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GDP概念中最终产品包括()

A.有形产品B.无形产品C.自我服务品D.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2.用收入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

3.NDP和NI之间的差额是()

A.公司利润B.工资C.间接税D.利息

4.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是()。

A.部门加总法B.增值法C.支出法D.收入法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6.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被称为()。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的收入

7.在通过国内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不能够()

A.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D.扣除折旧

8.应计入我国2006年GDP的是()

A.2005年生产而在2006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06年中国人投资于美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C.2006年美国人投资于中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D.某人2006年自制自用的汽车

9.国民收入是()

A.国内生产总值减资本折旧B.国内生产净值减间接税

C.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D.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10.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

12.GDP与NDP之间的差额是()

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

1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C.建造一座住宅D.以上都是

14.GDP和NDP之间的差额是()

A.直接税B.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

15.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现为()

A.I+G=S+T B.I=S+T C.I=S D.I+G=S

16.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

17.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A.GDP=C+I+G+(X-M) B.GDP=C+S+G+(X-M) C.GDP=C+I+T+(X-M) D.GDP=C+S+T+(M-X) 18.当政府购买的增加量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量相等时,国民收入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相关

19.已知一个经济体中的消费为6亿,投资为1亿,间接税为1亿,政府购买为1.5亿,进口为1.8亿,出口2亿,则()

A.NNP=5亿B.GNP=7.7亿C.GNP=8.7亿D.NNP=8.7亿

20.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

A.折旧B.转移支付C.公司未分配利润D.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支付

21.下列不是转移支付的是()

A.工厂发给工人的奖金B.失业救济金 C.困难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22.下列产品中应计入当年GNP的有()

A.外国资本在本国所获得的利息B.某人花50万元买了一套旧房

C.女主人所做的家务劳动D.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23.下面哪一项不是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

A.租金B.利润C.利息D.转移支付

24.国民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

A.折旧B.转移支付C.公司未分配利润D.间接税

25.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工资B.私人投资C.政府的转移支付D.政府支付的利息净额

2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________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27.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8.GDP帐户将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济商6%的拥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29.两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A.I=S B.I+G=S+T C.I+G+X=S+T+M D.I+T=S+G

30.用收入法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A.C+I+G+(X—M)B.C+I+S+T C.C+S+T D.S+T+G+(X—M)

3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3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A.I=S B.I+G=S+T C.I+G+X=S+T+M D.I+T=S+G

3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C.企业支付当期员工工资D.购买普通股票

3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和500亿 B.12500亿和10500亿C.2500亿和2000亿D.7500亿和8000亿

35.一国1965年生产3万吨钢铁,稻谷4万吨,假设钢铁每吨500美元,稻谷每吨1000美元,到1995年生产钢铁5万吨,稻谷7万吨,假设钢铁每吨1000美元,稻谷每吨1500美元,则以1965年为基年,199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

A.5500万美元B.9500万美元C.7550万美元D.15500万美元

36.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国民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消费支出增加B.自发税收下降

C.政府购买支出增加D.净税收增加

37.当GDP折算指数大于1时()

A.名义GDP小于实际GDP,当年的价格水平比上年下降了

B.名义GDP小于实际GDP,当年的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了

C.名义GDP大于实际GDP,当年的价格水平比上年下降了

D.名义GDP大于实际GDP,当年的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了

38.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可以计入2011年GDP的有()BE

A.甲工厂2011年购买一辆2010年生产的卡车B.乙农民2011年生产并销售的粮食

C.2011年政府转移支付 D.2011年丙家庭主妇为自己家庭提供的家务劳动

E.2011年丁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

2.在三部门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决定总需求的因素包括()。ACE

A.消费及其决定消费的收入B.储蓄及其决定储蓄的收入C.政府支出

D.出口E.投资及其决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

3.下列说法中对GDP理解正确的有()ABDE

A.一定地域内生产的B.计算的是最终产品 C.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的

D.一定时期内人们生产的 E.用货币形式表示的市场价值

4.下列计入当年的GDP的有()ABCDE

A.购买一套10万元的新住房 B.购买8万元的新汽车

C.农民当年生产的不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D.银行从企业获得5万元贷款利息

E.购买旧住房时支付中介费1000元

5.用支出法测算GDP时应该包括的项目有()ABDE

A.家庭消费支出B.私人投资C.政府转移支付 D.净出口E.政府购买

6.用支出法测算的GDP包括()BCDE

A.税收B.消费C.投资D.政府购买E.净出口

7.以下哪几项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范畴()。ABD

8.按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应计入私人投资的项目包括()BCD

A.个人购买的汽车B.企业库存增加C.个人购买的住房

D.企业新建厂房E.个人交的住房租金

9.用收入法测算GDP时,下列哪几项不应计算在内()。ABDE

A.销售上期生产的房屋所得收入B.出售股票和债券所得收入

C.出租房屋所得收入D.接受政府转移支付而获得的收入

E.个人交的住房租金

10.以收入法核算GDP时,包括以下哪几项?()ABCDE

A.工资B.租金C.利润D.利息E.间接税和折旧

11.三部门经济中,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BCD

A.政府购买(G) B.消费(C) C.储蓄(S) D.税收(T) E.投资(I)

三、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3.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和在境外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

值总和。

4.国内生产净值是指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5.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总和。

6.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7.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去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9.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10.GDP折算指数是一种反映经济社会各类型商品总体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

四、简答题

1.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

(1)两部门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C+I=C+S,即I=S

(2)三部门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C+I+G=C+S+T,即I=S+(T-G)

(3)四部门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C+I+G+X-M=C+S+T+Kr,即I=S+(T-G)+(M-X+Kr)

2.说明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在两个部门经济中,其中只有消费者和企业。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储蓄,即Y=C+S。由恒等式:总支出=总收入,可得,C+I= C+S,进一步得I=S,即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储蓄恒等式。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国民收入的核算(2)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总收入—总支出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失业和通货膨胀(4)经济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5)开放经济学(6)宏观经济政策

4.简述GDP、NDP、NI、PI和PDI之间的关系。

NDP=GDP-折旧

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DI=PI-个人所得税。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以及理解这一定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市场价值(2)GDP是地域的概念,不是国民的概念(3)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价值(4)GDP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而不是所售卖掉的

(5)GDP是流量的概念(6)GDP是对所有产出的全面衡量

6.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方转移给了另一方,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用过的卡车在消费者第一次购买的时候就已经计入GDP,再次购买不能重复计算。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指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7.简单说明用支出法如何测算国内生产总值。

(1)所谓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即GDP=Q1P1+Q2P2+...+QnPn

(2)从总支出的角度来讲,GDP主要包括以下四项: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的购买支出(G)、净出口(X-M)。所以GDP= C+ I+ G+(X-M)。

8.简单说明收入法是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1)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租金,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同时再加上折旧和间接税两项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从收入的角度来讲,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间接税

9.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购买公司的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用于生产,例如购买机器设备,提供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的债券利息可看作是资本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益,当然要计入GDP。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是用纳税人身上取得的税收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10.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区别。

名义GDP是指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实际GDP是指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出来GDP。

实际GDP=名义GDP×100/GDP缩减指数

11.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从概念上讲,个人购买债券和股票的投资行为是指个人投入资金从而增值的行为,通常是自身拥有的货币资金的增大,而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值得是增加或变更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这种投入是为生产准备的,它能够带来产品的增加。个人购买债券和股票通常是债券和股票在不同投资者间转手获利的行为,不会带来社会产出的增加,只是个人财富的转移,因此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算投资。

五、计算题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年,

则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计算2000-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2002年价格比2000

答案:(1)2000年和200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922.5美元和1245.5美元;(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年,则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110美元;(3)2000-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为112.2%,2002年价格比2000年价格上升12.2%。

2.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10年与201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试计算:(1)2010年和2012

(2)如果以2010年作为基年,则201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计算2010-201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1)2010年和201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9225和12455;(2)如果以2010年作为基年,则2012

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1100。(3)2010-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为112.2%,2012年价格比2010年

价格上升12.2%。

3.假设名义货币存量为2000亿元人民币,试问价格水平下降10%及上升10%时,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

它的增减幅度各为多少?

答案:实际货币存量分别变为2222.2P和1818.2P。它的增减幅度各为11.11%和-9.09%。

4.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

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

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答案:(1)国内生产净值=4300;(2)净出口=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990;(4)个人可支配

收入=3310;(5)个人储蓄=310。

六、论述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1)国民收入的核算

(2)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总收入—总支出模型,IS—LM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4)经济周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5)开放经济学

(6)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投资减少将导致()。

A.GDP下降而S不变B.GDP下降而S上升 C.GDP和S同时下降D.GDP不变而S下降

2.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

A.单纯的商品总供给量B.单纯的商品总需求量C.总价格水平D.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互作用直至相等3.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储蓄倾向值是0.2,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是()。

A.1.25 B.2.5 C.5 D.10

4.政府增税400亿元用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为0.75,GDP的变动为()。

A.增加1200亿元B.减少1200亿元 C.增加400亿元D.减少400亿元

5.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称为()

A.APC B.MPC C.APS D.MPS

6.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a和b>0,则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7.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8.储蓄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自主性消费B.边际消费倾向C.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

9.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10.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者税收)改变量之间的比率,被称为()

A.投资乘数B.政府购买乘数C.税收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

11.某一消费函数为C=240+0.75Y,在Y为400时,则MPS为()

A.0.6 B.0.75 C.1.35 D.0.25

12.引致消费量的大小取决于()

A.自发消费B.收入和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储蓄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3. 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MPC=1+MPS B.MPC=MPS-1 C.MPC=1-MPS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4.假设家庭部门边际消费倾向为0.75,则税收增加200,国民收入将减少()

A.500 B.600C.200 D.800

15.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1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17.假定一个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政府购买乘数为()

A.1.25 B.1 C.4 D.5

18.若MPC=0.8,则投资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A.60万B.100万C.250万D.500万

19.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边际消费倾向为0.7 C.边际消费倾向为0.9 D.边际消费倾向为0.6 20.投资乘数在哪种情况下较大?()。

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D.通货膨胀率较高

2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9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300亿元

22.假设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情况下,应增加的支出数量是()

A.50亿元B.500亿元C.450亿元D.550亿元

23.在45度线图中,消费曲线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A.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DP水平B.均衡的GDP水平

C.消费C和投资I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24.消费曲线上移意味着消费者()

A.因收入增加而增加储蓄B.因收入减少而减少储蓄

C.在不变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减少了D.在不变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增加了

25.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数值相等B.投资乘数与税收乘数数值相等

C.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数值相等 D.政府购买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数值相等

26.某一消费函数为C=240+0.75Y,在Y为400时,则APC为()

A.0.6 B.0.75 C.1.35D.0.55

27.若MPC=0.6,则投资增加5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A.600万B.1000万C.1250万D.1500万

二、多项选择

1.下列有关消费函数C=a+bY的论述正确的有()AE

A.a是自主性消费B.b是自主性消费C.bY是自主性消费

D.a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E.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2.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是()ACE

A.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 B.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变化无关

C.随着收入增长,消费数量的增长慢于收入的增长D.随着收入增长,消费数量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E.随着收入增长,平均每单位收入中的消费逐渐减少

3.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CD

A.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的增加 B.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等于收入的增加C.消费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的增加 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E.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4.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CD

A.平均消费倾向B.平均储蓄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E.投资数量

5.下列因素中能够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的是()AC

A.投资增加B.投资减少C.政府购买增加D.政府购买减少 E.税收增加

三、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2.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3.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4.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5.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6.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7.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四、简答题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消费函数是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储蓄函数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C(Y)+S(Y)=Y

(2)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3)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MPS=1

2.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递减?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家庭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意味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增加的速度。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远虑等特性所决定的。

3.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1/(1-b)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某种原因经济中增加了100美元的投资,这100美元的投资使得经济中用于投资品的支出增加了等量的数值。经济中增加的100美元将会用来购买投资品,则生产投资品的厂商多获得100美元的收入,参与生产该投资品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100美元的收入,即国民收入增加100.

当参与生产投资品的家庭部门增加了100美元之后,他会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储蓄,同时增加消费。既定该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家庭部门在增加的100美元收入中会将其中的80元用于购买消费品。结果经济中用于消费品的支出量增加了80美元。消费需求导致消费品生产增加80美元。这80美元又以消费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形式流入到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家庭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又增加了80美元。

同样,生产消费品的要素所有者会把这80美元收入中的0.8,即64美元用于消费,是社会总需求增加64美元,并由此导致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再增加64美元。如此不断继续下去,通过增加100美元投资,社会最终增加的国民收入为:

五、计算题

1.在一个三部门经济系统中,假定消费函数C=500+0.8Yd,I=200,G=300,T=300。其中,C表示消费,Yd表示可支配收入,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T表示税收,请求:(1)储蓄函数;(2)均衡的国民收入。

答案:(1)储蓄函数S=-500+0.2Yd;(2)均衡的国民收入为3800。

2.假设在一两部门模型中,某国的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为300时,求:(1)计算此时均衡国民收入;(2)投资增加到500时,计算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答案:(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5200;(2)投资增加到500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800。

3.已知某国宏观经济情况如下,总消费函数为C=5000+0.6Y d,其中Y d为可支配收入;政府只征收定量税T0=6000,无转移支付和其它税收;投资总量为I=12000,政府支出为G,并且实现了平衡预算。求:(1)求上述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2)求上述条件下的储蓄总量;(3)求上述条件下的投资乘数。

答案:(1)均衡国民收入为48500;(2)储蓄总量为12000;(3)投资乘数为2.5。

4.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求:(1)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国民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2)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答案:(1)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10;(2)增加的收入为250。

5.假设某三部门经济体中,存在如下方程:消费函数C=500+0.8(Y-T);投资函数I=200;政府购买G=300;税收函数T=150。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消费支出;(3)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4)税收乘数。

答案:(1)均衡的国民收入为4400;(2)消费支出为3900;(3)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都是5;(4)税收乘数是-4。

6.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求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

答案: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分别为750、700和50。

7.在两部门经济中,若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求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答案: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分比为10和950。

8.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 y 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 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国民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1)均衡国民收入是1000;(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分别是5、5、-4、4、1。

9.在一个三部门经济系统中,假定消费函数C=120+0.6Yd,I=100,G=50,T=50。其中,C表示消费,Yd表示可支配收入,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T表示税收,请求:(1)储蓄函数;(2)均衡的国民收入。

答案:(1)储蓄函数为S=-120+0.4Yd;(2)均衡的国民收入为600。

10.已知某国宏观经济情况如下,总消费函数为C=1000+0.8Y d,其中Y d为可支配收入;政府只征收定量税T0=8000,无转移支付和其它税收;投资总量为I=18000,政府支出为G,并且实现了平衡预算。求:(1)求上述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2)求上述条件下的储蓄总量;(3)求上述条件下的投资乘数。

答案:(1)均衡国民收入为103000;(2)储蓄总量为18000;(3)投资乘数为5。

11.假设在一两部门模型中,某国的社会储蓄函数为S=-500+0.25Y,投资为500时,求:(1)计算此时均衡国民收入;(2)投资增加到800时,计算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答案:(1)均衡国民收入为4000;(2)投资增加到800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1200。

12.假设某三部门经济体中,存在如下方程:消费函数C=100+0.6(Y-T);投资函数I=50;政府购买G=250;税收函数T=100。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消费支出;(3)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4)税收乘数。

答案:(1)均衡的国民收入是850;(2)消费支出是550;(3)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都是2.5;(4)税收乘数是1.5。

13.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500+0.8Y,投资为20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求:(1)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国民收入)为10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2)若投资增至300,试求增加的收入。

答案:(1)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国民收入)为1000,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320;(2)若投资增至300,增加的收入为500。

1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500+0.75Y,投资为200(单位: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消费函数变为C=500+0.9Y,投资仍为200,收入为多少?(3)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有何变化?

答案:(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分别为2800、2600和200;(2)若消费函数变为C=500+0.9Y,投资仍为200,收入为7000;(3)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由4变为10。

15.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500+0.8Y,投资为30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求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

答案: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分别是4000、3700和300。

16.社会原来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至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1)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的平均消费倾向;(2)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的平均储蓄倾向;(3)收入水平由1000亿元增加至1200亿元时的边际消费倾向;(4)收入水平由1000亿元增加至1200亿元时的边际储蓄倾向。

答案:(1)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的平均消费倾向=0.8;(2)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的平均储蓄倾向=0.2;(3)收入水平由1000亿元增加至1200亿元时的边际消费倾向=0.5;(4)收入水平由1000亿元增加至1200亿元时的边际储蓄倾向=0.5。

六、论述题

1.以两部门经济为例,通过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均衡分析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请画图说明。

答:在图a中,总支出曲线与45o线的交点确定均衡的收入量。图b则表示价格总水平与使得收支相等的总支出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经济的总需求曲线。

对应于图b中的一个特定的价格,比如P1,在M既定的条件下,经济中实际货币量m1=M/P1表示出来。从而决定相应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如图中的AE1.对应于这一总支出,在

45o线上,经济中均衡的总支出水平为Y1,由此得到价格总水平P1对应的总支出,在图b中总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

在图b中把每一价格总水平所对应的产出水平描绘成一条曲线,即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AD。由于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下降,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所以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是什么?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会递减?

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家庭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意味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增加的速度。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类天性具有谨慎、远虑等特性所决定的。

3.论述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

答: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1/(1-b)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某种原因经济中增加了100美元的投资,这100美元的投资使得经济中用于投资品的支出增加了等量的数值。经济中增加的100美元将会用来购买投资品,则生产投资品的厂商多获得100美元的收入,参与生产该投资品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100美元的收入,即国民收入增加100.

当参与生产投资品的家庭部门增加了100美元之后,他会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储蓄,同时增加消费。既定该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家庭部门在增加的100美元收入中会将其中的80元用于购买消费品。结果经济中用于消费品的支出量增加了80美元。消费需求导致消费品生产增加80美元。这80美元又以消费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形式流入到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家庭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又增加了80美元。

同样,生产消费品的要素所有者会把这80美元收入中的0.8,即64美元用于消费,是社会总需求增加64美元,并由此导致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再增加64美元。如此不断继续下去,通过增加100美元投资,社会最终增加的国民收入为:

100+100×0.8+100×0.82 +……=100/(1-0.8)=500美元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在LM曲线的中间区域,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

A.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B.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

C.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下降D.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2.西方经济学认为,在LM曲线的古典区域()。

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3.若投资函数I=α-βr,则引致性投资是指()。

A.αB.-βr C.βD.以上答案都正确

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DP水平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5.下列不属于产生货币需求的动机是()。

A.交易动机B.储藏动机C.投机动机D.预防动机

6.LM曲线右下方区域的点表示()。

A.货币需求一定大于货币供给B.货币需求一定小于货币供给C.投资一定大于储蓄D.投资一定小于储蓄7.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的因素有()。

A.投资增加B.政府购买增加C.储蓄增加D.消费增加

8.西方经济学认为,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B.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9.当经济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时()

A.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 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D.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10.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1.货币供给的增加()

A.使LM曲线向左移B.使LM曲线向右移

C.使IS曲线向左移D.使IS曲线向右移

12.在“古典区域”,下面哪种情况会引起收入增加?()

A.LM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增加B.LM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C.IS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D.IS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减少

13.最能反映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处特征的是()

A.经济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B.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不一定相等

C.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和商品市场均衡条件

D.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达到均衡

14.导致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有()

A.货币需求量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货币供给量增加D.市场均衡利率升高

15.税收增加将()。

A.使IS曲线左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B.使IS曲线左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但降低利率水平D.使IS曲线右移,降低收入水平但提高利率水平

16.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线右上方,LM线的左上方,则表示()

A.I>S,L>M B.I>S,LM D.I

17.若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1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利息率上升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B.物价上升C.货币供给减少D.货币供给量增加

20.直接引起货币交易需求上升的因素是()

A.收入减少B.收入增加C.利率下降D.利率上升

21.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处于IS曲线的左边,则该经济状态的发展趋势为()

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B.利率下降,收入减少 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D.利率下降,收入增加22.如果一项仅用一年的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36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

A.120% B.20%C.83% D.17%

23.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24.IS-LM模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减少,利率提高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提高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5.假定经济处于IS曲线的右上方和LM曲线的左上方,意味着()。

A.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26.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的因素有()。

A.投资增加B.政府购买增加C.储蓄增加D.消费增加

27.西方经济学认为,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B.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28.LM曲线右下方区域的点表示()。

A.货币需求一定大于货币供给B.货币需求一定小于货币供给

C.投资一定大于储蓄D.投资一定小于储蓄

29.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0.市场利息率提高,()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31.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货币市场的利息率,其中()

A.货币需求与收入反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 B.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C.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D.货币需求与收入反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3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3.位于LM曲线左上方且在IS曲线上的点意味着()

A.投资等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等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35.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是()

A.预防动机B.谨慎动机C.投机动机D.交易动机

36.如果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37.由利息率变动引发的投资,被称为()

A.净投资B.重置投资C.自主投资D.引致投资

38.自发投资支出增加2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20亿美元B.左移2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美元3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0.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经济处于IS曲线左下方,那么()

A.投资等于储蓄B.投资小于储蓄C.投资大于储蓄D.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41.IS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

A.充分就业均衡B.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C.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不均衡D.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不均衡

42.货币供给()。

A.直接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B.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C.由商业银行决定D.由中央银行决定,通常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43.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以下哪种情况将产生货币的需求()。

A.购买股票、债券的风险B.通货膨胀的无法预期 C.个人从事非法交易的愿望D.购买时的便利44.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45.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利息率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

A.上升B.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46.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处于LM曲线的右边,则该经济状态的发展趋势为()。

A.利率上升,收入减少B.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增加D.利率下降,收入减少

47.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在()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种利率水平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二、多项选择

1.在IS-LM模型中,下列阐述正确的是()。BD

A.IS曲线左移,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均衡利率将提高B.IS曲线左移,均衡国民收入将减少,均衡利率将降低C.LM曲线左移,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均衡利率将下降 D.LM曲线左移,均衡国民收入将减少,均衡利率将上升E.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2.根据IS-LM模型()BC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E.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3.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条件是()。BDE

A.总支出增加B.政府购买减少C.价格水平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 E.投资减少

4.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BCD

A.税收增加B.投资增加C.储蓄减少D.自发消费增加 E.政府购买减少

5.凯恩斯认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心理规律有()ACE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边际收益递减C.流动偏好陷阱 D.边际效用递减E.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6.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ABCDE

A.投资增加B.政府购买增加C.储蓄减少D.税收减少 E.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7.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BC

A.货币需求增加B.货币需求减少C.货币供给增加D.货币供给减少E.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E

A.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B.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与国民收入成反比

C.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与利息率成反比D.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与有价证券的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E.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9.以下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ACD

A.货币的交易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B.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

C.货币的预防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D.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

E.货币的交易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

10.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ACE

A.交易动机B.获利动机C.预防动机D.减税动机E.投机动机

三、名词解释

1.IS曲线:表示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2.货币需求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3.货币的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4.投资函数是指其他因素不变时,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5.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6.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个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7.LM曲线表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8.IS-LM模型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决定模型。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哪些?

答:货币需求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有:(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

2.简述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及产生的原因。

答:(1)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人们之所以具有交易动机原因在于交易发生的时间和取得收入的时间不同步。

(2)预防动机(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之所以有预防动机,原因在于未来的收入和支出具有不确定性。

(3)投机动机,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之所以为了投机目的持有一定量的货币,原因在于有价证券市场上价格变动可以使购买有价证券者获利或者蒙受损失。

3.简述货币投机需求的决定因素。

答:决定货币投机需求的因素是市场利率,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4.简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答:当投资等于储蓄,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I(r)=S(Y)。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m=L1(Y)+L2(r)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是

I(r)=S(Y)

m=L1(Y)+L2(r)

5.在IS曲线右边国民收入如何变化?在LM曲线右边利率如何变化?

答:IS曲线右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点,产品市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国民收入将减少。

LM曲线右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将导致利率上升。

五、计算题

1.假设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亿元人民币,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它的增减幅度各为多少?

答案: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实际货币存量分别变为1250/P和5000/6P,它的增减幅度各为+25%和-16.7%。

2.假定在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80+0.75Y,投资I=70-6r,名义货币供给M=180,价格水平P=2,货币需求L=0.2Y-4r,求:(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和LM曲线分别为Y=600-24r和Y=450+20r;(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分别为3.41和518.18。

3.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货币供给为500,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曲线为Y=4250-125r;(2)LM曲线为Y=2000+250r;(3)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分别为6和3500。

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00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00r(单位都是亿美元)。求:(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和LM曲线分别为Y=1250-3000r和Y=750+2000r;(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分别为0.1和950。

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300+0.6Y,投资为100(单位: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8Y,投资仍为100,收入为多少?(3)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有何变化?

答案: (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分别为1000、900和100;(2)收入为1000;(3)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从2.5变为5。

6.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求:(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答案:(1) IS和LM曲线方程分别为Y=2500-500r和Y=625+125r;(2)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分别为1000和3;(3)均衡国民收入增加500。

7.假定在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300+0.75Y,投资I=200-6r,名义货币供给M=300,价格水平P=2,货币需求L=0.2Y-4r,求:(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和LM曲线分别为Y=2000-24r和Y=750+20r;(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分别为28.41和1318.18。

8.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1-t)Y,税率t=0.2,投资函数为I=800-50r,政府购买G=9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货币供给为500,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9.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500-100r,储蓄函数为S=-3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600,价格总水平P=1。求:(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5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答案:(1)IS和LM曲线方程分别是Y=4000-500r和Y=1500+125r;(2)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分别是2000和4;(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5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2500。

10.假定两部门经济中,货币需求函数L=0.2Y-4r,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150,其中,L表示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利率,C表示消费。若实际货币供给M=200,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答案: 均衡收入和利率分别是1250和12.5。

六、论述题

1.利用IS-LM模型,论述均衡产出与利率的决定和变动。

答案: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当国民收入Y和利率r的组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I(r)=S(Y)

m=L1(Y)+L2(r)

当影响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因素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会发生变动,从而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发生改变。

首先,假设LM曲线位置不变,当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减少和税收减少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国民收入量增加,均衡利率提高;当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减少,储蓄增加和税收增加时,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国民收入量减少,均衡利率降低。

其次,假定IS曲线的位置不变,当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当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率升高。

IS和LM曲线同时变动也会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发生变动。

2.用IS—LM模型说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答: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当国民收入Y和利率r的组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I(r)=S(Y)

m=L1(Y)+L2(r)

3.论述IS曲线的含义及其在两部门经济中的移动。

答;IS曲线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IS趋向向左下方移动。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来说()。

A.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B.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

C.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D.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

2.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

3.在“流动陷阱”中()。

A.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4.政府投资的增加可能会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乘数效应B.加速原理C.挤入效应D.挤出效应

5.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B.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效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无效

6.在“流动陷阱”中()

A.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7.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内,考察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最可能的情况是()

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也有效

C.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D.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也无效

二、多项选择

1.以下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论述正确的是()ABD

A.一般的,通过变动政府购买和税收而使得IS曲线变动的政策可归结为财政政策

B.一般的,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使得LM曲线变动的政策可归结为货币政策

C.在LM曲线的垂直区域,即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D.无论是实行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应逆经济风向行事

E.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三、名词解释

1.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于手中的情况。

四、简答题

1.简述“流动性陷阱”是怎样形成的?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可能再下降了,债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了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持有的债券全部换成货币,而且这时人们也绝不肯再去购买债券。因此形成了流动性陷阱,即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于手中的情况。

2.结合图形简述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陷阱是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于手中的情况。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1.根据LM曲线形状,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是()。

A.累进税制B.调整税率C.社会福利支出D.失业救济金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对整个经济影响程度最大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B.调整再贴现率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D.道义劝说

3.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职能的是()

A.货币发行B.最终贷款人C.商业贷款D.执行货币政策

4.政府执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最常使用的手段是()

A.调整税率B.改变转移支付

C.改变政府购买水平D.增加农产品补贴

5.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B.道义劝告C.再贴现率D.公开市场业务

6.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利率B.增加公共工程支出C.增加税收D.减少福利支出

7.面对经济萧条,政府最可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

A.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B.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从宽的货币政策

C.削减支出、增税,以及实施从宽的货币政策 D.削减支出、增税,以及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8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

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

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

9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A.国有企业上缴利润B.税收收入C.国债收入D.规费收入

10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总需求管理政策()

A.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可能无效B.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有效

C.在短期内无效,在长期内可能有效 D.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无效

11.在经济出现严重萧条时,应同时采用()。

A.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B.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D.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12.中央银行最严厉的货币政策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变更再贴现率C.调整法定准备率D.道义劝说

13.假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为5%时,银行得到一笔300美元的存款,则货币通过银行体系存贷,这笔存款最终增加量将达到()

A.6000 B.1500 C.3000 D.1000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9章 一、选择题 1.政府预算赤字增加()。 A.提高了真实利率并挤出了投资 B.降低了真实利率并挤出了投资 C.对真实利率没有影响,也不会挤出投资,因为外国人购买有赤字国家的资产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较高的真实利率()。 A.增加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该国投资 B.减少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该国投资 C.减少了该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本国居民和外国人都喜欢在国外投资 D.以上各项都不是 3.欧洲人对美国生产的福特汽车的偏好提高,引起美元()。 A.贬值,且美国净出口增加 B.贬值,且美国净出口减少 C.升值,且美国净出口增加 D.升值,且美国净出口减少 E.升值,但美国净出口总额保持不变 4.“孪生赤字”这个词是指()。 A.一国的贸易赤字和它的政府预算赤字 B.一国的贸易赤字和它的资本净流出赤字 C.一国的储蓄赤字和它的投资赤字的相等 D.如果一国有贸易赤字,其贸易伙伴必定也有贸易赤字 5.以下哪一项关于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一国净出口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B.一国净出口增加减少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C.一国净出口增加减少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D.一国净出口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6.以下哪一项关于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升值 B.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供给,本币贬值 C.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升值 D.一国资本净流出增加增加了本币需求,本币贬值 7.如果美国对中国生产的服装的进口实行配额,以下哪一项关于美国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A.美元供给增加,且美元贬值 B.美元供给减少,且美元升值 C.美元需求增加,且美元升值 D.美元需求减少,且美元贬值 8.如果美国对中国生产的服装的进口实行配额,以下哪一项关于美国净出口的表述是正确的?()。 A.净出口将增加 B.净出口将减少 C.净出口将保持不变 D.以上各项都不是 二、判断题 1.资本净流出是外国人购买的本国资产减国内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 2.一国的资本净流出(NCO)总等于其净出口(NX)。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 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 A .1 .6 B. 2.5 C. 5 D.4。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6.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 A.0.8 B.1.253 C.4 D.5 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元。 C.增加1元。 D.下降4元。 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9.投资乘数等于(A)。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转移支付()? A退伍军人得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就是。 2、?作为经济财富得一种测定,GDP得基本缺点就是()。 A 它测定得就是一国国民生产得全部产品得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它所用得社会成本太多; 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得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得政府支出就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得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得支出加上政府得转移支付之与; D 政府工作人员得薪金与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与劳务得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就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得有(). A 家庭主妇得劳务折合成得收入; B 出售股票得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得收入; D 为她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得差别就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得方法就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得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 GDP B NDP C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概念中最终产品包括() A.有形产品B.无形产品C.自我服务品D.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2.用收入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 和NI之间的差额是() A.公司利润B.工资C.间接税D.利息 4.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是()。 A.部门加总法B.增值法C.支出法D.收入法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6.个人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被称为()。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的收入 7.在通过国内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不能够() A.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D.扣除折旧 8.应计入我国2006年GDP的是() A.2005年生产而在2006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06年中国人投资于美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C.2006年美国人投资于中国的厂商所生产汽车 D.某人2006年自制自用的汽车 9.国民收入是() A.国内生产总值减资本折旧B.国内生产净值减间接税 C.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D.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10.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是() 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 与NDP之间的差额是() 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 1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C.建造一座住宅D.以上都是 和NDP之间的差额是() A.直接税B.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 15.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现为() A.I+G=S+T B.I=S+T C.I=S D.I+G=S 16.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 17.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A.GDP=C+I+G+(X-M) B.GDP=C+S+G+(X-M) C.GDP=C+I+T+(X-M) D.GDP=C+S+T+(M-X) 18.当政府购买的增加量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量相等时,国民收入会()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B ) A.剔除金融转移; B. 计量GNP时使用增值法; 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 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 ) A.110亿美元; B. 157亿美元; C. 280亿美元; D. 175亿美元。 4.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 ) A.实际GNP等于名义GNP; B. 实际GNP小于名义GNP; C. 实际GNP和名义GN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NP大于名义GNP。 5.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6.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净出口; D. 投资。 7、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C )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 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 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 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C )。 A、1.6; B、2.5; C、5; D、4 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那么GDP将( D )。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1.某一经济生产五种产品,2000年和200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请计算: (1)2000年、2002年的名义GDP。 (2)如以2000年为基年,2002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3)2002年比200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产品2000年2002年 Q P Q P A 25 1.5 30 1.6 B 50 7.5 60 8 C 40 6 50 7 D 30 5 35 5.5 E 60 2 70 2.5 2.假定GDP为5000,PDI为4100,政府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10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3.假设一国GNP为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单位:亿美元)。请计算:NNP、净出口、政府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4.请根据下表计算:GDP、NDP、NI、PI、PDI。(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2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30 个人消费支出500 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 5.下表为某国的统计资料,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亿元)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利润30 消费支出90 投资支出60 出口60 进口70 所得税30 政府转移支付 5 政府购买30 6.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人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人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人为12亿元。求该国的GNP与GDP。 国民收入决定练习题 1.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C=100+0.6Y d,I=50,G=250,T=100。 试求:(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2)消费支出C;(3)私人储蓄S P和政府储蓄S G;(4)投资乘数K I。 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试求: (1)均衡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上题中的税收不是定量税T=250,而是比例税,税率t=0.25,即税收函数为T= 0.25Y,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1. 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2. 新古典学派主要由哪些学派构成?他们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参考答案 1.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它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二是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 答:新古典学派主要由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三个学派构成。 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基本原因是政府频繁使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所致。实际财政政策基本上是不会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起作用的,它只对经济的名义变量起作用,所以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自发的运行机制,导致市场信息扭曲。加上政府频繁交替使用紧缩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他们主张政府其本上放弃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让市场机制藏发起作用,中央银行只要将货币供给量控制在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上,通货膨胀就会被控制住,而经济增长率将会在市场机制自动作用下达到一个自然的增长率,失业也会固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在预期上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当人们正确地预期到政策的结果时,政策就合失效,只有预期不到的政策才会起作用,而政府是不能长期蒙蔽公众的,人们会很快熟悉新政策,并对自己的预期作出调整。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起作用,其效果也不可靠,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要比政府政策可靠得多。理性预期学派并没有提出政策上的建设性意见,只是它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避免那些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的干预性措施。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滞胀”的,他们的基本政策是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了税率变动与税收总额变动关系的著名拉弗曲线。供给方面的政策实际上是从长期方面来考虑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这为后来各国普遍实行的长期性的税收调节计划和其他旨在长期对经济起作用的经济讨划,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生产净值 D. 可支配收入总和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 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 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养老金 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 A. 销售税 B. 公司利润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3.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可支配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 )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公债利息 C. 公司收入税 D. 公司未分配利润 14.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 国民生产净值 B. 个人收入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15.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 )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D.购买40股股票 C. 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1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交付 D.转移支付 17.所谓净出口是( )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及答案

十二章 1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十三章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 2.通货膨胀的原因 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 5.失业的种类 6.失业的原因 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 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单项选择 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 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 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 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期就业状态。11.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C )。 a.进口增加; b.出口减少; c.政府收入不变,但支出增加; d.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12.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增长率的上升会( D )。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b.使总共供给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共供给曲线右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共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产量不变。 13.自然失业率(D )。 a.恒为零; b.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 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流量指标的是(D)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 15.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D)。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 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 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C.就业; 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C.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 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 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 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 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 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 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通 大学考研) 解答: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这. 是因为: 第1页共77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得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瞧就是 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却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 解答:两者之间得区别在于: (1)研究得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得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得运行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得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价格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价格机制得运行展开得;宏观经济学得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得分析都就是围绕国民收入 (产出)得决定展开得。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得就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得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就是通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决定价格与产量,而且曲线得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得目得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得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得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得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得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得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得 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得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得分析与研究方法、 (4)微观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得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得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得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 动从微观瞧就是合理得、有效得,而从宏观瞧就是不合理得、无效得、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得角度瞧,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就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得那个厂商得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得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就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与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得区别不就是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而就是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得产品与劳务、中间产品就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与消费得产品与劳务、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就是中间产品还就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与面包究竟就是最终产品还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面 包厂所购买,则面粉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就是最终产品、同样, 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就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b11-15

宏观经济学习题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 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支付; D 增加转移支付。 6、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7、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 8、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 B 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9、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 B 储蓄存款; C 旅行支票; D 其他支票存款。 10、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以上任何一种。 11、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5)

Fiscal Policy, Part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Federal government outlays include: a.Transfer payments, grants to states,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and income tax revenues. https://www.doczj.com/doc/ec3257579.html,ernment purchases, transfer payments, grants to states and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c.Grants to states,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income tax revenues and government purchases. d.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income tax revenues,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transfer payments. 2.The major component of federal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s spending on: a.Foreign aid. b.National defense. c.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and Medicai d. d.Capital goods, e.g. highways and schools. 3. A federal government surplus is said to exist when: a.Federal outlays are equal to federal revenues. b.Federal outlays are less than federal revenues. c.Federal outlays are greater than federal revenues. d.None of the above; federal government surpluses don’t exist. 4.The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says that: a.Increases in spending must be matched by increases in revenue. b.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nding and revenues must equal the amount of new bond issues. c.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aggregate, cannot spend more tha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d.Interest on government debt must be paid before tax revenues are spent on goods and services or disbursed as transfer paymen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