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编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护理教育学》答卷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护理教育学》答卷名师精品资料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护理教育学》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11月12日8:00-12月12日18:00。

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现学习

2.教育目的

3.自我效能

4.隐性课程

5.带教制

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35分。

1.成人的学习具有什么特点?(5分)

2.护理教学的原则有哪些?(5分)

3.护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5分)

4.结合实际谈谈在护理教学中如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5分)

5.试述带教制中带教教师的选拔标准。(7分)

6.论述题编制的原则。(8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你如何理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对你所熟悉的教师的心理品质及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3.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阐述你的发展对策。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护理教育学》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

2.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5.带教制:一名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固定跟随一位护理人员实习的形式。

二、简答题:

1.成人的学习具有什么特点?(5分)

(1)成人必须想学才能学(2)成人只学他们认为需要学的东西(3)成人在学习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经验(4)成人喜欢在做中学(5)成人在非正式的环境中学习最有效(6)成人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手段

2.教学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3.护理教学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发现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4.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做到:(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

5.试述带教制中带教教师的选拔标准。(7分)

(1)能较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表达沟通、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德才兼备。

(3)指导教师一般在工作岗位工作满5年以上。

(4)指导教师需是专业科室骨干教师。

(5)指导教师要求中级及以上“双师型”讲师担任。

(6)有过评选为优秀教师或先进教师者优先。

6.论述题编制的原则。(8分)

论述题编制原则:①题意要清楚明确,使考生切实理解试题的意图。②教材或讲课中有系统陈述的论题,不宜用论述题考核,避免误导学生死记硬背。③每题给出作答时间和字数的参考值,便于考生合理安排。

④不提供考生选择试题作答的机会,免所得成绩失去了相互比较的可能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你如何理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现有资源(多媒体),可以传递有效的信息量,让教学生活化,师生素质得到提升。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无疑要作科技的先锋。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 突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上,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教改的必然趋向。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统领各学科的思维和发展。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行,让学生感受的是真实的生活,从而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将丰富的影视知识,激发兴趣,并在学习中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

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信息网络上创设多媒体 " 情景 " 易于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网络多媒体学习 " 情景 " 主要是用于学生学习,网络上的多媒体可以克服以前课件的不足,如:学生不仅可以有选择地选用多媒体资料,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来进入不同的页面。例如,语感、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只要他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技能,运用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学习,记下自己学习档案,这样一来就做到了针对性。网络上的多媒体资料

可以通过留言板,电子邮件,聊天程序等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学生可以与教师直接对话,同时也可以通过以上系统与同学交流,而教师也可以更加直接的与学生交谈,从而更加了解学生。

2.对你所熟悉的教师的心理品质及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教师一般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可以归纳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

(一)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教师的能力特征是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素质。

1.敏锐的观察力; 2.准确的记忆力; 3.丰富的想象力;

4.优良的思维品质; 5.善于分配注意力。

(二)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 1.成熟的自我意识:

(1)健全的自我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2.教师的情感特征(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2)教师应有的情操(3)教师的责任感。

3.教师的意志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4.教师的动力特征:(1)成就动机;(2)求知欲。

(三)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

1.自我定向适应性:(1)生活适应;(2)生理适应;(3)职业适应;(4)学习适应。

2.社会定向适应性:(1)社会环境适应;(2)人际环境适应;

(3)应激情境适应;(4)职业角色适应。

应具备的能力

(一)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事先要备好课。所谓备好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使之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

教师就必须有一定的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备课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这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三)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而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例如,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制定计划、动员发动、培养和使用骨干、组织指挥、总结评比等;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善于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既需要知识经验,又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研究、总结、磨炼。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发音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学;要简练明确,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要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畅通达;要富于感情,有感染力。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五)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使之不断升华,达到理论的高度;要能够自觉地运用、验证教育理论,从大量的现象中研究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阐述你的发展对策。

(1)沟通不足:我院护理系教师仅局限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对学生思想、生活不管,不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热爱专业的态度。

(2) 观念滞后:由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学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扩大招生、改善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投入,而对教师继续教育等软件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和精力去系统地完成护理知识的更新,导致护理教学不能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特色。

(3) 尚未完全突破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长期沿用培养医生的模式来培养护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基本沿袭于医疗专业,即医疗专业压缩后加护理,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

(4)课程设置欠全面:护理课程设置偏重人的生物学层面,对心理、精神、社会、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够。

(5) 专业性人才缺乏:护理师资薄弱与当前迅猛发展的护理事业不相适应。一是表现在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主要由大专、本科学历组成,二是缺乏人文社科专业的人才,如心理护理学、社会学等;三是知识老化,虽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而现代护理学知识相对薄弱;四是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仍以课堂灌输式为主。

(6)科研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护理领域的论文显著增加,但文章总体质量不高,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7)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潜力的挖掘,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手段单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