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3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3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3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3粤教版必修1

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会学生用辨证观点看问题,体会团结协助.

教学重点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

教学建议

1、本节例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时可先回顾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到静力学问题中去.

2、本节例题代表了两种典型的静力学问题.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出小结.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一导入新课

1.用投影片出示复合题: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保持或,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a: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等于,这就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b: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外力的合力关系是。

2.学生回答问题后,师进行评价和纠正。

3.引入:本节课我们来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导入二

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的两极引起极光.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相遇,原子吸收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立即将能量释放出来就会产生奇异的光芒,形成极光.极光的光谐线波长范围约为310nm ~670nm .据此推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数量级约为1014 Hz

B .极光出现在极地附近与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有关

C .原子在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

D .对极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太阳物质的组成成分

2.如图所示,曲线I 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 ;曲线Ⅱ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Q 轨道的示意图,O 点为地球球心,AB 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R

B .卫星P 在I 轨道的速率为0v ,卫星Q 在Ⅱ轨道B 点的速率为B v ,则0B v v

C .卫星P 在I 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0a ,卫星Q 在Ⅱ轨道A 点加速度大小为A a ,则0=A a a

D .卫星P 在I 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卫星Q 在Ⅱ轨道上经过两轨道交点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A 、B 间弹力F N 的大小分别是( )

A.μ=2

3

tanα,F N=

1

3

mgsinα

B.μ=2

3

tanα,F N=

1

2

mgsinα

C.μ=tanα,F N=1

3 mgcosα

D.μ=tanα,F N=2

3 mgsinα

4.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可以增强体质,特别是对发展躯干和上下肢的力量有显著作用。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铅球,若空气阻力不计,图中分别是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5.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列物块的加速度a、速度 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24195

Am 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

器时,镅

24195

Am 衰变所释放的射线会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一旦有烟雾进入探测腔内,烟雾中的微

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 )

A .镅24195Am 放出的是X 射线

B .镅

24195

Am 放出的是γ射线

C .1mg 的镅

24195

Am 经864年将有0.75mg 发生衰变

D .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中的镅

24195

Am 因温度升高而半衰期变短

7.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质量为1m 的2

1H 与质量为2m 的3

1H 发生核聚变反应,放出质量为3m 的1

0n ,

并生成质量为4m 的新核。若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核的中子数为2,且该新核是3

2He 的同位素 B .该过程属于α衰变

C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

3412m m m m c +--

D .核反应前后系统动量不守恒

8.高速公路的ETC 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 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 天线用了0.3s 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s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该ETC 通道的长度约为( )

A .4.2m

B .6.0m

C .7.8m

D .9.6m

9.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θ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 顶点上的小滑轮,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小球,当两球静止时,小球m 1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不计一切摩擦,则m 1、m 2之间的关系是( )

A .m 1=m 2

B .2

1tan m m θ

=

C .m 1=m 2tanθ

D .m 1=m 2cosθ

10.质子的静止质量为27

p 1.6726g 10k m -=?,中子的静止质量为27n 1.674910kg m -=?,α粒子的静止

质量为27

6.646710kg m α-=?,光速83.010m /s c =?。则α粒子的结合能约为( )

A .124.310J --?

B .124.310J -?

C .102.610J -?

D .102.610J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放在真空中,间距为d ,P 点在A 、B 板间,A 板接地,B 板的电势φ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t =0时,在P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当t =2T 时,电子回到P 点。电子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相碰,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φ1∶φ2=1∶2

B .φ1∶φ2=1∶3

C .在0~2T 时间内,当t =T 时电子的电势能最小

D.在0~2T时间内,电子的动能增大了

222

2

2e T d m

12.如图为儿童游乐场的滑梯示意图,滑梯可视为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小美手持细线下端悬挂一小球沿滑梯滑下,小美连同小球的质量为m,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则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梯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B.小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小美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tanθ

D.系统增加的内能大于小美减少的机械能

13.如图,条形磁铁在固定的水平闭合导体圆环正上方,从离地面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并从圆环中心穿过,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条形磁铁A、B两端经过线圈平面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分别为I1、I2,电流的瞬时功率分别为P1、P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上往下看,I2的方向为顺时针

B.I1:I2=v1:v2

C.P1:P2=v1:v2

D.磁铁落地时的速率为2gh

1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为t=0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在x=70 m处的一个质点,此时M点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之后经过0.4 s第二次经过平衡位置,则。

A.该波沿x轴正向传播

B .M 点振动周期为0.5 s

C .该波传播的速度为100 m/s

D .在t=0.3 s 时刻,质点M 的位移为0

E.题中波形图上,与M 点振动总是相反的质点有2个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1102sin50πV u t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110ΩR =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约为5.7A

B .电压表的示数约为220V

C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440W

D .副线圈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梁老师在课堂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方的A 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到O 点。

(1)下列原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________ A .弹簧测力计在实验前没有调零

B .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侧力计刻度

C .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对拉力大小有影响

D .拉橡皮条的细绳套粗一些且短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请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一条即可)_________

(3)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 1和F 2,两细绳的方向分别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α1和α2,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需作力的图示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B.实验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一定与OA在一条直线上

C.若保持O点的位置和夹角α1不变,夹角α2可变,若F1增大,则F2可能减小

D.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α1和α2之和必须取90°

17.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量程为3mA的直流电流表的内阻R A(约为1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V,内阻不计);

B.电阻箱(0~999.9Ω);

C.滑动变阻器(0~5Ω.额定电流为3A);

D.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为1A)。

(1)为了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__(选填“C”或“D”)。

(2)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间的连线补充完整___。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为零,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移到右端;

II.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3mA;

I.调节电阻箱R0,使电流表的示数为1mA,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

IV.断开开关S,整理好仪器。

(4)已知R1=208.8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_Ω,由于系统误差,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v从右端滑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

上B,恰好未离开B,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求A与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9.(6分)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着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y<0的空间中存在着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夹角斜向下。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

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该粒子从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45?夹角斜向上,然后经过M点进入电场,并与y轴负半轴相切于N点。已知M点坐标为(L,0)。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0.(6分)如图,两根形状相同、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固定,相互平行,间距为L,两连接点a、b连线垂直于所有导轨,左底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倾斜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平面内有磁感应强度为1B、方向垂直于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水平导轨在同一水平面,所在区域有磁感应强度为2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阻值为R、质量为m的相同导体杆A、B,A在倾斜导轨上,B在水平导轨上,

v开始沿倾斜导轨向上滑行,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A上滑通过都垂直于导轨。开始时,A以初速度

距离x到达最高点时(此时A仍在倾斜导轨上),B瞬间获得一个水平初速度并在外力作用下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始终在水平导轨上并保持与导轨垂直),A恰能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求:

(1)在A上滑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2)B做匀速运动速度的方向、大小;

(3)使B做匀速运动的外力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最大值814

max

31013109.7103.11010c

f Hz Hz λ-?==≈???;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最小值8

14min

3102310 4.5106.71010c

f Hz Hz λ-?==≈???.则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数量级约为1014Hz ,故A 正确. B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他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极光出现在极地附近与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有关,故B 正确;

C .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吸收来自太阳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故C 项正确;

D .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吸收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对极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地球大气层的组成成分,故D 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答案为D 。 2.B 【解析】 【详解】

A .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23

T k a =

因为周期相等,所以半长轴相等,圆轨道可以看成长半轴、短半轴都为R 椭圆,故a=R ,即椭圆轨道的长轴的长度为2R 。故A 错误。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2Mm v G m r r

=

故v =

OB 为半径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则0v v '<;又卫星在Ⅱ的B 点做向心运动,所以有B v v <',综上有0B v v v <'<。故B 正确。

C .卫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故有:

2

Mm

G

ma r = 所以加速度为2M

a G

r

=,又有OA

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 2mgsinα=μA mgcosα+μB mgcosα=2μmgcosα+μmgcosα 解得

2tan 3

μα=

对B 受力分析可知,B 受重力、支持力、A 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mgsinα=μmgcosα+N F 解得

N 1

sin 3

F mg α=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A 【解析】 【详解】

A .铅球做斜上抛运动,可将其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水平分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故A 正确;

B .铅球做斜上抛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故铅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B 错误;

C .铅球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保持不变,故C 错误;

D .因为速度的竖直分量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再根据y P mgv =,所以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5.D 【解析】 【详解】

AB .物块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值,故AB 错误; CD .由于物块所受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加速度随速度变化而变化,其速度-时间图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6.C 【解析】 【详解】 AB .镅

241

95

Am 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而三种射线中α射线能使空气电离,故镅24195Am

放出的是α射线,故AB 错误;

C .半衰期为432年,当经864年,发生两次衰变,1mg 的镅将衰变掉四分之三即0.75mg ,还剩下0.25 mg 没有衰变,故C 正确;

D .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物理条件和化学状态均无关,则温度升高而半衰期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新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4和2,新核是24

He ,是3

2He 的同位素,中子数为2,故A 正确;

B .该过程是核聚变反应,不属于α衰变,故B 错误;

C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

()221234E mc m m m m c ?=?=+--

故C 错误;

D .核反应前后系统动量守恒,故D 错误。 故选A 。 8.D

【解析】 【详解】

汽车的速度21.6km/h =6m/s ,汽车在前0.3s+0.7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1=v 0(t 1+t 2)=6×(0.3+0.7)

=6m ,随后汽车做减速运动,位移为:2

2

026225

v x a ===? 3.6m ,所以该ETC 通道的长度为:L =x 1+x 2=

6+3.6=9.6m ,故ABC 错误,D 正确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汽车的两段运动的特点,然后合理选择公式.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绳子对两球的拉力大小为F T ,对m 2根据平衡条件得 F T =m 2gsinθ

对m 1根据平衡条件得 F T = m 1gcosθ 联立解得 m 1=m 2tanθ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α粒子在结合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p n (22)m m m m α=+-

则α粒子的结合能为

2E mc =△△

代入数据得

124.30J 1E -?≈?

故B 正确,AC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电子在0~T 时间内向上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1,在T~2T 时间内先向上减速到零后向下加速回到原出发点,设加速度为a 2,则

2211211

()22

a T a T T a T =-?- 解得

213a a =

由于

11e

a dm

?=

22e

a dm

?=

φ1∶φ2=1∶3

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依据电场力做正功最多,电势能最小,而0~T 内电子做匀加速运动,T ~2T 之内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因φ2=3φ1,t 1时刻电子的动能

22

2212

221K e T E mv md

?== 而粒子在t 2时刻的速度

12122eT

v v a T dm

?=-=-

故电子在2T 时的动能

222

2

2

12K e T E md

?= 所以在2T 时刻电势能最小,故C 错误; D .电子在2T 时刻回到P 点,此时速度为

12122eT

v v a T dm

?=-=-

(负号表示方向向下) 电子的动能为

222

2

221212K e T d v E m m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 正确。 故选BD 。 12.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说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将滑梯、小美、小球看一个整体,则滑梯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 )g ,故A 正确;

B .由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则小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小,故B 错误;

C .由于小美、小球一起沿滑梯匀速下滑,则有

sin cos mg mg θμθ=

所以小美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tanθ,故C 正确;

D .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美和小球减小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内能,则系统增加的内能大于小美减少的机械能,故D 正确。 故选ACD 。 13.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条形磁铁

B 端经过线圈平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向下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从上往下看,I 2的方向为顺时针,选项A 正确;

BC .条形磁铁AB 端经过线圈平面时磁感应强度相同,根据E=BLv 以及E

I R

=可知 I 1:I 2=v 1:v 2

根据P=I 2R 可知电流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2222

121212P P I I v v ==:::

选项B 正确,C 错误;

D

D 错误。 故选AB 。 14.AC

E 【解析】 【详解】

A .由于0t =时刻,M 点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 轴正方向运动,A 正确; BC .经过0.4s ,M 点第二次经过平衡位置,根据波形平移法,30m 处质点的振动形式传递至70m 处,所以传播距离为40m ,波速:

40m /s 100m/s 0.4

x v t =

== 周期:

60

s 0.6s 100

T v

λ

=

=

= B 错误,C 正确;

D .经过1

0.3s=2

T ,质点运动到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因此M 质点的位移肯定不为0,D 错误;

E .与M 质点距离为半波长奇数倍的质点,振动与M 点总是相反,因此题中波形图上,与M 点振动总是相反的质点有两个,分别为40m 和100m 处的质点,E 正确。 故选ACE 。 15.BC 【解析】 【详解】

AB .由题意可知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有效值1110V U =,由

11

22

U n U n =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 2220V U =

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通过电阻R 的电流

22220

A 2A 110

U I R =

== 由1122n I n I =得

14A I =

电流表的示数为4A ,故A 错误,B 正确;

C .变压器两端功率相等,故原线圈的输入电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222202W 440W P U I ==?=

故C 正确; D .交流电的频率

50π

Hz 25Hz 2π

f ω

=

=

= 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故D 错误。 故选BC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AD 将竖直平面转到水平面 C 【解析】 【详解】

(1)[1]A .弹簧测力计在实验前没有调零,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A 符合题意; B .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尺垂直,防止视觉误差,故B 不符合题意;

C .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重力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不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C 不符合题意;

D .在实验中要减小拉力方向的误差,应让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尽量远些,故细绳应该长一些;拉橡皮条的细绳套粗一些且短一些,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D 符合题意; 故选AD ;

(2)[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要选用弹性小且适当长的细绳或将竖直平面转到水平面; (3)[3]A .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应采用作力的图示来表示分力与合力,但不是只需作力的图示来表示分力与合力,故A 错误;

B .因实验中存在误差,故不可能严格使F 与F '重合,所以实验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 不一定沿OA 直线方向,故B 错误;

C .对点O 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保持O 点的位置和夹角1α不变,即橡皮条长度不变,弹簧拉力1F 方向不变,弹簧拉力2F 方向和大小都改变,如图: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1F 的读数不断增大时,2F 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若1F 增大时,2F 可能变小,故C 正确;

D .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一定是取90?,故D 错误; 故选C 。

17.C 104.4 大于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满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电流表的内阻,即应选用C (2)[2]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4)[3]由实验原理可知

1

=

=104.42

A R R Ω [4]由于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3mA ,调节电阻箱R 0,使电流表的示数为1mA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1;电阻箱阻值变大,并联等效电阻变大,故并联部分分担电压增

大,由于电阻箱两端电压变大,故电阻箱阻值偏大,故电流表内阻测量偏大。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20

3v gL

【解析】 【详解】

对A 在木板B 上的滑动过程,恰好未离开B ,即滑至B 的左端与B 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0(2)mv m m v =+ 解得

013

v v =

由系统能量守恒有

2

201

1(2)22

mgL mv m m v μ=-+

解得

20

3v gL

μ=

19. (1)0B qL =;(2)2

4E qL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所示,OO MO ''⊥,则

22

R L =

= 由

2

0v qv B m R

=

00

mv B qR qL

=

=

(2)带电粒子以速度v 0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因为与y 轴相切与N 点,所以末速度沿y 轴负方向,利用类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匀速运动方向分位移的中点得Q 为PM 中点,∠PQN=45°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5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5 滚动检测(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7分) lo下而关于物体的惯性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o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 C.人造地球卫星有惯性 D.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C 2.关于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物体加速度为零,则运动状态不变 B。只要速度大小和方向二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二者都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变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一上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 解析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A正确:速度是矢呈:,速度的变化 要从大小、方向两方而去考虑,B正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一泄有力的作用,物体也一泄有 加速度,但无法知逍加速度是否在改变,所以C正确,D不正确. 答案D 图] 3.(2011 ?青岛高一检测)如图1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 Ao向前加速运动Bo向前减速运动 C.向后匀速运动Do向后减速运动 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万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是 解析水滴离开车顶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离开时的速度不变,而水滴落点B 在月 点正下方的前而,表明若车向前行驶,水滴下落时,车正在减速,A错,B对.若车向后减速运动 时,水滴下落时将落在月点正下方的后方,C、D错。 答案B

4?由牛顿第二立律F F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

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左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睹观察不到 C.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加速度为负值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解析牛顿第二泄律的表达式尸=加曰中的力尸是指合「外力,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桌子不动,是因为桌子与地而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推力,推力与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所以桌子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仍然静止不动,牛顿第二泄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所以A、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答案 5o把两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串接起来,甲挂在支架上,乙的秤钩上吊一重10 N 的物体,不”计秤本身重量,当物体静止时,则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为 ()。 A.都是10 N B.都是5 N Co甲为10 N,乙为零 Do乙为10 N,甲为零 解析对乙秤,下挂10 N的物体,则示数应为10 N,在甲秤下挂乙秤,由于乙秤受力10N, 故乙给甲秤的作用力仍为10 N,所以甲秤读数为10 N,故B、C、D均错误,A正确。 答案A 图2 6.将物体竖直上抛,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变,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 A.1 : 10 B.10 : 1 C。9 : 1 Do 8 : 1 解析由l t图象知物体上升、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决=9m/s[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学期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0-2011第二学期物理试卷 《抛体运动》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时间长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样长D.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B .Mg -2mv 2/R C .2m (g +v 2/R )+Mg D .2m (v 2/R -g )+Mg 8.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 C .平抛运动 D .竖直上抛运动 9.水滴自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 ) A .风速越大,水滴下落的时间越长 B .风速越大,水滴落地时的瞬时速度越大 C .水滴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与风速无关 D .水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 10.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 2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且v 1>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该船( ) A .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 2 d v B .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 C .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 D .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 1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 .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 .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 .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二、实验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2.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 = 20cm 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 0.2m/s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 2 ,它的周期为______s 。 13.在一段半径为R = 15m 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 m/s 。 1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A 点 (第11题)

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参考系 质点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路程与位移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计时器 数字计时器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运动的思考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猜想与验证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两个有用的推论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认识形变 弹性与弹性限度 探究弹力 力的图示 第二节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研究静摩擦力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共点力 力的等效 力的替代 寻找等效力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 分力的计算 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四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 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 数字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示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 超重和失重的解释 完全失重现象 第七节力学单位 单位制的意义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本章复习与测试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重点强化卷 (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 4 m/s ,经过 4 s 速 度达到 12 m/s ,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汽车的加速度为 2 m/s 2 B .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 2 m/s 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6 m/s D .汽车的位移为 32 m 22 122 -42 变化量 Δv =at = 2× 1 m/s =2 m/s ,B 正确;汽车的 位移 x = 2×2 m =32 m ,D 32 v = 4 m/s = 8 m/s ,C 错误. 【答案】 C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 1.紧 接着通过 下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2Δx t 1 -t 2 A.t 1t 2 t 1+ t 2 B. Δx t 1-t 2 B.t 1t 2 t 1+t 2 2Δx t 1+ t 2 C.t 1t 2 t 1-t 2 Δx t 1+ t 2 D.t 1t 2 t 1- t 2 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段 Δx 所用的时间为 t 1,平均速 度为 v 1= t1 ,物体通过后一段 Δx 所用的时间为 t 2,平均速度为 v 2=t2.速度由 t 1+t 2 v 2 - v 1 2Δx t 1- t 2 v 1变化到 v 2的时间为Δt =t 2 t ,所以加速度 a = Δt =2t1t2x t t 1+t t 2 , A 正 确. 解析】 汽车的加速度 a = 12-4 m/s 2=2 m/s 2 ,A 正确; 汽车每秒速度的 正确;汽车的平均速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重点强化卷(一) 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建议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 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释放物体,物体有水平速度,故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C对、D错;飞机的速度与物体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等,故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且相对飞机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A、B错.【答案】 C 2.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1所示,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图1 A.同时抛出,且v1<v2 B.甲比乙后抛出,且v1>v2 C.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D.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解析】两球在竖直方向均做自由落体运动,要相遇,则甲竖直位移需比乙大,那么甲应早抛,乙应晚抛;要使两球水平位移相等,则乙的初速度应该大于甲的初速度,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3.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选项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4.某同学站立于地面上,朝着地面正前方的小洞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球出手时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v0,结果球越过小洞,没有进入.为了将球水平抛出后恰好能抛入洞中,下列措施可行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保持v0不变,减小h B.保持v0不变,增大h C.保持h不变,增大v0 D.同时增大h和v0 【解析】小球水平运动的距离x=v0t,球越过小洞,没有进入,说明小球水平运动的距离偏大,可以减小t,A对,B错;选项C、D都使小球水平运动的距离变大,C、D错. 【答案】 A 5.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A.v0 g B. 2v0 g C. 4v0 g D. 8v0 g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其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v0t,竖直方向的位 移y=1 2gt 2且y=2x,解得:t= 4v0 g,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6.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一章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学习1、如何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生活中常见的抛体运动现象有哪些?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2、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如何确定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你认为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3、什么时候抛体运动是直线运动?什么时候抛体运动是曲线运动? 二、课堂导学: ※学习探究 1、抛体运动 ①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向抛出,仅在作用下物体的所做运动 ②条件:和 ③种类:、、、 2、曲线运动 ①曲线运动速度方向:速度(即瞬时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方向,并指向物体的方向 ②曲线运动特点:曲线运动速度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即加速度零 3、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条件 ①抛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②抛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典型例题 1、将一纸片向空中抛出,这一纸片所做的运动是抛体运动吗?() A、是 B、不是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即速度大小) B、速度方向 C、速度 D、加速度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A V 0 F V 0 C F B V 0 F D V 0 F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一物体被抛出后在空中沿一条弧线飞行,物体飞行到最高点时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A 方向 B 、B 方向 C 、C 方向 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但可以等于恒量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不可能受恒力作用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3、若已知物体运动初速度V 0的方向及该物体受到的恒定合外力F 的方向,则可能的轨迹是( )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抛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著名铅球运动员李梅素投掷出去的铅球的运动可看作抛体运动 B、儿童折叠的纸飞机,抛出后在空中优美地滑翔,可看作抛体运动 C、从关闭不严的水龙头滴出的水滴的运动,可看作抛体运动 D、抛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一样都是理想化模型,自由落体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种特例 2、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质点在这一点瞬时速度的方向 3、一个物体在力F1F2F3等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力F1,则物体( ) A、可能做曲线运动 B、必然沿F1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C、不可能继续做直线运动 D、必然沿F1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关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恒定不变 B、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其加速度肯定不为零,而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总有一定的夹角 C B A

3-1粤教版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汇编

选修3-1 第一章 电场 一、电场的力的性质 1.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 ⑴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元电荷e =1.60× 10-19 C 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着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总量不变)。 ⑷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分开其电量平分. 2.库仑定律 ⑴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间的这种作用力称静电力,又叫库伦力。 ⑵公式:122 q q F k r = (其中9229.010/k N m C =??,叫静电力常量) ⑶适用条件:①真空中②点电荷:若带电体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时就可看作是点电荷。★☆注意:①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是相互的,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计算时只需带入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场强度 ⑴电场:带电体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⑵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是矢量。 a.定义式:/E F q = ,方向: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说明: ①/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q 无关。 ②2r Q k E =是真空中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决定式。某点场强E 由场源电荷Q 和距离r 决定。 (正点电荷周围某点的场强背离正电荷;负点电荷周围某点的场强指向负电荷) ③d U E =是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注意式中d 为两点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④电场强度是矢量,当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 4.电场线 ⑴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处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电场线。 ①电场线是起源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 ③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只是某种情况下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可以与电场线重合. ⑷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如果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的直线. 二、电场的能的性质 1.基本概念 ⑴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某点A 移到另一点B 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两点的电势差即/AB AB U W q =. (电势差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表示某两点相对电势的高低;计算时要注意电荷的正负。) ⑵电势: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A ?等于该点与参考点P (电势零点0P ?=)之间的电势差。(/AP A AP U W q ?==) ★☆①电势是为描述电场能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它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是标量。电势的高低还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通常选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 ②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与拿什么电荷沿电场线移动无关) ⑶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叫电势能,它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q ε?=)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①如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一样,电场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B εεε--W A AB =?= ②若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的总能量守恒,但可以互相转化,如动能增加,电势能就减少。 2.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⑴电势反映电场能的特性,而电场强度反映电场力的特性. 匀强电场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模块综合检测(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汽车从拱形桥顶点A匀速率运动到桥的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A点受力平衡 B.A到B重力的瞬时功率减小 C.A到B汽车的机械能在减小 D.A到B汽车的机械能不变 2.飞机在竖直平面内俯冲又拉起,这一过程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时,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为F.设飞行员所受重力为G,则飞机在最低点时( ) A.F=0 B.FG 3.小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1 m/s,水流速度为2 m/s,为了在最短距离内渡河,则小船船头指向应为(图中任意方向间的夹角以及与河岸间的夹角均为30°) A.a方向B.b方向 C.c方向D.e方向 4.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甲和F 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 f甲小于F f乙 B.F f甲等于F f乙 C.F f甲大于F f乙

D.F f甲和F f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 5.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6.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7.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 8.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站在电梯上,电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到达一定速度后再匀速上升.若以F N表示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G为人受到的重力,F f 为电梯对人的静摩擦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加速过程中F f≠0,F N、F f、G都做功 B.加速过程中F f≠0,F N不做功 C.加速过程中F f=0,F N、G都做功 D.匀速过程中F f=0,F N、G都不做功 9.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过时间t,力F的瞬时功率力( ) A.F2t cos θB.F2cos2θ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咀嚼生活品醇味”学案 历史的步伐、社会文明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古及今,生活让人们品尝了种种滋味。 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事比一事繁复,一章比一章奥妙,一节比一节精彩。我们要成为生活的主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就更要深入体会生活的意义,把握时代的脉搏,跟踪历史的风雷。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不少优秀小说篇章,能够引导我们贴近生活,小说家跟我们共同咀嚼生活的滋味。 本单元选入的短篇小品、微型小说,就是这样的篇章。它们像向导、像轻骑兵,正确、便捷地引导我们走进不同时代,认识不同人物,体验不同滋味。 λ语文应用 学习本单元的短篇小说,要用心体会小说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同时,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短篇或微型小说的构思,尝试编写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λ语文审美 本单元各篇课文,风格多样,或冷峻地描写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或幽默地叙述小人物的梦想与追求,或诗意地抒写战争中普通人的家国情怀,或敏锐地捕捉时代变迁中人们的喜悦和希望。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在领略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感受作品的优美风格和作家的卓越情怀。 λ语文探究 在学习中要认真体会短篇小说的一些文体特点:它截取横断面来表现生活,以局部透视整体,于瞬间凝炼永恒,以简单显出丰富。深入探究它何以能够做到:它虽然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鲁迅先生的《药》,叙述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落后民众不理解革命、用被害革命者的鲜血作治病的药的故事,引导革命者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刻画了一个抗争命运的小人物的形象,通过对这个小人物“追求、幻灭、复苏”三部曲的叙述,表现了作家对小人物遭遇和品德的体验。 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是一曲纯真爱情的颂歌,用一对年轻恋人相互守候的故事,把人间永恒而又美妙的爱情主题,奉献给读者。 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用同受雇于一家店铺的两个员工的故事,告诉人们,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 孙犁的《荷花淀》,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民族精神气质大大提升的壮丽图景,显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 王蒙的《春之声》,描述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位归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调动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体味课文内容。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又要与学习“点击链接”中介绍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积累阅读和写作知识,提升编故事的能力。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主旨明确单一,但可以灵活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用简练明白的语言浮雕式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对这些特点有了足够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认识运动 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 2.车厢内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 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在研究瓢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 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 末”是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2)是时刻。(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

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1.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在DK范围内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到D和K到N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 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略。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1.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大白鲨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11.94m/s,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为2.29m/s,所以大白鲨的速度更快。2. B 3.100km/h 4.略。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C 2.不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已知汽车运动的初速度,末速度等于零,又知减速时间,加设汽车作匀减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章节 1、机械功 2、功和能 一 功 和 功率3、功率 4、人与机械 1、动能的改变二 2、势能的改变能的 转化 与守 恒 3、能量守恒定律 4、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 高中物理必修 2 知识点总结 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 ①机械功的含义▲功 W Fs cos ②机械功的计算 ①机械功原理▲ 功的原理 ②做功和能的转化W 动 W 阻 W 有用 W 额 外 W 输入 W 输 出 W 损失 ①功率的含义▲ 功率P W t ②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P Fv ①功率与机械效率 W 有用 P 有 用 ②机械的使用▲ 机械效率 W总P 总 ①动能 ▲动能E k 1 mv2 ②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2 1 mv22 1 mv12 (实验 ▲动能定理Fs ③ 动能定理 2 2 ①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E p mgh 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 ③弹性势能的改变▲ 重力做功 W G E p1 E p 2 E p ①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 只有重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探索 1 mv2 2 mgh 2 1 mv1 2 mgh 1 ②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③能量守恒定律 ①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②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

1、运动的合成与①运动的独立性 分解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①竖直下抛运动 ②竖直上抛运动 2、竖直方向上的 抛体运动 三 抛体 运动 ①什么是平抛运动 3、平抛运动②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斜抛运动的轨迹 ②斜抛运动物体的射高和射程 4、斜抛运动 ①线速度 ②角速度 ③周期、频率和转速 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 1、匀速圆周运动 快慢的描述 ①向心力及其方向 四 ②向心力的大小 匀速 ③向心加速度 圆周2、向心力与向心 运动加速度 ①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 3、向心力的实例 ②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 分析 分析 ①认识离心运动 4、离心运动②离心机械③离心运动的危 害及其防止▲竖直下抛 v t v0 gt s v0 t 1 gt2 2 ▲ 竖直上抛 v t v0 gt s v0 t 1 gt2 2 t v0 v02 h g 2g ▲抛出点坐标原点,任意时刻位置x v0t y 1 gt2 2 ▲ 斜抛初速度v0 v0x v0 cos v 0 y v0 sin ▲ 线速度v s t ▲ 角速度 t 1 ▲ 周期与频率 f T 2 r 2 ▲ v T T ▲ 向心力 F mr 2 F v2 m r ▲ 向心加速度 a 2r 或 a v2 r 2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时间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抛体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 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 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 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 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曲线运动的轨迹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 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分解。 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 (1)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 (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 ①根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 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变化(包括大小或方向)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②根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若合加速度与合初速 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③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 如图所示,用v 1表示船速,v 2表示水速.我们讨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 θ sin 11s v d t v == ,船渡河的位移短直河岸),渡河时间最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当以最小位移渡河: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v 大于水流速度2v 时,小船可以垂直渡河,显然渡河的最小位移s 等于河宽d ,船头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广州市真光中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班别 评分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第1、2、3、4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第5、6题是双项选题,每题4 分;6小题,共20分。) 1.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只与它的质量有关 B .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总是跟支持它的支承面垂直 C .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D .同一物体在地面上同一位置,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所受重力都相等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 程中,运动物体 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也不断减小 C .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慢 D .速度不断增加,且增加得越来越快 3.质量为1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向东的力F=3N 作用向西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g 取10m/s 2) A 1N ,向东 B 1N ,向西 C 5N ,向东 D 5N ,向西 4、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 .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5、由图1的图像中可以判断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6、如图2所示, 有A 、B 两物体, m A =2m B , 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斜面上, 在它们下滑的过 程中 ( ) A. 它们的加速度a =g sin θ B. 它们的加速度a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 《登高》杜甫 1. 江滚滚来。 2. 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病痛、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 《锦瑟》李商隐 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3. 玉生烟。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来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 对历史的缅怀。 2. 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 3.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紧扣“怀古”二字,词人登高远望,首先想到着名历史人物孙权,不禁感叹“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 虎。 《蜀道难》李白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 2.写出水石相激、 3.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 4.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5.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 6.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 7.化用“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句的句子是:,从而 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 《琵琶行》白居易 1. 2.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 4. 5. 6.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 鸣。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期末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廉江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级物理试题(理科)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A 、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 C 、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D 、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2、有质量相等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和B ,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 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 A 和r B ,且r A >r B ,则A 和B 两卫星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A 的运行周期较大 B 、卫星A 受到的地球引力较大 C 、卫星A 运行的线速度较大 D 、卫星A 运行的角速度较大 3、质量为 m 的汽车,以速率v 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 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 A 、mg B 、r mv 2 C 、r mv mg 2- D 、r mv mg 2+ 4、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对物体做功 B 、重力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做功

C、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 D、物体在固定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 5、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的物体 C、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D、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物体 6、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由P=W/t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C、由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7、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 气阻力,假设物体在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为() A、mgh ,减少mg(H-h) B、mgh ,增加mg(H+h) C、-mgh ,增加mg(H-h) D、-mgh ,减少mg(H+h) 8、下列现象中,能够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黑体辐射 B、光电效应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二、双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36分) 9、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定受到恒力的作用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 10、下列单位中,属于功率单位的是()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验及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28537654.html,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验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蝴蝶(dié)浊(zuō)酒锦瑟(sè)潦(liáo)倒不堪 B、蟾(chán)宫南柯(kē)耽(dān)搁福祉(zhǐ) C、骤(zhòu)雨凝噎(yē)戏谑(xuè)桎梏(zhì gù) D、寻觅(mì)巷陌(mò)跋扈(hù)纤细(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渔舟瞑目楼兰兰田日暖 B、绸缪踟蹰烦燥无可辨驳 C、凄怆婉约浩淼芳草萋萋 D、松驰纨绔山坳水泻不通 3、“望”,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远望,b .希望,c. 盼望,d .回望。试对下列句中“望”选出正确的解释 A、望中犹记。() B、不久望君来。() C、怅然遥相望。() D、君还何所望。() 4、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5、下列诗句全出自白居易作品的是()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6、下面诗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 A秦时明月汉时关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二、古诗词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0题。(12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愁思,悲伤的情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