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那勒寺安置小区二期)6#楼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一、前言

受东乡族自治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在建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那勒寺安置小区二期)6#楼工程基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试验工作于2019年3月29日-4月1日进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二、工程地质及基桩概况

1、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提供的《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那勒寺安置小区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本次勘探深度15.20~17.60m,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为三层,即①耕土层、②圆砾层、③泥岩层。分述如下:

①耕土层(Q4ml):层厚0.40~0.60m。褐黄色;松散;稍湿;土质不均匀,以粉质粘土为主,有圆砾、砾砂颗粒分布,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

②圆砾层(Q4al+pl):层顶埋深0.40~0.60m、层顶标高2020.92~2021.73m,层厚5.80~6.60m。青灰色;稍湿;稍密;骨架颗粒成分以石英及长石为主,呈圆~亚圆状,大于2㎜的颗粒含量一般为69.8~73.4%,泥砂质充填,含泥砂量较高,颗粒级配不良,偶见漂

石。

③泥岩层(N):层顶深度 6.40~7.10m、层顶标高2014.75~2015.53m,勘探揭露厚度8.40~10.90m、未揭穿。棕红色,泥质胶结,具水平层理,厚层状结构,该岩层属半成岩地层,为极软岩,干时坚硬,遇水、扰动和暴露易软化崩解。上部1.5m为强风化,其下为中风化。

2、工程概况

东乡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那勒寺安置小区二期)6#楼,位于东乡县那勒寺镇,东侧为空地,北侧为民宅,西侧为已有建筑,南侧为预留空地,本工程分左右单元,左单元地上9层,建筑高度26.40m,右单元地上10层,建筑高度29.30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4425.9㎡,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5g,设计基本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主楼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桩基施工工艺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以第③泥岩层为持力层,桩身极限端阻力为qpk=1800kPa,桩长不小于8.2m,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2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P6,建筑基桩设计等级为乙级。

三、检测内容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及设计要求对该工程3根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桩号为7#、24#、50#,以确定其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工程桩参数汇总表(表1)

工程桩编号工程桩

桩号

桩径

(m)

桩长

(m)

设计单桩承载

力特征值(kN)

静载荷试验最

大加载量(kN)

备注

1 7# 0.80 9.10 1656 331

2 ZH-1

2 24# 0.80 8.70 1656 3312 ZH-1

3 50# 0.80 9.20 1656 3312 ZH-1

(注:本次试验参数由建设单位根据设计资料提供)。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O11;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检测委托单等相关资料。

五、检测方法及原理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原理

本次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等量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同时观测每级荷载下的沉降量,

直到加载量达到终止加载条件,然后分级卸荷到零。

加荷应分级进行: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值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荷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宜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且应逐级等量卸荷。

加、荷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且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沉降观测:①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沉降量。

②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得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③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④卸荷时,每级荷载应维持1h,分别按第15min、30min、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不得少于3h,测读时间分别为第15min、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残余沉降量。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荷:

①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②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

的2倍,且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③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值且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④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⑤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当桩端阻力尚未充分发挥时,可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分析确定的方法:

①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应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②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应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③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J256-2014规范4.3.7条第2款情况时,宜取前一级荷载值。

④对于缓变型Q~s曲线,宜根据桩顶总沉降量,取s等于40 mm 对应的荷载值;对D(D为桩端直径)大于等于800 mm 的桩,可取s 等于0.05D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

⑤不满足本条第1~4款情况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宜取最大加载值。

六、检测仪器设备

1、武汉岩土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PDS-PDA型桩基动测仪。

2、钢梁、千斤顶、压力表、基准梁、圆钢托盘、液压泵、百分表等。以锚桩、钢梁做反力,用3台500t液压千斤顶加载,百分表测读沉降。本次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均在检定周期内。

七、检测结果分析

1.单桩静载荷试验前工程桩及锚桩低应变检测结果见汇总表1,测试曲线见低应变检测附图:

单桩静载荷试验前工程桩及锚桩低应变检测结果汇总表(表1)

序号桩号桩径

(mm) 桩长

(m)

波速

(m/s)

桩身结构完整性

描述

类别备注

1 6# Φ800 9.10 3864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2 4# Φ800 8.90 3532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3 7# Φ800 9.10 3991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4 11# Φ800 8.90 3982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5 M1# Φ800 9.10 3527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6 23# Φ800 9.20 3629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7 17# Φ800 8.80 3810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8 24# Φ800 8.70 3720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9 M2# Φ800 9.10 4127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0 25# Φ800 8.90 3669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1 49# Φ800 9.20 3957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2 46# Φ800 9.20 3810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3 50# Φ800 9.20 3545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14 55# Φ800 8.90 3775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5 51# Φ800 9.10 3965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2.单桩静载荷试验后工程桩及锚桩低应变检测结果见汇总表2,测试曲线见低应变检测附图:

单桩静载荷试验后工程桩及锚桩低应变检测结果汇总表(表2)

序号桩号桩径

(mm)

桩长

(m)

波速

(m/s)

桩身结构完整性

描述

类别备注

1 6# Φ800 9.10 3408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2 4# Φ800 8.90 4092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3 7# Φ800 9.10 3590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4 11# Φ800 8.90 3663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5 M1# Φ800 9.10 3889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6 23# Φ800 9.20 3446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7 17# Φ800 8.80 4074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8 24# Φ800 8.70 4028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9 M2# Φ800 9.10 3655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0 25# Φ800 8.90 3430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1 49# Φ800 9.20 3608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2 46# Φ800 9.20 4116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3 50# Φ800 9.20 3810 桩身完整Ⅰ类工程桩

14 55# Φ800 8.90 3410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15 51# Φ800 9.10 3792 桩身完整Ⅰ类锚桩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

本次共做了3根工程桩的静载荷试验检测,检测数据汇总见附表,其Q~S、s-lgt、S~lgQ曲线见附图,根据检测结果分析3根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见表3。

7#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当桩顶竖向最大加荷量达到3312kN 时,桩顶总沉降量为7.13mm,最大回弹量1.46mm。该工程桩Q~s曲线呈缓变型,无明显的陡降段,s-lgt曲线随时间变化沉降量变化较为

平缓,呈规则排列,s~lgQ曲线随荷载的增加其斜率呈缓慢变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第4.4.2条规定并结合附图Q~s、s-lgt、s~lgQ曲线和单桩荷载—沉降数据汇总表分析,该工程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12kN。

24#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当桩顶竖向最大加荷量达到3312kN 时,桩顶总沉降量为6.74mm,最大回弹量1.71mm。该工程桩Q~s曲线呈缓变型,无明显的陡降段,s-lgt曲线随时间变化沉降量变化较为平缓,呈规则排列,s~lgQ曲线随荷载的增加其斜率呈缓慢变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第4.4.2条规定并结合附图Q~s、s-lgt、s~lgQ曲线和单桩荷载—沉降数据汇总表分析,该工程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12kN。

50#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当桩顶竖向最大加荷量达到3312kN 时,桩顶总沉降量为7.01mm,最大回弹量1.69mm。该工程桩Q~s曲线呈缓变型,无明显的陡降段,s-lgt曲线随时间变化沉降量变化较为平缓,呈规则排列,s~lgQ曲线随荷载的增加其斜率呈缓慢变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第4.4.2条规定并结合附图Q~s、s-lgt、s~lgQ曲线和单桩荷载—沉降数据汇总表分析,该工程桩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3312kN。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表3)

工程桩编号工程桩

桩号

试验最大

加载量(kN)

总沉降量

(mm)

回弹量

(mm)

单桩极限承载力

(kN)

1 7#

3312 7.13 1.46

3312

2 24# 6.74 1.71

3 50# 7.01 1.69

八、检测结论

1、根据工程桩实测波形的时域信号特征分析(附图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测试波形),被检测的3根工程桩及12根锚桩在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前、后桩身完整性无明显差异,均为Ⅰ类桩(附表1、2)。

2、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对该3根工程桩静载荷试验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在自然含水量状态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值分别取值如下:7#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值取为1656kN;2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值取为1656kN;50#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值取为1656kN。

3、通过对该工程3根工程桩静载荷试验,该工程工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值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无正文)

甘肃榕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9年4月4日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级融资平台运营管理方案

附件1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省级融资平台运营管理方案 为切实用好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长期低息贷款,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和融资难的瓶颈制约,建立融资、建设、管理、偿债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快推进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运营模式 依托甘肃省扶贫开发和棚户区改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设立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融资平台(以下简称“省级平台”)。省级平台易地扶贫搬迁融资业务不与省棚改公司原有业务交叉,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省财政厅派专人参与管理。省级平台承接专项建设基金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采取统贷统还的方式,按需求向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一融资。省级平台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进行融资,帮助项目县市区统一筹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金融机构贷款。

(二)按需申报,统贷统还。项目县市区根据本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建设资金筹集情况、财政状况、偿债能力等综合考虑,在贷款额度内自主决定贷款数额。省级平台根据贷款需求统一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建立贷款偿还机制,县级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并统筹安排偿还资金,省级平台归集资金统一还款。 (三)县级负责,分级管理。项目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设立或指定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县级平台”),作为本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承接主体,市州政府原则上不再设立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项目资本金和贷款具体建设内容、使用方式由项目实施县市区根据批复后的项目实施方案确定。 三、贷款准备 (一)服务购买。省财政厅代表省政府与省级平台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购买服务所需资金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和相关程序规定列入财政预算。 (二)资本金注入。省级平台设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专户,按要求承接分配我省的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专户利息收入必须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 (三)融资合作。省级平台与县级平台签订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融资合作协议。 (四)账户开设。省级平台按照贷款管理要求,在金融

最新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最新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xx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申请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

某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某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某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县幅员1788平方公里,辖57个乡镇、935个村(居),总人口113万,其中农业人口94.7万,属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全县锁定贫困村285个、贫困人口10.1万,贫困发生率10.7%。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始终把金融扶贫作为“贷”动发展的重要杠杆,借力央行扶贫再贷款,打出脱贫“组合拳”,下好奔康“一盘棋”,为脱贫攻坚加速度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4月底,全县扶贫再贷款余额5.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02.8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84.3%;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14亿元、产业扶贫贷款4.72亿元,带动1.96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一、出手不插手,夯实金融基础创成效 一是政策扶持出实招。在认真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政策措施对新成立地方法人银行、新入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土地出让、办公用房租购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均给予激励扶持,成功创办全国第一家惠民村镇银行,率先完成农信社改制成立川东北首家农村商业银行。遵循金融运行客观规律,研究制定促进金融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建

设、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管理等办法,通过调整财政性存款、推介优质项目等方式,激发金融机构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二是政银联动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金融机构配合,创新政银企联席工作制度,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大力开展“金融扶贫牵手行”活动,政府部门深入金融机构调研金融扶贫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发改、农牧业、工管委等相关部门,了解掌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融资需求;政府部门和银行适时深入企业、产业园、新型经营主体等现场办公,及时快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建立融资信息数据库,将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纳入其中;编印金融扶贫服务手册、银行信贷产品手册,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了政银企和贫困户的良好对接。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金融服务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举办政银企、政银、银企对接活动20余次。 三是网络下延拓服务。按照“网点到乡、站点到村”的思路,大力开展金融网点下农村、进农户活动,以银行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扶贫互助社等为依托,广泛增设乡村物理网点,持续加大金融机具投放,全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户足不出户享受高效、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县有银行网点156个,刷卡无障碍示范街

易地扶贫搬迁可行性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某某市某某乡新华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二、项目主管部门:某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项目实施单位:某某市某某乡人民政府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迁出区:某某市某某乡新华村 六、项目迁入区:某某市某某乡新华村大光山(羊头山)安置点、大黑箐自然村本村、新华自然村本村 七、搬迁原因:由于居住地处哀牢山系麓,山高、坡陡、箐深,地质结构疏松,加之受某某“11·02”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山体滑坡,房屋淹没、倒塌、损毁,已丧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八、搬迁方式:整体搬迁108户、461人,部分搬迁47户、191人,累计155户、652人。 九、安置方式:集中安置108户、461人,分散(本自然村)安置47户、191人,累计155户、652人。 十、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村委会内集中安置和本自然村村就近分散安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因1102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已丧失最基本生存条件

的155户、652人的安居问题。搬迁群众迁入新的安置点后,通过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以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等产业,可稳定解决温饱问题。3-5年后人均产粮将达到450千克以上,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为基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打下基础。 十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实施进度计划:根据某某市某某乡新华村安置点的实际情况,为彻底解决新华大光山羊头山、大黑箐自然村本村及新华自然村本村安置点155户、652人的脱贫致富问题,本项目计划实施安居工程、人畜饮水、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农村能源建设、科技文化室及公厕建设等七项内容。 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0年1月一一2010年12月。 十二、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736.24万元,其中: (一)直接工程费689.34万元 1、安居工程投资483.4万元 2、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1万元 3、乡村通路工程投资98.75万元 4、通电工程投资32.73万元 5、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投资38.75万元 6、公厕3.6万元

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工程”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现将全区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省下达我区搬迁安置任务340人,根据各乡镇实际搬迁需求和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340人具体落实在9个乡镇,分别是椿树镇7户24人,马头镇24户66人,东桥镇24户69人,三十铺镇10户29人,横塘岗乡25户63人,张店镇9户20人,东河口镇14户45人,翁墩乡6户20人,木厂镇2户4人,合计121户340人。 二、主要做法 1、立足于早抓好对象确定 xx年底,区易扶办下文,对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xx年2月中下旬,区发改委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个乡镇,进一步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动乡村对辖区内需要进行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摸排,及时上报搬迁对象名单,同时印发了《**区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3月2日,区政府召开各乡镇、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就xx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细化

推动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经过区、乡镇、村共同努力,xx年省下 达我区的搬迁安置计划全部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搬迁规模和投资计划分解到乡镇和安置点,其中集中安置点10个安置44户134人,分散安置77个安置77户206人。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点的选择从方便贫困群众搬迁后实际生产生活,有利于后续脱贫发展角度出发,多选择在中心村或交通便利之处建设。 2、立足于快推动项目建设任务明确后,为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 搬迁各项具体工作,区委区政府要求乡镇尽快开展安置房建设工作,并通过加强督查、责任包保等措施抓好落实。3月21日—23日,区 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士银、副区长黄媛媛分别带队,对有搬迁任务的9个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时特别强调红线、底线等原则问题的把握,要求乡镇要充分认识到位,严格执行政策,在此基础上切实尽快建设安置房。4月中下旬,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开工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5月下旬,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区5月份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内容,从区效能办、区住建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督查组,采用全覆盖方式,即搬迁对象户户户到,搬迁安置点点点到,逐点逐户实地查看了安置房开工建设和面积控制情况。同时根据 __“倒排工期、节点管控、责 任到人、严明纪律”要求,制定了各个安置点工程进度分月安排计划进度表,每个安置点都落实了包保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各项事宜,直至搬迁户搬迁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总结1 XX年并将这项工程列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办突出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任务为引领,采取政策措施支持、运城现场观摩会、左权工作推进会、专项督导、交叉检查、典型交流等一系列重点措施推进,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继续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10万人口的移民目标。涉及11个市、73个县。按照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责任落实任务要求,当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40%;第二年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80%;两年滚动入住6万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展情况是: 1、XX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0811户、64369人,完工率%,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60%。 2、XX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万人,主体工程完工29596户、93887人,完工率%,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17%。 3、XX年已入住17678户、54673人;XX年已入住3132

户、10214人,两年滚动入住20810户、64887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08%。 XX年下达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任务,需总投资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建房和基础设施补助资金5亿元,;后续产业奖补资金亿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亿元,市县配套、整合部门资金5亿元,农民自筹22亿元。 二、工作亮点 一是制度推动、进展顺利。各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逐级签订责任书,并建立目标责任制、进度通报制、督察问责制和工作约谈制,定期公布工程进展,推进工作进度。截至10月底,已经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主体工程完工率目标任务指标。 二是资源整合、项目叠加。大同市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沉陷治理、抗震加固等项目;右玉县通过整合抗震加固、危房改造、以工代赈等资金,人均补助近2万元,自筹部分不足30%;长治市有效整合扶贫移民、民政救灾、林业生态移民、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资金,人均补助提高近万元。在此基础上,整合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实施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调动了群众搬迁积极性,提升了扶贫移民工程建设水平。 三是产业配套、跟踪服务。阳泉市组织工矿商贸企业和党政机关对搬迁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对口帮扶,规定工矿商贸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度米,相对高差米。北纬°′,东经′。年降雨量0—0MM,平均气温,光照时数.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个行政村,0个村民小组,户,总人口0人,其中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钱镇总土地面积方公里,耕地面积。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粮食总产量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户,受益人口。镇村道路总长公里,柏油公路里,砂石路面.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建有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易地搬迁工作总结

四、主要效果 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改善了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从群众关心的住房建设着手,帮助群众建设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的房屋,解决了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同时,水、电、路、学校、医疗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迁移至农村新社区后,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中老人、小孩的担忧,能够放心务工。 3、凝聚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密切了党群关系,,解决了群众求医、法律咨询和信息需求,方便了群众生活,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4、加快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环境。搬迁群众广泛利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进一步改变了农村用能结构,推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群众通过建新房、树新风、建新村,村民一改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乡风文明呈现一派新气象,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存在问题 1、我市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截止2010年底,按照1600元贫困线标准,全市还有贫困人口7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0.8%。主要集中在秦巴中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去年“7.18”暴雨洪水灾害,我市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通达条件差,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的任务还很艰巨。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标准偏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4、配套资金落实难,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5、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细致,规划设计不到位,部分项目区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六、对策建议 1、加大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十二五”期间,我市需移民搬迁45万人。恳请省发展改革委继续支持我市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增加易地扶贫搬迁规模。 2、加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加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使县区在照顾面上工作的同时,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连片重点贫困区域,实行片区综合开发,统筹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地形图测绘

分类:CH 编号: 测绘合同书 委托方(甲方): 承揽方(乙方): 工程名称: 年月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测绘范围(包括测区地点、面积,测区地理位置等): 第二条测绘内容(包括测绘项目和工作量等): 1:500地形测绘约112亩,埋石图根控制点。 第三条执行技术标准: 第四条测绘工程费用结算: 经甲乙双协商,本项目测绘工程费用按包干价¥元(大写:人民币) 第五条甲方的义务和责任 1、合同签订之日起三日内甲方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和提出技术要求; 2、甲方应按合同要求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和其他款项; 3、向乙方提供相关资料; 4、做好检查工作; 5、在乙方完成任务后,及时验收并按双方约定结清所有款项。 第六条乙方的义务和责任 1、严格按《城市测量规范》和有关技术设计书要求作业; 2、收到甲方有关技术要求后尽快做好技术方案; 3、根据甲方要求安排工期进度确保测绘项目完成;

第七条测绘项目完成工期 进场时间为年月日,提交成果时间为年月日。第八条乙方应向甲方交付以下成果 乙方向甲方提交1式 1 份的电子版成果,电子文档成果为CAD格式。第九条甲乙方双方应对本项成果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条测绘工程费支付日期和方式 合同签订三日内,甲方支付工程款的 50% 作为定金共计元,工程结束乙方提供成果 3日内,甲方应支付剩余的全部工程款。 第十一条甲方违约责任 1、合同签定后,乙方未进入现场工作,由于工程停止而终止合同,甲方 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2、乙方已经入场工作,工程半途停止而终止合同,甲方除按照乙方完成 的实际工作量进行支付外,还应向乙方赔付总工程款金额的10%。 3、甲方造成的停工、窝工,工期顺延,责任自负。 第十二条乙方违约责任 1、合同生效后,如乙方擅自中途停止或解除合同,乙方除返回已支付的 工程款外,还应向甲方赔付总工程款金额的10%。 2、乙方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日期提交测绘成果时,应向甲方偿付逾期损 失费,每天的逾期损失费按本合同约定的工程总价款的1%计算。 3、对于甲方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乙方有义务保密,不得向第三方 转让,否则,甲方有权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追究责任。 第十三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协商处理。 第十四条本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友好协商的态度加以解决。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 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五条附则 1、本合同由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即生效。全部成果交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X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X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细化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X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围绕新“三率一度”(实际入住率、旧宅基地腾退率、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群众融入度),加快安置点工程综合验收,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搬迁人口实际入住,跟进后续帮扶措施,促进安置点规范化建设,持续做好各级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确保既定目标顺利实现。 二、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X”移民搬迁3223户10840人任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523户8542人、避灾移民搬迁700户2298人。X年10月底前,10个集中安置点大、小配套全面完成,实际入住率达到100%;X年底前建档立卡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率达到100%;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80%;搬迁群众融入度全面提升。 X、X年度避灾生态搬迁户实际入住率达到100%;X年度避灾移民搬迁X三期216套安置房实现主体封顶。 三、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核实工作。由国土分局牵头,区扶贫局、移民办全面参与,各镇街具体负责,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通过“三对三查”,即对照搬迁对象,核查是否超范围搬迁;对照三项协议,核查实际入住;对照入住台账,核查私自出售转让行为,全面核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保搬迁政策精准落实到位。一是对照国家搬迁政策条件要求,按照“依据政策、应搬尽搬”的原则,对搬迁对象逐一核对信息,逐户甄别核实,对不符合搬迁政策而实施搬迁的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取消搬迁资格,做到应搬尽搬,精准搬迁。二是对照搬迁“三项协议”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入住期限,实行干部包户的办法,逐户动员督促未入住的搬迁户尽快入住,提高搬迁实际入住率。三是对照入住台账,认真比对安置和入住信息,严查私自出售或转让转租安置房,对出售或转让安置放的上报区移民办,无条件收回安置房,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二)完善安置社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安置点的水、电、路、讯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商业网点、便民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围绕X、X、X、X四个安置点,加强社区等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完成安置点绿化、亮化、美化,配套建设商铺、停车场等功能设施配套,确保安置社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围绕城区X、X、X安置点,大力引进社区、扶贫爱心超市、卫生室药店等服务性机构和公益服务场所,方便搬迁群众生活,将安置点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典型材料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永靖县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材料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库重点移民安臵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49个村(居),总人口20.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2万人;总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2.16亩。根据国家、省、州扶贫开发的总体安排部暑,今年我县扶贫攻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州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坚持精力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基础倾斜,财力向民生倾斜,把易地搬迁项目建设作为全县扶贫开发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最有效、最根本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方式,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主要做法 (一)分析县情,理情思路明方向 通过这几年的扶贫实践,县委、县政府深深认识到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全县划分为川塬区和东西山区两大块。以黄河、湟水河两岸为主的川塬区6个乡(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景色秀丽,是发展高效农业和旅游业的理想之地。但东西山区11个乡(镇)因地理条件限制苦甲陇上,这些地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难以配套,扶贫成本巨大,生存条件

十分严酷,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全县近80%以上的贫困人口聚居在这里,最基本的特征是“旱、苦、少、缺、穷”。面对现实,只有通过移民这一措施和途径,将贫困群众从不具备扶贫开发条件、不适宜人居生存的极度贫困边远山区迁移出来,摆脱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搬迁到生存条件、发展空间相对较好的区域,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在易地搬迁中扶贫、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有力推进东西山区扶贫开发,县上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移民作为解决东西山区贫困问题的主要方式,集中力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为了找准东西山区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调研,在科学分析县情的基础上,前瞻性的提出了“吃读书饭、种科技田、发养殖财、挣外地钱、往好处搬”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其中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东西山区贫困问题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严格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抓提高,五年上水平,十年大发展”的中长期开发战略,项目拼盘,资金整合,集中各方力量,大打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善了生存发展条件,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自主搬迁、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永靖县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为解决东西山区贫困问题创出了新路子。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定方案 为了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形式,避免在工作中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县上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方针,通过多年实践,根据不同情况,适时提出了本乡镇、跨乡镇、城镇三

易地扶贫搬迁基础会议纪要

郧西县马安镇惠家河村易地搬迁1-13#楼安置房工程 基础验收会议纪要 时间:年月日 地点:项目部办公室 主持人:总监理工程师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年月日,上述人员对马安镇惠家河村易地搬迁1-13#楼安置房工程基础分部验收,形成以下会议纪要: 一、施工单位:向安飞 1、原材料进场,送检与检测情况都符合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了基础实体施工。 3、质量控制方面,我项目部对工程质施工前交底、施工中控制、施工后验收,确保每道工序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资料与工程实际进度同步,均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5、工程资料齐全,自评合格 二、监理单位:夏志雄 1、对施工进场的材料,全部经现场监理员见证取样送检,登记台账全部合格。 2、对施工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已按照监理规范要求进行了旁站。 3、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跟踪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到位。 4、检查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及技术管理资料等都已符合要求。 5、综上所述,材料检测合格,质量符合验收规范要求,资料齐全,评定合格,

同意验收。 三、勘察单位:尚启军 1、地基验槽是经我单位参与跟踪验收合格。 2、现场土质与勘察报告都已相符。 3、基础分部是经现场观察无沉降及裂缝等现象,评定基础分部验收合格。 四、设计单位:付春华 1、基础验收是经我单位跟踪参与,槽底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在观感上混凝土质量还可以。 3、变更情况要及时通知我单位。 4、总体来说,基础分部比较满意,同意验收。 五、建设单位:姚炎炎波 1、基础分部观感不错质量得到了确保。 2、土方回填,分层夯实到位,均已满足设计要求。 3、钢筋制作与绑扎比较规范,均已满足设计要求。 4、隐蔽之前有报验签字手续。 5、总体来说,基础分部比较满意,基础分部验收合格。

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优秀word例文 (8页)

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优秀word例 文 (8页)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1】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 全乡辖二十五个行政村,3六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 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 其中:秦家后等七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 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申请秦

家后等七个村,十三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 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七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两个自然庄) 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 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两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 家后、南岸上、东河四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 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案-优秀word范文 1、交通条件落后。 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 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2篇

精准扶贫工作典型经验材料2篇 1.背景 **省**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省中部,***市中西部,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316和212国道、在建的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临渭段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辖8镇8乡、3个社区、217个行政村,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 2.做法 根据国家《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发布《**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以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为契入点,强力推进试验区扶贫攻坚工作。**县以扶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的要求,瞄准扶贫对象,实施“六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 (1)优先夯基础,实施了基础改善工程。以水、电、路、房为重点,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破解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大力实施农网改造,改造面达82%,动力电覆盖面达到86.7%;坚持建管护并重,实施道路项目135条478.3公里,16个乡镇全部通油路,通村道路硬化率达67.8%;与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建成集中安置点36个2694户,改造农村危房7500户,占应改造危房25591户的50%。同时,坚持“城镇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会川镇、莲峰镇率先发展,打造五竹、路园、**等旅游特色城镇,建成元古堆、绽坡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0.4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突出抓增收,实施产业增收工程。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扶贫攻坚核心任务,积极推动产业扶贫。马铃薯种薯产业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研发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型农民,建成脱毒瓶苗组培温室1.28万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温室666座。中医药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共建种植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市场、仓储、质检体系建设,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畜草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扩群增量这一重点,发展养殖企业(小区)510家、家庭养殖场1104个、规模养殖户1.22万户,引进建设年屠宰加工20万头只的畜禽屠宰加工厂2个。发展工业经济,助推产业扶贫,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的**县工业集中区。 (3)着眼惠民生,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建幼儿园14个,76个行政村小学开办了学前班,全县乡镇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幼儿入园率达到72.3%,投资2.1亿多元实施了县医院、县二院、中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村卫生室146个、村文化室5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59个,分别占行政村的82%、26.7%、27.2%,全县新农合覆盖面、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低保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我区经过精准识别、评议、审核等程序,最后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现将我区落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一、基本情况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17户54人热门思想汇报,其中集中安置16户50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22户66人,集中安置20户61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72户273人。集中安置点49户198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23户75人。分散安置23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19户45人,集中安置11户20人,分散安置8户2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23户74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范文写作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各乡、镇、场要将工程监理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要实施监管,严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要充分考虑易迁户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安居与乐业。各乡、镇、场要在易迁户精准帮扶和配套产业上下功夫,要根据易迁户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叠加、树立发展信心,解决搬迁的后顾之忧。

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附件2 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结合省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发挥优势。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 2.坚持分类指导。找准切入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构筑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 3.坚持群众自愿。加强政府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调动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性,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4.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同时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搬迁群众整体素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发展目标。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工作要求,实现集中安置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到2020年,初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搬迁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确保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依据不同的搬迁安置模式,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充分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搬迁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因势利导发展富民产业。 (一)发展特色农牧业。支持搬迁群众面向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养、林下经济、设施农业等产业,努力实现增收致富。发展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落实好地膜实物补贴政策,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优先安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苹果、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要重点支持安置区富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油橄榄、茶叶、花椒、核桃、百合、玫瑰、油用牡丹、甜高梁、青稞、油菜、藏中药、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鼓励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合理调整迁出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将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从基本农田中退出进行退耕还林(草),鼓励推广草粮结合、草林结合、草菜结合、草果结合的牧草生产方式,加快推进优质牧草产业化,使搬迁群众在发展草产业和保护生态

易地扶贫搬迁表态发言

易地扶贫搬迁表态发言 第1篇: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 学习目标: 学会读写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字词,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建设标准、补助标准。 学习内容: 读与写 搬迁自然水土地方村庄整体同步安置旧房 新家协议按期 学与用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 1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 2需要整村搬迁的村庄 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标准 1城镇安置: 城镇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农村安置: 农村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3平方米。 三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0000元,整村寨同步搬迁的非贫困人均住房补助12000元。 签订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旧房的,每日奖励

15000元 第2篇:易地扶贫搬迁对联易地扶贫搬迁搬家对联 1、感恩思进坚定信念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 2、不忘党恩 党恩布神州全民享小康人心向政府社会皆和谐 3、乔迁之喜易地搬迁政策好村民心中谢党恩 4、脱贫攻坚托党恩乐迁新居感良策喜脱贫困 5、党恩赐福 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千好万好不如政府领导好 6、人民政府为人民幸福不忘共产党 7、共产党好 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x 8、脱贫攻坚政策拓宽平坦路春风吹暖贫困家 以上是整理各大网站内容! 第3篇: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 XXX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 我叫,是 村 组农民,全家现有 口人,承包耕地 亩,由于我村地处偏远,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条件低下,在最近乡上、村上和组上的干部到

户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我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政策和很高的补助,实现了我们几辈人都不能实现的梦想。因此,本人申请享受扶贫搬迁政策。 特此申请,请批准。 申请人: 年月日 第4篇: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前言 四川省自2001年被纳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首批试点省区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向上,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本改善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生存发展条件,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科学指导全省“十二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农牧民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和建议对策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和建议对策 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深入掌握全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防范扶贫领域各种廉政风险,遏制扶贫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座谈交流、现场调查、入户核查等方式,对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如何规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上级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当前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象确定不精准。一些符合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还没有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有的甚至用危房改造替代了易地搬迁,可能造成部分群众“二次搬迁”;一些可以按危房改造政策改善居住条件,却又被纳入易地搬迁范围,造成了易地扶贫搬迁范围的扩大。 二是搬迁规划变动多。一些镇办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录入过程中,移民、扶贫干部内部沟通不及时,审核把关不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变更申报程序执行不到位,基层干部随意变更信息数据,造成扶贫、移民系统的信息不对称,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变动多次,给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人房精准对接造成困扰。 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已全面启动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规划审查意见、用地批复、招投标工作、“一书两证”及

施工许可证等项目手续不完备的问题;一些镇办的移民搬迁工程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未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分类建立规划评估、行政审批、公开招标、工程管理、决算审计等“五卷”资料;个别安置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资金管理有漏洞。一些镇办未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进行物理隔离、专账管理要求,搬迁专项资金支出控制不规范,甚至存在以借代支现象,财务支出公开公示执行不到位;一些镇办未按照基本项目建设要求分项目规范建账,记账不及时、科目设立不规范;个别镇办在专项资金支出中超范围列支办公费、差旅费、误工费以及加班补助,甚至有个别镇办挪用易地搬迁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项目建设,未做到专款专用。 五是政策执行有偏差。一些镇办对分散搬迁审核、审批不严谨,没有严格执行“五不准”和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个别群众存在原址建房、后村搬迁前村、超面积建房问题,个别镇办还存在提前收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筹资金,未及时结决算,未按照“一房一价”来核算群众自筹资金,而是简单、错误地将“人均不得超过2500元、户均不得超过10000元”的红线标准做为群众自筹资金的收取标准。 六是旧宅腾退推进慢。“一户一宅”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已经搬迁入住的群众没有落实“即搬即拆”要求,相当一部分已经搬迁入住3年以上的搬迁群众还存在“住新房占旧房”现象,全区移民搬迁旧宅腾退工作进展缓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