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病害试题

水稻病害试题

水稻病害试题
水稻病害试题

填空题:

1.纹枯病典型症状是在叶鞘和叶片上形成的云纹状病斑和菌核。

2.纹枯病传播方式:依靠菌核通过水流传播。

3.温度30℃以上,稻瘟病发病受到抑制,25℃左右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4.三环唑作用方式为内吸、保护。

5.水稻最主要的两种病害为稻瘟病、纹枯病。

6.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从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往上蔓延。

7.纹枯病病原菌主要依靠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8.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发病温度18~34℃,流行温度22~28℃,90%以

上湿度最适合发病。

9.最常见的稻瘟病是叶瘟和穗颈瘟。

10.水稻发育过程中,四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水稻抗病力相对较弱,最

易感染稻瘟病。

选择题:

1.稻瘟灵作用方式为:(A B C)

A.内吸

B.治疗

C.保护

D.抑制

2.下列防治稻瘟病的药剂有:(A B C)

A.稻瘟灵

B.春雷三环

C.乙蒜素

D.井冈霉素

3.水稻病害的种类有:(ABCD)

A.真菌性病害

B.细菌性病害

C.病毒病害

D.生理性病害

4.叶瘟的类型有:(ABCD)

A.慢性型

B.急性型

C.褐点型

D.白点型

5.下列属于水稻细菌性病害的有:(D)

A.稻曲病

B.恶苗病

C.纹枯病

D.白叶枯病

6.纹枯病的防治药剂有:(C)

A.咪鲜胺

B.异稻瘟净

C.已唑醇

D.稻瘟酰胺

判断题:

1.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从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往上蔓延。(√)

2.湿度大时,纹枯病病部出现白色现白色至灰白色菌丝及扁球形或规则形的暗

色菌核。(×)

3.春雷霉素属于抗生素类,具有内吸、保护、治疗作用,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

治疗效果好。(×)

4.稻瘟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雨水有利于分生孢子的

传播。(×)

5.稻瘟灵对稻瘟病有特效。(√)

6.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都属于细菌性病害。(×)

7.叶瘟发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艰难。(√)

8.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黑穗和瘪粒。(×)

9.细条病发生规律:高温、高湿,气温在28℃、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的时候,

最适合发病。(√)

10.水稻细条病是通过伤口传播。(√)

论述题:

1.列举5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产品、配方及含量。

2.列举5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产品、配方及含量。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新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靖州县植保站 水稻病虫种类很多,在我县历年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近期发生但危害较重的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局部发生危害较重的有稻曲病、水稻霜霉病、白叶枯、稻蟓甲、大螟、三化螟、稻杆潜蝇等。 一、二化螟 是钻心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的一种,主要为害水稻、高粱、玉米、茭白等作物,它是我县的一大主要虫害。 (一)形态特征: 一生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 成虫:是一种灰黄色小型蛾子,前翅长方形,淡灰褐色,外缘有6-7个小黑点,雌蛾腹末纺锤形,雄蛾稍小,前翅中央有四个灰黑色斑点,腹部瘦小,园筒形。 卵:卵粒呈鱼鳞状排列为长方形、扁平的卵块,表面盖有透明的胶质物,初产时乳白色,后期灰黑色。 幼虫:淡褐色,背面有五条棕褐色纵线。 蛹:圆筒形,尾端稍尖,后足与翅芽相齐,初蛹时背上可见五条纵线。 (二)为害特点: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大风易倒折。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边缘渐死,称为枯鞘期,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黄色,稻秆易折断。 (三)发生条件: 1、气候因素: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3-26℃,相对湿度在83%以上。 2、水稻品种:一般情况下,有芒品种重于无芒品种,叶片长而宽、秆多、分蘖多的品种易比叶片狭而短、秆矮、分蘖一般的品种受害重,另外,水稻体内淀粉含量多,米粒带香味的品种,受害也比较重。 3、田间管理:如氮肥过多,叶片色泽浓绿,水稻生长旺盛,能诱集二化螟成虫产卵。如果田间缺水干裂,可使幼虫转株为害,从而加重危害程度。 (四)、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水稻二化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二化螟是钻蛀性害虫,一旦幼虫蛀入茎秆内,一般药剂防治较差。根据调查,二化螟幼虫从孵化到蛀入茎秆需要大约半个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药剂防治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第一代在五月中、下旬防治,第二代在七月中、下旬喷施防治,第三代在九月中旬防治,当前主要防治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阿维〃氟酰胺、高含量的甲维盐与阿维菌素、虱螨脲等。 二、稻纵卷叶螟 为害特点: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 特征描述:成虫长7一9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1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 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病原: 2、转主寄主: 3、孤雌生殖: 4、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 (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 (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 (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 (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 (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 (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 (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 (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 (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 (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 (1)、膜翅目;(2)、鞘翅目; (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 (1)、蝗虫;(2)、甲虫; (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 (1)、防黑尾叶蝉;(2)、药防; (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 (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 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4、昆虫的头有眼、口器和附节。() 5、苍蝇的口器是咀吸式口器。() 四、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世界上的昆虫已达——万种以上,共分为33个目。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大的数量最多的三个目是————、———、—————。 2、植物生病以后所表现出的病态,叫———。一般病害的症状包括————和————两个方面。 3、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三个虫态。 4、植物的病害,按病原性质分为————和—————两大类。 5、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所具备的条件是要有————、————、————。 五、简述、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绘出真菌的营养体菌丝的形态图。 2、蝶与蛾有何区别? 六、问答题(16分) 1、试述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并举例说明。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考试A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是, 。, 。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一、主要病害 1.水稻稻瘟病 1.1发病原因 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等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1.2发病特点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水稻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1.3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种子处理,1%的石灰水浸种或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24小时催芽,然后将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500的比例兑好,将稻秧浸入药液中30s后取出栽插。对水稻叶瘟病可以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喷洒。 2.水稻纹枯病 2.1发病原因 稻秧密植、氮肥施用过量以及稻田灌水过多、过频是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呈现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斑块。多在分蘖盛期和末期至抽穗期发病,其中抽穗期前后发病最为猛烈,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叶子,严重时可危害穗部以及茎秆部。 2.3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防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种植的时候基肥要施足,抽穗时要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以及锌肥的配合施用。施药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拔节期以后、抽穗期以前。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 mL/hm2,对水750~1050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孕穗至齐穗期是水稻纹枯病的重点防治时期,应在稻株的中下部喷施药剂。

3.水稻条纹叶枯病 3.1发病原因 灰飞虱传播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2发病特点 水稻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发病早的植株会枯死,发病迟的则抽穗不良,病株分蘖减少。 3.3防治方法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及时清理秧田、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当发现发病可用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10%加吡虫啉300 g/hm2防治。 二、主要虫害 1.水稻螟虫 1.1害虫特征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1.2危害症状 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白穗。 1.3防治方法 用13.5%钻心炮乳油1350 mL/hm2或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喷雾。 2.稻飞虱 2.1害虫特征 俗称“蜢子”,白背飞虱及褐飞虱比较常见。 2.2危害症状 白背飞虱以危害水稻的前期生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毒病 一、水稻稻瘟病 1、苗瘟:发生在苗期三叶前芽,芽鞘水渍状斑、病苗基部变褐、上部变黄 褐、枯死、温度大时长灰褐色霉层。 2、叶瘟:秧田、本田发生最严重 3、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2节位上,褐点→环节扩展,失水干缩易 折断→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穗梗至第1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呈褐或墨绿色→白穗 5、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大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 →谷粒不饱满黑色。 发病原因(气候因素):温、湿、雨、光、24-28℃有利发病,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强光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 防治方法: ①种:a、抗病品种,b、种子处理 ②秧:a、培育无病壮秧,b、药防保护 ③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④肥:配方施肥,增强P、K肥 ⑤水: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介绍沟垄栽培、育秧栽培技术 ⑥药(化学药剂防治):a、40%的富士一号,150ML/亩,b、用75%三环 唑,30克/亩,兑水45KG喷雾,连房三次,隔5-7天一次。 二、水稻白叶枯病 1、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症状。一般在分蘖后期才较明显,发病从叶尖或 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 而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或整个叶片,最后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 易见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叶片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 最后变为白色,像开水烫过似的,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3、雕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 现失水青卷而后枯萎的症状。 4、叶黄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叶呈均匀褪绿或黄色或黄绿色宽 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此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 发病原因: ①气候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暴风雨有利白叶枯病的发生和 流行。 ②栽培管理:与水肥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加重发生和流行,偏施氮 肥,追施过早、过迟,有利病害发生。 ③水稻品种:粳稻比籼稻抗病,糯稻比粳稻抗病,窄叶比阔叶抗病,在分 蘖末期后抗病率下降,抽穗期最易感病。 ④菌源因素:病虫、病草、再生稻是本病的主要初级染源。 农业防治: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 药剂防治:用叶枯净或农用链霉素2包,兑水45KG,喷雾防治。

最新整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一、概述 近年来,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抛秧和旱育秧等新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优质但抗病虫性差的品种大量种植,以及气候变暖等有利于病虫发生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偏重年份发生频率高,单是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35~50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仍造成较 大的粮食损失,对粮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在水稻螟虫等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靠化学防治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田间天敌种群数量减少,自然控害能力弱,且致使病虫害对部分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还造成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特点,在全县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综合防治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地遏制水稻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为害,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综防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制剂,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为组织好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下半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每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面积60万亩;示范区内病虫为害总损

失率控制在5以下,螟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通过推广应用综防适用先进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加田间天敌种群数量,稻谷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我县建立一批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创建无公害稻米品牌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综防示范,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植保适用新技术。(各乡镇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县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刘次邻局长任组长,庞惠广副局长和县测报站何元密站长任副组长,成员:杨廷策、李益超、韦德明、张逸宁、朱韵辉、钟祖梅、李祥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何元密兼任。示范区的日常工作由杨廷策和李益超负责。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报县农业局备案。 2、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综防工作展开。乡镇农技部门在抓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和防治指导的同时,都要建立综防示范片,确定专人负责,真正落实好此项工作。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各乡镇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举办有关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规律、农药安全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和丰富科技知识。 4、印发技术资料,将综合防治技术资料编印分发到各农户,且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示范区内,做到每户一份“明白纸”。同时,通过电视预报、大字报、墙报等形式将综合防治技术告知农民。

第一章水稻病害复习题

第一章水稻病害复习题 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 1. Rice Blast Disease 2. Rice Leaf Blight 3. Rice Sheath Blight 4. Rice Damping-off 5. Rice Seed and Seedling Rot 6. Rice Seedling Diseses 7. Rice Bacterial Streak 8. Rice False Smut 9. Rice Nematode 10. Rice Stripe Virus 11. Rice Brown Spot 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 1.Pyricularia. oryzae 2.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3.Rhizoctonia solani 4.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5.Rice Stripe Tenuivirus(RSV) 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 1. 稻梨孢菌 2.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 3. 立枯丝核菌 4.稻生黄单胞杆菌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 1. 稻瘟病 2. 水稻白叶枯病 3. 水稻纹枯病 4. 水稻立枯病 5. 水稻绵腐病 6. 水稻苗期病害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8. 水稻稻曲病 9. 稻条纹叶枯病 10. 水稻胡麻斑病 11. 水稻干尖线虫病

五、填空题 1.稻瘟病根据发生时期和危害部位,分别引起、、、和 等。 2.稻瘟病叶瘟的症状类型有、、和四种,其中 病斑最常见,病斑可用于预测预报,病斑可用于抗病性鉴定。该病的诊断要点是。 3.稻瘟病菌以_______和______ 在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处越冬。 4.同一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稻瘟菌的抗性有差异,以、及易感病。 5.稻瘟病在叶片上可产生四种类型病斑,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因素种,最主要是____,其次是____。 7.稻瘟病的防治策略是:以____为基础,____为中心,____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8.对稻瘟病进行药剂防治时,应根据____ ____ ____ 和 ____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 喷药和喷药次数。 9.稻瘟病的诊断要点是________。 10.稻瘟病在河北省以瘟发病最严重,这种类型的稻瘟病在河北省最主要 的流行条件是(只填一个最重要的发病条件)。 11.稻瘟病的初侵染来源有的,在田间主要以通过传 播。 12.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和中越冬(夏),成为 下一年的侵染源。在田间主要靠进行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 13.水稻纹枯病病原属________,主要以_______在________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 _______ 在病稻草等处越冬。 14.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严重时亦危害______和______ 。 15.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典型症状为,后期形 成。该病害的病原主要以在越冬,在条件下利于病害的发生。 16.稻纹枯病化学防治指标是,举出两种防治最有效的药 剂、。 17.由于、与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使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发展形 成两个较明显两个扩展阶段:即与。 18.引起白稻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______。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自_________ 和病稻草堆 等。 19.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策略时:为基础,____为关键,狠抓____,辅以____。 20.水稻白叶枯病是由引起的病害,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 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 2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____ ____ ____和____。 22.稻白叶枯的初侵染来源有、、和。 23.稻白叶枯病的侵入途径是和,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生产上此病最主要的预测方法是。 24.水稻白叶枯病菌主要通过入侵寄主,气候条件利于发病。 25.水稻类型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强弱次序:> > 。 26.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病菌以________ 附在_______的

最新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 种子期 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 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秧田期 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2.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分叶期 1.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 6.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抽穗期 1.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2.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高科)、 烯肟菌胺(爱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 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二、稻白叶枯病

水稻、小麦等病害及防治

不能复制,题目总是可以的吧。我们把题目记住之后,在搜索引擎的框框里输入:site :https://www.doczj.com/doc/e25703294.html, +题目 【site命令是指在制定的网站里搜索,加号也是要的,如果嫌输入加号麻烦,可以用空格代替。】 如搜索android+论文,输入:site:https://www.doczj.com/doc/e25703294.html, android+论文(中间有空格)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2011年3月7日印发 附件: 十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案 一、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种植耐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扬麦、宁麦、镇麦等耐病品种,压缩高感品种种植。 ②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一是适期用药。病害中等及以下流行年份,把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用药;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高感品种防治适期提早至破口期。二是选用对路药剂。推广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等单剂及其复配剂,药剂中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亩有效用量分别不少于25ml、15ml、25ml、40g;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的地区,应限制使用多菌灵。上述药剂施用同时,可加入适量生化制剂如强力增产素、丰产灵、植物活力素、磷酸二氢钾等任一种,药肥混喷,保粒增重。三是正确开展防治。亩兑水量手动喷雾不少于50㎏、机动弥雾不少于20㎏,病害偏重以上流行年份至少防治2次,间隔5-7天。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全省各小麦产区,推广规模1800万亩。

二、玉米粗缩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走调整播期避病和种植耐病品种、药剂防治灰飞虱相结合的路子。 ①调整播期。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种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半夏玉米,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错开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高峰期。春玉米播种要确保5月下旬灰飞虱迁移扩散前可见叶龄达7-10叶以上,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以后播种。 ②推广耐病品种。推广苏玉19、苏玉10号、华单1号、农大108等耐病品种。 ③药剂防治灰飞虱。选用吡虫啉、吡蚜酮、丁硫克百威等药剂拌种防止玉米苗期灰飞虱传毒;选用吡蚜酮、异丙威、稻丰散、敌敌畏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灰飞虱。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海、沿江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400万亩。 三、玉米螟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①农业防治。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集中处理以压低越冬虫源;压缩春夏玉米混种面积,减少转移为害。 ②生物防治。以菌治螟,以白僵菌粉、Bt拌炉渣或细土于新叶末期灌心,或用Bt喷雾。 ③化学防治。以心叶末期药剂灌心为主,穗期喷雾对穗部保护为辅。使用毒死蜱、辛硫磷、甲维盐、溴氰菊酯等灌心。 2、推广区域及规模 推广区域为沿江、沿海与淮北玉米产区,推广规模300万亩。 四、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 1、关键技术 坚持“抗、避、断、治”的防控措施。 ①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推广徐稻3号、徐稻4号、淮稻9号、南粳46等抗条纹叶枯病良种;黑条矮缩病重发区,压缩武运粳21、华粳6号、淮稻5号、6号、Ⅱ优系列等高感品种种植面积。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混发区,选用高抗

水稻病害章节试题

第一部分水稻病害试题 一、请译出下列英文的中文名称 1. Rice Blast DiseA.se 2. Rice Leaf Blight 3. Rice Sheath Blight 4. Rice damping-off 5. Rice seed and seedling rot 6. Rice Seedling Diseses 7. Rice BacteriA.l Streak 8. Rice False Smut 9. Rice Nema.tode 10. Rice stripe virus 11. Rice Brown Spot 二、请写出下列学名的中文名称和引起病害的名称 1.PyriculA.riA. oryzae 2.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3.Rhizoctonia. solani 4.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5.rice stripe Tenuivirus (RSV) 三、请写出下列病原的拉丁文名称 1. 稻梨孢菌 2.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 3. 立枯丝核菌 4.稻生黄单胞杆菌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四、请将下列病害名称译成英文 1. 稻瘟病 2. 水稻白叶枯病 3. 水稻纹枯病 4. 水稻立枯病 5. 水稻绵腐病 6. 水稻苗期病害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8. 水稻稻曲病 9. 稻条纹叶枯病 10. 水稻胡麻斑病 11. 水稻干尖线虫病 五、填空题 1.稻瘟病根据发生时期和危害部位,分别引起、、、和等。 2.稻瘟病叶瘟的症状类型有、、和四种,其中病 斑最常见,病斑可用于预测预报,病斑可用于抗病性鉴定。该病的诊断要点是。 3.稻瘟病菌以_______和______ 在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处越冬。 4.同一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稻瘟菌的抗性有差异,以、及易感病。 5.稻瘟病在叶片上可产生四种类型病斑,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因素种,最主要是____,其次是____。 7.稻瘟病的防治策略是:以____为基础,____为中心,____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8.对稻瘟病进行药剂防治时,应根据____ ____ ____ 和 ____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喷药和喷药 次数。 9.稻瘟病的诊断要点是____。 10.稻瘟病在河北省以瘟发病最严重,这种类型的稻瘟病在河北省最主要的流行条件 是(只填一个最重要的发病条件)。

实验一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一水稻病害识别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认识和掌握主要水稻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学会独立诊断鉴定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病害,及掌握一些水稻病害的简易鉴别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 水稻病害的新鲜实物标本,腊叶标本和病原菌玻片标本。病害特征挂图或多媒体幻灯片等。显微镜、放大镜、滤纸、镊子以及实验常规用具。 三、内容与方法 (一)、稻瘟病 1、症状观察 水稻稻瘟病可发生于水稻各生育期,危害水稻地上部位。症状呈现多种类型,进行症状观察时应注意这一特点。 1.1 叶瘟症状:观察叶瘟病部病斑是何形状?病斑中心及病斑周围是什么颜色?病斑上有无霉层?区别急性型和慢性型病害症状有何不同? 1.2 节瘟症状:被害节在颜色上有何改变?在形态上是否缢缩变细? 1.3 穗颈瘟症状:穗颈瘟发生的部位?病部的大小?病健交界处清晰否?病部是否有霉层?病穗颈部或枝梗以及病粒在颜色上有何改变? 1.4 谷粒瘟症状:观察有病谷粒上的病斑大小、颜色。谷粒饱满否?是否有霉层或其它病症? 2、病原菌形态观察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梨抱属灰梨抱菌[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有性阶段[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为子囊菌亚门真菌。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 取长有青灰色霉层的叶部病斑或穗颈病斑直接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分生抱子梗及分生抱子的着生形状,注意分生抱子梗是单生还是数根成丛?用玻片标本或挑取病部的霉层制片观察,注意分生抱子梗呈何形状,分枝否?分生抱子形状有何特点?是几个分隔?有无颜色?

水稻常见病虫害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水稻病害及防治 1.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 斑。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2.稻恶苗病。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 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 关键措施。 3.稻纹枯病。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0%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 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兑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兑水400千克泼浇。 4.稻瘟病。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 分。防治穗颈瘟,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三是科学用水,防止深水 漫灌,保持田间干燥,连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水;四是应用药剂防治,在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7—10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喷药一次。 二、水稻虫害及防治 1.二化螟。(1)为害状:二化螟为害水稻,在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 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2)用药处方:①40%稻康乳油,亩用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②20%三唑磷乳油,亩用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③5%锐劲特悬浮剂,亩用30-4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3)用药要点:①防治适期在螟卵孵化高峰后5—7天(2龄幼虫为主期)。②二化螟发生量大,发生期长的地区要增加防治次数,防治间隔期6—7天,防治失时,适当增加用药量。③ 施药时必须保持田中有水,以保证防效发挥。 2.三化螟。(1)为害状:三化螟寄主单一,仅为害水稻,在苗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 抽穗期造成白穗。(2)用药处方:与二化螟同。(3)用药要点:①防治枯心的适期:发生量一般的年份, 防治1次的在螟卵孵化高峰前1—2天到孵化高峰期;发生量大的年份,防治2次的第一次在螟卵孵化 始盛期,隔6—7天用第二次。②预防白穗的适期:螟卵盛孵期内已抽穗而未齐穗的,在螟卵开始盛孵 时用药;尚未抽穗的,等到5—10%破口时用药。 3.大螟。(1)为害状:大螟为害水稻造成的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同样造成枯鞘、枯心、枯孕 穗、白穗和虫伤株,且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2)用药处方:①20%三唑磷乳油,亩用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喷雨。②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亩用100克+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 (3)用药要点:①在田边出现零星青枯时,防治指标:在田边一米宽的范围内,平均每10米查到1个新枯心团为全田防治,用药以田边2米宽为主,同时田埂上杂草也应喷药,以防幼虫转移。②若防治失时,

水稻常见病虫害

水稻重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水稻病害 ? 1.纹枯病(三病之一) ? (1)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杂草中越冬。 当温湿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 直接侵入叶鞘,病斑不断扩大蔓延,病 部的菌丝体集结形成菌核,落入水中, 随水流扩大传播。水稻生长前中期,病 害主要在稻株基部叶鞘横向扩展。抽穗 以后,在温湿条件适宜情况下,病害很 快向上面的叶鞘、叶片侵染扩展。大水 稻生长的一生中,分蘖期、孕穗期至抽 穗期抗病能力降低,病菌侵染最快。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2、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 ?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富士一号

2. 稻瘟病(三病之一) ?(1)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 1.秧苗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片斑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水稻病虫害复习题

水稻病虫害复习题 一、填空 1.稻螟虫在国内发生为害的主要有()()()。 2.稻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造成()和白穗。 3.三化螟以()在()内越冬;二化螟以()在稻桩()及杂草中越冬。 4.三化螟初卵出的蚁螟,可使水稻苗期受害,造成()。破口抽穗的稻株受害,造成()。 灌浆后期受害,造成()。 5.()事影响三化螟发育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湿度主要影响()。 6.三化螟在春季雨水()的年份,发生数量()。为害()。另外,秋季季节性寒潮到来()或者()对三化螟发生也有利。 7.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对蚁螟的侵入、()、生长发育、()都有影响,期中()、()最易为蚁螟侵入为害。故称危害生育期。当蚁螟()期与水稻的()期相吻合。三化螟发生重为害甚大。 8.二化螟可使水稻分蘖期受害。造成();在()期受害,则造成白穗;灌浆至乳熟期受害,则形成()和虫伤株。 9.稻纵卷叶螟一幼虫()为害。幼虫在苞内刮食()留下一层透明表皮,呈现()。在()期至()期为害。 10.稻纵卷叶螟在适温度为(),相对温度为()以上。 11.稻飞虱俗称()。常见危害水稻的以()为主,其次为()和(),均属()目()科。 12.褐飞虱成若虫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对生长()()的稻田有趋性。

13.稻瘟病按发生时期五部位不同。可分为()()()()()。 14.叶瘟可分为()()()()四种类型。 15.稻瘟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在病稻草和()上越冬。 16.纹枯病菌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在病稻草()及其他寄主上越冬。 17水稻纹枯病用药最好掌握在病害由()自()的转折阶段进行。 18.稻白叶枯病主要危害()。一般可分为()()()()(). 19.稻白叶枯病的初侵染源新稻区以()为主。老病区以()为主。 20.水稻纹枯病叶鞘发病现在近水面处出现()状小斑。后扩大成椭圆形并相互联合成()。病斑边缘()中央()。叶片发病似被()。 二.判断并改错 1.稻白叶枯病事细菌性危害。 2.稻白叶枯病在暴风雨袭击或洪涝之后,病害往往在几天之内成灾。 3.稻白叶枯病在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向萝卜籽大小的菌核。 4.山区和沿海稻区雾多,露重,少光照,稻瘟病不经常发生。 5.褐飞虱主要危害秧田期和分蘖期的稻苗。 6.白背飞虱取食范围比褐飞虱广。 7.稻纵卷叶螟在早、中、晚稻混栽地区,繁殖率和成活率相应提高,发生量大。 8.一般粳稻稻纵卷叶螟的虫量大于籼稻。 9.灰飞虱是三种稻飞虱中发生为害最早的一种。 10.早稻很少发生苗瘟。

水稻病虫害图谱(高清完全版)

水稻病虫害图谱(高清完全版)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常见病害1、恶苗病由半知菌亚门串珠镰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本田期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2、稻瘟病由半知菌亚门灰梨孢属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

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1、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2、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3、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4、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3、白叶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