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一)
(学完第一、第二单元后使用 6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 一、 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分,共 16 分)
1、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后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
算(
),后算(
);小括号内既有加减法,又有
乘除法,这个括号内也要先算(
),后算

)。
2、(
)÷125=8 (
)×150=900
48×

)=240。
3、一个因数=(
)÷(
),被除数=(
)×


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
)。
4、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 600÷20÷5○600÷(20×5)
450÷18-12○450÷(18-12)
5、35×2×5=35×(2×___)
(60×25)×4=60×(___×4 )
(125×5)×8=(___×___)×5
(3×4)×5×6=(__×__)×(__×__)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 )里填上运算定律。
135+□=467+□
运用了


(29×□)×8=29 ×(125×□)
运用了(


25×67×4=25×□×67
运用了


125×(400+□)=125×400+125×8 运用了(

72 + 57 + 43 = 72 + (57 + 43)
运用了(

二、仔细品味,正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 分)
1.96×25+4×96=25×4×96。


2.口算 23×3,先算 20×3,再算 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
分配律。(

3.25×4÷25×4=100÷100=1。


4.99×15=(100-1)×15=100×15-1。


5.根据乘法分配律,63×99=99×63。


6.(a-b)×c=ac-bc。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
共 8 分)
1.125+65+75=67+(125+75)应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律和加法结合律
2.56+56×4 与(
)相等。
A、56×(4+1)
B、56×4+1
1)
C、加法交换 C、4×(56+

3.347-98 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
A、347-100-2
B、347-(100+2)
+2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A、ab=ba
B、(ab)c=a(bc)
b)c=ac+bc
四、注意审题,仔细计算(30 分=6+12+12)
C、347-100 C、(a+
1、直接写出得数。
12×4÷8= 72-24÷4= 2、计算下面各题。
400+612÷12×4 (32+32÷4) (374-265+238)×6 ×2)÷125 3 简便运算
100-72÷9= 78-58+36=
35+25×4= 178-56×3=
118+153÷17×9 (72+108÷36)×64
480- (400-75
15×4×25×6
95×102
282×5+18×5
36×25 63×73-63×63
47×9+47
五、数学医院,请你改错。(8 分)
1. 42×(20+7)
2.
=42×20+7
=840+7
=847
3. 16×24+12×16
4.
=(16+12)×(24+16)
=28×40
=1120
六、联系生活,实践数学。(32 分=4+6+4+9+4+5)
58×14+58×6
=58×(14×6) =58×84 =4872
450÷15÷3 =450÷(15÷3) =450÷5 =90

1、、一箱牛奶有 24 盒,幼儿园共买了 35 箱,平均分给 168 位小朋友。
如果每人每天喝一盒,可以喝几天
2、1.两人同时相向而行,3 小时相遇。甲、乙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 520 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 30 个,徒弟每小时加
工 20 个,几小时以后还有 70 个零件没有加工
4、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 350m。走 5 分钟后, 离学校还有 160m。小
华家离学校有多少 m
5、 (1)购进 15 只电饭煲一共要多少钱 (2)金都小区为一幢居民楼集体订购了 36 台微波炉,共要多少钱 (3)力新小学食堂购买了 6 只电饭煲和同样多的微波炉,一共用了多少

6、甲乙两人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朝相反的方向跑,第一次
和第二次相隔 40 秒,已知甲每秒跑 6 米,乙每秒跑多少米
7、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 600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 45 千
米,乙车每小时行 40 千米,甲车先开出 2 小时后,乙车才开出。乙车行
几小时后与甲车相遇
四年级数学(下)(二)
(学完三、四单元后使用 6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
一、 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分,共 14 分)
1、把下列数量关系式填完整。
工作总量÷
=
×
=路程
单价×
=总价
2.三角形按角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有( )条对称轴。
4.三个角都是 60°的三角形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
形。
5.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 63°,另一个锐角是(
)。
6.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 3 厘米、3 厘米、4 厘米,按边分这是一
个( )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 )厘米长的绳子。
7.一个三角形只能有( )个直角或( )个钝角,最少有( )
个锐角。
8、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

)。
9、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10、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等于 70 度,它的顶角是(
)。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 45 度和 65 度,这个三
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12、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锐角三角形有(
);直角三角形有(
);钝角三
角形有(
);等边三角形有(
);等腰三角形有

)。
二、仔细品味,正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可能是钝角。


3、用 4 厘米、6 厘米、10 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 45°。


5、两个相同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 5 厘米和 8 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
能是( )厘米。
A、12 厘米
B、13 厘米
C、14 厘米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
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
A、45°和 45°
B、30°和 60°
C、30°和 30°

3、自行车的支架常常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
)的特性。
A、内角和是 180°
B、容易变形
C、稳定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 46°,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在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四、注意审题,仔细计算(26 分=4+16+6)
1、直接写出得数。
456-199=
100÷20=
67+23=
31×30=
157+198=
32×30=
480÷16=
850
×90=
2、简便运算
36×(100+50)
86×(1000-2)
63×43+57×63
69×102
29×99
56+56×99
125×81-125
125×81
3、列式计算
1、 在三角形中,已知∠1=62。,∠2=108。,求∠3。
2、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是 55。,求另一个锐角是多
少度
3、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 70。,它的每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五、动手操作。(6 分) 1、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它既是等。
腰三角形又是钝角三角形
底 底 六、填空题
七、联系生活,实践数学。(23 分=4+4+6+6+5)
1、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 75 米;乙队从
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 5 米,两队合作 8 天挖好,这条水渠一共长多
少米
2、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 654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 小时两船还相
距 22 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 42 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下面是甲、乙两块长方形花圃的示意图。
(1)两块花圃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2)甲花圃比乙花圃大多
少平方米
4、
(1)两种球都买 52 个,
一共要用多少元
(2)两种球都买 52 个,
排球比篮球少花多少元
5、小明和小华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步行每分钟走 60
米,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 190 米,几分钟后两人在距中点 650 米处相遇
四年级数学(下)(半期试卷)
(学完一、二、三、四单元后使用 6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
一、 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 1 分,共 24 分)
1 计算 28+72+(9×8),最后算( )
法;按“减 乘 除”的运算顺序

给“4600÷23—19×10”添上括号写在横线
上:

2.在右边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2×( )=96
( )÷9=4……7
630÷( )=70
125×47×8=( )×( )×47
4.王亮在教室的位置是第 3 列第 2 行,用数对表示为( , )。(5,
6)表明李阳在教室里坐在第( )列第( )行。
5.从四条线段①12cm;②6cm;③24cm;④12cm 中选择(
)三
条(填序号)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钝角三角形有( )个钝角;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 )
0
7.∠1、∠2、∠3 是一个三角形的 3 个内角,∠1=480,∠2=520。那么∠
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8.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12cm,它的周长是( )cm。一个等腰三角
形的周长是 72 cm,底边长 28 cm,它的一条腰的长是( )cm。
9.右面图形中,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有( )
个锐角三角形,有(
)个钝角三角形。
二、仔细品味,正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 分)

1、(36÷4+11)÷5 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2、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
3、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 65°,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4.(5,1)表示的位置是第 5 行第 1 列。
()
5.一个直角三角形只有 1 条高。
( )6.25×4÷25×4=100÷100=l
()
三 、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1 分,
共 5 分)
1、下面的( )组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 3 个内角。
①70° 90° 40° ②50°80° 50° ③65 °
60° 45°
2、棋子在第 3 列第 7 行,用数对表示是(
)。
①(3,7) ②(7,3)
③(4,3)
3、(7+125)×8=7×8+125×8 运用了(
)。
①乘法交换律 ②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分配律
4、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 5cm、7 cm,第 3 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①2cm
②17cm
③6cm

5、99×101-99 等于( )。
①99×101
② 99×100
③100×101
四、注意审题,仔细计算(24 分=4+12+8)
1、直接写出得数。(4 分)
25×14-25×10= 420÷70=
16×25=
58-49-51=
13×8+13×2=
80×70=
40×101=
(56÷7+21)
×0=
2、计算.(12 分)
630÷21+3×15
20×(48—48÷3)
(223—195)
×(78÷6)
[560—(230—150)] ÷16
95+5×17—24
54×[420
÷(86—16)]
3、用简便方法计算。(8 分)
8×77×125
12×98
6×321+6×179
56×101—56
五、列式计算(4 分)
1、100 除以 25 的商再加上 12 与 3 的积,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 32,另一个因数是 25,积是多少(再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六、我会正确操作。(共 8 分)
1.右图中“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3 分)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2 分)

3、画出每个图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3 分) 七、联系生活,实践数学。(29 分=4+4+4+4+4+4+5)
1、庆祝“六、一”会场上有一种小彩旗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小彩旗 的顶角是 40°,它的底角是多少度(4 分) 2、一辆汽车由重庆开出,每小时行 68km,5 小时到达成都,如果要提前 1 小时到达,每小时行多少 km(4 分)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 12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一个等 边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 分) 4、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 800 千米的两站相对开出,8 小时后相遇,其中一 列火车每时行 55km,另一列火车每时行多少千米(4 分) 5、一辆汽车与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 11 小时相遇。汽 车每行 100 千米,货车每时行 75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 分) 6、 师徒要做 600 个零件,徒弟每时做 15 个零件,师傅每时做 20 个零件。 师傅做 15 时后,剩下由徒弟做,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4 分) 7、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 分)
四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学完一、二、三、四单元后使用 6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 一、 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分,共 18 分) 1、把以千分之一作单位写作(),大于 1 而小于 2 的一位小数有()个,

2、化简下面的小数=()、=()、=()、=()、
3、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17=()、
4、按要求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小数。>( )><( )<
>( )> 6<( )< >( )>
5、比较大小○ ○ 500 厘米○千米
6、在下面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字。
① >5.7②0.4<<③2.9<④6.82>
7、一位小数表示()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之几,三位小数表示()
之几。
8、小数的百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要加上()个这样的单位才能得
到自然数 1。
9、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
10、由 10 个和 13 个组成的小数是();由 2 个组成的小数是()。
11、把扩大 1000 倍是(),缩小 1000 倍是();56 个是(),83 里有
()个,里有()个,的计数单位是( )。
二、仔细品味,正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 分)1、
在一个小数的后面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大于又小于 1 的数只有 。
()
3、在的末尾添上一个 0,这个数就扩大 10 倍。
()
4、在 37 的末尾添上一个 0,这个数就扩大 10 倍。
()

5、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6、和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7、所有的小数都小于 1。
()
8、里有 50 个。
()
三 、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分,
共 4 分)
1、甲、乙两个数,甲数大于乙数,甲数的计数单位()乙数的计数单位。
A、大于 B、小于 C、无法比较
2、把 5 改写成后,()没发生变化。
A、计数单位 B、小数的数位
C、数的大小。
3、下面小数中最接近的是()
A、
B、 C、
D、
4、大于而小于的一位小数有()
A、7 个
B、8 个
C、9 个
5、、、这三个数()
A、 完全相同 B、最大 C、大小相同,精确度不同。
6、3 千克 50 克=()
A、千克 B、3050 千克 C、千克。

7、把写成以百分之一作单位的数是()
A、B、C、
8、一个数百位和百白分位上的数字是 8,其余各位是 0。这个数是()
A、B、C、
四、注意审题,仔细计算(24 分=4+12+8)
1、直接写出得数。(4 分)
㎏=(
)g
805 ㎝=(
)m
=(
)m
210 角=(
)元 =(
)m
608cm2=(
)dm2
6m5cm=(
)m 2kg50g=

)kg
2、计算.(12 分)
21×(230-192÷4) (48+48÷4) 540÷45×(65+35) 225÷5+145
3、用简便方法计算。(8 分)
118+306÷17+265 325÷13×(266-250)
560- 300-
169×123—23×169 37×99+37 129×101—129125×108
五、列式计算(12 分)
(一) 用 5、6、7、0 这四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按要求写出下
面各数。
(1)大于 5 且小于 6 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
(2)零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
(3)大于 7 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二)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 0,小数部分由 1、2、3、4 四个数字组成
的四位小数有 24 个,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 19 个小数是多少
(三)小马虎在读小数时,忘了读小数点,结果读成五万三千零四,原来
的小数要读 2 个 0,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六、我会正确操作。(共 14 分)
1.作出下面指定底边的三角形的高(6 分) 2.标
出下
面等腰三角形的名称(4 分)
底 3 、请底利用方格线在下图中分别底给平行四边

) 梯形描出一条高,再标出高所对应的底。(4 分)

)形和( )
七、联
系生
活,
实践
数学。(24 分=4+4+4+4+4+4)
1、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 620 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 40 棵,浇
了 8 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 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2.3 台织布机 4 小时织布 336 米,照这样计算,1 台织布机 8 小时织布 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 56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 48 千 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 32 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 出 5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一段公路原计划 20 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 45 米,提前 5 天 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千克,100 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多少千克
6、学校买这些篮球和排球一共用了多少钱(4 分)
四年级下册期小末芳试,卷好(消五)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息)!学校买了
1、根据△×○=20,写出下面两个5算个式篮。球和 5

)÷(
)=( 个排球)。 (
我知道了,每个
篮球 60 元,买 5
个排球的钱才够
买 3 个个篮球呢
)÷(

=(

≈(
)亿。(保留一位小数)
3、=(
)m
608cm2=(
)dm2
6m5cm=(
)m
2kg50g=(
)kg
4、小数的 8 在( )位上,表示 8 个( ),6 在( )位上,
表示(
)。
5、a×b=24,那么 a×(b÷4)=(
);(a×4)×(b÷4)=

)。
6、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适当的数,(
)里
填运算律名称。

65×27+35×27=(65

,这里应用了

)。
7、在括号里填上>、<或=。
5(
100

) )3km50m
() ()
8、把等边三角形对折一次后,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 )度和(
)度。
9、
…… 按这规律拼,用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
形各 5 个拼成的图形是(
),各 10 个拼成的图形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0、小于而大于的小数只有四个。(

11、用括号能改变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2、某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 4 ㎝、8 ㎝时,那么它的周长是 16 ㎝。


13、“小马虎”把 28×(□+2)错算成 28×□+2,结果相差 54。


14、一个数,扩大 100 倍后就增大了 198,这个数是 2。(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5、第一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算式是(
)。
A、200÷50
B、40÷100
C、 80÷15
16、与比较,(
)。
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C、大小不同,意义不同。
17、用四根直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用手拉或压它的一对对角可以
得到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
长。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8、下面几个算式,结果最大的是(
)。
A、4×30+15÷5
B、4×(30+15)÷5
C、(4×
30+15)÷5
19、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 90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
角形
四、计算。(共 42 分)
20、直接写出得数。(6 分)
+=
+=
÷100=
+=
×0=
+=

×10=
51÷=
51÷10=
16
÷=
21、竖式计算。(6 分)
203×56=
612÷34=
+=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2
分)

25×48
+++
125×108
34×123+78×34
37×(99-1)
23、脱式计算。(18 分)
457-(69+72×4)
(360÷12)×(120-84)
()
(974-94×5)÷36
760÷40-(+)
25×[180÷
(15×4)]
五、操作。(共 10 分)
9
24、右图,小明家的位置是
8
(2,3),小红
小·红 家
家的位置是( ( 2,7)。
),学校的位 7
置是
在图上,用·标出小明家和学校的位 6
把以上
置。
三点两两连接可以围成一个( 角形。
)角三 5
4 3 2 25、(1)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再计算1围成2 这3个平4 行5四边6 形需要多少
长的木条。(保留一位小数)
(2)标出下面各图形的底和高。
( )㎝
( )㎝
26、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如下(未完成),已知四(2)班有男
生 23 人,女生 24 人。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用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用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用字母表示:a-0= a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用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用字母表示:0÷a(a≠0)= 0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一)乘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法=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2、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3、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除数能整除被除数

(二)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公式:(a+b) +c=a+(b+c) (三)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 (四)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五)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六)探索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 2.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就扩大两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倍数的乘积。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学校:班级:姓名: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在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⑵在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⑶在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1、乘除法的关系: ⑴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⑵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⑶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⑷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2、乘法运算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⑴两个数相乘,交换这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 ⑵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1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⑶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表示为:a÷b÷c=a÷(b×c)。 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c=a×c+b×c。 三确定位置 1、⑴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近往远数。 ⑵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是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⑶如果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对分别表示的两个点的位置在同一列。如果两个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对分别表示的两个点的位置在同一行。 四三角形 1、⑴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内角,3个顶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且不易变形。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垂线,这个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底与它对应的高互相垂直。因为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每个顶点都可以画对边的高,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⑵当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最长的那条线段时,这3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当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时,这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根据两点之间,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知识点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概念 1、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2、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数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亿”字或“万”;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四、两数的大小比较 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1、改写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4个0加“万”; 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8个0加“亿”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找、看、去、用≈)用四舍五入法。 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向万位上的数加1; 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向亿位上的数加1。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一、多位数的加减法 1.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 2.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 3.加咸法的关系: (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a+b+c=b+c+a=c+a+b) 5.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a+b+c=(a+b)+c=a+(b+c) =(a+ c)+ b 6、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面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c-b 一、线: 线段:两点之间的距离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射线:一条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二、角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小于900的角是锐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是钝角。 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020】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0】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 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 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 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 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第5题第2个空2分,共20分) 1.()、()、()、()统称为四则运算。 2.计算25÷5×6和36+15-28计算时,计算的顺序都是按从()往()进行的。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4.计算15×4-36÷3的步骤是:第一步,计算(),求();同时计算(),求()。第二步,计算积-(),求()。 5.要使算式470-420÷5的计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应该使用(),算式改为:()。 6. 在含有两种括号的算式里,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再算(),最后算()。 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2.18×5+(36 - 12 )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3.49×[(15+13)÷4]的运算顺序是先乘,再除,最后加。() 4.算式5÷0没有商,算式0÷0有无数个商。() 5.四则运算中,列综合算式都要用到括号。() 三、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A.(900-224)÷4=169 B.900÷4-224=1 C.900-224÷4=844 D.(900-224)÷4=194 2.252加70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A.(252+70)÷14=23 B.252+70÷14=23 C.252+70÷14=257 D.252÷14+70=88 3.120减15乘6的积,差是多少?() A.120-15×6=40 B.120-15×6=30 C.120-15×6=630 D.(120-15)×6=630 4.81加54的和再除以27,得多少?() A.81+54÷27=5 B.81÷27+54=57 C.81+54÷27=83 D.(81+54)÷27=5 5.576除以12的商再乘6。积是多少?() A.6×(576÷12)=288 B.576÷12×6=28 C.576÷(12×6)=8 D .576÷12÷6=48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32-32)×72×23= (13×5×0)÷7= 28+32÷8= 12-45÷5+3= 23×2-0×50= 42÷7÷6= [(48+32)÷5] ×0= 52-14×3= 76×(2-0)×5= 125×8= 2.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5100-736÷4×25 (28+17)×(50+16)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 18÷9×8 200-17×7 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 35×(107-79) 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2)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 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③÷①4×7②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确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 教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与刚才分析的图中的要求一致吗? 教师:说明这个算式列对了。 同学们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指示计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教师指导:每算一步,要把结果写在原来这步计算相应的位置,比如80÷4这一步的结果是20,这个结果要写在原来80÷4的这个位置上。 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 教师:多一步计算,顺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都要复杂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吗?(着重发现确定计算顺序的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对了,前面掌握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方法,在三步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知识确定下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测试题 姓名: ___班级: ___总分: ___一、填空题 1、一个数由 3 个千万, 7 个十万,8 个百和 6 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 10 个十万是(), 100 个万是(),()个十万是 1 亿。 3、368+()=68+()486+328+114=328+(+ )857-298=857-300○() 697-203=697-200○() 4、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6=98 670+() =963 319-() =156 6、如果29□63029 万,那么□里可填() 7、因为 21570=35,所以 2150700=()() 8、把下面的数由大到小排列起来 50550 500500 5050500 5005005 ()﹥()﹥()﹥() 9、在同一平面内,()叫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 10、黑板的两条对边互相(),两条邻边互相()。 1/ 9

11、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过两点可以做()条()直线。 12、根据 213-198=15, 48015=32 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1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 280,差比减数少20,那么被减数是(),减数是(),差是()。 14、根据 90036=25,写出一道不同的除法算式和一道乘法 算式: () 15、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缩小 5 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在一个乘法算式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4 倍,要使积不变,那么另一个因数应该()。 16、一周角=()平角=()直角=()度 17、根据 10142=4242 42202=8484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26101=() 17202=() 18、()里最大可以填几?() 41﹤ 247 29()﹥ 209 85()﹤ 530 5() 356850 万2() 526330万 34() 24834 万 19、一个锐角与一个直角的和一定是一个()角,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一个()角。 20、如果相邻两个同学相隔 2 米排成长 18 米一排的队伍做操,那么一共有()个同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角的边越长那么角就越大。 () 2、直线总比线段长。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三、确定位置 四、三角形 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八、统计 九、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 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

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 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 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新编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数 学 教 案 教师:

2015年秋季 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1、万以上数的读写 第1课时:认识数位顺序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时间:2015年9月7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3)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猜一猜。 谁能猜一猜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万是一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数位。 (2)认识数位分级。 师: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 (3)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①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一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②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三、巩固练习 提问: 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从右起第三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右起第七位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多少? 3、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题 第2课时: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1、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9×6 100-15×6 200÷8+10 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齐读。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怎样才能求出7天做的个数呢?(先求每天做多少个?再求7天做了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80÷4×7 (4)尝试解答 在200-80÷4×7这个算式中,按照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除法、乘法、减法) 为什么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呢?(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做的个数,最后才能求剩下的个数。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用递等式计算在草稿本上。 请一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5)反馈 教师讲评,提示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6)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 小结: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运算,今天学习的有三步运算。教师揭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 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 一、三位数乘二位数竖式计算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245×32 138×54 126×89 203×32 312×25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7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28×312 47×210 138×49 437×28 125×86 335×26 165×24 256×31 82×403 126×89 203×32 918×27 28×36 54×312

47×210 568×29 203×47 338×26 717×26 234×46 613×48 320×25 694×17 13×450 670×90 25×291 32×246 195×32 245×31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26×270 二、三位数除以二位数计算题 700÷40 336÷21 858÷39 888÷37 640÷32 432÷46 966÷23 731÷79 850÷28 370÷40 159÷94 294÷29 689÷34 618÷88 372÷45

328÷42 395÷56 725÷74 440÷70 432÷48 350÷34 930÷32 864÷36 598÷26 609÷87 771÷38 840÷56 152÷14 117÷25 384÷34 241÷23 367÷24 463÷49 341÷26 117÷36 910÷65 457÷19 543÷42 960÷32 872÷19 三、脱式计算 45+240÷12 124+78+22 100-35-25 (140-70)×54 63+84×2 490÷7+24×5 26×6-110 (46-20)×30-90 25×27×4 15×7+85×7 (40-4)×25 2400÷80-14×2

新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习题引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 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18 27÷9×6 100-15×6 200÷8+10 学生反馈时,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教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20×7)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班级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的学生,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020】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0】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1、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 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 2、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 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3、师徒两人工作147个零件。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每时做18个。师傅做27 个后,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 4、剑兰花每支18 元,水仙花每支85 元,李阿姨买8 支剑兰花和 1 盆水仙花。付出250 元,应找回多少元 5、一条跑道长60 米,我每次跑7 个来回,我每次跑多少米 6、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00 米,平时走12 分。一天他有急事,平均每分比平时多走15 米,这天小强用多少分从家走到学校 7、胜利小学四年级有25个小组,每组 4 人。 (1)如果每人植树8 棵,一共植树多少棵 (2)如果四年级共植树900 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8、某公园:成人票40 元/人;儿童票半价。两种票各买14 张。一共需要多少钱 9、每张桌子65 元,每把椅子35 元。够买40 套桌椅要多少元 10、冰冰冷饮部的牛奶雪糕:批发60元/箱,零售3元/支。李阿姨批发3箱牛奶雪糕,每箱30 支。如果按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 11 、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余刚每分走75 米,苗苗每分走60 米。经过 5 分两 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乙车每时行52 千米, 两车开出 3 时后相距多少千米 1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40 米。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8 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 14、两辆货车运化肥,小货车每次载重3吨,大货车每次载重6吨。如果两辆车都运了24 次,共运化肥多 少吨 15、少先队员植树,第一组平均每人植树11 棵,第二组平均每人植树13 棵。如果两个组都有10 人,第二 组比第一组多植树多少棵 16、一辆客车以每时40千米的速度从汇东车站早上6时出发,一辆小轿车以每时80 千米的速度从双凤车站早上8 时出发。两车中午12 时相遇,汇东车站和双凤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17、王兰有158 元,李丹有126 元,她们各买了一个价格相同的包。她们两个的钱合在一起刚好可以买两个。李丹应还王兰多少钱 18、兰兰和亮亮要完成297 张图片的设计任务。兰兰每天能设计15 张图片,亮亮每天能设计18 张图片。他们10 天后能完成任务吗 19、两辆货车同时从一个商场出发,向背而行。一辆车每时行42 千米,另一辆车每时行48 千米。经过多 少时间,两车相距270 千米 20、爷爷奶奶今年估计能收200 千克梨,还养了23只母鸡,一只母鸡一年约产蛋8 千克。爸爸每月给他们 300 元赡养费。如果鸡蛋每千克8 元,梨每千克 5 元的售价计算,预算爷爷奶奶今年的收入是多少 21、用 1 根长30 厘米的细铁丝围成三角形。 (1)如果围成 1 个等边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2)如果围成 1 个底边长是8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腰长是多少厘米 (3)能围成一个两条边长分别是16 厘米和9 厘米的三角形铁框吗 22、1 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 5 厘米,另一条边是 4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3、100 千克小麦能加工75 千克面粉。 1 千克小麦能加工多少千克的面粉 24、如果把10 万张相同的宣传卡片一张一张的相连成“长龙” ,你知道这条长龙能排多远吗(一张卡片的长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4分) 1. 四十七点三写作( ),有(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两个数的差是38,如果减数增加2,被减数减少12,差是( )。 3. 430减去201与22的和,然后除以20的商是( )。 4. (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等。 5. 把75008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7.035保留两位小数是( )。 6. 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450,如果将其中的一个因数扩大50倍,那么另一个因数是( ),积才保持不变。 7.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在( )里填运算律名称 38×99+38=(□○99)○□,这里应用了( )。 8. (1.6)表示位置为( )行,第( )列。 9. 2.37是由2个( ),3个( ),7个( )组成的。 10. 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是( )。 11. 5m5cm=( )cm 2.058kg=( )kg ( )g 12. 把1.396保留两位小数是( )。 13. 统计图分为( )、( )两种。 14. 小马在计算一个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9写成6,把减数十分位上的6写成9,最后得到的差是43.6,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 1. 0.6和0.60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 ) 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行 ( ) 3.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4. 53cm ﹤ 5.3m ﹤1000 53 ( ) 5. 5kg70g=570g ( ) 6. 把3.955保留两位小数是4.00 ( ) 7. 整数都比小数大 ( ) 8.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 ( ) 9.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经典练习题

第四讲小数除法(1) [知识点] 基本知识: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子,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 ×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b) ×c=a×c±b×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注:除法没有分配律。 一、填空题。 1、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2、在3.333 3、7.8484……、5.9090……、3.1415926……中,有()个循环小数,有()个无限小数,有()个有限小数。 3、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4、在里填上“< = >”。 1.377÷0.99 1.377 2.85÷0.6 2.85×0.6 1.377÷1.9 1.377 3.76×0.8 0.8×3.76 5、用148.8元买了12支相同的钢笔,每支钢笔()元。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7.9,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0倍,那么所得的商是()。 7、面粉每千克2.45元,买3.5千克面粉应付()元,49元钱能买()千克面粉。 8、已知912÷24=38,那么9.12÷0.24=(),0.912÷2.4=()。 二、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2.5—0.25)×0.8 0.86×15.7—0.86×14.7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31×1.2×0.5 (2.5—0.25)×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