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梗治疗方案

心梗治疗方案

心梗治疗方案
心梗治疗方案

心梗急性期药物治疗以溶栓治疗为主,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以进

行支架或者搭桥手术.心肌梗塞预后与梗塞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建

立的情况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在急性期第一周病死率最高,如并发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死亡率要比无合并症者高2-3倍,恢复

期病例亦可因心律失常而死亡.急性期之后主要还是药物治疗为主,

改善心肌的供血.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1,监护.2,休息:卧床休息2周.3,吸氧.

二,对症处理:(一)解除疼痛:应尽早解除疼痛,一般可肌注杆冷丁50-100mg,或吗啡5-10mg,为避免恶心呕吐可同时给予阿托品0.5mg 肌注.(二)控制休克:有条件者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判定休克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三)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引起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四)治疗心力衰竭:严格休息,镇痛或吸氧外,可先用利尿剂,常有效而安全.

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一)溶血栓治疗:应用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目前常有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二)抗凝疗法:广泛的心肌梗塞或梗塞范围在扩大,可考虑应用.(三)β受体阻滞剂: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可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灌注.(四)钙拮抗剂:异搏定,硝苯吡啶对预防或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保护心肌有一定作用.(五)葡萄糖-胰岛素-钾(极化液):氯化钾1.5g,普通胰

岛素8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14日为一疗程,可促进游离脂肪酸的脂化过程,并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葡萄糖和氯化钾分别提供能量和恢复心肌细胞膜的极化状态有利于心肌细胞存活.(六)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七)激素: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使用激素可能有保护心肌作用.

四,恢复期处理:可长期口服阿斯匹林100mg/日,潘生丁50mg,每日3次,有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梗塞作用.广谱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抵克力得有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凝血因子等作用,可预防心肌梗塞后复发,剂量:250mg,每日1-2次,口服.病情稳定并无症状,3-4月后,体力恢复,可酌情恢复部分轻工作,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情绪紧张.指导意见:积极挽救濒临死亡的缺血心肌,限制和缩小梗死面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脏泵功能衰竭或与其相关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破裂的发生,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如何使急性闭塞的梗死相关血管尽早恢复前向血流,实现早期再灌注(早期血运重建)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冠状动脉造影和病理学研究均已证实,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且血栓经常是附着在位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处的已经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上.因此,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和冠状动脉溶栓)和对引起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本身的治疗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介入性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冠状动脉内血栓吸引术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急诊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怀疑缺血性胸痛 紧急评估 1、有无气道阻塞 2、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4、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1、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2、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心肺复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稳定后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 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5-20pg/min静脉滴进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洁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症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线检查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中段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紧急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GPllb/lllα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GPllb/lllα拮抗剂 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 是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 一、原则 应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入院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目的是使梗塞相关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再开通。 二、选择对象的条件 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 3.发病≤6小时者。 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三、禁忌证 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3/1 3.3kPa(160/100mmH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 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 四、溶栓步骤 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 (一)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0.15~0.3g,以后每日0.15~ 0.3g,3~5日后改服50~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二)静脉用药种类及方法: 1.尿激酶(UK):150万IU (约 2.2万IU/kg)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2.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150U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60分钟内静脉滴入。 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rt-PA前先给予肝素5000U 静脉滴注。同时按下述方法应用rt-PA: (1)国际习用加速给药法:15mg静脉推注,0.75mg/kg(不超过50mg)30分钟内静脉滴注,随后0.5mg/kg(不超过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100mg。 (2)近年来国内试用小剂量法:8mg静脉推注,42mg于9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为50mg。rt-PA滴毕后应用肝素每小时700~1000U,静脉滴注48小时,监测APTT维持,在60~80秒,以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1.先兆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 (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若室性过早搏动频发(5次/min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RonT)时,常预示即将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一些病人发病即为心室颤动,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时有发生。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严重者可为完全

8、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8、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与处理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心前区压榨样室息感或烧灼样疼痛、口服硝酸甘油无效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嘱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同时通知医生。 2、吸氧3-4L/min,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如尿激酶、链激酶)、纠正心律失常(如利多卡因、 可达龙等)、扩张血管(如硝酸甘油)、止痛(如杜冷丁、吗啡)、抗心源性休克等治疗。 4、需急诊行溶栓治疗及PTCA手术者,做好手术前准备。 5、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要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6、采集血标本,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7、密切观察并记录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图以及胸痛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措施。 8、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临床表现:心前区压榨样窒息感或灼烧样疼 1-2小时,、检查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宽而深的Q波、ST段 T波倒置,肌钙蛋白、心肌酶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取适当体、吸氧3-4L/min,持续心电监护;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抗心律失 、急诊行溶栓治疗及PTCA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 、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记录意识、生命征等变化; 、记录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目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并发症 6治疗 7预后 8预防 1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35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

常见重大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 1.恶性肿瘤 良性和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区别: 1生长速度:良—慢;恶—快。2生长方式:良—膨胀性生长;恶—浸润性生长。3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良—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大;恶—多无包膜,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4转移:良—不转移;恶—易转移。5全身影响:良—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体积巨大或发生于重要器官,亦可威胁生命;恶—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恶病质,常导致死亡。6治疗后:良—不易复发;恶—容易复发。 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又称Bowen氏病,或上皮内上皮癌。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角结膜交界处,肿瘤与邻近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发展缓慢,可在若干年内局限在上皮内,病理检查显示为一种无规律的表皮增生,属于真正的上皮内上皮癌。切片中可见上皮细胞极性紊乱,正常上皮细胞被许多异形或多核奇异细胞所代替,常见角化和不全形化分裂相,上皮基底膜完整,一般预后良好。 原位癌一般指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例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上皮组织是覆盖身体表面及体内脏器的内、外表面的一层组织,包括若干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其下是间质和真皮组织。原位癌就是指癌细胞只出现在上皮层内.而未破坏基底膜,或侵入其下的间质或真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所以原位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 原位癌可进一步发展为早期浸润癌,偶尔原位癌可消退。原位癌的病变范围虽为局限性,但也可程多灶性或在不穿透基底膜的情况下累及较大的区域。 常见的原位癌有皮肤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胃原位癌、直肠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和乳房小叶间原位癌。 正因为原位癌没有形成浸润和转移,不符合癌症的特点,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癌”.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切除或给予其他适当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所谓癌症的早期发现,最理想的也就是发现原位癌,这时治疗效果极佳。例如,最早期的子宫颈癌是原位癌,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肉眼也看不出癌变,通过子宫颈癌普查,采用宫颈细胞涂片的方法可以发现它,如果及时予以治疗.治愈率可达100%。 症状 1.肿瘤位于角结膜交界处,隆起,表面粗糙,有较多血管。 2.与邻近组织有明显界限。 2.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梗塞范围,心肌梗塞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两类。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方案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内一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1、缺血性胸痛持续>30min,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2、至少2个相邻的胸前导联或II、III、avF 3个肢体导联中的两个出现ST 抬高0.1mv。 3、发病在12小时内。 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1、已知的出血倾向。 2、活动性溃疡出血。 3、2个月内的大手术、创伤。 4、出血性脑卒中,6小时-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或TIA。 5、SBE 6、高度怀疑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肝或肾功能不全。 8、妊娠。 9、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 10、最近的头颅外伤,已知的颅内肿物和血管畸形。 11、无法压迫的血管穿刺。 注:短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如无肋骨骨折,不是溶栓的禁忌症。

溶栓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方法 选择:1、下壁心梗合并明显的低血压,链激酶不作为首选。 2、年轻,梗死面积大,首选t-PA。 3、病人的经济承受力。 剂量:尿激酶、链激酶:150万u,30min内静脉滴入。 t-PA:总量50mg。先8mg 6分钟静脉推入后,42mg按每分钟0.5mg 静点,共用90min。 再通的判定 (一)冠脉造影:标准的观察时间是溶栓治疗开始后90min梗死相关冠脉血流为TIMI 2-3级灌注时为开通或再通。 (二)临床判定: 1、溶栓治疗开始后2小时内胸痛减轻或消失。胸痛缓解>50%以上。 2、开始给药后半小时内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迅速下降>50%。 3、溶栓治疗开始后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14小时内,或CK提前至发病16小时内。 注:单独具备1+3不能判定为再通。

急性心梗处理预案[1]

急性心梗处理预案 【概述】 1.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 和坏死。 2.临床表现: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难以忍受的压榨样剧烈疼痛,持续超过30分钟;口含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和恶心呕吐.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也可向两肩、两上肢、颈部、颏部或两肩胛区放射. 3.诱发因素: 1)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有些人看到亲人因情绪过分激动突发心肌梗死而双手紧捂胸口,猝然倒下,也有因知道将要手术而心情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饱餐:饱餐、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脂 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3)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 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4)寒冷刺激:寒冷刺激,特别是患者长时间外出检查时,未有保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 5)有创操作及检查:冠脉造影可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目的】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适用范围】急性心梗 【应急处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立即通知医生(值班医生及主管医生)。 2、鼻导管或面罩吸氧,4~5L/min。 3、立即给予心电血压监护,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氧饱和度。 4、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速度宜慢。 6、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安慰患者,遵医嘱给予吗啡皮下注射(不执行口头医嘱),使用前严格二人查对。

心肌梗死的 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一)先兆:突然发生或出现较以往更剧烈而频繁的心绞痛,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以往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梗塞前心绞痛)。如此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更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二)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3.胃肠道症状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尤其24小时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如室性过早搏动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主要是心原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向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为次要的因素。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

性降低所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塞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三)体征心脏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者,发生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者,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发生心室间隔穿孔者,胸骨左下缘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出现有关的体征和血压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先兆 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症状 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疼痛不缓解 发热、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胃肠道症状:频繁的恶心、呕吐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低血压和休克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 血压降低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宽而深的病理性Q波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T 波倒置 无病理性Q波 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aVR,V1除外) 对称性T波倒置,或仅有T波倒置 动态性改变

起病数小时内,出现异常高大T波 数小时后,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倒置,可永久存在 先是ST段普遍压低(aVR,V1除外) 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 ST段和T波的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 T波改变在1~6个月内恢复

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改变 肌红蛋白 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 肌钙蛋白I(cTnI) 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 肌钙蛋白T(cTnT) 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肌酶激酶(CK) 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12小时达高峰,3~4天降至正常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3~6天降至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 发病后6~10小时开始升高,2~3天内达高峰,1~2周内降至正常 鉴别诊断 心绞痛:胸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时ECG示ST段压低而不是弓背向上抬高,无病理性Q波,血清心肌标志物无增高。 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ECG无心肌梗死表现,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等。 急性肺动脉栓塞:多数有长期卧床史、下肢静脉血栓史,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动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ECG可见I导联S波加深,III导联Q波显著T波倒置。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工作流程(医学参照)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病人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2.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护理】 1.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情况。 2.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又再堵塞,或虽再通但仍有重度狭窄者,可紧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放支架术扩张病变血管。 3.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解除疼痛的药物。 4.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 5.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护理:按心率失常及心衰护理常规执行。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7.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一般护理】 1.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 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病情稳定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3.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尊重病人的人格,确认病人的痛苦,接受病人对疼痛的行为反应。 6.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心梗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及至医院就诊就已死于院外;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到医院就诊,有约1/3一1/2的患者人院诊治。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为疼痛。故对发病时不同起始症状的了解,对疾病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以疼痛为起始症状。大约7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胞瘤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疼痛部位除在胸骨后、心前区等为主外,约10%的病人脚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胃痛。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2)以突然晕厥为起始症状。常见于下后壁梗塞急性早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患者,多发生于起病30分钟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慢,血压降低,患者可突然晕厥。 (3)以猝死为起始症状。发病即为心室颤动,表现为猝死,多发生于院外。 (4)以急性左心衰竭为发病突出表现。患者突然发作肺水肿为最初表现,事先无预兆,有的数小时或数日前有心绞痛前驱性症状。发病觉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有噪音,肺部可闻及水泡声等特点,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出汗,紫绀一般多不觉疼痛,或被明显呼吸困难所掩盖。左心衰竭程度较轻者为肺充血,临床较为常见,多有疼痛症状。患者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性呼吸,两肺支气管哮鸣音,易误诊为支气管喘息。 (5)以休克为突出的起病症状。患者感到虚弱,大汗虚脱,如从坐位滑下,立位摔倒,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由于心排血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极端严重者随即死亡。程度稍轻者,出冷汗、头晕、肢体湿冷,脸色苍白或灰色发绀,脉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评估要点 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心前区压榨样室息感或烧灼样疼痛、口服硝酸甘油无效等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时,嘱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同时通知医生。 2、 吸氧3-4L/min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如尿激酶、链激酶)、纠正心律失常(如利多卡因、 可达龙等)、扩张血管(如硝酸甘油)、止痛(如杜冷丁、吗啡)、抗心源性休克等治疗。 4、 需急诊行溶栓治疗及 PTCA 手术者,做好手术前准备。 5、 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要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6、 采集血标本,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7、 密切观察并记录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图以及胸痛性质、持续时间等, 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措施。 8、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1、临床表现:心前区压榨样窒息感或灼烧样疼痛, 伴大 汗及烦躁不安,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口服硝 酸甘油无效; 2、检查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宽而深的 Q 波、ST 段弓 稗背 向上明显抬高、T 波倒置,肌钙蛋白、心肌酶升高。 厂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用力排便,取适当体位; 2、 吸氧3-4L/min ,持续心电监护;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嘱给予溶栓、抗心律失常、 扩张血管、止痛、抗休克等治疗; 4、 急诊行溶栓治疗及 PTCA 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5、 发生心室颤动时, 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必要 L 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1、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心电图 以 及胸痛性质、持续时间等变化; 2、 监测血肌钙蛋白、心肌酶变化; 3、 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J 4、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厂1、记录意识、生命征等变化; 2、记录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3、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内容清晰)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 90分钟内 30分钟内 20分钟内 10分钟内 是 是 否 否 14 18 22 21 20 17 13 19 16 12 11 10 9 8 7 6 5 4 3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 及生命的情况后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 稳定后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 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心肺复苏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mg 嚼服 硝酸甘油0.5mg (舌下含化),无效5~20μg/min 静脉滴注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 ST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 ST 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禁忌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 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GP Ⅱb/Ⅲa 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他汀类 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GP Ⅱb/Ⅲa 拮抗剂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 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 血才介入治疗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ST 段抬高 ?室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 段监护 ?精神应急评估 ?诊断性冠脉造影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蛋白转为阳性

最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持续剧烈胸痛>30分,不缓解(NIG);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 3.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脏特异的肌钙蛋 白和肌红蛋白)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直接PCI; 2.静脉溶栓治疗; 3.一般治疗;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再灌治疗目标: 1.急诊PCl目标:从急诊室到血管开通(door-to ballon time)<90分钟; 2.溶栓目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0 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ICD10:I21疾病编码; 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同时存在合并症.并发症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ECG; 2. 心电监护; 3. 血常规+血型; 4. 凝血五项; 5. 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 6. 肝、肾功能、离子、血糖; 7. D-Dimer; 8. 感染筛查血样采集(甲、乙、丙型肝炎、HIV、梅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 1. 血脂、BNP、UCG; 2. 尿、便常规+OB、酮体; 3. 血气分析; 4.X-ray(胸片); 5. 心功能及心肌缺血评估。 八、选择用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TP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 九、手术时间:为AMI起病24小时内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 3.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 4.住院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血生化全项、心脏超声心动图、胸片、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血气分析、BNP、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BPC聚集率、凝血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 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ICD-10:I21.900B~V)。 (二)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标准:I21.900B~V。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新定义(全球统一定义):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1) 典型心肌缺血症状(持续胸痛>30 分钟,含NTG 1-2 片不缓解,伴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2)新发生的缺血/缺血性ECG改变[包括T波增宽增高、 新发生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ECG病理性Q波形成; (3)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发生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4)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编码(ICD-10: I21.900B~V)。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除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4.急诊PCI、溶栓或保守治疗的患者均可进入路径。急诊PCI、溶栓须符合适应证。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及复杂程度,1-2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便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DIC全套、CRP、proBNP、动脉血气分析、甲 功三项、 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3)心肌酶及心肌坏死标记物(q8h*3,qd*3); (4)胸部X 线片、心电图(q8h*3,qd*3)、床旁超声心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