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转)

我们将从客户调研现场拿回来的需求,经过一番功能角色分析,整个系统的整体脉络与轮廓已经被勾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将系统划分成了几个功能模块(如果系统规模较大,还应先划分为几个子系统,然后再划分出各个功能模块)。然后,我们为每个功能模块绘制用例图。用例图是站在用户角度去观察的系统,即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哪些功能,这就是功能分析。同时,这些功能是为哪些用户服务的,这就是角色分析。我们绘制的用例图应当能够为用户所理解,这也是UML其中的一项核心思想——与客户形成统一的、能够相互理解的语言,这对于需求分析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是大有好处的。

但形成对系统的整体轮廓,对于软件的需求分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许多软件最终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需求分析过于草率、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入细致地去分析,往往到了项目后期才把需求搞懂,才发现真正的需求与起初的认识大相径庭,才恍然大悟需求原来是这样,而往往那时已经追悔莫及了。这样的经历相信你也有过吧。所以,我们一定要沉下气来认真仔细地做需求分析,一定要做到位。

同样,细化需求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思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有两个方向细化需求:业务流程分析与业务领域分析。这里,我们先谈谈业务流程分析吧。

如果我们现在做的需求分析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毫不疑问,我们的软件系统就是在模拟企业已有的那些业务流程。在现实世界中,企业是按照怎样的流程来管理,我们的软件就应当去模拟这样的流程。但是,我们的软件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去模拟这样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的有些环节是应当由软件去模拟的,但有些环节则是应当在系统之外,由人工去完成的。我们进行流程分析,就是要求分析哪些是系统之内的,哪些是系统之外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疑点信息库系统。该系统模拟的原有业务流程是这样的:高层纪检方面的领导通过信访、举报、数据查询分析等方式发现了一批问题,然后将这批问题制作成一套调查清册,亲自或者交由下级相关单位,下到基层去调查问题。直到调查工作完成以后,才从基层回到自己单位,填写调查工作底稿,详细描述调查情况,并结束调查工作。

首先,我们应当抛开软件实现,对这样一个流程进行梳理,形成这样一个步骤:

1. 高层领导通过信访、举报、数据查询分析等方式发现一批问题;

2. 将这批问题制作成一个调查清册;

3. 自查或将清册下派给下级去调查;

4. 下到基层执行调查;

5. 从基层回到自己的单位,填写调查工作底稿,详细描述调查情况,并结束调查工作。

然后,在对原始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们的软件能做什么事:

第一步:信访和举报虽然有自己的操作流程,但那些都在这个系统之外,在这个系统中仅仅只需录入最后的结果。数据查询分析过去只是业务人员在相关业务系统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执行各种查询,现在则可以上一套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

第二步:形成调查清册,可以在系统中设计一个功能实现。

第三步:自查或下派,可以在系统中设计一个流程实现。

第四步:下到基层执行调查,由于网络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业务人员不可能也不必要在系统中去完成调查,只需要执行一个标志调查工作开始的操作,并打印或导出调查清册,然后去基层调查。最终,这部分被设计成一个“开始实地核查”的操作,并提供打印导出功能。

第五步:调查人员从基层回到自己的单位都是系统外的事情,而填写调查工作底稿,详细描述调查情况,并结束调查工作,则是系统内的功能。最终,这部分被设计成一个“调查完结”功能,标志调查工作结束,并提供工作底稿的填写功能。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替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工作。因此,我们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就是要分析业务流程中哪些是需要信息化管理的,而哪些则不需要。信息化管理过细,无疑会加重基层业务人员的负担(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基层业务人员会排斥信息化系统的原因),而适当的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试想一下,如果你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在计算机中操作一下,怎么不让人烦呢?而如果在工作中一旦需要先查一个什么信息,或者需要计算一下,系统立即可以替你完成这些工作,或者那些过去基本靠吼的操作,现在立马通过信息化就传递过去了,怎么不让人舒心呢?我们做信息化管理,不是要加重人的负担,而应是降低人的负担。以这样的思路去进行流程分析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人见人爱的管理系统出来。因此,我做需求分析,最喜欢下到基层去了解基层业务人员的需求,去分析怎样设计流程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而避免加重他们的负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套系统是否能顺利推行下去,基层人员是否支持往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业务流程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的分析内容就是流程差异化分析。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

思路,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情况。因此,我们在进行流程分析的时候,常常面临流程差异化的问题。我们说企业信息化就是一次改革,这首先体现在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操作,也就是消除这种流程差异。但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情况,这特别体现在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又常常造成这种流程差异不可避免。分与合,分治与一统,常常是一个都要兼顾的问题,非常微妙,我们要小心处理。在这个问题上你也许会问,使用工作流引擎就可以了嘛。工作流引擎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更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的分析人员去分析与处理

最后,企业信息化就是一次改革,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了业务流程分析这一部分。当我们详细分析了客户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后,应当进一步思考这样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改进。信息化对于企业流程管理的冲击是巨大的,最典型的实例就是ERP。ERP的前身是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起初,企业也就是希望有一套软件系统来管理它们的仓库。后来,企业领导希望他们在进货的时候能有一定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仓库中的物资挤压,MRP就出现了。然后呢,企业开始思考整个生产制造的链条管理,MRPII 的概念出现了。再然后呢,物料需求的动因是生产的需求,生产需求的动因是销售的需求。企业要真正做到零库存,就必须切切实实地把从销售到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管理好,ERP 的概念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信息化流程改进的例子。

ERP对企业流程改进的思路是宏大的,但我们在分析每一个系统的时候不可能有如此宏大的雄心与抱负。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以下思路来进行我们对流程改进的分析:清除低效环节、简化业务瓶颈、整合可用资源,以及将繁琐任务自动化。

清除低效环节,就是清除那些耗费成本高而收效又低的环节,最典型的就是过量的库存。过量的库存原因很多,有可能是供销环节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过量采购,或者生产过剩,也可能是生产计划没有制订好而产生活动间的等待。除此之外,还有重复的活动,等等。

简化业务瓶颈,就是分析业务流程中影响整体进程的瓶颈业务,并有效地简化它。如很多业务审批流程中都有一个受理环节。大量业务都集中在一两个人来集中受理,根本忙不过来,造成整个流程的效率下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批量受理,加快处理效率;另一个是将受理环节的任务分散到更多岗位中,降低受理人员的工作量。

整合可用资源,就是更大范围地整合各个部门、不同职能的人员与社会资源,更加协同地来完成任务,这也是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最拿手的方面。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是最典型的例子,因为实在太经典了我就不累赘了。医院系统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完成了身体检查,医生就立即知道了检查结果;医生开完药,收费处就知道收多少费,药房就知道拿什么药。

最后是自动化繁重操作。在财务系统中开了销售单,就直接开发票了,并且直接形成报税数据;在网上报完税就知道该缴多少钱,甚至不用去税务局,直接上银行缴,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繁重操作自动化,正是信息化系统价值的体现。

软件需求分析的详细流程

第一阶段:总体把握,了解概况 接手一个项目,不要着急去了解需求,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客户访谈 输出成果:业务流程报告/调查报告(对客户方的组织业务概况和企业现状的一些总结) 第二阶段:详细了解业务,梳理业务流程 通过第一阶段的调研,了解客户业务概况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业务调研准备,开始进入正式的业务调研工作。这一阶段要对所有业务流程、业务单据、报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出业务架构,尽可能多的与相关基层人员进行诱导式的访谈,与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对主要的业务流程要有原型DEMO让客户操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访谈、业务分析、原型设计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需求细化和确认 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以及操作承建方提供的DEMO系统,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网络教育平台建议和简要需求分析及流程图

网络教育平台建议书 一、目的:加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名称:网络教育平台 三、建议方案: 1.教育平台所有使用者必须要注册、申请,获得管理员批准后方可使用,且需要区分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应该有独立的管 理系统。(学生权限基本包括:个人资料的修改、提问权限、作业上传,下载网站内的学习资料、在线测试评估,视频学习等。教师权限基本包括:个人资料的修改,对于学生提问的解答,学习资料的上传,在线评估的试卷编辑和设置,视频教学课堂的设置,学生权限的调整等。) 2.在学习材料板块中,学生可以向自己的任课老师提交自己的作业,学生可以下载自己权限内的学习资料和相关文献。(学生用户可以给指定老师 上传自己的作业,学生可以删除和重传自己的作业。教师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班级学生的作业,并将一些教学教案放在网站上。PS:个人认为学生将作业上传到网站上的这种方法很好,但方式不太好,建议将学生将作业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因为如果放在网站上的话,必须配备一台服务器,主要是用于文件的存放。按照一个学生每天发送一个1MB的文件计算,100个学生,10天就需要1G的空间。一个月不用,网站的流量就基本上用完,而且可用空间也基本没有了。所以个人建议网站主要用于存放教学资料下载。) 3.答疑系统可使用论坛模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答疑系统已经非常成熟,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论坛,可根据学生的权限,问题的类型等,进入 相应的板块进行提问回答,学生也可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习情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老师也可以参与互动,随时查看学生的动向,关注和关爱学生。) 4.在线授课主要的问题是网络的速率问题。可采用视频聊天室的方法,或者其他的解决方法,比如软件客户端,但需要有自己的服务器和购买相 关的软件。(想说明一点的是:无论是采取网站在线授课还是客户端在线授课,费用都是较高的。如果采用录制视频,学生点击观看学习,成本较低。个人观点:即使是在线授课,也不能保证学生一直在在线状态。或许可以借住第三方视频网站,在线教学等,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既可以实现预约功能,而且能随时和学生交流,并且成本较低。) 5.在线评估板块可以能够由系统自动评判学生的英语水平、成绩、性格特征等相关的分值。可参考在线测试答题系统。(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类似于网上的驾校模拟考试。) 四、总结: 网络教育平台的这四个基本功能,在现有的技术下都可以实现,其中权限管理和学习材料、答疑系统可以通过论坛解决。在线授课的实现模式还需要具体商讨,评估系统也需要具体细化,看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在费用上,一个在线视频教学系统基本价格大概在1万以上,文件上传和下载功能加上答疑系统大概在3000-5000,评估板块需要看是简单测评还是人工智能分析。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需求分析主要流程

1.1主要流程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围绕需求开发进行,包括制定及修改需求开发计划、开展需求调查以及分析、需求验证、需求规则说明制作、需求确认几个步骤。1.1.1制定及修改需求开发计划 包括建立需求团队的组织并授权、对需求分析阶段的WBS进行分解、协商并制定调查分析以及评审计划、评估工作量等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可控的进行。 1.1.2需求调查以及分析的过程 主要活动通过沟通、收集项目中的各级关系人的需求,形成需求调查报告。需求调查通过现场参观、开调查会、业务专家培训、询问沟通、设计调查表并调查、收集查阅记录等方式获取客户、用户各级组织对(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并识别客户以及用户的需要、期望、业务要求,归纳整理后形成需求调查报告。1.1.3需求验证环节 主要通过原型(Prototype)、POC(ProofofConcept)、用例(UseCase)或简单的功能列表的方式同客户、用户沟通逐步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等转化为软件系统需求。 (1)原型(Prototype)模拟最终软件的屏幕显示,这样用户可以看到最终软件将是什么样,有些原型可以模拟实际的操作,对关键的输入输出数据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模拟。对于用户体验为主的系统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POC(ProofOfConcept)原意是“为观点提供证据”。对于关键的技术或者业务模型,论证需求、设计的可实施性,评估和确认概念设计方案,POC的评价可能引起需求和设计的调整。一般来说,进行POC的条件:1.论证业务中涉及到的模型或者算法的可行性。2.论证技术模型实现的可行性、成本等。 (3)用例(UseCase):对(软件)系统如何反应外界请求的描述,是一种通过用户的使用场景来获取需求的技术。每个用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场景,该场

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图的练习)

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图的练习)

一、任务与目的 1.学习V isio软件的使用 2. 理解业务流程分析和画法 3. 利用业务流程来分析企业业务处理过程 二、原理(条件) 1.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之前,需要深刻的分析现有的业务流程,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或者重新制定 2.通过业务流程分析,进而理解系统的整体功能需求 3. 一台可以上网的PC机即可进行实验 三、内容 1.Visio的使用; 2.企业业务流程分析; 3.汽车配件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绘制; 四、步骤 1.了解Visio的工作环境: 1)工作窗口 2)视窗调整 3)任务窗口 4)小视窗 2.了解菜单项。 3.了解定位工具。 4.了解工具栏。 5.了解文件操作。 6.了解绘图页面操作。 7.针对第一个实验,绘制业务流程图

8.汽车配件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1)、销售管理: 对顾客的订货进行处理并回答顾客的咨询。包括订货处理、缺货通知、通知财务、制作销售报表等功能。这部分侧重的是对客户服务的,它是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的。是整个系统数据的入口处。 2)、采购管理(P2):

负责向供应商采购汽车配件并通知财务部门。包括采购配件、通知财务等功能。这部分侧重的是供应商的联系。它以采购配件为中心展开。 3)、财务管理(P3): 主要负责向顾客收款与向供应商付款。包括付款给供应商、向顾客收款、制作报表等功能。这部分管理这公司的资金方面。 4)、库存管理(P4): 主要负责对供应商收货与对顾客发货。包括验证发货给顾客、收取供应商发的货、通知采购部门到货、制作库存报表等功能。这部分管理这公司配件库存。 五、结论 第一个实验流程图 采购管理

房屋销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房地产销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行业。房地产销售是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房地产销售形式复杂、业务种类繁多,早起的手工销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房地产销售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销售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在各大中型房地产销售公司的房屋销售管理当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房屋销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 在房屋销售管理的工作流程中,需要完成很多的工作。这其中要填制大量的单据,而且在填制这些表单时,有很多的录入信息都是很重要的。例如,楼盘名称、楼房名称、房型信息、客户信息及房屋销售信息的反复出现,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录入,必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重了工作负担。(2)房地产公司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困难 现代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管理的工程中,主要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报表无法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畅通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无法实现跨区域的实时管理、监控以及如何满足集团公司多级管理的需求等问题。

(3)查询、统计困难 每天的房屋销售情况,客户退房、换房情况,这些大量数据的产生,都会加重查询统计工作的负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从房地产销售公司的角度出发,开发了房地产销售管理系统。 2、系统分析 (1)业务流程图:

公司违约主要流程次要流程客户违约 主要流程次要流程违约处理流程

(2)数据流程图:

(1)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述的功能分析,可以将房地产销售管理系统分为5大功能模块,即楼盘房屋资料管理、房屋销售管理、数据统计报表、基本数据录入编辑和系统维护。其中,楼盘房屋资料管理包括房型信息管理和楼盘房屋信息管理两部分;在房屋销售管理中,能够完成对房屋的销售及付款信息的管理、客户基本信息、客户退房及退款信息的管理;在数据统计报表中,能够完成房屋购订统计查询、房屋预定统计报表、房屋销售统计报表和客户数据分析等功能;基本信息录入编辑包括员工资料录入编辑和公司资料录入编辑两部分;系统维护主要能够完成系统初始化、数据备份、恢复及对用户信息维护及管理等功能。

酒店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及数据流程图

酒店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更好的管理和经营酒店餐饮行业。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关的开发人员。 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酒店餐饮行业的队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壮大,从事酒店餐饮行业的单位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各酒店餐饮单位都在尽量定制或购买各项业务的应用软件,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经营 和管理。为了让酒店更好的经营,我们组织开发了本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主要是面向酒店餐饮服务行业。 1.3 定义 酒店管理系统是帮助酒店自身管理和服务酒店客户的软件。 1.4 参考资料 ①《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孙涌等编著 ②《Delphi住宿餐饮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敬严东明马刚编著 ③《软件需求说明书(GB856T——88).doc》 ④《iso标准之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开发本软件是为了服务酒店,使得酒店更好的经营。适用于一些大中型酒店,主要用于就餐管理和住宿管理。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不过功能还可以增加,

完成后可以升级以增加功能和完善系统。 2.2 用户的特点 使用本软件要求用户熟悉Windows 操作,并且有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预计本软件将会在一些大中型酒店中得到广泛使用。 2.3 假定和约束 本软件由我们小组六个人共同开发,几乎不要经费,开发期限一个月左右。3.需求规定 3.1 对功能的规定 ①系统帐号管理 第一次用一个管理员账号(系统给定)登陆,登陆成功后,可以设置其他用户,包括密码、权限等。 ②就餐管理 为就餐客户查询并分配餐桌,纪录客户用餐情况并结帐。 ③住宿管理 为住宿客户查询并分配房间,纪录客户住宿情况并结帐。 3.2 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本软件主要用于管理,不是科学计算,要求计算的精度不是很苛刻。所以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用于计算的数用浮点数就可以了。 3.2.2时间特性要求 本软件运行的响应时间要求不超过1~2秒,基本能实现。 3.2.3灵活性 本软件具有升级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3输人输出要求

项目需求分析和调研实践过程

某集团船代项目需求分析和调研实践过程 此文档主要在于项目管理设置项目相关文档,有兴趣人员可以参考一下,对于项目管理和未来有此方向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流程再造方法论 -流程影射,系统评估,定义考核,再造建议 前言 本文档主要根据某集团船代项目需求分析和调研实践过程整理而得,描述从项目启动,调研到设计过程的大致过程叙述,重点在于咨询过程中涉及的需求分析和调研方法论,其他相关项目前期规划和调研可参考此方法论。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也希望能不断完善,谢谢!正文: 软件需求的定义: 根据IEEE软件工程标准词汇(1997年)中定义的需求为: 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和能力; 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求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和能力; 一种反映上述条件和能力的文档说明。 本项目简介 因某某集团船代业务发展需要,加上目前的系统存在很大问题,也不能涵盖目前的所有业务需求,需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是否需要上一套

新的船代系统,新系统需要整合目前的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同时满足业务的需求和未来发展。 适合读者 此文档适合信息系统项目咨询规划和分析的相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前期方法论参考之用。 目录 1.项目启动 2.项目调研 3.项目规划与考核指标 4.撰写SOR 项目启动 1.与成员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 召开项目总启动会议,介绍项目组相关人员以及此项目的主要目的和要求,企业简单本项目涉及的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部门和目前主要组织结构。例如船代项目我们在这一个环节我们了解到了整个船代所涉及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 集装箱进出口业务 散杂货进出口业务 箱管

订舱 根据业务的分工部门的分工也不同。以后的调研思路我们也可以按照这样两种业务流程主线去咨询调研相应的部门与人员。 2.安排项目相关人员 根据业务主线(集装箱进出口,散杂货进出口)整理调研思路,要求企业根据提供的业务主线流程,和部门结合分工安排,组织各部门主要相关人员积极配合项目未来的调研。 3.出初期调研时间和相关人员安排表 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出具具体调研时间和人员安排表,时间项目组掌控制(需要和业务部门协调),人员安排需要业务部门提供详细人员名单资料。以便项目成员和企业相关部门人员提前做好调研准备(安排相关人员和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根据时间人员安排表,做好前期调研准备。 注:在调研具体调研前,我们因该知道所有物流在运作过程中碰到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出错率 时效 成本 结算 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以此作为主导的思路问问题,才能找出目前的问题所在。也就是未来规划后的系统的价值所在。

需求分析及其格式流程图

电子政务的需求分析: 针对G to B做的需求分析: 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是建设服务性政府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迅捷的信息和服务,提供"一站式"办公方式,减少分支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基于当前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技术已成熟。所以江丘市政府完全可以开发一个电子政务平台。针对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对于一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有金钱来创办这套信息系统。所以,从经济上讲,就是九牛一毛的事!这是完全行得通的! 3 操作可行性分析 现在的社会上每年有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大学生找工作到一个关于自己本专业的工作是难之又难。人才方面可以说是供大于求。而且,所设计出来的系统,简单明了,一般的市民都是可以进行操作!所以,从技术上

讲,这完全是可以行的通的! 业务流程分析: 信息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具体的了解江丘市政府的一些政策和各种信息,了解政府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包含哪些内容,以便于为自己的企业做出决策!就如时代所说:信息就是金钱啊! (一)业务流程图 名称登记服务: 企业名称登记是网上工商的服务内容。尽管该业务由工商部门主管,但在办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范围。在传统政务的办理方式下,这需要申请人拿相关材料到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自行办理,由于业务流程复杂、办公地点分散,从申请到办结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电子政务的办理方式下,企业用户只要在电子政务网提出申

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后,即可在网上查询和跟踪办理过程。类似以下的过程,都可以轻松的在网上办理即可。如: 1、"网络信息服务"注册登记 2、2、工商管理部门的名称预核准 3、3、文化管理部门的筹建审批 4、4、公安机关的网络安全检查 5、5、消防安全部门的消防安全审批 6、6、文化管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的发放

怎样做需求分析之十三:分析之行动图和状态图

怎样做需求分析之十三:分析之行动图和状态图 作者: fangang发布时间: 2012-04-11 10:23 前面,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用例分析及用例图。用例图,无疑是功能分析、角色分析,以及流程分析的利器,它将我们要开发的系统,清晰而详尽地描述出来。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例图也不例外,也有自己不利的一面。在我看来,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生动形象。 什么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就是说,用例说明中对业务流程的描述,过早地将系统的整体流程,分散到了各个用例中了,丢失了对业务流程的整体描述。不生动形象,则是说用例说明中对流程的描述都是用枯燥无味的文字来表述的,缺乏生动形象的图形表示。针对这些不足,UML的另外两种视图,可以有效地弥补用例图的缺陷。它们就是行动图与状态图。 行动图(Active Diagram),比较类似于我们过去绘制的流程图,是UML中描述流程与分支的视图。在行动图中,往往是从一个实心圆的起始节点开始的。最频繁使用的则是活动节点了,它表示的是业务流程中的一项活动。活动节点可以表述为一个活动短语(如下订单),可以表述为一个表达式(如len=a.length+x),还可以表述为一个消息(如send(msg))。同时,将各个活动节点连接起来的一个个实线箭头,表明了各种活动之间的流转顺序。

在各种业务流程中,毫无疑问会有许多的分支。在行动图中,分支用一个菱形来表示。一个指向菱形的箭头,表示流程进入分支,另外两个或多个从菱形伸出的箭头,则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分支流。而菱形本身,则表示为一个条件判断语句。 另外,业务中的各个流程还会分岔与汇合的情况。分岔,表示在某个时间点上,同时开始两个业务流程,这两个业务流程是同步进行的。分岔用一个入箭头,一根横杠,与两个出箭头表示。汇合,则表示,只有在两个流程都完成的情况下,才会进入下一流程,否则只能等待。汇合则用两个入箭头,一根横杠,与一个出箭头表示。 最后,用一个或多个带环的实心圆,表示的是活动图的终止节点,代表了业务流程的终结。以上这些元素,就组成了一个基本的活动图。然而,基本的活动图还不能完整的反映我们的业务流程,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基本活动图的基础上增加元素。现在我们来看看泳道与业务对象流。 如图就是一个带泳道的活动图,图中每个泳道代表一个参与者的业务操作,而整个图形表述了多个参与者间的协作过程。起初我比较爱绘制这样的活动图,但后来常常感到绘制泳道是

需求分析流程需求产品

需求分析 一.流程 ->1.需求分析(战略层,发现有效需求,排期)- ->2.功能设计(范围层,用哪些功能来实现这个需求) ->3.交互设计(结构层,将功能带入到产品里,将抽象的功能具象成按钮)->4.视觉设计(表现层) ->5.开发测试(走查) ->6.上线运营(循环) 二.需求 通俗来说即谁在什么情况下想干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了“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用户目标”。 目标用户: 是在人群细分的基础上得出的,需要考虑细分时的潜在用户量(市场份额)和用户质量(市场价值)。比如说做外卖市场,目标用户想当然的可能就是有定外卖需求的人,这当然没错,只是把用户群体定得太局限,也太浅显了。 020本质上是懒人经济,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懒和信息不对称。从潜在用户量的角度想,没有定外卖的习惯但是对新的菜品有强烈好奇心的吃货,是否也是我们的用户呢?从用户质量的角度想,主打高校市场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主流消费用户的习惯,那主打白领市场就可能是想快速抢占用户并得到流量变现。使用场景: 是需要根据具体场景特点来分析如何满足需求。比如分析观看视频的用户在移动场景下的特点是移动频繁、注意力不易集中、流量有限等,那对应的视频类产品设计原则就会考虑让交互易单手操作、视频精简而亮点集中(如万万没想到等10分钟左右的搞笑视频)

用户目标: 即我们日常讨论的用户的需求。然而表层的目标和底层的需求还是有差别的,目标是不同用户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对自己的需求做出的一种反馈,由于大众认知偏差大,所以需求相似但目标相异,这就要求我们在众多的用户反馈中去剖析提取真实的需求。比如对于打折商品,用户的目标可能是需要查看商品折前折后价方便对比,但可知用户的需求是想知道商品的打折力度,其性价比的上升程度,从而确定购买决策,所以对此我们应该直接提供“省了多少,已有多少人下单、多少人好评”等这种辅助用户进行购买决策的信息。 三.产品 是指满足人们某种需求并能被使用和消费的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这里就涉及到了“使用人群”“主要功能”“产品特色”。 使用人群: 指经过需求分析和性价比考量后确定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制造者会分析这个产品会被哪些人需要、这些人有没有盈利价值、产品做起来难不难。使用人群也涉及到了一个概念:用户自画像(即用户信息标签化,以后再详细讨论这点) 主要功能: 也就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根本原因,解决用户的核心需求。 产品特色: 核心需求容易抓,用户为何选你不选他?这便是同行竞争的核心点,也是运营推销的切入点。 优秀的产品: 首先要能解决需求,这是产品的根本价值所在。其次是要有良好体验,这是产品出类拔萃的前提。最后还要有用户粘性,这是商业价值的源头。

流程的客户需求分析

制造型企业的流程分析:流程的客户需求分析 流程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是工具,所以流程管理的责任人应该是流程穿过的各组织的管理者。业务流程面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客户需求,需要得到及时地调整和改良。但是如何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这就必须在对流程进行分析,以得出对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良的依据。流程分析是流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流程分析,首先要找出、定义需要分析的流程,其次才是分析。流程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内容:第一,分析业务流程的客户及客户需求,分析业务流程是否满足其客户的需求,分析目前的流程是否是最佳解决方案; 第二,分析整条流程运行所消耗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时间资源(流程周期)、财物资源,分析这些资源是否充分得到了运用,是否存在压缩的空间; 第三,分析流程的瓶颈环节,以消除这些瓶颈的消极影响; 第四,分析流程的内部控制及控制风险,分析整条流程的控制程序是否设置健全并得到遵守 第五,分析流程的稳定性,分析流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流程变动风险。 以上五条流程分析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而非相互独立,在实务中结合使用,往往能揭示出流程管理中深层问题,使流程得到更好调整和改良。 流程分析(一):流程的客户需求分析 以一个制造型企业为例,她的经营活动可以用以下这条供应链来描述。 供应链实际上是企业的一条主流程,它是由采购管理流程、制造管理流程、物流管理流程、销售管理流程、客户服务流程前后连接而成。当然,整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财务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流程的支撑。整条供应链运行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财物资源等不断转换,最终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以使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得到增值的过程。 流程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常,我们都把企业的客户划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所谓外部客户,就是那些已经、正在、潜在的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他们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即执行流程的目的。 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并不只是那些直接接触外部客户的部门(销售部门)的责任,而是整个企业流程的责任。直接与外部客户接触并为其提供服务的部门应是企业最主要的内部客户,如市场策划部门、销售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产品的工程安装部门。这些部门可以统称为营销类部门,处于供应链的末端,只有使它们很好地得到企业内其他组织的服务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外部客户,使外部客户满意。 不管是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流程管理得最终目的都是能更好地为外部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需求,首先要知道客户的需求信息。获取这些信息主要有两个途径:外部获取和内部获取。 一、从外部获取客户需求信息 从外部获取客户信息,也有两个途径:一是从社会宏观环境中的变化中发掘客户需求信息;二是从客户那里直接获取需求信息。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地机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而且由于需求分析错误造成根本性的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一个项目的成功软件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 一、软件需求分析理论 如果我们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软件需求分析,可以将一个应用软件定义为S,可能应用软件涉及功能性问题非常广,我们用抽象化理论分析,可以划分为各个功能域,可以用D1、D2、… Dn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描述为 S={D1,D2,D3,…Dn} 但是,功能域Di依然存在着有若干个问题P1、P2、P3、… Pm组成,并且每个功能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我们可以表示为 Di={P1,P2,P3,…Pm} 同样,功能Pj有若干个行为F1、F2、F3、… Fk,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方法Pj={F1,F2,F3,…Fk} 一个软件包含了所有功能的集合,同时包含了实现所有功能的所有方法和算法描述。需求分析是依据于用户需求,经过需求问题识别,进行分析、消化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分为四个阶段,形成用户需求与设计同步,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目标。 需求分析方法始终贯穿着吸收、同化、贯彻方法和手段,用商业化行为解决需求与实现中存在的矛盾,解决用户需求与商业化产品融通,解决规范与个性化追求。 二、软件需求分析目标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实现目标: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面的描述,帮助用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促使用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面地思考软件需求; 2)了解和描述软件实现所需的全部信息,为软件设计、确认和验证提供一个基准; 3)为软件管理人员进行软件成本计价和编制软件开发计划书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的步骤

目录前言1什么是需求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周期的作用。 2 在需求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2.1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2.2 第二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 2. 3 第三阶段项目详细需求分析前言需求对于我们IT人来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如何在项目开发周期做需求那就是各有各的道了下面是我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做需求的理解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不同的感官。1什么是需求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周期的作用。对于需求概念来讲就是功能质量约束。在整个开发周期中需求是整个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成功则软件风险就减少了一半。这么一讲还是蛮空洞的对于我们来讲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它的流程是什么每步流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本人在需求操作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第二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第三阶段项目详细需求分析。2 在需求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 2.1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确定项目的大背景就是充分的了解项目的领域客户对项目的期望值。其次对于企业项目来讲在确定项目目标后还要进一步的了解客户的企业框架。当前项目在企业框架中位置第三方接口定义等等。在考虑到完成业务上的预景后接下来就是项目实现技术实现方案选择实现项目的技术框架通常包含开发平台第三方组件硬件环境测试环境部署环境等第一阶段的配置项为《企业建设方案》 2.2 第二

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在确定了需求的大背景下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内容就是确定项目的核心功能关键的质量和相关的约束。在这边我要着重向大家说明一下温昱老师的二维需求表。表的格式为功能质量约束业务及需求用户级需求开发级需求功能软件功能又分关键功能次要功能等。在第二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分辨并整理关键功能和次要功能。根据项目的规划找出当前需要实现的关键功能与此同时对于高风险技术风险大的功能或者关键功能中相互冲突的功能进行前期取舍。当然啦在取舍和确定具体的功能范围还是要和客户之间相互沟通的最后要补充一点的就是确定关键功能这个过程是不停递归的一个过程。质量一般质量分类包含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展可维护可移植等。在需求分析中和关键功能一样要根据项目的愿景进行关键质量的筛选。在某种情况下软件的质量之间还是有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如可维护性和性能是一对对立的两兄弟。我们还需要对这样的关键质量进行必要的取舍。在作出这样的取舍依据的标准就来源于我们需求的第一阶段的工作。约束软件的约束分好多的角度业务级约束举例项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信息来源于企业人事系统用户级约束举例使用客户用一部分是残障人事等其包含了藏语用户等开发级约束举例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在调研并完成这样的二维需求表后及时的和客户沟通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案例

11.假设你在一所职业高中工作,负责该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财务科长请你研究用学校拥有的微型计算机生成工资明细表和各种财务报表的可能性。请详细描述你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 答:通常,结构化分析过程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3个阶段。下面分别叙述这3个阶段的分析过程。 (1)问题定义 从何处着手解决财务科长提出的问呢?立即开始考虑实现工资支付系统的 详细方案并动手编写程序,对技术人员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在这样的 早期阶段就考虑具体的技术问题,却很可能会是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会计部 门(用户)并没有要求在学校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仅仅要求研 究这样的可能性。后者是和前者很不相同的问题,它实际上是问,这样做预期 将获得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开发这个系统的成本吗?换句话说,这样做值得吗? 优秀的系统分析员还应该进一步考虑,用户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财务 科长为什么想研究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的可能性呢?询问财务 科长后得知,该校一直由会计人工计算工资并编制财务报表,随着学校规模扩 大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每个月都需要两名会计紧张工作半个月才能完成, 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今后学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人工计算的成本还会进 一步提高。 因此,目标是寻找一种比较便宜的生成工资明细表和各种财务报表的办法,并不一定必须在学校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财务科长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描述应该解决的问题,而是在建议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解 决方案可能是一个好办法,分析员当然应该认真研究它,但是也还应该考虑其 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选出最好的方案。良好的问题定义应该明确地描述实 际问题,而不是隐含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员应该考虑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预期的项目规模。为了改进工资支 付系统最多可以花多少钱?虽然没人明确提出来,但是肯定会有某个限度。应 该考虑下述3个基本数字:目前计算工资所花费的成本,新系统的开发成本和 运行费用。新系统的运行费用必须低于目前的成本,而且节省的费用应该能使 学校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收回开发新系统时的投资。 目前,每个月有两名会计用半个月时间计算工资和编制报表,一名会计每 个月的工资和岗位津贴共约2000元,因此,每年为此项工作花费的人工费约2.4万元。显然,任何新系统的运行费用也不可能减少到小于零,因此,新系统每 年最多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是2.4万元。 为了每年能节省2.4万元,投资多少钱是可以接受的呢?绝大多数单位都 希望在3年内收回投资,因此,7.2万元可能是投资额的一个合理的上限值。 虽然这是一个很粗略的数字,但是它确实能使用户对项目规模有一些了解。 为了请客户(会计科和学校校长)检验分析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规 模的认识是否正确,以便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发出确实能满足用户实际 需要的新系统,典型地,分析员用一份简短的书面备忘录表达他对问题的认识,这份文档称为“关于系统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见表2.1)。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步骤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步骤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1主要步骤 遵循科学的需求分析步骤可以使需求分析工作更高效。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如图2-3所示。 需求涉及的方面有很多。 在功能方面,需求包括系统要做什么,相对于原系统目标系统需要进行哪些修改,目标用户有哪些,以及不同用户需要通过系统完成何种操作等。 在性能方面,需求包括用户对于系统执行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度等指标的要求。 在运行环境方面,需求包括目标系统对于网络设置、硬件设备、温度和湿度等周围环境的要求,以及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等软件配置的要求。 在界面方面,需求涉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的限制及方式、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求等问题。 1.1.1获取需求,识别问题 开发人员从功能、性能、界面和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识别目标系统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哪些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就是对需求的获取。开发人员通过调查研究,要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模型和用户对新系统的设想与要求。 此外,在需求的获取时,还要明确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和容错能力等其他要求。比如,多长时间需要对系统做一次备份,系统对运行的操作

系统平台有何要求,发生错误后重启系统允许的最长时间是多少等。 遗漏需求是最难修订的需求错误。 获取需求是需求分析的基础。为了能有效地获取需求,开发人员应该采取科学的需求获取方法。在实践中,获取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操作、建立原型和研究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需求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用户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开发人员便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采用这种方法时,调查问卷的设计很重要。一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合理地控制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比例。 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不受限制,自由灵活,能够激发用户的思维,使他们能尽可能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对开放式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工作会比较复杂。 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预先设定的,用户从若干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问题便于对问卷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但是会限制用户的思维。 访谈通过开发人员与特定的用户代表进行座谈,进而了解到用户的意见,是最直接的需求获取方法。为了使访谈有效,在进行访谈之前,开发人员要首先确定访谈的目的,进而准备一个问题列表,预先准备好希望通过访谈解决的问题。在访谈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要注意态度诚恳,并保持虚心求教的姿态,同时还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由于被访谈的用户身份可能多种多样,开发人员要根据用户的身份特点,进行提问,给予启发。当然,进行详细的记录也是访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访谈完成后,开发人员要对访谈的收获进行总结,澄清已解决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注用户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言语。 --JakobNielsen 为了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有时候开发人员还会以用户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现有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更直接地体会现有系统的弊端

需求调研流程与相关要求

文档类型Document Type 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 教案研究文档仅供收件方查阅 文档编号Document Code 版本 Version 共12 页0.8 业务需求调研大纲 Prepared by 拟制王飞 Date 日期 2011-2-11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Copyright ? BroadenGate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Catalog 目录

1需求调研流程 1.1 调研整体流程

问题识别: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需求包括:功能、性能、环境、可靠性、性、保密性、用户界面、资源使用、成本、进度。同时建立需求调查分析所需的通信途径。

●分析与综合:从数据流和数据结构出发,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功能,找出各元素之 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它们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并剔除不合理部 分,综合成系统解决技术方案,给出目标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常用的分析方法 有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数据流图DFD、数据词典DD、加工逻辑说明)、描绘系统数据关系的实体关系图ERD、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方法JSD、面向对 象分析方法OOA(主要用UML)、对于有动态时序问题的软件可以用形式化技术, 包括有穷状态机FSM的状态迁移(转换)图STD、时序图、Petri网。每一种分析 建模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可以兼而有之以不同角度分析,应该避免陷入在软 件需求方法和模型中发生教条的思维模式和派系斗争,一般来说结构化方法用于中 小规模软件、面向对象方法用于大型软件。] ●编制需求分析文档 ●需求评审 1.2 组成部分关系 需求分析可分为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制需求分析文档、需求评审等四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软件所期望的用户类;获取每个用户的需求;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分析员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软件组件;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讨论得出实施优先级;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和模型;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与用户达成共识。

超市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超市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引言 本超市管理系统编写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小型销售,库存的系统模块的软件的可行途径与使用方法。 编写目的 21世纪,超市的竞争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竞争已不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技术的提升和管理的升级是超市业的竞争核心。零售领域目前呈多元发展趋势,多种业态:超市、仓储店、便利店、特许加盟店、专卖店、货仓等相互并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成为超市营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了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尽可能杜绝商品流通中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资金流失不明显向,商品进销存领域迫切需要引入信息系统来加以管理,而商品进销管理系统是当前应用于超市或者公司管理的系统的典型代表,故研究进销管理成为当前趋势所要求。 系统实现目标 (1)大大提高超市的运作效率; (2)通过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辅助提高超市的决策水平; (3)使用本系统,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增强超市扩张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产品适用范围

本产品能具体化,合理化的管理中小型超市中的商品信息,如进货,库存,售货信息,用结构化得思维方式去了解超市的基本运作原理和超市各分系统的程序设计。二需求规定 信息与功能描述 2.1.1用户流程分析 超市管理中主要包括对进货流程和销售流程的管理。 (1)进货流程 负责进货的人员从仓库人员那里获得货物需求信息,查询该货物信息,然后联系该货物的供应商,并向供应商提供所需货物清单及数目。供应商接收需求信息,向超市配送货物。超市人员在货物到达时负责清算核实货物信息,并将每件货物的信息录入本系统的库存子系统。 (2)销售流程 客户进入超市购物后,结算时,由销售人员合适该商品信息,将客户所购商品信息录入到本系统的销售子系统中,并从库存子系统中删除该商品相关信息。 2.1.2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1)库存信息管理 对超市库存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商品数量的管理。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可以对库存中的商品进行录入、查询、统计、修改信息等操作。并可将查询和统计结果打印出来。 (2)商品信息管理 对超市商品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单个商品信息的管理。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可以对商品的名称、生产商、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进行查询等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