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宁县2013-2017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华宁县2013-2017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华宁县2013-2017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华宁县2013-2017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华宁县2013—2017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及气候优势,加快柑桔产业发展速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据市场前景,结合柑桔产业现状,特制定我县2013—2017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一、华宁县柑桔产业现状及基本经验

(一)现状

华宁县柑桔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青龙、通红甸、盘溪、华溪等四个乡镇,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有37个村居委会,245个村民小组,10021户农户种植柑桔,全县1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有187个,其中:100亩以上的有36个,1000亩以上的有3个。目前,主栽品种以鲜食为主,有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早熟蜜柑“兴津”,优质“冰糖橙”。截止2012年底,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6.7979万亩、产量13.2万吨、产值4.2亿元。

(二)基本经验

1、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将柑桔列为三棵树之一的重点农业产业来抓,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给予大力支持。

2、产业发展,科技先行。我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新品种、技术试验示范,依托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以牛山柑桔实验场为平台,建立玉溪地区柑桔科学研究所。全方位开展新品种试验,无病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大型示范园建设等科学技术

研究,并取得了53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三十余年的柑桔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如:品种准确定位是依据引进150多个柑桔新品种,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全国柑桔产地及市场调查,筛选出早熟、特早熟蜜柑“兴津”、“大浦”、“宫本”,优质“冰糖橙”等4个品种,列为我县柑桔主栽品种。

3、加强培养科技人才是做优做强柑桔产业的关键。三十余年以来,我县以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场为平台,采取送出去学,请专家进来教,县乡柑桔办组织进村入户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柑桔技术人才。全县拥有高、中、初级柑桔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懂技术会管理的桔农已有上万人。他们在柑桔生产中成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力量。

4、树样板、搞示范,是引领农民发展产业的有效途径。在柑桔产业发展中,把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场、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作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三个基地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果园建设等作出了示范,带动了全县6.8万亩柑桔产业的发展。

5、加强经营服务体系建议是做好柑桔产业的有力保障

一是县、乡(镇)两级成立了柑桔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柑桔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适宜区农民发展柑桔、编制柑桔产业发展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承担柑桔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组织柑桔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二是1987年建立的玉溪市柑桔研究所,承担柑桔品种,栽培技术、植保及无病

苗木繁育等方面的科技试验研究,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与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能承担部分科技试验与示范项目。三是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柑桔经营企业有8户,柑桔分选厂有42家,他们在柑桔生产与产品流通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带头示范和服务作用。四是经工商注册的柑桔商会、专业合作社有7户,虽然目前大多数运作不够规范,但都在朝着把分散的桔农组织起来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三统一”的目标迈进。

6、做项目、促营销,不断提升华宁柑桔知名度。

1986年华宁县被云南省认定为柑桔基地县,2004年中国农业部批准华宁为南亚热带名优柑桔基地。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华宁优质早熟柑桔列为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12月农业部批准国家极早熟柑桔试验站建在华宁,1992年兴津早熟蜜柑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唯一金奖;1994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哈姆林甜橙获金奖,无核锦橙、汤姆逊脐橙、奉园脐橙获银奖,椪柑新生系3号、冰糖橙等9个品种获农业部,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2012年我县早熟蜜柑已销往全国二十四个省市,特别是主产柑桔的浙江省,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华宁早熟蜜柑销售,近几年通过省外客商,有部分鲜果出口加拿大、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华宁早熟柑桔享誉全国,逐步走出国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柑桔病虫害控制难度较大

华宁柑桔种植区得天独厚的“温室”气候成就了柑桔早熟、优质、

丰产三大特点,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冬季气候温暖,无冻害,病虫害很容易越冬,病虫害生存、繁殖的生物链连年循环不断,造成病虫害控制难度加大,这是华宁柑桔生产环节中致命的问题。

(二)投入不足

一是部分适宜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水、电、路不配套,特别是部分山地果园缺乏灌溉条件,靠天下雨种柑桔现象突出。二是柑桔产业发展经费不足。在产业标准化建设、科技试验与推广、柑桔无病苗木繁育、柑桔病虫害统防统治,培植龙头企业及经济合作组织、市场营销信息网络和品牌建设等主要服务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资金作支撑。

三、2013—2017三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提升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创品牌,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力搞好规划,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种植规模,推进标准化进程,健全产业经营服务体系,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华宁柑桔产业整体实力与水平,努力把华宁打造成全国早熟蜜柑名县。

(二)发展目标任务

全县2013—2017五年时间计划新发展柑桔32021亩,加上已种植的67979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到2017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实现6.5亿元;到2020年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实现9亿元。

具体新植柑桔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如下表:

华宁县2013-2017年新植柑桔目标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乡(镇)名称

年度新植柑桔计划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合计

盘溪镇2000 2000 2000 3000 3000 12000 华溪镇400 400 400 400 400 2000 青龙镇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0 通红甸乡1600 1600 1600 1600 1621 8021 合计6000 6000 6000 7000 7021 32021

(三)品种定位与品种布局

1、品种定位。华宁的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促成柑桔生产成本高于全国其他柑桔主产区。因此,只适宜发展价值较高具有特色的早熟、晚优的鲜食品种,不适宜发展价格低廉的加工品种。根据近三十年的品种选优结合市场前景。主推品种确定为,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早熟蜜柑“兴津”、优质“冰糖橙”4个品种。

2、品种布局。全县柑桔种植区域控制在海拔1500米以下。海拔1100米—1500米新发展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12000亩;海拔1100米—1300米新发展早熟蜜柑“兴津”15021亩;海拔1200米以下新发展冰糖橙5000亩。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完善柑桔产业服务体系

柑桔产业服务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柑桔无病毒苗木的供应;(2)柑桔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培训推广,包括重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3)市场营销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4)项目资金支持。要将以上四项内容服务到位,乡(镇)、村(柑桔专业村)两级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配备较扎实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特别是柑桔大镇、柑桔专业村,每个镇需配置6—10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服务于柑桔产业,每个柑桔专业村有3—5名农民技术员指导农民搞好柑桔栽培管理。玉溪市柑桔科学研究所、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在科技试验示范,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推广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二)加快柑桔产业经营组织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发展壮大柑桔龙头企业。柑桔经营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是靠企业自身努力;其次是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县级要制定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制,把做得好,有发展前景的柑桔企业,首先认定为县级龙头企业,并加以不断扶持培植壮大,使之成为市级、省级龙头企业。通过培植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搞活产品市场流通,带动桔农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大力培植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专业合作社是桔农联系公司,联系市场的桥梁,通过合作社将松散型的桔农组织起来,实现技术标准,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三统一”,并与经营企业对接,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由政府推动,组建一个层次较高的柑桔专业合作社。把县级柑桔骨干企业,百亩以上柑桔

基地率先组织起来,组建“云南华宁泉乡早熟柑桔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平台,注册打造“华宁柑桔”品牌,建立华宁柑桔标准体系,搞好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认证与管理,组织实施柑桔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苗培育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价位统一。通过本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带动乡(镇)村柑桔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千家万户桔农组织起来,逐步实现柑桔产业的“六个”统一。

(三)加强科技试验与研究。促进技术不断创新

我县在近三十年的柑桔产业发展中,取得了53项柑桔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柑桔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柑桔产区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科技成果还不足以满足发展10万亩柑桔的技术需求。还需要按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重点在新品种、无害化栽培技术、控制重点病虫害、提早成熟等领域下功夫,进一步开展试验与研究,为大规模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可靠的技术支撑。

(四)长期抓好科技入户推广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桔农生产技术水平

巩固和保持我县柑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首要问题是将柑桔栽培技术成果传播到每家每户。要挖掘全县柑桔技术力量,组织做好对桔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重点加强柑桔技术薄弱的乡(镇)、村、组和新开发区到园到户的指导。要通过柑桔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在栽培技术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民指导农民。

再通过5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搞好柑桔技术培训,促进柑桔产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积极推进柑桔标准化进程

我县柑桔产业标准化,经过制订发布地方标准,开展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标准化已形成了浓厚的氛围。今后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柑桔标准落实到千家万户,落实到每一棵柑桔树。下一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1、不断修订和完善“华宁柑桔”地方标准,并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手册等措施,将华宁柑桔标准推广到柑桔种植农户。

2、抓好柑桔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村建设。建设好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三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盘溪九甸、华溪甫甸两个标准化示范村和1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标准华基地和标准化村的示范,推动全县柑桔产业全面实现标准化。

(六)抓好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与推广,确保供应

华宁县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两个有育苗资质的单位,要充分发挥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县政府指定供苗单位的优势,严格按照无病毒优质苗木繁育规程搞好柑桔苗木繁育,为全县柑桔种植提供无病毒品种纯正的优质壮苗。根据全县规划柑桔发展总面积10万亩,2013—2017年扩大发展3.2万亩,需苗总量600万株,平均每年需苗量120万株。因此,牛山、新村每个单位

每年必须确保出圃无病毒柑桔苗木60万株。各乡(镇)要大力宣传推广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同时,依法控制县外无证苗木流入本县。

(七)加强柑桔重点病虫害防控

在柑桔生产环节中,要将病虫害防控列为重点,特别是对一病一虫必须按《华宁柑桔地方规范》要求防控。由于柑桔是常年不落叶果树,病虫害传播蔓延速度快,因此,各乡(镇)、村、组要积极组织桔农对柑桔病虫害实施连片统防统治。出现病树及时挖除,预防传播。

(八)搞好新区开发、稳步扩大种植规模

新区开发重点在南盘江西岸的盘溪、通红甸、青龙三个乡(镇)的山坡地。发展新区关键是做好果园规划设计,争取项目解决新区水利条件差、道路交通不便、电不通等重大问题。新区桔园建设从规划设计、品种选择、开挖定植到栽培管理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做到新栽一片,成功一片。

(九)加快产地营销市场建设,确保产品流通

集中在盘溪镇建设占地200亩,年吞吐量达到20万吨的柑桔批发市场,市场配套吃、住、停车及分选加工,方便外来客商购运柑桔鲜果。

(十)科学编制柑桔产业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针对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无病苗木繁育,栽培技术规范推广,病虫无害化控制,鲜果分选加工、贮藏,市场营销网络,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编制项目建议书,并列入县市级项目库,适时申报,争取各级资金政策扶持华宁柑桔产业发展。

(十一)多渠道增加投入,确保10万亩柑桔产业建设顺利实施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基地、桔农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柑桔产业发展的支持。县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配套不少于100万元资金支持发展柑桔产业,并随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柑桔产业经营体系,改善柑桔生产、营销条件,促进10万亩柑桔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十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配强队伍,全面做好柑桔产业服务工作。

华宁柑桔产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产量、产值实属不易,是经过了三十余年不懈努力的结果。柑桔产业已成为适宜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做得越大,而风险就会越来越高。各乡(镇)、村,各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柑桔产业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把生产技术措施和营销管理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有效规避产业风险,促进华宁柑桔产业快速持久健康发展。为确保完成2013—2017年规划目标任务,县政府对乡(镇)及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实行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实行考核奖惩。

华宁县柑桔产业发展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华宁县2013-2017年新植柑桔目标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规划

已完成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乡镇、街道

任务

青龙镇10000 5065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盘溪镇12000 31723 2000 2000 2000 3000 3000 华溪镇2000 24488 400 400 400 400 400 通红甸乡8021 6020 1600 1600 1600 1600 1621 宁州街道办0 683 0 0 0

合计32021 67979 6000 6000 6000 7000 7021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一、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栽培总面积1.2 亿亩,年总产1.16 亿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生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40 余个,最主要的有中国、巴西、美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伊朗、意大利、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家。 中国柑橘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柑橘是我国南方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14 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3782.03 万亩,总产量3492.66 万吨。在国内果树产业中总面积居第一位、总产仅次于苹果居第二位。近年国家实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柑橘生产已逐渐向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广西、福建、浙江、重庆等9 省(市、区)优势产业带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该优势区域柑橘面积已占全国的94.67%,产量占全国的94.96%。 柑橘品种结构方面,全球甜橙总量比例占53% ,宽皮柑橘占21%(2013 年),早中晚熟及鲜食加工配套。中国品种结构以宽皮橘为主占65%,甜橙占20%,柚类约占10% ,柠檬及金柑等5%。中国优质甜橙和柠檬比例偏小,加之柑橘早熟品种约占10%(主要为蜜橘),晚熟品种不足5% ,中熟品种比例过大,上市期集中,加上品种结构问题,导致国内柑橘结构性、季

节性、区域性过剩和价低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国际柑橘鲜果针对我国缺口缺陷,进口则稳步上升。 国内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近年大幅提高,尤其江西赣南,新建现代化分级包装线达100 余条。在赣州寻乌县,杨氏果业公司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果实分级包装厂,处理效率非常高,可以按24个指标分级,每小时完成120 吨果品分级,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由机器人完成。 世界柑橘总量的40%用于加工,中国加工仅占5%左右。全球橙汁原汁年产量约1300至1600万吨。巴西和美国是世界橙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柑橘汁年均出口量占世界的87%,对国际 市场的影响举足重轻。中国橙汁生产发展滞后,目前国内年产浓缩橙汁3万多吨(约相当于20 万吨原汁)。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宗水果种植、加工、贸易、消费的地位没有改变,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出和升级。但近10 年国际柑橘产业和中国柑橘产业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变。一是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肆虐,对美国、巴西等柑橘大国带来沉重打击,我国南方和东部产区也受到黄龙病、溃疡病重创,原有产区格局和供求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柑橘产业已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总体产量稳中有升,比例大幅增加。部分主产国柑橘产业也由发达地

我国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际农产品与加工品之一,也是国际上贸易第一大的水果。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余年。我国柑橘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柑橘栽培面积由1949年3.27万hm2发展到2004年163万hm2,增长了近50倍,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同期产量则从21万吨增加到1495.8万吨,增长了71倍,柑橘总产仅次于巴西(2059.4万吨),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我国柑橘产业更是持续发展,柑橘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自2012年开始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达3432万亩,总产量达2944.04万吨,成为我国出口优势农产品。2014年我国柑橘全年出口量达97万吨,出口金额达11亿美元以上。柑橘逐渐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柑橘产业也成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柑橘的主要种植品种,主产区,种植技术,储藏保鲜技术和技工利用情况进行概述。 1 种植品种 柑橘属于芸香科下属植物,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在植物分类上,柑橘类果树是指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的一群植物,其果实具有典型的“柑果”特征。真正柑橘类果树包括6个属,即:柑橘属、金柑属、枳属、多蕊橘属、澳指檬属和澳沙檬属;其中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又以柑橘属植物的鲜果栽培经济价值最大,常见的栽培类型有:甜橙、柚、葡萄柚、宽皮柑橘、柑、柠檬、枸橼等。我国柑桔栽培历来以宽皮柑橘为主,甜橙和柚类次之,另有少量的金柑和柠檬。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由柑橘种间产生的大量杂交类型,统称为杂柑,这些品种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生产上趋于逐渐扩大之中。因此,我国柑橘可利用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柑橘品种繁多,宽皮柑橘、甜橙、柚、酸橙、金柑、佛手等各种柑橘都有规模的商品栽培,并选育出了诸多优良品种、品系。宽皮柑橘栽培区域极为广阔,种类、品种最为丰富。朱橘性极为耐寒,成熟较早,品种有江苏早红、辽红、朱红,浙江满头红,江西三湖红橘,湖南南橘、草橘,陕西城固冰糖橘等。红橘果鲜红,美观,味浓,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江南柑、少核红橘、浑圆福橘、扁福橘等。乳橘果小,皮薄,核少,味甜,我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多有生产,并选育出诸多优良品种。椪柑果硕大,易剥皮,肉脆嫩,风味佳,较耐贮运,有橘中之王的盛誉。甜橙优良品种有新会橙(广东、广西)、柳橙(广东、福建、台湾)、雪柑(福建、广东)、香水橙(广东、广西)、先锋橙和锦橙(重庆、四川、湖北)、冰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困境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7197701.html,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困境及对策 作者:曹聪 来源:《财讯》2016年第28期 宜昌市是湖北省优质的柑橘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但是随着柑橘产业竞争的不断增强,宜昌市柑橘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宜昌的柑橘产业需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困境和进一步提高其产业化基地的地位,该文从对宜昌柑橘产业的简介、产业现状的生产情况、再加工情况、销售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国家和政府政策支持情况来进行说明,并从状柑橘产业生产标准不高、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差、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差、销售力量薄弱,市场网络不够完善方面来阐述现阶段的困境。针对困境提出了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改变销售模式、引进高科技人才等对策。 宜昌柑橘销售产业 宜昌市柑橘的简介 柑橘产业是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优势产业,宜昌被农业部定位柑橘优势产业区域。 宜昌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宜昌适宜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2011年产量达211.78万吨,居全省之首,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其中,秭归县的脐橙和桃叶橙、夷陵区蜜橘、宜都市甜柚、当阳市金水柑、兴山县锦橙、窑湾乡蜜橘、清江椪柑等一批特色产品荣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称号。精品名牌有秭归长红脐橙、秭归桃叶橙、秭归橘橙、秭归纽荷尔脐橙、秭归夏橙、秭归锦橙、秭归罗伯逊脐橙、秭归血橙、秭归朋娜脐橙、宜都甜柚、宜都光明柑、宜昌柑、宜昌蜜柑、窑湾蜜桔、南丰蜜桔。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 (1)柑橘生产情况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气温16.9摄氏度。年平均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天数达250天。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日照率40%。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交汇过渡地带。宜昌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平原兼有①。 由于气候条件和地形特征的优势,宜昌十分适合柑橘的生长。且生长在宜昌地区的柑橘的品质优良,一直受到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且形成了一些列的柑橘产业。

我国柑橘产业现状

我国柑橘产业现状(二) 我国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是世界最重要地经济作物和国际农产品与加工品之一,也是国际上贸易第一大地水果.我国是柑橘地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早地国家,有文字记载地栽培历史达余年.我国柑橘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柑橘栽培面积由年万发展到年万,增长了近倍,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同期产量则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增长了倍,柑橘总产仅次于巴西(万吨),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我国柑橘产业更是持续发展,柑橘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自年开始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达万亩,总产量达万吨,成为我国出口优势农产品.年我国柑橘全年出口量达万吨,出口金额达亿美元以上.柑橘逐渐成了人类地珍贵果品,柑橘产业也成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地支柱产业之一,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柑橘地主要种植品种,主产区,种植技术,储藏保鲜技术和技工利用情况进行概述. 种植品种 柑橘属于芸香科下属植物,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地总称.在植物分类上,柑橘类果树是指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地一群植物,其果实具有典型地“柑果”特征.真正柑橘类果树包括个属,即:柑橘属、金柑属、枳属、多蕊橘属、澳指檬属和澳沙檬属;其中用作经济栽培地有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又以柑橘属植物地鲜果栽培经济价值最大,常见地栽培类型有:甜橙、柚、葡萄柚、宽皮柑橘、柑、柠檬、枸橼等.我国柑桔栽培历来以宽皮柑橘为主,甜橙和柚类次之,另有少量地金柑和柠檬.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由柑橘种间产生地大量杂交类型,统称为杂柑,这些品种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生产上趋于逐渐扩大之中.因此,我国柑橘可利用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柑橘品种繁多,宽皮柑橘、甜橙、柚、酸橙、金柑、佛手等各种柑橘都有规模地商品栽培,并选育出了诸多优良品种、品系.宽皮柑橘栽培区域极为广阔,种类、品种最为丰富.朱橘性极为耐寒,成熟较早,品种有江苏早红、辽红、朱红,浙江满头红,江西三湖红橘,湖南南橘、草橘,陕西城固冰糖橘等.红橘果鲜红,美观,味浓,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江南柑、少核红橘、浑圆福橘、扁福橘等.乳橘果小,皮薄,核少,味甜,我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多有生产,并选育出诸多优良品种.椪柑果硕大,易剥皮,肉脆嫩,风味佳,较耐贮运,有橘中之王地盛誉.甜橙优良品种有新会橙(广东、广西)、柳橙(广东、福建、台湾)、雪柑(福建、广东)、香水橙(广东、广西)、先锋橙和锦橙(重庆、四川、湖北)、冰 糖橙和大红甜橙(湖南),另有柳橙和红橘地嵌合体杂种——改良橙(福建、广东).我国优良柚类良种更多,广西沙田柚久负盛名,各地多有引种,并从中选出许多优良品系,如福建文旦柚、琯溪蜜柚,浙江四季柚,玉环柚,台湾麻豆柚、晚白柚,四川夔府柚、垫江白柚,湖南安江柚等.柚地天然杂种如浙江常山胡柚、四川夔柑等都是具有一定价值地商品品种.金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选育出少核金弹、滑皮金柑等优良品种. 目前,我国柑橘品种已逐步走向良种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除充分发挥优良地方品种地生产潜力外,同时注意从国外引进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良种区域化试验,建立商品基地. 主产区 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以南地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地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世界有个国家生产柑橘,巴西、美国、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均有大面积种植.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一,我县柑橘产业的现状与潜在危机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县19个乡镇、18.1309万户、58.0297万人,拥有耕地总面积60.095万亩,其中旱地20.7597万亩,水田39.3308万亩。主要农作物布局情况分别为:柑橘44.05万亩、年产值4.5亿元以上,蔬菜10万亩、年产值2亿元左右,油菜39万亩、年产值1.5亿元左右,水稻总播面65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95.55万亩、棉花3万亩,茶叶9.8万亩。养殖产业尤其是生猪、家禽养殖在我县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纵观全县的农业产业,无论是从覆盖面、生产基础、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影响力、产值、投入产出比、为农民增收的潜力等方面权衡,柑橘产业以成为我县农业种植业的第一大优势产业。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尽人意的因素已凸显。至使该优势产业在国内乃至出口市场出现了严重危急。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随着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新的水果品种不断缓季涌现、并充实市场,同季内各种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抢占市场,让消费者迎接不暇,增强了消费者对鲜食水果的选择灵活性。如北方生产的桃、葡萄、香梨、梨枣,南方生产的荔枝、龙眼、砂糖柑等,诸多鲜食果品冲刺市场,使有限的市场得到了无限的充实,大大削减了消费者对柑橘鲜果的依赖性。 二是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不断延伸,产业势力的不断扩张,同类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氛围。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柑橘适宜产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每年以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与我省邻近的湖北、四川、江西、本省湘南地区、邻近县市的慈利、澧县、临澧、桃源等省、地区和县市大量发展柑橘产业,并逐年受益,使我县的特色产业逐年失色,日趋平庸。 三是存旧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给我县的柑橘产业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由于我县柑橘生产起步较早,当时的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生产模式。因此,难免出现在建园上时的种种缺限;比如,建园标准差、规划起点低。主要表现在:令人头痛的密植园多、品种布局与结构的杂而乱、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混乱等等,严重的影响了产品品质。在产品经营方面虽然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大量的补救措施,

中国柑橘产业全景调查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柑橘产业全景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2010年中国柑橘行业概述及运行环境解析1 第一节行业定义 1 第二节2010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 一、中国GDP增长指数分析 1 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5 三、中国工业运行情况分析8 第三节2010年中国柑橘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1 一、柑橘产业政策分析11 二、柑橘行业监管体制分析14 第四节2010年中国柑橘行业社会发展环境分析15 第二章全球柑橘行业发展分析25 第一节全球柑橘行业现状25 第二节2010年全球柑橘竞争格局26 第三节2010-2015年全球柑橘市场趋势预测27 第三章2010年柑橘行业发展特性分析28 第一节柑橘行业进入壁垒28 第二节柑橘行业经营模式28 第三节柑橘行业的区域性特征33 第四节柑橘行业周期性特征35 第五节柑橘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36 一、2010年中国柑橘的上游产业发展分析36 二、2010年中国柑橘的下游产业发展分析37

第四章2010年柑橘行业供需分析39 第一节柑橘行业供给分析39 第二节柑橘行业需求分析39 第三节柑橘行业进出口分析39 第四节柑橘行业供需平衡分析47 第五章2010年柑橘行业竞争格局分析49第一节柑橘行业竞争结构分析49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49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49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49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49 五、客户议价能力49 第二节柑橘行业集中度分析50 一、企业集中度分析50 二、区域集中度分析50 第三节柑橘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51 一、生产要素51 二、需求条件51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51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52 五、政府的作用52 第四节柑橘行业SWOT分析52 一、柑橘行业存在的优势和机会52 二、柑橘行业面临的劣势和威胁53 第六章柑橘行业竞争对手分析54 一、北京汇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54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柑橘生产快速持续发展,柑橘既是南方主产省、市、自治区促进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又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各种柑橘果品、加工品的需求。但也应看到:大发展中急待解决的柑橘卖难和提升种植效益等问题。 一、全国柑橘生产现状 (一)面积和产量 2011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228.8万公顷(3432万亩),总产量2944.04万吨,与2010年面积221.11万公顷(3316.65万亩)相比,净增面积7.69万公顷(115.35万亩),增长3.48%;总产量由2010年的2645.24万吨上升到2944.04万吨,净增796.60万吨,增长11.3%。柑橘的平均亩产由2010年的796.60千克上升到857.82千克,净增61.22千克,增长7.7%。我国不论是柑橘栽培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栽培面积占全球的30%左右,产量占全球的26%左右。平均亩产与世界平均亩产1000千克比较差距也不断缩小。柑橘产业正在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 (二)优势和差距 一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多年的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的优新品种比例明显提高:从上世纪末的6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也取得大的进展: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中熟品种比例由85%以上下降至75%左右,早熟品种由不足10%上升到20%以上,翌年成熟的晚熟品种由不足2%上升到面积、产量分别接近4%和3%。一批优新品种,如甜橙中的晚熟脐橙鮑威尔、棱晚、奉晚,次年1月底至2月初成熟的塔罗科血橙和塔罗科血橙新系;橘类中的沙糖橘、南丰蜜橘、早熟、特早熟蜜柑,杂柑中的黙科特和少核默科特,不知火、清见、春见,以及良种柚中的红肉蜜柚等,果农愿种植,市场受欢迎。 二是平均单产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我国柑橘连年增产,平均单产也不断提高。2006年至2011年间增速较快:2006年平均亩产634.3千克、2007军706.8千克、2008年765.3千克、2009年767千克、2010年796.6千克、2011年达到857.82千克,2011年至2006 年的5年间,平均亩产净增223.52千克,增长35.24%。 三是商品果率进一步提高。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柑橘产量的上升,柑橘供应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此,进一步抓了柑橘品质的提高并取得显著成效:上世纪末柑橘的商品果率不足60%,优质果率20%左右,到2011年商品果率、优质果率分别上升到80%和4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抓标准化柑橘园建设,抓优质柑橘规范技术实施和果品标准制定、实施,有力促进了柑橘品质的大幅度提高。 四是柑橘产后的商品化处理和柑橘加工进一步提升。柑橘鲜销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能力较快的提升,分级、打蜡和包装的果实占鮮销果的50%左右,不少柑橘主产区,如江西赣南、南丰的脐橙和南丰蜜橘,湖北宜昌的早熟温州蜜柑和脐橙,福建的平和、永春的琯溪蜜柚和芦柑(椪柑),浙江的台州、衢州的本地早、早熟温州蜜柑和椪柑,四川资阳的早熟蜜柑和尤力克柠檬,重庆奉节的脐橙,广东的沙糖橘,广西的沙田柚,湖南湘西的椪柑、湘南的脐橙,柑橘果品的商品化处理率高达60%一8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