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生理性病害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26
上海蔬菜 SHANGHAI VEGETABLES 2017(6):62 64 ・植物保护・
温室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付猛王文艳 (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36)
摘要:本文介绍了温室黄瓜生产中几种常见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和发生原因,根据不同的发生原因,可采 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黄瓜生产者有效地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温室黄瓜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黄瓜病害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特别是生 理性病害呈上升趋势,约占总病害的一半以上。许多生理性病害的症状与侵染性病害症状相似,加大了菜 农在栽培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难度,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与品质Ⅲ,因此正确识别与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 在温室黄瓜生产中至关重要。现将几种常见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介绍 如下。
1黄瓜花打顶 1.1症状 花打顶又称瓜打顶、花抱头,表现为黄瓜植株生长停滞,不再有新叶和新梢长出,中下部叶片浓绿,叶片 表面多皱缩和突起,生长点不再生长和伸长,附近节间缩短,形成雌雄花相间的花簇或小瓜纽,造成自封顶。 1.2发生原因 (1)烧根:定植时施肥过量、肥料未腐熟或没有与土壤充分混匀,且定植后浇水不及时,导致土壤相对含 水量低于65%,土壤溶液浓度高,使黄瓜根系吸收困难而产生花打顶。(2)沤根:土温低于IO ̄C、土壤相对含 水量高于75%时,黄瓜根系生长受限,导致沤根,从而出现花打顶现象。(3)伤根:瓜苗或植株根系受到伤害, 长期未能恢复,影响植株吸收养分,出现花打顶。(4)土壤干旱:定植后控水蹲苗过度,土壤缺水干旱,幼苗处 于生理干旱状态时间过长造成花打顶。(5)夜温低:夜温长时间低于12%,植株养分输送受阻而积累在叶片 中,导致叶面凹凸不平或皱缩,植株矮小,同时昼夜温差大使雌花形成过多,抑制了营养生长而出现花打 顶。(6)药害:喷洒农药过多、施用激素过多,导致雌花分化过多造成花打顶 】。 1.3防治方法 (1)烧根花打顶:应及时浇水及中耕,使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65%以上。(2)沤根花打顶:土温提高到 10 ̄(3以上,当发现根系出现灰白色水浸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必要时可扒沟晒土。(3)伤根花打顶:中 耕时应尽量少伤根,以提高根系活力;对已出现花打顶的植株,及时摘除瓜秧顶部的小瓜条和聚生花,以促 进瓜秧长出心叶,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4)夜温低花打顶:应提高夜温,前半夜气温 要求达到15℃、后半夜保持在IO ̄C左右。
黄瓜病害目录黄瓜白粉病 (3)黄瓜霜霉病 (4)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5)黄瓜灰色疫病 (6)黄瓜软腐病 (7)黄瓜焦边叶 (8)黄瓜(德里腐霉)猝倒病 (9)黄瓜幼苗腐霉根腐病 (10)黄瓜苗期子叶病害 (11)黄瓜叶斑病 (12)黄瓜红粉病 (13)生理性萎蔫和急性凋萎 (14)黄瓜高温障碍 (15)黄瓜(长蠕孢)圆叶枯病 (16)黄瓜花腐病 (17)黄瓜低温生理病 (18)黄瓜泡泡病 (19)嫁接黄瓜根腐病 (20)黄瓜起霜果和裂果 (21)黄瓜细菌性枯萎病 (22)黄瓜细菌性圆斑病 (23)黄瓜缺素症 (24)黄瓜黄化叶 (26)黄瓜绿斑花叶病 (27)黄瓜真滑刃线虫病 (28)黄瓜花斑叶 (29)黄瓜叶烧病 (30)黄瓜氨害和亚硝酸害 (31)黄瓜硼过剩 (32)黄瓜褐脉叶 (33)黄瓜花打顶 (34)黄瓜瓜佬 (35)黄瓜苗“载帽” (36)黄瓜蔓枯病 (37)黄瓜炭疽病 (38)黄瓜菌核病 (39)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
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
初在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
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
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
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村,仅留心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症状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
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
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
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黄瓜灰色疫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瓜条。
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
茎部染病,茎变细,发霉或呈暗绿色软腐,后期稍微开裂,病部生白色粉状霉。
果实染病,果斑暗绿色圆形,呈水渍状,病部及其四周凹陷,发病早的在病部产生逐渐密集的白色霉状物或呈现紧密的污白色天鹅绒状霉,果实下部病班凹陷显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