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业统计报表制度

就业统计报表制度

就业统计报表制度
就业统计报表制度

就业统计报表制度

(2010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

二○一○年一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五条规定: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本部门各职能机构的统计调查活动,制定本部门的统计调查总体方案。部门内其它职能机构无权单独制定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通过建立审批备案制度、有效期制度、调查项目公布制度、跟踪检查制度、举报制度,对部门统计调查进行管理。

在统计报表填报过程中如有违法违纪行为,按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及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

一、报表目录

二、调查表式

三、主要指标解释

四、逻辑关系式

主要指标解释

(一) 人社统EP1号表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

2.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的城镇各类单位(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形式就业人员的总和。

3.自然减员人数:指报告期内因退休、伤亡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城镇累计减少的就业人员。

4. 就业困难人员:指符合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二) 人社统EP2号表

1. 登记失业人员本期新增人数:指报告期内按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登记失业的人员总数。登记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其中,没有就业经历的城镇户籍人员,在户籍所在地登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可以在常住地登记,但需另行统计,列入表下补充资料(不计入表内统计数值,下同)。

2.登记失业人员本期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中从失业状态转为就业状态的人数。

3.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指报告期末,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总数。期末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应全部统计为登记失业人员。

4.高校毕业生:指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机构)毕业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5.期末从业人员总数:指截止报告期末,辖区内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人员及离岗职工总数,不包括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台、港、澳和外籍人员及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数据来源为同级统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的同期统计数据:(1)统计部门对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的统计中,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聘用的台港澳人员和外籍人员之后的单位从业人员数及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2)工商管理部门对私营企业情况统计中的城镇投资人数、城镇雇工人数及对个体工商户情况统计中的城镇从业人员数。

6.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登记失业率= 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期末就业人员总数+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100%

(三)人社统EP3号表

1.自主创业:指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创办企业的情况。

2.公益性岗位:指主要由政府投资开发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满足公众利益需要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管理、服务类岗位。

3.其他:指登记失业人员除自主创业、被企业吸纳、从事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和申报灵活就业外,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人员。

(四)人社统EP4号表

1.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费用:指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方面的支出。

2.职业培训补贴: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实现就业后,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的职业培训补贴。

3.职业介绍补贴:指职业中介机构对登记失业人员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后,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的职业介绍补贴。

4.社会保险补贴:指符合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被企业吸纳、从事公益性岗位以及灵活就业后,按企业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额,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的社会保险补贴。

5.岗位补贴:指符合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的岗位补贴。

6.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指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由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一次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7.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指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用于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银行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由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贴息资金。

8.特定政策补助支出:指经国务院批准,各级人民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的,对国有困难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经济补偿金补助和为国有困难企业“4050”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社会保险费补贴。

9.见习补贴: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训练的就业扶持措施,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

10.其他:指按省级政府批准的由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其他资金。

11.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指各级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建立的专项用于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的基金。

(五)人社统EP5号表

1.本期新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人数:本期新核准享受各项补贴政策的人数。

2.其他:指享受地方政府批准确定促进就业的其它扶持政策的人数。

(六) 人社统EP6号表

1.上期末结转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人数:指上期末登记在册的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人数。

2.本期内新增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新办理《港澳台人员就业证》的人数。

3.本期内港澳台人员终止在内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港澳台人员终止在内地就业的人数。

4.本期末实有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末登记在册的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人数。

5.上期末结转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人数:指上期末登记在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人数。

6.本期内新增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新办理《外国人就业证》的人数。

7.本期内外国人终止在中国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外国人终止在中国就业的人数。

8.本期末实有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人数:指报告期末登记在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人数。

9.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110、141、151的企业。

10.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120、142的企业。

11.私营企业: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170—174的企业。

12.其他企业: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190以及甲栏内内资企业中未列出的企业。

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200—240的企业。

14.港、澳、台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指港澳台企业在内地依法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

15.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代码为300—340的企业。

1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指外国企业在中国依法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含外国旅游部门在中国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及外国商会)。

(七) 人社统EP7号表

1.本期办理就业登记人数:指报告期内,用人单位和个人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涉及的人员总数。

2.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指报告期内,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并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帮助招聘、推荐的岗位空缺所对应的总人次数。

3.登记招聘人员的单位数:指报告期内,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人员的用人单位的数目。

4.本期登记求职人数:指报告期内,求职者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并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帮助介绍、推荐工作的总人次数。

5.本期职业指导人数:指报告期内接受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邀请的有关专家职业指导的总人次数。

6.本期创业服务人数:指报告期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创业服务的人数。

7.期末代理保管人事档案人数:指报告期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理保管人事档案所对应的总人数。

8.期末管理流动党员人数:指报告期内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理管理的流动党员的总人数。

9.本期介绍成功人数:指报告期内求职者经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推荐或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就业的总人次数。

(八) 人社统EP8号表

1.就业援助:指依托街道、社区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主要对象,开设专门窗口,实施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事务代理等就业援助措施,使他们在生活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2.残疾人: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进行失业登记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

3.零就业家庭户数:指报告期内,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户数。

4.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人数:指报告期内,零就业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从原失业状态变为就业状态的人数。

5.总计消除零就业家庭户数:指自有统计以来到本期末,经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的总户数。

6.总计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人数:指自有统计以来到本期末,零就业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从原失业状态变为就业状态的总人数。

(九)人社统EP9号表

1.应届高校毕业生:指离校未满一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2.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各类本地生源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可由毕业生档案转回原籍并登记求职、毕业生登记失业、政府部门摸底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

3.实现就业:指与各类企业建立劳动关系、被机关或事业单位录用、自主创业、社区岗位安置等已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方式。

4. 基层项目:指参加国家或当地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

5. 科研助理:指被科研项目单位吸纳作为研究助理。

6. 其他:指其他在报告期内暂无就业愿望或不能立即就业的人员。

(十)人社统EP10号表

1.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指承担安置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并颁发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2.社区就业实体:指在街道社区开展经营活动,安置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就业或由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组织兴办,领取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享受有关社区就业等扶持政策的各类服务网点、经济实体。

3.期末实有实体数:指报告期末,辖区内所有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的个数。

4.上期末结转就业人数:指上个报告期末,辖区内所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中实有的就业人数。

5.本期新增就业人数:指在报告期内,辖区内所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中新增加的就业人数。其中: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具有相应身份证明的人员。

6.本期减少就业人数:指在报告期内离开辖区内所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的就业人员数。

7.期末实有就业人数:指报告期末,辖区内所有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中实有的就业人数。其中:残疾人指期末实有从业人数中符合残疾人标准的人员。

(十一)人社统EP11号表

1.街道个数:指报告期末城市中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街道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以及相当于街道一级行政管理的独立工矿区等的数量。

2.乡镇个数:指报告期末农村中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包括城关镇,以及具有乡(镇)政府职能的农场、林场、牧场、团场、渔场等单位的个数。

3.社区个数:指报告期末根据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城市和乡镇设立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区划数量。以及其它相当于社区(居委会)一级管理的行政区划数量。

4.行政村个数:指报告期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行政村个数。即指农村中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按居住地区设立村级行政区划的数量。含城关镇中的行政村。

5.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个数:指报告期末由县级及以上政府或编制部门批准,在街道(乡镇)设置的负责劳动保障工作的机构个数。

6.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数:指报告期末在街道(乡镇)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部人员数量,包括专职、兼职及聘用的工作人员。

7.有编制工作人员:指报告期末由编制部门行文确定在街道(乡镇)专职从事劳动保障工作或以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为主的实有人员数。

8.配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社区个数:指报告期末配备了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社区(居委会)个数。

9.配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行政村个数:指报告期末配备了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行政村个数。

10.配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数:指报告期末在社区(村)配备专职从事劳动保障工作或以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为主、兼作其它工作的人员数量。

11.专职工作人员:指报告期末在社区(行政村)专职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人员。

12.获得职业资格人员:指报告期末经过鉴定(考核),取得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

1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指报告期末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逻辑关系式

(一) 人社统EP1号表

宾栏:(1)=(2)-(3),(4)≥(5)

(二) 人社统EP2号表

宾栏:(3)≤(2);(4)≤(2);(5)≤(2);(6)≤(1)+(2);(7)≤(6);(8)≤(6);

(10)≤[(1)+(2)]-(6);(11)≤(10);(12)≤(10)

(三) 人社统EP3号表

宾栏:(1)=(2)+(5)+(8)+(11)+(13)

(四) 人社统EP4号表

宾栏:(1)=(2)+(3)+(4)+(5)+(6)+(7)+(8)+(9)+(10)+(11)+(12)+(13)。

(五) 人社统EP5号表

宾栏:(1)=(2)+(3)+(4)+(5)+(6)+(7)+(8)+(9)+(10)

(六) 人社统EP6号表

甲栏:(1)=(2)+(7)+(8)+(9)+(10)+(11);(2)=(3)+(4)+(5)+(6)。

宾栏:(4)=(1)+(2)-(3);(8)=(5)+(6)-(7)。

(七) 人社统EP7号表

甲栏:(1)=(2)+(3)+(4)+(5)+(6)+(7);

宾栏:(2)≥(3);(4)≥(5);(4)≥(6);(4)≥(7);(4)≥(8);(9)≥(10);(11)≥(12);(15)≥(16);(15)≥(17);(15)≥(18);(15)≥(19)。

(八) 人社统EP8号表

宾栏:(1)≥(2);(1)≥(3);(4)≥(5);(4)≥(6);(7)≤(1)+(4);

(7)≥(8);(7)≥(9);(7)≥(10);

(12) =(1)+(4)-(7)-(11);(21) =(15)+(16)-(19)。

(九) 人社统EP9号表

宾栏:(19)=(1)+(2)-(3)-(13);

(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

(十) 人社统EP10号表

甲栏:1=(2)+(3)。

乙栏:(1)>(2);(3)>(4);(5)=(7)+(8)+(9) ;(5)>(6);(11)>(12);

(11)>(13);(11) = (3) +( 5) –(10) 。

(十一) 人社统EP11号表

宾栏:(1)≥(2);(3)≥(4);(3)≥(5);(3)≥(6);(3)≥(7);(8)≥(9);(10)≥(11);

(10)≥(12);(10)≥(13);(10)≥(14);(15)≥(16);(17)≥(18);(17)≥(19);(17)≥(20);

(17)≥(21);(22)≥(23);(24)≥(25);(24)≥(26);(24)≥(27);(24)≥(28)。

.

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P (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 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 省统计局制订 2009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 本制度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5) (一)综合年报表式 1.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 (5) 2.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实物量)(P303—2表) (6) 3.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实物量)(P303—3表) (7) 4.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 (8) 5.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标准量)(P303—5表) (9) 6.折标煤系数(P303附1表) (10) 7.火力发电投入产出表(P303附2表) (11) 8.供热投入产出表(P303附3表) (12) 9.洗煤投入产出表(P303附4表) (13) 10.炼焦投入产出表(P303附5表) (14) 11.炼油投入产出表(P303附6表) (15) 12.制气投入产出表(P303附7表) (16) 13.煤制品加工投入产出表(P303附8表) (17) 14.损失量行业分摊表(P303附9表) (18) 15.综合能源平衡表(P303附10表) (19) 16.煤炭平衡表(P303附11表) (19) 17.焦炭平衡表(P303附12表) (19) 18.石油平衡表(P303附13表) (20) 19.原油平衡表(P303附14表) (20) 20.汽油平衡表(P303附15表) (20) 21煤油平衡表(P303 附16表) (20) 22.柴油平衡表(P303附17表) (21) 23.燃料油平衡表(P303附18表) (21) 24.液化石油气平衡表(P303附19表) (21) 25.天然气平衡表(P303附20表) (21) 26.其它煤气平衡表(P303附21表) (22) 27.焦炉煤气平衡表(P303附22表) (22) 28.电力平衡表(P303附23表) (22) 29.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构成(P303附24表) (23) 30.能源消费量和构成(P303附25表) (23) 31.能源加工转换情况(P303附26表) (23) 32.主要能源库存量和周转天数(P303附27表) (23)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H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报表制度 (简明版本) (2019年定期报表) 国家统计局制定 201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3) 四、指标解释 (4)

- 7 -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一、总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调查内容 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投资情况,不包括农户投资,不含军工、国防项目。 (三)调查方法 全面调查。 (四)调查对象 有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的法人或单位。 (五)调查范围 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六)调查组织方式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按照项目在地原则进行统计。采用“先入库,后有数”的管理模式,规范项目单位和项目入库管理,投资专业负责报表统一布置、催报、审核、验收和汇总。通过中国投资信息管理及监测系统报送。 (七)数据使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长速度,在使用和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关系时,要注意考虑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因素的影响。 (八)数据发布 国家统计局在月度发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数据,发布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分行业、分产业、按构成分、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等分组指标的增速。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各级统计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火炬年报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 统计报表制度 (国家高新区外高新技术企业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6年月

调查表式 (一)企业概况 表号:GQ-001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号 有效期至:201年月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年月日

表GQ-001指标解释 是否填写国家统计局一套表1.是2.否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指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规定,由赋码主管部门给每一个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18位,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位)为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第二部分(第2位)为机构类别代码,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部分(第3—8位)为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第四部分(第9—17位)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第五部分(第18位)为校验码。 行政区划代码由企业根据实际办公所在地,按照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15年9月30日)填报,由6位数字组成。 法人性质1.企业法人2.事业法人3.社团法人4.民办非企业法人5.非独立法人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要求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企业(单位)的全称,不得使用简称,即应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企业注册地址指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地址。 联系方式包括企业负责人姓名、电话、传真、统计负责人、填报人、电子信箱、网址等。 企业隶属关系指本企业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12404-1997)分为:中央、省、地、县、街道、镇、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属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 隶属于“中央”的单位兴办的集体企业,隶属关系填“其他”;省属以下的企业(单位)办的企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与企业(单位)本身的隶属关系一致。 无主管部门的单位、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办事机构所开办的第三产业等单位填“其他”。 如属高新区管委会办的企业,在是否高新区管委会直属(QB01_1)选择1,否则选2 行业类别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国家标准。请据此划分进行填写。多种经济活动并存时,请填写最主要的一类。 行业代码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所选行业类别,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注册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 注意:(1)正在筹建的企业不填; (2)194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年份; (3)合并或兼并的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的最早开业时间填写; (4)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5)与外方(含港、澳、台)合资的企业,按合资企业新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报表制度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报表制度(年) 一、报表目录 表号表名 报告期 别 统计对象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接收单位 页 码 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情 况 年报 县级以上政府部 门设立的综合性 公共就业和人才 服务机构、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 人才公共服务机 构、行业所属服 务机构(事业单 位),国有性质的 服务企业、民营 性质的服务企 业、外资及港澳 台资性质的服务 企业,以及民办 非企业等其他性 质的人力资源服 务机构(公共机 构不包括乡镇和 街道服务平台) 各省(区、市) 和新疆兵团 人社部门 次年月底前 人力资源 市场司 号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基本情 况 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人力资源 市场司

调查表式 (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情况 表号:人社统号 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号 有效期至:年月 年 单位详细名称(签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单位所在地 省(区、直辖市)市(州、盟)区(市、县、旗)乡(镇)(街、道、路)(门牌号)成立时间:年月设立分支机构家 联系方式 区号电话号码分机号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邮件:单位网址: 机构类型: 综合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行业所属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性质的服务企业□ 民营性质的服务企业□ 外资性质的服务企业□港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澳资性质的服务企业□ 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 机构性质(限事业单位性质的服务机构填报): 参公□ 全额拨付□ 差额拨付□ 自收自支□ 主要服务业务: 人力资源招聘□ 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服务□ 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服务□猎头(人才推荐)服务□ 人事代理□其他(请注明服务类型)□ 从业人员情况: ①从业人员总数人; 其中:②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人; ③本科学历从业人员人; ④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人; 其中,⑤取得职业资格从业人员人。逻辑关系式:①②③④; ①≥⑤。 服务设施情况:设立固定招聘场所个;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站个。 主要经济指标: ①注册资本万元(限企业性质的服务机构填报); ②总资产万元(限企业性质的服务机构填报); ③全年营业收入万元; 其中:④代收代付部分万元。 ④税收万元。(限企业性质的服务机构填报)逻辑关系式:③≥④。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年月日

企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doc 5页)

企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doc 5页)

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对调查总体中有企业名录库的部分采用目录抽样,没有企业名录库的部分采用整群抽样。 (五)调查频率: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 二、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 (一)调查目的: 全面反映企业集团发展情况,为国家组织与指导企业集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咨询建议,满足国家宏观管理需要。 (二)统计范围: 1. 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 2. 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集团; 3.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 4.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集团; 5. 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内部统计范围包括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资子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子公司。 (三)调查内容: 包括统计报表和调查问卷两部分。统计报表内容分为五类:一是反映企业集团概况和母公司情况的基本属性指标;二是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的指标;三是反映企业集团劳动工资的指标;四是反映特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指标;五是反映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基本情况

的主要指标。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企业集团不能用统计指标量化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与问题。 (四)报送渠道与方式: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由母公司统一编制报表,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中央企工委管理企业集团中的非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以及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统一由母公司编制报表,直接上报企业集团所在省(区、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再由各省(区、市)企业调查队审核、录入后,以电子邮件远程传输方式上报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 (五)调查频率: 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年报和半年报。 三、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报表制度 (一) 调查目的: 系统反映和深入研究我国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情况。 (二) 统计范围: 1.国家重点企业(包括520户和重组为集团公司的原512户国家重点企业); 2.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确定的重点企业; 4.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百户试点企业;

统计报表制度示范文本

统计报表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统计报表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 1、全面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准确、及时地 反映公司各项工作 基本情况,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为公司科 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发挥统计监督作用。 二、统计信息网的构成 1、综合统计(包括上级各种统计报表要求等) 2、专业统计(包括工程统计、财务统计等) 3、基层统计(包括上级各种统计报表及班组原始记录, 如:工长日记、机械班组记录等) 三、统计人员要求

1、各部门应安排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应按“统计法”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搞好各项统计工作,并应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统计人员享有所辖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及统计监督权。被调查部门和人员应积极协助统计人员工作,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和情况。 3、各部门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连续性。 四、统计报表与统计台账 1、统计报表是各部门通过统计数字向上级机构报告本部门在生产、业务、经济等方面活动情况的主要形式。各级领导及统计人员都应重视统计报表的填制与报送。各部门领导对上报报表均要签名,以示负责。 2、上级布置本公司填报的统计调查表,由公司统计人

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N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2007年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报表)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制定 2007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一)基层年报表式 1.企业(集团)统计年报(N111 表) (4) 2.企业(集团)调查问卷(N112 表) (7) 3.成员企业(单位)统计年报(N113 表) (15) (二)基层定期报表表式 1.企业(集团)统计半年报(N211表) (18) 2.成员企业(单位)统计半年报(N212 表) (20) 四、指标解释 (22)

一、总说明 (一)为了反映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情况,为国家组织与指导企业集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咨询建议,更好地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制度。 (二)企业集团的定义及统计范围:企业集团是指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企业集团的统计范围包括:一是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二是国家重点企业(包括520户和重组为集团公司的原512户国家重点企业);三是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百户试点企业;四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集团;五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六是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下同)和年末资产总计均在亿元及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统计调查单位是以母子公司为整体的企业集团,即包括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资子公司(单位)、绝对控股子公司(单位)和相对控股子公司(单位);不包括参股和协作企业(单位)。上述企业集团中交叉重复的只报一套报表。除企业集团外的重点企业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为统计调查单位。 (三)调查表式及内容: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集团)统计年报、企业(集团)调查问卷(年报)、企业(集团)统计半年报;二是成员企业(单位)统计年报、成员企业(单位)统计半年报。企业集团统计报表、企业集团调查问卷为上报表;成员企业(单位)统计报表仅供集团内部汇总使用,不上报(成员企业报表可根据需要自行复印)。企业集团的统计报表应在成员企业(单位)统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合并)填报。统计报表的调查内容分为四类:一是反映企业(集团)概况和企业(集团母公司)情况的基本属性指标;二是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的指标;三是反映企业(集团)劳动工资的指标;四是反映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单位)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企业(集团)不能用统计指标量化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与问题。 (四)企业(集团)各项指标统计原则:(1)企业集团的财务指标应按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填报,合并会计报表中没有的指标应按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单位)相加汇总的数据填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位)的财务指标大部分直接取自于企业会计报表,少部分应根据有关会计科目填列。(2)企业集团概况、劳动工资等统计指标应按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单位)相加汇总的数据填报。除企业集团以外的重点企业按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会计报表和其他报表的有关数据填报。 (五)报送渠道与方式: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以及年营业收入和年末资产总计均在亿元及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统计年报和半年报,由企业(集团母公司)统一编制企业(集团)报表后,必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及单位负责人和填表人签字一式一份,连同软盘一并上报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统计监测处。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44号,邮编:300020,电话:、。联系人:曾祥菊齐永玲刑春荣。

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文件INNER MONGOLIA MENGXI HIGH-TECH GROUP C O., LTD. 关于印发《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统计工作 管理制度》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公司各职能部门、工业园管理办: 现将《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主题词:管理制度统计工作通知 发送:总裁、副总裁、总裁助理,党委书记、副书记、 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工会代主席 集团公司党政工作部 2002年6月11日发送 共发34份

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科学高效地组织公司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统计信息传输畅通并全面反映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及各成员企业。 第三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集团本部和所属产业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搞好统计服务,为公司领导、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 第四条统计工作实行两级(集团公司为一级,各成员企业为二级)组织,专人负责,归口管理的办法。集团公司产业发展部是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集团公司的统计工作。各二级统计单位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并在业务上受产业发展部管理。 第五条各级统计人员享有所辖区域内的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及统计监督权,被调查单位应积极配合统计人员的工作,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第六条各级统计人员不得虚报、漏报、迟报和拒报统计资料。 第七条所有统计资料均属内部保密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所有对外发表的统计数据,包括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重要会议报告和公开发表文章引用数据,必须由资料提供人员与产业发展部进行核对,以保证数字的一致性。

贵州省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312601564.html, 贵州省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研究 作者:杨小兰孙兴卢博礼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4期 [摘要]贵州作为欠发达的落后地区,人才资源匮乏,但到底贵州需要多少人才?需要 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来把握人才资源短缺的整体情况?这就需要摸清贵州人才资源的状况。本文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贵州省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通过报表制度的实施,规范了全省人才资源统计口径,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全面掌握人才资源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键词]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48 [中图分类号]C82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4)14- 0074- 03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资源中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称[1]。人才资源包括辖区内党政人才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技能人才资源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全面掌握、科学评估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对于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贵州省人才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背景及其必要性 2008年国家在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过程中,为获取编制《规划》所需的数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设计了国家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着手建立人才资源统计制度,并开展了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标统计工作。2011年,根据《规划》“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的要求,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一步完善了国家人才资源统计指标和报表制度,并由中组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成立了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小组,开展了2010年度全口径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整个统计工作涉及31个省区市、21个中央国家部门和有关单位,1万余人直接参与。这次人才统计数据,是实施《规划》的基期数据,今后人才资源统计都将以这次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并与之相参照。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统计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1]27号)的要求,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黔党发[2012]3

企业统计管理制度

1.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 2.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3. 企业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管理体制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 织 领 导 和 协 调 全 厂 统 计 4. 根据各职能科室和车间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班组 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推选出兼职统计员。企业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科室、车间统计人员 (包括兼职)调(变)工作时,事前必须征求计划管理科的意见,并要有适合的人员接替其工作。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1. 凡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和企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一切报表,由XX 根据厂内各职能科室的职责 分工,确定编制责任部门。如报表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而又无适当部门负责时,则由XX 召集有关 部门协商编制。 2. 厂内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要求有关科室填报的定期统计报表,须经XX 审查同意,并经主管厂长 批准后,方能定为正式报表。厂内正式定期统计报表,由XX 制订“报表目录”,颁发全厂执行。 未经厂部批准的报表,各单位可拒绝填报。 3. 厂内统计报表有如有个别项目需要修改时,由原制表业务部门直接通知填报单位,并将修改后的 式样送XX 备经营活动 中 的重要作用 特制定本制度 提供统计资料,实 计划管理科负责组

案,不必再办审批手续。 4.各种定期统计报表,由行政福利科根据业务部门的实际需要统一印刷、保管、发放。 5.各科室对外报送的各种专业统计报表,必须先经XX会签。上报时,应抄送XX。 6.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向所属业务部门直接颁发的有关统计文件和报表,各业务部门应转送XX传阅。 7.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正确可靠,各科室、车间主管领导应对上报报表进行认真审查,签字后方能报出。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1.各科室、车间向外提供统计资料,公布统计数字,一律以本单位的统计人员所掌握的统计资料为准。 2.各级党政领导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同级统计部门或统计人员负责提供,以便克服使用统计数字的混乱现象。 3.凡厂外单位根据上级规定,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或统计局介绍信件来厂索取统计资料时,统由 XX接洽提供,或由XX指定有关部门提供。 4.企业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XX综合统计员掌管,科室、车间的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本单位统计人员掌管。

浅谈统计报表制度

浅谈统计报表制度 摘要: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对统计报表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的一套管理办法。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简要阐述计报表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及分类方法。 关键词:统计报表制度特点局限性方法 统计报表制度是我们根据《统计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统计报表制度的产生是我国强化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了解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一种基本方法。简单地说,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对统计报表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的一套管理办法。具体包括报表表式设计,报表中指标体系的确定,报表的实施范围、报送程序、报送时间的确定以及报表管理办法等。调查项目中的报表表式和文字说明必须规范;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必须科学;调查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与其他调查重复、交叉、矛盾。诸多因素确定了统计报表制度特点、缺点及其分类方法。根据本人对统计报表制度认识,简要阐述其特点、局限性及分类方法。 一、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统计报表的表格形式、指标内容、计算方法以及报送时间、报送程序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并受《统计法》及相关统计制度的约束,在报表实施的范围内各单位都必须执行。 (2)统计报表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这不仅可以满足基层单位和整个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且还为各地区、各部门提供了经济管理的基本数据。 (3)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定期的连续的调查方式,而且统计报表中的调查项目相对稳定,有利于系统地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研究。 (4)统计报表制度是建立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基础之上的,因此,原始记录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统计报表提供的数字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统计报表的种类繁多,对各种报表人员要求不同,在很多环节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统计报表个人操作的环节,杜绝统计报表作假;加强统计报表计算机程序处理等等都是统计报表减少误差,杜绝作假的重要手段。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不得虚报、瞒报、拒保,不得伪造。这同时也是统计法的基本要求。 二、统计报表制度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房地产开发)

○X房地产开发统计 报表制度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 国家统计局制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印制

- 2 - 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 2019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负责解释。

- 1 - 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5) (一)基层年报表式 (5) 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5) 2.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101-2表) (7) 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8) 4.财务状况(X103表) (9) 5.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 (10) (二)基层定报表式 (11) 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11) 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13) 3.房地产开发项目申请表(X202表) (14) 4.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X204-1表) (15) 5.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和土地情况(X204-2表) (17) 6.生产经营景气状况(X210表) (18) (三)综合定报表式 (19) 1.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资金和土地情况(X401表) (19) 2.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销售和待售情况(X402表) (20) 四、附录 (21)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21) 企业控股情况 (21) 五、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22) (一)单位基本情况 (22)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30) (三)财务状况 (34) (四)经营情况 (38) (五)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情况 (43)

固定资产投资基层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2008年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 杭州市统计局制定 2008年12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二、报表目录……………………………………………………………………………………………… 三、调查表式 ㈠年报表式 劳动情况(I102-1)…………………………………………………………………………………………………㈡定期报表表式 2009年劳动情况季报(I202-1表)……………………………………………………………………………… 四、杭州统计数据采集系统网上直报操作手册……………………………………………………………… 五、主要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

一、总说明 一、为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有关企业和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浙江省统计局制定的《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和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和职工素质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 (一)年报为:独立核算的城镇集体以上企业和单位、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包括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限额以上私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年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房地产企业、资质以上的私营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私营服务业)、规模以下满足100人以上标准的私营企业;抽中的规模以下满足100人以下私营样本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二)季报为:独立核算的城镇集体以上企业和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四、审报要求:企业和单位应依据制度规定的填报要求认真填报统计资料,严格把好数据质量关。对于说明性审核信息,应重点加以核实,如确属实应认真填写原因;还应特别注意报表间相应指标间的关联性,以加强衔接能力。 五、上报要求:企业均应通过市统计局联网直报系统报送各统计报表。企业上报报表后还需通过当地统计局和市统计局验收,因而企业应在该报表的最晚报送时间前一天再次登录直报系统,查询该报表是否已通过验收,如通过验收表明该报表已上报成功,如未通过验收企业应根据反馈信息认真修改或核实后再次上报报表。企业应将上报成功的报表打印一式二份,盖章后一份寄上级统计部门,一份本企业存档。 六、本统计报表制度由杭州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范本参考)第一条本制度的目的:为科学、有效、合法地组织本企业的统计工作,严格遵守统计法定义务,防止统计违法行为发生,发挥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关于印发全面实施企业(单位)一套表工作总体规划的通知》、《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统计管理体制:本企业将统计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积极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保障统计工作所需的人、财、物。企业统计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可指定一名企业管理层人员负责分管统计工作,具体管理和协调本企业各项统计事物,并就较大统计事项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报告。企业还需明确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具体岗位责任。 第三条统计队伍建设:本企业应当配设专(兼)职统计人员,聘请、任用具有较强统计业务能力或具有统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应做好统计人员梯队建立,保持统计人员相对稳定。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统计工作考核奖惩措施,明确责任追究。应加强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法律素养培育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对于镇(街道)和统计部门组织的统计普法和业务培训活动,应积极参与,不得无故缺席。 第四条上报报表要求:本企业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政府各类统计调查报表,不得迟报、拒报,不得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企业内部应细化原始统计数据取得、汇总、保存的方法、途径和要求,确保数据准确。应积极

配合各级统计部门部署的政府统计报表任务,统计报表在统计制度规定上报截止时间1个工作日前完成上报,并积极配合各级统计部门报表的催报、审核、查询工作。若接到统计部门或镇(街道)统计办公室电话、短信、法定文书等提醒,应确保在4个小时内部署落实。若发现网上直报系统中统计报表数据存在差错,应在系统关库前修改完毕。若因系统原因无法更改或纸质报表已经上报,应当在发现问题后的一个工作日内联络企业所在镇(街道)统计人员或区统计局专业科室,主动告知具体情况。 第五条统计资料管理: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设置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确保统计报表数据数出有据。原始记录可通过电子版或纸质保存,统计台账要根据统计部门下发和部署的台账形式登记,要按时、连续登记,不能随意涂改和空缺。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三者之间的数据应当一致,不得有出入。如有不一致的,应当注明具体原因。 第六条统计数据审核:本企业报送的纸质统计调查表应当有统计人员、统计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的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实行网上直报的报表,要加强报送前的数据审核,统计报表在统计人员、统计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署之后上报,并对网上报送的报表进行下载备份,逐级签名后加盖企业公章保存。统计调查表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调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七条统计基础工作:本企业应当将统计资料档案化保存管理,当年统计资料在次年3月底前整理装订完毕。在接到统计部门要求提供统计资料的通知后,应当及时按要求整理并提供相关资料。应当配合统计人员清查核对工作,统计人员调整前需做好统计工作交接和岗前培训。应当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和有关统计制度,增强统计法制意识。应当积极做好统计基础建设,创建统计基础规范化企业和统计诚信单位。 第八条配合检查调研:在统计部门开展的统计工作检查、指导、调研、执法等工作中,本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

全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表

全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表公有经济企业经营治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统计表(试行) (基层表)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制 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报出时刻:__ _______年_____月 __日

2004年10月

一、填报讲明 (一)统计范畴与统计对象 本表统计公有经济企业中在经营治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1.按照治理体制和治理权限,谁治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职员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报告期 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刻为本年的12月31日。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刻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 1.各企业法人填报本表。 2.各基层填表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专门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讲明的咨询题及基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专门变化等情形,要注明缘故。 3.各单位上报的基层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本报表指标讲明仅限公有经济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使用。 二、指标解释 第一表企业法人差不多情形

2.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行政治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 3.法人单位代码: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畴内唯独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给予代码。 4.行政区划代码:指单位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填写。 5.隶属关系:指本单位在行政一受哪一级领导和治理,按照国家标准《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12404-19 97)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乡(镇)。在填写隶属关系时,须注意:双重治理的单位,按主管方来划分隶属关系。 6.行业类不:按照单位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填写行业门类代码。 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不。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照要紧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不。 7.农、林、牧、渔业: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8.采矿业: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 9.制造业: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修订情况

附件:2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 制度修订情况 一、修订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统一归口,分工负责。 2.适应国家改革的需要。满足自然资源负债表、生态文明考核、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等需要。 3.新职能新任务的原则。满足林业草原管理新形势要求,突出反映新形势下林业草原重点和中心工作。 4.历史对接的原则。在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确保统计指标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5.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避免重复统计,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负担。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一是增加了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化治理和自然保护地情况等完成国家统计任务的报表以及野生动植物、护林员、国家储备林建设、退化草原修复工程等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报表; 二是将草原统计指标纳入修订的报表制度中; 三是将原林业服务业财务状况统计范围从林业自然保护区扩大到

自然保护地管理范围; 四是简化整合了重点工程造林情况、林化木竹加工产品产量表等报表; 五是删除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填报的专项报表,并入地方报表。 本次修订国家林草局共删减指标1164个,增加指标439个,修订后的国家局布置制度共计1724个指标。我省的指标不变。 (一)报表修订情况 1.新增报表: (一)增加森林资源情况表,负责单位为资源司。 (二)增加草原资源情况表,负责单位为草原司。 (三)增加湿地资源情况表,负责单位为湿地司。 (四)增加荒漠化防治情况表,负责单位为荒漠司。 (五)增加重点陆生野生动物和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情况,负责单位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司。 (六)增加国家公园情况表、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基本情况表2张报表,负责单位为自然保护地管理司。 (七)增加草原保护修复表,负责单位为草原管理司、规划财务司。 (八)增加分工程草原保护修复和投资完成表,负责单位为草原管理司、规划财务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