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2012年5月第2卷第9期·临床研究·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邱寿庆 唐?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肿瘤科,广西桂东 543001

[摘要]?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分析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对其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使用PF方案进行化疗,放化疗同时进行,每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放化疗治疗。放化疗治疗后2~4周对患者进行食管癌手术。 结果 在辅助治疗到位的前提下,所有患者均完成同期放化疗,但手术并发症较多。 结论 若是治疗时密切注意患者生理状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不失为一条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优秀方法。

[关键词]?放化疗联合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2)09-180-02

食管癌是在我国高发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对患者愈后生存率保障较低,分析众多科学研究中相关数据可知,我国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10%,世界医学先进的地区如欧洲、北美等,生存率也在20%以下。癌细胞易扩散、易转移,单纯手术无法彻底根除肿瘤,科学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如今关于该疗法疗效分析数量较少,因此对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跟踪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晚期食管癌住院患者213例,其中男114例,女99例,所有患者均经钡餐、电子胃镜等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年龄38~69岁,平均(52.3±8.6)岁。对上述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分析,患者Kamofsky评分均≥70分[1],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接受治疗。

1.2?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6 mV-X射线进行放射性治疗,常规分割,颈段设两野,胸段设三野,等中心照射。照射剂量为40~50 Gy/20~25次,范围为患病位置圆周3 cm内,前胸垂直野、后背斜野宽度均为6~7 cm;化疗采用PF方案,DDP(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H20040813)75 mg/ (m2·d),d1,5-FU(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H31020593)500 mg/(m2·d),d1~5持续滴注[2]。放化疗同时开始作用,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4周,实施食管癌治疗手术。

1.3?随访

所有患者每4个月上门随访1次,持续3年,统计其生存率并检查其钡餐、电子胃镜、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探究该疗法的副反应。

1.4?副反应分级标准

以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TNM分期标准(2002)进行分期;按NCI毒性分级标准3.0进行副反应分级评价[2]。0级:WBC≥4.0×109/L,无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血尿检测为阴性;1级:WBC在(3.0~3.9)×109/L之间,轻度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出现镜下血尿;2级:WBC介于(1.0~2.0)×109/L 之间,明显出血,需输血1~4单位血小板,重度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存在肉眼血尿或血块;3级:WBC≤1.0×109/L,出血并需大量输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危及生命,血尿严重。

1.5?统计学处理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6例均在2006年1月~2008年1月进行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且均按完成计划治疗。在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副反应的措施后,全部患者皆顺利完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术后复查其食管钡餐、电子胃镜、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值。放化疗结束后患者在并未出现由于治疗引起的相关症状,可正常工作、生活。见表1。

表1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生存率及副反应列表

并发症n

副反应分级(n)生存率(%)

0级1级2级3级第1年第2年第3年

放射性食管炎26 2 6 153

84.967.141.6

放射性肺炎3028 2 00

血液学毒性26 0 5183

恶心、呕吐261311 20

腹泻 3 0 2 10

3?讨论

食管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我国人口基数大、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仍需要面对国内食管癌的高发率。单纯手术或是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不明显,3年生存率为10%甚至更低[3],原因主要为肿瘤未有效得到控制或是远位转移、复发。近年来科学研究开始探讨放化疗与手术结合治疗,即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法,这种治疗方式可使两种疗法优势互补:放疗对肿瘤具有杀灭作用;化疗可减小肿瘤,改善血液情况,并对放疗起到增效作用;手术可对最终残余的肿块进行根治。最终表现为肿瘤完全消失,患者

(下转第183页)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委重点资助项目(1998071) 作者单位:522000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食管肿瘤科研中心(安丰山、黄金球、谢映涛、陈少湖);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戎铁华)?临床研究?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安丰山 黄金球 谢映涛 陈少湖 戎铁华 【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辅助性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无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禁忌证的9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综合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综合治疗组患者采用52氟脲嘧啶+顺铂(52Fu+DDP)化疗2个周期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放疗使用直线加速器分三野照射放疗12次,剂量36G y;治疗结束后3周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采用K aplan2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χ2和Logrank方法检验两组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5.4%和65.3%(P=0.0181);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和45.7%(P=0.0194),综合治疗组T分期比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03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34.8%和58.7%(P=0.0236),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综合治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以辅助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达56.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缩小肿瘤和有明显降期作用;能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及明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主题词】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外科学; 化学疗法,辅助; 放射疗法,辅助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ombined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 ed by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 ageal carcinom a AN Feng2shan,HUANG Jin2qiu,XIE Ying2tao,CHEN Shao2hu,RONG Tie2hua.E sophagus Carcinoma Institute o f Guangdong Province,Jieyang52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chem 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es 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Ninty2seven patients with stageⅡorⅢes ophageal carcinoma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 against operation and chem oradiotherap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 o groups: combined group(G roup A)48and control group(G roup B)49.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given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nsisted of chem otherapy with52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for2cycles and radiotherapy of DT36G y/ 12f/17d.Three weeks later,operation was per formed.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given operation alone.Survival rate was calculated with K aplan2Meier method.Chi and Log2rank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 o groups.R esults The radical resectability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85.4%and65.3%(P=0.0181). The lym phnode metastasis rate of the tw o groups were21.7%and45.7%(P=0.0194).The T stag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ed(P=0.0036).The local and regional recurrence rate of tw o groups were34.8%and 58.7%(P=0.0236),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ve com 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 o groups.S ignificant im provement in the long2term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in group A,especially in patients who achieved partial and com plete response with high52year survival rate of56.5%.Conclusion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 oradiotherapy is able to reduce the tum or and tum or stage,lower the lym phnode metastasis rate and local or regional recurrence rate,als o it can im prove radical resectability and long2term survival without increasing the operative com plications. 【Subject w ords】 Es ophageal neoplasms/drug therapy; Es ophageal neoplasms/radiotherapy; Es ophageal neoplasms/surgery; Chem otherapy,adjuvant; Radiotherapy,adjuvant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由于食管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对食管癌采取手术、放化疗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但对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报道尚少见。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6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了一组术前放化疗的前瞻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食管癌护理诊断(修订版)

食管癌护理诊断及措施 1.焦虑、恐惧:与对手术及治疗效果担心,怀疑患食管Cc有关。 ①介绍病房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主管医师及护士、同病室病友、帮助病人尽 快适应病房环境、产生安全感。 ②加强巡视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心理安慰。 ③介绍同种病例治疗效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取得病人合作。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进食困难、肿瘤组织异常增生消耗体能有关。 ①能进食者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增加进食次数、 每日4~6次,增加病人体质,避免进过热、过硬的食物,细嚼慢咽,减少对食管的不良刺激。 ②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3.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手术及治疗方面的知识。 ①嘱病人严格戒烟,避免吸二手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应 用抗生素。 ②训练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给雾化吸入tid, 减少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有利排痰,预防术后肺不张肺炎,嘱患者爬楼梯、锻炼肺功能。 ③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④告诉患者及家属术前注意事项、保持病人情绪稳定、提高手术耐受性。 ⑤训练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尿潴留、便秘。 ⑥洗澡备皮、换清洁内衣裤、预防切口感染。 ⑦术前口服1%链霉素,术前备血,12h禁饮食,术前置胃管,尿管。 4、刀口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①说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现稳定病人情绪。 ②分散病人注意力,与之交谈、听音乐、聊天等,降低对疼痛的耐受性。 ③协助病人取合适的卧位,给予有效的胸带外固定,咳嗽、咳痰时用手捂住伤 口,拍背时避开患处,尽量减少搬动病人、操作、检查应集中,搬动时要轻稳、避免拖、拉、拽。 ④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刀口疼痛、惧怕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①指导协助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然后自胸部用力咳 出,每2~3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痰1次。 ②雾化吸入每日3次,稀释痰液,有利排出。 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探视、陪护、保持室内正常的温度18~20℃,湿度 50~60%,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 ④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6、低效性呼吸形态:与痰液潴留,肺组织受压有关。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②嘱患者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嘱患者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③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④氧气吸入3L/分,避免缺氧,交待用氧注意事项,挂四防牌。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食管癌放化疗要点 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将在今年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指南,同时还将新发布肾癌、头颈肿瘤、甲状腺癌、肉瘤、胰腺癌、肝癌、血液肿瘤、食管癌等八个指南。 一、CSCO食管癌指南将强调同步放化疗对于潜在可切除的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 1. 潜在可手术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 从2003年(9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1116个患者)至2018年(31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5496个患者)的8个荟萃分析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相比,明显提高了总生存,明显提高了R0切除率,明显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并且没有明显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风险。 对2007年和2011年发表在Langcet oncology上的研究证实:不论腺癌还是鳞癌,潜在可手术的食管癌进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均有生存获益。 此外,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术前肿瘤分期。 2. 术后的放射治疗 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包括国内研究)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食管癌Ⅲ期患者(T3N1M0、T4N0-1M0)OS;术后放疗提高N+患者OS,

术后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Ⅲ期患者的OS。术后放疗为预后良好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3. 局部晚期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国内外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已证实: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比序贯放化疗明显提高OS,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有所增加,尚可耐受;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研究之中。自2013年至2017年的几项临床试验研究了同步放化疗+C225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对比同步放化疗+C225与同步放化疗的研究SCOPE-1和RTOG0436获得了阴性结果。 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同步放化疗联合厄洛替尼的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ENI--选择性淋巴结照射)联合厄洛替尼,2年OS为57.8%,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CFI)、同步放化疗(CFI)+厄洛替尼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二、放射治疗10个要点 食管癌放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此次指南提出以下几项。 1. 放疗前完善辅助检查,评估一般状况; 2. 能够手术的患者,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根据手术后的病理分期来决定; 3. 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标准,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再进行二次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根治性手术; 4. 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首选同步放化疗,其次推荐序贯放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患者对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耐药基因位点 的背景资料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大原因1。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2。根据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的癌症发病趋势,预估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7.4万例,食管癌死亡人数达37.5万例3。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仅为10%。手术切除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新的治疗模式引入临床。通过术前放疗、术前放化疗及术前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部分中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的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但新辅助化疗尤其是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预测单个EC患者治疗反应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治疗计划1。寻找可靠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早期筛选出对化疗应答不敏感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化疗,是重要临床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诸多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随着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靶点正在逐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以下是食管癌多种化疗方式疗效与基因位点相关性的研究:基因与新辅助化疗 Kim 等4研究了152 例食管癌患者,发现内镜活检ERCC1 阴性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总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而在ERCC1 阳性组中无差别。Ge 等5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4 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ERCC1 表达阴性的患者较阳性患者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 68. 8% vs.53. 6%,P = 0. 361) ; 而获得病理缓解者的术后3 年生存率达96. 2%,远高于未能获得病理缓解者的41. 5% ( P<0. 05) 。 Duong等1对46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组织活检,后续进行cDNA微阵列分析。在21例鳞状细胞癌(SCC)和25例腺癌(AC)患者中,11例(6)对放化疗有治疗反应。研究确定了一个32基因分类器,可以用来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在鳞状细胞癌中的治疗反应。 Rumiato E6等选择120例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筛选与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多态性位点,最终筛选出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通过设计遗传学模型、临床模型和遗传学+临床变量模型,研究发现,检测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较单独检测食管癌临床因素有更好的化疗预测价值。 Enrica Rumiatoa等7对143例食管癌患者中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其中63

食管癌病例

姓名:李三出生地:江苏省盐城市 性别:男性工作单位:无 年龄:63岁家庭住址:盐城市八菱花园 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09-05-15 14:16 职业:农民记录日期:2009-05-15 14:16 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三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三月前始觉进食后轻微哽噎感,因症状轻微且断续出现,故未做治疗。后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出现次数亦增加,消瘦,未 予药物治疗,症状也未见好转。进普食也发噎,伴胸骨后烧灼感, 但进半流食感觉不明显,至医院作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上段癌, 内镜阻止活检证实为食道鳞癌。今日入住我科进一步治疗。 过去史:既往疾病情况。否认肺结核、血吸虫,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祥。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青霉素等药物及食 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当地,否认疫水区接触史,否认吸烟史、饮酒史。婚育史:已婚已育,子女及配偶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相关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7℃P:80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及肝掌及蜘蛛痣。左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头皮无外伤及疤痕。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通气畅,鼻中隔无偏曲。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外生殖器未检。直肠及肛门未检。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叩击痛,活动度可。四肢关节活动自如,无畸形。跟、膝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胸下段 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 (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 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 (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 (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局部晚期食管癌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

局部晚期食管癌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07T09:58:23.0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徐威[导读]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探讨氟尿嘧啶加顺铂(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157009 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加顺铂(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放组和放化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66~70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6Gy。放化组放疗第1天开始同时给予氟尿嘧啶550mg/m2,d1~5静滴,每天时间大于6h,顺铂25mg/m2,d1~3静滴,每3周重复1次,连用2~3周期。结果单放组和放化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5%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20.0%和10.0%,75.0%﹑55.0%和25.0%,两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生 存率分别为70.0%﹑25.0%和15.0%,85.0%﹑60.0%和30.0%,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能够耐受。关键词:氟尿嘧啶;顺铂;同步放化疗 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又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常规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仅在10%左右,局部病灶的失败率高达80%[1,2]。同步放化疗是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2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探讨氟尿嘧啶(5-FU)加顺铂(DDP)(FP方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均为初治患者,治疗前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病理均为鳞癌。男14例,女6例﹔年龄39~74岁,中位年龄56.7岁。所有患者KPS评分均在70分以上,无远处转移,经胸外科临床确定不能根治性手术切除。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无明确的放疗及化疗禁忌证。 1.2 分组情况 2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和5-FU+DDP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组),每组10例。两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卡氏评分、病变部位和病变长度等的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单放组治疗方法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每次 2.0Gy,每周5次。颈段和胸上段前程“T”形野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前后对穿;胸下段前程包括胃周淋巴结。肿瘤量达40Gy/4周后,根据放疗前胸部CT片和即时复查的食管钡餐片缩野。颈段和胸上段采用二前斜野照射;胸下段采用右前左后斜野避开脊髓,继续照射至66~70Cy/6.5~7周。胸中段则全程采用三野(前一后二)等中心照射。剂量同前。每2周食管钡餐复查,了解肿瘤退缩情况、有无穿孔征象以及验证照射位置是否准确。 1.3.2 放化组治疗方法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方法:5-FU 550mg/m2,d1~5静滴(每天静滴时间≥6h),DDP 25mg/m2,d1~3静滴,均于放疗第一天开始给予。每3周重复1次,连用2~3周期。化疗当天结束后接受放疗。化疗期间常规补液、保肝、利尿,并适当使用止吐药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版软件,其显著性检验用Log-ranK检验。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照射面积比较采用t检验,肿瘤退缩、远处转移和毒副反应比较采用χ2 检验,KPS评分、病变长度和病变位置等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1.5 评价标准放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定,疗效评价按WHO(1981年)统一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总有效率为CR+PR。毒副作用亦按WHO(1981年)肿瘤治疗毒性反应标准进行评价。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以上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食管钡餐检查、胸部CT、腹部B超、颈部彩超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单放组和放化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5%和90%。放化组和单放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远期疗效单放组和放化组的1、3、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20.0%和10.0%,75.0%、55.0%和25.0%;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5.0%和15.0%,85.0%、60.0%和30.0%。两组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3 远处转移率单放组和放化组分别为40.0%(8/20)和50.0%(10/20),两组间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毒副反应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按WHO(1981年)肿瘤治疗毒副反应标准,放化组的食管炎、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单放组,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均能完成疗程。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常为中晚期,其死亡率较高。目前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步放化疗是一种新的食管癌综合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的优点:(1)5-FU与DDP均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能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2)放疗也可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从而增强对局部肿瘤的杀伤作用,避免了肿瘤细胞在放疗后的加速再增殖,(3)5-FU 与DDP合用有肯定的协同作用,相互作用的机理包括顺铂介导的细胞内还原型叶酸的增加加强了DNA的破坏,并干扰顺铂-DNA络合物的修复。(4)理论上还可通过化疗消除微小隐匿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5-FU加DDP化疗与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但放化组的远处转移率与单纯放疗组相仿,可能是化疗后病人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所致。 参考文献: [1]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58-691. [2]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98-622.

食管癌放疗和化疗可以一起做吗

食管癌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食道上皮组织上的一种恶性肿瘤,食管癌病情复杂,恶性程度较高,有不少患者会选择多学科、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目前治疗食管癌常见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治疗等,那食管癌放疗和化疗可以一起做吗? 放疗是利用各种能量不同的放射线照射肿瘤,杀死癌细胞,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而化疗是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二者都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且常被人们同时提及,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不过食管癌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有的患者采用单一的放疗和化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二者同时使用,治疗强度会更大,效果也相对较好,能够更全面的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不过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同时使用放化疗,每个患者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程度不同,如果患者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即使同时进行效果也不明显。而且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二者联合使用副作用也会累积,患者要有较强的耐受程度。 放化疗虽然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但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治疗结束后患者体内可能还有残癌,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且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给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也要重视巩固治疗,缓解其副作用,补充元气,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给予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给予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因放化疗受损的机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化疗的疗效,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治疗食管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袁希福接诊了大量病例,并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分析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分为单纯放疗和放化综合组各60例,放疗用三维适形放疗剂量60Gy~70Gy,化疗用顺铂和5-Fu方案,观察其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5%、100%,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两组有差异的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急性放射性食管炎(P<0.05),而皮肤反应,放射性肺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虽然提高一定疗效,但毒副反应相对发生率高。 标签:食管癌;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对于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单纯放疗效果并不理想,食管癌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6%~10%。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并用单纯放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入组条件卡氏评分>70分,能进半流质或流质,无锁骨上和远处淋巴结转移,食管病变长度1.0~10cm,入组前未行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综合组,其中单纯放疗组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放化综合组60例,男性43例,女性17例,两组均衡性比例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处方剂量单放组6000cGy~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400cGy,放化组剂量200cGy次/d,5次/w。放化组处方剂量5000cGy~6400cGy,中位处方剂量6000cGy,化疗在放疗第1w,第5w同时给予顺铂1 2.5mg/mm,d1-5,5-Fu450-500mg/mm d1-5,CF100~200mg/mm,d1-5。化疗期间常规给与止吐及水化、碱化处理,并每周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1.3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评价疗效评价参考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全部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w;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至少30%,至少维持4w;进展(PD):病灶增加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与进展之间。有效率为CR+PR。生存期计算自开始治疗至出现复发和(或)转移。毒副反应按WHO肿瘤治疗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反应评价采用RTOG标准[1]。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最新食管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食管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金某,男,66岁主诉: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阻感,开始进干硬食物时较为明显,进半流质、流质饮食梗阻感较轻,伴偶尔进食后胸骨后痛,疼痛呈针刺样,后来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也有明显的梗阻,偶有呕吐,呈泡沫样,无恶心、无黑便,在当地医院行庆大霉素等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正常,食欲少减退,大小便正常,体力稍下降,患者进食快,喜喝热茶,喜进干硬食物,吸烟史40年,每天平均1包,无其他不良嗜好。胃镜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积极行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遂行食管癌根治术。今日术后第3天,切口无渗血,置有胃管、营养管及胸管均固定通畅。 诊断:食管癌 2.护理问题 (1) (2)营养失调:与进食减少,肿瘤消耗有关 (3)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术后疼痛有关 (4)焦虑:与管道的放置和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5) (6)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乳糜胸、出血、吻合口瘘 3.护理措施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呼吸道护理:病人麻醉清醒后告诉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雾化吸入,叩背排痰,刺激胸骨上窝,双手按压前后胸阔,减轻疼痛,辅助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安排输液和饮食,保证每日总入量在2500-3500ml左右,定时抽血检测电解质。术后第三天,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行肠内营养,第一天注入米粉,少量盐,每次100-150ml,3小时一次,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以后逐日增加奶粉、鸡蛋、鸡汤、排骨汤等,加强营养。鼻饲时注意温度保持在38-40℃,推注不可过快,鼻饲前后用 20-50ml温开水冲洗营养管,防止堵塞。 (4)管道护理: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固定通畅,维持有效引流。定时挤压胸管,半卧位休息,鼓励深呼吸咳嗽,促进肺的复张。每日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引流液多时要勤挤压胸管,防止凝固性血胸形成。胃管不通畅时应低压冲洗,一旦脱出不可盲插,以免戳伤吻合口,引起吻合口瘘的发生。 (5)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肺不张、肺内感染的发生;严密观察胸管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指导患者术后禁食水,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加强营养,预防和早期发现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的发生,早期治疗。

食管癌试题

1.一男性食管癌患者,既往无慢性咳嗽史,放疗中出现咳嗽,喝水呛咳,有发热,应警惕() A.放疗气管反应 B.肺部感染 C.纵隔穿孔脓肿 D.气管食管瘘伴肺部感染 E.放射性肺炎 2.1例下段食管癌患者,病灶长度7cm,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穿孔征象,首选治疗是() A.手术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中医及免疫治疗 E.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 3.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A.直接蔓延 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 D.腹腔内种植 E.消化道播散 4.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是() A.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及左主支气管处 B.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与左心室处 C.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D.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E.食管入口处、左心室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5.食管癌的病变部位分段() A.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 B.颈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 C.颈段、胸段、腹段 D.上、中、下段 E.颈段、胸段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 A.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 B.癌块直径在2cm以内 C.癌组织未侵入肌层,且无食管旁淋巴结转移 D.癌块直径在4cm以内 E.癌块直径在10cm以内 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晚期食管癌的大体分型() A.髓质型 B.缩窄型 C.溃疡型 D.蕈伞型 E.菜花型 8.早期食管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 A.食管腔内放射治疗 B. 食管癌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的手术禁忌证?A(6. 2.1) A.严重吞咽困难 B.声音嘶哑 C.气管食管瘘 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严重恶病质者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D(5.2.2) A.病变长度 B.病变范围 C.有无转移 D.消瘦和贫血程度 E.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C(3.2.1)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4.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C(3.2.1)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5.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 E(4.2.1) A.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B.局限性管壁僵硬 C.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D.小龛影 E.管腔狭窄和梗阻 6.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重建的常用手术方法?C(6.3.3) A.结肠代食管术 B.空肠代食管术 C.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D.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E.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 7.食管癌多发生在C(2.2.1) A.食管上段 B.食管下段 C.食管中段 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 8.食管癌主要发生于:A(2.3.1)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2012年5月第2卷第9期·临床研究·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邱寿庆 唐?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肿瘤科,广西桂东 543001 [摘要]?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分析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对其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使用PF方案进行化疗,放化疗同时进行,每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放化疗治疗。放化疗治疗后2~4周对患者进行食管癌手术。 结果 在辅助治疗到位的前提下,所有患者均完成同期放化疗,但手术并发症较多。 结论 若是治疗时密切注意患者生理状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不失为一条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优秀方法。 [关键词]?放化疗联合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2)09-180-02 食管癌是在我国高发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普遍认为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对患者愈后生存率保障较低,分析众多科学研究中相关数据可知,我国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10%,世界医学先进的地区如欧洲、北美等,生存率也在20%以下。癌细胞易扩散、易转移,单纯手术无法彻底根除肿瘤,科学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如今关于该疗法疗效分析数量较少,因此对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跟踪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晚期食管癌住院患者213例,其中男114例,女99例,所有患者均经钡餐、电子胃镜等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年龄38~69岁,平均(52.3±8.6)岁。对上述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分析,患者Kamofsky评分均≥70分[1],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接受治疗。 1.2?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6 mV-X射线进行放射性治疗,常规分割,颈段设两野,胸段设三野,等中心照射。照射剂量为40~50 Gy/20~25次,范围为患病位置圆周3 cm内,前胸垂直野、后背斜野宽度均为6~7 cm;化疗采用PF方案,DDP(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H20040813)75 mg/ (m2·d),d1,5-FU(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H31020593)500 mg/(m2·d),d1~5持续滴注[2]。放化疗同时开始作用,3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4周,实施食管癌治疗手术。 1.3?随访 所有患者每4个月上门随访1次,持续3年,统计其生存率并检查其钡餐、电子胃镜、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探究该疗法的副反应。 1.4?副反应分级标准 以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TNM分期标准(2002)进行分期;按NCI毒性分级标准3.0进行副反应分级评价[2]。0级:WBC≥4.0×109/L,无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血尿检测为阴性;1级:WBC在(3.0~3.9)×109/L之间,轻度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出现镜下血尿;2级:WBC介于(1.0~2.0)×109/L 之间,明显出血,需输血1~4单位血小板,重度出血、感染、恶心等症状,存在肉眼血尿或血块;3级:WBC≤1.0×109/L,出血并需大量输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危及生命,血尿严重。 1.5?统计学处理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6例均在2006年1月~2008年1月进行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且均按完成计划治疗。在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副反应的措施后,全部患者皆顺利完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术后复查其食管钡餐、电子胃镜、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值。放化疗结束后患者在并未出现由于治疗引起的相关症状,可正常工作、生活。见表1。 表1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生存率及副反应列表 并发症n 副反应分级(n)生存率(%) 0级1级2级3级第1年第2年第3年 放射性食管炎26 2 6 153 84.967.141.6 放射性肺炎3028 2 00 血液学毒性26 0 5183 恶心、呕吐261311 20 腹泻 3 0 2 10 3?讨论 食管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我国人口基数大、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仍需要面对国内食管癌的高发率。单纯手术或是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不明显,3年生存率为10%甚至更低[3],原因主要为肿瘤未有效得到控制或是远位转移、复发。近年来科学研究开始探讨放化疗与手术结合治疗,即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法,这种治疗方式可使两种疗法优势互补:放疗对肿瘤具有杀灭作用;化疗可减小肿瘤,改善血液情况,并对放疗起到增效作用;手术可对最终残余的肿块进行根治。最终表现为肿瘤完全消失,患者 (下转第183页)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第三章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卜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7~110.6/10万。本病的流行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地区性分布,如在我国北方发病率可达130/10万,而美国仅为5/10万;而且在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发与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相差数十倍到二、三百倍;②男性高于女性,其比例为1.3~3:1; ③中老年易患,我国80%的患者发病在50岁以后,高发地区人群发病和死亡比低发地区提前10年。 【病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1.亚硝胺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其前体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胺等,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其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国内已成功用甲苄亚硝胺诱发大鼠的食管癌,并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人食管鳞状上皮癌。 2.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致癌物质。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增加二级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与亚硝胺协同致癌。 (二)饮食刺激与食管慢性刺激

一般认为食物粗糙、进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疾病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可能是由于食管内容物滞留而致慢性刺激所致。 (三)营养因素 饮食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调查还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些现象说明遗传与食管癌有一定的关系。 (五)癌基因 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引起食管癌的发生,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认为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变化所致,研究已证实的有R b、P53等抑癌基凶失活,以及环境等多因素使原癌基因H—ras、C-myc和hsl-1等激活有关。 (六)人乳头状病毒 一些研究发现食管上皮增生与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食管上皮增生则与食管癌有一定关系。但两者确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理】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以中段居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部分胃贲门癌延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