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三篇】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水平。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

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

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

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仅仅自己听不见,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仅仅自己欺骗自己。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仅仅欺骗

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掩耳盗铃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欺欺人)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准确处理类似现象的水平。

[重难点]

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法]

演示法讲述法

[学法]

表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为了让你的发言更精彩,

再读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

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

会再读这句话。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

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

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揭示寓意。

1、我们来演一演这则寓言,怎么样?我扮演偷铃人,你们为我配音,行吗?要配好音,你们应该怎么样(认真读)

2、我是一个偷铃人,我干了这件蠢事,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人们

蔑视的眼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让我明白一些

道理吗?学生自由说。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看看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存有吗?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掩耳盗铃》课件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这则寓言讲一个人

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

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

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

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

也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这则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

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

水平和积极探究水平,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

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准确引导,学生

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所以,教

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铃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定向、诱导

﹙一﹚诱导

1、激趣导入

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

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相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3、放动画,听故事

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整课题﹚。

过渡: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2、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学会做人。

二、自学、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题目的意思。

2、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从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3、偷铃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

4、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自学

﹙三﹚小组合作学习

﹙四﹚成果汇报

1、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2、偷铃人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3、偷铃人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偷铃人这么做的: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三、讨论、解疑

1、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2、预设: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我们遇到这些

事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

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道在犯法,却挺而走险;社会上一些

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要实事求是,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四、反馈总结

1、反馈学习:请使用本课学到的知识,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1)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

这真是()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2、总结:是呀,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自食其果,让我们做一个脚

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素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素材 【三则】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4、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座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学生议一议,教师小结。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这座民族小学的美,从哪里能看出来?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 环境的美:路上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大家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窗外…… 人的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的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2、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还是一座怎样的学校?再读再议。 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团结、友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来读一读,培养从阅读中感悟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学习习惯。 3、这座小学是一座边疆的民族小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找与我们的学校不同之处。 四、整体回顾,细读品悟,感情朗读。 1、“我们的民族小学”给你的印象怎样?交流感受。 学生说后,老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吧。 展示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上课的情景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课件 一、教学计划: 1.做试题检测学生底子; 2.梳理、归纳知识点; 3.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个别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此处省略,单独课件)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拼音: 1、声母、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 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 下面的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标调规 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练一练 一、复习拼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单韵母:a o e i u ?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二、音调和变调 (1)音调 汉语拼音中有阴、阳、上、去、轻声五个音调 bing qing yu jie si kong jian guan 冰清玉洁司空见惯 lei ting wan jun mang ran ruo shi 雷霆万钧茫然若失 (2)变调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其中一、不的变调为特殊“一”:当它后面跟随的字读第四声,这时候“一”要读第二声;作为序、数词时读第一声;其他情况读第四声练习: 一起一对一只一份一张一一对应第一统一“不”当它的后面跟随的字读第四声,“不”要读第二声;其他情况读第四声。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我是苹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我是苹果》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我是苹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感受她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高尚得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幸福观。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11个新词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并默写第一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再读课文,解决不明白的词语;如“充饥”、“信念”、“凝固”、“结晶”等,以分散难点、 保证后面阅读过程中对句子含义的把握和朗读训练的落实。 3、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便于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4、教学第1、2节。 第1小节是苹果的自我介绍,同时包含着快乐的情感。第2小节写出了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读懂读好第2小姐。第2小节

写了3层意思。第1、2行是第1层,从年龄角度选取典型人物(孩子和老人),写“我”给人们带来得愉快和满足;第3、4行从职业角度选取典型(远行的海员和沙漠的行者),写“我”给人们带来得希望;第5、6行从健康与否的角度写“我”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健康。总之,“小小的苹果”给所有的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小苹果该多么快乐呀! 这两小节的教学应突出: 1、小苹果给哪些人带来了好处?(体会收益的不仅仅是这些人,而是所有得人。) 2、体会小苹果给人民带来的帮助之大,而且是多方面的。 3、体会小苹果能为人们做这一切的心情。 4、以快乐、满足的心情朗读第1、2节诗。 第二课时 学习第3、4节的读议 着两个小节的关系与第1、2节之间的关系相似,但表达的内容有所深化,情感有所升华。可利用第3小节导入,学生会发现这一小节与第1节完全相同。 教师可设问:这两小节文字完全相同,包含的情感是不是完全一样呢?然后导入第4小节的学习,待学完着一节再会答。 第4小节同样写了3层意思。第1、2行为第1层,写出谁孕育了苹果的生命,一个在广而和谐背景下诞生的不凡的生命。第3、4行为第2层,写出了这一生命的形象是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大全一 《夏夜》课件 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送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了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喜欢)

请大家仔细听,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5课。 (板书课题:夏夜多美) (生齐读) 看到题目“夏夜多美”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你感到课文里边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这种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小朋友们学习呢? 师:学了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学习新课 一、朗读感悟 1、学生分自然段开火车轮读 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读正确。 2、反馈读 教室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的教读有关段落和句子。 3、想象读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想象夏夜的景美情美。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4、竞赛读 内容为倒数三个自然段。 学生一个个竞赛读,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从是否听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星星为什么高兴? 6、体会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角色体会夏夜的美。 二、识字写字 教师卡片出示生字 睁、腰、爬、感、谢 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听。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字都是形声字,都是两字合一字,这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功能。 猜谜识字,教师卡片出示“根”“非”,边出示生字边说谜面 根: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边两排,看看没有手。 偏旁归类: 教师出示: 莲、激、趴、急、感: 莲:草字头,是植物。小草绿,荷花红。最美丽,是睡莲。莲叶绿,莲花红。 激:洒水泼水三点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头大,激起一片水花花。 趴: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右边站,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 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乱,学朗读,要动情,读出感情才好听。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Word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一组 1 燕子(郑振铎) 2 古诗两首 咏柳(贺知章) 春日(朱熹) 3 荷花(叶圣陶) 4* 珍珠泉(吴然)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翠鸟(菁莽) 6 燕子专列(昊天)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8* 路旁的橡树(苏霍姆林斯基)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9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10 惊弓之鸟 11 画杨桃(岑桑)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14 检阅(阿·卡斯基) 15 争吵(亚米契斯) 16* 绝招(傅永健)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可贵的沉默(王圣民) 18 她是我的朋友(考.约翰) 19 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0* 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太阳 22 月球之谜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 果园机器人(朱建群)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太阳是大家的(薛卫民) 26 一面五星红旗(李含冰) 27 卖木雕的少年(吴晴)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29 古诗两首 乞巧(林杰) 嫦娥(李商隐) 30 西门豹 31 女娲补天 32* 夸父追日(袁珂)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山城的雾(蒲华清) 2 我爱故乡的杨梅(王鲁彦) 3 小狮子爱尔莎(乔伊·亚当逊) 4 在金色的海滩上(庄之明)

5 七色花(卡达耶夫) 6 妙不可言的位置 7 手术台就是阵地 8 除三害(朱家栋) 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表1 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表2 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词语表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知识汇总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