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各类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553.50 KB
- 文档页数:44
项目部各项应急预案 在项目管理中,应急预案是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措施。项目部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部门,需要制定并实施各项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事件,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介绍项目部应急预案的必要性以及几个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1. 确保项目安全:应急预案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项目风险,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从而保障项目安全进行。
2. 提高应对能力: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该做什么、怎么做、由谁来做,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问题,提高项目组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减少损失:应急预案能够减少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损失,通过及时有效地应对,减少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源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 1. 人员安全预案:针对项目部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制定应对方案,包括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以及应急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的确定。
2. 设备维护预案:项目部的设备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制定设备维护预案,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标准,设立定期检查和维修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供应链应急预案:项目部依赖供应链的顺畅进行工作,在供应链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项目延期。因此,应制定供应链的应急预案,包括备选供应商的选择、备货方案的制定等,以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
4. 沟通协调预案:项目部作为多个团队和部门的协调者,需要制定沟通协调预案。确保团队之间的信息流畅和协作有序,协调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和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与监控 1. 实施阶段: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考虑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执行人,确保预案得到有效执行。
2. 监控阶段:应急预案的监控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定期的例行演练和应急演练,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
项目部防火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项目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建筑工地纷纷开启施工,人员密集、设备繁多,从而引发了火灾等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火灾事件,项目部必须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防火应急预案,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预案目标项目部防火应急预案的目标是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确保项目正常施工。
三、预案内容1.责任和组织1.1 项目经理担任防火应急预案的责任人,全面负责预案工作的制定、组织、实施和推进。
1.2 项目部应组建防火应急预案小组,由项目经理亲自带队,成员包括项目安全主管、施工队长、安全培训主管等。
2.火灾风险评估2.1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电气设备、易燃物料的存放、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等。
2.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尽量降至最低。
3.消防设备和装备3.1 项目部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装备,包括灭火器、灭火器具、消防水带、喷淋系统等,确保消防设施齐全有效。
3.2 每位工人都应配备灭火器具,并进行相关消防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他们对火灾的应急反应能力。
4.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4.1 项目部应保持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的畅通,并标识明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撤离现场。
4.2 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的安全防护措施须达到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巡检,保证其可靠性。
5.火灾应急响应流程5.1 项目部应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火灾报警、组织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呼叫消防部门等。
5.2 各岗位人员应根据流程进行相应的行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并最大程度控制火灾蔓延。
6.火灾事故处置6.1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安全到达指定地点。
6.2 同时,项目部应与消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呼叫消防车辆支援,在明确火灾现场安全后,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扑救。
一、目的为确保项目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项目部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在遇到以下恶劣天气时采取的应急措施:1. 暴雨、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2. 雪灾、冰冻、寒潮等冬季恶劣天气;3. 重大雾霾天气;4. 其他可能对项目部造成重大影响的恶劣天气。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项目部恶劣天气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恶劣天气应急工作。
(1)指挥长:项目经理(2)副指挥长: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恶劣天气应急预案;(2)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恶劣天气应急工作;(3)负责恶劣天气应急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4)负责恶劣天气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5)负责恶劣天气应急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部:负责恶劣天气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各项责任;(2)工程部: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3)物资部:负责恶劣天气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4)行政部:负责恶劣天气应急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5)其他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完成应急指挥部的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和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应急准备;(3)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应急响应(1)根据恶劣天气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加强现场巡查,确保施工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b. 采取停工、转移、疏散等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c. 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d.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恶劣天气发展趋势;e. 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恶劣天气情况和应急措施。
3. 应急结束(1)恶劣天气结束后,及时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2)对受损设备、材料进行修复或更换;(3)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住宅小区项目部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住宅小区项目部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住宅小区项目部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项目部经理(2)副指挥长:项目部副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2. 住宅小区项目部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
(5)负责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
3. 各部门职责(1)物业管理部:负责小区日常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报告突发事件。
(2)工程部:负责小区基础设施的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3)客服部:负责处理居民投诉,及时上报突发事件。
(4)安保部:负责小区治安管理,维护小区治安秩序。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突发事件发生(1)各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2)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1)医疗救护: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2)人员疏散:组织人员按照预定路线疏散至安全区域。
(3)物资保障: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
4. 信息报送(1)各部门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处置情况。
(2)应急指挥部汇总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消防水泵、急救药品等。
(2)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满足应急处置需求。
2.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意识。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项目部工作应急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项目部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的工作程序和应对措施,保障项目部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项目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
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2)预防为主,加强风险排查与治理;(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配合;(4)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减少损失。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工作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信息报告、资源调配等工作。
三、预警与信息报告1. 预警机制项目部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各类风险信息,发现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及时发布预警,提醒相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
2. 信息报告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
四、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1)根据预警信息,提前做好人员疏散、物资转移等准备工作;(2)确保通讯畅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3)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4)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1)立即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2)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3)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4)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1)加强疫情防控,做好人员隔离、消毒等措施;(2)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3)加强员工健康教育,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和能力;(4)确保项目部生产生活环境卫生安全。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项目部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设备、防护用品、应急药品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目部的应急预案有哪些1. 前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出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为了应对这些情况,项目部需要制定一套应急预案,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并保证项目人员的安全和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介绍项目部常见的应急预案内容,以帮助项目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应急预案内容2.1 火灾应急预案火灾是项目部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因此项目部需要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项目部内各个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制定人员撤离的安全路线和集合点,并组织定期演练;•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和器材,并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指定专人负责火灾报警和事故处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2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等也可能对项目施工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紧急情况,项目部需要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定期评估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灾害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准备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监测自然灾害的最新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人员撤离和避险的应急方案,并组织演练;•保障项目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道路畅通、排水系统正常等;•在灾后及时组织恢复重建,尽快恢复项目正常运作。
2.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如高空坠物、施工机械事故等。
为了降低事故风险,项目部需要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制定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项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紧急救援、现场疏散等方面;•进行现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2.4 人员伤害应急处理预案项目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情况,如身体不适、意外摔倒等。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项目部员工、业主及工程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运营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编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项目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指挥调度组: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和信息报送;(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抢险和人员疏散;(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医疗物资保障;(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物资调配和现场生活保障;(5)宣传报道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和损失评估。
2. 工作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各工作组:按照预案要求,负责本组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处置工作;(3)全体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急知识,积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与响应(1)预警信息: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工作组进入待命状态;(2)响应启动: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响应终止:经评估,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无续发风险,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响应。
2. 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救援:迅速组织救援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现场救援工作;(2)人员疏散: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4)后勤保障:调配应急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5)信息发布: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应急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四、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2. 损失评估: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方案;3. 经验总结:总结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项目部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保障项目部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组织。
项目部应急组织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作为副组长,各岗位负责人作为成员,建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事件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2. 应急预案。
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人员伤亡、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应急流程。
3. 应急设备。
项目部应急设备包括消防设备、急救箱、应急通讯设备等,确保设备齐全、有效。
4.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5. 应急通讯。
建立完善的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
6.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专业的救援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事件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成员按照预案要求展开应急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预案评估。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应急预案宣传。
定期对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宣传,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七、应急预案总结。
每次应急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八、应急预案的执行。
项目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以上为项目部应急预案,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确保项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一、前言为确保项目部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响应分级。
二、响应分级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发生突发事件前,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风险;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快速响应,分级应对。
根据突发事件等级,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确保救援行动迅速、有序。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确保应急响应工作顺利开展。
三、响应分级1. I级响应(特别重大事件)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启动I级响应:(1)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财产重大损失,影响项目部稳定和安全的特别重大事件;(2)国家、地方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启动I级响应的事件。
I级响应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2)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事件情况,争取支持和援助;(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隔离、疏散、封控等应急处置措施;(5)加强对事件的舆论引导,维护项目部形象。
2. II级响应(重大事件)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启动II级响应:(1)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的重大事件;(2)可能对项目部稳定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II级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指挥长;(2)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事件情况,争取支持和援助;(4)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5)加强事件监测,防止事态扩大。
3. III级响应(较大事件)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启动III级响应:(1)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一定的较大事件;(2)可能对项目部稳定和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对事故或未遂事故进行处理和预防管理,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防止和减少突发性事件可能产生的人员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处理人身死亡事故、群伤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项目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2 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项目部。 3 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3.1项目部成立人身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成员由各部室、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办公室成员: 紧急救助电话:120 3.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对项目部生产工作中潜在的人身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工作进行总体控制,对人身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立即组织实施应急预案,进行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 4 可能发生人身事故的危险因素分析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分类 1 上下班途中 来往车辆 物理性/操作失误 2 夏季现场施工 防暑措施不当 其它伤害 3 夏季现场施工 雷雨作业天气 雷击 4 施工指挥 安全设施不完善,强行指挥施工 行为性/指挥失误 5 有毒物质泄漏 有毒物质泄漏 明火/物理性 6 吸烟 明火 明火/物理性 7 去施工现场 未正确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帽不合格 物体打击 8 高空落物 物体打击 9 临空面、孔洞未装安全防护设施 物体打击 10 高处行走时恐惧 高出坠落 11 火灾扑救 明火 化学性/有毒物质 12 倒链采购 产品不合格 物理性设施缺陷 13 自然灾害 地震 物理性/其他危害 14 台风 物理性/其他危害 15 洪水 物理性/其他危害 16 劳保防护用品采购 产品不合格 设施缺陷/物理性 17 物资运输 车辆违章运载 行为性操作失误 18 危险化学品运输 无适当防护措施 物理性防护缺陷 19 危险化学品存放 仓库无明显标识 化学性爆炸 20 库区吸烟、明火作业 化学性爆炸 21 仓库消防、防爆设施不全 火灾、爆炸 22 危险化学品存放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资泄露 灼伤 23 供气站供气 消防设施不全 物理性防护缺陷 24 化学性能相抵触的气体混放 化学性易燃易爆 25 无防雷设施 化学性易燃易爆 26 接地不良 化学性易燃易爆 27 违章操作 化学性易燃易爆 28 倒链发放 产品不合格 物理性/设施缺陷 29 射线探伤 未扎安全带 物理性/防护缺陷 30 未穿防滑鞋 物理性/防护缺陷 31 高处落物 物理性/运动物危害 32 射线机漏电 物理性/电危害 33 超声波探伤 高处落物 物理性/防护用品缺陷 34 未扎安全带 物理性/防护缺陷 35 未穿防滑鞋 物理性/防护缺陷 36 渗透探伤 渗透剂使用 化学性/腐蚀性物质 37 防护用品不全 物理性、防护缺陷 38 着色探伤瓶废弃 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 39 磁粉探伤 高处落物 物理性/运动物危害 40 未扎安全带 物理性/防护缺陷 41 未穿防滑鞋 物理性/防护缺陷 42 磁粉膏使用 化学性/腐蚀性物质 43 夜间施工 光线不足 物理性、其它缺陷 44 材料设备、装、卸、指挥失误 行为性/指挥失误 45 运输与吊装 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够 物理性/设备缺陷 46 吊物捆绑不牢 行为性/操作失误 47 吊点选择不当 行为性/操作失误 48 钢丝绳无割防护 物理性/设备缺陷 49 指挥信号不明 行为性/指挥失误 50 人货混装 行为性/操作失误 51 歪拉斜吊 行为性/操作失误 52 起吊重物下站人 行为性/操作失误 53 在吊车作业半径内活动 行为性/操作失误 54 工具、材料脱手 行为性/操作失误 55 抬吊时负荷分配不均 行为性/操作失误 56 抬吊时协调不好 行为性/指挥失误 57 临时支撑强度不够 物理性/设备缺陷 58 支撑面强度不够 物理性/设备缺陷 59 添加滚杠不当 行为性/操作失误 60 起重工器具的使用 钢丝绳打结、扭曲、断丝、锈蚀严重 物理性/设备缺陷 61 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够 行为性/操作失误 62 钢丝绳质量不合格 物理性/设备缺陷 63 钢丝绳未按规定保养、检验 物理性/设备缺陷 64 钢丝绳未加防护 物理性/防护缺陷 65 钢丝绳标识不明确 物理性标识缺陷 66 倒链超负荷使用 行为性/操作失误 67 倒链负荷分配不均 行为性/操作失误 68 倒链质量不合格 物理性/设备缺陷 69 倒链未按规定保养、维护及检验 物理性/设备缺陷 70 使用已损坏的倒链 物理性/设备缺陷 71 滑车质量不合格 物理性/设备缺陷
72 滑车未进行检修 物理性/设备缺陷 73 卷扬机的使用 未按规定进行绝缘检测 物理性/电危害 74 线路老化、漏电 物理性/电危害 75 检修不彻底 行为性/操作失误 76 同时起吊时不同步 物理性/设备缺陷 77 生根点强度不够 物理性/设备缺陷 78 作业区域未设警戒标识 物理性/标志缺陷 79 在钢丝绳子夹角内活动 行为性/违章作业 80 脚手架使用 物品堆放过多 行为性/操作失误 81 脚手架未加固或未铺满 物理性/设施缺馅 82 无步道、爬梯、围栏 物理性/设施缺陷 83 脚手架拆除 未办理手续就拆除 行为性/操作失误 84 随意抛掷物料 行为性/违章作业 85 氧气、乙炔使用 乙炔瓶无回火器 物理性/防护缺陷 86 乙炔瓶附近有明火 物理性/明火 87 焊接作业 弧光辐射 物理性/电磁辐射 88 电焊粉尘的分解 物理性/粉尘 89 烟气的排放 物理性/粉尘 90 与透视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物理性/电磁辐射 91 电焊机漏电、未加接地保护 物理性/电危害 92 施工用电 电源盘柜外壳无接地装置 物理性/防护缺陷 93 开关、插座外壳缺损,带电体裸露 物理性/防护缺陷 94 电源线裸露 物理性/电危害 95 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物理性/防护缺陷 96 配电箱不合格 物理性/设施缺陷 97 施工电缆无明确标识 物理性/标识缺陷 98 交叉作业 设备材料、工具无坠措施 行为性/操作失误 99 作业层间未设严密、牢固的安全防护措施 物理性/防护设施缺陷 100 随意抛掷物料 行为性/操作失误 101 分部试运行 电气检修未办理作业票 行为性/操作失误 102 机务检修未办理作业票 行为性/操作失误 103 燃油系统泄漏 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 104 带电设备未设警告标志 物理性/标志缺陷 105 锅炉酸洗 酸罐进料口防护缺陷 物理性/防护缺陷 106 劳动保护用品缺陷 物理性/防护缺陷 107 废液未中和就排放 行为性/操作失误 108 管道、阀门泄漏 化学性/腐蚀性物质 109 投入的系统未明确标志 物理性/标志缺陷 110 炉前碱洗 碱罐进料口防护缺陷 物理性/防护缺陷 111 劳动保护用品缺陷 物理性/防护缺陷 112 废液未中和就排放 行为性/操作失误 113 管道、阀门泄漏 化学性/腐蚀性物质 114 投入的系统未明确标志 物理性/标志缺陷 115 水压试验 阀门、法兰处无警告标志 物理性/标志缺陷 116 焊口泄漏 物理性/运动物危害 117 锅炉吹管 噪声排放 物理性/噪声危害 118 危险区域未设警戒标志 物理性/标志缺陷 119 铁锈、粉尘的排放 物理性/粉尘 120 临时管道未保温 行为性操作失误 121 阀门、管道泄漏 物理性/高温物质 122 劳动防护用品缺陷 物理性/防护缺陷 123 系统充氢 泄气量过大 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 124 现场吸烟 行为性/违章作业 125 明火和火种的存在 物理性/明火 126 注油 油管路泄漏 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 127 油系统滤油 废滤油纸随意存放 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 128 油的泄漏 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 129 电梯使用 线路老化、漏电 物理性/电危害 130 人员超载 行为性/操作失误 131 保养、维修不及时 行为性/操作失误 132 无限位或限位失灵 行为性/操作失误 133 电梯抱闸失灵 行为性/操作失误 134 吊笼的使用 人员超载 行为性/操作失误 135 线路老化、漏电 物理性/电危害 136 潜水泵使用 潜水泵漏电 物理性/设备缺陷 137 为切断电源即进入坑池 物理性/防护缺陷 138 生活锅炉运行 安全装置缺陷 物理性或设备缺陷 139 土石方开挖 未按规定放坡 行为性/操作失误 140 沟坑边缘无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 行为性/防护缺陷 141 高处作业 临空面、孔洞未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行为性/防护缺陷
142 垂直攀登时未使用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 行为性/违章作业
143 人员在钢梁、管道上行走时未装设安全水平绳 行为性/防护缺陷 144 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行为性/违章作业 145 平台、走道、脚手架堆放物料超载 行为性/违章作业 146 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物理性/防护缺陷 147 吊车拆装 监护不到位 行为性/监护失误 148 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够 物理性/设备设施缺陷 149 起重机超负荷 行为性/操作失误 150 螺栓质量不合格 物理性/设施缺陷 151 板线、地锚不牢 行为性/操作失误 152 电动工具不绝缘 物理性/设备缺陷 153 穿绕钢丝绳挤手 行为性/操作失误 154 大锤操作带手套 行为性/操作失误 155 身体不适、精神不好 生理性/健康异常 156 抬吊负荷分配不合理 行为性/其他危险 157 指挥失误 行为性/指挥失误 158 危险区站人 行为性/其他危险 159 使用不合格人员 行为性/指挥失误 160 物件运输 添放滚杠不正确 行为性/操作失误 161 现场安装 攀、坐不安全位置 行为性/其他错误 162 零部件无防护措施 物理性/防护缺陷 163 恶劣天气 物理性/作业环境不良 164 起吊重物 单根绳吊装 行为性/违章作业 165 吊点选择不当 行为性/其他错误 166 吊物捆绑不牢 行为性/其他错误 167 指挥不当 行为性/指挥错误 168 误操作 行为性/操作错误 169 起重机使用 无限位或限位失灵 物理性/防护缺陷 170 监护失误 行为性/监护失误 171 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 生理性/负荷超限 172 载重超负荷 行为性/操作失误 173 操作人员误操作 行为性/操作失误 174 起吊过程中 钢丝绳磨损、受伤 物理性/设施缺陷 175 起吊作业 吊车支腿未垫好 行为性/操作失误 176 流行性疾病 非典 生理性危害 177 禽流感 生理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