林顿政府更坚定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1999年12月,克林顿总统向各行政部门和机构签发了关于“电子政府”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引发了许多行动,诸如使国家的制度和事务能够在网上得到,确保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给残疾人提供接入服务。目前,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美国第一政府网也是在备忘录签署后正式开始新建的。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既是电子政务国家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电子政务实践的率先垂范者,当然还是电子政务行动的最早受益者。 实例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所承担的职能可谓包罗万象,但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政府管理,推行政令的实话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两项职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片面强调管理与控制,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令的畅通。发展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开展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政务对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机构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为公从提供网上在线业务,如为公众提供各种查询、申请、交费、注册、申请许可等服务,可为广大公众节省时间和费用。 第二,政府站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为政府机构不但掌握有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且又是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者,向社会公从提供住处服务是各级政府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使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第三,政府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就业等提供各种指导性服务,如利用网络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高相应的配套服务,又如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网上培训和择业服务,再如为企业与人才之前搭起网络交流的桥梁等等。 实例3: 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 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的很多政府机构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电子政务考试卷子与答案 一、选择题 1、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 A社会 B企业 C政府 D个人 2、下述有关电子政务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B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C超越时空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D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社会改革 3、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 A金字塔结构 B扁平化辐射结构 C饼状结构 D集中化结构 4、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 A政府门户 B C报纸 D广播 5、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网 B工业网络化 C办公信息化 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填空题 1、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_____的信息系统。 2、______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在电子商务安全环境下,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连线进行政府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3、_______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的实践过程。 4、______就是政务工作电子化,即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5、电子政务以政府、企业和_______为行为主体。 三、判断题 1、电子政府是指现有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2、只有政府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和提高社会资源的运用效率() 3、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4、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围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建成() 5、政府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315979217.html,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作者:程静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3期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化,建立电子政府的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作用,软件是关键,必须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69-01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政府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政府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等,没有先进的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没用,只有通过软件平台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政府信息化最终也是靠软件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控制程序的总称。操作系统处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底层,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选择中是最重要的,不仅仅牵涉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其他软件的选用,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为了实现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一套网络协议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目前,网络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很多,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比如万维网、互联网和移动计算),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 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 电子政务建立后,将会有一个专门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一方面政府可以及时获取大量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行政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网络技术提供了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的双向互动,还将极大地影响了现行信息传递模式,大大提高了信息保真率,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就基层行政人员和公众而言,可直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将信息直接传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就传统的信息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站式服务大厅” 2:安全岛 3:VPN 二、单选题 1: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 经济发展 B. 现代信息技术 C. 社会进步 D. 政府职能优化 满分:2 分 2.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为主的管理。 A. 控制结果 B. 过程控制 C. 间接控制 D. 直接控制 满分:2 分 3. ()主要是指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控制起执行的过程。 A. 数据流 B. 电子流 C. 工作流 D. 信息流

4. 结构化知识一般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三个层次,其中数量最大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原始数据 D. 知识 满分:2 分 5. 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的一个(),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各类 政府服务。 A. 远程政府 B. 民主政府 C. 虚拟政府 D. 现实政府 满分:2 分 6.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中的事务处理系统,一般不包括下列哪种功能()。 A. 会议组织 B. 处理来信来访 C. 后勤服务 D. 资源信息管理 满分:2 分 7. 当前提倡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应该是以自上而下模式和()为主,多种模式并 存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A. 自主创建模式 B. 联合经营模式 C. 集约经营模式 D. 联合型集约模式

8. 为了刺激长期处于低速状态的经济()政府确立了“IT立国”的方针,把IT作为振兴 本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A. 新加坡 B. 日本 C. 中国 D. 美国 三、判断题 1: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006年3月19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指导我国“十 一五”期间电子政务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电子政务深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如果不建立网络行为人的信用机制和网络行为人的身份认证机制方面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是 无法真正实现电子政务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无论是电子合同、电子公文、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文件,其造假远比纸介质材料所形成的文 件要复杂,鉴定真伪的难度也比纸质环境小得多。 A. 错误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青岛市为例 学校:山东农业大学 学院班级:文秘教育专业3班 姓名:李梅 学号: 摘要: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社会政府运行的平台,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在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等等。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在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推行过程中,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突破体制性障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用一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推行电子政务,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效、稳健、快捷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市作为电子政务起步较早的城市和全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青岛市电子政务网络——“金宏网”成为我国省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布局最完整、最大的网络之一。青岛政务网以一网式协同办公为基础,通过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切实提高了网上公共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政府治理 实施电子政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对政府部门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两年来青岛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我们深刻认识到: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如皋市委党校石伟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公众,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用信息技术构建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服务由目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实现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将成为必然。 一、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各镇、各部门逐步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积极有序推进,呈现出电子政务稳步发展,政务公开逐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市政府成立了电子政务推进领导小组,一些镇区、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电子政务工作机构,配备了技术和应用管理人员,确保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电子政务干线网络和硬件设备已经形成。如皋市广电、电信、移动、供电等部门已形成多个光纤网络,基本遍布全市镇村、部门和社区,尤其是市广电局在原有230多公里

光缆网的基础上,又投入300多万元增加了光缆芯数,并增架了循环光缆网,光缆已送到各镇区和部分单位、社区,基本建成了党政数据网,确保了网络容量和信息正常传输。 应用系统的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不少单位、部门科学规划,分步建设,立足应用,先后建立了局域网,并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通过开发引进,一批应用系统建成使用,应用水平日益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皋市已有不少镇区和部门建立各具特色的网站并与政府网站做了链接,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上办文、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如皋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主阵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配备。通过培训或招聘,各镇区、各部门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保障网络畅通运行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存在问题 对照实现电子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一样,决心就不一样,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推进电子政务同样也是如此。 领导认识是关键。目前部分镇、部门和单位电子政务建设跟进的速度很慢,未按目标任务要求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重视不够,认识不到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 电子政务作业1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

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 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 (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又称作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2) G to E 模式 (Government to Employee )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电子政务的存在的问题

论述电子政务的存在的问题 摘要:一些地区或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对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边沿性的工作,可有可无,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二是缺乏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对电子政务的本质及其全局性、创新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 关键词语:电子政务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引入:由于电子政务起步不久,管理电子政务的经验不足与面对挑战的能 力不够,在应用及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需 要克服,并不断摸索发展的方向。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建立起电化的政府管理体系,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和管理创新。 (一)、引发政府管理观念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 (二)、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三)、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四)、重构政府的组织结构。将政府组织看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是当代政府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融合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官僚制政府,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形态应该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务将使得政府纵向结构趋于扁平化而横向结构趋于整合化。

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有效、公正透明、兼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2、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如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如国家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如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关于电子政务的外延界定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二)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区别。(三)电子政府和政府上网的区别。 3、电子政务的社会意义: 一、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电子政务对于提高党和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助

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四是有助于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五是有助于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创新能力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对政府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一是有助于转换政府的运行机制。电子政务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传输渠道,使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权力底层;二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宣传政策,扩大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有效地驾驭信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四是有助于节约行政成本;五是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电子政务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力和参政议政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政府也可通过电子政务直接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电子政务有助于提升区域性竞争力 一个地区电子政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区域性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信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化和成熟,电子政务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也愈加明显。通过电子政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电子政务》--作业及答案

1、电子政务的技术构成中网络通信技术包括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网络技术 2. B. 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3. C. 互联网技术、Web技术、网络技术 4. D. 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Web技术 2、“三网一库”是指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政府内网、外网、专网与信息资源数据库 2. B. 政府信息公开网、办公业务网、公众信息网与政府内专用数据库 3. C. 政府内网、外网、专网与政府内专用数据库 4. D. 政府内网、办公业务网、公众信息网与信息资源数据库 3、“金卡工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 2. B. 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 3. C. 追缴税款和监察偷税漏税 4. D. 防止骗汇、逃汇和套汇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4、政府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窗口是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政府公众信息网 2. B. 政府信息公开网 3. C. 政府门户网站 4. D. 办公业务网 5、按照职能领域划分,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种类有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政治服务、经济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

2. B. 行政许可服务.行政征收服务、行政确认服务、行政给付服务 3. C. 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税务服务,法律、邮政、国防安全服务 4. D. 政府为公民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与政府为组织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 6、政府内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有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S 2. B. 信息检索与文件下载服务 3. C. 公共论坛服务 4. D. 在线业务咨询服务 7、电子政务的逻辑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四层,它们是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平台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 2. B. 数据层、平台层、服务层、应用层 3. C. 平台层、服务层、数据层、应用层 4. D. 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服务层 8、以下不属于电子政务基本内容的是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G to G 2. B. G to B 3. C. G to C 4. D. B to C 9、以下属于事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的是__________。√此题回答正确 1. A. 会议管理与个人事务处理 2. B. 资料管理与视频会议 3. C. 后勤事务管理与公文处理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2014-2015-02) 标题: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班级:土管12乙 学号:1292310233 姓名:卢孔波 完成日期:2015.5.15

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意义、现状、问题、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 (二)电子政务的特点 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0规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网站必须支持多语种文字,如韩国汉城网站支持韩文、中文、日文和英文四种语言。 可以看出,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三)电子政务的内容 1.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问者:黄林若-一级最佳答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电子政务,就是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公事透明度,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到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网站维护与网络整合欠缺 我国的网络基础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网站的维护问题,建一个网站不难,但其后续维护工作却要花很多精力。许多已建立的政府网站都存在着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为了赶时髦、走过场,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配备硬件设备,但热过一阵子后,那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网站便再也无人间津,造成了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政府网络的有效整合问题。目前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深入,各地政府各个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上下级政府,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网络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相同信息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和冗余,并且彼此无法相互连接。另外,政府网络与商业网络、社会公众网络的对接问题,如何在保密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整合整个社会的网络资源。 (二)政府工作人员办公方式陈旧 开展电子政务以后,许多原先手工处理的政务通过电脑来处理,政府的办公方式也要相应地转变。但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尽管政府部门已经接入了内部的网络,许多人却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它的功能。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务文书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在不少政府部门中这种传统政务方式使不少政府官员自觉不自觉地滋长了程度不一的衙门作风,而这种作风与具有平民化本质的现代信息网络经济社会格格不入。此外,由于年龄结构的问题,许多公务员对电脑和网络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 (三)传统行政体制制约着电子政务的开展 我国在开展电子政务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电子政务对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即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不畅通)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对政府执政的知情权,实现良好的政治参与。二是决策体制实现从“官主”到“民主”的转变。随着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等电子政务的开展,大众的政治利益得到迅速的表达,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将得到很大提高。决策能力与决策信息相互结合,使公众具有了管理自己的能力,因而必然要求决策分担。政府必须破除对决策的垄断权,更多地实行分权,将权力由政府还给社会,实现决策民主化。三是实现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下,政府更侧重于“管理”,即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公民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控制型的管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而且成本过高。通过电子政务的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的公共组织架构,建立网络型组织,将建立一个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提供服务的政府。从而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控制型的管理”向“服务型的管理”的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