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禄河水能开发规划报告

福禄河水能开发规划报告

福禄河水能开发规划报告
福禄河水能开发规划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附件: 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一、总则 (一)为指导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合理确定工程规模,明确编制内容和治理标准,提高前期工作质量,提出本技术要求。 (二)本技术要求所指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的河道综合整治(以下简称县乡河道整治)是指对流经或分布在县域内的河道、小型湖泊淀泖所构成的水系(河道集水面积一般为50km2~200km2,水网地区一般为县级以下管理的河道)所开展的综合整治。与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范围与建设内容不相重复。 (三)县乡河道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河道行洪排涝能力的基础上,突出解决县乡河道功能衰减、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集中投入、整乡推进,治理一片、见效一片。 (四)县乡河道整治应与流域、区域规划和区域治理相衔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五)经批复的《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

试点县(市、区)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中一般包括若干项目区。单个项目区,应分别编制《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县(市、区)项目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项目区实施方案》)。《项目区实施方案》要把建设内容落实到具体河道、建设方案、工程量和投资。 《项目区实施方案》的整治范围、整治主要内容、工程投资应符合已批复的《县级规划》。如需调整,可在不同项目区之间平衡调剂,调整后的河道整治长度和投资原则上与《县级规划》确定的长度和投资基本一致。《项目区实施方案》总投资应控制在3000万元以内。 (六)县乡河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在编制实施方案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现场调查,补充必要的测量与勘探。《项目区实施方案》应对各河道的现状、整治任务及主要措施进行描述,必要时应配照片说明。 (七)应对河道的特征和功能进行分析,重视综合整治的整体设计。河道平面形态尽量维护河道蜿蜒、自然形态;河道断面尽量体现形态的多样性,在满足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量维持原有浅滩、深槽和植物群落等。 (八)《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应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DL5021-93)(以下简称《规程》)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设计深度一般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根据县乡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可结合本技术要求进行适当简化。

旅游规划与开发26847

第一章 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P7 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P25 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旅游业被通常认为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 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结合实际谈谈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章 图示并阐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模型): 什么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分析竞争力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章 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P82 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P84-85 扶贫旅游:即PPT也就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它与一般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扶贫旅游的规划和开发中,其开发的目标为使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并且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机会的开发,所以扶贫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目的在于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P88 乡村旅游: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具有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P89 假日旅游: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P91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新时期旅游规划与开发显示哪些趋势和特点: 何谓PPT,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和内涵: 试阐述扶贫旅游的规划内容: 何谓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措施: 第四章 旅游资源: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P100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不同角度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 试说明旅游资源评价涉及的内容: 举例分析说明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优缺点: 第五章 旅游区位:指该地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与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P146 市场细分: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从中选出目标市场的过程。P161常见的旅游市场细分标准有以下类别: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里细分和行为细分。 列举市场调查的工作原则: 简要说明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程序: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试阐述旅游区品牌塑造的关注方面: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检测方案示例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检测 方案示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连山县2015~2017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EPC总承包质量检测方案 2015年度工程质量检测方案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连山县2015~2017年中小河流治理施工 项目经理部 2015年10月21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检测内容 (2) 材料见证取样和检测的内容 (2) 实体检测内容 (3) 3 各治理河流检测方案 (3) 永丰河治理工程 (3) 小三江治理工程 (4) 沙田河治理工程 (6) 太保河治理工程 (8)

2015年度工程质量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我省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之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设了一个“特色立县,生态崛起”发展战略的典型,取得较好的经济成果。但目前连山县县内河流存在河道淤积、河道较为混乱、河道过流断面小、河道狭窄弯曲、汛期排洪不畅等问题,遭遇暴雨,极易成灾。为了维护该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该河道现状,省人民政府启动连山县2015~2017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本项目包括永丰河治理工程,沙田河治理工程,上草河治理工程,太保河治理工程,上帅河治理工程,小三江治理工程,禾洞河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道152km,新建堤防4km,加固堤防29km,护岸91km,河道清淤94km。主要沿河道中心线对河床进行适当清淤、疏浚,对岸脚进行固脚,对岸坡进行草皮护坡,适当扩宽原有河道。防洪保护对象为沿岸村镇及两岸农田。治理后,村庄、乡镇等人居集中点,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基本农田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其他设施、零星居民点、分散农田以防冲保护为主,不设防洪标准。 该项目分2015年、2016年、2017年三个年度实施,2015年度实施内容包括永丰河治理17km、沙田河干流治理、太保河治理、小三江治理,共治理河道约,投资约10800万元,其中至2015年12月31日完成河道治理约36km,投资约6500万元,至2016年3月31日完成剩余2015年度施工任务,完成2015年度全部投资10800万元。 针对2015年度的施工任务,我部按不同河流划分为四个分部工程,即太保河分部、沙田河分部、永丰河分部、小三江分部。 2、检测内容 、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内容 如下表: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 题型: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论述★5案例分析 第一章基本理念 1、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旅游规划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目的: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指导旅游开发、招商引资) 核心思想:旅游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筹学思想,即运用经济管理决策最优选择方法,达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目的。 3、运筹学思想在旅游规划实践中体现为以下两种思路:(不知考不考) 思路一: 在给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页脚内容1

思路二: 在确定的效益目标情况下,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这两种思路都是通过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目标。 4、现代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 现代旅游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实质上就是生态旅游(ECO TOURISM)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A.现代旅游要求先规划后开发,传统旅游一般是先开发后规划; B.现代旅游要求规划把最好的景点保护起来,传统旅游要求规划对最好的景点进行深度开发; C.现代旅游规划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规划注重近期经济效益; D.现代旅游规划强调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传统旅游规划旨在满足单一的共性化需求; E.现代旅游规划采取多方参与的编制方式,而传统旅游规划多采取精英编制方式。 5、湿地案例的总结: 城市与自然的反差,人类与动植物的融合,与湿地环境相宜的动静结合的休闲方式,佐以少量参与性体验方式,是所有城市湿地成功的共同要素。 页脚内容2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旅游规划与开发》Word版

旅游规划 题型: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 4论述★5案例分析 第一章基本理念 1、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旅游规划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目的: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指导旅游开发、招商引资) 核心思想:旅游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筹学思想,即运用经济管理决策最优选择方法,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目的。 3、运筹学思想在旅游规划实践中体现为以下两种思路:(不知考不考) 思路一: 在给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思路二: 在确定的效益目标情况下,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这两种思路都是通过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目标。 4、现代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 现代旅游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实质上就是生态旅游(ECO TOURISM)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A.现代旅游要求先规划后开发,传统旅游一般是先开发后规划; B.现代旅游要求规划把最好的景点保护起来,传统旅游要求规划对最好的景点进行深度开发; C.现代旅游规划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规划注重近期经济效益; D.现代旅游规划强调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传统旅游规划旨在满足单一的共性化需求;

E.现代旅游规划采取多方参与的编制方式,而传统旅游规划多采取精英编制方式。 5、湿地案例的总结: 城市与自然的反差,人类与动植物的融合,与湿地环境相宜的动静结合的休闲方式,佐以少量参与性体验方式,是所有城市湿地成功的共同要素。 第二章旅游规划 1、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分类)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2、区位论 区位论是研究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和区位的影响的一种学说。 3、区位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 (1)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候要做到突出特色,寻求优势。 (2)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战略。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四川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初稿)

关于印发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扩权县水务局,厅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快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保证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深度和质量,根据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财政厅有关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文件要求,结合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我厅制定《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总则 1 编写依据及目的 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规范设计内容,提高设计质量,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的通知》(水规计【2009】497号)和《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819号),以及四川省水利厅、财政厅印发的《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函【2010】1102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及有关规程规范,并针对四川实际,制定《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编制大纲》)。 2 适用范围 《编制大纲》适用于纳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以及按国务院要求,经财政部、水利部认定的其他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3 治理标准 中小河流治理要符合流域、区域防洪规划,设计应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并结合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择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一般采用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一般采用5~10年一遇。 4 设计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重点梳理

旅游规划与开发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1. 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行,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 旅游开发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客源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原材料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序曲,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4. 旅游业的系统优化特征 ⑴旅游产业在要素构成上内容广泛⑵旅游系统要素间关联性密切⑶旅游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5. 旅游系统的结构 ⑴组织结构: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和保障子系统 ⑵经济结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 ⑶空间结构:三要素包括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其中包括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 ⑷层次结构:宏观、中观、微观 6. 旅游规划的功能 ⑴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⑵制定区域旅游的发展战略目标 ⑶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⑷保障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 ⑴相关者分析:包括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管理方、开发区所在社区、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 ⑵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召开座谈会、聘请专业顾问小组、聘请规划领导小组、实行区域公投制度、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8. 旅游规划的内容 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原则、当地的自然社会状况、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状况、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和评价、客源市场分析、旅游项目创意、旅游环境保护、交通规则、绿化规划、服务项目规划、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效益分析、规划图件。 9. 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⑴旅游规划的可行性研究⑵编制旅游规划项目任务书⑶签订规划合同书⑷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⑸制定工作计划⑹进行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⑺室外实地考察调研⑻编制旅游规划初稿、中稿和终稿⑼组织专家评审和鉴定规划⑽组织规划的实习与修订 10. 旅游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协同、技术推动、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机制等。 基本原理是规划制定与实施后,通过对开发的效益做统计,将结果与原先制定的开发目标做比较,若出现偏差,则需要通过反馈机制重新制定旅游规划或修订原规划。 11. 旅游开发的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地的交通安排、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 12. 旅游开发的原则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 若干问题的探讨 刘晓涛 (上海市水利排灌管理处上海200002) 【摘要】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和生态系统的要素。世界上治理城市河流的最新理念,是建设生走堤,使河流生态回归于自然;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降免河水污染; 还城市人以自然的滨水环境,充分满足人与水相亲相近、和谐相处。而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片面强调工程效应,遗留了许多弊端,因而应对症施救,采取相应措施施以新理念的治理。 【关键词】城市河流治理规划新理念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1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1.1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塞纳河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l/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河流人海口由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 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加快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非常重要。水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所以作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水资源进行了很好的调节,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对于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对于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小河流;工程设计;治理方案;解决问题 1 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治理规划不全面 由于我国的面积比较大,所以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为综合规划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方面逐渐完善,在对流域的防洪、灌溉以及水土保持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中小河流的分布范围较广,流经里程较长,而在管理方面一般都是由地方的河道管理站执行,并且仅对辖区范围内的流域进行管理,由此出现了一条河流分段管理的现象。这种分段管理现象不利于中小河流的整体规划,各自为政导致一条河流的上下游规划不一,在资源开发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不够完善。 1.2 资金投入不足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其具有公益性和生态性的特点,而一些比较大型的具有影响力的河流都是由中央或者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和治理的。但是对于中小河流来讲,主要是由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而对于地方财政能力不足的地区来讲,投入到中小河流治理方面的资金有限,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治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1.3 防洪能力较低 从对我国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中小河流所造成的灾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占据较大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中小河流的防洪能力较低造成的。在很多边远地区,对于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较低,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设防,所以在遭遇大雨或者暴雨的情况下,往往会形成较大的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发展形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4 水资源浪费严重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很多的河流已经出

旅游规划与开发

1.简述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几阶段? (1)古代旅行阶段 (2)近代旅游阶段,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的诞生 (3)现代旅游阶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与世界各地的社会大众旅游。 (3)旅游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一种宏观和中、微观的对应关系。 2.制定旅游规划目标体系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概括性原则(2)可达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 3.旅游资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1)按资源基本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按利用角度分类,可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3)按经营角度分类,可分为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无限的旅游资源 (4)按吸引力级别分类,可分为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及旅游资源(5)按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 (6)另外还可以从区域功能、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游客心理体验等来划分。 5.简述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 (1)搜集和整理有关旅游者的直接和间接的统计资料(2)观察调查,到旅游者集中地目测游客的流量、流向等 (3)面谈和电话询问(4)抽样调查 1.简述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区域的各方面的发展与以综合考虑和平衡控制,旅游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2)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预测和发展方针的制定方面来约束区域发展的;而旅游规划是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揭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旅游发展的目标、战略等; 2.简述旅游资源具有的特征 (1)美学特征(2)文化特征(3)空间特征(4)时间特征(5)经济特征 3.旅游市场分析中如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1)竞争者识别,包括明确主要竞争者,识别竞争者的战略和判断竞争者目标等;(2)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通常考察竞争者的规划开发与经营目标,现有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地位,影响竞争者规划开发与经营的因素,扩大规模或退出行业所面临的障碍,盈利能力及销售增长率; (3)估计竞争者的反应模式,区分缓慢反应者、局部反应者、隐蔽反应者、激进反应者。 4.在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河道整治年度工作计划

河道整治年度工作计划 结合河道流域污染源实际,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河道整治年 度计划,来欣赏一下吧。 河道整治年度计划(一) 一、工作目标 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污染整治、河道保洁、防洪堤建设等工作,有序推 进河道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化河长责任,完善常态机制。 进一步落实各级河长的“管、治、保”职责,建立完善镇河道“河长制”工作制度, 按要求开展河长巡河、监督、指导等工作。建立健全“河长制”管理网络,各村要落实河 道的日常保洁维护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进解决。推行镇、村两级河长工作例会制度、 巡查会商等制度,完善“病历卡”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动态,每季有推进,年 终有总结。 (二)推进河道全流域全面治理 1.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各河道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建成村的污水处 理设施运行和维护,2020年完成六村下街滩、七村、黄圩村、源口村、十五里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和清淤工作。建立完善河道保洁长效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和经费。加大对各河道的整治力度,及时清理河道淤泥。加强各级河长巡河检查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河道水环境良好。 3.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加强流域内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加大对整治验收后养殖场的 监管力度,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 4.完成小流域治理工程工作。全力保障河段防洪堤等重点治水项目建设,大力营造健 康有序的项目建设氛围,保证治水项目顺利推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河长制”。及时调整更新各级河长,落实镇、村两级河 长责任制。成立河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河道治理工作。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及规划原则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及规划原则 发表时间:2019-07-18T09:44:24.99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作者:陈祝国[导读] 关键词:中小河流;规划;防洪治理 安徽省霍邱县水务局汲东分局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以巨额投资完成了所有的大江大河治理,然而,全国中小流河大部分为20世纪50~80年代通过群众投劳进行治理,基本能防御常遇洪水,每遇极端天气,区域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意义十分重要。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结合地区中小河流工程建设实际,编制中小河流建设规划。提高中小流河流防洪保证率,实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 全国大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不足五年一遇,堤防防洪能力低,堤身受风浪冲击,损坏严重,有的河槽严重淤积,不能有效下泄洪水,增加内涝压力;部分生产圩区排涝涵闸、排涝站设计标准偏低,设备已运行多年,年久失修,运行困难;防汛道路不通,影响了堤坝安全度汛,因此中小河流治理十分紧迫。 四、中小河流治理目标 1、防洪防冲目标。依据地形特征,重点治理险工、险段,局部河道实行疏浚拓宽整治,村镇和耕地实现防冲消能,尽量实施生态护岸加固。 2、景观目标。临近城区和山区的河道,结合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建造水景及生态公园,同时结合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建设水文化设施及周边休闲娱乐设施,不但满足了休闲需求,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水景支持。 五、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实施目标,统筹考虑防洪与涝灾、抗旱与灌溉、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近期与远期、兴利与除害相互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洪水留足出路,禁止缩窄河道。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水利建设为基础,借助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与改革同步、充分利用结合实际,力求取得最大经济实效。 六、中小河流实施管理 1、前期工作。提出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组织管理,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和质量的措施。 2、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行为和工作。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在核实、公示无异议后从银行打卡到补偿户,保障补偿资金的及时、准确发放。 3、运行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后,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抓住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契机,较大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内部机构和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经营机构从改革入手,调整理顺内部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不实行"定人员、定标准、定任务、定维修经费、定奖罚办法",由当地政府和群众进行管理。与水务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河流两岸生产环境,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中小河流治理问题的必要性,树立河道治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七、效益分析 1、防洪效益。采用典型年实际损失计算多年平均洪灾损失,统计计列的实际损失包括年份洪灾所造成的农、林、牧、副、工业、交通、水利设施、河堤、滩地、房屋、家庭财产等,累计各项损失为总的直接洪灾损失。例如:霍邱县据资料统计,近几十年来,工程所控制流域内发生多次较大的洪灾,在1991洪灾损失25000万元、2003年洪灾损失22000万元、2005年洪灾损失18000万元、2007年洪灾损失15000万元。 2、农业效益。中小河流经过治理后,遇洪灾年份,大大减少区域受涝面积,提高农业收入。例如:霍邱县经过治理的中小河流,目前有效保护农田84万余亩,测算农田每亩按1400kg计算,粮食以水稻、小麦为主,按平均1.2元/kg计算,如遇洪灾年限可保效益为1.4亿元。 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环境,群众收入提高,生活得以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霍邱县中小河流实施后,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显著,属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所在地区领导班子组织成立中小河流领导机构,并由行政首长、分管负责人挂帅指挥,有水务、乡镇及其他有关部门等人员组成管理组织。负责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统一调配,以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 2、技术保障措施。中小河流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项目法人应抽调水利工程、河道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保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3、治理工程招、投标。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施工的责任和具体要求,按招标程序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招标,并把好资格预审、现场考察、投标文件、投标决策的审查等环节,严格招投标制度,杜绝人情标。 4、实施监理机制。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实行总监负责、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员分级负责,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进行全面控制。控制各道工序质量,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施工,坚持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的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健全监理档案资料,监理单位应定期向建设单位上报监理报告,以确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进行。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题库和答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__人际关系__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 和____演变___,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 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 的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 3.狭义的假日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的旅游活动。 4.旅游资源的调查可分为概查、普查、详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类型。 5.旅游资源“三三六”评价法中的三大价值是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6.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包括了对旅游者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7.从时间序列上看,旅游区主题形象按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形象,即原生形象阶段、次生形象 阶段和复合形象阶段阶段。 8.在“三区结构布局”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中,服务区处在最外层。 9.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10.由于资源导向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地理学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初级阶段惟一 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11.在以市场导向模式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旅游规划者的思路不是有什么旅游资源便开发什么, 而是市场需要什么便开发什么。 12.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___文化____和____生态____,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13.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客观公正的原则、科学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适度超前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14.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三个特点:____系统系_______、综合性和__科学性____。 15世界上最早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____夏威夷______规划。 16、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颁布的___《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_是对旅游规划工作的具体指导性法规。 17、1982年联合国大会成立了三个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三个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共同的安全》、《我们共同的危机》和《我们共同的未来》 18、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和__《21世纪议程》____,这次会议把__可持续发展战略____作为中心议题。 19、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生态、_____经济____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0、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__ ( 概查),( 初查)和( 详查)。 21、黄辉实评价旅游资源的六个标准是美、古、名、特、奇、用。 22、旅游者对旅游地接待的满意程度是由:旅游者到访次数和旅游者满意度反映的。 23、评价一个地方的气候适宜经常采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两个指标。128 24、三三六评价指: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

(完整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标题 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 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 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

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这将大大提高东南部城镇向南面的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而从屏安路至光侨路之间路段全长只不过10公里左右,投入成本低。 屏安路 光侨路 《光侨路-屏安路地图位置》 《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