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经济师》2009年第10期

产权的拥有量是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品牌是隶属于一个市场主体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是息息相关的。建立企业形象,可从“有形的建设和无形的建设”入手,关键还是在于更多地对客户进行企业形象的宣传报道。以宁波燎原公司为例,企业通过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以维权保护品牌等措施打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坚持营销创新,是企业立足于市场之宝。

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

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做企业就需要做好营销,

在市场上以变制变,打造良好的企业信誉,做

好与客户的沟通,打造强势品牌,才能使营销

成为企业长治久安的生命通道。

参考文献:

1.张敏.自主品牌应注重塑造市场信誉.北

京:解放日报,2001:57

2.胡正明.中国营销:对策与创新[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7

(作者单位: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余姚315408)

(责编:乐毅)

摘要: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它让用户以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移动支付企业有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新形势下,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提出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企业业务发展的整套营销策略。

关键词:移动支付营销策略第三方支付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0-259-02

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电子商务行业在金融危机中不仅能够保持不败,很多企业还能够逆势增长。在通信业务方面,随着电信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手机业务放量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9月2日发布的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1至7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加6140.6万户,首次突破7亿户,达到7.03亿户,手机上网用户1.55亿。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披露,截至一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88亿张,同比增长19%,较上年同期回落10.1个百分点。人均持卡量为1.42张。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和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这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随着消费者逐步接受网络购物观念,各个支付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移动运营商,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试水手机支付。手机支付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何扩大自己的客户群,如何增加自己的客户忠诚,如何与上下游的企业整理好关系,成为目前移动支付企业的重大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得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移动支付的产品特点和业务特点,提出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方案。

一、移动支付的外部环境

1.政策环境。从政策环境角度看,电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200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要求。2007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联合发布的《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应当“通过国家引导性投资,促进

以第三方平台服务为主流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态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提供低成本、高性能、平台化的普遍服务,培育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虽然在几年前就有了征求意见稿,也几度盛传即将出台,最终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2.经济环境。从经济环境角度看,我国移动支付企业已经引起国内外不同行业投资商的高度关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直接盈利前景好。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且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快,对电子支付的需求迅速增加。国际规律表明,在线金融增值服务的交易量放大和用户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实现运营的盈亏平衡,当销售额继续放大后,利润就会成倍增长。

(2)产业链上有价值。中国有着广大的市场,资金和资金的支付对各行各业都十分的重要。而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可以更方便地联系各行各业。波特认为,在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处在一个动态开放的链条上,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和竞争,企业必须在产业链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谁率先发展市场,谁就将拥有先占优势。

(3)行业独特、起步容易。移动支付是通过通讯网络或者互联网提供金融增值服务的行业。移动运营商,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依据原有的客户资源,根据自身状况,开展独特的经营策略,开展相应的增值服务,因此可以轻易进入和退出。鉴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的特点,移动支付行业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和电子商务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关注的重点。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的支付企业都将尝试涉足这一领域,整个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业内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3.社会因素。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网络购物和电子支付的理念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和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这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年轻一代,和网络一起成长,在他们加入消费大军后,移动支付的消费群体也逐渐增大。同时,随着移动支付的业务费用下调,很大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也成为移动业务的客户,进一步增大的移动支付的消费群体。

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存在很大的数字鸿沟。前几年,由于在互联网发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孙正良

●市场营销

259

——

《经济师》2009年第10期

展初期,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网络文化给一些非网民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电信的增值服务中。人们对实体店铺的交易较为信任,而对互联网上的交易行为存在很大的怀疑。因此,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和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却处于初级阶段。

4.技术环境。安全技术比较薄弱。尽管各种各样的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极高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但是病毒无处不在,病毒攻击令人防不胜防。当今的安全举措总是被动的,世界上没有真正安全的网络。消费者绝不会允许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流入不法分子的手中,因此安全技术问题是移动支付的重要问题。

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二是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移动支付用户需向商家提供手机号及个人账户密码,由于账户密码的确认信息是通过无线传输的,人们普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担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保障,但是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二、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SWOT分析

1.移动支付企业的优势。移动支付企业所拥有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庞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和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这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2)移动支付具有很大的便携性。它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性。相对于其它的支付手段具有局部替代的竞争关系。随着移动支付所需设备的普及,移动支付将拥有比其它支付手段更大的优势。

(3)方便性。用户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直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或者使用银行卡通过移动金融终端享受服务。如果手机支付设备和银行卡设备进行集成,用户也省去了携带银行卡的麻烦。

(4)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广。基本上凡是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是移动支付可以使用的地方。因此移动支付对其它的支付手段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可以实现在无银行点的地区,实现即时交易。

(5)移动支付的信用较高。目前非预付费手机号码和用户身份是一一对应的,手机用户的欺诈和赖账行为可以计入个人的信用记录,所以用户号码与用户信用的绑定可以确保一定的小额信用额度。而预付费的号码也较大比例是实名制,因此移动支付具有较高的信用度。

(6)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的投入较少。目前作为移动支付的支撑的移动通信网络和银行交易网络都是完备和成熟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不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大成本的投入。

(7)移动支付可以帮助产业链中各环节互分利润。移动运营商可以分得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而金融机构也会因为移动运营商所开发的大量潜在客户而受益。作为移动支付的两大支柱,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都有动力来支持和开发移动支付。

2.移动支付行业的劣势。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企业还没有发展成熟。和优势相对,移动支付企业存在着自己的劣势,主要包括:(1)安全隐患。就目前推出的手机支付的业务而言,终端的安全隐患是制约移动支付的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密技术相对欠缺的普通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泄露个人的账户信息。这一问题虽然一直存在并收到关注,但目前技术上还是没有巨大的突破。

(2)业务开通流程复杂。不同的移动支付提供商之间的业务范围、办理手续都不相同。

(3)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中成员利益较难均衡。由于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本身就不完善,手机支付的各个合作方之间在利益分配、权利和责任、费用结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支付的推广。

3.移动支付行业面临的机遇。在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它蕴含的巨大商机,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时机开始成熟:

(1)移动支付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已经到位,银行、移动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好,信息化程度高。

(2)手机用户群、银行卡用户群、消费市场的中高端用户重合度高。

(3)政府大力推行货币电子化结算。

(4)现有的非现金支付手段的不发达,为移动支付留下了发展空间。

4.移动支付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移动支付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目前移动支付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认为移动支付的安全是最大的问题。对于这种担心,不能仅仅从技术上去认识。这些担心中应该还包含用户的心理问题。另外,现在手机盗抢情况严重,一旦丢失手机,用户担心与手机号码绑定的移行账户会被非法使用,用户的担心依然难以解除。

(2)产业链相关环节合作薄弱。移动支付的各个合作方之间在利益分配、权力和责任上没有达成共识,影响了移动支付的推广。加盟商家和用户过少,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同时作为潜在用户的百姓对于移动支付知之甚少。

(3)用户的消费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因此改变观念对于移动支付这种支付形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依赖于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三、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营销策略

针对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对自身的SWOT分析,本文对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提出以下几点营销策略:

1.做好市场定位。各个支付企业要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大方向上掌握好营销策略的制定。针对客户需求,实现差异化战略,开发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例如针对客户理财的需要,银行开发出手机理财业务。

2.关注客户需求。采用和客户需求相一致的定价策略,避免依靠行业垄断而进行高价收费和乱收费的行为。要想扩大用户群体,就不能采用高价策略。

3.关注客户沟通。注重如何与客户沟通,而不是急着促销。培养客户忠诚,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小额支付培养客户使用习惯,增加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用户人数。银行也可以通过银行的安全提示入手,逐步培养客户手机理财的习惯。

4.开发立体化渠道。客户更加方便的使用移动支付买到产品。必须给客户和商家配置足够的设备。一方面,要做到在能用移动支付的地方有顾客想要的商品,需要开发一些意思上街。另一方面,要让想通过移动支付的用户在购物的时候能够用移动支付。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资金投入在设备和技术上。例如开发无源的手机支付卡,在手机电池没有电的时候,也能实现支付。

5.品牌规划和分阶段推广策略。各个支付运营商找好发展切入点,开发有各自特色的产品体系,发挥各自的特长。有些支付企业侧重彩票等娱乐方面,有些支付企业侧重机票等商务方面。银行则多开发一些理财服务产品。各个公司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服务。前期以扩大用户为基础,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业务,从而形成良性的有序的竞争。

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发放了1亿多张的公交卡,手机和公交卡的结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由于公交系统上已经配备了完善的设备,所以这种合作方式将大大降低成本。

6.做好合作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好招商规划和策略,做好经销商的管理工作。和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各式各样的手机和芯片卡。利用银行在长期发展中建立的值得认可的服务品牌,利用电信运营商手中庞大的手机客户资源,外部也要做到协调一致。

7.营销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内部技术升级和服务管理升级。规范收费,减少并逐步断绝乱收费现象,降低服务费用。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关系,改善电信诚信度,完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近两年来,移动支付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业界不能盲目乐观,在中国不仅存在世界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些中国特有的障碍。手机支付在中国若想全面铺开,不仅需要国外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本土产业的努力,针对中国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寻求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申玮.NFC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肖锋.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上海200093)

(责编:贾伟)

●市场营销

260

——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 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赢得了客户的心,在产品、服 务、客户关系、营销传播等层面不断创新。 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 在遇到很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一直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 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促销和产品传播;形象广告与软文相互配合;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 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围绕重大节日或事件的事件营销等等集中 突出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 的认知与支持。 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 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全球通高端论坛;VIP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 所等联合促销;事件营销,通过赞助2015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央视等合作来提升品牌的 影响力、认知度和美誉度等等。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近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 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 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 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 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美国。 1、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已揭开新的一页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 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2、预付费业务迅速发展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 竞争也日趋激烈。

中国移动战略分析

一、解释下列概念 1.五步决策制定程序 ?确定问题与不确定性 ?获取信息 ?预测未来 ④选择方案做决策 ⑤实施决策,评价业绩与学习 2.管理会计的指导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2)行为性和技术性考虑 (3)不同目的用不同成本 3.成本归集 就是通过会计系统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 4.成本分派 成本分派是一个一般用语,包括:(1)将归集的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2)将归集的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5.主要成本 是所有直接生产成本。 6.加工成本 是指直接材料成本之外的其他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反映了为把直接材料转换成产成品而发生的所有生产成本。 7.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如果.....那么”方法,用来帮助管理人员考察在达不到初始假设的数据,或者隐含假设发生变动时结果会受到何种影响。 8.成本库 单个间接成本项目的组合。成本库有宽有窄,宽的如工厂的所有成本,窄的如金属切割机的运作成本。成本库常常与成本分配基础协同组织。 9.成本系统 成本系统是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分派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系统。包括分批成本系统和分步成本系统。 10.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使用作业成本信息改进顾客满意度和获利能力的一种管理决策制定方法。 11.产量成本法 因为是变动成本法的一种极端形式,故也称为超变动成本法,在这种存货成本计算方法之下,只有直接材料可以计入存货成本,而其他所有成本在发生当期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12.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是用来衡量由于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每单位人工小时数如何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函数。 13.经验曲线 是一个衡量价值链上各职能(如营销、分销等)中的单位成本如何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函数。 14.累积平均时间学习模式 在累积平均时间学习模式中,累积产量每增加一倍,每单位累积平均时间都以固定比例递减。 15.边际单位时间学习模式 在边际单位时间学习模式中,累积产量的每增加一倍,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都以固定比例递减。

移动支付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移动支付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9 日在2011 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表示,因标准尚未统一,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另据透露,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发布移动支付标准最终定稿。 据谢雨琦介绍,近几年,通过探索和布局,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移动支付是一个新的业务,目前移动支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由于标准不统一,芯片、卡、手机终端的供应商比较少,导致POS 机、卡片以及手机终端的成本较高,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成本就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这也使 得移动支付产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在移动近距离支付上,电信运营商、银联、终端厂商等都推出了 各自的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主流的技术标准有13.56Mhz 和2.4G 两种,前者获得了银联以及联通、电信两家运营商的支持,后者则是中国移动前期主导的 标准;而在解决方案方面,则有着S 这些标准与方案究竟哪种会成为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29 日与会的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表示,在解决方案上,由于各终端接口不统一,SD 卡方案未能进入标准;而因为安全问题,贴膜方案也被否,最终S 而关于13.56Mhz 和2.4G 两种移动支付标准的取舍,是业内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虽然从技术成熟度和支持企业数量来看,13.56Mhz 标准占上风,但由于2.4G 标准我国拥有知识产权,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坚持应该采取这种标准。从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一些手机终端厂商已与银联合作推出了基于13.56Mhz 的带有支付功能的手机,在市场化方面走在了前面,而移动虽未明确表示放弃支持2.4G 标准,但也在悄然倒向13.56Mhz 标准,尝试两条腿走路。

中国移动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1、营销策略的系统性较强,表现在营销政策有着较强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政策平衡较好等; 2、较为注重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不惜大量运用赠机方式增强对重要党政机构的影响力,力图形成“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 3、新业务渐成气候,如短信、动感地带、无线上网等既有很高的认知度,其收入份额也占据相对优势; 4、大量借助“外脑”,依托社会咨询机构、广告商来提高营销策划和管理水平; 5、较为注重市场情报的收集和对对手状况的准确掌握,在内部运营支撑系统上加大投资力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努力构建对中高端客户的战略性防御体系,力图通过服务差异化来提高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 (二)中国移动营销策略的不足表现为: 1、业务推广受网络技术条件限制; 2、挽留中高端用户的措施更多地偏离通信本业,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发挥; 3、保持高利润率的愿望和良好的市场优越感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竞争者(如中国联通)的战略性防御措施准备不足; 4、营销理念有待深化:现有的营销理念仍带有很强的“推销”色彩,交易营销而非关系营销的特点仍很突出; 5、营销对象有待细化,移动运营商还缺少清晰的用户定位或区域定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渠道整合以及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善等都还比较薄弱,对促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重视不足; 6、营销组织的整合有待强化,尤其是对社会代理渠道中的形象店面的规范和管理有待增强; 三、中国移动新营销策略,提升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 (一)中国移动基于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分析 (1)价值创造:服务与业务领先 企业创造市场,获得客户资本增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领先用户法和”导向“客户法”。“领先用户”是指假设一个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上流行,现在就对其有强烈需求,并能从解决方案中获益的厂商或用户。“导向客户法”就是要超越客户的需求导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般主张生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在很多情况下,大众不知道哪些新产品具有可行性。所以真正优秀的现代企业不是征询他们需要什么产品,而是引导他们接受符合市场规律的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根据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特点,不断推进创造市场价值的实践。 (2)可延展:营销网络的建设 营销网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要使资源逐步转化为能力,必须加强对营销渠道和网络的管理。通过营销渠道和网络选择、激励、控制、评估、动态优化和维护等,来保证营销网络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延伸。 (3)难以模仿:赢得客户忠诚 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从不同角度积极将潜在客户转变为现实客户,进而建立与客户长久的良好关系,将满意客户转变为忠诚客户。 a、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客户忠诚奠定基础。客户忠诚的基础是优秀的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随着国内电信业竞争形式的变化,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何保持好的企业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 产业联盟宣布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新技术已经成

为移动通信发展的驱动力,在这个驱动力下,今年移动通信市场的业务层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基于智能网技术的预付费业务发展迅速,成为新的亮点。今年年初以来,基于智能网的预付费业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使这一针对低端用户的业务成为移动市场上的新亮点,同时使新业务成为移动用户增长的强劲动力。2000年前5个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神州行”用户已达到270万户。特别是自2000年3月份以来,”神州行”用户数突飞猛进,仅3个月就新增用户二百六十多万户,月均增长近百万户。中国联通的”如意通”预付费业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通信针对年轻一族的生活特点和消费习惯推出的全新品牌,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在动感地带里,年轻一族可以找到够酷够炫的图片和铃声可以找到够新够奇的海量资讯,可以自主地选择更加自由的资费组合。以创新的短信套餐形式营造现代文化理念,搭建生活沟通的新方式,开辟获取信息的新渠道。 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营销战略方面:很早就树立起“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坚持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细分为基础,针对目标客户群,不断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优良的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当前,中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依然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移动支付产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金融支付的一条分支。伴随着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如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大力推广,各类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节约移动支付的成本和提高了支付的效率,移动支付的产业的发展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论文以我国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China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e-mer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ay ou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still bee a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unfavorabl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munications for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basis, in this case, the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will naturally bee a branch of a financial payment. With mobile pay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promote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public informatio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mobil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ay for th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began to march in forward. In this thesis, China's mobile payment for the stud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pa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spects Current developmentMobile payments

中国移动营销策划

中国移动销售策划书

一、前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产品介绍 动感地带 神州行 卡和“神州行”本地营销案两大部分。

全球通 G3 动力100 创新,信息动力将推动政府效能,助力大客户创新和中小企业成长,协同伙伴共赢;“100”代表着百分百动力,百倍效能,是我们为客户创造效能、实践价值的承诺。 三、市场分析 1.SWOT分析 优势 1:物力财力技术优势强大。移动用户全球第一,公司资本,人 力技术方面相当成熟。 2:企业基础设施健全,网站,营业终端遍及全国。 3: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广阔的营销渠道。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4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 劣势

因低端机运用的是安卓系统,安卓系统安全性不高,各种非法应用充分利用! 机遇 1、对于中老人来说高端机价钱较贵,而且使用不了那么多的功能,他们更喜欢低端机。 2、低端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用于在校刷卡吃饭,消费方便,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威胁 1.低端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2.现在大部分人群越来越接收高端智能产品。使用的是ios系统。 3.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由于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 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2、市场细分 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更精致地分析市场推销机会,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发挥更好的推销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 市场细分的条件: (一)可衡量性:划分不同的消费群体,并对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给予衡量。 (二)足量行:根据细分市场的大小和利润确定单独营销的程度。 (三)可接近性:对细分市场进行有效促销和分销的程度。 (四)独特性: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公司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所具由的不同反应程度。 (五)稳定性:细分出市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的差别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因此该公司校园产品的目标市场人群是:青年人群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2004-08-17 09:13:09 论文吕清华点击: 1924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全国通信运营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必须详细的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确定出独特而完整的营销策略;同时继续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以保证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应具体如下: 1、产品/服务策略(product/service policy) 2、价格策略(price policy) 3、分销渠道策略(place policy) 4、促销策略(promotion policy) 关键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营销策略、客户资本、核心营销能力 Abstract:In today’s dynamic chaotic world of global tele petition, the market petition situation that China Mobile faces is more severe. For improving the petitiveness, China mobile must careful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sumers and the petitive marketing and determine the unique and intact marketing policise. At the same time,China mobile should continue to accumulate customer capital and core marketing capability in order to guarantee future enterprise lasting, healthy development.bining Philip.kolter’s marketing theory, the marketing polcy of China Mobile should be concrete as follows: 1、product/service policy 2、price policy 3、place policy 4、promotion policy Key words: China Mobile Marketing Policy Customer's Capital Core Marketing Capability 序言 经过近几年中国电信业连续的分割重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经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运营商。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在遇到很大的挑战。一些公司在追寻新机会时,试图从它们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业务组合中获取最大价值。另一些公司在集中优势创造强劲增长方面取得初步成功,并转化为长期竞争优势。这两类公司都发现,为了在激烈动荡的环境中取得成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及分类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属于远程支付。目前支付标准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 二、移动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为4500亿美元,而2016年则预估达6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8%。Apple Pay、Samsung Pay为抢食中国移动支付大饼,皆于2016年初与中国银联合作,透过软件升级即可使用手机上的移动支付服务。 图表2015-2019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2015年中国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增长。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052.34亿笔,金额2506.23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363.71亿笔,金额2018.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9%和46.67%;电话支付业务2.98亿笔,金额

14.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5%和148.18%;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 三、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2016年2月18日,苹果公司旗下的移动支付产品Apple Pay正式在中国大陆落地,大量商家以及多家银行随即宣布支持Apple Pay支付。 移动支付开启3.0时代。 移动支付发展的这几年,经历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1.0时代”。继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社交支付,打破了支付宝一家独大局面,移动支付进入“2.0时代”。以智能硬件为终端的NFC(近场支付)虽已发展10年,但因诸多因素一直不温不火,此次Apple Pay上线是发展NFC支付的一个契机,移动支付有望开启“3.0时代”。 支付宝:或与苹果合作 就线下支付流程而言,Apple Pay的确要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更加简单。举例而言,消费者在肯德基买一份套餐,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时,要历经拿出手机、解锁屏幕、打开App、点击付款按钮、扫码、输入密码或指纹等过程。而用Apple Pay支付时,连手机屏幕都不需要激活,用户只需要拿出手机靠近收款设备、指纹识别或输入密码即可。 微信和支付宝仍将“死磕” Apple Pay的长处在于支付的便捷,以及由于与银行直联而获得了银行业的支持。假定Apple Pay未来大举抢食支付这块业务,那么微信如果失去了支付,还是微信,但支付宝如果失去了支付,就动摇根基了。因此,支付宝不惜一切代价来拓展社交,既是进攻,也是防守。 微信、支付宝、Apple Pay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毕竟支付业务不是腾讯的全部,如果Apple Pay借助腾讯系的产品孵化并壮大起来,受影响最大的反倒是支付宝。至少未来蚂蚁金服上市时,在描述市场竞争格局时,新增加了一个对手需要阐述如何一打二。 四、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移动支付产业链参与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商家和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别是前三者,是主要的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移动支付跨越电信和金融两大行业,是一项创新的、具有打造产业链能力的业务。目前,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存在基础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平台提供两条主线。基础设备制造商主要是发射端可实现远程、近场无线通信的手机制造商、SIM 卡制造商和接收端可实现远程、近场无线通信的销售点终端机制造商。运营服务平台则是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

浅议中国移动市场营销 二十几年来,移动通信产品在我国从奢侈品、商务政务工具,逐步转变为今天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技术进步、竞争引入导致产品价格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公众更渴望私密的伴随性的个人信息交流。伴随着行业市场的极速成长,中国移动也在快速发展,顾客对产品的品质、价格、个性化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更贴近顾客符合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是必不可少。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于2000年成立,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移动通讯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移动的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集团,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和纽约上市。中国移动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目前,中国移动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去和国际业务经营权。除了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信息点播、手机银行、全球通WAP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神州行”“全球通”“移动梦网”等著名服务品牌。网号“139,138,137,136,135”已家喻户晓。

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讯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立了一个覆盖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市(县),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覆盖,GSM移动交换容量达到1.37亿户,客户总数超过9900万户,与70多个国家的130多家移动通信网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 二、对中国移动的实地考察 14年的夏天,我曾作为暑假工在中国移动营业厅工作过3个月,以下是我对当时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情况的总结。 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帮助顾客使用自助缴费机交费,推销手机;二是管理资料架,向顾客介绍相关业务套餐;三是暗访管区移动下设业务点,监督他们是否遵守移动有关规定。 总的来说营业厅的运作有条不紊,但其中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制度上对于新员工比较苛刻,新老员工福利差距太大;服务上,人多的时候难免有些差错,对于一些顾客在耐心和包容心上稍有不足;工作上,相关硬件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硬性工作指标不切实际,造成员工压力太大。(相关情况在下面问题和解决部分介绍) 三、对中国移动的分析 (一)中国移动的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电信改组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继承了原中国电信的绝大部分客户资源和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从移动通信市场运营经验探索的意义上解析小灵通,它对中国电信的意义就绝不仅仅限于于“3G’之前找到壹个新增点,解决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率的问题。中国电信的运营者,也提前意识到小灵通的战略意义,因此,于壹些小灵通发展较早的电信公司,于完成“用户规模积累”阶段后,开始于小灵通客户群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尝试:例如成均电信,于小灵通用户规模达到130万户后,成立了专门的小灵通客户部,负责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的服务和保有;浙江电信则全省统壹于10000号建立专门的小灵通班组。 从这些刚刚开始进行的探索中,中国电信已经感受到对移动客户尤其是高值移动客户关注的重要性。以成均电信为例,2005年,实行客户经理负责的近8万小灵通高端客户,全年流失率仅为2%,大大低于小灵通客户平均30%的流失率水平。 中国电信和其从头开始探索移动客户群的服务之路,不如“站于领先者的肩上”,研究壹下中国移动于客户服务尤其是高值客户服务方面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电信思考的参照。 基于这壹初衷,我们于收集大量关联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思路进行了梳理,且提出了结合中国电信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议。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沿革及简介 2000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后,这壹批当初的电信人很快意识到移动客户群的运营和服务和固定客户群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于于移动客户强烈的个人性。我们能够见到,

中国移动早期正是针对移动客户个人性的特点,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分级服务,且大力打造俩大服务品牌:针对普通客户服务的1860品牌和针对高端客户的全球通VIP服务品牌。 可是,值得重视的是,从2002年以后,中国移动开始低调但快速地把客户服务体系的重心转向另壹方面:集团客户。和中国电信的大客户体系相比,移动的集团客户体系能够说是后来者,而且由于移动客户的个人性,集团体系的建设面临许多的困难。为此,中国移动不得不借用电力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逐步收集和建立集团客户档案。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移动的集团客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近30%,集团客户对于高值用户群的稳定、移动数据及增值业务的推广、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战略地位。中国移动是如何于短短四年内建立和健全这壹体系的?我们首先简单回顾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试点推广年。这壹年移动主要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成立项目组、产品模块化、典型项目推广、建立工作流程。 2003年是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全面促进年。他们明确提出“集团客户工作不能再是业余爱好,要打正规战役。”这壹年他们于集团客户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是:建立工作体系、健全客户资料、建设平台支撑系统、大力推广标准化应用产品、创新商务模式、建立营销渠道。为此,各级移动主要开展了四项工程:摸底工程,主要是地毯式清查,健全数据;圈地工程,以四川移动为例,他们要求当年

浅析移动通信市场营销套餐的策略

浅析移动通信市场营销套餐的策略 摘要当2009年电信重组这个重磅炸弹突降通信市场时,就昭示着通信市场的竞争会越发激烈。而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通信行业的成熟。本文将从商品市场和服务态度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移动通信市场的服务理念,分析电信公司在3G时代下做出的应变,展望了移动通信企业的宏伟蓝图。笔者将从细节出发,见微知著,浅谈三大运营商发展状况,以及他们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移动通信;3G时代;市场营销策略 在信息智能化发展的今天,移动通信行业的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在我国倡导经济转型这一节点上,各行业都面临着十分巨大的挑战。而市场这块大的蛋糕是每个企业必争之地,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近年来,随着我国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信息这个领域中,未来,世界的通信运营商也会着眼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中国通信行业面临着国内外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下,通信产业将面对国外价格方面的挑战,甚至会造成行业垄断、某些运营商倒闭等情况,市场模式有可能出现多极化趋势。 1 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格局和3G市场的变化 1.1 通信市场状况 当前,我国通信行业逐渐向着市场实体经济迈进,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同时通信行业也在慢慢调整模式,让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 1.2 技术和商业的互动关系的变化 市场的拓宽离不开技术,创新型技术又能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当前,通信行业由市场主导,市场的不稳定会给通信能行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有所创新,3G技术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佐证。 1.3 投资方向的变化 目前,信息行业调整了自己的产业方向,使自己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可以让消费者得到更加舒心的体验,标志着我国信息行业的巨大进步。 1.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 以前的计划经济市场造成了现在通信行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加速了电信行业的成熟。同时,也给电信行业巨大的束缚。计划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变,将会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给通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1]。 2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市场营销的分析

2020-2025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订购须知 1、此定制服务由华经产业研究院(https://www.doczj.com/doc/e311144174.html,)提供。 2、此报告为定制报告,在我们确认收到您的款项后3个工作日提供。 3、下载文档内容为定制报告大纲,最终报告不能通过下载方式获取,付款后请将订单编号及商品名称通过邮箱发送至kf@https://www.doczj.com/doc/e311144174.html,,我们会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邮件发送。 4、最终提供文档格式为PDF版本,价格不含纸介版。

2020-2025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 【出版日期】2020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 【价格】电子版:8000元 2015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已经占整个支付系统金额比例的70%,到2020年一季度我国非现金支付合计达630.76亿笔,同比增速5.23%,支付金额规模达到883.24万亿元,占据了整个支付系统的80%以上。 2019-2020年中国非现金支付业务笔数及金额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

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移动支付的基本概述 1.1移动支付的概念阐释 1.1.1移动支付的定义 1.1.2移动支付的特点 1.1.3移动支付的原理 1.1.4移动支付的产业链 1.2移动支付的模式分类 1.2.1近场移动支付 1.2.2 O2O移动支付 1.2.3远场移动支付 1.3移动支付的主要实现方式 1.3.1客户端虚拟账户支付 1.3.2绑定银行卡支付 1.3.3近场通信(NFC)支付 1.3.4手机刷卡器刷卡支付 1.3.5其他移动支付方式 第二章2015-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2.1宏观经济环境 2.1.1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浅谈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策略.docx

浅谈移动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策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用户总量上,移动电话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这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4G技术的快速普及,越?碓蕉嗟囊贫?终端接入到互联网的应用当中。未来5G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市场将迎来新的井喷式发展。 在移动通信市场行业方面,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的基础电信业将逐渐对外扩大开放市场,中国通信行业必然要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国家政策也逐渐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通信业市场,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进入到电信增值市场甚至基础网络领域。移动运营商也加大了与民营企业的合作,移动通信业市场将进入微利时代,打破了龙头企业的垄断,未来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均衡点,是移动通信企业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二、移动通信产品营销特点分析 由于移动通信行业的特殊性,通信产品特殊、产品信息复杂、用户规模庞大、传播内容更新快以及与客户直接接触少等特点,与传统行业产品存在较大差异,现对移动通信业产品的营销特点做出如下几点分析:第一、无形产品(服务)属性。 (一)不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是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性,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无形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不真实使用,无法知道是什么样的服务;第二、预期的不确定性,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无法确切知道未来会得到怎样的服务;第三、产品推广难度大。不可感知的特性,使得产品在营销过程中,仅仅产品介绍就占用很多的精力。每个个体对事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对服务产品的认知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也就阻碍了服务产品向顾客的推广。 (二)不可分离性。这是服务产品的一大特性,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必须要同时进行,不能分离。也就是说顾客消费服务产品的时候也就是服务产品生产的过程,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比如说顾客用

中国移动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本文从中国电信业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接着本文基于中国移动在中国电信行业的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策略,提出了中国移动在服务营销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电信业及中国移动的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移动的营销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策略分析,首先介绍了服务营销的概念,然后再分析了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移动实行的新政策来提升服务营销能力,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环境分析;策略分析。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电信业 (1) (一)中国电信业的概况 (1) (二)中国移动的概况 (1) 二、中国移动的营销环境分析 (1)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二)微观环境分析 (2) 三、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2) (一)服务营销的概念 (2) (二)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的现状 (3) 1. 中国移动业绩出色 (3) 2.资本投资强劲与3G动向明显 (3) 3.向移动媒体加速前进 (3) 4.农村市场快速增长并仍具潜力 (3) (三)中国移动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4) 1.服务内容缺乏明显的细化差异化 (4) 2.缺乏对社会渠道的有效管理 (4) 3对服务一线的员工缺乏系统的服务意识培训 (4) 4.缺乏从后台到前台的服务过程管理 (4) 四、中国移动服务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5) (一)发展优质增值业务 (5) (二)重视对新客户的服务 (5) (三)发展服务区域营销的产品 (5) (四)进行组合营销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简要对策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简要对策 为适应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渠道研究的发展变化,结合几年来对于渠道方面研究的经验和心得,最近准备写一系列的专题文章,初步命名为“里应外合、上山下乡、网内网外、线上线下、厅内厅外、左邻右舍、瞻前顾后”,希望通过一个系列的探讨逐步形成清晰的思路,也能对各位实际从事渠道管理工作的朋友有所借鉴。 渠道研究七步曲之一:里应外合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 简要对策 营销渠道是中国移动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各地移动公司市场工作的一个重点,面对即将到来的电信重组和全业务竞争与3G时代,渠道管理工作更成为重重之重。在实体渠道中,自办渠道通过长期的内部管理加强与服务提升,各方面运营水平提高很快,相对来说,社会渠道因为结构复杂、控制力弱以及各种历史形成的因素制约,与自办渠道的运营管理水平相差很大,成为渠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社会渠道的管控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社会渠道的现有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准确翔实的掌握社会渠道的资源情况及变动规律,包括合作厅、专营店和代办点的选址、内部管理结构及运营模式、营业员管理,设备拥有量及完好率、基础经营情况等,还要了解目前社会渠道对当地移动公司的管理评价、经营信心以及合作期望,判断社会渠道对移动公司管理压力的可能对策及承受能力。 通过大面积的调查和定期的监测,掌握社会渠道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当地移动市场实际的社会渠道管理方案,包括在对社会渠道分类评价基础上的分级划线标准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考核办法等等。 对于社会渠道的研究主要按照社会渠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合作厅、专营店、代办点等)进行分类调研,重点考察与社会渠道发生重要联系的五方面信息资源,包括某市移动渠道管理部门、客户、竞争对手、合作商以及社会环境。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挖掘,通过深入的分析,从社会渠道系统的不同纬度入手进行系统研究,包括:网点布局、渠道级数、服务压力、商业控制、运营成本、渠道调整、合作商能力、合作商策略、竞争对手影响等十几个方面,发现社会渠道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