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生物心脏

九年级生物心脏

中考生物心脏和血管试题汇编

中考生物心脏和血管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温州)17.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如图为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答案:A 2.(2010苏州)19.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答案:B 3.(2010济宁)13.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动脉 答案:C 4.(2010徐州)5.图2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A.含氧多主动脉 B.含氧多肺动脉 C.含氧少主动脉 D.含氧少肺动脉 答案:A 5.(2010福州)8.图1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图2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C 6.(2010福州)10.房室瓣能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中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房→左心室 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左心房 答案:B 7.(2010龙岩)13.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 答案:A 8.(2010十堰)87.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室、右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答案:C 9.(2010十堰)80.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A.毛细血管 B。动脉 C。小动脉 D. 静脉 答案:A 10.(2010济南)23.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答案:A 11.(2010中山)13.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 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课件内容 (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 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1、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 (三)心脏的功能1、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 3、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4、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 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 3、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

2011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集之14 人体的心脏与血液循环

人体的心脏与血液循环 1.(2011十堰)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 再经怎样路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 A.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 B.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 B.右心房、肺循环 D.右心房、体循环 答案:A 2.(2011·莆田)人体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汇合于()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部 D.心脏 答案:D 3.(2011·孝感)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答案:B 4.(2011·荆州)下列有关人体内瓣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静脉内有静脉瓣 B.动脉内有动脉瓣 C.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D.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答案:B 5.(2011·兰州)血液流经人体内哪一器官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A.心脏 B.肾脏 C.肺 D.肝脏 答案:C 6.(2011·中山)关于人体静脉中的血液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流向心脏 B.颜色都是暗红色 C.含营养物质比较少 D.含二氧化碳多,氧气少 答案:A 7.(2011·汕头)与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是()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上、下腔静脉 D. 主动脉 答案:A 8.(2011·莱芜)对图中人体内脏器官所在位置解读正确的是() A.a代表肺 B.b表示心脏 C.e表示胃 D.d表示心脏 答案:A 9.(2011·广东)右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 心脏和血管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心脏和血管 一、选择题 1.(2010十堰)87.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室、右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答案:C 2.(2010十堰)80.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A.毛细血管 B。动脉 C。小动脉 D. 静脉 答案:A 3.(2010济南)23.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答案:A 4.(2010浙江温州)17.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如图为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答案:A 5.(2010苏州)19.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答案:B 6.(2010济宁)13.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动脉 答案:C 7.(2010徐州)5.图2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A.含氧多主动脉 B.含氧多肺动脉 C.含氧少主动脉 D.含氧少肺动脉 答案:A 8.(2010福州)8.图1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C 9.(2010福州)10.房室瓣能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中血流方向正确的是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房→左心室 C.右心室→右心房 D .右心室→左心房 答案:B 10.(2010龙岩)13.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 答案:A 11.(2010中山)13.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毛细血管 答案:B 12. (2010孝感)11. 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A 脑部毛细血管 B 肺部毛细血管 C 肾小球毛细血管 D 胃部毛细血管 答案:B 二、识图分析题 1.(2010承德)27.(7分)图7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图2

七年级生物: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学方案)

( 生物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生物: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方案)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

七年级生物: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学方 案) 第四节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酗酒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对心血管疾病比较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为了便于课堂学习,应让学生提前调查、收集这方面疾病及防治的资料。

设计理念 这不是一节典型探究课,本节设计突出学生为主线的思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础知识。 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突发性血管疾病的应急办法。 情感性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需要1课时完成。

最新初中生物关于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初中生物关于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 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血量的80%~85%;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2.室舒期

室舒期按心室内压和容积的变化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当在心室内压还高于心房内压之前,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此时心室舒张但其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8s。 (2)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费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此期历时约0.42s。起初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多,以后随着心室内血液增多,流入的速度减慢。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时,血液又较快进入心室。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30%,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室的。 总的说来,心脏泵血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取决于心瓣膜的开闭,而心瓣膜开闭又取决于心瓣膜两侧压力大小;心内压大小取决于心肌的舒缩,特别是心室肌的舒缩活动。现将心动周期中心脏内各种变化。

七年级生物心脏和血管试题经典

心脏和血管 一、选择题 1.(2011菏泽)20.北京奥运会后,意失利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新型兴奋剂药物C FRA.,因而被取消竞赛成绩.这种新兴奋剂能够持续性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服用CFRA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应该是 2.(2011丽水)3.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的是 A.红细胞 B.卵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3.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 4.(2011温州)13.下列人体血液的成分中,能运输氧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糖 5.(2011福州)13人体内能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毛细血管 6.(2011苏州)15.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7.(2011苏州) 38.右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简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ray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 血管②、③是静脉 C. 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8.(2011苏州)45.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

初一生物教案:心脏教案

心脏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这节课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有充分的认识,需要教师认真作好教学设计。 1 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重、难点 1.1 从知识、能力、情感3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1.2 教学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3 难点观察新鲜的猪的心脏,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课前准备 2.1 准备有关的实验材料 1)选用带有部分血管新鲜的猪心脏,在实验前解剖好,沿着室间沟1 cm处分别剖开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露出4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2)准备好相应的用具:一次性手套,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盘及纱布等。 2.2 搜集信息,查阅资料 1)学生方面: ①学生在课下搜集与心有关的能够体现人情感方面的词语。②提出一些关于心脏的问题,如心脏病是怎么回事,心脏为什么能不停地跳动,为什么紧张时心跳加快……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查找资料,或向医生请教。③分成5个大组,统计本组每人心率,计算平均值、最高和最低值。 2)教师方面: ①准备心脏跳动的课件;②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③瓣膜工作动画;④经过加工处理的心脏模式图;⑤相应的课件。 3 教学策略 3.1 小组探究,明确心脏的结构根据学习目标所示,设计5个探究方案,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探究。每4个人为一小组,具体探究哺乳动物猪的心脏结构。 3.2 交流与合作,强化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各组之间在观察后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对每一个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及时总结,避免给学生错误的认识。比如学生看到的心脏模式图和实物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主动脉和肺动脉容易混淆;对于心脏的结构名称和所连通的血管,学生可能会找到一些错误的规律:心室连通静脉,心房连通动脉。学生在比较了心室和心房的壁以后,不知道壁的厚薄的意义,教师应该给两点提示:

初中七年级生物《心脏》名师精选教案

七年级生物《心脏》教案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这节课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有充分的认识,需要教师认真作好教学设计。 1 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重、难点 1.1 从知识、能力、情感3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1.2 教学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3 难点观察新鲜的猪的心脏,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课前准备 2.1 准备有关的实验材料 1)选用带有部分血管新鲜的猪心脏,在实验前解剖好,沿着室间沟1 cm处分别剖开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露出4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2)准备好相应的用具:一次性手套,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盘及纱布等。 2.2 搜集信息,查阅资料 1)学生方面: ①学生在课下搜集与心有关的能够体现人情感方面的词语。②提出一些关于心脏的问题,如心脏病是怎么回事,心脏为什么能不停地跳动,为什么紧张时心跳加快……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查找资料,或向医生请教。③分成5个大组,统计本组每人心率,计算平均值、最高和最低值。 2)教师方面: ①准备心脏跳动的课件; ②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③瓣膜工作动画;④经过加工处理的心脏模式图;⑤相应的课件。 3 教学策略 3.1 小组探究,明确心脏的结构根据学习目标所示,设计5个探究方案,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探究。每4个人为一小组,具体探究哺乳动物猪的心脏结构。 3.2 交流与合作,强化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各组之间在观察后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对每一个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及时总结,避免给学生错误的认识。比如学生看到的心脏模式图和实物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主动脉和肺动脉容易混淆;对于心脏的结构名称和所连通的血管,学生可能会找到一些错误的规律:心室连通静脉,心房连通动脉。学生在比较了心室和心房的壁以后,不知道壁的厚薄的意义,教师应该给两点提示: l)壁越厚,说明肌肉越发达;2)与心房相比,心室的壁厚一些,因为心房的血液只流向与它相通的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一些,左心室只有收缩有力,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右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它很近的肺。从而使学生明白壁的厚薄与输送的距离有关系。 3.3 借助课件,化解难点用实物观察可以清楚地知道心脏的4腔,连通的血管和壁的厚薄,但对于血液流向,瓣膜作用这样的问题就有些困难。此时用适当的课件展示,既可以化解难点又避免单纯的说教,在教学工作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l)学生对于"心脏──输送血液的泵"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得不很深刻,此时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再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血液在流动,心脏是动力。 2)学生在探究两种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适时地展示瓣膜工作的动画,动画清晰地显示出房室瓣、动脉瓣的作用,学生根据动画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化解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3.4 学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平静状态下和800 m赛

【知识学习】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引言:阅读材料并讨论: 德国利用细菌造血管 德国耶纳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利用细菌制造血管的方法,并已经用这种血管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最近报道,耶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醋酸杆菌,它具有制造纤维素的本领。科学家将这种细菌放入双层玻璃管的夹层中,并注入营养液。几天后管壁上便生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乳白色纤雏物质。 经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由细菌制造的纤维管可以用作外科手术中修复血管的材料。这种纤维素血管被植入动物体内后,血液能够顺利流通,而且尚未发现有排异反应产生。 肌体细胞还可以在植入的纤维素血管上进行附着生长,一般经过四个星期,肌体细胞便会长满植入的血管,产生新的血管壁,纤维素此时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加固新生成的血管。 讨论题目: 1.对此报道的看法。 2.你认为此技术现在是否能进行人体实验?它的前景如何? 3.从这项技术中你获得什么灵感,你能设想发明类似的

技术吗? 讨论形式是小组讨论。同组同学围坐一起,小组长担任主席,安排每个同学发言,并记录。教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本节的主题是--血管。 复习概念: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 强调动脉和静脉是血管的概念,送血出心脏的是动脉,而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的概念,含氧丰富、鲜红色的是动脉血,而含氧少、暗红色的是静脉血。 强调两组概念之间无相关的联系,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里不一定流的是静脉血。 根据前述,可知血管有动脉、静脉以及介于其间的毛细血管,管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由动脉流至毛细血管,再由静脉收集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送回心脏,较大的动脉经一再分支后,就会越分越细,成为小动脉,小动脉连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分支极多、管子最细的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再归并于分支较少,管子较粗的血管,称为小静脉,最后则由分支更粗大的静脉将血液运返心脏。 管壁的构造上,动脉和静脉大体相似都是三层不同的构造。但若比较同一器官并行在一起的动脉和静脉,可见,动脉管壁厚,口径较小,弹性大,管内血液的速度快,分布在

初中生物_心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模型、图片、心脏解剖图观察心脏的结构及瓣膜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心脏的工作过程和图片展示掌握心脏的功能。 (3)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模型、心脏解剖图观察和多媒体视频学习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2)通过小组讨论、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探究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2)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家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心脏的观察,推测各结构的功能,更好地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心脏结构模型及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有关心脏的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回顾上节课内容,三种血管名称,请三位同学按照图中血液流动方向,判断A、B、C分别是什么血管?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回答。 师生齐复习判断三种血管的方法。 教师讲述:血管中流淌着血液,那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心脏。 今天,我们为进一步了解心脏的结构,一起来学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知识。 二、新课讲解 学生齐读第三节课的标题: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师讲述:当我们生活中提到心动、心碎了的时候,想到的是,其实是这样子的。请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明确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2、能描述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小组探究活动一:心脏的结构 【心跳的体验】 教师讲述:(1)将你的手按住胸腔的左侧,你能够摸到心脏的大体位置,感受它的搏动。 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 在初步了解心脏大体位置后,请同学们借助每组一个的心脏模型和课本60页的心脏解剖图,阅读P60~61观察与思考(每个组选出一位回答的同学),讨论以下问题: 1.结合自身情况,考虑一下心脏的位置在哪?观察心脏模型,心脏的外形像什么? 2.打开心脏模型,对照课本P61心脏解剖图,从外向内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①心脏的壁由什么组织构成的?(推测其功能) ②心脏内有几个腔室?各腔之间是否相通? 3.心脏内还有什么特殊结构?作用是什么? 【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教师讲述:我们都能体会到心脏在跳动,你知道心脏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吗?大小如何? 学生参考教材和自己所知的知识回答。 教师总结: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似桃子,拳头大小。 【心脏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人的心脏模型和心脏解剖图。 ①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心肌)构成。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能产生推

七年级生物心脏教案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知识点多且生理过程复杂的课题。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直接经验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本节课设计分为三大教学板块:类比分析,导入新课;主动探究,构建新知;归纳总结,延伸拓展。三大板块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融为一体。三大板块的具体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动一动,说出心脏的位置;看一看,描述心脏的形态;摆一摆,区分心脏的方位;想一想,推测心脏的功能。 2.局部探究:学生观察已经解剖开的猪的心脏实物标本,探究学习“心脏的内部结构”;推测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3.综合感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产生的积极意义。 4.拓展创新:学生设计“心脏灌流实验”,进一步探究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运用己有的血管知识和初步构建的心脏的有关知识,尝试勾画人体血液循环路线图。 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 2.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

七下生物 心脏专题

七下第二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2、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要想到达头部,应几次经过心脏(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养料增多,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 废物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色 4、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红蛋白 5、下列管腔中含静脉血的一组是( ) A.左心室 主动脉 下腔静脉 B.右心房 肺动脉 下腔静脉 C.右心房 主动脉 上腔静脉 D.左心房 肺动脉 上腔静脉 6、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葡萄糖 D 氨基酸 7、 观察猪的心脏时,其中最厚的心壁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下图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9、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 A.动脉与心室之间 B.心房与心室之间 C.静脉内 D.动脉内 10、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心脏中的(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11、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的AB 型,在下列供血中,它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 A .A 型 B .B 型 C .O 型 D .AB 型 12、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 A.葡萄糖和水分 B.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无机盐和尿素 D.葡萄糖和无机盐 13、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 C.尿素减少 D.葡萄糖减少` 14、我市的一位援藏工作者由眉山抵达拉萨工作两年后,最可能会出现以下哪种生理反应( ) A 、白细胞增多 B 、心率变慢 C 、红细胞增多 D 、血小板增多 15、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16、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物质是 ( ) A . 大分子蛋白质 B .葡萄糖 C . 尿素 D .各种血细胞 17、下列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到心脏的血管。 B 、动脉血就是含氧气和养料多的血。 C 、静脉血就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装 订线内不许答题

初中生物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初中生物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 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血量的80%~85%;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2.室舒期 室舒期按心室内压和容积的变化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当在心室内压还高于心房内压之前,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此时心室舒张但其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8s。 (2)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费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此期历时约0.42s。起初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多,以后随着心室内血液增多,流入的速度减慢。在下一个心

七年级生物心脏和血管试题经典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心脏和血管 一、选择题 1.(2011菏泽)20.北京奥运会后,意失利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新型兴奋剂药物CFRA.,因而 被取消竞赛成绩.这种新兴奋剂能够持续性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服用CFRA 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应该是 2.(2011丽水)3.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的是A .红细胞 B .卵细胞 C .血小板 D .白细胞 3.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动脉与静脉 4.(2011温州)13.下列人体血液的成分中,能运输氧的是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糖 5.(2011福州)13人体内能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A 主动脉 B 肺静脉 C 上腔静脉 D 毛细血管 6.(2011苏州)15.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 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 .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7.(2011苏州) 38.右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简图。 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 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血管①、④是动脉 B. 血管②、③是静脉 C. 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 .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8.(2011 苏州)45.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 “+”代表 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 。则该患者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血常规 红细胞(RBC ) 4.8 男:4.0~ 5.5 ×1012女:3.5~5.0 ×10 12 白细胞(WBC) 16 4~10 ×109 血小板(PLT ) 275 100~300 ×10 9 尿常规蛋白质—未检出或微量葡萄糖 + + 未检出或微量血压 19.1/13.7 kpa 12~18.7/8~12 kpa 丝带 ① ② ④③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心脏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心脏 心房与心室 区别:心室位于心脏的下面,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面。心室一般与动脉相连,心房一般与静脉相连。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厚。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联系:它们都有两个腔,它们的壁都是有肌肉组织构成,心房与心室一起构成心脏;同一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但又是相通的;心室和心房中的血液成份与其直接相连的血管里的血液成份是一样的。 动脉血和静脉血 区别:动脉血是含氧多的血,颜色鲜红;静脉血是含氧少的血,颜色暗红。心脏的左边及与心脏左边直接相连的血管流的是动脉血;相反则流静脉血。 联系:动脉血与静脉血可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转化。它们只与血液中含氧的多少有关。 体循环和肺循环 区别: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联系: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动的两条路线,并无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合。它们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是心房。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其成分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 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

初中生物_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四章内容。对于这节课的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提出,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本章节形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废物等重要概念,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为之后学习“血液循环物质运输”奠定了基础,本章节出现的名词特别的多,学习起来有难度,因此,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本节课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因此学生对于心脏有着初步的了解,例如心脏大概位置,再比如心脏能输送血液等,但是对心脏内部的具体结构,与其相连的血管以及血液在心脏内的局部流动是不清楚的。所以确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血液在心脏内部的流动方向。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合 作、 展 开 探 究 小组合 作、 展开探究小 组 合 作 血 液 在 心 脏 内 部 的 局 部 流 动 小组合作:根据心脏结构和相连血管 推测血液在心脏内部的局部流动? 1.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什 么? 2.血液能不能倒流?是谁的作 用? 拓展延伸:如果分别往主动脉、肺动 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 猜猜会有什么现象?试分析水流经 心脏结构的途径,解释原因。(先将 各部分名称标注出来,用红色笔标注 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那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从主动 灌水还是从主动脉流出吗? 生: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 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生:血液不能倒流。是瓣 膜的作用。 小组合作,并交流结果: 生:往肺静脉里灌水,水 从主动脉里流出来。 生:往上(下)腔静脉里 灌水,水从肺动脉里流出来。 生:往主动脉里灌水,水 从主动脉里流出来。 生:往肺动脉里灌水,水 从肺动脉里流出来。 往主动脉里灌水,水从主 动脉里流出来。往肺动脉里灌 水,水从肺动脉里流出来。是 因为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让学 生自己提 出问题, 并带着疑 问,进行 实验探 究,从而 激发了学 生自主探 究的愿 望,从而 完成了质 疑——猜 测——解 疑的学习 过程。 通过 这个环节 锻炼了学 生提出问 题、分析 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 能力,以 及小组合 作交流的 能力。 练 习 测 试 做练习,检验成果,通过电脑找出学 生错误率最高的题,让学生讲解。 学生讲解,订正答案通过 练习,和 学生的自 我讲解, 再次加深 印象。 总结知识、利用简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你 自己融会贯通本节课所学 通过“教你一招”,将本节 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并记 忆。 利用 顺口溜教 会学生学 会总结记 忆。

七下生物 心脏专题讲课稿

七下生物心脏专题

七下第二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2、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要想到达头部,应几次经过心脏(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养料增多,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 废物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色 4、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红蛋白 5、下列管腔中含静脉血的一组是( ) A.左心室 主动脉 下腔静脉 B.右心房 肺动脉 下腔静脉 C.右心房 主动脉 上腔静脉 D.左心房 肺动脉 上腔静脉 6、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葡萄糖 D 氨基酸 7、 观察猪的心脏时,其中最厚的心壁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下图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9、人体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 班 级 : 姓 名 : 考 号 : 座 号 : 装订 线 内 不 许 答 题

A.动脉与心室之间 B.心房与心室之间 C.静脉内 D.动脉内 10、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心脏中的(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11、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的AB型,在下列供血中,它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2、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 A.葡萄糖和水分 B.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无机盐和尿素 D.葡萄糖和无机盐 13、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 C.尿素减少 D.葡萄糖减少` 14、我市的一位援藏工作者由眉山抵达拉萨工作两年后,最可能会出现以下哪种生理反应( ) A、白细胞增多 B、心率变慢 C、红细胞增多 D、血小板增多 15、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16、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物质是() A . 大分子蛋白质 B .葡萄糖 C . 尿素 D .各种血细胞 17、下列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到心脏的血管。 B、动脉血就是含氧气和养料多的血。 C、静脉血就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静脉血就是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血 18、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②管腔大,弹性小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④管内血流速度快⑤管内血流速度最慢⑥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19、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含量增多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