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本重点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本重点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本重点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本重点

初一上学期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及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

第一单元中华及文明的起源

1、人类起源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生存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留人类化

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生活在70至20万年间。

2、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3、农耕文化比较

4、工具

●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

●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的石墨盘和石棒

●半坡尖底瓶

●骨耜和石斧

5、距今5000年前,炎黄部落在涿鹿之野打败蚩尤。

6、器物

●镂空陶壶--我国东南部上海青浦寺前村遗址出土,马家浜文化崧泽类型的典型器物

●彩塑女神头像—我国东北部辽宁建平、凌源交界牛河梁红山女神庙出土

●陶制牛号角和鸟形白陶鬶—我国东部泰安大汶口出土

●石刀和彩陶双体罐---我国西部西藏昌都卡诺遗址出土,距今四五千年,是我国发现

的海拔最高、纬度最西的一个文化遗址。

●人头型彩陶瓶---我国西北部甘肃泰安出土。

●鹳鱼石斧文陶缸---河南临汝出土,距今约5000年。有人认为鹳和鱼隐喻两个氏族

联姻;也有人认为表现了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的征服;石斧是权威的象征。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禅让—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禹的儿子启击败大家推荐的伯益,夺取权位,建立夏朝。

3、尧,号陶唐氏,故称唐晓,传说是黄帝的后代;舜,号虞氏,故称虞舜。

4、大禹治水—尧派鲧去治水,鲧用“堵”的方法,造堤坝,被水冲坏,失败。舜把鲧杀了,

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用“疏”的方法,修浚河道,开渠排水,成功。被称为“大禹”。

5、“上古三代”—夏、商、周是中国历史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约起于公元前21

世纪,至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历时约1300多年。

6、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历时500年。

7、商—公元前16世纪商取代夏,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附近)。

8、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今西安),

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西周传11世12王,历时270多年。

9、东周—公元前770年,幽王死后,周平王迁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

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秦灭六国这段大国兼并时期,称为战国时代。战

国七雄—韩、赵、魏、齐、楚、燕、秦。

10、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性或异性贵族,建立诸侯国。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1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整治岷江,在成都以北主持修筑了既能防洪、又

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都江堰。300多万亩土地变成良田。

1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卫国人,原名公孙鞅,也叫卫鞅。自幼拜李悝为师。变法主要内容:

(1)奖励耕织,产多免役

(2)废除特权,奖励军功

(3)建立县制,官吏治理,一家犯法,十家连坐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称秦始皇。秦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设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主要官职。实行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

2、阳陵虎符、秦圆钱、秦量、秦铜权、秦小篆

3、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针对淳于越的儒生,秦始皇下令焚书。

公元前212年460余人在咸阳郊外坑杀,坑儒。

4、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出巡路上,胡亥在赵高帮助下阴谋夺得帝位,史称秦二世。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楚汉战争开始。

5、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西汉”

6、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将近40年的整治,轻傜薄赋:(1)减轻田租(2)慎用民力

7、张骞出使—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8、卫青败匈奴—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南地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大败匈奴

9、铸五铢钱—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使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10、新朝—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17年绿林起义

18年赤眉起义

23年昆阳之战,王莽大败,新潮亡

11、东汉—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光武中兴局面形成。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96年曹操挟献帝以令诸侯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被刘备、孙权打败。

12、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

运到安息(即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13、佛教东传—汉明帝派使臣去西域求法,并于68年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

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1、三国—三国鼎立。

●220年曹操死,曹丕废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263年魏灭蜀。

2、西晋

●265年司马炎篡魏,史称西晋

●280年晋灭吴,统一中国

●291年八王之乱开始

●316年晋愍帝降刘渊,西晋亡

3、东晋

●317年司马睿拥立为晋王,东晋开始

●383年淝水之战,晋军打败前秦军

4、南北朝

●420年刘裕篡东晋,建宋,南朝开始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开始

●479年萧道成篡宋,改国号为齐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02年萧衍篡齐,改国号为梁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550年高洋篡东魏,建齐,史称北齐

●557年陈霸先篡梁,建立陈朝;宇文觉改西魏为周,史称北周

●55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5、六朝时期南方各地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出现一系列商业城市,著名的有京城建康(江苏南

京)、京口(江苏镇江)、吴郡(江苏苏州)、余杭(浙江杭州)等。广州和鄮县(浙江宁波)是新崛起的海上贸易城市。

6、386年鲜卑拓跋趁前秦内乱建立政权,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山西大同),494

年孝文帝为“胡汉融合”迁都洛阳。

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

1、文字—结绳是一种记事方法,战国时期流传“仓颉造字”,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

演变而来,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2、甲骨文—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已收集的甲骨文约有15万片,

发现的单字约有四五千个。

3、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假借、转注。

●钟鼎文—商周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

●石鼓文—春秋战国书刻在石鼓上

●小篆—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标准字体,民间通行隶书。

●草书—西汉出现草书

●楷书和行书—东汉出现,逐渐成为我们日常通用的字体。

4、青铜器—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把铜、锡、铅熔冶在一起铸成青铜器。已有4000年左

右的历史,1975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出土的饮酒器具“乳丁纹平底爵”,高22.5厘米,距今约3600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

●铸青铜器步骤:(1)塑成泥模(2)用泥模制作浇注用的陶制范具(3)在摄氏1000

度烈火中,将铜、锡、铅矿石融化成液体(4)将融化的铜液注入范具(5)将冷

却的陶范打破。

●人面纹方鼎—1959年在湖南省长沙发现

●司母戊方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五官村

●大盂鼎和大克鼎—陕西出土西周重器,清末收藏家潘祖荫珍藏。

●青铜器的用途—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

●兽面纹双面铜鼓、青铜角、兽纹扁足鼎、云雷纹钺、鸮尊、鸭尊、水牛尊、豕尊、

犀牛尊、四羊尊、象尊、驹尊。

5、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曲阜人。提倡“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弟子3000人,72人较出名,以《诗经》《尚书》《礼》《乐》《易》《春

秋》为六经。孔子后来的言论被弟子编为《论语》。

●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主张“无为而治”,著

《道德经》。

庄子名周,宋国人,著《庄子》。

●法家—韩非,出身韩国贵族,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提倡法制。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战国鲁国人,主张“非攻”,提倡“兼爱”、“举

贤”,“节俭”。

●孙武—春秋后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13篇。

6、文化艺术

●屈原与《楚辞》—屈原名平,字原,曾在楚国当过左徒、三闾大夫,长期流放于

沅、湘一带。郢被秦攻陷后,投汨罗江,以死明志。

《楚辞》的主要作者就是屈原。

《诗经》是初秋中叶编成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司马迁和《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史记》,共50多万字,《史记》是我

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

●书法与绘画

(1)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擅长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形容其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东晋画家顾恺之,兼精人物、山水、禽兽等画科。名作《洛神赋图》

(3)最早的陶塑艺术品是裴岗遗址中发现的陶塑人头、猪头、羊头。陕西洛南

出土的红陶人陶壶为代表。还有:

霍去病幕前的石雕卧马、云冈石窟的飞天雕像、汉代说唱俑。

7、科学技术

●数学—汉代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数学名著。

●祖冲之—南朝宋齐时的科学家,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首次将圆

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著《缀述》,被列为算经

十书。

●石申—魏国人,写了《天文》8卷,后称《石氏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邓平、落下闳、司马迁历法,制成《太初历》。

●农学—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编写《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

的农学著作。

●地学—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对魏汉的地学著作《水经》作注释,写成《水经注》。

详细叙述了全国河流所经过的山川地形、城市乡镇,以及各地风俗民情、物产矿藏、人物史事、神话传说等内容。

●造纸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早期,已使用了大麻造的纸。103年东汉宦官

蔡伦以麻头、树皮、破布、旧渔网造出物廉价美、便于书写的纸,称为蔡侯纸。

●张衡—东汉时期接触的科学家,132年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冶铁技术—商代人们已把陨铁使用在武器上,春秋时期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出现

了块炼铁和铸铁。

●医学:

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创建的“四诊法”沿用至今。望(看气色)、闻(听

声音、闻气味)、问(询问病情)、切(把脉象)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东汉后期著名的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

华佗—东汉末年人,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醉药“麻沸散”可麻醉全身。

《黄帝内经》—秦汉到魏晋南北朝,逐渐汇成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初级中学历史部编版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30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部颁新编初中历史有关九年级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初探的培训。听了韩老师的讲解,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韩老师首先讲解了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故事的引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不但了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同时也知晓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及课堂的重要意义,理解了课堂革命让核心素养落地。而后又讲了有关教材的解读与策略初探,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新课标的教育宗旨及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等内容。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

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问题思考”、“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做到课文旁设充分用,课文后设课内用。引导学生依托课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准确理解当代的政治特点。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

(完整版)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

大家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以后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哦,那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怎么写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0年7月13—14号,我在银川九中参加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的培训,两天培训非常充实,既观看了视频,又聆听了讲座。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主要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对“三科”教材的重要性及编写意图讲话视频,朱部长指出:部编教材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需求,是抓好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教师要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抓实抓好教材的使用,朱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我深深认识到部编新教材的重要性。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由部编教材编辑张静老师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新教材内容介绍、新教材使用建议进行讲座。张老师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意的,并经过精心组织和严格审查并最后报送中央才编写出来的。本教材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背景下编写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体现“时序性”特点。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即将要使用的新版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最后一天下午,远道而来的丁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案例展示,让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方法,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1)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2)新、旧教材的区别: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2)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3)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4)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5)完善配套,丰富教学资源。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13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本次培训内 容详实,在培训中观看了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 聆听了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专家张静老师对七年级《中国历史》新教材的介绍及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还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丁丁老师对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 绍及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这次培训活动对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对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新教材的学习培训,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了历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在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近三十年历程的教师,在去 年使用新教材中,对于新教材的删、减、增有很多的困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机会的学习交流,和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解决各种困惑,这次的培训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指导。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 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 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才发现新教材 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利用我们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更能激发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因此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突显,所以在实施新教 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初中历 史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张静老师告诉我们,使用部编教材的理念,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二是理清逻辑,形成历史认识;三是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让我明白了实施历 史课堂教学,必要的讲述是不可少,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更 让我理解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历史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综合体现,培养家国情怀,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 要任务。 三是充分合理运用史料组织教学。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对于教材中的辅助部分,张静老 师根据课例清楚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课文前设、旁设、后设。在我们观看了《秦统一中国》课堂实录,张静老师在进行评析的时候,对课堂中使用史料史证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尤其 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时期的验证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辅助 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史料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 取有效信息,另外注意史料的选择,不要过多,要结合教材和学情进行选择,使材料发挥应 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培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 供了发挥舞台,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 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努力。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期末复习快速记忆口诀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期末复习快速记忆口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七年级历史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部编教材培训材料 一、新修订初中历史课标的变化 1.课程功能定位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新要求: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 课程地位和价值 1)地位: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不仅是学好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也是构筑国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师肩负着育化学生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追求。 2)价值:①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②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③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3.课程基本理念 (1)普及历史常识的理念 一是规定历史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二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面向全体学生 (2)公民教育的理念 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作为基本目标 (3)育人为本的理念 4、教材编写(教学)的指导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3.)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设计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具体内容。 4).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5、评审专家认为历史教材主要特点有: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释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叙述比较全面系统,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6.教学的价值取向 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人教社新历史教材的内容 (一)新版教材要突出的重点内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多篇)

部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灵武市回民中学丁晓冬 2017年7月13—14号,我在银川九中参加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的培训,两天培训非常充实,既观看了视频,又聆听了讲座。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主要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对“三科”教材的重要性及编写意图讲话视频,朱部长指出:部编教材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需求,是抓好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教师要 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抓实抓好教材的使用,朱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我深深认识到部 编新教材的重要性。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由部编教材编辑张静老师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新教材 内容介绍、新教材使用建议进行讲座。张老师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 意的,并经过精心组织和严格审查并最后报送中央才编写出来的。本教材是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背景下编写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的原则,严格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理念。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 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体现“时序性”特点。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即将要使用的新版教材 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最后一天下午,远道而来 的丁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案例展示,让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方法,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1)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等相关模块,综合来 学习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 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这次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家 国情怀,例如:讲到中国的领土问题时,这类的问题一定要重点讲,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祖国 的领土有个概念,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操。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 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2)新、旧教材的区别: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 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 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和旧教材的 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2)点线结合,呈现历史 面貌;(3)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4)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5)完善配套, 丰富教学资源。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总结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总结 2017年8月18日----19日,甘肃省陇东四市国家统编教材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会在天水举行,静宁县12位历史教师参加了培训,现将这次培训的主要精神总结如下。 一.何为统编教材 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中小学教材编写进行了专题研究,指示教育部要组织编写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教育部在颁布了新课标后,着手组织三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历史教材的编写,与以往不同的是: 总主编由教育部推荐,上报中央同意;教材编写人员主要由高层次学者构成;教材编写出来后经过多次的严格审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最终批准。 二.国家为什么要统一编写这三科教材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教材工作事关重要,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提出要把教材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实抓好。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教材、涉及民族问题的教材,要不断强化统筹管理。 具体到历史科目,有一下几个原因: 1. 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势。 2.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出发,历史教材要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义务教育历史教材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个人成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指出,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发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联的史事,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理念,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设计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具体内容。 4.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四.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坚持唯物史观 2.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011版)》 3.凝练核心素养,历史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历史课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掌控部编教材的凸显内容——历史教师教学关注点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 心得体会

7月13-14日,我参加了在银川市第九中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17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 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内容详实,高屋建瓴,对当今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 第一天,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编写人员张静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作了全面又细致的说明,从新 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教材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了具体 的解读,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我也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新教材的特点有了深刻的 认识: 点线结合,呈现历史整体面貌。这次部编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 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 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贯通解释了中国古代史上各个发展阶段以 至整个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这就构成了我们习惯上所说的“面”。这样,就能收到“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功效。 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完整平台。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前面都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文是教材的 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除此 还有课文前设,课文旁设,课文后设等,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 助于学生的思考和阅读,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 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 好地认识历史。 重要问题,准确阐述正面教育。在编写和审查部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处理一些重要问题的 表述时,既要符合历史实际,史事准确,更要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 育意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这个问题,既关乎历史观,又涉及到历史发展的主线,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分析教材、使用 教材时需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应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理解,形成正确的 认识,从而使历史教育的功能很好地发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 的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张静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录像观摩课,这节课注重史料 的解读,应用史料教学,扩展教材内容,给在座老师以深刻的启发。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离不 开史料,尤其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期的验证,这些材料对课 堂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 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使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 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第二天,北京汇文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丁丁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七年级历史课例进行了评析。丁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 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 意义。丁老师带来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与《辽、西夏和北宋的建立》等四节示 范课各具特色,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流程清晰顺畅,问题设计独特而巧妙,师生互动积极而 热烈,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四节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与我们分享了使用新教材的体会与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使 用新教材的深刻思考,我相信,我们将与新教材共同成长。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我更细致

(word完整版)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秦利华 2017年9月初,我在本校参加了部颁新编初中历史科目教材的培训,观看了视频。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 心得体会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我们大家从全区各市县汇聚在银川9中,热聚在会议室,在满满的两 天里,认真的聆听学习会议精神。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参加这个部编教材培训,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对新教材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些教学故事及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的精彩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使我感受到新教材洋溢着的时代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对七年级改版的历史教材也 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培训张静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简介》、《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两个专题讲座。向大家介绍了部编教科书的 编写背景、编写理念,明确了部编教材的使用原则,对新旧教材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用课例 展示和评析的方式告诉老师怎样用好新教材。北京教科院历史教研员、北京汇文中学历史教 研组长丁丁老师为老师们作了《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教学经验介绍》的专题讲座。 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部编教材编写的真谛,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 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充分理解部编教材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历史课 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从2017年开始,我们要关注历史学科,这关系到三年后的中考,六年后的高考。因而部编教材在历史课程的育人方面,突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立德树人的培养。我认 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因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课堂,把这一精神贯穿到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于到课堂上,把课堂搞活,从根本上强化这一理念。 (2)课本架构变化大。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成,点增加的少删的多。线主要是纵向和横向发展交错来讲,在总体打通的前题下,分阶段设置单元,突出单元主题,如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 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3)增加了史料、图片资料。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资料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资料,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资料,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真正做 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017年宁夏部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中卫五中李新红 2017年7月13至14日.我参加了“2017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活动,主要学习了 张静老师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及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丁丁老师的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 经验介绍。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 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新教材的学习,我想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有以下共同的 体会。 一、期待与专家及同仁们的交流,把握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做为一名踏上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二十年历程的教师,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更多的学习和 交流机会,能和校外尽可能多的专家、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解决各 种问题,共同在新教材课改道路的起点上把握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新中考。这次的培训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