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新人音版九册1-7课29课时

2016-2017新人音版九册1-7课29课时

2016-2017新人音版九册1-7课29课时
2016-2017新人音版九册1-7课29课时

教学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

变换拍子

二、聆听:

合唱《山童》合唱《飞来的花瓣》

三、演唱:

齐唱《校园的早晨》齐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编创活动:

哼唱主题,划分乐段,填空,创编节奏型,听辨

教学目标:

1.聆听童声合唱《山童》,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歌词的特点,能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在课外听到《山童》时,能说出歌曲的标题。

2.聆听合唱曲《飞来的花瓣》,能够听辨其演唱形式,体会歌曲中学生对老师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

3.唱好歌曲《校园的早晨》,体会节奏的变化,认识变拍子4/4、2/4,感受歌曲中学生们对学校的一片深情。

4.能够用户自然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能够判断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1.知识技能:认识变拍子,了解其含义。

2.聆听:通过聆听《山童》,能够哼唱主题旋律,分析歌词特点;聆听《飞来的花瓣》,能够听辨其演唱形式,了解歌曲结构。

3.演唱:准确的演唱《校园的早晨》,感受歌曲节奏特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曲音区的不同、节奏的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1.通过歌曲演唱,感受变拍子的特点和作用。

2.准确拍击相似的节奏。

课时安排:4课时

总课时1

教学内容:

齐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目标:

1. 提出新学期要求

2.浏览课本,了解本学期内容,认识五线谱

3.初步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曲情绪和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曲情绪和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会歌曲音区的不同和节奏的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范唱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

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进入教室就对本课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二、新学期要求:(3’)

1.遵守课堂纪律,如同其他学科一样。

2.必要时到舞蹈教室,课前听老师通知。

3.到舞蹈教室上课,要遵守规则,禁止随意动用教师设施,尤其是镜子,保证安全上课。

三、浏览新教材:(5’)

1.提出要求:快速浏览教材,了解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2.汇报:书上有哪些你会唱的歌曲,哪些听过,喜欢哪些内容,你认为怎样上音乐课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四、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一)情境导入:(8’)

1.教师唱自编歌曲加朗诵:“啊每当想起你,可爱的孩子们,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扬老师,加入这个节奏

××× | × ×× | × ××× × | ×—||

3.师生跟着音乐共同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要求声情并茂。

4.聆听示范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计意图: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表达,理解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聆

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加之,经过一——四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体验探索”正是课改理念的要求。)

(二)新歌教学(15’)

1.聆听范唱回答问题: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部分?

2.第二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可以先试唱歌谱,再唱歌词,注意“啊”的演唱,要唱出对老师的深情

3.师生合作: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5.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完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教师弹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来演唱。

6.全曲完整演唱: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7.合作分组演唱,加入朗诵:

五、拓展:(5’)

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

播放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教师选几名学生上来,把秘密悄悄的告诉老师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运用:视唱法、教唱法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学生的新授歌曲,我还将分别设计了这样几种演唱形式,如:朗诵、领唱和齐唱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新授歌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歌唱表演形式,一举两得。)

四:小结(2’)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小秘密之后,感到非常的甜蜜和感动,你们爱老师,老师也爱你们,最后,请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把写着秘密的纸条一个一个交给老师,然后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课时2

教学内容:

聆听《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聆听《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音乐特点。

3.体会歌曲中学生对老师的深切思念和诚挚问候,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2.体会歌曲中学生对老师的深切思念和诚挚问候

教具准备:

瞿希贤简介、《飞来的花瓣》合唱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进行互动,效果很好)

二、欣赏《飞来的花瓣》(25’)

1.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2.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3.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4.曲作者介绍:

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瞿希贤,根据老师提示,了解瞿希贤生平。

5.寻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8.学生活动:展示猜疑,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三、拓展:(8’)

1.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几首赞颂老师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

(1)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启发学生。

(2)学生讨论准备。

(3)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四、课堂小结:(2’)

同学们通过的学习,深深地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大家也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对老师的美好感受。同时老师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老师们送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第三课时

总课时3

教学内容:

齐唱《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理想。

2.初步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指导学生用圆润的轻快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认识变拍子4/4 2/4,体会节奏的变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中的两个十六分音符和一个附点四分音符

教具准备:范唱音乐《校园的早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聆听《校园的早晨》(8’)

1.教师导语:同学们,度过了愉快的假期,再一次步入熟悉的校园,你们的心中有了怎样的感受?校园是我们的乐园,也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屡阳光、每一束阳光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感受一下校园里最美好的时光《校园的早晨》

2.初听歌曲《校园的早晨》,注意倾听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

3.谈谈听后的感受,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请一生朗读歌词。

5.说一说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再次倾听歌曲,再次感受充满阳光的画面,教师引导带动学生随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倾听和随唱,感受校园歌曲清新的曲调,朝气蓬勃的情绪。)

二、歌曲的教学部分(20’)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2.说说听后感受,并和《校园的早晨》作一下比较,现代的校园歌曲更加活泼跳跃,欢快有朝气,并且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歌曲第一声部。如(听琴跟唱法、分段学习法,或者听教师范唱,在心里默默随唱等方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级性,鼓励学生自己完成歌曲的学习,采用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难点,并鼓励、引导学生将两首歌曲都学会。)

三、认识变拍子(10’)

1.观察《校园的早晨》,说说拍号特点,在找一找,哪些乐句是2/4拍。

2.拍一拍节奏,感受节奏的变化,变拍子的特点。

五、结束部分:(2’)

这节课我们感受、学习了一首校园歌曲,感受到了校园歌曲清新、充满朝气的情绪,带给了我们愉快的情绪和蓬勃向上的学习动力。

第四课时

总课时4

教学内容:

聆听童声合唱《山童》

教学目标:

1.聆听童声合唱《山童》,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词特点。

2.在课外听到《山童》时,能说出歌曲的标题,知道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童声合唱。

3.能独立或随着老师琴声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歌曲结构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3’)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山童》这首合唱歌曲吗?这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表现了山区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

歌曲曾在1989年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征集评奖活动中,荣登优秀歌曲奖榜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山童》。

二、完整初听(5’)

1.导言: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

(1)歌曲《山童》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由几部分构成?

2.学生汇报

(播放音频:每部分的第一句)

3.旋律多处用了倚音还有下滑音,这首歌曲汲取我国西南地区民歌音调因素创作的,旋律多处用了倚音、下滑音,表现了山区儿童热情、活泼、俏皮的个性。

三、分段欣赏(25’)

(一)前奏

1.视唱歌曲主题:

第一遍慢。

提问:主题旋律除了加人了装饰音——倚音,还有什么特点?

唱二遍,感受旋律特点。

唱出山童活泼、开朗的音乐形象。

过度:歌曲的主题旋律,在整首歌曲中几次出现,并发展变化,歌曲的前奏也是主题旋律发展而来的。

2.聆听前奏

请听一听前奏用了主题旋律的哪几个小节?

(二)第一部分

1.完整听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部分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

2. 听第一次的齐+合

欣赏第一遍齐唱到合唱部分,这段描写了什么?山童心情是怎样的?

3. 听第二次的齐+合

欣赏下面的齐唱到合唱部分,边听边哼唱,看看歌词有什么特点?

起到过渡作用,使歌曲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二部分。

(三)第二部分

思考:演唱形式是什么?和第一部分对比有什么区别?

(四)间奏

(五)第三部分

聆听第三部分,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情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歌曲连续地用二分音符一字一音地唱出了主题,充分抒发了对童年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三、完整复听(5’)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一遍《山童》,请边听边完成歌曲的结构。

四、教师小结:(2’)

《山童》这首合唱歌曲,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绚丽、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这里生气盎然,诗意浓郁,令人心驰神往。你们感受到了吗!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童声合唱歌曲《山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目标:

1.聆听《森林的歌声》,熟悉音乐的三个主题,能够演唱或演奏主题旋律,掌握主题出现的顺序。

2.能够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花蛤蟆》,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前倚音,体会装饰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3.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结合乐器音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能够为乐曲划分段落。

4.能够用优美的歌声、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教学重点:

1.知识技能:认识3/8拍,了解其含义及记谱要求。

2.聆听:通过聆听《森林的歌声》,能够哼唱主题旋律;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了解歌曲结构,能够为乐曲划分段落。

3.演唱:准确的演唱《校园的早晨》,感受歌曲节奏特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曲音区的不同、节奏的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1.通过歌曲演唱,感受变拍子的特点和作用。

2.准确拍击相似的节奏。

课时安排:4课时

总课时5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聆听《森林的歌声》,熟悉音乐的三个主题,能够演唱主题旋律,掌握主题音乐出现的顺序。

2.课外听到《森林的歌声》,能说出标题。

3.聆听《森林的歌声》,能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体验这种描绘功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聆听《森林的歌声》,熟悉音乐的三个主题,能够演唱主题旋律,掌握主题音乐出现的顺序。

教具准备:

Mp3音乐《森林的歌声》、课件(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兴趣(2’)

今天,老师准备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去旅行。想知道是去哪吗?给你们一个小提示:有许多动物快乐栖息的地方会是哪呢?(森林)美丽的大森林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宝库,充满着无穷的神秘感。同学们,森林之旅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

二、“听森林”(15’)

1.“你听,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都有哪些小动物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呢?请你们边听边把它们记在心里。”(完整聆听乐曲)

2.森林中传来了什么声音?(学生发言:动物、音乐等等)

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或动作吗?(学生发言)

同学们听的真仔细,不过乐曲中动物的叫声还远不止你们听到的这些,还有一些我们不知名的动物也出现在其中。让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有谁?(看课件,简介动物并听其叫声)

3.除了听到了动物们的叫声,我们还听到了来自森林中的什么声音?(歌声,音乐)

4.从森林中流淌出的美妙的旋律是否都是出自一种乐器呢?你能听出有哪几种吗(学生发言)?

5.这首乐曲它的主奏乐器分别有吉他、竹笛、小提琴。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三种乐器(出示图片老师简介):

吉他——弹拨乐器,吉他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是一种音乐表现力极强的弹拨乐器,音色优美抒情。我们来听听它的美妙音色,并且看看哪位同学能将吉他的演奏姿势模仿的惟妙惟肖。

竹笛——吹奏乐器,中国非常古老的乐器,声音明朗活泼、甜美;谁知道竹笛的吹奏姿势?(请一生模仿)让我们通过一乐曲片段来聆听竹笛的音色,大家一起来模仿竹笛吹奏好吗?

小提琴——弓弦乐器,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音色优美流畅,能拉出悠扬的如诗般的曲调;老师还准备了架小提琴的小道具,谁来模仿一下小提琴的演奏姿势,让我们在她的演奏中感受小提琴的美妙音色。(请一生上台演奏,其他同学认真听其音色)

三、进森林(15’)

1.与森林共唱(聆听引子+第一部分)

(1)你听,它们把正在召唤咱们呢!(观看幻灯片森林图片听乐曲片段)

(2)我们之所以能走进如此美丽的大森林,除了要感谢小动物们的盛情邀请外,还得感谢森林中的两位乐器朋友,你们从刚才的乐曲声中听出他俩分别是谁了吗?(吉他、竹笛)他俩所演奏的乐曲,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学生谈感受;音乐的情绪)(3)小动物的叫声和吉他的歌声在引领着我们进入森林的林间小道,就像音乐中的引子。竹笛的歌声就是在为我们吟唱着森林中的自然美景。同学们,你们听!竹笛仿佛在歌唱着什么?(师聆听引子部分唱第一部分歌词)“我们来看看竹笛是怎么说的?”(出示歌词)出示第一部分歌谱

①同学们听老师伴奏,把歌词和着音乐跟着老师在心里美美地唱上一遍。(师弹琴)

②我从你们甜美的笑容中感受到了,你们内心歌声的美妙。现在让我们一起吟唱出这段欢快的歌声吧!(师弹琴)

③美丽的大森林,还有更多迷人的景致等待着我们的发现。同学们,让我们在竹笛的歌声继续前行吧!(听引子部分唱第一部分

幻灯片森林景象滚动播放

2.与森林共舞(聆听第二部分)

(1)在歌声中我们向森林深处前行,你们听,森林中的一位乐器朋友正在用它独特的声音为我们带路呢?(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出示歌谱)

(2)哪位同学听出来了,这会儿出现的乐器朋友它是谁?(小提琴)小提琴演奏的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学生谈感受:抒情优美)小提琴用它优美的如诗般的演奏,把我们带进了森林这片绿色的海洋。你们看(林海图片)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同学们,此刻你想成为这森林中的一颗听风歌唱随风摇摆的树吗?

(3)优美的小提琴声能帮我们实现这个梦想,你看,我们的小树牌能让我们成为林中小树,不过,我还需要一位乐手来演奏小提琴帮我们大家实现愿望。(请一生上台演奏,其他同学在位置上律动)(播放乐曲第二部分)

3.与森林共奏(聆听第三部分)

(1)问问几位同学变成森林这个大家园中的一份子(小树、小鸟)的感觉怎样?(学生:很快乐等等)我们只变成了一分钟的森林中的小树、小鸟,都感觉非常满足和快乐。那就更

别提那些生活在森林中的小动物们了,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样表达生活在森林中的感受的?它们仿佛在对你诉说着什么?(播放乐曲第三部分:出示乐谱)(学生:它们在唱歌;生活在森林里很开心等等)

(2)它们此刻的歌声和我们之前听的两个主题音乐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引导学生发现:音区—移高,节奏—舒展,力度—增强,乐器—增多,动物的歌声—增多,情绪—热烈、高涨)

这些不同,使音乐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仿佛所有的小动物在放声高歌,歌唱着这个美丽的大森林,歌唱着这个让他们快乐栖息的地方。

(3)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用我们独特的方式把气氛渲染的更加热烈吧!好吗?都说“锣鼓喧天”,可见鼓声是烘托热烈气氛的最佳乐器。可是我们没带鼓来,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可以模仿出鼓得声音?找一找。(学生开始拍打自己坐的凳子)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身边的乐器:凳子边、腿拍击出像鼓那样好听的声音。请听音乐,你会在乐曲的哪些地方加入鼓点呢?(播放音乐第三部分,学生拍节奏)

(4)老师根据学生拍击出的节奏,统一一个鼓点。同学们的鼓声真热烈,小动物们正迫切地等待着你们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用鼓声把森林的热烈气氛推向最高潮呢!(学生:准备好了)(播放音乐第三部分)

四、出森林(5’)

森林里的树木长的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森林游戏:三段音乐和我们捉迷藏,躲藏在不同的乐器中让我们寻找,把三段音乐用ABC 表示,听到各乐段我们用相应的字母树牌表示。(完整聆听全曲)

五、拓展(2’)

通过《森林的歌声》舞蹈视频的欣赏,进一步深入地感受大自然中音响的和谐与优美。森林的旅途中一直有音乐伴随着我们,那么这首动听的乐曲是怎么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想)这是大自然音乐荒野探险家、音乐制作家、演奏家们精心打造的一个自然音乐精品——《森林狂想曲》专辑中的一首。说起这个作品可真了不起,他们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猕猴、飞鼠和风声、雨声、终年不断的流水声等近100种自然声音,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支支欢乐而奇特的交响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热闹而欢快的大森林,这首乐曲就是《森林的歌声》。

六、小结:(1’)

旅途结束,感谢音乐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把我们带进美丽的大森林。

第二课时

总课时6

教学内容:

学唱《花蛤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唱中感受其表现作用。

3.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在演唱中能正确表达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通过介绍蛤蟆的习性,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倚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的纸(课前会折青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

师:春天来了的时候,在池塘边,在稻田里,传来阵阵叫声,你们知道什么在叫吗?(生回答:青蛙)

师:请大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跟着音乐跳进教室吧!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营造一个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为以下环节做准备。

二、导入:(2’)

展示蛤蟆的生活习性,介绍蛤蟆的学名-蟾蜍(出示幻灯1)及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认识蛤蟆。

三、新授歌曲《花蛤蟆》(25’)

1.导入――师:大家看了刚才那么多蛤蟆的图片,你们觉得他们的衣服都怎样啊?(生:漂亮,花花绿绿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出色,现在老师请大家看几幅图画(出示准备好的图:河边、路间、荷叶上),请大家把准备好的方纸都拿出来,为这些图画添上花蛤蟆吧。

(学生折纸,教师放花蛤蟆的音乐,并把粘贴好的蛤蟆图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粘贴在音乐室的墙上)

意图:以听觉领先为主导,让学生对将要学的歌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把图片粘贴在墙上,一方面展示孩子的成果,一方面增添他们的童趣。

2. 我们一起学唱《花蛤蟆》吧,学生聆听《花蛤蟆》范唱。

3.对歌曲中听到的难点进行练习。

师:歌曲中的花蛤蟆他们是怎么叫的?(生:威呱)

请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教师范唱二次出示的节奏,一次不带休止符,一次带休止符,请学生讲讲有什么感受?(生:比较跳跃)

5.请学生模仿老师唱有出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学生比较难掌握,请学生用模仿蛤蟆的动作唱这条旋律,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请学生用蛤蟆四周看一圈的办法解决难点。

6.出示完整的歌曲。请学生跟着音乐对口形唱。

7.再复唱一次的时候,请大家把声音稍稍放出来唱。

8.提问:你们觉得哪几句唱得跟录音机里唱的不一样?哪些地方还不会唱?

9.介绍前倚音,并用青蛙叫声模唱。

10. 解决不会唱的地方,请大家跟老师的琴学唱。

11.完整地有感情的唱《花蛤蟆》

四、拓展部分(8’)

出示幻灯6请学生看三张蛤蟆动态的图片,看图说说,你觉得蛤蟆在干吗?

(学生想像图中的蛤蟆,并说出他们可爱的样子)

请大家模仿这些可爱的蛤蟆憨态可掬的动作吧。

五、小结(3’)

今天,大家都认识了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蟾蜍,所有的蛙类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喜欢吃害虫,让大自然界中的小动物都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吧!

第三课时

总课时7

教学内容:

学唱《花蛤蟆》

教学目标:

1.感受3/8拍的风格特点,理解3/8拍的意义。

2.学唱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并用优美欢快的歌声演唱。

3.引导学生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角色和情景。

教学重点:

感知3/8拍歌曲特点,引导学生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歌唱小青蛙。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不同角色和情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先慢后快)

二、导入(5’)

1.复习《花蛤蟆》

上次课我们认识了蛤蟆,知道所有蛙类都是人类的朋友。有一只小青蛙心情在变化着,你听……

2.聆听《小青蛙,你唱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小青蛙欢快、活泼的形象,这种情景导入使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

3.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4.师:谁来说说听了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5.板书课题《小青蛙,你唱吧》

6.再次播放,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这活泼欢快的歌曲吧!

三、体验学唱(28’)

1.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歌曲?

师:我们学过3/4拍,我们今天要学习新的拍号3/8,有谁知道新拍号的意义?

2.复习3/4拍号,学习3/8拍号。

设计意图:教师不是为了教而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

3.试着用3/8的强弱规律按节奏读歌词。

师领读第一段,打击乐器伴奏,学生试着读二、三两段

4.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5.熟悉歌曲旋律

6.完整学唱歌曲,

7.放伴奏:师生接龙

8.情绪处理:

(1)师:有感情朗读歌词,我们三段歌词都用一样的情绪来唱吗?

小组讨论交流

(2)第一段:小青蛙的心情怎样?表情该怎样呢?我们该以怎样的声音演唱?(生按要求唱歌)

(3)引导学生试着唱第二段、三段。(提示:情绪,表情)

(4)完整地有感情地唱歌

9、歌表演

四、小结:(2’)

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请你们告诉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第四课时

总课时8

教学内容:

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结合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能够为乐曲划分乐段。

教学重点、难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

(1)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雷,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整体感知(5’)

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

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

蹈。

2.认识打击乐器(3’)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介绍定音鼓和钹

3.片段欣赏(17’)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小结: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三、实践创作(9’)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 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

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

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总结下课(1’)

大家欣赏、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模仿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积极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创造,也能成为像“约翰?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教学目标:

1.聆听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感受歌曲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七段歌词不同情景的塑造,初步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

2.聆听歌曲《雨花石》,跟着音乐有感情的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淳朴、委婉的情绪。

3.用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送别》,体会歌曲离别情绪。

4.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抒发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

教学重点:

1.用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送别》,体会歌曲离别情绪。

2.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抒发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

3.聆听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感受歌曲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七段歌词不同情景的塑造,初步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深情地演唱歌曲《送别》,体会歌曲离别情绪。

2.通过聆听,感受歌曲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七段歌词不同情景的塑造,感受歌曲情绪。

课时安排:4课时

新标日下册第29课笔记

第29課 一、單語(たんご) 質問(しつもん) (问题) この質問にお答えください 敬语,日本人也不常用 また何か質問がありませんか。不确定 場合(ばあい) (情况、状态、场合) どんな場合でも逃げてはいけない こういう場合には 在这种情况下 迷惑(めいわく)① 近所迷惑 大変ご迷惑をかけました (固定组合,给你添麻烦了) 迷惑電話 横断(おうだん) 横穿... 台風が本州を横断する。 台风把本州给横穿了 横断歩道 道路を横断する スピード 0调 ハイスピード 高速 フルスピード 全速 スピードを落とす把速度降下来,减速 謝る(あやまる) 手をついて被害者に謝る (つく入席,就坐,把手重叠起来放在膝盖前面) 別に謝ることはない その件なら謝るよ。(假设,假定,如果是那件事的话我向你道歉) サボる サボテン 仙人掌,日本人会用仙人掌来暗指逃课怠班的人 授業を一時間サボった! 守る 御(お)守り 名词,护身符 子供を事故から守る 保护孩子远离事故 沈黙(ちんもく)を守る 保持沉默 逃げる 小鳥が籠(かご)から逃げた 嫌な仕事から逃げる 本州(ほんしゅう )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向北它与北海道岛隔津轻海峡相望

親しい 彼とは昔から親しくしている 从很久以前就跟他很亲近 自然と親しくなる 0亲近大自然 ----------------------------------------------------------------------------- 二、 语法(ぶんほう) 动词的命令形(一般日本人是不用说的,对犯人) 练习: 1.混蛋!快给我交出来! バカヤロウ,速く持ち出せ。 2.都给我好好背! ちゃんと 覚えろ(好好的) 表达命令的方式之二(比第一个命令好多了) l 命令形てくれ ,接续:动词的て形变化接てくれ l 例: 待ってくれ 読んでくれ 食べてくれ l 练习: 混蛋!快给我交出来! バカヤロウ,速く持ち出してくれ。 不好了,快逃! やばい!早く逃げてくれ! 表达命令的方式之三(相对温和的命令)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命令形なさい: 接续:动词的ます形接なさい 例: 待ちなさい 読みなさい 食べなさい ---------------------------------------------------------------------- l 禁止的命令形 稍息,部队里用

人音版1-6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1-6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 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 强、 P 1 / 3

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 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三、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如本册中的十二课《小乐手》串铃钥匙,三角铁金属条等,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兴仁市波阳镇田湾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音 乐 教 学 总 结 班级:一年级(2) 教师:刘坤正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

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 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 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

标准日本语初级下课后答案25-30

【練習】新標日初下第二十五課 第二十五課 練習I 1. これは課長に見せる手紙です。 これは図書館で借った雑誌です。 これは一日に三回飲む薬です。 これは甘くておいしい飲み物です。 これは日本にはない果物です。 これはきれいで優しかった母の写真です。 これは森さんがカラオケでよく歌う中国の歌です。 これはわたしが生まれた家の写真 これは陳さんがまだ食べたことがない日本料理です。これは李さんが明日の会議で使う資料です。 明日会社へ来ない人は森さんです。 山でけがをした人は森さんです。 まだ結婚していない人は森さんです。 周さんを知らなかった人は森さんです。 2. 手紙を書い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お茶を飲んで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タバコを吸っ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新聞を読んで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電話をかけ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3. 李さんが書いたレポートを読みました。 日本で撮ったビデオを見ませんか。 明日泊まるホテルの電話番号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父にもらった時計をなくしました。 デザインが新しい靴を買いたいです。 自然が豊かな国が少なくなりました。 あなたの子供が好きな料理は何ですか。 仕事がおもしろくて、給料が高い会社に入りたいです。

4. 唐: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唐です。 李:あっ、唐さん、こんにちは。 唐: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日本から来たメールをチェックしていますが。 唐: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食事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田中: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田中です。 李:あっ、田中さん、こんにちは。 田中: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先月の旅行で撮った写真を見ていますが。 田中: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美術館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森: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森です。 李:あっ、森さん、こんにちは。 森: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日本の友達に出す手紙を書いていますが。 森: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公園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あそこでコピーを取って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話し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今、李さんとお茶を飲んで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顔を見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さっき入り口で会いて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一度会っ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あそこで電話をかけている人です。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本年级上册教材音乐教学内容共分六个单元,安排了歌曲13首,欣赏曲10首,歌表演3首,音乐活动2首,集体舞1个,音乐活动6项和音乐知识等内容。器乐是认识堂鼓、小钹和木鱼。在保留传统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了新作品的选择,本册的新作品15首,传统作品11首,新、旧作品的比例大约是六比四。 在教学方法上,要遵循感性到理性的音乐学习规律。首先是在音响基础上的感受、体验,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再上升为概念。应改变过去用知识性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音乐,要以音乐活动为主,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或活动,把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渗透在音乐活动之中。尽量提供学生全面参与的可能性和探索、创造的空间。如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律动、表演等。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陈传奋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五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 3、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青少 年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学习相辅相成,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所需要的合格加特长优秀中学生。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担任八年级10个班的音乐课,学生较多,组织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就要求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活动,保证上课纪律。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学习习惯也很差,观念不正确,老师加强引导。 三、教材重难点(按单元填写) 第一章歌唱祖国 重点:歌曲《彩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多情的土地》等歌曲 第二章缤纷舞曲 重点: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难点:圆舞曲 第三章草原牧歌 重点:《银杯》欣赏《牧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万马奔腾》 第四章欧洲风情 重点:歌曲《桑塔露琪亚》《友谊地久天长》难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等 第五章劳动的歌 重点:歌曲《军民大生产》《杵歌》难点:欣赏《船工号子》《哈要挂》等 第六章红色井冈 重点: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欣赏《西江月·井冈山》《井冈山上太阳红》 四、学期教学任务及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学生听音提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测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五:具体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一】 本学期针对学生实际状况,透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必须的学习用心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 5、 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明白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潜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学措施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透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透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资料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期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透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

新标日初级下册第25课

新标日初级下册第25课 单词部分: 1.数学(歹刁力,)o型音名词数学 学音读(音読族):力, 数音读(音読族):歹头于头于训读(訓読 知:力、于、力、艺'元召 注意点:在日语中,一般一个字就一个音读和一个训读。数是特殊情况。 2.専門(乜人哲人)0型音名词专门 实际表可以示一个专业,如:英語①専門英语专业。 日语中,専攻(乜人乙刁)也表示专业的意思,不过层面比専門(乜人哲人)要高一点:对比:専門(): 技校、中专的专业;専攻():大学的专业。 3.女優(\ 0型音名词女演员 日语中,男演员表示:男優J沧人叨) 不分男女的演员:俳優)现在也讲成:芸能人(厅) 4.営業課(元&老」刁力、)0型音名词营业科 業音読族:老」》女口:授業(Cd老」》) 課音読族:力、女口:課長(力、弐/刁) 5.市(L)街(力“、)1型音名词市内,市街,繁华街道 街音読族:力"、訓読 A : AA 6.道潞(6 ) 1型音名词道路,马路 道音読(1.注 訓読d : cP 7.交通量(乙)3型音名词交通流量,通行量 通音読d:女口:流通) 形容交通量很大,说成:交通量力?多S 8.空港()0型音名词机场 飛(Q)行(乙刁)場)也表示机场,但是,是飞机停的地方。 9.高速道路("^<^6 )5型音名词高速公路 高音読d:乙刁訓読d:尢力 速音読d:^訓読 10?部品工場(恳。人乙TC/T ) 4型音名词零件制造厂 場:读时,表示大的地方女如:工場 读泾时,表示小的地方女口:売◎場 11.一夕一3型音名词电梯英语外来语:elevator 表示升降式的电梯。超市那种扶梯:工入力"一夕一escalator 12.自然()0型音名词大自然 日i吾中,然一般读成:它人,只有【天然】特殊天然:疋人相人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教学计划

三年级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音乐工作计划 刘晓明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dada dada、da(a)、da da da、da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 计划正式版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根据《新课程标准》阐明的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特制定了此教学计划: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

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立必要的音乐学习领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畏难情绪,突出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高度来组织教学。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 5、 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 第31课

第31課このボタンを押すと、電源が入ります 単語 ボタン[名]按钮;纽扣牡丹(ぼたん) ブローチ[名]胸针 カーテン[名]窗帘,帘子カーテンをかけるカーテンを引く コンクリート[名]混凝土,水泥 プラスチック[名]塑胶,塑料 ひすい[名]翡翠 サービスセンター[名]维修服务中心 かいいん(会員)[名]会员 とくてん(特典)[名]优惠特典がある おてあらい(お手洗い)[名]洗手间,厕所トイレ かいだん(階段)[名]楼梯,台阶段階(だんかい) いこう(以降)[名]以后7月2日以降、家でゆっくり休みます。そば[名]旁边 「引っ越しそば」は「そばに来ますので、どうぞよろしく」という意味です。たっきゅうだい(卓球台)[名]乒乓球桌卓球ピンポン サイズ[名]大小,尺寸寸法(すんぽう) にんげん(人間)[名]人,人类人類(じんるい) はくちょう(白鳥)[名]天鹅鵞鳥(がちょう) でんげん(電源)[名]电源電源を入れる/切る スイカ[名]西瓜冬瓜(とうがん)南瓜(カボチャ)おします(押します)[动1]按,推,挤押す(他1)ボタンを押す つきます[动1]灯亮,灯开つく(自1)つける(他2) 電気がつきます さがります(下がります)[动1]下降,降低下がる(自1)下げる(他2) 上がる(自1)上げる(他2) 値段が下がった おこります(怒ります)[动1]生气怒る(自1) まわします(回します)[动1]转,传送,传递回す(他1)回る(自1) 腰を回す運動 うごきます(動きます)[动1]运转,转动動く(自1)動かす(他1) 故障で時計が動かない いきます(生きます)[动2]活,生存生きる(自2) 九十歳まで生きたい。 おります(下ります)[动2]下,下来下りる?降りる(自2) 電車を降りて、バスに乗り換える フリーズします[动3]死机フリーズする(自3)freeze こしょうします(故障~)[动3]故障故障する(自3) 機械が故障した うつくしい(美しい)[形1]美丽美しい花 うまい[形1]高明,好吃,可口うまい方法/考え

2020年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条件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录音机等,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生情况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篇一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二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二、一年级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唱歌:共计20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继续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

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继续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3、器乐:继续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相配合。继续学习口风琴的基本指法及演奏方法,能够吹奏教材内简单的歌曲,可以进行简单的乐曲伴奏及表演;学习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演奏、表演简单的乐曲及歌曲。 4、欣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能够准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等节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 四、教学要求: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最新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陈燕丽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问声好》、《幸福的歌》、《音乐会》、《咯咯哒》、《童趣》、《跳起舞》、《大海的歌》、《新年好》。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2、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小朋友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利用音乐课,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音乐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聆听能力 1、能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体验不同音乐特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3、能通过聆听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二)表演能力 1、能够整齐地按要求演唱歌曲《问声好》、《小麻雀》、《彝族娃娃真幸福》、《乃哟乃》、《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母鸡叫咯咯》、《小鸡的一家》、《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大海》、《云》、《小拜年》、《过新年》;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感受大自然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彝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音乐。 4、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6、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 (三)创编与活动能力 1、能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能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能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4、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6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Problems,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通用范 本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计划文件可用于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

最新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音乐第一册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共有11课,每课的内容分为三部分: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每一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为主线,分别为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静静的夜、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游戏、过新年、游戏宫。包括歌唱20首、欣赏聆听20首、编创与活动10个、游戏宫一课、万花筒介绍。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打破了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畏难情绪,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音乐教育基础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全册教学要求: 1、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2、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⑴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⑵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 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dada dada、da(a)、da da da、da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⑶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3、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 2、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与表现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1、继续抓好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本学期,继续把“课堂表现”(上课纪律、学具准备、举手发言等)作为音乐评价之一,期末采用“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考评。 2、深入学习“新课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领悟内在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通过熟悉本册教材和教师用书,对教材内容、编写意图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3、机动灵活的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备好每一堂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一切音乐教学活动不强求一致,允许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4、课中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有趣,真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