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儿中央监护系统全套(1拖27)

胎儿中央监护系统全套(1拖27)

胎儿中央监护系统全套(1拖27)
胎儿中央监护系统全套(1拖27)

设备名称:胎儿监护仪、胎儿中央监护系统(一拖二十七)

预算金额:227.8万元

数量:27台

申请购买理由:目前产科现有胎监设备老化,种类繁多,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网络,另外不方便医院和科室的管理,不方便科室应用。随着新病区的投入使用,前来就诊的患者更多,需要的数据更多,配合医院产科病区的投入使用,科室里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胎监监护网络,方便管理维护。

配套设备名称:单胎胎儿监护仪 26台、母婴监护仪 1台、护士工作站2套、胎儿中央监护系统一套(一拖二十七)

参数制定人:

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52233030、国械注进20142215243、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2704003号

一、具体技术要求

货物名称:胎儿监护仪

技术要求:

SONICAID TEAM 系列胎心监护仪通过胎儿心率(FHR)、胎动、子宫活动来记录胎心轨迹。可用于产前和产程监护。

功能特点

1 标准配置包括胎心,宫缩压,专家分析报告,自动胎儿活动图,胎动标记,医生标记功能2* 提供全息记录仪,能实时连续,无偏移地打印出图形的刻度,病人姓名和孕周等基本资料(即封面打印功能),胎心曲线,宫缩曲线,胎动标记,胎儿实时活动图,自动分析报告.

3* 提供对图形和分析报告合并打印功能.分析报告中须包括基线,加速次数,减速次数,胎

动次数,短期变异指标等临床必需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对胎儿进行客观评估和决策的工

具。

4* 提供胎儿活动图打印功能.可有效区分胎儿活动的真/伪,以及提供胎动持续的时间.

5* 探头的插接口用不同颜色加以标记,有效避免误操作

6 显示屏幕可以,能显示监护仪工作状态与报警文字信息,并可输入病人资料或事件.

7 LCD显示屏,能以数字和图形方式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8 自定义注释功能,医生可以自定义输入需要打印的注释内容

9 当胎儿有心搏过缓或心搏过速时自动报警,报警方式可选:有声/无声(通过屏幕上文字闪烁)

10 具有NST计时功能

11 能自动识别探头类型,是否插入及信号强度.

12 可实时存储和以及回放打印.对每人可进行6 小时存储,并可全信息回放打印图形及分析报告,每本打印纸可打印75小时.

13 超声采用脉动多普勒震荡器,频率:1.5兆赫,精度:025 BPM,低超声剂量,B类安全标准.对胎儿安全可靠.

14 探头:防水、抗摔,探头接插口均以不同颜色标记,便于识别。

15 胎心或宫缩探头脱落,信号过度损失,可自动报警.

16 报警音量,安全警报范围,持续时间等可调

17* 心率范围:30-240bpm,

18. 宫缩可自动/手动归零.TOCO范围:0-150克(100%,满刻度)

FM830技术参数

监护参数:胎儿心率(可双胎)、体外宫缩压力、内宫缩压力、母亲心电图,胎儿心电图,胎儿活动图、母亲氧饱和度,母亲血压,胎动标记

1、胎儿心率探头

频率:1MHZ,定向多普勒

超声测量范围:30-240BPM

超声ISPTA超声照射强度<3mW/cm2

探头水密性能:IPX7等级,支持水下分娩

2、胎儿宫率探头

体外宫缩TOCO基线清零:自动或手动

内宫缩IUP内宫缩压力范围:0-100mmhg/0-15kPa,±2%

IUP内宫缩灵敏度≤1mmHg

3、胎儿心电图

FECG监测范围:30-240BPM,±2bpm

FECG输入阻抗:≥10M欧姆

4、母亲心电图

MECG监测范围:30-240,±1bpm

MECG显示:HR数值及波形可组合,同屏显示

5、无创血压NIBP

监测方法:Oscillometric,手动或自动

监测范围:收缩压40-260mmHg

舒张压:40-200mmHg

脉率:30-220BPM

6、母亲氧饱和度MSPO2

传感器支持:BCI?orNellcor?

7、脉率范围:30-254bpm

8、报警类型:胎儿的胎心、宫缩、信号丢失、母亲握氧饱和度、心率等参数高于阈值、低于阈值报警,与设置条件一致时报警

9、胎儿趋势图:

提供趋势图,实时反映胎儿的健康变化

10、胎心监护辅助诊断:

标配英国牛津专家分析模块,可打印分析报告,提供辅助诊断和结论(达标或不达标)11、显示屏:

全彩TFTLCD,

尺寸≥11.5厘米X8.6厘米,

分辨率≥320X240

12、打印机:

全信息热敏打印,支持刻度打印

中央监护网络系统(一拖二十七)

技术要求:

1)硬件功能

1.高速以太网:监护仪及网络中所有设备采用TCP/IP网络协议传输,安全,高速

2.维护成本低: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计算机系统和局域网设备,便于维护,使用成本极

低.可集成于现有的院方的信息网络体系中。

3.扩展性强:系统可灵活配置监护仪和工作站数。不限制最多可同时监护床位数,可

支持256台以上监护仪同时进行监护和分析,护士工作站的数量可根据用户需要选配增加。支持无线护士工作站。

4.电子版的各种手册。1-2张CD软件光盘包括了安装软件和所有的手册,便于查阅。

2)软件功能

1、可以支持300床或更多床位同时监护.提供病历管理,实时监护,专家分析,趋势

图评估,系统设置,报警功能,回放/调阅电子病历,报告打印等功能

2、WEB网站方式,全面支持最新视窗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7系统,操作简单,使用鼠标点击即可。

3、可对处于监护状态中的多个床位集中浏览,并可直接切换到单床位浏览。

4、可选配支持胎儿心电图ST段心析即,STAN CTG ,根据STAN的显示以及连续性作出相应处理,及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以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5、支持无线网络,可达到更多需要移动监护的用途和地点.如急救车或远程监护.

6、使用国际标准快速以太网组网技术和设备,维护方便,成本更低.

7、可预定以或用户自定义图形注释.

8、自动兼容多种监护仪及其传输协议,不须用户干预.

9、标配国际知名的DAWES REDMAN 专家分析系统,所有床位进行实时胎儿分析并报告.分析报告将提供:加速,减速,宫缩,胎动的次数,高变异低变异持续时间,短期变异等, 并能及时给出胎儿健康状态是否“达标”这样的诊断提示,是医护人员提供了对胎儿进行客观评估和决策的工具。

10、提供海量的临床图文数据库,便于随时调阅病人病历及监护资料.

11、实时提供对同一孕妇多次监测后得到的趋势分析图,对母婴达到跟踪和预测的效果。

12、丰富的报警功能,能对超过正常范围及探头脱落等以红色闪烁显示或发出声音报警.

13、支持多工作站通过本网络实时监护每个床位,客户端可任意接入到院内外的专家工作电脑上。

3)优势特色

1.操作简便:无须网络专业知识,医护人员省出更多时间来照料病人。

2.功能强大:具有病历管理,科室人员管理,用药管理,产程管理,存档管理,口令管理等功能。

3.易于连接:国际标准化TCP/IP局域网,客户自已维护和建立非常容易,使用成本极低。

4.设计灵活:网络中订购监护仪的数量不必局限于床位数或工作站数量,个性化订置。

5.辅助诊断:国际上唯一的得到围产学界认可,获得FDA认证,能进行辅助诊断的专家系统。本系统在监护过程中能及时给出当前胎儿健康状态是否”达标”的诊断提示,从而给医护人员以明确的临床指示,并能给出详细的监护分析诊断报告。

Team Standard配置清单

FM830设备配置清单

胎儿中央监护系统(1拖27)配置清单

二、商务条款

1.1保修期: 3 保养次数:4

1.2售后服务:( 4)小时响应,( 24 )维修到位;

1.3配件供应年限(10 )年,( 5 )年内免费提供软件升级服

(三)其他商务条款

1.1 合同签订后( 30 )天内交货

仪器设备论证

仪器设备名称:胎儿监护仪、胎儿中央监护系统、母婴监护仪

国别:英国

预算金额:227.8万元

推荐型号规格:Team Standard、FM830 Encore、Dopplex Centrale 推荐品牌:亨特力

本单位现有同类仪器设备:

现有同类仪器设备的效益分析:

申购的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预测

预期使用年限:10年

计划启用日期:

每月使用时数:30天,24小时开机

每月检测样品数(或人次数):3000人/月

收费标准:45元/人

购置设备预算:227.9万元

预期年收入:162万元

每年专用耗材费:1.5万元

年维修、消耗费:1.8万元

预期回收年限:2年

配套条件:局域网或广域网通畅,网络通讯端口接通到病房

使用科室人员配备、培训情况,能否保证该仪器设备正常运行:能

维修技术力量的保证或维修途径:本单位工程师已参加系统培训,可解决日常中的小故障,其他状况均由卖方公司承担维修。

结合工作中,同类产品的简单比较:

亨特力公司是最早生产胎儿监护仪的厂家,是全球知名的胎监品牌。该公司的胎儿监护仪为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数据采集精准,多家三甲医院进行安装,使用状况较好,且售后服务到位。产品本身具有专家分析系统,可以较好的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产品是否进行重大改进,厂商的竞争力如何:此产品为现有市场的主流产品,该机器在多家三甲医院进行安装、使用。

亨特力公司是最早生产胎儿监护仪的厂家,是全球知名的胎监品牌。与牛津大学有深度的合作,合作开发的专家分析系统是世界围产学会唯一认可的标准。检查数据采集精准,能够有效的帮助医护人员。

报价清单

远程胎心监护之情同意书

远程胎心监护知情同意书 胎心监护是指在妊娠34周以后,通过连续记录胎心率变化,将其描述成曲线。一般情况下,记录时间为20分钟,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0分钟。主要观察胎心基线、胎心长变异,胎动后胎心上升幅度及持续时间,从而判断胎儿有无宫内缺氧的情况。有高危因素时,胎心监护可以提前到32周。目前广泛采用的胎心监护仪器为母胎电子监护,此种母胎监护仪只能由临床医生操作,检测地点只能为医疗保健机构。 我旗地广人稀,部分地区交通不便,镇区上班族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充裕等原因造成孕产妇不能及时接受胎心监护。为方便广大孕产妇,我中心引进远程胎心监护设备,保障患者随时随地通过远程胎心监护设备将胎儿心率变化传送到监护中心,描记出胎心监护图像,由专业医护人员解读结果,从而判断胎儿在宫内情况。 远程胎心监护仪采用与母胎监护仪同样的DSP技术,具有方便、可靠、及时的特点,是预防发生母婴并发症、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因需要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充分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监护,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所以要求孕妇和家人在采用此设备监测胎心时务必详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和使用风险: 1、设备虽然与母胎监护仪采用相同技术,但属于便携式胎儿心率检查 设备,并不能完全取代标准胎儿监护,可能出现监测结果失真的情况,进而出现胎儿窘迫。 2、因监测场所为院外,监测频次不受医护人员控制,可能出现因过度 紧张胎儿情况而频繁监测的现象。虽然超声照射符合安全要求,但仍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满足临床需要即可。 3、请务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详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并熟练掌握应 用方法,包括如何寻找胎心、仪器摆放位置、指示灯提示问题等,并利用手机客户端及时上传结果。 4、因便携式胎心率监测仪的探头超声声学面很精密,必须小心轻放, 清洁、消毒、维修均需专业人员操作,所以务必妥善保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预留200元押金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照价赔偿。 您和家人已经充分了解了该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和风险性,自愿接受远程胎心监护,并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操作,认可监测结果。为确定上述内容为医患双方意思的真实表达,医方已履行告知义务,孕妇方已享有充分的之情和选择的权利,签字生效。 孕妇签字:联系电话: 孕妇家庭住址: 医生签字:日期:

一种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种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 0 引言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广泛推广,物联网技术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物联网医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物联网医学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第七届上海国际呼吸研究研讨会上向国内医学界提出的。 所谓物联网医学,指的是利用传感技术,将传感器固定在人体上,传感器的终端嵌入和连接到医疗检测设备里,医生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连接到该终端,实时地实现对病人全天候、远程检测及诊断。 1 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 针对物联网医学提倡的全方位互联的特点,本文将ZigBee 和GPRS 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了对智能医疗多监护参数进行处理、传输和可视化的网关系统,在一定范围内配置一处或者多处血压、体温、血氧和脉搏传感器,组成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网络作为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且可自动组网的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传感器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可以将不同点的多个传感器数据利用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同时结合GPRS 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改变了传统无线传感网络需要依托有线公共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限制,解决了同时安装大量检测装置、布线量大、线路维护和更改困难的难题,使网络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图1 所示是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架构图。该系统将信息通过HTTP POST 数据包上传到互联网云端Yeelink 平台,从而实现对体征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可视化和远程监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方便扩展、实时性强。 2 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TC12C5A60S2 为主控芯片的智能网关系统,单片机负责GPRS 与ZigBee 网络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网关实际上是一个基于GPRS 协议和ZigBee 协议的转换网关。在ZigBee 网络中,网关起到网络协调器的作用,主要工作包括ZigBee 组网

远程家庭监控系统

目录 目录 (1) 一. 概述: (2) 二.用户需求: (2) 三.家庭监控网络系统: (3) 1.解决方案: (3) 家庭内部监控 (3) 远程实时监控查看 (4) 2.系统示意图: (5) 3.产品介绍 (5) 家庭监控端: (5) 中维云视通平台: (8) 远程访问端: (9) 4.系统特点: (10) 部署灵活、建设低廉: (10) 操作方便、扩展性强: (10) 产品成熟度高、高效优质服务 (10) 5.推荐配置: (11)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照顾家庭的时间将越来越少。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可以让远程照顾小孩、家庭宠物等成为可能。人们在可以繁忙工作的同时,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登陆中维云视通监控平台在远程就了解自己家庭概况,及时做出分析与判断。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家庭能够采用最新的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家庭监控系统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 二.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亲情关怀:了解家中父母的健康,免去您的挂念;关注家中宝贝亲情关怀的活动,免去您的思念;远在海外或他乡,增加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掌控家中的保姆对宝贝的看护情况;了解家中宠物的活动。 安防报警:移动视频侦测功能和安装红外、烟感、门禁的家庭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报警联动,使您第一时间了解家中发生的事件。

三.家庭监控网络系统: 家庭监控网络系统:通过家庭监控网络系统,使我们工作之余或出门在外时,可以随时打开电脑或手机查看家中的实时影像,与家人面对面地沟通、了解家庭情况、远程照顾家属;当窃贼趁家中无人进行偷窃时,自动信号能及时传至小区监控中心,同时通过移动短消息、邮件或者电话的方式通知住户。这一切通过家用视频监控系统即可轻松实现。 1.解决方案: 大部分家庭监控范围在70-200 平米之间,为保障家庭安全及可视环境,本方案特此解决以下两方面:一、家庭内部监控,包括音视频等;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查看。 根据家庭环境特点建立以互联网、宽带ADSL 为传输基础的应用方案,采用“监控摄像机”+“电脑监控主机”的方式,以电脑主机作为监控主机大大降低了成本。 家庭内部监控 客厅及阳台位置选择一台摄像机,安装位置应为客厅墙角位置,调整监视范围达到既面向阳台进出门又覆盖客厅大部分范围,推荐使用中维JVS-V61C 3.6mm 定焦摄像机,可视角度可达85°宽视角进

远程胎心监护——胎儿的“保护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5041811.html, 远程胎心监护——胎儿的“保护神” 作者:赵天卫 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02期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当妊娠还是很神秘的时候,B 超让我们了解到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当只有医生通过简陋的听筒可以听到胎心时,多普勒仪器的问世,又使孕妇能够与医生共同分享听到胎心的愉快。现在远程胎心监护的发明,又使胎儿的监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给孕妇和家庭带来方便、安慰与欢乐。 当一个新的生命开始孕育时,给家庭带来许许多多的欢乐与憧憬,但胎儿生命与发育的情况如何呢?胎心率的监护就是通过电子监测的无创手段,了解到胎儿在宫内的情况,简单地说就是推断胎儿的安危,更确切地说胎心监护实际上是通过胎心的变化来诊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储备能力和健康情况。 法国人在1650年就知道胎心的存在,到1893年,学者温克提出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是120~160次/分之间。1960年世界各地出现了一些关于胎心率图形的报道,但直到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的普及,才出现了电子胎心监护仪,使远程胎心监护逐渐普及, 成为医生和孕妇的良好助手。 当妊娠4个月后,胎盘逐渐形成,胎儿逐渐趋向稳定,各器官及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孕妇腹部渐渐隆起,从这时开始,用多普勒就可较容易地在孕妇腹部听到胎儿的心声。当胎心率 ≤120次/分或≥160次/分时,往往说明胎儿在宫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缺氧情况,应该进行积极处理,改善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当胎儿继续发育,大约8个月时,各个器官更成熟,把每个瞬间的胎心连接起来,进行连续的监护,就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

家庭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家庭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家庭监控的网络化、智能化、高清化已经是安防行业自我追求的另一高度。由于家庭监控的智能化依赖于网络技术与高清技术的发展,网络低速曾经阻碍了家庭安防的发展。但4G 网络的到来,为监控行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家庭安防实现一个阶段性发展,必然也将推动家庭网络监控的全面覆盖。 各地虐童案例、非法入侵、入室盗窃等事故的频频发生,自身安全和家庭财产成为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这些恶性事件提高了民众对安全的防范意识。在众多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监控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员了。看孩子、看父母、防保姆、防小偷……家庭监控俨然成为了家庭安全保障的得力智能助手。网络技术的普及也让众多不懂监控技术的大众能够安装和使用监控设备。技术人员不必亲自到场解决各种问题,只需要在网络进行指导就行。通过安装一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可以解除您的后顾之忧。在上班或出差时,您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家中即时的实时影像,及时与家人面对面地沟通,了解家庭情况。 家庭安防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远程安防监控器,实现对家庭智能化系统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等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控制和家庭事务管理,实现对家庭中重要设备进行远程信息查询、安防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 二、系统设计目标 在进行家庭监控系统设计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从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低成本、安装简便为出发点,注重用户体验并为用户提供先进、安全、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系统设计原则与依据 1、设计原则 本系统是以孩子、老人的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主,本着美观大方的理念,在孩子的卧室、老人的卧室、主要活动场所(客厅、阳台)、门口等安装监控摄像机,摄像机的图像通过视频线缆传送到监控主机上,设置好路由器将视频图像通过ADSL传送出去。在此方案设计中,以下原则贯穿于设计工作中的全部过程: (1)可靠性原则 (2)实时准确的原则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0引言.. (1) 1绪论 (1) 1.1 远程监护概述 (1) 1.2远程监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 1.2.1研究背景 (2)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相关研究 (2) 2医疗监测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想 (3) 2.1医疗监测原理 (3) 2.2无线通信技术 (3) 2.3系统设计思想 (3) 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5) 3.1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 (5) 3.2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5) 3.2.1 MSP430系列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5) 3.2.2脉搏测量电路的设计 (7) 3.2.3通用模拟信号处理接口 (8) 3.2.4电源处理部分 (11) 3.2.5 Zigbee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11) 3.2.6预留人机界面 (13) 3.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底层代码设计 (15) 3.3.1底层软件整体构架 (15) 3.3.2底层代码设计 (15) 3.3.3时钟系统的设置 (16) 3.3.4通用软件包的设计及应用 (17) 3.3.5模拟量、开关量测量的代码设计 (18) 3.3.6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18) 3.4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19) 3.4.1星型网络拓扑的实现 (20) 3.4.2自组织网状网络通信协议 (21) 4系统设计方案 (24) 4.1医院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 4.2家庭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 5总结和展望 (25) 5.1主要结论 (25) 5.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远程心电监护

远程心电监护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监护病人的心率异常情况,如果检测心率异常则通过gPsone 获取病人位置信息并通过CDMA 传输到医院监护中心,或者连接到个人PC 机,然后通过Internet 网传输到医院监护中心。因此,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可以从心电监护部分、定位及数据传输部分、监护中心服务器三个部分来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1)心电监护终端。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 (2)定位及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对病人的准确定位和对数据的远程传输,当心电监护终端检测心率异常时就把数据传输到该模块。 (3)Boa 服务器,即个人PC 机,病人可以将采集到的心电信息由Boa 服务器通过Internet 传输到医院监护中心 (4)中心服务器。远程接收心电数据由医生或专家进一步分析决定治疗方案,并对监护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一.心电监护终端硬件设计 人体心电信号经过采集电路处理后,得到稳定且可供S3C2440采集的信号,并保存、显示在终端设备上,通过CDMA 模块实现定位并发送数据,或者家庭PC 机(本地服务器)控制终端设备,实现数据回传,最后医院监护中心通过浏览器模式登陆到家庭PC 机服务器后,便可对病人的心电信号进行查看并控制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现场模拟诊断”。

心电处理电路 输入缓冲电路 电极从体表采集心电信号,经导联线传到输入缓冲电路,该输入缓冲电路为电压跟随器。该电路的特点是输入阻抗很高,而输出阻抗很低,便于和后级放大器匹配。该电路的作用是将人体与前端放大电路隔离、提高输入阻抗、稳定输入信号、提高实际的共模抑制比、充分发挥AD620的性能。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6的作用是能与人体阻抗匹配,人体阻抗大小在500k 以上,取R16=I00K 。 导联选择电路 输入缓冲电路的输出信号经导联选择电路进行导联选择。导联选择电路由威尔逊网络和多路开关集成电路构成。威尔逊网络是用9个电阻组成的平衡电阻网络。6个20K 电阻组成三角形,如图中电阻R24、R25、R27、R34、R35、R36。3个30K 电阻组成星形,如图中电阻R26、R28、R29。顶点LA 、RA 、LL 通过输入缓冲电路分别与左臂、右臂、和左腿电极相连,顶点LALL 、RALL 、RALL 为加压肢体导联的相应参考点,中心C 为威尔逊网络中心端,均连接到多路开关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中心端C 的电位与人体电偶中心点的电位相等,均可视为零电位。

远程医疗监控系统.

远程医疗监控系统 远程医疗监控系统 一、设计目的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远程医疗监控技术也渐渐成为医疗界的一个热点。重要生命参数的远程监控给年老体弱者带来了方便,也给现代医疗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远程医疗监控系统,它是一种集成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应用技术于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基于微控制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体征采集模块,基于GPRS/GSM的无线收发模块,基于FPGA的上位机监控模块。体征采集模块利用各类专用传感器采集人体体征,并由微控制器进行处理打包,经由GPRS/GSM通信网络上传至上位机监控中心,远程医生/监护人可定时/实时监控病患。该系统测量准确,实用创新性强,性价比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远程医疗监控系统。要求: 1.通过各传感器节点准确采集各项体征信号并交于89c51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出各项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组成体征采集子模块,完成各项体征信息采集,并上传到GPRS/GSM无线模块。 2.GPRS/GSM无线模块将接收到体征信息,并准确地送往上位监控机。 3.基于FPGA的上位监控机接收到下位机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及控制。 三、设计器材: 1.各类体征传感器(ASDX100压力传感器、HK-2000B脉搏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 2.微控制器、GPRS/GSM模块、FPGA开发箱; 3.镊子、钳子、电阻电容电位器导线等若干、焊锡若干。

四、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1. 设计原理 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定义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远端的体征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上位机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 (1)医疗监测原理 重要生命参数的远程监护是年老体弱者口常监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检测的生理信息主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血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血糖等。这类生理参数在远程监控系统中一般要求无创或微创检测。本文以温度、脉搏、血压及心率信号为采集对象,选择了简单方便的传感器和无创测量的方法。 (2)无线通信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口益增长,无线通信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已成为信息产业中最为耀眼的“亮点”,为各种潜在的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无线通信以其不需辐设明线、使用便捷等特点,展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无线通信技术正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许多产品,它与有线相比主要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和省去布线的烦恼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遥控、遥测、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片、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控制、信息家电、无线232、无线422/485数据通信等领域。 利用GPRS/GSM技术进行无线通信,使传统的串口通讯扩展为GPRS/GSM 无线网络通讯,可以实时的把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上位机,实现数据的及时交换及串口设备的快速无线联网。 2.设计方案 (1)医院监控网络体系方案 医院监护系统由有线网络(局域网)和无线网络两部分组成,如图4.1所示。患者身上佩戴的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生理信息数据(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发送到AP (Access Point )。AP通过医院的局域网,将数据转发到上位监控机上,由上位监控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包括被测老年人、手环、控制终端,及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无线网关,及与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进行通讯的用户终端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手环佩戴在被测老年人的手腕处;所述手环内安装有多种监测设备传感器。本技术的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实用智能、操作方便,专门用于监护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老年人、手环、控制终端,及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无线网关,及与无线网关通过无线网进行通讯的用户终端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手环佩戴在被测老年人的手腕处;所述手环内安装有多种监测设备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关由 ZigBee无线网关和GPRS无线网关组成;所述用户终端设备通过GPRS移动通讯网络与GPRS

无线网关进行通讯;所述监测设备传感器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ZigBee无线网关与监测设备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由温度计、心电监测仪、脉搏仪和血氧仪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氧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手机用户端、笔记本电脑、PAD中的一种。 技术说明书 一种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医疗监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专用远程智能医疗监护系统,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广泛推广,物联网技术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线局域网为有线网络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延伸,利用PDA或电脑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医护数据的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床边护理、呼叫通信、护理监控、药物配送、病人标识码识别,以及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语音多媒体应用等,充分发挥医疗信息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嵌入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首先,以各种无线通信生理指标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可扩展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护系统体系结构模型。介绍了在该系统结构中采用的无线生理指标传感器节点以及监护基站设备的设计要点。对无线传感网络的常用组网技术进行了探讨,并Zigbee协议作为节点和基站设备所使用的近距离通信标准,建立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联入Internet网络或者通过modem接入Internet网络的可行性。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远程医疗监护,Zigbee 1 绪论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其应用前景广阔。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适合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技术、射频技术等,Zigbee技术将是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 医疗监护仪器目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医院内由职业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专门仪器,对病人进行生理指标的监护;另一类是在普通人员的家庭内或者户外,在医生的指导下,由病人本人或者家属使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病人进行监护,所得到的生理指标将及时传送给相关医生。目前,医院所使用的监护方法,大多使用固定的医疗监护仪,连接设备将传感器探头连接在病人与监护设备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复杂的设备,众多的连线,会造成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病人身体状况,使得诊断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不便,可能会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解决长期慢性病的监护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一些突发性疾病和家庭保健,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的日常护理、孕妇、胎儿、婴儿、幼儿的保健也需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型号:UP-IOT-RMMS) 一、硬件资源 1、主控器平台硬件参数: ?处理器:Intel Atom Z510-1.1GHz@400MHz FSB; ?芯片组:Intel SCH(US15W)芯片组; ?内存:板载1GB DDR2内存; ?电源管理:支持ACPI 2.0、支持扩展电源管理、整机功耗10W左右; ?BIOS:4MB AMI BIOS; ?显示:集成Intel GMA500显示控制器;支持2D,3D显示加速;支持H.264, MPEG2, MPEG4, VC1, 和 WMV硬件解码;支持高清播放;支持双头显示; ?Audio:高品质音频,支持5.1声道; ?存储:随机附带8G CF卡; ?触摸屏:支持; ?接口:1个RS232 串口;1个VGA接口;1个PS/2键盘鼠标接口;1个音频输出 接口;1个音频输入接口;1个PC104+/PCI总线接口; 2、模块部分硬件参数: ?血压测量单元: 1)兼容所有NIBP标准,包括[EN1060-1],[EN1060-3],[IEC60601-2-30],[SP10],

兼容CAS协议; 2)测量原理:震荡法; 3)电源:+12V供电; 4)通讯接口:+12V异步串行接口; 5)测试参数: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脉率; 6)逐步充气和自动补充充气功能; 7)智能化程度高,可以适应各种手臂粗细、血压高低、脉搏强弱的病人; 8)双电磁阀接口,超压力自动放气; 9)外形尺寸110mm×82mm,气泵和电磁阀内置; ?体温测量单元: 1)测量范围 -33~220°C-27~428°F; 2)操作范围-10~50°C14~122°F; 3)精确度Tobj=15~35°C, Tamb=25°C +/-0.6°C; 4)精确度+/-2%,2°C; 5)分辨率 -9.9~199.9°C 0.1°C/0.1°F; 6)响应时间(90%)1sec; 7)发射率0.05~1 step.01; 8)更新频率1.4Hz; 9)体积12x13.7x35mm; 10)波长5um-14um; ?血氧测量单元: 1)符合标准:ISO9919:2005; 2)数据显示范围:0%~100%; 3)分解度:1%; 4)精准度:60%-100% ±2%;40%-60% ±3%; 5)测量范围:0bpm~300bpm; 6)电压范围:+5VDC~+3.3VDC; 7)抗低灌注:<0.05%; ?脉搏测量单元: 1)内置程控放大电路、基线调整电路、A/D转换电路、串行通信电路,方便用户

基于Zigbee的远程家庭监护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Zigbee的远程家庭监护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Zigbee的远程家庭监护系统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其应用前景广阔[1][2]。Zigbee技术是一种具有统一技术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PHY层和MAC层协议基于 IEEE802.15.4协议标准。该标准把低能耗、低成本作为重要目标,主要应用于低速传输,可以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解决长期慢性病的监护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一些突发性疾病和家庭保健,如心血管疾病、老人的日常护理、孕妇、胎儿、婴儿、幼儿的保健也需要长期的家庭监护。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研究基于公用网络的家庭医疗监护,建立小区医疗网络,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病人负担。以往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有线方式或简单的无线数据发射接收方式。被监护者身上安装的传感设备难以自由灵活地移动和接入,系统没有扩展性,成本高。 Zigbee 技术的出现为传感器信号的无线传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Zigbee节点有几十米的覆盖范围,且可以增加路由节点,扩展覆盖范围,因此适用于家庭住宅。同时由于生理监护信号的数据传输流量不大,传输速率为250kbps的Zigbee能够满足生

理数据传输要求。Zigbee传感节点可自由灵活地加入和离开网络,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上述特点使其在个人生理信号监测和远程家庭监护方面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在移动监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 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家庭监护系统架构 1.1 远程家庭监护系统对网络的要求 家庭监护网络需要考虑能耗、覆盖面、传输速率和互联网进行通信等因素。本研究采用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实现在室内对生理信号的采集,通过互联网将生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护服务器。人体携带可移动生理信号传感器终端,在网络的可覆盖范围内活动,通过网络内的路由节点接入互联网。 Zigbee网络具有自组织、动态路由、网络节点少等特点。同时Zigbee网络考虑了节点的能量节约,减少节点处理器的计算负担等问题。医院或社区的医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查看患者的生理信息,可以对生理传感器的采集方式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10 合适的元器件、优化程序等,有助于系统设计向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菁旻,上海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 现代建筑中消防自动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69-72. [2] 程杰,陆英浩,陆树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消防自动 控制装置的技术规程(GBJGJ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82. [3] 杨进波,张正兴.浅谈消防自动控制装置中的相关问题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9-132.[4] 王冬,朱乃苏,陈志兴.消防自动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运行 及管理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作者简介:王伯牙(1982-),男,福建南安人,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消防验收和防火监督;叶志冬(197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防火审核和防火监督工作。 (责任编辑:周加转) 1 概述 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硬件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远程医疗的概念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并演变成为一个完善的学科科目。广义上理解,远程医疗是指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和新型通信工具来实现对医患远程分离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综合治疗的医疗方式,这其中包括多种专业技术,例如远程问诊、异地疾病诊疗、远程医疗会议、超距离可视电话医疗信息服务等医疗活动。狭义上看,远程医疗是指一系列具体的远程医疗治疗行为,例如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专家坐诊等。 2 系统相关技术简介 2.1 生理参数采集原理 对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采集各项与疾病相关的生理数据是一项必要的疾病监控工作。其中可以大体分为如下四种数据测量工作:机械测量:测量患者心肺、脉搏等振动频率;测量患者血压、胸气压以及血管内部压力数据;测量患者肌肉松弛度、心脏张力等。热学方法:一般用来采集患者体温数据。光学技术:针对患者的心血管静电量、血氧含量等进行数据采集。化学检测:可以采集患者体内pH值、呼吸压力等数据。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 黄欣荣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 文章建立了一种无线监控医疗网络,该网络将新兴起的智能手机与医疗监护中心信息网络相连接,通过蓝牙技术将便携式健康监护器与智能手机形成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搭建一个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组成的医疗生理监控数据系统。 关键词: GPRS 无线网;蓝牙;传感器;远程;医疗监护中图分类号: 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7-0010-032012年第27期(总第234期)NO.27.2012 (CumulativetyNO.234)

基于GSM/GPS远程监护系统

基于GSM/GPS远程监护系统 【摘要】系统以MSP430F149作为主控制器,应用SIM908模块通过GPS 和GSM实现对目标的远测监护。通过使用手机发送短信命令控制其定位返回定位信息给,利用百度地图API可以直观地监测目标所处位置,同时也可以拨号接通该系统,监听目标周围环境声音信息;系统中设置有报警装置,激活时会自动给发送报警信息;系统通过GPRS周期性地上传GPS信息到云端数据库,实现移动轨迹记录。系统小型化设计后可以随身携带,防止儿童、老人和宠物走失的发生。 【关键词】MSP430F149;GPS;GSM;远程监护系统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GSM/GPS Abstract:The system uses MSP430F149 as the main controller,using SIM908 module of remote measuring monitoring target through GPS and GSM implementation.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to send text messages to control the positioning command returns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API,using Baidu maps can be visually monitoring target position,also can dial switch on the system,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target sound information monitoring;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alarm device,when activated will automatically send alarm inform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GPRS periodically;GPS upload information to the cloud database,realize the mobile track record.Can carry on system miniaturization design,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hildren,the elderly and pet missing. Key words:MSP430F149;GPS;GSM;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1.引言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尽管智慧城市被逐渐提上日程,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布有城市之言——监控设备,但是婴儿被盗、儿童被拐、老人走丢的事情还是时常发生。人们需要一款能够实时远程监护的产品,随时随地对目标进行监护。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最初由美国军方开发用于全天候全球性军事导航服务,它由24颗人造卫星组成,目前其全球信号覆盖率高达98%,1983年开始GPS服务向民众开放。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订制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用户使用时需要插入用户识别卡(SIM卡),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通信标准,其通信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90%以上。GSM网络可以传送高质量的数字语音和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目前在中国有两家通信公司运营,一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