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

结合的尝试

: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朗读这首诗,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2: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师:很好。你们对诗文内容已经很了解。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个意象有什么寓意呢?诗人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深刻的蕴涵呢?生:……(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生: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

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不少学生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种感觉。同学们想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猿鸣”一般是不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忧愁,那么“飞鸟”呢?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

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进而认为这就是诗人晚年的心境,那还是杜甫吗?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生:看不到的,那是他心里的硝烟,那硝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大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

师: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说得好啊!

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太感人了。同学们谈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诗的氛围,从触景生情中去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的灾难时代的痛楚声音,就一定能够理解《登高》诗的真正意蕴。现在,同学们再讨论一下: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怎样的“秋”呢?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师: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之秋,望着季节之秋,心里装着国家之秋啊!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没有“艰难”,何来“苦恨”?这是什么关系呢?

生:是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登高》诗的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好,特别是有好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深刻,关于结构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好不好?下课。(师生道别)

教后感: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

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下面为大家带来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供大家参考!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1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 * 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知人论世:你所知道的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 19 岁—33 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 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 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 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 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 56 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

登高诗集锦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主题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悲愤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实录(整理好)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整理好 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 执教:山西省朔州市第二小学孙晓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石头剪刀布 引入谈话:生活中会遇到类似课前游戏中的搭配问题。 1、国庆节我带女儿旅游,怎样搭配衣服? 课件:图T恤牛仔衣裙子牛仔裤长裙 (1)几件上衣?几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算一种穿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1:第一件上衣和第一件下装搭配 生2:我喜欢从左向右第二件上衣和第二件下装 (2)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 生1:4种 生2:6种 (3)利用学具自己摆一摆,你摆了几种?怎样摆的?轻声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一种:生1:(操作)上衣不动,依次用下装去搭配上衣,一共六种(摆放次序乱)第二种:生2:(操作)上衣不动,先用三件下装分别与一件上衣搭配。(有序的放)你觉得她摆得怎么样? 生:有顺序 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不会漏掉 师:她按一定的顺序摆,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遗漏 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第三种:生3:用一件下装分别与两件上衣相搭配,一共六种 这种方法好吗?好在哪儿? 生:有顺序,不重复 (4)比较两种搭配,一种是固定上衣,用下装搭配,一种是固定下装,用上衣去搭配。(课件同步演示衣服和裤子的搭配方式) 1 2 1 2 1 2 1 2 A B C A B C (5)想想刚才怎么摆的,有什么简便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生1:衣服衣服

《登高》杜甫诗词赏析

《登高》杜甫诗词赏析 杜甫 是我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 人一样, 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 但他一生穷愁 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 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 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而且充溢 着眷顾祖国、 同情民众、 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 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 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 当初公私仓 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 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 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 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 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 也把杜甫卷入 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 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 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 腔赤诚写进诗歌,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 《登高》 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 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 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 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 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 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1/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到了六年级,我相信你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课件出示) P《春夜喜雨》 师:相信这首诗同学们一定耳熟能详。谁来读一读?(生读,师随评) 师:你不但读得准确,而且读出了这首诗的韵味。在你们的理解中,1000多年前杜甫笔下的雨是一场怎样的雨呢?(好雨、喜雨、润玉无声的雨) 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但积淀深厚,而且善于提炼和概括!900 多年前,宋代大才子苏轼同样用他的才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更奇妙的雨景图,想不想领略一下?(生兴致盎然,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 师:今天咱们就来一同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课件出示标题)(B 板书课题)(齐读) P作者生字、生词、易错音(字) 师:诗题很长,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1:时间是六月二十七日。 师:是的,正处盛夏,有句谚语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是一个善变的天。 生2:我知道了作诗的地点是望湖楼。 师:美丽的西湖边的赏景楼,这是一个绝美的地方。 生3:我从“醉书”知道这是诗人饮酒之后作的诗。 师:在这六月善变的天,在这西湖绝美的地,诗人苏轼酒醉七分,诗兴正浓,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醉诗”。(课件出示) P全诗 师:自由读诗,看能否读准字音。(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流利) 师:这首古诗就一个生字“遮”,注意是翘舌音,读起来容易,写起来有点难,半包围结

构,“走之”底,先写里面,注意起笔点的位置和关键笔划竖撇的写法,再写“之”写好捺。(教师范写,学生模仿写)。 师:突破了难点字,我们回过头,看能否把此诗读得字正腔圆。(生读)(齐读) 师:古人作诗讲究平仄,基本上一二声是平声,要读得舒缓,三四声是仄声,要读得短促,这样读诗,节奏感和意味就读出来了。不信,咱也试试。 (课件出示)(教师范读第一句,学生练读二、三、四句) P黑——云——翻——墨 // 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指名读,相机指导,教师打手势齐读) 师:碰到古诗你就这样读,读起诗来就有韵味了。 师:古诗的另一种美是“诗中有画”,苏轼的诗中更是蕴含着勃勃生机的动态画面,自己一边读诗,一边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在脑海中想象一下,看能不能看到一幅幅画面呢?(生尝试读懂诗意,读出画面) 师:可以小声说说,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讨论一下,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看到一个景物都是了不起的收获。(生同桌讨论,说说诗的意思及看到的画面) 师:谁来分享下,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一句一句来。 生1:我看到了黑色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把山遮住。 师:这幅画面的主要景物是云。(B板书:云)老师认为把“还没有”换成“还来不及把山遮住”,更妥帖。 生2:我看到了白色的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蹦乱跳着进入船里。 师:这句描写的是雨,(B板书:雨) 大家联系一下生活实际,跳入船里的有哪些雨点呢?(空中落下的和湖面上溅起的)。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篇一: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文人通过登高———望远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朝日照高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抒怀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第一,登高诗歌的悲秋、伤春。 第二,发“思古之幽情”。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并且兼以借古讽今的主题。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怀古实为伤今,咏史实为咏怀 第三,怀人、怀乡之作。第四,抒发家国身世之慨。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 ——兼论“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纪丙奎 【摘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登高题材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始终不会被遗忘 的角落。这类登高作品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 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为了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了一下系 统的分析。

《春》名师课堂实录

《春》名师课堂实录 师:我知道,上个星期天有些同学去春游了,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 赵雅婷:就一个字——美! 朱华伦:美不胜收。 师:不仅美,还美不胜收,你的感受更深一层,好。 吕威:还很快乐。 黄一哲:我感到很幸福,很美好。 师:嗯,你是从自己的心情方面来谈的。 胡博:美丽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 师:哦,景色美,美景多。 邓璞: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我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师:(笑)是一种投人大自然怀抱的感觉吧。 温自豪:我看到美丽的桃花,也看到了许多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我也在想,桃花开的时候,游人如织,但是,在桃花谢的时候,又有谁来问津呢? 师:这是春天带给你的一些思索,不仅细心观察了,还用心思考了,很好。 杨超:我还觉得春风十分温暖。 孙虎:我眼中的春天是鸟语花香的。 齐梦卉:我觉得春天充满了绿色,充满了活力。 师:真好,开动了一切感官去感受春天。是啊,只要你拥有一双善

于发现美的眼睛,春天就无处不在。通过你们刚才的谈话,老师发现,只有当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的时候,这世界才是最美丽的。而春天,正是人与大自然最为和谐亲密的时节。朱自清的《春》,就能让我们看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现在,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全体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 (点评: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学生有话可说,且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师:读完课文了,你们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异口同声)三个! 师:请围绕人与自然和春的关系来概括这三个部分的大意。老师先做一个示范,说第一部分:?人盼春,大自然报春。?(点击课件显示:人盼春,大自然报春)你们看老师的概括恰当吗? 生:(齐)恰当! 师:为什么? 张楚舒:课文一开始就说?盼望着,盼望着?,可见人在盼春。?东风的脚步近了?,表明春天已在向我们走近,这样,大自然的东风就成了报春的使者。 师:好,谢谢你对老师的理解,也谢谢你对春天的理解。那么第二部分就要由你们自己来概括了,谁来说? 邓璞:人赏春,大自然绘春。

《登高》学案含答案

年级活页导学案第周第 15 课时时间月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登高》学案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的诗风 学习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是谁?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杜甫的《登高》 二、解题 杜甫(721-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首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诗三首《登高》(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登高》(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 学设计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隆回二中 罗志辉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

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 )清作(zuò )客霜鬓 (bìn )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杜甫《登高》的诗词赏析

杜甫《登高》的诗词赏析 杜甫 是我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 人一样, 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 但他 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 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 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而且充溢 着眷顾祖国、 同情民众、 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 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 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 当初“公私 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 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 ( 《北征》 ) 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 斗争、 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 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 重危机, 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 使他的“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 《奉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 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和家国之悲, 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 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 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 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 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 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 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 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

《小马过河》名师课堂实录

《小马过河》名师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门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 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渎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 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生笑了,说:“小马。”)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小马第一次来到咱们这儿,看到这么多的人,他心里十分紧张。谁愿意随便对他说点什么,让他放松放松。 生:小马,你别紧张,我们欢迎你。 生:小马,我们愿意和你交朋友。 生:小马,我们班的同学可好了,别害怕。 师:小马真高兴,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现在他不紧张了,而且他还特别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评析: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很亲近、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氛围。]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小马过河。) 师: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小马为什么过河? 生:小马过去河了吗? 生:小马是怎样过河的?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快快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阅读当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读准字音;3.读通句子;4.读课文,标㈩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8个。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边读边带着表情,一会露出了微笑,一会儿又皱紧了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生:当我读到小马过不去河的时候,我替他着急,就皱紧了眉头;当我看到小马最后过河了,我真为他高兴。 师:看来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文中的小马了,说明你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相信你一定

苏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登高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登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复习目标: 1、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 复习内容疏理: 【知识导学】 1.背景补充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情特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3.联系解题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猿啸()渚清()霜鬓()潦倒()浊酒()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③潦倒新停浊酒杯()④艰难苦恨繁霜鬓() 3.下面是以《登高》为例来谈诗歌朗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朗读时,读准语调语气很重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句,朗读时,“风急”要读得很凄寒;读“天高”时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读出那种空旷渺远的感觉。 B.把握好重音也是朗读成功的必要环节,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 “万”“里”“悲”“常”都要重读;“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多”、“独”都要重读。以读出诗人愁苦不堪、孤苦伶仃的感情。 C.轻重也是朗读成功不成功的要素,如《登高》中,“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 D.朗读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调、语气,还要配合表情、动作。如读“天高”时最好仰视;“渚清”“沙白最好俯视。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登高》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②严武病逝,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异乡,心境凄苦异常。 ③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作客经过 B.问世作客通过 C.面世做客通过 D.问世做客经过 5.下面是对杜甫的《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一年级数学名师教学课堂实录

数学教学名师课堂实录(小学一年级人教版) 《数数》教学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样数图上的物品和人物。下面,哪位同学能从1数到10呢?(有几个同学都很流利地数出来) 师:全班一起数一数吧。(全班齐数)非常流利,不错。 二、教授新知 (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看到图中有一面国旗,那么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出示1) 生:老师还有一位老师。 师:对!不管是一位老师还是一面国旗,只要是数量只有“一”的,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请同学们再观察图,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1”? 生:一个足球。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 (指后全班都说:“对!”) 生:一栋教学楼。 师:对吗?图上是不是只画了一栋教学楼呢?大家看看。(全班都说:“是!”)那我们学校是不是只有一栋教学楼呢? 生:不是。 (一个学生边说边用手指着几栋教学楼的方位)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学校有好几栋教学楼。 生:国旗上有一颗大星星。 师:哦,你看得真仔细!我们看一下国旗,上面是不是有一颗大的星星? (同学们都仔细的看着,然后说:“是!”)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上课时也很积极,有不一样的意见时能大胆说出来,这一点非常好。 生1:老师,还有一个足球场。 生2:有一个操场。 (教师把学生们说出来的东西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细心,昨天我们只是数了一面红旗和一位老师,这么多的东西都没有数出来,现在你们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 (出示挂图,全班一齐从1数到10) 师:请大家再看一看,还有哪些物品是我们没数到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我们身上都有些什么器官,比如:我有1张嘴,2只手。同学们能不能用“我有几个什么”来说一说呢? 生1:我有2只脚。 生2:我有一个鼻子。 生3:我有2只手。 生4:我的这只手有5根手指。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杜甫诗三首--登高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教师做朗读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四)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参考: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参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探讨: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参考: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应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漂泊。 【设计思路】首联问题的设置主要从意象和意境出发,但是在分解诗句后,要用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把握诗句的整体意境;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完整版)杜甫《登高》的诗词赏析

杜甫
杜甫《登高》的诗词赏析
是我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
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 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
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 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 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 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 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 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 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 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 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 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 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 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 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 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

风筝教学实录 名师课堂

风筝说课稿 一、导入大家记得你们小学学过的一篇文章?贾平凹的风筝,那还记得作者贾平凹和他的伙伴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吗?放风筝对他说,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放风筝,作风筝。确实,说起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 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了,大家都喜欢放风筝吗?放风筝时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大家的发言看来,风筝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梦想和快乐。但是,却有这样的一个人,当他看到别人放风筝时,却只觉得惊异和悲哀,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到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风筝》。 风筝这篇文章是文学大师鲁迅写的 二、作者简介 我们知道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那他真名是叫什么?周树人,对,原名周樟寿。鲁迅是他的笔名,那大家知道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文章是什么吗?没错,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鲁迅其实是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可是后来他的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入狱后,在加上他又年幼丧父,那么家境也因此败落下来,而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这种家庭变故使他不得不和母亲一起分担生活的负担,这也使他过早的结束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对于她的年幼的弟弟妹妹而言,长兄如父,这就意味着他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就像今天我们讲的这篇文章就是写他和弟弟之间事,那这篇文章选自诗集《野草》, 那在简单地了解鲁迅先生,以及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后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检查字词 相信大家回去都有做了充分的预习,现在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我等下会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一些词注音。 苦心孤诣.嫌恶 ..什.物 虐.待笑柄.瑟.缩 (刚刚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希望大家回去之后,继续巩固,复习这些词汇。 四、课文分段 一、引出回忆(1-2)惊异、悲哀 二、折断风筝(3-4)嫌恶 风筝三、中年悔悟(5-11)悔悟、补过 四、现实(12)悲哀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部分: 1、作者看到北京的冬季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心情如何? 生:惊异和悲哀 悲哀很好理解,惊异,也就是惊讶,诧异。可是我们想就算一个人不喜欢风筝那也不至于看到风筝就感到惊讶悲哀对不对?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种感觉呢?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因为通常放风筝应该是春天或者秋天的时候,但是在北京居然在冬季放风筝,所以会让作者有点惊讶。 对,因为在作者的记忆里,故乡放风筝是在春二月,但是现在北京是什么季节啊? 生:冬季。 而且地上还有积雪。所以作者才觉得惊异。那作者又为什么感到悲哀呢? 生:因为他想起了想到了小时候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 2、是回忆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所以感到悲哀,那你能不能把这个精神虐杀的一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