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后练习六十七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后练习六十七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后练习六十七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后练习六十七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后练习六

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时机成熟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已经对蒋介石彻底失望,退出了中国

B、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只有零星部队在负隅顽抗

C、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两百多万,与人民解放军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D、国民党军队全部退到了长江以南,企图与中国共产党隔江而治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与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有关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渡江作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C、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 )

A、陈毅、粟裕

B、刘少奇、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刘伯承、邓小平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解放军战将要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于“万马腾欢”之时,填《沁园春》一阕:“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这次战役是( )

A、汀泗桥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淮南战役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解放战争中,以徐州为中心,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成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49年3月,中共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该纲要作了以下军事部署:西路作战集团集结于九江至安庆地区,东路作战集团集结于镇江至江阴一线。根据这一部署,随后人民解放军( )

A、展开战略反攻

B、实施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战役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下列重大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②百团大战③上甘岭战役④挺进大别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解放了东北、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材料二:1945年,52岁,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三:1949年,56岁,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回答:

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中的“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是什么?

材料二中“较量”是指什么事件?“较量”后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

与材料三相关的重大战役是什么?解放军占领南京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某小组在“历史图片展”活动中设计制作了如下展板,请一起参与完成。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从下列语句中为图①和图③配上合适的标题。A.打倒列强除军阀B.南昌打响第一枪C.主动出击破囚笼D.红军不怕远征难

图①______ ;图③______

图①反映的战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图②反映的会议为什么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图③反映的战役是谁领导的?图④反映的战役具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通过探究四幅图片内容。请为本展板设计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两次伟大胜利。请回答有关问题: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什么战争?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兴起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从1948年9年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哪三次主力决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1

七年级历史试题 卷Ⅰ 一、选择题历史不是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暑假期间,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1~9题是他们活动中的情景,让我们融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一起去感受历史独有的魅力吧: 1、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河姆渡 2、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 A. B. C. D. 3、张蒙同学提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果能去拜谒(yè)黄帝陵那该多好啊!”,大家一 致同意。来到西安黄帝陵,他们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 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 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4、在某博物馆,他们看到了右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当时没有马作为坐骑 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 C.这是当时的一种娱乐活动 D.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 5、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 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奴隶获得了自由 6、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 “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7、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 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 让” C.以“德”教化人 D.“因材施教” 8、文娱委员李敏看到右图的乐器时,立即脱口而出它是 A.萧 B.编磬 C.鼓 D.编钟

八年级历史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教材内容:本课讲述了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历史,再现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此前,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两个阶段,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国民党军队再也无力抵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 一、课程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军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列举三大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决战的情况。 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并联系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3、回顾解放战争以来的有关史实,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 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4、回顾中共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 在对课文重点之处进行突破这一环节,要设置一系列问题并联系地图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列表归纳三大战役的时间、战略战术、指挥员、经过和作用;理解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利用多媒体展示渡江战役的片断,使学生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感悟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初中毕业历史试卷(二)

漳州一中分校2009届初中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实验区) (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2、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的交往形式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 A .希波战争 B .亚历山大东征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马可·波罗来华 3、一位游客在某博物馆参观时,讲解员指着图4的历史文物说:“这是迄今 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 两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4. 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A .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 .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 C .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 .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 5、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配正确的是 A .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达·芬奇 B .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 C .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D .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启蒙运动 6、右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 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 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 反映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 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D. 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了人性的伟大 7、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 D.英国工业革命 图 4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4)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2、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著《海国图志》,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案: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能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知道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搜集处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学习历史、展示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渐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体会、感受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对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所起的作用。 3.感受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认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互相推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互动的话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教师适时补充、纠正。 主要介绍: 1.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概念。 2.宪法的修正。 3.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及存在的问题。 过渡:同学们详实的介绍,使我们系统的了解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取得的喜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发现地点是云南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2课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 多年,位于黄河流域,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禅让制度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禹是传说时的治水英雄,被称为大禹。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word教案 (3)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平谈判、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以及向全国进军等基本史实。理解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理解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 3、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二、预习指导 1、阅读“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目,回答:1949年初,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共中央的态度如何?北京谈判的结果如何? 2、阅读“百万雄师过大江”,简述渡江战役,尝试分析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3、阅读“向全国进军”一目,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北、西南、和华南进军的基本情况。 三、预习成果检测 1.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B.南京解放 C.国民党败逃台湾D.新中国成立 2.2006年4月23日是南京解放()年纪念日。 A.55 B.56 C.57 D.58 3.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向西北、西南和()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力量。 A.华东B.东北C.华南D.华北 4.阅读毛泽东同志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据此回答: (1)毛泽东同志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平津战役尚未结束B.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2)下列对“大江”沿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江入海口已形成大城市带 B.沿线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和万家寨水利枢纽 C.沿线有我国一大直辖市 D.沿线有以能源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能源基地 5.指挥渡江作战的是() A.朱德B.邓小平C.刘伯承D.彭德怀 6、1949年,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提出的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不包括 A、惩办战争罪犯 B、废除伪宪法 C、改编一切反动军队 D、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正权的合法地位 7、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发生在什么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目录打印版 A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远古至589年) 中国历代王朝表(夏至隋)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6课开放与交流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 姓的来历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 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 立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 移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 活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 民族国家基业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 技成就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 展现的社会风貌 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 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 治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 的英勇斗争 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 民族的象征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 学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 关锁国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 危机 第25课设计奥运圣火传递 路线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581-1840) 中国历代王朝表(隋至清)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 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 步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第8课辛亥革命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 教育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2课社会历史小调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兴起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 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时候”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 新的长城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 日救亡歌曲联唱”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 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第25课编辑历史小报--- “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1840-1949)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 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 擂台赛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 内战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 英雄”讨论会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 体事业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 潮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 化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 会生活 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 —古代世界 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 的时候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 光 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 月之乡”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 第22课人类三大人种的基 本特征 第五单元古代文明的冲撞 与文化成就 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第24课昔日的辉煌 第25课世界古代科学魅力 的报告会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1949-2000) 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 (约500万年前至15世纪)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 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 革命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 和”而战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 与动荡 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 革命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 言” 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 一定要实现 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 的“礼物”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 与终结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 内战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 革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 门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 战火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教案_北师大版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课程标准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查理·马特改革,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说出丕平献土的故事,简述罗马教皇国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讲述琅城起义的经过,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比较西欧封建制度、城市与中国的异同,三大宗教的对比,学习用比较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与骑士制度、基督教有关的书籍(如《唐璜》《堂·吉诃德》《红与黑》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基督教教义的学习,认识宗教的本质,培养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通过对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西欧基督教文明具有不同于东方文明的鲜明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的基督教会。 难点西欧的基督教会、西欧城市的兴起。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6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由古典奴隶时代向中古封建时代转变,希腊罗马文化逐渐为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欧文化的核心、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古西欧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我们这节课从西欧的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和中世纪的城市三个方面介绍中古西欧基督教文明。 学情分析 新民中学八年级学生都来自城市,而且本校是南宁市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尤其是运用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校多媒体教学开展得很普遍,学校有专门的网页,另外每班都有各自的网页,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课前准备 教师:在学校的主页上将相关资源(素材和相关网站)进行链接,以供学生查阅。 链接的素材包括: 图表:《罗马帝国的分裂图》《凡尔登条约签订时西欧形势图》《查理帝国的分裂形势图》《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示意图》《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意大利政区图》。 文字资料:关于宫相,查理·马特人物介绍,查理·马特的改革,《唐璜》选段,《堂·吉诃德》选段,《圣经故事》选段,《红与黑》选段。 插图:宫相查理·马特像,《圣母像》,《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图》,名画《最后的晚餐》,《基督受难像》,中古欧洲的农庄,欧洲的封建城市一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南侧导学案及练习题(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南侧导学案及练习题(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探究】 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

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你的疑点、难点: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 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 二、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4、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5、2010年3月“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张老照片,纷纷推算 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54年 B、56年 C、61 D、89 6、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建交 8、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 —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 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 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一-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一一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一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教案_15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感知目标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 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以及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知道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等主要史实。 二、能力目标:以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 民生活进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 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重点 难点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教师活动与 学生活动 时间预 计安排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复习旧知 预习反馈 还记得远古人类的代表有有哪些吗?他们的生活方式 是怎样的? 5 课堂导入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紧靠野外采集捕 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有一天,远古人类告别 洞穴,搭建住所定居下来,形成原始聚落。看“中国 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继山顶洞人之后,在辽 阔的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很多氏族聚落。他们的生活 和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时最具代表性 的几个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呢? 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种植什么作物?他们使用 什么样的工具等等。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学 探究这些问题。 2 以北京人、山顶洞人 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 居民,再到大汶口原 始居民生活进步的史 实,培养学生的比较 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 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 能力。 自学文本自学方式 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 将疑难问题提出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年级:八年级 科目:历史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海宽 时间:2011-11-26 审核: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及国民党政权覆灭 【学习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 【自主学习】请A 、B 、C 三组同学逐目阅读教材内容,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 【共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1.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归纳整理】(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本课讲述了哪些战役?这些战役有什么意义? 【拓展练习】 1.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由此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国民党政权垮台 2.决战东北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战略。这里的“门”指的是 ( ) A .长春 B .营口 C .锦州 D .沈阳 3.下列哪次战役结束以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 )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天津战役 D .孟良崮战役 4.“大军合力战淮海。”这里的“大军”包括( )①西北野战军 ②中原野战军 ③华北野战军 ④华东野战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期中大事年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之一——大事年表 1949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解放军海、空军建立 195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土地改革完成 1953 ◎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 ◎在同印度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周恩来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6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召开 1958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1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1966.5 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8 文革全面发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

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1966. 10 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 6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4 “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l号”顺利送人太空轨道,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 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1.9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76.9 毛泽东逝世 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 恢复高考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 中美建交 1980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 ◎开放l4个沿海港口城市 ◎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1986 ◎实施“八六三”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2)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2)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4)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5)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6) 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6)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7)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8)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9)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9) 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0)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1) 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2) 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3) 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3)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14)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5) 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15) 第18课东亚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6)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7) 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17)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1.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现时间:1965年 3.发现状况: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动物烧骨 4.特点:会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 二、北京人 1.距今年代:约71万~2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中 3.发现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 4.发现状况: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5.特点:会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3.发现状况:鱼骨和海蚶壳,骨针和石珠、石坠 4.特点:①体质、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迈入了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②除了采集和狩猎之外,还会捕捉水 生动物。③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懂得磨擦能使器物表面光滑。 课外扩展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化石就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钥匙。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5.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①照明②御寒③熟食④驱兽⑤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 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聚落:①黄河流域----半坡聚落②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 使用磨制石器,以出现农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为特征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距今年代:约6000 多年 2.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生产特征: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③会建造房屋(半地穴式)④过着定居生活⑤ 使用彩陶器皿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距今年代:约7000多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特点:①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②会挖掘水井③会建造房屋(干栏式)④会烧制黑陶 4.地理位置: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 三、大坟口的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下流)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感知目标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知道魏 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国号和都城。2.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 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过程与 方法: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 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 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 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 难点 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 计安排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复习旧知 预习反馈 18课学习笔记的检查 5 课堂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把学生带入情境,而后提问:这是哪个电视剧的片头曲呢?继 续设疑: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生 活在三国时期有影响的人物吗? 2 自学文本自学方式 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 组际交流。将疑难问题提出 问题预设 1. 曹操实力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2. 了解官渡之战的时间,经过,意义。 3. 掌握官渡之战的时间、经过、意义,并与官渡 之战作比较。 4. 魏蜀吴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5. 如何评价曹操? 8 交流学习交流方式 1.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中以 多败于少的原因。 2.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知识梳理疑难解答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4 难点精讲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 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 归纳:曹操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操的士兵是北 方人,他们不习惯水战。他的士兵到了南方后, 3

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西北野战部队在_______的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知识。当时在陕甘宁指挥部队同敌人英勇作战的是彭德怀。 答案:彭德怀 2. 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析: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千里跃进大别山 3.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覆灭是在() A.1949年4月20日 B.1949年4月21日 C.1949年4月22日 D.1949年4月23日 解析: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是在哪一战役后()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辽沈战役歼灭敌人47万多人,从此,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答案:A 2.三大战役中,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解析:辽沈战役的战略战术是“关门打狗,各个击破”。淮海战役的战略战术是“中间突破,肢解敌人”。平津战役的战略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而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答案:A 3.国民党政府被彻底打垮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之后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而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答案:D 4.1949年1月,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的北平国民党守军将领是() A.杜聿明 B.傅作义 C.李宗仁 D.卫立煌 解析: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而李宗仁主要指挥的是徐州会战;卫立煌是辽沈战役中国民党的重要将领。由此确定,答案是B项。 答案:B 5.阅读下列材料: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