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1第十一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1第十一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1第十一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版11第十一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第十一章教学要点和复习

一.重要反应纵横

二.重要概念和原理

1. 亲核加成反应及其活性规律

过程:

影响活性的因素:空间效应电子效应

活性规律:(1)醛比酮活泼(2)脂肪族比芳香族活泼(3)羰基连吸电子基团的比连供电子基团的活泼。

注意:亲核加成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在不同的含羰基化合物中经常遇到,必须很好理解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能够用于解释一些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思考碳碳双键主要发生亲电加成,而羰基发生亲核加成的原因,可以促进有机化学学习的系统化。

2. 酸碱性对亲核加成反应的影响

碱性:亲核试剂浓度提高,有利于亲核加成。

酸性:对于一些弱亲核性的试剂,酸性条件下羰基质子化,有利于羰基正电性提高,促进亲核加成。

注意:酸碱性对有机反应有比较重要影响,基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本课程没有系统讨论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亲核加成中,酸性或碱性条件均有利反应,但原因不同。

3. 亲核加成反应的实际应用

亲核加成反应有不同的实际应用,比如:

(1)用于鉴别: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与氨衍生物反应、卤仿反应(特定条件)、

与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只限于鉴别醛和酮。

(2)用于分离: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与氨衍生物反应。

(3)用于官能团转化:氧化和还原。

(4)用于增长碳链、官能团转化:与格氏试剂反应、羟醛缩合。

(5)用于减少碳链、官能团转化:卤仿反应

(6)用于保护羰基:与醇反应

4. 羟醛缩合反应

过程:

本质:一分子醛或酮作为亲核试剂,与另一分子醛或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注意:(1)二分子相同的醛或酮缩合产物比较专一;(2)三个碳原子以上的醛或酮发生缩合,一定产生支链;(3)交叉缩合:一分子醛或酮不含α-H,产物唯一;(4)缩合产物受热易脱水形成烯醛或烯酮。(与简单醇的脱水条件不同)(5)酮之间的缩合比醛之间的缩合难。

三.重要考点示范

1. 命名:

答案: 3-(5-羟基-2,4-二甲氧基苯基)丙醛

注意:对于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其遵守的命名原则依然成立。

2.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可以发生自身羟醛缩合、哪些可以发生碘仿反应、哪些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哪些可以与Fehling试剂反应?

(A)

(B) HCHO (C) (CH3CH2)2CHCHO (D) (CH3)3CCHO

(E) ICH2CHO (F)CH3CH2CHO (G) CH3CH2CH(OH)CH3 (H)

答案:自身羟醛缩合:(C) (E) (F) (H)

碘仿反应:(E) (G) (H)

歧化反应:(A)(B) (D)

与Fehling试剂反应:(B) (C) (D) (E) (F)

注意:苯甲醛不能与Fehling试剂反应。

3. 将下列化合物与氢氰酸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

(A)

(B) ClCH2CHO (C)

(D) CH3COCH2CH3

答案:(B) > (C) >(D) >(A)

注意:按羰基反应活性规律进行合理分组以后在判断。

4.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组化合物:

(A)

(B)

(C)

(D)

(E)

答案:

注意:比较多和比较复杂的有机物鉴别,可以先采用分组试剂进行分组,再利用特征反应对各组逐一鉴别。

5. 用简单化学方法分离:正溴丁烷、正丁醚和正丁醛

答案:

注意:利用醚在浓硫酸的质子化可以分离醚。

6. 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

答案:

注意: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如果分子内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α-H,应仔细分析哪一种α-H最有可能离去形成碳负离子。

7.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答案:

注意:Clemmensen还原主要还原醛酮羰基,且通常用于芳环上羰基还原为烷基。

8. 以乙烯为原料合成:

答案:

醇、醛、酸等。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 1、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X2的活性:F2 >Cl2 >Br2 >I2 选择性:F2 < Cl2 < Br2< I2 2、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性 R2C=CR2 > R2C=CHR> RCH=CHR > RCH=CH2 > CH2=CH2 > CH2=CHX 3、烯烃环氧化反应活性 R2C=CR2 > R2C=CHR> RCH=CHR > RCH=CH2 > CH2=CH2 4、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活性:CH2=CH2 > RCH=CH2 >RCH=CHR > R2C=CHR > R2C=CR2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SN1 反应:SN2 反应:成环的SN2反应速率是:v五元环 > v六元环 > v中环,大环 > v三元环 > v四元环定位基定位效应强弱顺序:邻、对位定位基:-O->-N(CH3)2>-NH2>-OH>-OCH3>-NHCOCH3>-R >-OCOCH3>-C6H5>-F>-Cl>-Br >-I间位定位基:-+NH3>-NO2>-CN>-COOH>-SO3H>-CHO>-COCH3>-COOCH3>-CONH2 转]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终极版》找了很久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5可利用溴水

区分醛糖与酮糖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有机化学》 (考试时间:年月日)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成绩 得分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本大题10 小题, 每小题1 分,共10 分) (7) (E)-3- 乙基-1,3- 己二烯 (8) 2,6- 二甲基苄醇 (9)α- 硝基萘(10)3- 甲基环己烯 (二)基本概念题(本大题6 小题, 共10 分) (1 )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本小题2 分)

(2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一次硝化的主要产物(用箭头表示)(本小题2 分) (3 )下列化合物哪些有旋光性:()(本小题2 分) (4 )下列反应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给出正确答案:(本小题2 分) (5 )判断下列化合物、离子那个具有芳香性:()(本小题1 分)

(6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属于S N 1 机理:()(本小题1 分) (A )产物构型完全转化(B )反应只有一步 (C )有重排产物(D )亲核试剂亲核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本大题5 小题,共10 分) (1) (本小题2 分) 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 ()> ()> () (2 )(本小题2 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高低:()> ()> ()> () (A )乙醚(B )正丁醇(C )仲丁醇(D )叔丁醇 (3 )(本小题2 分) 比较下列芳香化合物一次硝化反应的活性大小:()> ()> ()> ()

(4 )(本小题2 分) 比较下列离去基团离去能力的大小:()> ()> ()> () (5 )(本小题2 分) 以C 2 和C 3 的σ键为轴旋转,用Newman 投影式表示正丁烷的邻位交叉式和对位交叉式构象,并比较他们的稳定性。 (四)用简便的化学反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2 小题,共6 分)(1 )(本小题3 分) (A )正丙醇(B )异丙醇(C )2- 丁烯-1- 醇 (2 )(本小题3 分)

有机化学_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 OH 答:羟基 (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 H (5) CH 3CCH 3 答:羰基 (酮基) (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 NH 2 答:氨基 (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 (2) H 2C Cl (3 )I (4 ) Cl 3 (5)H 3C OH (6) H 3C CH 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 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 7H 16。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 3)3CCH(CH 3)2 (6) 2,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壬烷) CH 3CH 2CH 2CH 2CHCHCH 2CCH 3 CH 3 CH 3CH 3 nC 3H 7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 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 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 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 构型。 注:将伞状透视式与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 然后分别标出其R/S 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否则为其对映体。 二. 有机化学反应及特点 1. 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包括催化加氢):烯烃、炔烃、环烷烃、芳烃、卤代烃 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环氧化);炔烃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类型 (按历程分) 自由基反应 离子型反应协同反应:双烯合成 自由基取代:烷烃卤代、芳烃侧链卤代、烯烃的α-H 卤代自由基加成:烯,炔的过氧化效应 亲电加成:烯、炔、二烯烃的加成,脂环烃小环的开环加成 亲电取代: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卤代烃、醇的反应,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醚键断裂 反应,卤苯的取代反应 消除反应:卤代烃和醇的反应 亲核加成:炔烃的亲核加成

大学有机化学B复习48学时

有机化学B复习 基本反应 (一)取代反应 1、自由基取代反应 R H Cl Br 2 或 R Cl(Br) 2、亲电取代反应 2 卤代 硝化 磺化 酰基化环上有强吸电子基不能发生此反应 (增碳反应) 3、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分为:S N1和S N2 R X 2 CH22 2 CH2OH RC OMgX2 用于合成醚 用于鉴别卤代烃 威廉姆森合成法 (二)加成反应 1、亲电加成 (1)烯烃的加成反应

RCH=CH 用于鉴别不饱和键 2222RcH 2CH 2OH 反马氏规则 自由基加成反应 (2)炔烃的加成反应 如下炔烃的反应实际上的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乙炔得到醛,其他炔得 到酮。 OH HC=CH +H 2O 244HC=CH CH 3CHO 分子重排 + RC=CH H 2O H 2SO 4HgSO 4 RC=CH 2R CCH 3 OH O 符合马氏规则 HC=CH Na, 110 o o NaNH 2 , 333 或H=CNa o C 2, 333NaC=CNa 119 220 NaC=CNa +2CH 3CH 2CH 3CH 2C=CCH 2 CH 3 (3)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CH 2=CH 2 CH 2=CH 2 +Br 2=CHCHCH 2 CH 2CH=CHCH 2Br Br Br Br 1, 2 加成1, 4 加成 双烯合成: o + O O 100C 苯 O O O 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

+ 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 CHO , 小时o C 2 4 CHO 2、亲核加成 R C H(R) O R=CH 3H H 2O (R)OH R C H 用于制备 a 羟基酸 3用于鉴别醛,脂肪族甲基酮,碳8以下的环酮 醛,脂肪族甲基酮,C 8以下的环酮有此反应 R'OH (R)R C H OR' OR'缩醛 此反应用于保护羰基 H H 2O R' (R)R C H 此反应用于制备醇类 伯醇 仲醇叔醇 R C H =N Y + CH C CH 3 =O NO 2 O 2N NHNH 2 NNH CH 3 C CH 3 =NO NO 2 得到的产物为白色固体或黄色结晶 (三)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 单分子消除(E ) 双分子消除(E ) 12 醇的消除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分子内消除得到烯,符合查依采夫规则, 分子间消除得到醚,醇的消除常常会发生重排反应。 CH 3CHCH 2CH 3 H SO CH 3CH=CHCH 3 OH 符合查依采夫规则 o 2CH 3CH 2o H SO CH 3CH 2OCH 2CH 3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在碱性条降下进行,一般符合查依采夫规则,但有时不符合查依采夫规则,向着形成共轭体系方向进行。有时候会发生重排。 CH 2=CH CH CH 3 NaOH C CH 2=CH CH=CH 2 形成共轭体系更稳定 (四)氧化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1.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多官能,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环烃)CHO>-COOR >-COX>-CN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SO3H>-X-R>-(=C>-C≡C->C)O>>C=>-OH(醇)>-OH(酚>-SH>-NH2>-OR>构型和R/S构型。>-NO2),并能够判断出Z/E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 2. 。式,Fischer投影式)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CH3COOH HOH C21)锯架式:)伞形式:H H OH OHCH3HC52H COOH H HHH HOH)菲舍尔投影式:纽曼投影式:4)3HHH CH HHH3H5)构象(conformation)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1)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2)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3)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Z/E1. 构型。Z构型,在相反侧,为E侧,为ClHCCHCH5233CCCC HCHClH52-戊烯-3-氯-23(Z)--氯-2-戊烯(E)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顺2、/ 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HCHCHCH333HCHCH333CCCC HHHHCHHCHH33-二甲基环己烷1,41,4-二甲基环己烷反-2反--丁烯顺--丁烯2顺-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在标 记手性分子时,R/S标记法:3、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年11月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本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天津大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将按照此标准培养学生,突出“创新性、重实践、国际化”特色,培养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知识。 二、专业特征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具体的专业特征目标包括: 1. 个人综合素质培养 1.1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1.2 探究真理百折不挠的毅力 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毅力 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1.3 很强的自制力 自制力,为人处事,遵纪守法 组织纪律观念,遵从自然规律,培养科学精神

1.4 成就宏伟事业的自信心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树立远大理想 认识学科发展前沿,树立在科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勇气和决心1.5 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增强严谨求真的职业素养 1.6 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 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素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1.7 包容心与团队精神 包容心,增强团队意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加强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熏陶 1.8 爱国奉献精神与谋求人类福祉的志向 爱国奉献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为远大志向 1.9 优良的身体素质 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个人能力培养 2.1 善于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2.2 分析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2.3 计划与综合能力 规划、设计和综合能力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及答案

(考试时间:2005年6月22日)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成绩 得分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7)N,N-二甲基甲酰胺(8)对甲苯磺酸 (9)邻苯二甲酸酐(10)2-甲基呋喃 (二)基本概念题(本大题5小题,共9分) (1)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以起卤仿反应()(本小题1分) (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以进行自身的羟醛缩合()(本小题2分) (3)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一个信号,请根据分子式推断结构式:(本小题2分)

(4)指出如下所示偶氮化合物的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本小题2分) 重氮组分:偶合组分: (5)完成以下转变宜采用Grignard合成法还是用腈水解法?为什么? (本小题2分)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本大题3小题,共6分) (1)(本小题2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高低:()>()>() (A)丙醛(B)1-丙醇(C)乙酸 (2)(本小题2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 (3)(本小题2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 (四)鉴别或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2小题,共6分) (1)(本小题3分)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A)环乙烯(B)环己酮(C)环己醇 (2)(本小题3分) 试拟一个分离环己基甲酸、三丁胺和苯酚的方法: (五)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本大题18小题,共29分)(1)(本小题1分) (2)(本小题1分) (3)(本小题1分) (4)(本小题2分)

(5)(本小题1分) (6)(本小题1分) (7)(本小题2分) (8)(本小题1分) (9)(本小题2分) (10)(本小题2分)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三套试题及答案之二

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者写出化合物的名称(共8 题,每题 1 分,共计 8 分) 1. CH3 CH3CH2CHCHCH 3 CH 2CH3 2. CH 3CH=CCH 3 CH 3 3. NO 2 NHNH 2 4. CH 2CH 3 CH 3 5. CH3CH2CHO 6. 2, 2-二甲基 -3, 3-二乙基戊烷 7. 3, 4-二甲基 -2- 戊烯 8. α- 甲基 - β- 氨基丁酸 二、判断题(共8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由于烯烃具有不饱和键,其中π键容易断裂,表现出活泼的化学性质,因此其要比相应 烷烃性质活泼。() 2、只要含有α氢的醛或者酮均能够发生碘仿反应。() 3、脂环烃中三元环张力很大,比较容易断裂,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比其他大环活泼些。 ()

4、羧酸在 NaBH 4的作用下能够被还原为相应的醛甚至醇。() 5、醛酮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都能被氧化剂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6、环己烷通常稳定的构象是船式构象。() 7、凡是能与它的镜象重合的分子,就不是手性分子,就没有旋光性。() 8、芳香胺在酸性低温条件下,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结晶壮的重氮盐,称为重氮化反应。 () 三、选择题(共 4 小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1、下列物质在常温下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丙烷 B 环戊烷 C 甲苯 D 乙烯 2、羧酸衍生物中,下列哪种最容易水解() A 酰卤 B 酸酐 C 酰胺 D 酯 CH 3CH CCH 3 3、按照马氏规则,Cl 与 HBr 加成产物是() Br CH 3CHCHCH 3 CH3CHCHCH 3 CH 3CH2CCH 3 CH 3CHCHCH 3 A Cl B Cl Br C Br Cl D Br Br 4、下列物质容易氧化的是() A 苯 B 烷烃 C 酮 D 醛 四、鉴别题(共 6 题,每题 4 分,任选 4 题,共计 16 分) (1)乙烷、乙烯、乙炔 (2)甲苯、 1-甲基 -环己烯、甲基环己烷 Cl CH 2Cl Cl Cl (3) (4)乙醛、丙醛、丙酮 CH 2OH CH 3 OH (5) Br CH 2Br (6)CH 3 五、选用适当方法合成下列化合物(共7 题,每题 4 分,共 28 分)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伞形式:C COOH OH H 3C H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C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 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 C C H Cl C 2H 5CH 3C C H C 2H 5Cl (Z)-3-氯-2-戊烯 (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 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CH 3 H CH 3 H CH 3 H H CH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

【参考借鉴】天津大学第五版有机化学答案-用于合并.doc

第一章 习题 (一)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 (1) 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 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 子。 (9) sp 2杂化:由1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 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 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 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 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 或分子内作用力。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 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C H 3 N H 2(2)C H 3O C H 3(3) CH 3 C OH O (4)C H 3C H =C H 2(5)C H 3 C C H (6)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 (1) H H H H 。。。 N 。(2) H H 。。。。H H 。。(3)C O H C H H 。。 。。 (4)C H H H H 。。C 。。(5)C H H H H 。 。。 C 。 (6)H H 。。

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卷

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卷 考研冲刺阶段是考研的攻坚期,在短时间内查漏补缺、实地演练成为制胜的关键。历年考研真题是考研冲刺阶段复习的不二法宝,但是大多数研友在前期已经看过真题,再做真题已经起不到实战的效果,而市面上的各种习题集和模拟卷又不能解决各校侧重点不同的问题。基于此,天津考研网为满足研友需求,特推出《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卷》。以下复习方法摘自《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卷》资料部分。 一、备考建议 考研是一场对心理和身体双重考验的战役,要想学好知识打赢这场战役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天津大学药学院初试成绩主要是由英语、政治、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英语、政治满分都是100,专业课满分300分,每场3个小时。 (1)向师兄师姐请教 (2)上网寻找信息 (3)不要做资料帝 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真题复习宝典 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书 天津大学349药学综合考研红宝卷 349药学综合是4选2的科目 二、生物化学 参考书目:1. 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现代生物化学》,于自然,黄若泰 2. 王镜岩的《生物化学》 复习时间规划:第一次整体看一遍(不要看考纲),一边看一边做习题集, 第二次按考纲总结,做真题; 第三遍,只看重点+补充部分就行了。 1.初次复习阶段(7月-9月)

2.强化复习阶段(10月-11月) 3. 巩固复习阶段(12月-考试) 真题题型:选择、填空、名词、简答、论述。 考题特点:考的面比较广,题目出的比较大 真题举例:例如:10年真题 比较DNA RNA的区别(化学结构上、功能上) 三、生物学: 参考书目: 胡玉佳主编的《现代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动物学+免疫学 复习时间规划:第一遍按考纲总结,做笔记 第二遍,做真题,找重点,进行强化记忆 第三遍,背熟重点+补充部分, 1.初次复习阶段(10月-11月) 2.强化复习阶段(11月-12月) 3. 巩固复习阶段(12月-考试) 真题题型:判断、选择、填空、名词、简答、论述。 考题特点:题目比较细致,好好看书,背熟重点 真题举例:例如:10年真题 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书上原话,背下来。重点是含氮激素与受体偶联的三种方式和类固醇激素以复合物形式进入细胞,与非组蛋白相互作用,通过调节转录来调节生理效应。 四、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 1.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倪沛洲主编,《有机化学》(供药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CO) 2O Br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 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天津大学第五版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 (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sp2杂化:由1 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轨道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轨道或p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 20~30kJ/mol。 (12)Lewis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结构式。 (1) C H3N H2(2) C H3O C H3(3) CH3C OH O (4) C H3C H=C H2(5) C H3C C H(6) CH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结构式如下: (1) H H H H 。。 。 N 。(2) H H 。 。。 。 H H 。 。(3) C H H 。 。 。 。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甘醇、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氯仿、草酸、苦味酸、肉桂酸、苯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巴豆醛、葡萄糖、果糖等。还应熟悉一些常见的缩写及商品名称所代表的化合物,如:RNA、DNA、阿司匹林、福尔马林、尼古丁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4、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 (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 (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 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一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 >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1)、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CH3-CH2 Br C=C (反式,Z型) H CH2-CH3 CH3-CH2 CH3 C=C (反式,E型) H CH2-CH3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重 点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C H C 2H 5 CH 3 C C H 2H 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及答案

(考试时间:2005 年6 月22 日)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本大题 10 小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7) N,N- 二甲基甲酰胺 (8) 对甲苯磺酸 (9)邻苯二甲酸酐(10) 2 - 甲基呋喃 (二)基本概念题(本大题 5 小题 , 共 9 分) ( 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以起卤仿反应()(本小题 1 分) ( 2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以进行自身的羟醛缩合()(本小题 2 分) ( 3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一个信号,请根据分子式推断结构式:(本小题 2 分)

( 4 )指出如下所示偶氮化合物的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本小题 2 分) 重氮组分:偶合组分: ( 5 )完成以下转变宜采用 Grignard 合成法还是用腈水解法?为什么? (本小题 2 分)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6 分) ( 1 )(本小题 2 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高低:() > () > () ( A )丙醛 (B) 1- 丙醇( C )乙酸 ( 2 )(本小题 2 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 > () > () ( 3 )(本小题 2 分)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 > () > () (四)鉴别或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 2 小题,共 6 分) ( 1 )(本小题 3 分)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 A )环乙烯( B )环己酮( C )环己醇 ( 2 )(本小题 3 分) 试拟一个分离环己基甲酸、三丁胺和苯酚的方法: (五)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本大题 18 小题,共 29 分)( 1 )(本小题 1 分) ( 2 )(本小题 1 分) ( 3 )(本小题 1 分) ( 4 )(本小题 2 分)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 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甘醇、 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氯仿、草酸、苦味酸、肉桂酸、苯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巴豆醛、葡萄糖、果糖等。还应熟悉一些常见的缩写及商品名称所代表的化合物,如:RNA、DNA、阿司匹林、福尔马林、尼古丁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4、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 (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 (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 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一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1)、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CH3-CH2 Br C=C (反式,Z型) H CH2-CH3 CH3-CH2 CH3 C=C (反式,E型) -CH3 2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 母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⑤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官能团的优先顺序:-COOH(羧基)>-SO3H(磺酸基)> -COOR(酯基)>-COX(卤基甲酰基)> -CONH2 (氨基甲酰基) > -CN (氰基)> -CHO(醛基)> -CO- (羰基)> -OH(醇羟基)> -OH (酚羟基) >-SH (巯基)> -NH2(氨基)> -O- (醚基)> 双键> 叁键 (4)、杂环化合物的命名由于大部分杂环母核是由外文名称音译而来,所以,一般采用音译法。要注意取代基的编号。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1、加成反应:根据反应历程不同分为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加成。 (1)、亲电加成:由亲电试剂的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要求掌握不对称烯烃进行 亲电加成反应时所遵循的马氏规则,即试剂中带正电核的部分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负性部分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烯烃加卤素、卤化氢、硫酸、次卤酸、水,炔烃加卤素、卤化氢、水以及共轭双烯的1,2和1,4加成都是亲电加成反应。烯烃进行亲电加成反应时,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 (2)、亲核加成:由亲核试剂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要掌握亲核试剂的概念、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简单加成及加成─消除)、不同结构的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及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羰基化合物与氰氢酸、亚硫酸氢钠、醇、格氏试剂、氨及氨衍生物的加成都是亲核加成反应。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HCHO>CH3CHO>RCHO>C6H5CHO>CH3COCH3>RCOCH3>C6H5COCH3>C6H5COC6H5 (3)、自由基加成:由自由基引发而进行的加成反应。烯烃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进行的加成是自由基加成。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进行自由基加成时得到反马氏规则的产物,即氢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加成反应除上述三种类型之外,还有不饱和烃的催化氢化,共轭二烯的双烯合成等。 2、消除反应从一个化合物分子中脱去较小分子(如H2O、HX、NH3)而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叫消除反应。卤代烃脱卤化氢和醇脱水是重要的消除反应。 (1)、卤代烃脱卤化氢: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不同结构的卤代烃进行消除反应的活性顺序为:三级>二级>一级。要掌握卤代烃进行消除反应时所遵循的查依采夫规则,当卤代烃中不只含有一个β碳时,消除时脱去含氢少的β碳上的氢原子,或者说总是生成双键碳上连有烃基较多的烯烃,亦即仲卤代烷和伯卤代烷发生消去反应时, 主要生成双键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要注意,卤代烃的消除和水解是竞争反应。 (2)、醇的消除:醇的消除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消除方向也遵循查依采夫规则。要掌握不同结构的醇进行消除反应的活性顺序:叔醇>仲醇>伯醇。 3、取代反应根据反应历程的不同可分为亲电取代、亲核取代、游离基取代。 ⑴、亲电取代:由于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引发的取代反应称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的卤化、硝化、磺化、付氏烷基化和酰基化以及重氮盐的偶合反应等,都是亲电取代反应,萘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