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段锦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

八段锦呼吸法八段锦是健身操,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能,延年益寿。

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套健身练功法,相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其历史悠久,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不受环境场地限制,故深受历代大众喜爱。此功法可健身益寿、祛病除疾,具有强筋壮骨、滑利关节、益气壮力、行气活血、调整五脏六腑功能,特别适合於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锻鍊身体强化虚弱体质。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作。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念及呼吸。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由八种如「锦」缎般优美、柔顺的动作组成,更是国术精华之集「锦」,对强健体魄、提升工作效率、延缓老化过程甚有助益,是每天作业前或休息时调理身心、活化气血的最佳体操。练八段锦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不可一暴十寒,否则功效必大打折扣。每段锦的功能和要领都浓缩成七字,作为该段锦之名称,简单易记。

练功方法

八段锦在我国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经过历代承传歌诀不断修改,今广为流传且便於记诵的七言歌诀是: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後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後七颠百病消。

优点:

空间小:只需约一平方公尺,且毋须固定场地,可因地制宜,不论室内家居、办公或室外等场所皆可实施。

时间短:时间长短可自由调整,通常可在 5 - 15 分钟内择项或全套演练。

最经济:不需辅助器材或设备,仅穿宽松衣物即可徒手演练。易学习:动作简单,没有奥秘,不需向功夫高手学习。

无禁忌:动作温和缓慢,男女老少皆宜,亦无任何特定时辰之避忌,

惟饭一小时内不宜演练。

功效:

八段锦有预防疾病的功效,因为八段锦是调理气血、畅通经脉、灵活筋骨的运动,若能天天有规律地演练,即能促进血液循环、舒畅胸怀、清醒头脑,确是预防百病、延年益寿的最佳方法。

呼吸:

顺腹式呼吸:

吸气时凸出下腹,收缩上腹,吐气时收缩下腹,凸出上腹。

逆腹式呼吸:

吸气时收缩下腹,凸出上腹,吐气时凸出下腹,收缩上腹。

除第六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采顺腹式呼吸外,其馀各段锦皆采逆腹式呼吸。

方法:

用鼻孔吸气和吐气,呼吸时要柔、细、慢、长。

要领:

手由下向上举时慢慢吸气,手放下时吐气要细要长。

伸开的手移近身体时吸气,手向外伸出时吐气。

身体伸展时吸气,弯曲时吐气。

动作:

自然站立:

左右脚掌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上身伸直,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马步:

自然半蹲似骑马状。

手诀:

食指朝上拇指横向张开九十度,馀三指曲卷,手掌、手臂尽量曲折成九十度。

阴掌:

手臂垂直向地伸直下压,掌心朝地,指尖向前,手掌与地面平行,即下压掌。

阳掌:

手臂垂直向天伸直上托,掌心朝天,指尖向内侧举在头顶上方,即上托掌。

平拳:

双手握拳,拳心朝上,腕近腰际,挺胸平视。

竖拳:

双手握拳,拳眼朝上,拳停胸前,如持重物。

双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於小腹。

两手上提至胸口高度。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下压。

慢慢下压至小腹前。

再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掌心向上),

上提至头顶上,手臂伸直,手掌托天,两眼向上看。

两手分开如抱球状後,再往下放。

慢慢放下。

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轻握拳,自然下垂。

两手握成竖拳上提至胸部,手臂抬平。

左手作手诀,右手仍保持竖拳。

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食指尖;右手拉至右胸侧,同时蹲马步。

左手轻握拳收回。

左右手收回至胸前,同时站立起来。

松开两拳,慢慢放下,回复预备姿势。

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调理脾胃须单举:

自然站立。

两手前伸,掌心朝上,上提至与胸同高。

两手收回至脸前。

两手翻转使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做阴阳掌动作。

左掌上提至头顶上,成托天姿势,抬头注视左掌;右掌下压成按地姿势。

左手臂伸直,由左外侧慢慢放下,头回正双掌下垂放松。

回复预备姿势。

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五劳七伤往后瞧:

自然站立。

两手前伸,掌心向上,手臂伸直慢慢上提。

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

两手慢慢放下,同时头慢慢转向左侧。

两手放至身体两侧做按地姿势,同时头转向左侧,眼睛尽力看左後脚跟。

最後一次吐气时,两手慢慢放下後,即回复预备姿势。否则请按步骤(8)。

全程依此头部转向左、右侧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

摇头摆尾去心火:

左脚横跨一大步,两手轻轻握拳。

蹲马步,身体坐正,双手虎口向内,掌心向下放在膝盖上方约15公分处。

先做右弓箭步(右弓左箭)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伸直,

眼看右前方。

然後弯腰,眼看右脚尖。

再将重心移至两脚中央,体重平均落在两脚掌上。

身体坐正,眼睛向前看。

全程依此左、右脚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两手攀足固肾腰:仅本段锦采顺腹式呼吸

自然站立。吸气

两手伸直上举至头顶上。呼气

两手交互向上拉伸二次。吸气

身体向上伸,微向後仰。呼气

弯腰,两手尽量伸至脚尖,然後抬头眼睛向上看。吸气头低下,慢慢起身,双掌顺著双腿两侧慢慢轻抚上移,托住後腰身体向後仰。呼气

身体回正,两手放下。吸气

反覆演练之动作要领: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攒拳怒目增气力:

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轻轻握拳。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提至腰际。

左拳向前推出,拳心转向下,同时蹲马步,怒目看左拳,右拳微向後拉。

收回左拳双手置於两侧腰际,同时慢慢站起来。

两手慢慢放下,并松开两拳。

两手腕交叉在小腹前,由下往上提升至头顶上,抬头眼睛往上看。

两手由上往下向左右两侧画大圆圈,慢慢放下,回复预备姿势。

除左拳向前推出改「右」拳推出外,其馀均与前述同。

全程依此右拳推出之顺序反覆各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背后七颠百病消:

脚跟脚尖并拢。

提起脚跟,两手掌向下压地,

暂停呼吸憋气、收缩肛门,全身紧绷,停留约5秒钟。

全身力量突然放松、脚掌用力跺地、膝盖微弯、双手亦顺势稍向前轻甩推出,

同时由口中快速吐气。

顺序反覆三次,第三次放下脚跟时,要轻要慢(三次为一轮)。

全程於反覆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十字手:

自然站立。

两手伸直由两侧上举平肩,掌心朝上,再上提至头顶上方,

手腕交叉掌心向前,抬头、眼睛往上看。

两手保持交叠,由前面放下到小腹前。

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四次或数次,最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全程於反覆做二轮後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精校版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 一、内容: 连同预备式,收势共十式,每一式我们从分解动作解说、动作要点、易犯错误、正确做法、功法作用,呼吸方法,意念功法,音乐口令等几个方面解说。 二、重点: 正确掌握各式动作要点。 三、难点: 第五式与第六式是教学难点。 四、了解几个专用名词的概念: 1、内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内旋,左手反之。 2、外旋:右手掌掌心朝下水平放置,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叫掌或臂外旋,左手反之。 3、三焦:把人的上体三等分,下面一部分叫下焦,中间部分叫中焦,上边部分叫上焦,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简称,实际指人体髋上部分包括五腑六脏和大小肠。 4、丹田:脐下三指处为人的下丹田。 5、命门:下丹田对应的后背处为命门。 6、马步: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屈膝半蹲为马步。

7、人字步:两脚分开,挺直膝盖站立为人字步。 8、八字掌: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外展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叫八字掌。 9、髋:组成骨盆的大骨头。 10、抓固:拇指尖压在无名指根上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握拳叫抓固。 11、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劳损伤。 12、七伤:指喜、怒、悲、忧、惊、恐、思七情伤害。 13、百会穴:头顶正中间,两耳尖连线与人体前后中线相交点。 14、涌泉穴:位于人的足底前脚掌凹陷处。 15、劳宫穴:位于人手掌掌心,握拳时中指尖处。 16、商阳穴:位于人体食指内侧指甲角约0.1寸处。 17、任脉: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 18、督脉: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五、预备式 分解动作解说: 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 2、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 3、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臂与身体夹角约45度。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3篇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3篇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经常合理的体力活动,促进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培养体力和良好的习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体育锻炼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范文一在生理学上,体育运动能够协调我们身体的各部分,使我们的反映更加灵敏,这是体育锻炼最为显著的效果之一,在上一学年的时间里,我先后选修了足球与篮球两门球类运动,两类运动分别锻炼人的下肢于上肢,但是毫无疑问的事虽然有所着重,两项运动都需要全身的协调,运动动作的完成,主要是个肌肉群的协调收缩并作用于骨髓的结果,各级肉群之间的协调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进行的。足球运动虽然注重脚法,但是若没有上肢的配合,很难保持身体的平衡,更难对球又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说头球要直接运用的经部头部的肌肉,而且在这项运动过程中,我们还要时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身体灵活度要求很高。同理篮球运动虽然要上肢的运动,但是还需要下肢的跑动,仅是这一动作的完成没有全身各部分的协调统一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神经系统地分析、综合和控制能力明显提高。人在运动时,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肌肉收缩的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祥中枢,达到大脑皮层的题定感觉区域,产生相应的感觉,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地分析和综合作用,对体内外情况进行怕段,并能够控制动作。经

常参加运动,反复强化某些刺激信息,促进了人体各种感觉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其具有敏锐的肌肉感觉,以保证准确、适度的万昌动作。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运动中,动作灵活、敏捷,大脑反应快,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强。 这个学期我所学习的剑术,对身体的协调能力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身体每一部分甚至于面部的肌肉都要随要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身形步伐美观,如果说篮球足球运动需要的是人体的动态协调性,那么剑术则是一门静态的学问,动态时虽然需要身体的协调,但不慎严格,因为它们追求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只要能有最后完美的进球、传球,中间没有固定的章法,可以随意发挥,而剑术运动则不然,每一个动作都以固定,只需要你调整身体各部分去迎合这些章法,因此需要各部分神经及其调动的肌肉能够灵活运转,在联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少人动作走样,显得滑稽可笑,这与在练习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体育运动对身体协调度、灵敏度的锻炼,需要人集中注意力,勤加练习。 我们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终其原意,与健康因素恐怕密不可分。有资料显示,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百分之六是取决于自己,百分之十五取决于遗传,百分之十取决于社会因素,百分之八取决于医疗,百分之七取决于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也许正是因为遗传原因,我生性不是很喜欢体育,绝少主动锻炼,体育也就成为了我的弱项,那百分之六十的健康因素便无从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即保健按摩) 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床上八段锦对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有特别的功效,例如久卧病床的人,行动不便者、老人等,针对各种病症有相应疗效,有助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论男女老幼,常年坚持床上八段锦练习,对保持精力充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都有极实用的保健功效。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一、基本要求 (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即: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 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初练此功时,可以先呼吸三~五次,然后量力逐渐增加次数。如愿多练,还可以每天增加三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功呼吸八十几次。但在增加次数时,必须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循序渐进;特别是体弱和多病的人,更应慎重,否则由于呼吸时横隔肌上下激烈起伏运动,可能伤及内脏。 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冬季来不及换气),则可以暂不做深呼吸,而直接做八段锦动作。做完动作,穿衣起床后,可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补做。 深长呼吸做完以后,在做床上八段锦或床下六段功时。呼吸始终要保持自然,不必用意指挥。 深呼吸歌诀: 静坐床头莫乱思,鼻吸口呼重九次,但求姿势能舒适,盘膝与否皆相宜。 呼吸时要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息相依,意守丹田。呼吸几次后,口中多生液,务要咽下,送入丹田。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二、基本动作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 武林绝技之家论坛 -武林绝技之家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武林绝技之家论坛-武林绝技之 家 [转帖]道家秘传小八段锦Post By:2010-8-1 23:24:58 [只看该作者]道家秘传小八段锦 作者:风晓扬这里所介绍的小八段锦并非外传之八段锦,乃是道家丹士配合静功修炼的动功, 又名千八攒除疾道功,亦名外八段锦(相对于道家内八段锦坐功而言)。所谓八段锦者,乃拔断筋之别名。因道家前辈练此功是想将筋拔断(实际是增强关节韧 性),以救静坐气滞血枯之弊,而后人以其为八式,遂讹为八段锦。实际上八段锦并非一定要八段,而千八攒之名是说需习练一千八百把才有显著效验。本人自去年 依万籁声前辈在《武术汇宗》巾所介绍的此功法习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习练三把以上,即每次将全套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来效果灵验,诚如书中所言 “习久可令骨节软脱,百疾皆除”。我不忍心见此优良功法埋没,并感每从《精武》获益良多,故不揣文陋。加以推荐,诚愿《精武》读友人人从中得益。以下为万 前辈书中所述: 此功凡七式,共十手。初手为两手托日月,左手心为日,

右手心为月,仰手向上观之,所以迎阴阳之气 也。此乃开第一式,至第二次时。即可不用。其总谱如下:两手托日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转辘轳,龙虎相交。其练法次序于下:两手托日月,前 朱雀(左右各一手)。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左右各一手),转辘轳(左右各一手),龙虎相交收式。详解如下: 一、起式 两手握拳,平置两腰眼处,即胯骨尖上,此乃起式。 二、两手托日月式 由前式两拳翻上成两掌,两掌尖相对。先观左掌心,再观右掌心。所以迎日月之气也。 三、前朱雀式 由前式收回起式,先将左掌前伸,再向左外抓拳与左腿成直角收回归原处,右掌亦如之。 四、左青龙式

腹式呼吸八段锦【转】

腹式呼吸八段锦【转】 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健身作用,主要在于加强按摩五脏六腑、畅通经络、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益寿延年。 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基本特点,就是一呼一吸完成一个动作,强调每个动作都配合呼吸、服务于呼吸。要求呼则呼尽,吸则吸满,气尽式成。不论动作幅度大小,皆应呼吸粗细均匀、长短相宜。 关于呼吸的方式,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动作特点,分别采用顺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如果做动作时强调柔缓,可采用顺腹式呼吸,以显示尽情舒展肢体的愉快心态;若强调发力,可采用逆腹式呼吸。所谓顺腹式呼吸,是在吸气时引天空之清气进入肺中,胸部扩张压迫横膈膜下降,则小腹自然隆起;呼气时有意提肛收腹缩肾。逆腹式呼吸是在吸气时提肛、缩肾、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放松自然隆起。 以下为腹式呼吸八段锦的功法: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准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先将两手由前上提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朝后。两臂继续缓慢上托、伸直,在头顶掌指相对,同时两脚跟上提,抬头向上看。 2。随呼气两臂从两侧下落,回到预备姿势。 要求伸展双臂和躯干要柔缓充分。脚跟上提时便于配合收腹提肛,此段应做逆腹式呼吸,两臂下落时小腹自然隆起,有气沉丹田之感。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准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先将左腿向左跨一大步,同时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内。站稳后左臂向左展开伸直,右手由左胸前如拉弓状用力拉到右胸前,同时两腿再向下蹲,双腿弯曲成骑马式,眼视左拳。 2。随呼气两腿先站起,两臂同时伸平下落,左腿回位,成预备姿势。 要求左腿向左跨步与右腿向右跨步交替进行,拉弓时要扩胸,马步下蹲要深。 第三段调理脾胃单举臂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 点及练习要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收集整理)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规范性,更好地满足功法展示活动的要求,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各式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做如下归纳,供广大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 (一)动作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每式中均体现了这一风格。如“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两手自胸前开弓至两侧,再由两侧弧形下落,动作以横平为起点,以半圆为路径,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松柔之美。上述八段锦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将在下文细述),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二)呼吸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如“两手托天

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三)意念方面 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在松静、愉悦的心理条件下,在似守非守的意念活动中解除各种紧张状态,做到功法自然流畅,从容自如。 各式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臂侧起时掌心向后,在体侧45°时转掌心向前;合抱于腹前时立项竖脊,舒胸实腹,松腰敛臀,放松命门,中正安舒,如坐高凳。 易犯错误:两臂侧起时耸肩;抱球时掀肘,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1

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五禽戏为“仿生式”导引法,讲究“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发展至今已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五禽戏动作即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 中医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运动。而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套能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它在锻炼全身关节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还能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八段锦,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五禽戏的动作要领,一是全身放松,情绪轻松乐观;二是呼吸要调匀,用腹式呼吸,舌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口;三是要专注意守,保证意、气相随;四是动作要形象,如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温驯、猿之轻灵,鹤之轻翔舒展,皆当刻意模仿。 对于五禽戏,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做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有些动作是转变动作时速度比较快的,需要你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注意协调双手双脚的动作。跟上个学期学习的八段锦相比,五禽戏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大。每个动作的要求,相对于八段锦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对于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一、虎戏 (1)虎举 (2)虎扑 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 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

太极八段锦调息方法

八段锦整套动作的呼吸方法介绍 1.预备势 (1)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2.两手托天理三焦 (1)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2)说明:两手托天理三焦每一个完整动作(上托、撑臂、下落)作为一个呼吸循环。本节呼吸是以上肢动作为主,吸气时腹肌收缩凹腹隆胸,意念是将丹田之气提至膻中,呼气时腹肌舒张凸腹陷胸,意念是将膻中之气沉入丹田。这样往返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可以按摩胸腹两腔脏器,增加内气。其实不论是腹式呼吸还是逆呼吸,都是气体在肺脏运动推动横膈肌上下运动。闭气的目的是将引入中上丹田的气血更加充润,通过呼气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 3、左右开弓似射雕

(1)方法(左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两腿徐缓屈膝成马步,两手开弓(呼)。收脚还原:身体重心右移,抬起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吸),左脚并步伸直;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右开弓的呼吸方法同左开弓。 (2)说明:左右开弓似射雕的每一招式(左开弓或右开弓)动作为两个呼吸循环,其中搭腕与马步开弓为大呼吸,并步与上肢划弧为小呼吸。小呼吸动作较小,呼吸深度较浅,呼吸节奏稍快。本节呼吸以上肢动作为主。 4、调理脾胃须单举 (1)方法(左单举):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左掌上托至头上,掌心朝上;同时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吸)。 左上撑,右下按,力达两掌根,舒胸展体,拔长左腰体(暂时闭气);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慢下落;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落于腹前(呼)。右单举呼吸方法同左单举。 (2)说明: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中间加插一个闭气。 5、五劳七伤往后瞧 (1)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膝关节微屈,两臂内旋按于髋旁(呼)。右后瞧呼吸方法同左后瞧。 (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呼

78-八段锦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八段锦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锻炼的主要部位:颈部、肩部,腰部,腹部、手臂,下肢。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锻炼身体部位:下肢肌肉、前臂、手腕、指关节、背部肩部、颈部。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锻炼身体部位:脊柱、颈部、肩部。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作用: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锻炼身体部位:头颈、眼、肩关节。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锻炼身体部位:健肾(去心火即强身),头部,臀部,腰部,上臂,大腿等。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作用: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锻炼身体部位: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手臂,颈部,腰部,身体协调性。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作用: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锻炼身体部位:练内气,手指,手臂,腿部。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锻炼身体部位:全身,腿部等。 五禽戏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一、虎戏: (1)、虎举、两掌上举时吸入清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锻炼的身体部位:手腕关节、指关节、上肢。 (2)、虎扑、虎扑使脊柱形成了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腰部、背部、臀部、脊柱各关节。 二、鹿戏:

2021年代谢内分泌科实习心得3篇

代谢内分泌科实习心得3篇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面是第一带来的代谢内分泌科实习心得,欢迎大家参考。 上周三转到内分泌科实习,在内分泌科实现两周。也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带教老师只是让我开化验单和贴化验单,不分几个病人让实习生管也能理解,毕竟我们也只是个比菜鸟稍强点的实习生,但最郁闷的是连病历都是老师自己写,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还以为老师 ___的习惯,感觉住院部可真是轻松… 直到昨天科室又来一实习研究生,老师对研究生说:“你在这实习时间长,我教你把这病人病历写一哈。”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我在内分泌科实习时间太短,等教会我写病历,我也该转其他科室了,还不够麻烦呢…既然是这个原因,嘿嘿…那就让老师也见识一下一个没写过住院大病历的菜鸟实习生在不用老师教的情况下怎样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病历吧!于是在老师写好一份新收入院的病人病历的同时,我自己已经写好了该病人的首程记录。老师终于对眼下这个菜鸟本科实习生有所改变。我趁热打铁,晚上带教老师值班,正好下午有个新收病人,我就主动要求加班。我吃饭晚饭后就去了科室,去和老师对新收病人进行了查体和询问病史,老师就让我把入

院病历写出来(嘿嘿…“阴谋”终于得逞了,第一次写住院病历啊!)不到半小时,一份住院病历的雏行出来了,老师还是不放心的看了看,然后表情很是古怪,问我以前写过病历没有,我说没有。老师随即喜笑颜开,来了句写的还不错嘛… 今天上班老师直接让我自己去询问病人,放心的让我去写病历了。嘿嘿…这下终于摆脱了每天只贴化验单那样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恶运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长。糖尿病是由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主要以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愈可能性不大,因此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很重要。在内分泌实习的一个月中,我深有体会,大致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和各位病友共勉。 1. 严格遵守医嘱注射胰岛素和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所开出的遗嘱严格注射胰岛素以及服药,并且应定期检测血糖,定期门诊复查。很多病友觉得在病房一天七次检测血糖很痛苦,甚至觉得对测血糖产生恐惧,觉得没有必要。我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概括 八段锦的呼吸方法则是根据动作的开、合、提、落、屈、伸、升、降、旋、收等原理配上各种合理的呼吸。例如: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提为吸,落为呼等。还有过渡动作的暂时性闭气,如果出现上下肢不同动作,呼吸方法则看以哪个动作为主,依据主动作进行合理呼吸。 八段锦整套动作的呼吸方法介绍 1.预备势 (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2.两手托天理三焦

(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

八段锦学习心得

篇一 因为右腿有点毛病,所以申请了体育免测,也就有幸分到了养生班,和刘老师一起学习养生,这学期主要就是八段锦的学习。而通过学习的过程呢,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中国道家养生讲究的“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中医养生保健主张有了了解。 刚开始练习八段锦的要领: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大筋拉开,其次,练功过程中既不要用力,也不要用意。顺其自然,动作周正大方,呼吸平稳,能够做好这些就可以了。每天不用过多练习,睡觉前不用练习,不然会失眠的。要按照要领练习,事半功倍。 八段锦 八段锦的招式套路分八句话,分别理解解释为: 1、两手托天理三焦。练习时双手要感觉是在往上托举太极球,体会脚下生根,双臂被往下压的感觉。动作要舒展,是为了使肌肉充分的呼吸和舒适的拉伸。举过头顶要用力往上并且要停留两三个呼吸,体会脊椎被拉开的感觉。第一节的目的就是将脊柱和身躯、内脏得到很好的拉伸和按摩。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膀,这个阶段的肩膀一般都打不开,托天的时候,两个手臂紧紧地靠在耳朵上。建议这个时候专门进行拉肩的训练。 2、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节类似扩胸运动,将内脏主要是肺部的拉伸。要领是感觉自己在拉弓射箭。体会一手拉弦,一手推弓的那种左右发力,同时双腿用力。这样是拉伸最大的同时可以锻炼四肢的力量。我认为这节动作的关键点在肩胛骨。一般做这节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使后背平整,拉弓的时候,应该以整个后背为支点,使胸廓有拉伸的感觉。 3、调理脾胃臂单举。这节的目的是通过双臂上下两边侧拉进一步的拉伸身体和内脏。要领是动作要缓慢,拉伸要到位,拉伸后停留两三个呼吸再做下一个动作。关键点在于双手严格按照身体中线运动,难度还是肩膀要打开。做这节的时候,头部最好微微靠后,把颈部拉起来。 4、五劳七伤往后瞧。要领是以脊柱为轴心,身体缓慢向两边旋转到极点,然后停留两三个呼吸,有时能感觉到脊柱转动的声音,以后进行下一个动作。这个动作的目的是

八段锦动作图解

养生八段锦图解 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曾《道枢·众妙篇》曾记述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也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八段锦在历代相传中得到不断发展,流派繁多,现代较为流行的练习方法和歌诀见于清代梁世昌《易筋经图说》所附《八段锦》(撰者不详)中。 【自我保健应用】 “两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 “左右开弓似射雕”法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须单举”法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五劳七伤向后瞧”法可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 “两手攀足固肾腰”法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攒拳怒目增气力”法可激发经气,加强血运,增强肌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法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中华气功网作者:笑望书 八段锦通周天奥妙 八段锦不是一般体操套路拳,亦非导引动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作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 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练生殖之精。两手托天理三焦。人体之气有四,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发源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之间循环至全身。此式动作能升提元气和中气,若结合升补脾肾之中药,对胃下垂肾游走有极好疗效。两手托天,外指动作,内密天门。天门即囱门穴,有些丹法说是百会穴,实际修练时应根据各人的体质及功法而定。“专气致柔,能婴儿?天门开阖,能无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是指口鼻呼吸。传言孙禄堂先生能将口鼻塞住练拳,这一状态虽然惊人,但对修真并无好处。丹道与佛家皆讲究气住脉停入大定,人体活动自然会加速血脉流动,脉停之状态定不能出现。知其雄,守其雌,是体内之气感,丹道不追求气感之强烈,丹田之中精气微,由微至无即停脉。修炼至此,方可结胎化神,然后才是还虚。自古到今,佛道修真之人皆称气住脉停之状态为胎息。其实现代医学已证实,胎儿在母体中是利用脐带通过血液呼吸空气,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0-40次,脉搏130 次,较之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5-19次,脉搏60-80次,谁更专气致柔?大家都知道,中国拳法之功理多来自佛道家,但佛道理论中有很多说法违反科学,若光*它来指导修炼,必陷于宗教迷信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有些人用了些现代生理学、运动力学来解释拳术与丹道,这些东西拿来参考可以,若以为那就是中国拳术与丹道的定理就错了! 左右开弓似射雕,此式开展肺气。肺于五行中属金,肺藏魄。孙禄堂说:要做神仙,须精劈拳。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丹经多言心肾脾而略肝肺,岂知后天丹法首重中丹田膻中之肺气!肺主皮毛,劈拳属金,精练肺气,自可肤如婴儿。鹤发童颜并不难,<寿世保元>芝桑丸,玉屏风散加天冬。若问下手筑基,须明橐龠玄关。橐龠为肺,玄关即肾。练肺仅可童颜,修肾方能黑发,黑发童颜真神仙!其理惟一,其法众多。清修,阴阳,针炙,药物,服饵,拳术等法,皆须习之,以便实修中随机运用,若欲凭一法而成章,除非明师亲身指点! 调理脾胃单手举,五劳七伤往后瞧。脾为阴土,胃属阳土,两土合为圭。刀圭之事,别有口诀,古仙皆不轻言。唯邱处机明说:顶为戊土,脐为己土,刀圭不过性命二物罢了。说

五行健康操和八段锦

『五行健康操』是吴德胜老师参考国术、香功以及韵律操编排而成的。 1.拍打天门 2.双龙吐珠 3.前摆后摇 4.开合虚掌 5.排山倒海 6.拍掌扩胸 7.龙飞凤舞8.扭转乾坤9.花开富贵 10.鲤跃龙门11.螳螂捕蝉(左) 12.螳螂捕蝉(右) 13.物换星移14.天女散花15.上下天梯 16.同心协力17.凤阳花鼓18.龙腾虎跃 19 收操调息 八段锦 1.两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须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转正、挺身、后瞧) 5.摇头摆尾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健身功效。 步骤/方法 .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

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 . .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

2013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琐事与苦乐”导写作文素材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琐事与苦乐”导写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鲜立意 把握材料的内涵,才能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本题的关键字“琐”即“细小、零碎、繁杂”。“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拘役,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人之胸怀,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超脱的智慧、一种和平的心态。 1 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羁绊。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乐趣。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琐碎的幸福”“细节之美”等。 2 于琐事之中悟人生苦乐真谛 人生于世,苦乐相伴。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在过程中享受琐屑带来的微苦和微甜方是人生苦乐之真谛。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转变心态”“心境平和”“苦亦成甜”等。 3 忍受琐事之缠,直面现实之琐 琐碎之中包含着平凡之苦,人世间的磨砺犹如微妙地受苦,而成功的喜悦就如微妙地享受甜的滋味。直面现实之碎,方能享受成功之甜。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直面现实”“生活的强者”等。 选材·微点拨 这则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热议的“幸福”话题不谋而合,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思索幸福的定义。可以写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剪辑成几个温暖的画面,细致描写对琐碎的体验。也可寻找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人物事迹来阐明琐碎与幸福、苦与乐的微妙关系,也可撷取名言警句来佐证。 备考·素材吧 素材一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杨绛先生琐碎的幸福 杨绛先生已逾百岁,生活平淡安静,琐碎而幸福。她每天做豆浆,打得非常细,也会做杏仁酱等精致食物。她还常和钱钟书堂弟钱钟鲁的两个孙女一起玩电动玩具,一起玩跳绳,耐心讲童话故事……杨绛坚持做“八段锦”,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读旧书。 素材点拨:杨绛先生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的琐事,超然忘我,烦恼无从生。于琐碎中寻找幸福乐趣,忍受变享受,便是她的人生哲学。 运用示范:百岁老人杨绛,“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杨绛还给

练习八段锦心得

练习八段锦心得--逆腹式呼吸 作者闲云野鹤 要练好八段锦,使八段锦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真正的帮助,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这是一把打开内功之门的钥匙。 我们对八段锦的教学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练形体,就是把动作熟悉,流畅。第二步是练气,就是呼吸。气功就是用自己的气息,带动血液的流行,从而打通自己的经脉,使血液无障碍地运行。也只有达到以意领气的阶段,气功的练习才能是行云流水样的畅快。我们今后还会教一些“拉气”的功法,让大家体会到气的运行。气功不是广播体操,就是体现在气功不仅仅是肢体运动。第三步是练心,就是在气功的练习过程中,把自己沉静在自己臆想的一个美好环境下,通过练心的阶段,就可以处乱而不惊,气定神闲,身轻而志纯。 气功的练习需要自己的感悟,我只是带领大家打开气功的大门,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造化。 我们今天先学习呼吸的方法,这是必须掌握的钥匙,如果你没有这把钥匙,你只能停留在保健操阶段。八段锦是蕴藏很多知识的功法,它能够在800多年的岁月磨砺中而不衰,一定是有其非凡的生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每个人都在其中吸收不同的营养,绝对不要小看它。 何谓“逆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我介绍一下逆腹式呼吸法的分步练习。 一,开始练习时,“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就是我们有意识地在吸气的时候把腹部凹进去,呼气的时候把腹部鼓起来。我们把腹部想象成一个球,一丝丝吸气,腹部一点点下凹,一丝丝放气,一点点外鼓,绝对不可以突然大突然小,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这样的练习,以平卧在床上最好,可以在爱人睡着的时候练习,免受打扰。 二,进一步的练习是配合提肛。通过对腹部的练习,我们可以收缩自如的时候,再进行提肛的练习。把肛门臆想成一个圆形的橡皮圈。一丝丝吸气,慢慢收腹,橡皮圈慢慢缩小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与左式相反。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摆动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双腿伸直,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反穿双手从腰侧,腿侧至足背足尖,抬头,抬手,手带动身体向上直立。重复以上六次。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登成马步,同时两掌握实拳,拇指在里,拳眼向上,用力向前出左拳,目视左拳,手指旋转打开,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左臂外旋,掌心向上,收大拇指,收四指握拳,拳眼向上,左手收回至腰侧。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双脚跟提起,吸气,目视前方,稍停,脚跟快速下落,呼气。重复动作七次。 收式:双掌内旋相叠于腹部,女性右手在内,男生左手在内。体态安详,周身放松,调顺呼吸,气沉丹田,心情愉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