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

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

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
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

规范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采样工作

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采样。

3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GBI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

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O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

排放源上风向2~5Om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

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 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内

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

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5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布设方法

5.1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方法:(适用于除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之外的监控点设置)。

5.2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无组织排放源同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距离,

以至可以不必考虑排放源的高度、大小和形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源应可

看作为一点源。此时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

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的±S°(10个风向读数的

标准偏差)范围之内。如图3所示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

虑到围墙的通透性(即围墙的通风透气性质),按下面几种方法设置监控点。

——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

——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来气口抬高至高

出围墙20~3Ocm,如图4中A点处。

——围墙的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此时,为避开围墙造成

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m)),距地面1.5m

3.3存在局地流场变化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方法

当无组织排放源与其下风向的围墙(周界)之间,存在有若干阻挡气流运动的物体时,由于局地流场的变化,将使污染物的迁移运动变为复杂化。此时需要进行局地流场简易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绘制局地流场平面图。监测人员需要对局地流场平面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需要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运动路线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后,决定设置监控点的位置。

——围墙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此时,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m)),距地面1.5m处,5.4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时的监控点设置方法

无组织排放源紧靠围墙(单位周界)时,即对监测带来有利的一面,同时也

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此时监控点应分别如下几种情况进行设置。

——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时,如该排污单位的范围不大,排放源距与之相对或相邻的围墙(单位边界)不远.

——如果排放源紧靠某一侧围墙,风向朝向与其相邻或相对之围墙,且排污单位的范围很大,此时在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已失去意义,主要的问题是考察无组织排放对其相近的围墙外是否造成污染和超过标准限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风向朝向排放源相近一侧围墙时,在近处围墙外设监控点;戏于静风及准静风(风速小于1.om/s)状态下,依靠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自然扩散,在近处围墙(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有关的问题在下面叙述。

——无组织排放源靠近围墙(单位周界),风向朝向排放源近处围墙,且排

放源具有一定高度,应分别下列情况设置监控点:

如图6所示,监测人员应首先估算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并将监控点设置于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范围之内。按原则设置的监控点位置,可以越出围墙外10m范围,按6式估算最大落地浓度区的位置和距离。(6)Xmax=(H/√2b)开方(q-1)式中:H——排放源有效高度。对于无组织排放,通常可以不考虑其热力和动力抬升,所以可用排放源的几何高度代替有效高度,m;b、q—

—为垂直扩散参数σ

z 幂函数表达式的系数,即σ

z

=bx q,其具体数值见附录A。

图6中的A点虽然是最大落地浓度,但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已由P点迁移至A 点,已经过一段距离的稀释扩散,浓度终究已大大降低,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仍然将监控点设置于周界围墙边,但将采样进气口提高到图6中B点处,B点的高度按7式计算:(7)a=((H-X)/√2b)开方(q-1)

式中:X——B点的高度,m;

a——排放源至B点的水平距离,m;

H、b、q——同6式。

还应注意,按照GBI6297-1996中的有关规定,监控点设置的高度范围为1.5~15m,故若计算得到的B点高度超过15m,则应将B点位置作水平移动,直

至其计算高度落到15m以下的范围。

5.5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

5.5.1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

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在GBI6297-1996中规定H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为该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本底(或称背景)值,因此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其中一部分由本底或(或背景)值作出贡献,另一部

分由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作出贡献,设置参照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本底值的大小。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5.5.2参照点的设置范围:

按照GBI6297-1996的有关规定原则,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如图7所示,由CDEF围成的扇形,即是设置参照点的适宜范围,这样的安排既符合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又具有避开近处污染影响的余地。

5.5.3平均风速等于和大于1m/s时的参照点设置:平均风速等于或大于1m/s时,由被测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一般只能影响其下风向,故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以使参照点可以较好的代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5.5.4平均风速小于1m/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设置当平均风速小于1m/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相对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5.5.5存在局地环流情况下的参照点设置当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周围存在较多建

筑物和其他物体时,应警惕可能存在局地环流,它有可能使排出的污染物出现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此时应对局地流场进行测定和仔细分析后,按照前面所说的原则决定参照点的设置位置。

5.6监控点的设置方法:

5.6.1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

设置监控点的原则要求是由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附录C和其他有关部分提出的,即要求设置监控点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设置监控点时不需要回避其他源的影响。5.6.2一般情况下设置监控点的方法:

如图8所示,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距排放源最近不得小于2m),4个监控点要设置在平均风向轴线两侧,与被测源形成的夹角不越出风向变化的标准差(±S°)的范围。

5.6.3处于涡流区内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正背风面(如图9所示),其下风向将不可避免处于涡流区内。从理论上判断,由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在涡流中将受到搅拌混合,此时监控点的设置将不受上述中的夹角限制,应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监控点。实际上:建筑物背风面的涡流激烈程度既同风速有关,也同建筑物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所以监测人员最好在现场用轻便风向风速表或人造烟源进行简易测定,并按测定结果判断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受到搅拌混合的激烈程度和分布情况,决定监控点的布设方法。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倒背风区(如图10所示),则排放的污染物可能部分处于涡流区,部分未处于涡流区,此时应尽可能避开涡流区,于非涡流区内设置监控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监控

点,仍然必须用轻便式风向风速表或人造烟源对排放源附近的流场作一些简易的测定和分析,依据流场的具体情况设定监控点的位置。

5.6.4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迎风面的监控点设置

无组织排放源处于建筑物的正迎风面时(如图11所示),排放的污染物向源的两侧运动,此时应将监控点设置排放源两侧,较靠近排放源,并尽可能避开两侧小涡旋的位置。

源下风向靠墙(图12A点)设置监控点,亦可同时在下风向墙尽头处(图12B点)设监控点。

5.6.5同一个无组织排放源,存在两个以上排放点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在监测以前可以确认,多个排放点中某一点的排放速率(指单位时

间的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大于另外的排放点,则监控点应针对其中排放速率最大者设置,另外的排放点可不予考虑。

——如果在监测前可以确认,其中两个排放点的排放速率较接近,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正常(指无涡流和局地环流等情况),应通过查表(见附录B;ZY数值表)作出估计。当两个排放点间的距离小于表中ZY时,两排放点下风向的浓度叠加区中的浓度将超过其中任一排放点单独形成的扩散区浓度,此时可将4个监控点中的2个设于浓度叠加区,另2个针对两单独的排放点设置,最终取其中实测浓度最高者计值;若两排放点间的距离大于ZY,应分别针对两个排放点设置监控点,最终取测值最高者计值,不考虑在浓度叠加区设监控点。

——若存在涡流或局地环流时,两个点排放的污染物混合作用加剧,情况更为复杂,此时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监控点,并更多的考虑在混合区设监控点。

5.6.6排放源具有一定高度时的监控点设置

如果条件许可,以提高采气四位置来抵消排放源的高度,这样设点最为有利。如果条件不许可提高采气口位置,则需对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进行估算后设置监控点,估算的方法参照本标准9.1.3第2点。

5.7复杂情况下的监控点设置

5.7.1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独运用上述各点的内容来设置监控点,需对情况作仔细分析,综合运用有关条款设置监控点。

5.7.2在特别复杂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污染物的运动和分布作确切的描绘和得出确切的结论,此时监测人员应尽可能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嗅味、烟雾分布、地形特点等,甚之采用人造烟源或其他手段,籍以分析污染物的运动和可能的浓度最高点,并据此设置监控点。

5.7.3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具体情况,气象条件和地形变化都是多种多样的,监测人员很可能遇到本文叙述之外的具体情况,此时应发挥创造性,在符合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和其他有关原则规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解决监控点设置方法。

6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和计值方法

6.1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频次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若污染物浓度过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

如果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在1小时内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无组织排放参照点的采样应同监控点的采样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均应相同。为了捕捉监控点浓度最高的时间分布,每次监测安排的采样时间可多于1小时。

6.2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

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是通过对其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而予以监督的,所以,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设置于环境空气中。我国已经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配套的标准分析方法,其中有关的采样部分已分别按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作出规定,因此,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应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个别尚缺少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项目,应按照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方法中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

HJ 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培训试题

HJ 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 电位电解法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标准HJ 57-2017 的方法检出限为mg/m3,测定下限为 ( mg/m3。 2、二氧化硫浓度结果应保留位,当高于 mg/m3时保留3位有效数字。 3、监测前后应测定零气和二氧化硫标准气体,计算示值误差应不超过;系统偏差不超过,否则应查找原因,进行仪器维护或修复,直至满足要求。 4、样品测定结果应处于仪器的20%--100%之间,否则应重新(校准量程。 5、干扰显著,测定样品时必须同步测定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umol/mol时可用本标准测定样品。 6、用于气袋法校准测定仪的集气袋,容积为,内衬材料应选用对被测组分影响小的铝塑复合膜、等惰性材料。 7、标准给出的测定仪量程校准方法主要有a) 、b) 。 8、启动抽气泵,以测定仪规定的采样取样测定,待测定仪稳定后,按分钟保存测定数据,取连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值。 9、测定仪更换二氧化硫后,应重新一氧化碳干扰实验。 10、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到期后应及时更换;校准传感器时,若发现其动态范围变小,测量上限达不到,表明传感器已失效,应及时更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采取包括采样管、导气管、除湿装置等全系统示值误差的检查代替分析仪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的检查。() 2、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以及无组织监测中的二氧化硫的测定。 3、取得测量结果后,待其示值回到零点附近后,可以不用零气清洗测定仪,直接关机断电,结束测定。() 4、除湿装置里的冷凝水,因其对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可以不用排空。() 5、对于燃烧充分的燃气锅炉可以不用做一氧化碳的干扰性实验,因为排出的烟气里一氧化碳浓度低,不影响。() 6、在测定前需要事先检查二氧化硫测定仪、一氧化碳测定仪的气密性,确保系统气密性合格。() 7、测定仪长期不用时,每月应至少通电开机运行一次,以保持传感器的极化条件。() 8、采样器的滤尘装置应及时清洁,防止阻塞气路。() 9、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检查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且符合标准条c)和d)的要求,否则应及时维护或修复仪器。() 10、二氧化硫采样时,应将采样管前端置于排气筒中的取样点上,堵严采样孔,使之不漏气。。() 二、选择题(每题 3分,共15分) 1、进入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的废气温度应不高于℃()。 A、80℃ B、 60℃ C、40℃ 2、测定仪应具有抗压能力,保证采样流量不低于其规定的。 A、压力范围 B、流量范围 C、量程范围 3、二氧化硫测定时对一次测量值,应获得不少于个有效二氧化硫浓度分

污水排放专项整治方案

污水排放专项整治方案 工程名称:成都"大智造"高板片区一期基础设施 项目二标段(金乐路东段) 工程编号: 施工单位:四川瀚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王宁 编制日期:二0一八年四月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文明施工管理,依法对施工现场污水 排放进行专项治理,依据《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成 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标准》,结 合成都“大智造”高板片区一期基础设施项目二标段(金乐路 东段)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 的实施意见》(金委发〔2017〕4 号)文件精神,切实增强环境保 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污水排放管理工作,做到制度、责任落实到位,为建设“宜居水岸、富美金堂”打下坚实的 基础。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三、污水排放管理目标 生产、生活用水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图等要求,在施工前对职工宿舍、食堂、办公区、生产区认真选址,以方便、安全、达标为目标布置。在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集水井及沉淀池,沉淀后排放建设单位指定的排污管网。项目部还确定:由技术负责人组织、

编制污水排放管理方案、管理目标,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配,明确岗位,并及时请环保部门检测。污水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生产污水:排放前无明显悬浮物,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四、管理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职责:为污水排放管理第一负责人,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各管理人员职责,协调各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组织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检测。 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组织《排污管理方案》的编制、修订、分配、监督各职责人员进行方案的执行实施;组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学习。 安全员:监督、巡查污水排放情况,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对集水井、沉淀池、排水沟定期检查。 技术员:协助编制《排污整治方案》,根据方案对实施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并监督执行。 施工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排污整治方案。定期组织清理沉淀池、排水沟并作好记录。 五、排污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的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泥浆水、车辆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季地表径流等。 1、根据不同施工场地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污染源烟气采样方法分析

污染源烟气采样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11T15:49:46.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陈湘玲 [导读] 梅州市梅江区环境监测站广东梅州进行固定污染源采样时使用用自动烟尘采样仪,这个的步骤是预先测出压力的含量和气流速度等方面的参数,再测定废气。 陈湘玲 梅州市梅江区环境监测站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在现代烟尘的采样过程中,常有烟道内承担压力过大,而且还有烟气采样枪的阻力,抽气泵功力小,导致出现测不出二氧化硫的结果,因为烟气和烟尘的采样不同步,所以会导致烟气排放量的计算有误差。本文采用了改变了原有的烟气采样方法,新方法有着不需采样枪,降低了成本,采样设备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测量误差等的优点。 关键词:烟气;采样方法;工作效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与如何治理工业排放的废气污染十分重视。在污染源进行烟气采样进行分析就是一个研究如何净化废气的方法,现如今的烟气采样方法缺点较为突出,不能很好地应用,我们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方法,采用更好的新方法。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污染源烟气采样方法分析 进行固定污染源采样时使用用自动烟尘采样仪,这个的步骤是预先测出压力的含量和气流速度等方面的参数,再测定废气。废气测定时,使用烟气采样枪,枪头装上滤筒过滤烟尘,气温较低时还要加热,以防SO2、NO溶于冷凝水中产生误差。而在实际监测时,经常会遇到烟道内负压过大,再加上烟气采样枪的阻力,抽气泵功力太小,从而出现SO2测不出的情况。因此,我们往往不用采样枪,而是直接将胶管放入烟道内。这样,大多数情况下SO2都能测出。但是由于没有了滤筒的过滤作用,烟尘水份极易进入电极中,从而讨论污染了电极,减少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增大了测量误差。目前烟气测量的步骤是:先测出SO2、NO、含氧量后,再进行烟尘的测量,也就是说烟气和烟尘采样不同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计算烟气排放量用的标干流量是采集烟尘时的标干流量,而不是采集烟气时的标干流量,这两个标干流量不一定相同,因此烟气排放量的计算将产生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变烟气的采样方法。具体采样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3012H自动烟尘采样仪采样示意图 1—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2—皮托管;3—采样管; 4—干燥器;5—微压传感器; 6—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流量传感器; 9—流量调节装置;10—抽气泵; 11—微处理系统;12—改变后的采样位置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烟气经过滤筒过滤除尘、除湿后,进入主机测定流量等参数后排出,在排出口处测定烟气各成份的浓度。该方法的优点是:1.当烟道内的静压很大时,由于烟尘采样泵的功力足够大,仍然能够采集到干净的烟气,不会产生电极污染,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SO2始终能够测出;2.烟气的采集与烟尘同步,因此采集到的废气标干流量就是烟气中SO2、NO的标干流量,不存在烟气SO2、NO排放量计算误差的问题;3.由于烟气与烟尘同时采集,节约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的缺点可能是:由于没有加热,烟气在抽出烟道后因为温度下降会产生少部分液态水,少量SO2等被吸附,同时烟气需要经过干燥器和主机,可能也会有很少量的SO2等被吸附,使得SO2等值偏底。但是这一烟气采样方法产生的误差仍然低于目前的烟气采样方法。为证实这一问题,做如下实验。 目前的烟气采样示意图 目前的烟气采样是:烟气经过过滤除尘和加热后,经软管抽至主机,再由各种电极进行分析。烟气进行加热是为了防止烟气中的水冷凝吸收SO2、NO等。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烟气从A点到B点有一段距离,仍然会出现冷凝。现在假设A点到B点的距离为5米(通常为烟尘采样时橡胶管的长度,现场条件不允许软管太短。)软管内径为5毫米,烟气采样速度为1升/分钟(通常为电极分析时,对烟气流速的要求)。那么烟气由A点到B点(即主机电极)的时间是5*(0.005/2)2*3.14*1000*60=T T=5.9(秒) 现在烟尘的采样时间:假设橡胶管的长度也为5米,采样的速度为5米/秒(烟尘采样时,对烟气流速的最低要求)那么烟气从烟道到主机的时间是5/5=1(秒)。也就是说烟气受到冷凝的时间更短,因此产生的冷凝水也更少,SO2、NO等被吸收的更少。 比较以上两种烟气的采样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它们的共同点是烟气都经过过滤,是干净的;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烟气在进入电极之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无组织废气收集及封闭方案

方案编号/202010××× XXXXXX有限公司 无组织废气收集及封闭方案 XXXXX有限公司 联系人: XXX 联系方式: XXX 2020年10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及设计依据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相关信息 (4) 1.3尾气排放标准 (4) 1.4设计标准 (5) 1.5设计工艺对比及选择 (7) 1.6工程界面 (8) 1.7验收标准 (8) 第二章系统及参数设计 (9) 2.1方案设计概述 (9) 2.3设计说明 (9) 2.4公共设施需求 (10) 第三章管路设计及核心设备简介 (11) 3.1废气管路设计说明 (11) 3.2集气罩和封闭板房设计说明 (12) 第四章安全控制系统简介 (14) 4.3 电控安全控制说明 (14) 4.3.1主要执行规范 (14) 4.3.2设计分界及范围 (14) 4.3.3用电负荷 (14) 4.3.4设备材料选型原则 (14) 4.4仪表及控制 (15) 4.4.1主要执行规范 (15) 4.4.2设计范围 (15)

4.4.3控制系统接地 (15) 第五章运行费用估算 (17) 第六章系统详单 (17) 第七章售后服务 (17)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及设计依据 1.1项目背景 贵公司在生产手套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需要进行处理,受业主委托,本公司在分析比较及遵从有关标准规范,借鉴国内外类似废气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司以往处理相类似废气的经验,本着“合理、经济、有效”的原则,提交以下废气处理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环保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和参考。 《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关于实施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通告》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1.2项目相关信息 现状: 1、丁腈线浸胶间做了抽风处理,没有全密封; 2、磨砂线浸胶间的门一直处于开的状态; 3、手模炉子进出口热风外溢。 4、整体车间废气逸散严重,导致车间内浓度上升及车间外无组织浓度过高; 1.3尾气排放标准 无组织气体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VOCs治理方案模板

北京运通博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喷烤漆房废气治理 项 目 建 议 书 设计单位:北京燕山翔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5年12月

1项目概况 1.1企业简介 (企业全称、主要业务、特设产品,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及其他信息) 北京运通博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系北京运通汽车集团旗下4S经销店之一,是上海通用汽车授权销售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中心,别克车型的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4S汽车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北路乙1号,占地面积约为5700平方米,展厅营业面积1500余平方米,维修车间面积4500平方米。 1.2项目现状 (与VOC治理有关的状况:区域大小数量、现有工艺设备技术状况、VOC主要组成浓度性质、达标情况等。尽量数据化,表格化) 公司现有4套喷烤漆房,对需要进行喷漆的车辆进行喷烤漆维护。喷烤漆房排放的尾气——VOCs(苯、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等)通过喷烤漆房集气系统对废气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气体通过漆房自带的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后经排气烟囱排放至大气。 通过现场走访了解,目前公司使用的油漆均为油性漆,这些油性漆用于汽车喷涂上的面漆、中层漆和底漆。目前公司还没有使用环保的水性漆。 表1 公司VOCs调查表 序号组成原浓度 (mg/l) 排放浓 度(mg/l) 去除 率 原总量 (kg) 排放总 量(kg) 去除 率 备注

1 VOC 2 粉尘 3 注:VOCs排放总量包括油漆、固化剂、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等有机挥发物产生总量和减去现有装置活性炭吸附总量(活性炭吸附量按产生总量的20%计算)。 1.3 存在问题 (针对现有执行标准,从设备工艺技术、指标参数、管理使用维护等各方面列出存在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目前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效率低,VOCs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仍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按照国家环保管理部门的最新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汽车修理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及颗粒物的排放量,拟对公司喷漆房废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确保:(1)、VOCs排放值达到地方排放标准;2、VOCs排放总量降低90%以上,即从原先每年的产生量2931kg,减排2637.9kg,实现企业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我公司在该公司提供的数据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根据同类企业废气数据及工程实施经验,编制了本项目的设计方案,供环保部门审查和厂方选用。 2设计规范 2.1 设计依据 (有新的或更严格的标准,需要及时更新填充进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它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生效)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 一、扬尘 储存 1、各类生产、加工企业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要全部仓储,禁止露天存放。仓储方式包括全封闭储料仓(钢结构或气膜)、筒仓。 2、全封闭储料仓防尘措施 棚仓(含门窗)必须全密封,因防爆、职业防治、安全等特殊原因的可按要求留口。 顶部和四周封闭材料不得存在锈蚀损坏,脱落现象。 地面必须硬化。 储存质量较轻的粉状物料棚仓要在顶部或房梁部加装雾化喷淋装置,做到仓内抑尘。储存砂石、铁矿粉、炉渣等质量较大的物料,棚仓配装射程可覆盖全仓的雾炮。对含水率有要求的物料可以采用高效干雾等抑尘措施。 车辆出入口加装密封门,密封门优先选择自动感应门或自动升降帘,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手动,无车辆出入时保持关闭状态。 棚仓出口必须加设车辆冲洗平台,仓存粉状物料的棚仓要在车辆出入口加设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传输监测数据。 3、筒仓防扬尘措施 仓顶除尘统一加装脉冲式布袋除尘器,(不得使用无动力滤芯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

筒仓卸料口要使用全封闭式管道或螺旋方式输送物料,降低物料跌落高度,减少二次扬尘。 卸料管道要保持完好,不得出现严重锈蚀、破损和接口脱落现象。4、其他料场 确因地质地形、生产安全等条件影响,不能建设全封闭储仓或筒仓时,可选择建设挡风抑尘网并安装无组织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物料堆存高度必须低压挡风抑尘网高度2 米以上,挡风抑尘网内物料必须全部苫盖,加设喷淋或喷雾抑尘设施,喷淋面积必须覆盖全部物料。有条件的企业,在不影响物料性质的基础上可采用抑尘剂进一步防止物料随风起尘。 当工作面必须裸露时,必须同时开启喷淋或喷雾抑尘装置,确保物料不起尘,同时要对地面进行洗扫,保持地面清洁无扬尘。 车辆进出口必须加设车辆冲洗平台、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传输监测数据。 装卸 所有物料装卸(含包装好的物料)必须固定装卸位,严禁随意装卸。所有物料严禁露天装卸,因工艺要求等特殊原因确需露天装卸的,必须同步设置收尘、除尘设施,并布设符合要求的排气筒。 1、装车 煤炭、煤矸石、砂石、矿粉等物料应在密闭储仓内装运,采用筒仓储存的应通过皮带转运,抑尘装车时应固定装车位,并同步设置收尘、吸尘装置,装车时适当提高含水率,无法增加含水率的,装车过程中同步使用雾炮、喷淋或高效干雾抑尘。水泥、粉煤灰和其它必须采取干法运输的散装物

固定污染源采样

第二节污染源采样 (一)固定污染源采样 一、填空题 1.对除尘器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压力进行测定时,可采用校准后得标准皮托管或其她经过校正得非标准型皮托管(如S形皮托管),配压力计或倾斜式压力计进行测定。 2.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 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得总采气量应不少于1m3,取3次采样得算术均值作为管道得烟尘浓度值。 3。采集烟尘得常用滤筒有玻璃纤维滤筒与滤筒两种。 4。烟尘测试中得预测流速法,适用于工况得污染源。 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等速采样得原理就是: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采样嘴气流,使采样嘴得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并抽取一定量得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上捕集到得颗粒物量与同时抽取得气体量,计算排气中颗粒物浓度、 6。在烟尘采样中,形状呈弯成90°得双层同心圆管皮托管,也称型皮托管。 7。在矩形烟道内采集烟尘,若管道断面积〈0.1m2,且流速分布、对称并符合断面布设得技术要求时,可取断面中心作为测点。 8.蒸汽锅炉负荷就是指锅炉得蒸发量,即锅炉每小时能产生多少吨得,单位为比。9.测定锅炉烟尘时,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得部位、测点位置应在距弯头、接头、阀门与其她变径管段得下游方向大于倍直径处。 10。用S形皮托管与U形压力计测量烟气得压力时,可将S形皮托管一路出口端用乳胶管与U形压力计一端相连,并将S形皮托管插入烟道近中心处,使其测量端开口平面平行于气流方向,所测得得压力为。 11、通常在风机后得压入式管道中进行烟尘采样,管道中得静压与动压都为(填“正”或“负”),全压为 (填“正"或“负”)、

环境实验室采样人员上岗考核试题

培训课题:土壤和固体废物采样技术规范HJ/T166-2004、HJ/T20-1998 培训师: 培训日期: 受训人: 分数:(通过>80/不通过<80) 评语: 一、填空题(共52分,每题2分) 1、采集污泥土壤样品,首先要调查地区的、、、 以及对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左右耕层土壤和耕层以下的的土样。 3、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地势平坦,土壤均匀的田块。 4、土壤棋盘式采样方法适用于面积,地势平坦,地形,但土 壤匀的田块。 5、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地势,土壤均匀的田块。 6、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用灌溉的田块。 7、土壤中有害元素的自然本底值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 的主要依据。 10、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11、是指用采样器一次操作从一批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按规定的质量所采取的固体废物。 12、份样量是构成一个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质量。 13、份样数是从一批中所取的个数。 14、批量是构成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的。 15、固体废物采样方法有采样法、采样法、采样法、采样法。 二、判断题(共24分,每题3分)

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如由于酸雨作用使铅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 ) 2、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法两种。() 3、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品格破坏的方法。( ) 4、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 5、底质采样器材质,一般要用强度高、耐磨性能较好的钢材制成,使用前应除去油脂并清洗干净。( ) 6、底质监测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废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 ) 7、底泥样品测定金属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暴晒或在高温下烘干,而应采取的干燥方法是自然风干。( ) 8、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氢氟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S i O2和硅酸盐的酸类。( ) 三、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 1、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总称。 A、含碳有机化合物 B、动植物残体 C、土壤微生物 2、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 A、土壤全分解法 B、土壤浸提法 C、土壤熔融法 3、土壤中有效态金属是指。 A、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部分 B、有机质部分 C、无机质部分 4、测定土壤中金属的分解方法有。 A、全分解法 B、近似全分解法 C、有效态金属提取法 5、底质中砷主要以、氧化物的无机砷形式存在,也可能有少量的有机砷存在。 A、硫化物 B、过氧化物 C、氰化物 6、底质中铬,必须用含的混合酸来解,或用过氧化钠融熔,否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55-200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O78—1996;16171—1996;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 按照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在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3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4.4对于低矮有组织排放源造成影响的处理 依照上述规定设置监控点所测得的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非都是由无组织排放所造成,事实上某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采样

1目的 规范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采样。 3 采样位置 3.1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2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以上。 3.3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3.4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3.5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m~1.3m。 4 采样孔和采样点 4.1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 4.2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图1)。 4.3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图2)。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图3、图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他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 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 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2—85 轻金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执行GB14761.1~14761.7-93《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排气执行GB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2.2 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规定的

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解决方案

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以超低排放改造为契机,我国各行业步入由大到强、绿色转型的发展阶段。 2019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以下简称《意见》,鼓励钢铁企业分阶段分区域完成全厂超低排放改造,力争通过史上最严排放限值要求。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2019年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9〕922号),指出企业应重点加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和手工监测采样点布设的规范化,无组织排放控制、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等薄弱环节改造,以及建立监测监控和台账体系。 2020年1月9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印发《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中环协〔2020〕4号),对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治理与监控提供了指导,为钢铁企业有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四川、河南、上海、浙江、湖北、宁夏、新疆、福建、贵州等省相继都针对超低排放制定了相关的改造方案、技术指南等政策,旨在加强对工业企业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的深度治理,提高企业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无组织排放特点 无组织排放的特点和治理难点: 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工矿企业中,尤以钢铁焦化企业为巨,其每个生产工艺流程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无组织排放,并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无组织排放量大,排放的时间和空间都存在不确定性。 钢铁生产各工艺流程中炼焦、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等环节都有大量的矿石、辅料以及燃料的投入使用,针对这些散料的装卸、存储、破碎、筛分、转运、投料等操作都会带来大量的粒径不均的无组织粉尘排放。

固定污染源监测培训试题(含答案)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1.调查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设施的净化原理、工艺过程、主要技术指标等,以确定监测内容;调查生产设施的运行工况,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规律,以确定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现场勘察污染源所处位置和数目,废气输送管道的布置及断面的形状、尺寸,废气输送管道周围的环境状况,废气的去向及排气筒高度等,以确定采样位置及采样点数量。 2.在确定的采样位置开设采样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保证监测人员安全及方便操作,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 为边长,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 以上。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 1.5 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 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 ,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m~1.3m。 3、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4、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40mm。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完整版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I n t e g r a t e d e m i s s i o n s t a n d a r d o f a i r p o l l u t a n t s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4-12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适用范围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5-2000 批准日期2000-12-07 实施日期2000-12-07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ugitive emission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 HJ/T55-2000 1、主题容与适用围 1.1主题容 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 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 按照GB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在GB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GBI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Om围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Om围;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围的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3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4.4对于低矮有组织排放源造成影响的处理 依照上述规定设置监控点所测得的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非都是由无组织排放所造成,事实上某些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可以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依据GBI6297—1996所作的规定,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测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将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以上基本要求均已在GBI6297—1996中作出规定,本标准将在该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规定和指导。 5、监测前的准备 5.1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5.1.1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 被测单位的名称应采用其全称,与单位公章所示名称相同。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我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下同)综合治理,降低VOCs的排放总量,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注重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分阶段完成全市VOCs污染整治任务,大幅减少重点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化工企业通过源头控制、工艺改进、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生产环节和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罐型和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表面涂装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涂料、提高喷涂效率、安装末端废气处理设施等措施,包装印刷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等措施,全过程控制和减少VOCs排放。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污染治理,企业工艺装备、污染治理水平和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重点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已建成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稳定达到相关控制标准和要求。 二、重点治理行业 重点治理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行业。 三、治理标准及要求 (一)化工行业 产生VOCs污染的企业均应采用密闭化的生产系统,封闭一切不必要的开口,尽可能采用环保型原辅料、生产工艺和装备,从源头控制VOCs废气的产生和无

组织排放。治理后橡胶制品行业达到《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要求,其它化工企业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1.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体系,细化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漏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设置编号和标识,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 2.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排放控制。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回收排入火炬系统的废气;火炬应按照相关要求设置规范的点火系统,确保通过火炬排放的VOCs点燃,并尽可能充分燃烧。 3.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设施应在符合安全等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压力罐、低温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或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的拱顶罐,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应在采用内浮顶罐基础上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等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应采取全密闭、液下装载等方式,严禁喷溅式装载。汽油、石脑油、煤油等高挥发性有机液体和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的装卸过程应优先采用高效油气回收措施。运输相关产品应采用具备油气回收接口的运输工具。 4.加强废水废液废渣系统逸散废气治理。废水废液废渣收集、储存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对逸散VOCs和产生异味的主要环节采取有效的密闭与收集措施,确保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禁止稀释排放。 5.加强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制定开停车、检维修、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措施,非正常工况下生产装置排出的含挥发性有机物的物料、废气和检维修前清扫气应接入回收或净化处理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