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工程地质学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整合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 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7.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8.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9.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10.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二、填空题(20分) 1、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等。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红色的为错误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小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考博英语翻译

2018年地大(北京)英语考博翻译试题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lthough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s are not objective features of them, they can be correlated with objective material features in them. For example, the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speed bumps physically prevents cars from speeding without damage to the car or major inconvenience. The physical procedure of fertilization in IVF affords pregnancies without prior physical intercours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of use, these physical features translate into new social realities (new behaviors, new social arrangements, new perceptions and belief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s impacts of a technological product.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can be identifi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analysis, including the micro-level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nd the macro-level of social structures, cultural syste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dynamics. For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 good society, which is an issue that plays out at the macro-level, macro-leve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re obviously the most important to consider. However, micro- and meso-level impacts may also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properly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macro-level impacts. At the micro-level, technological products may influence their immediate context of use in at least three ways. First, they ma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users and the social roles and relations that users build in relation to others. For example, the possession of an automobile may influence where people live and what places they visit, and may also signal social status and identity. Secon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not fit every user profile equally well, meaning that some users will not be able to use them well, or not at all, because they lack the requir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kills, interests, or access to resource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 will affect potential users in different ways, benefiting some while excluding or marginalizing others. Thir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often require the presence of material and social contextu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For example, for automobiles to function well as vehicles for transportation, there must be material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 present, such as roads, traffic lights, police, ambulance services, and so for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therefore often stimulate the creation of appropriate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This is also a way in which technological products have social impacts. These three types of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concerning influence on behavior and social roles, selection of user profiles, and selection of materi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also play out at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矿物岩石学汇总

五论述题(共分,每小题 简述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及其可能成因?(15分) 采分点: 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 1)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主要为岩浆成因,通常超基性岩在杂岩体的底部或者下部,岩体边部存在冷凝边,围岩部分存在烘烤边。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的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 (2)环状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 超基性岩体通常分布在环状杂岩体中心,其外围是基性程度较低的辉石岩、辉长岩等,岩体的外围存在接触变质晕,如阿拉斯加环状杂岩体,被认为是原生岩浆分异派生岩浆结晶形成。(3)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主要指在造山带出露的以橄榄岩为主的独立的超镁铁岩体。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其次是纯橄榄岩、辉石岩,岩体与围岩之间通常以构造破碎带接触。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残留体。 (4) 蛇绿岩岩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组合:蛇绿岩被认为代表了洋中脊处的洋壳地幔剖面,是古老洋壳和下伏地幔岩的代表,通常出现在造山带位置,是洋壳仰冲到陆壳上的残留体。 (5)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超基性岩包裹体:岩性主要为二辉橄榄岩及方 辉橄榄岩,因其岩性特点和其中常有寄主岩石熔浆冷凝体被认为是残留地幔岩。 2论述各类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特点(15分)? 采分点:不同类型岩石中矿物组合有规律变化,从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镁铁质矿物逐渐增多,硅铝质矿物逐渐减少。 (1)超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橄榄岩和辉石岩。橄榄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 辉石,其中橄榄石含量大于40%。辉石岩主要矿物为辉石+橄榄石,橄榄石含 量少于40%,还可以含有少量的基性斜长石和角闪石。 (2)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玄武岩。主要矿物组合为辉石+斜长+少量角闪石,可以含少量橄榄石和黑云母。 (3)中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石英含量少于20%为标志。闪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角闪石+中性斜长石,少量辉石和云母,碱性长石含量少于长石总量的1/3;正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正长石,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和角闪石。除此之外,中性岩类还包括二长岩亚类,是指碱性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中性岩部分。 ( 2 ) 酸性盐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3?170号 关于表彰2002--2003学年度 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决定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学生个人总结及班级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上,由院(系)初审,学生工作处审核,经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决定对下列学生、集体予以表彰: 一、授予孙小珊等10名学生“地大十佳学生”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1000元; 二、授予毛光剑等256名学生“三好学生”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300元; 三、授予赵莉等251名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300元; 四、授予吕勇军等8名学生“学风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 五、授予韦玮等2名学生“文艺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

元; 六、授予齐磊等4名学生“体育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 七、授予罗耀等10名学生“公益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 八、授予姚林君等3名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 九、授予刘清华等7名学生“社会实践标兵”称号,每人奖励人民币200元; 十、授予11010班等6个班级“优良学风班”称号,每班奖励人民币500元; 十一、授予11020班等20个班级“先进班集体”称号,每班奖励人民币200元; 十二、授予学生宿舍15号楼314宿舍等10个寝室“优良学风寝室”称号,每个宿舍奖励人民币200元。 附件:2002~2003学年度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二○○三年十一月六日—2—

主题词:学生工作表彰先进决定 发至:相关院(系)、处(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办公室2003年11月6日印 (共印75份)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点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1989年设立该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沉积盆地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学科。本学科点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储层地质学和沉积盆地流体矿产层序地层学及测井地质学、应用矿物岩石学及测试技术等研究方向。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油气藏预测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并密切中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研究,在鄂尔多斯大气田、济阳坳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科点是传统的、富有优势的学科,学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培养了大批的相关高级人才,出版了在全国富有影响力的《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等教材,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次主持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全国层序地层学学术会议和香山科学会议,主办《古地理学报》刊物。 本学科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条件。有2040m2专业实验室面积,有75台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本学科点始终重视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在论文管理过程中,结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重点抓好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及答辩等重要环节。总之,该学科点已成为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学研究成果突出、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的研究生培养重要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2002~2015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滑坡 3.混合溶蚀效应 4.水库诱发地震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6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试述岩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 3.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哪些影响? 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三、论述(16分) 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 滑坡 3.岩溶 4.水库诱发地震 5. 活断层 6.管涌 二、简述题(每题12分) 1、工程地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3、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如何考虑地下水的因素? 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5、简述滑坡分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研究内容。 2、试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期望。 3、试述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及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 2.地震烈度 3.地面沉降 4.岩溶 5.渗透稳定性 6.地面塌陷 二、论述 1.试举一例,论述滑坡的机理。(30分) 2.岩溶库区渗漏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需要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30分) 3.试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0分) 4.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中主要涉及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它们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如何。(30分) 2005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砂土液化 3、混合溶蚀效应 4、渗透变形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有何影响? 6、如何进行覆盖性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7、简述渗透变形的预测步骤。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分别说明土质斜坡与岩质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指出其主要区别。 2、城市建筑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解决哪些问题?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一、矿物学知识 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 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 (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 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 (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 (1)橄榄石:结构式:(Mg,Fe)[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 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 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 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肉红色或浅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90度,相对密度2.57. 黑云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它色调,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黑色则 呈半金属光泽。硬度2-3,比重3.02-3.1。解理:解理极完全,条痕:白色略带浅绿色(6)石英:SiO2, 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外观常呈无色、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莫氏硬度为7,断面具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变动于 2.22~2.65之间。极不完全解理。条痕白色。 二、偏光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 1、原理: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 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

16秋地大《土地利用与规划》在线作业二

17春16秋地质《土地利用与规划》二 一、单选(共10 道,共40 分。) 1. 上、下级规划的关系:上级规划指导下级规划,下级规划落实上级规划,各级规划要相互衔接和协调。下级规划在落实上级规划时() A. 也不全是被动的 B. 是被动的 标准解: 2.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A.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 B. 土地开发利用条件 标准解: 3. 县级规划成果包括()。 A. 规划文本 B. 规划说明 C. 规划图件及附件 D. 以上三项都是 标准解: 4. 牧草地利用规划要根据地形和()植被类型以及畜群结构等,合理划分季节放牧场、割草场、轮牧小区、牧道、设计畜圈、围栏等。 A. 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 B. 水源 标准解: 5. 果园用地规划设计原则:() A. 选树适地 B. 适地适树 C. 选地适树 标准解: 6. 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单位、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或工程技术等手段 A.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环境规划 C. 历史发展过程 标准解: 7. 县级和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A. 属于战略性规划

B. 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 C. 制定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D. 属于管理性和实施性规划 标准解: 8.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A. 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 B. 实用性 标准解: 9. 基本农田是()高产稳产田 A. 种植农作物的 B. 土地高产稳产田 标准解: 10. 土地资源的特性,首先就是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限制,土地资源还具有位置的有限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又表现了土地的()。 A. 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B. 整体性 标准解: 地质《土地利用与规划》二 二、多选(共15 道,共60 分。) 1. 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A.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B. 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C. 增加经济效益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E.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标准解: 2.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系统工程,统筹考虑,土地复垦规划与()结合 A. 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B. 土地取得利用 C. 复垦规划与土地整理相 标准解: 3. 土地利用系统要素—劳动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过程从某种程度看是通过()财富的过程。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对象。 A. 劳动积累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861地质学基础A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学信息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861地质学基础A) 一、考试总体要求 熟悉并基本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基本要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中的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强调地质学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如下: 名词解释:约13% 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 简答题:约33% 论述题:约34% 三、主要考试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3)地质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一般现状、发展趋势 2、地球概述 2.1地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2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2.3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和压力 (2)重力 (3)地磁 (4)地热 3、地质作用 3.1地质作用的概念 (1)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 (2)地质作用的类型 3.2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 (2)地震 (3)岩浆作用 (4)变质作用 3.3外动力地质作用

(2)剥蚀作用 (3)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4、地质年代 4.1化石 (1)化石的形成 (2)化石的类型 (3)标准化石与常见的化石 4.2地层 (1)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 (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4.3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 (2)绝对年代 5、矿物 5.1矿物及晶体的概念 (1)矿物的概念 (2)晶体与非晶体 5.2矿物的化学成分 (1)矿物的化学成分 (2)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 (4)矿物中的水 5.3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 (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5.4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 (2)矿物的力学性质 (3)矿物的其他性质 5.5主要矿物介绍 (1)矿物分类 (2)矿物命名 (3)主要矿物类型 6、岩石 6.1岩浆岩 (1)岩浆与岩浆活动 (2)岩浆岩的成分 (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4)岩浆岩的产状 (5)岩浆岩的类型 (6)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 6.2沉积岩 (1)沉积岩的成分 (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考研专业解读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成就学员,成功率高! 考研专业解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2014年考研初试日期的临近促使很多考生已经开始了冲刺的复习阶段,而2015年考研也已经开始了准备,很多考生都已经先人一步的开始15考研的准备工作,那么你的专业和院校有没有先行选择好呢?凯程考研将为大家整理并发布各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就业前景,希望还没有决定考研院校和专业的考生可以以此为依据,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让我们提早启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而岩石是由许多矿物组成的。当岩石由有用矿物组成时,就构成了矿石或矿床。本专业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 2、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沉积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 (1)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良好的数理化、地质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测试技能和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新发展、新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 沉积地质与沉积矿产 02 层序地层学 03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 04 环境矿物学 05 应用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60高等数学 ④827地球科学概论或808岩石学 (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经验:曲折的考博英语经历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经验:曲折的考博英语经历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军医大学应届硕士毕业,土生土长的,2007年考过一次,那时是基础专业,没上,结果浪费我3年光阴,而且还被分配到一个基层部队,心里超级郁闷,这次2010年卷土重来,也算是破釜沉舟了,但还是没有按计划复习,原因一是家里出了点事,复习时间不够,二是我工作调动出现转机,对考博依赖性小了,下面我谈谈我的经历:2007年,硕士毕业,应该说我的课题很有新意,继续做的话应该可以发一片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文章,当时年轻气盛,一心想搞临床,对基础研究的兴趣有点下降了,再加上毕业时间紧,以前师兄师姐们也基本上是不复习英语的,一般也能考个50多分,能上线,因此我也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平时英语还行吧,六级过得还算轻松,所以英语没在意(专业课基本上导师给题,就算不给,几个一般没问题的,所以不讨论),考试的时候超级郁闷,坐最后一排,录音基本听不到,反正我是没听,提前做词汇去了,听力听完我都已经准备做阅读了,最后听力的答案是抄了旁边一同学的(我估计是抄错答案了,因为他过了,我没过,我觉得阅读有充足的时间做应该不会低分)结果那年英语差3分,国家线是52,超级郁闷,不过当时还想也没什么,分配工作应该不会差吧,结果是大失所望,我所去的大单位是要求下基层,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08年毕业的就没有下基层),所以在基层部队一直呆到现在,没办法,只能为自己的错误决定买单了,卷土重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联系我们扣扣:四九三三七一六二六。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2010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个人觉得,英语也不是传说中的难,也不是所谓的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关键还是要准备。我考虑了以下考试的题型,听力我一向都差,怎么听也提高不了多少,而且好多题应该是可以蒙对的,今年的一篇听力短文有关睡眠与减肥的我就都蒙对了,而且其他的有关数字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秋季作业--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技术(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答案

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技术(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答案 单选题 1. 预应力管桩的主要优点有单桩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桩长规格灵活、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接桩速度快、施工工效高、穿透力强等,不包括________。(5分) (A) 桩身耐打 (B) 单位承载力造价低 (C) 工期短 (D) 形状各异 参考答案:D 2.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有_______和静力压桩法(预压法和抱压法)。(5分) (A) 锤击法沉桩 (B) 钻孔 (C) 旋转法 (D) 挖孔 参考答案:A 3. 预应力管桩沉桩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和挤土效应。(5分) (A) 土塞效应 (B) 松弛效应 (C) 刺入效应 (D) 群桩效应 参考答案:A 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压桩顺序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若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施压_______。(5分) (A) 短桩 (B) 长桩 (C) 管桩 (D) 方桩 参考答案:B 5. 预制桩运输时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__。(5分) (A) 50% (B) 70% (C) 80% (D) 100% 参考答案:D 多选题

6.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等。(5分) (A) 桩顶偏位 (B) 桩身倾斜 (C) 桩顶碎裂 (D) 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 参考答案:A,B,C,D 7. 桩基工程施工有关监督单位及法规上的限制_______。(5分) (A) 场地红线范围及建筑物灰线定位情况 (B) 道路占用或使用许可证 (C) 人行道的防护措施 (D) 地下管道的暂时维护措施 参考答案:A,B,C,D 8. 桩基础施工准备_______。(5分) (A) 清除施工场地内障碍物 (B)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 (C) 放线定位 (D) 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A,B,C,D 9. 施工场地及周围状况调查,包括_______。(5分) (A) 施工场地的状况 (B) 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的状况 (C) 公共设施及周围道路状况 (D) 地下水水质分析 参考答案:A,B,C 10. 预应力管桩在下列_______情况下不宜使用。(5分) (A) 场地内地层中有坚硬夹层时 (B) 存在大面积地下障碍物(如孤石)时 (C) 石灰岩溶洞地层 (D) 桩基持力层为硬质岩且岩层面倾角很陡时 参考答案:A,B,C,D 11. 桩基工程施工前的调查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5分) (A) 桩基施工前的调查 (B) 编制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 桩基础施工准备 (D) 桩基础施工监测 参考答案:A,B,C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英语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英语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 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会放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考。如果放在第一个,则看完全文再做。 主旨题一般会涉及文章最中心的东西。应注意看文章的第一段和每段首句进行总结。 正确解的特征:含有文章所涉及的中心词,简明扼要但概括全面。 切记: (1)只反映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段落的选项一定不是解(2)如果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事物,只在最后用少量的文字提及了一些与前面所论相反的内容或其他与前面所论关系不很紧密的内容,文章的主旨不受后面的影响。能概括文章主要阐述内容的为解。 二 态度题: 态度题 一般考作者的态度,有时也考文中某人的态度。态度题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谁对什么的态度”。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孕于文章的行文之中,一些形容词、副词都能表现作者的态度。 eg:seem 常表示作者对所论问题的否定、批评态度。 only也常表示否定态度。 双重否定表示作者的强烈肯定或强烈否定,所以,此时作者的态度便不太可能是objective(客观的)了,一般多掺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好恶。 有时作者也不直接表明态度,会通过举例或引用他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此时应注意:所引、举的例子与作者所论述的观点是否一致,可借此来判断作者自己的态度。 注:(1)当问作者其所论内容的态度时,如当备选答案中有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时,可首先排除,因为如果作者是漠不关心的话,就不会写文章论述了。 (2)一些表态度的词汇 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 positive 肯定的 negative 否定的 optimistic 乐观的pessimistic 悲观的 biased 有偏见的partial 片面的、偏见的 impartial 公平的、无偏见的 puzzling 困惑的relevant 适当的、中肯的 apprecial 欣赏的indignant 愤怒的 supportive 支持的 apprehensive 担忧的 三 例证题: 例证题考察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这样的文章结构一般是“先举例后论点”或“先论点后举例”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 772678537)切记:遇到问“作者举xx例子的目的”时,有关例子本身的选项一定不是解。 正确解的特征:跳出例子本身,从宏观上概括,全面而合情合理。 但有的时候会专门考所引的话的意思,这样的题就属于例子本身题,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引证题: 引证题是指对关于于文章中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或是名言,或是他人的观点等等而设置的问

矿物岩石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 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总和。 可分为火山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熔透式(面式)喷发形成的产状 3.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 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称为基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可与连续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4.条带状构造:在变质岩中,指各种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以石英、长石、方 解石等粒状矿物为主的浅色条带和以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为主的暗色条带,各以一定的宽度成互层状出现,形成颜色不同的条带状构造。 5.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2.、变晶结构,3、交代结构,4、变形结构。 6.花岗结构:是深成酸性岩的一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 岗岩中最为典型,故称花岗结构。 7.岩浆的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 矿物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这种元素聚合成矿物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作用。 8. 气水热液变质作用:是由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和热液,与固态岩石发生 交代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9.暗色矿物: 10.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石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11. 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改造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 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12. 变晶结构:已生成岩石在固态下重新结晶,形成变质岩的作用 13.片状构造: 14. 侵入岩: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 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15. 辉绿结构:指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 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 16. 脉岩:是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火成岩 17.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 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18. 岩石: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集合体 19.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20.结构: 21.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 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22.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 23. 光性均质体:介质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24. 光率体:又称光性指示体,是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62017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6-2017学年度 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和校级优秀研究生评优结果公示 各培养单位: 根据《关于评选表彰2016-2017学年度研究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要求,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初评上报,研工部汇总审核,共评选出2016-2017学年度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360人、优秀研究生350人。具体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优秀研究生干部(360人) 地学院(26人) 戴宏坤胡鹏举周文仪王成邓阳赵宇洁杨欢王雄 臧婧杰李若琛于远洋程雪梅武媛媛屈秦萼程怀马千里 马佳怡臧亚辉王太茂武双欣王朝阳郭富涛刘宇坤杨梦宇 马晓晨李亚泰 资源学院(42人) 林海涛宋双马文杰熊川凯程园井康康邹志维霍剑锋 刁友鹏秦曰涵康立郭凯凤林祖苇滕浪柯小飞李凯 朱秀魏兆麟刘龙赵彦璞闫茂强何恬亓英坤刘涛 任兵卓潘剑邦邰文星张坤朋郝凯陈明月李俊阳刘少杰 谷媛媛张鹏飞李晓明白天娄敏张爱华赵萌阳王振武 孟玉净白惠文 材化学院(12人) 吴汉军鲁灿艾玎司沿洁宋荣娜葛远升孙书堂赵梦颖 刘新川杨岚琼张权程英晔 环境学院(30人) 张煜魏小凡杨哲余露王籼铂李斌邓帅薛佩佩

包先富巨凡凡梁慧萍李明蔚王忠伟李永福张佳瑞管硕余葱葱朱晛亭黎荧赵江王佳琪陈骞肖河张杨杨光王祝杨佳敏赵菁杨森邬梦晓俊 工程学院(49人) 苗发盛梁鑫黄莹史小棒黄冠廖康文至诚张丁元王宇朱柄臣刘胜夏奇杜浩王冰洁陈晨王海宇张思雨董有翔邬琳王昌硕石凯魏可可刘涛应春业张艺媛钟涵王方艳高毅博李丹阳宁可张宽孔海潮汪雅清苏树尧谢绍英许添付威余波李庆伟杨兴梅杨康刘文强郭颖孟恒郭耀文姜明顺李亭亭张玉恩方枝 地空学院(12人) 马险周小晓任嘉伟宁玲林武乐谢锦赟齐文杰夏宇轩熊智秋沈闻海尹强韦林 海洋学院(6人) 冯景昊毛华武陈鹏发朱先凯肖倩朱雪颖 机电学院(9人) 毛中杰颜林波杨双双武江燕赵琨曾福江解道雷龙畅游杨栋皓 自动化学院(7人) 黄燕霞任杰王晋超张家亮张可鑫龚翰卿谢桥 经管学院(29人) 田恒琪廖灿尤喆董伟伟顾明贇喻骏伟许欣欣王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