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许海波

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

指导教师:李志远

摘要: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而冷落或忽视了“发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教育的变革,我国也在本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引言: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的具体内含是什么?为什么要旅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在教学中该如何合理使用各种方式?本文对以上问题做出一些个人解答,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正文】

所谓的“学习方式”并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彼此相辅相成。③

一、为什么要变革学习方式

纵观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而冷落或忽视了“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

中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窒息了个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返观当今世界,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发现新知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促使世界各国教育的变革,其中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接受”变为同时重视“发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究, 如: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教学”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性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香港特别行政区确立的基本学习理念是“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贯穿这一基本理念的核心是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现状……②而我国也在本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我国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精选课程内容,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获取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新课标”的这些理念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形成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并带动其他方面的变革,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发现”式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

“发现”式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形式。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2)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各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积极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各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新课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发现”的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各种学习方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地使用,才会有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以上的观念,平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备”好课,“上”好课这里的“备”课和“上”课有别于传统的“备”课,它不是指老师“备”课和“上”课,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备”课、上课,青少年有与生俱有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观能动作用,我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当然,教师要在上课前注意写好导学案以指导学生自学,把握好双基。我要求每节课上,多位小老师轮流讲课,讲课时,小老师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乐”中学,在“乐”中做。为了上好课,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积极的开展讨论,互相帮助,过去不想学,学不会的也变成“我要学,我能学”,不愿给为讲课小组抹黑,这样就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学生虽然讲得不好,进度也很慢,但热情高,每个同学都争着抢着讲,虽然讲的内容缺乏感染力,上台时扭扭捏捏、吭吭哧哧,甚至只是面对黑板,而不敢面对大家。我鼓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们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上讲台,变得自然大方了、思维敏捷了、语言流畅了,表情也丰富了,感染力强了,效果好了。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时,过去,我死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的字眼,从字面上让学生去理解,结果不懂的学生还是不懂,而学生却是这样讲的:“只要遇到异号,别看符号,用大数减去小数,再添上大数的符号就行了”。没有违反法则,且浅显易懂!我非常兴奋,这解决了我多年来的一个难题,后又练了几道题,学生很快就接受了。再如:在进行“图形初步认识”的一章教学时,过去教材的编排是由点、线、面到体,而现在首先是体、三视图、展开图过渡到点、线,学生用牙签、橡皮泥做,以比赛形式,看哪组做得好,做得多,只要能把各种图形做出来,想咋做就咋做,放飞他们的能动性。他们做三棱锥、三棱柱,以至二十面体,多种多样,错了又拆,拆了重做,这样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又改用纸做各种图形,学生用各种体的三视图、展开图为题材,编了《智擒间谍》的数学课本剧。剧情是解放前夕,某部的机要文件丢失,间谍用三视图、展开图为联络暗号进行一系列活动。我公安人员用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去分析、

去研究,在短时间内,擒获间谍。这尽管是一节识图课,但它并不是单纯的识图游戏,而是动手动脑去思考、去研究、去创作。学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主持人。这样的课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既有美学知识,又体现语言运用能力,他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这在过去是绝对没有的课,也是他们终身难忘的课,真是棒极了!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即有教师指导学生备课的接受式教学,也有学生为了上好课共同目的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合作创新的自主学习,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及责任感,学生一旦“会学”,就会享受到在教学活动中“学会”的成功喜悦,由此,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2.多元化的评价在2003年5月的《中国教育报》上,一篇名为《详析中小学评价考试方案》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评价与考试改革方案规定,考分和名次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升学率不能成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成长记录将成为中考、高考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对学生评价突出强调了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观察、收集,不仅仅考查知识与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该怎么做?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中,我的角色由主导者变为一个组织者、合作者,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有了兴趣,并不意味着成功,为了能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之真正做一个有胆识、有自信、有创意的人,逐渐形成能力,他们还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这也就是要解决怎样评价学生的问题,我尝试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1)老师点拨、评价学生知识讲解的实效性;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尽管课前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但在学生讲解时仍不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错误,教师作为听众,要及时的发现予以点拨、纠正和补充,使学生知识讲解、传授精准,注重学生知识讲解能力的培养。

(2)家长代表不定期参与听课,评价学生的参与投入程度;

孩子总是希望在家长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家长听课可有效的促

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程度,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课改的认可度。

(3)学生听众评价讲课者的优、缺点;

学生是授课者、学习者,作为评价者的学生听众,会在认真听课的同时,以他们自己的视角评价授课者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4)当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最后将每人的综合测评成绩装入个人成长档案袋。

任何好的教学都应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当堂检测可以很好的检验教学的效果,发现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经过多远评价,改变了过去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能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以便改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3.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改过程中,我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做“小老师”时,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使自己所讲的课更精彩,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精炼和教学的仪态等等,这些要求不仅仅是为了讲好课,久而久之,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责任心、自信力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真是“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赋予学生自由,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作为老师的我,在鼓励学生登台讲课的过程中,成为了教学的点拨者、指导者,而学生是真正的实践者,是自我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得到了转换,学生从开始时的畏惧逃避到现在能主动参与和教师集体备课;从一开始的上课死板到现在的形式多样;从选题的一般到特殊;从讲15分钟到讲满一节课都是值得可喜的进步,学生逐步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得到科学的发挥。一言以蔽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愫。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任重道远!但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附注】参考资料: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第版第三次印刷

②《课程开发与设置》

③《辞海》

④《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一)

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方式创新路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与其他教育方式一起,共同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路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与其他教育方式一起,共同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就现在来看,在高等学校社会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比较稳定认可的形式主要有: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专业实习、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服务等。根据活动组织的规模、计划性、稳定性及组织者的不同,我们可以给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不同的种类。 (一)客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和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实践对象的属性不同,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为客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和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客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以客观世界为直接作用对象而进行的物质活动,或者说是“为主体创造对象的活动”,它包括实践主体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各种活动。如公益劳动、专业实习、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服务等。主体性实践活动是指实践主体以自身为直接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或者说是“为对象创造主体的活动”,它以改造主观世界为目的。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社会考察、社会宣传等。但在现实活动中,客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和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二)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列入教学计划,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生产见习及部分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这些社会实践形式有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目的是辅助课堂教学;有的是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目的在于印证所学理论知识和增进某些技能;有的是在教学过程之外,为了特定的教育目的,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意在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国防观念。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及一些公益劳动等。与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相比,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大多以政治思想教育为目的,主题选择较为广泛,不一定要与专业学习挂钩;组织形式较为灵活,可以集体组织,也可以小组组织甚至个人形式;有相当一部分活动在教育目的之外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等。(三)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是否有较为固定的对口实践单位或场所,我们可以把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稳定而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常与一些行政社区或企事业单位,本着“互惠互利、共育人才”的原则而建立一些有法律合同保障的、供大学生持续稳定地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开展生产劳动锻炼,又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训练了专业技能又体验了社会角色,从而

大学生创新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创新实践报告3篇 篇 1 经过了为期六个月的努力,我们项目完成了预期的成果。关于公交闹铃项目,我们通过设计开发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已解决生活中的公交到站提醒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这一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实现的到站提醒以及距离目的站台距离的提示。但不足的是,在软件的美观以及功能全面性上还有待改进。 作为项目申请和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协调安排,制定计划与分工安排与小组成员一起拟定详细计划,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以及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组织大家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创新实验过程,且是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深感责任重大。与以往做一个个独立的简单实验不同,一个完整的科研创新实验,从最初的方案选取,到实验初步计划,到具体实验计划,再到实验的实施、结果分析,都需要我们考虑周全,按部就班地进行。 项目开始之初,需要选定研究方向,这也是整个项目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通过小组全部成员的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用性,自身专业以及可行性,最终我们小组决定了研究方向--android 应用软件公交闹铃。在确定了方向并且获得学院的立项批准之后,我们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开始了接下来为期六个月的学习以及研究。

实验的具体实施阶段是我们整个项目最关键、耗时最长也是遇到困难最多的阶段。小到个人分工安排大到项目阶段进度审核都需要仔细安排,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需要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沟通, 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会经常被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大家也经历了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主动思考、提前考虑,合理解决问题。也使我们在困难中进步良多。 后期阶段,重点在于完善软件,保障软件的正常运行。相互讨论,解决软件中依旧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软件。 通过半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这次为期半年的创新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一项新型材料的研究,需要的不仅是实验、尝试,更需要创新,把新的思路、方法转化成具体的实验。参与这次的创新项目,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使我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了对项目后续计划的安排,包括每阶段的具体工作。在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加之考虑不周到,一开始排出的计划难免出错, 后面通过不断改进,随着项目的一步步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必不可少,出了每周的例行讨论外我们亦会在课余时间不断交流,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分享,大家有什么创新想法我们都会讨论并尝试,希望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 (一)社会调查活动:深入农村、城镇社区、部队、企事业 单位等,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专题考察、参观访问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合理阐述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撰写调杳拇告等。 (二)科技服务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技服务与咨询、科技成果推广等活动,挖掘创新创业灵感,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三)文化服务活动:深入农村、城镇、社区、部队、企业,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与宣传、科普讲座、咨询等活动。 (四)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立足校园,开展公益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学生事务等工作;深入社区开展敬老助残帮困服务、特殊家庭教育服务、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等活动;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志愿行动等活动;与乡村、企业、部队、科研院所、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开展其它形式的文明共建活动等。 (五)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取得合理经济收入。 (六)技能实训:立足专业,参与教学要求外的技能实训、企事业单位实习等。 (七)创新创业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备的专业知识,依托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自行组织课题和设计方案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一)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鼓励各学院组建实践团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 (二)实践团队采取自主申报、部门审核、批准立项的方式组建,团队原则上由5-10 人组成,每个团队必须有一位项目指导老师。 (三)在学校周围或家乡附近学生可以个人身份进行实践活动。 (四)学校鼓励各学院与有条件开展活动的企事业、农村基层等单位按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有关合同,形成固定的实践基地,定期派团队去开展活动。 (五)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要做好总结、采集图像、DV 摄录等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好实践所在地实践活动证明。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关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关系 所谓创新,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已有的条件、知识和技能对原有事物加以改进革新,改变事物发展的方法、途径、环境、元素乃至创造出新的事物。而实践则是人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狭义上来讲则是人改造自然和社会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所谓实践能力就是人利用知识和技能改造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实践能力则是人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上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此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推动创新精神的实现与发展;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进步与发展的加速器,加速人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当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高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接班人的重任,在近几年都重视起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还有以下重要影响: 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我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在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二者有助于学生将平时课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拥有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一个大学生更好地在校园里发展自我。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应用实践结合在一起。现如今学校里的大学生基本上全部都是九零后。与80后学生相比他们的特点十分鲜明:既有个性鲜明化发展,敢于担当,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人际交往网络化等时代特色,同时也有自私、心理脆弱,挫折承受能力差等缺点。对于90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对于一些优秀的同学来说他们平时在上课时将老师倾囊相授的理论加以吸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就是创新精神给学生的影响。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通过实践进行知识巩固,并通过实践结果反过来促进自己对理论认识的深刻性和具体性的了解。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拓展人际关系。90后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高,他们不再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人,更注重能力的发展。在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来看,一个学校的学习并不是死板地按照学校的规定在寝室、课堂、食堂“三点一线”的乏味生活中进行。他们会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其中加入许多自己喜欢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学校生活,使之更加精彩。而富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则能更有条理的将自己的生活规划的更加合理,并将之在付诸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因此,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总是可以比其他学生更合理的规划自己在学习、生活、运动、情感上的时间,从而调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这样的学生在90后学生看来是富有人格魅力的。首先他们的生活多彩又不乏合理规划,这样的生活会吸引其他同学的羡慕进而进行模仿;第二,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往往好奇心强,在面对人家交往时常常会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真快啊,一转眼,又到暑假了,可我还能有几个这样的假期呢?即将步入大四的我,除了自己的热情,也为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竞争力而努力。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之一,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以大学生创业就业为服务平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机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而且当前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大学生大多依然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的城市作为就业选择地,而这些地区的人才相对饱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同时,当前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企业总体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而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也有着不小影响。金融危机呼啸而来,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目前,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工作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上,对此国家政策也作出了积极地调整,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人数也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但仍不能够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许多大学生放下身段、转变就业观念,视线从“白领”转移到“蓝领”,重新回到校园,参加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选择。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并且金融危机是危机的同时,也是机遇的暗示。但仅有创业打算不等于能实现创业,只有为创业的毕业生营造好的创业培训和创业环境、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创业。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是没有错,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只要充分的发挥出聪明才智,就更接近成功。 但创业就业的前提是你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凸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在其中你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惰性。心理学家声称:人都有惰性,希望舒适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更多而忽略付出。在社会实践中不同于在大学生活中的放松,更多的有纪律、原则、职业道德、生活习惯等等的体现。在社会实践中,会接触到很多你以往鲜少接触的,甚至会让你认识到你人格中黑暗面。当然,这黑暗面不是指暴力等等,而是你的耐心挑战,品格挑战等等,你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被发现的。在大学生活中,你多数是被发现,而人的眼光总是带有主观色彩,不易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你的搭档也许是你陌生的,甚至只有你一个人,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和发现真实的自己,考虑未来的路,知道怎样改善自己。换言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从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明确阐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兴趣能力 实践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而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发展前进的使命,更应不断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创新与实践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样的? 本学期的13周-16周我们对本校以及外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调查,发放问卷以及与同学的深入交流,更多的了解了我们对创新和实践的理解和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反差 1、对创新的认知已相对充分。现代的大学生都认为创新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同意“创新和实践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本研究中,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课外实践,也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有意义的事,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大学生参与明天竞争的资本。他们都认为大学的学习成绩不代表什么。约80%的同学认为大学更多的是学习能力。普遍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满意。因此,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 2、在创新的“知、行”上反差明显。上文说到在校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现状相对令人满意。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实施上做的尚不尽如人意。我们在调查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活动的实践情况时发现:表示没有参加过有关创新实践的活动的学生占90%,正在进行中的7%。从此结果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都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因此可以看出,从不参加的学生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313931893.html,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作者:隋华杰罗岚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35期 1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江泽民同志在北大、清华校庆上“四个统一”、“血点希望”的演讲,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已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重新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新的问题和任务的不断出现和提出也给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已取得的成绩 1.1.1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指导工作不断加强 一方面,中央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深入持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专题性文件,既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又有对每一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工作的不同意见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制度、落实措施的有不小的影响;同时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每年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对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 1.1.2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内容和开展模式逐渐丰富 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发起了以“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活动”、“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等为主要开展模式和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科技支农”、“社区共建”、“企业挂职”、“医疗服务”、“环境保护”、“支教 扫盲”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大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纷纷参与各高校组建的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实践小分队、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分赴全国三十余个省份、百余个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创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模式。 1.1.3 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层次日益提高 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之初,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以大学生占绝大多数,硕士、博士研究生和科研教师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这是因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实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xxx 实践的主题:自主创业 时间:xxxx年 地点:xxxxxx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暑假临近,为了让我的生活过的充实而有意义。也为了自己的愿望,在这个暑假我放弃了的旅行,放弃了休息,开始了我艰辛而幸福 的自主创业道路。只能说一切突如其来确无懈可击,虽然辛苦,确实 美的。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看,跟着前辈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可成功是难以 复制的,创业初的满强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和经验。资金的匮乏, 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都会给那些走在创业道路上的 学子们以打击。有人说创业的结果多半是惨淡。现在结合前程无忧网 上大学生创业调查,创业一深入学子心。在前程无忧网的调查报告的 首题为“你是否有创意的冲动”所谓冲动,即使一瞬间内心感性的理 解无需具备条件,也不需要考虑结果和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是 有3.4%的学生选择“没有”一项,其余的96.4%有冲动的学生中,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经开始着手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 念已经在大学生心里普及。 面对现代社会的人才越来越多,而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为难情绪。实践才能出真知,社会实践是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虽然上学才一年却发现周围的大学生都 在为生活赚取生活费,为了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无论是送饭,还是去 超市打工。都代表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经验吸取的渴求。我

们要在实践中通过感悟发现自我智慧并加以掌握和使用。只有这样, 才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变死,才不会让死的知识蒙蔽自己的眼睛、用死 的知识来代替自己的思维。最为一个艺术生,总是希望把生活变得美好。看多了美的东西,真的希望什么都拥有。所以在这个暑假字我的 家乡开了一家小店,不但为了完成我的愿望,也希望让更多的发现生 活中的美好。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总是很用力的生活, 用力的爱着美好的东西”。作为大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使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水平,累积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20xx年,金融海啸席卷世界,对各国各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比往年更加严峻。提出的 “促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大学生择业日趋多元化,其中,自主创业正 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一种积极选择。勇于拼搏创新的大学生自主就业, 代表时代气息的网上求职,比较正规的公务员考试就业等多样化,自 主化的趋势。公务员考试人数越来越多,有多少人又能在毕业之后还 坚持自己的专业,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让人无奈 的人生和这个竞争越发残酷的社会。但无论怎样,生活还要继续,该 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自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首次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以来,到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 学和南京经济学院这8所高等院校确定为展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试点 院校后,全国各高校普遍出现了展开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创业水平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继学术性、职业技能之后,大学生应具备的第三 种水平护照。但始终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 热情异常高涨,据一些地方统计,七成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另一方面,又是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70%,而成功率只有2%~3%。所以,如何在大学生中宣传贯彻创业思想、提升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水平以及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自己创业的想法能够说是由来已久,仅仅一直没有机会实践。等当自己真的开始实现的时候才发现当时的自己是怎么的冲动,换来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谢锦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时期的时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使大学生适应潮流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向社会成功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以后如何能够立足于社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社会责任感能够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大学生拥有它们时,他们已经在社会中成功一半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是特意增加上的,所以我们应该对社会责任感予以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

思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3、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新时期高校实践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和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素质教育 随着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实践——实习成为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的铺路石。为了推动大四毕业生就业,笔者所在的太原科技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制定大四毕业生就业培训实习制度,安排我院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2011年暑假,由笔者带队到山东临工实践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融会贯通。同时,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从而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增强沟通,让学生感受企业、认知企业。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目的来有针对性地

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为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笔者认为此次临工之行,对学生受益匪浅。当今社会,由于人才市场的要求而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高校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 一、高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同学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近年来,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去感受市场竞争,去锻炼意志和品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帮孤助残、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支教扫盲、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青年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

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与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 调查与研究 院系: 专业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 调查与研究的调查报告 前言: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行之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发展前进的使命,更应不断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崭新的形象来迎接这个新的时代。作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民族的未来,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新时代的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矗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不创新就要面临被汰,被消灭的危险。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所以说,勇于创新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新素质。 创新精神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活动是创新精神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延续。创新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创新必须应用于实践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研究和创造活动中,才能总结经验,精益求精。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把创新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上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以旧的教学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研究,回应和反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是一个很有必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初步了解现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现状,以及做建议性的指导。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计划范文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计划范文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接触社会有帮助,还能够让大学生积累很多的社会经验,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的暑假是很长的,因此很多学校都适时开展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计划范文(一) 20xx年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勇担强国使命,实现青春梦想 志愿全运,人文泉城 五四建国喜双庆,创新创业解危机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为纲领,认真贯彻《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高校做好十一运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的

精神,着力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上、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成绩。构建学生“以我所学,服务社会,共建双赢”的实践见习平台,塑造并发扬我院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在实践中全面培养志愿者的奉献和实干精神。 三、活动形式 坚持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全院在校全日制学生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高年级学生侧重参与专业服务实践、岗位体验实践;低年级学生侧重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类实践。 1、分散实践 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社会实践工作重点在学校或回家乡安排实践活动。分散实践学生必须撰写调查报告,由个人单独完成的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合作完成的不少于6000字,合作完成人数不得多于3人。 2、集中实践 由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紧密围绕“志愿全运,人文泉城;五四建国喜双庆,创新创业解危机”主题,重点组织专业实践服务团,要利用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实践的机会,积极推进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服务团要提前筹划,有目的的开展工作,形成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实践服务工作要持续整个假期,人数不少于10人;全运会志愿者遵照组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 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 真快啊,一转眼,又到暑假了,可我还能有几个这样的假期呢即将步入大四的我,除了自己的热情,也为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竞争力而努力。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之一,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以大学生创业就业为服务平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机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而且当前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大学生大多依然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的城市作为就业选择地,而这些地区的人才相对饱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同时,当前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企业总体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而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也有着不小影响。金融危机呼啸而来,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目前,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工作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上,对此国家政策也作出了积极地调整,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人数也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但仍不能够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许多大学生放下身段、转变就业观念,视线从“白领”转移到“蓝领”,重新回到校园,参加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选择。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并且金融危机是危机的同时,也是机遇的暗示。但仅有创业打算不等于能实现创业,只有为创业的毕业生营造好的创业培训和创业环境、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创业。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是没有错,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只要充分的发挥出聪明才智,就更接近成功。 但创业就业的前提是你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凸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在其中你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惰性。心理学家声称:人都有惰性,希望舒适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更多而忽略付出。在社会实践中不同于在大学生活中的放松,更多的有纪律、原则、职业道德、生活习惯等等的体现。在社会实践中,会接触到很多你以往鲜少接触的,甚至会让你认识到你人格中黑暗面。当然,这黑暗面不是指暴力等等,而是你的耐心挑战,品格挑战等等,你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被发现的。在大学生活中,你多数是被发现,而人的眼光总是带有主观色彩,不易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你的搭档也许是你陌生的,甚至只有你一个人,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和发现真实的自己,考虑未来的路,知道怎样改善自己。换言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感想 在大学,我们学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学校更多的是想要培养我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好让我们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接受的大部分是书本理论上的东西,在大学这期间,大多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我觉得它必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消化吸收,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才能反过来服务于社会。否则,书本知识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上,体现不了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实践。 根据项目申报表中计划,我们把整个项目分为图像预处理、车牌识别、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四个模块。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并将完整的软件制作了出来,对于字符识别模块我们还使用了不同的实现方法。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创新实验过程,与以往做一个个独立的简单实验不同,一个完整的科研创新实验,从最初的方案选取,到实施初步计划,到具体实施计划,再到项目的实施、结果分析,都需要我们考虑周全,按部就班地进行。通过自学,完整的把整个系统自行搭建完成,形成最终的软件,并能实际运行,识别出相应的车牌号码。对于字符识别模块,除了采用传统的模板匹配法外,还选用了神经络算法,提高了字符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加之考虑不周到,一开始排出的计划难免出错,后面通过不断改进,随着项目的一步步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必不可少,出了每周的例行讨论外我们亦会在课余时间不断交流,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分享,大家有什么创新想法我们都会讨论并尝试,希望能从中找到新的思路。我们通过不断地磨合,由一开始的大家手忙脚乱,到后来逐渐适应,按部就班分工合作,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想法到付出实践成为具体的实物,需要经过大量的设计、改进、实验,我们最初的感觉是无从下手,蔡维玲老师在项目的设计、具体的操作上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意见,再次感谢蔡维玲老师以及本次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让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理论变成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希望以后可以越走越远。 创新实验心得 将近一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了。在那段“痛并快乐着”的时期里,我们曾洒下汗水,也曾播种了希望;我们曾付出心血,也曾收获成功。从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从搜索学习文献到联系购买材料,从一步步实验过程到一个个结果测试,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到提高改善性能,一路走来,感觉收获颇多。 在实践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不是基础化学课上的实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再不断地去学习摸索,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动手去做。只有动手去做,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一定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实验。无论是,还是国家创新实验,虽然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作用

2012.No1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五大作用,提出了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校人才培养 五大作用 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最为密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培养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下面结合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经验,谈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积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激励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育人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活动育人,一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积极的育人作用。 以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每一学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有开始筹备,启动、过程中,结束总结等几个阶段。在活动的每一阶段都有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育人作用。例如,在“三下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当各院系自愿者代表队,接过“三下乡”队旗那一刻,大家就会感到,我们双手接下的是一项庄严的承诺和责任。它是要代表全系几千多师生深入郊区最艰苦的地方,人人都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大家都会表决心,绝不辜负学院党、团组织的期望和信任,要不辱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自己的承诺。并且,他们也将把这一承诺,带进社会实践活动的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五大作用 廖 扬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计应系) 每个阶段。即使当他们头顶着烈日,坐上长途汽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到郊县,深入农村、参观工厂,了解民生民情,体验生活。他们也会不怕艰苦,充满信心,再苦再累也能挺住,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许多人生的感悟,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上升到社会责任和使命来要求自己,并付诸于行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拓宽视野、丰富自我和改善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参观工厂。在参观调查中,大家都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到骄傲,为地方政府取得成就感到自豪,同时也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了解民生民情中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提前涉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更加重要的是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出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垫下基石。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高他们的认知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奉献爱心、播撒温暖,为社会公益事业献一份力量的信念。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展示才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 他对所犯错误作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 (3)组织优秀学生亲近他,关心他,和他交朋友,使他心理上感受到未被排斥,未被冷眼看待,未被“一棒子”打死,尽量为他创设一个有利改错的环境。 (4)一般错误,老师教育,学生帮助即可了之。严重错误要及时联系家长(不可是向家长告状)和班主任。家长、班主任商讨共同教育和帮助他改错的良好办法。 (5)对后进生改错过程中出现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以增强他的信心和决心,让他感受到“旧我”的耻辱和“新我”的自豪。 2.5 记录分析、层层把关,做学生的贴心人 教师寻找到“病因”后,在“对症下药”以前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好能让学生心甘情愿把“药”浸入骨髓里去的工作。学生在“服药”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知、情、意、形的贴心人。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当认真记录分析。宏观把握导向,微观控制“病态”,层层把关,“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狠下功夫。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是教书育人工作中最艰苦而又最艰难的一项工作。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钻文化与教育理论内涵,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又满意的人民教师。为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文献[2]《阶段与继续》 班杜拉著 [3]《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吉林教育出版社[4]《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