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实习学生:班级:专业:

1,实习目的

通过对部分典型地区土壤类型与形成的环境的考察及对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观察和分析,结合周边环境和成土母质,掌握土壤类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剖面的挖掘,层次的划分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活性关系,深入的理解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人类活动对土壤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夯实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野外的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

2实习计划

2014.5.20上午进行实习安排及安全教育。下午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创新科

技园区挖掘并观察农业土壤剖面

2014.5.21去山东沂源县观察溶洞及棕壤褐土典型性状

2014.5.23去济南黄河大桥观察河滩潮土

3实习内容

3.1概述

调查泰安――沂源及黄河滩地质地貌情况,观察棕壤、褐土潮土形成条件、过程、土壤属性,分析土壤肥力特点及改良措施;观察岩溶地貌特点、形成条件、溶洞特点及形成原因等。

农业土壤剖面点的选定、剖面挖掘及观测,土壤样品的采集;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实习中调查土壤的生产性能及改良措施。土壤质地、结构、含水量等的野外观察判断等。关于实习地的概述:

沂源简介:沂源县地处山东省的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该县属中低山丘陵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沂河流向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名山头1983座,最高点鲁山为群峰之首,山势挺拔

峻秀,风景迷人,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第四高峰(泰山1545蒙山1156崂山1133徂徕山1027)。最低点东南沂河谷地,海拔180米。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地等。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沂河流经山东、江苏8县市,沂源境内全长84.6公里。

沂源溶洞简介: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

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

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3.2棕壤

1.地理分布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土,在欧洲分布广泛,尤以西欧以及北欧的瑞典等国为多,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北部和日本。在我国,棕壤集中分布于暖温带的湿润地区,纵跨辽东与山东半岛,带幅大致呈南北向。

2.棕壤形成条件(我国):

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母质:花岗岩、片麻岩、部分黄土性物质。

3.形成过程:粘化过程,淋溶过程,生物循环过程

4.基本性状:自然状态下剖面构型为o—ah—bt—c型。

凋落物层(o):ah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9%,向下急剧降低;

中性-微酸性,

bt层鲜棕色,粘粒聚积,质地粘重,棱快结构,铁锰胶膜多。

5.改良利用

增施有机肥,农林水利等综合措施,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观察过程及性状记载

此土壤剖面位于一处斜坡上,为不是很典型的棕壤自然剖面,植被种类为针阔混交林,优势种为松树。剖面分四层ah(0-10cm)、b(10-37cm)、bc(37-

53cm)、c(53-63cm)。其层与层间均为平直,第一第二层第四层为明显层次,第二层为,模糊。第一第二层为润,三四层为湿。除却第一层为轻壤外,其余三层为砂壤。从上至下石质含量越来越高(无-少-中-中)。石质大小在前两层为0.2-1,后两层为1-3,土粒结构为块状。土壤孔隙形态为囊腔状-管孔状-管孔状-不规则。孔隙大小为中-小-小-大。孔隙多度:中-多-多-少。石灰反应均不明显。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及部分黄土型母质。各层ph值分别为:ah:4.0,b:4.5,bc:5.0,c:5.5-6.0。

3.3褐土

1.地理分布

褐土又名褐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山地和丘陵地区。

2.形成条件(我国):

气候:半湿润地区,季风影响明显

植被:夏绿阔叶林、阔叶林,灌丛或草原植被。

地形:山地丘陵等

母质:石灰母质,黄土性母质为多。

3.形成过程

粘化过程:钙化过程:生物积累过程:

4.基本性状

褐土的典型剖面构型为ah-bt(ca)-c型-r。

腐殖质层一般为10-15厘米

钙积层的石灰多呈假菌丝状和结核状。

粘化层明显

剖面上部为中性反应,下部呈碱性反应.

5.改良利用

水土保持

合理施肥

因土种植,发挥土壤潜力优势

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观察过程及性状记载

此土壤剖面位于竹林斜坡上,为不是很典型的褐土自然剖面,剖面分四层o (+13-0cm)、e(0-9cm)、b(9-34cm)、c(34-50cm)。其层与层间均为平直,第一第三层第四层为明显层次,第二层为,模糊。颜色分别为:深褐-深褐-褐-棕褐。第一层为干,二三层为润,四层为湿。除却第二层为轻壤外,三四层为中壤。从上至下石质含量为(中-少-多)。石质大小为0.2-1,1-3,3-5。土粒结构淋溶层是团粒状,下两层为块状。土壤结构强度为弱-中-中。松紧度为:疏松-松-松-稍紧。土壤孔隙形态为囊腔状-管孔状-管孔状-不规则。孔隙大小为中-大-大-小。孔隙多度:中-多-多-少。石灰反应为强烈。土壤母质为石灰母质,黄土型母质。各层ph值分别为:e:7.0,b:8.0,c:7.0-7.5

3.4潮土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而得名。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多数国家称此类土壤为冲积土或草甸土。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将其列为冲积新成土亚纲。在中国曾称冲积土,后又相继易名为碳酸盐原始褐土、浅色草甸土和淤黄土,1959 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后定为现名。

地理分布:集中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泛滥地和低阶地。在中国,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及其以南江苏、安徽的平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河、湖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形成过程:土壤腐殖积累过程较弱。具有腐殖质层(耕作层)、氧化还原层及母质层等剖面层次,沉积层理明显

利用改良:

1.发展灌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并建立排水与农田林网,是改善潮土生产

环境条件,消除或减轻旱、涝、盐、碱危害的根本措施,也是发挥潮土生产潜力的前提。

2.培肥土壤,扩大高产、稳产农田。首要是解决有机肥源,实践证明,种植

绿肥是开辟有机肥源的重要途径,但有很多具体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再者是增施磷肥的同时,注意施用磷肥效果,局部地区(块)开始缺钾,应适当补施,配合施用微肥。

3.改善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适当配置粮食与经济作物、林业和牧业,

提高潮土地产量产值和效益。

观察记载:这个土壤剖面挖掘于济南黄河大桥下黄河滩边上的斜坡上,典型潮土剖面。植被类型为草甸,优势种为杨树。剖面分3层a(0-52cm)、b(52-

93cm)、c(93-110cm)。其层与层间均为平直,过渡幅度明显。图层颜色分别为

白-褐-黄。第一层为干,二三层为润。第一层质地为松砂,第二层为轻壤,第三层为砂壤。从上至下石质含量均无。土粒结构第一层第三层为片状,第二层为团块状。土壤结构强度为弱-中-弱。土壤孔隙形态为囊腔状-管孔状-囊腔状。孔隙大小全为小。孔隙多度都是少。石灰反应为强-烈-强。土壤母质为黄河冲积母质。各层ph

值分别为:a:7.0。b:7.5。c:7.5

3.5农业土壤

我们选择的地点是在山农大试验地潮棕壤性质较为典型的东南部挖掘土壤剖面,剖面点所在地貌类型为麓原和冲积平原,该地点的土层包括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土层颜色以棕黄色为主,到心土层2时颜色发生变化为由灰白色到红色,心土层3、4颜色为红褐色和灰褐色。干湿度为润,耕作层土壤质地为轻壤,

心土层质地较为复杂分别是砂壤、中壤、黏质砂土和重壤。砾石较少,少部分小碎石处于半风化阶段,由此可见该地的土壤发育相对较好,土壤结构以碎屑状和粒状为主,结构强度为弱。土壤松紧度不均一,耕作层较为疏松,犁底层和心土层稍紧在4个底土层中,底土层1强度最高,其他底土层都是稍紧。土壤孔隙较多,孔隙形态多为囊腔状,只有心土层中有少部分孔隙为管孔状,其孔隙大小都小于5mm,

透气性相对较好,因此土壤耕作性状很好,比较适合作为耕作土壤。土壤中含有少量新生体主要为铁锰和腐殖质,红褐色和白色,新生体的形态为结核状和磬层。在耕作层中含有较多的根系,类型是草根,土壤动物只发现其少数的蚯蚓。通过对土层进行ph测定,该地的土壤ph值在5到5.5之间呈酸性,取少量土壤滴加盐酸无石灰反应,说明此土壤不是由石灰岩发育而来。

4总结

第二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三天的时间,我从辽北看到辽南.

经历了从沙漠到大海的变化,我终于在如此近的时间内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见到的大海--尽管我见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科尔沁的白白沙子和丹东红红的海滩是我现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近.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近的彰武、康平、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近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

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两.

第三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近.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近的彰武、康平、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近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两.

第四篇:土壤地理学实习心得

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

一眨眼,为期一周的实习就这样过去了,然而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却学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关于实践的方方面面,也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而在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经验着实令我们受益匪浅,以下便是对于实习期间的

实习工作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对于今年刚学习接触专业基础课的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有利于增加我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领悟。第一天,我们首先了解了下蜀实习林场的基本概况,林场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东与句容县林场接壤,北靠下蜀乡,西部和南部与亭子乡毗连。林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干湿寒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据句容县气象站和林场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16.7℃ 。历史最早初霜10月27日,最晚终霜4月16日。平均无霜期233天。日平均高于l0℃的植物生长期为266天,总积温4859.6℃。年平均日照21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年平均降水量l055.6mm,但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达1408.3mm,最少为425.2mm,降水以夏季最多,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各月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超过20m/s,春夏两季多偏东风,秋冬两季多东北风。初雪日期最早为11月20日,最迟在3月27日。

林场座落在宁镇山脉东段的武歧山、空青山南侧,宁镇山脉是东西走向,形成天然屏障,使北风和西北风难以长驱直入,对林木生长有利,林内的常绿成分也较多。根据传统的观点,下蜀林场属于黄棕壤土壤地带,但是传统的看法只能适合于大范围的土壤地区,对象下蜀林场这样小范围内,其土壤类型可能就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分类观点。本地的地带性植被为带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场内的天然林以栎类次生林为主,并杂有化香、枫香、黄连木、刺楸、朴树、榉树、榔榆、黄檀、响叶杨、山槐、三角枫、五角枫、野漆树、盐肤木、皂荚、野柿等落叶树种,以及冬青、枸骨、石楠、乌饭树等常绿树木。

第三天,在对实习林场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到了下蜀实习林场,要对空青山和武岐山进行土壤剖面的挖掘。首先是在空青山的山顶,然后是武岐山的山腰以及松林中,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轮流分工,虽说爬山挖剖面累了些,但是却很开心。

我想,对于土壤学这种需要实践和理论想结合的学科来说,野外实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正是学院安排我们外出实习的目的。通过亲身实践,我们能够从中对自己在土壤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获得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从而便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利用专业相关的技能。邓小平也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习,我们才能在巩固消化课堂知识的同时,对课堂上的知识也是一个检验和融会贯通的过程,而且,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发展的引擎,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锻炼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将其发展和完善。对于我们来说;想要成长,就需要勤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逐步完善的同时,进行创新。

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我们,由于不断地吸收消化知识,但是却没有直接感官上的对知识的感受,往往感觉到枯燥乏味,但到了山上实习之后,气氛以及学习的趣味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譬如挖掘剖面时的神速;对剖面修整的细心程度以及层次的划分,但是感觉上了好像有些许的脱节,首先就是感觉缺乏实际操作、实物属性认识方面经验的欠缺。譬如;土壤剖面规格、朝向、层次的划分等。而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细心地讲解,将在学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中关键点的回放,使得课堂上的平面效果与实践中三围得到有效融合,同时也在其中加入了新的知识,例如我们所携带的袖珍经纬仪的操作使用等等。

在本次的实习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热情配合,使本次实习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而在本次的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因为是自己亲身操作感受过,所以深深地记在了心上,虽然只是短暂的实习,却也使我们明白了“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一个知识的由来,是经过了无数的实践和努力,敦促我们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不要放松实践经验的积累。

第五篇:土壤地理学实习目的

一.【实习概况】

为配合土壤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我们在罗献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2014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

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大明山地区的土壤的主要类型、性状特征及分布规律。

二.【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和其它地理环

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实习时间地点】

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

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

6月18日:广西大明山

五.【实习内容】

大明山概况:大明山,是广西弧形山脉的组成部分。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红水河和右江之间,上林、武鸣、马山3县交界处,跨越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个县,西坡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0公里,宽约25公里,与东面的大瑶山等合成广西弧形山脉。北回归线通过大明山区。山体海拔最高为1700多米。山脉北段地层以泥盆系砂岩、砾岩为主,南段中部为寒武系砂页岩,两侧为泥盆纪的坚硬砂岩,往外则为石炭纪石灰岩。

大明山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原始森林、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物种及古老的地层,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生物宝库。

大明山为广西中西最重要的水源中心,发源于大明山的大小河流共33条,年

降雨量在2600mm左右,是广西山字形山脉的组成部分,并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

大明山山高林密,具有典型的山地森林景观和气候,是广西水盐涵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从大明山土壤的成土因素中的气候环境分析,北坡属于中亚热带,南坡属南亚热带。土壤类型的发生分类与气候带密切相关。

6月16日我们跟随罗老师在大明山西南坡麓地带对赤红壤进行观察。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选好地点开挖,一般挖成 12米的长方形垂直地面的

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观察面应该向阳。剖面挖就后,先安置好皮尺,再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

:赤红壤土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页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a层;a/c层;c层;但是b层不明显。

土层深度: a ; ac ; c。

土壤紧实度: a松软 ; a/c紧实; c很紧实。

土壤酸碱度:a 4.4; a/c 5.2; c 6.0.

根系分布量: a粗、多 ; a/c细、少 ; c 很少。

动物活动深度: a无 ac有蚂蚁 c有蚯蚓

赤红壤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此处不能由颜色分出层次,根据c层有岩石颗粒,岩石的磨圆度小可以知道此处为c层,并且赤红壤属于原位残积。c层以上有明显的a和c层的特征,所以为

a/c层。a/c层以上是a层。由于降雨量大,砂页岩砂性大,孔隙度大,水分移动

强烈,淋溶程度大,所以很难有淀积层的出现。雨热同季,形成高度的风化,盐基离子已经淋溶掉了,剩下铁铝氧化物,所以呈现酸性。铁铝氧化物在大量降雨的作

用下,不呈现红色而是呈现偏黄色。深层土壤有蚯蚓分布,表明土壤有机质比较丰富。赤红壤的粘粒含量很高,质地粘重,但由于氧化铁和氧化铝胶体形成的结构体,致使土壤的渗透性还比较好,滞水现象不严重。

赤红壤区土壤养分和酸性次于砖红壤,强于红壤。其地带性植为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可种植龙眼、荔枝、甘蔗、洋桃、香蕉、芒果等,还可以种植药材,首乌、杜仲、灵芝、三七等,大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为我国冬季蔬菜的产

6月17日我们在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村的弄拉自然保护区对棕色石灰

土和黑色石灰土进行观察。

棕色石灰土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石灰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a ; b ; c。

土壤紧实度: a紧实 ; b比较紧实; c很紧实。

土壤酸碱度:a 5.6; b 6.8; c 6.0.

根系分布量: a 细、多; b细、少; c 基本没有。

动物活动深度: a无 ; b无; c无。

棕色石灰土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棕色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为低矮的石灰岩山丘区,以中国广西西北部及北部石山地区面积较大,常见于山麓坡地或微呈起伏的山间谷地。周围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是亚热带石灰岩的古老风化壳,因

遭受强烈的淋溶和生物风化过程而发育形成的黄棕色或棕色土壤。

棕色石灰土土壤剖面呈a-b-c型,色棕粘重。由于排水良好,碳酸钙淋溶作用较强,一般剖面上部已无石灰反应。土层较厚,表层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暗灰棕色,团粒结构较明显,质地粘重;向下为棕色心土层,块状或棱块状结构,

结构体表面有光亮胶膜,有时还出现细粒状铁锰结核。粘土矿物以蛭石与高岭石为主。氧化钾含量约0.49—0.82%,游离氧化铁在10%左右。

1)其在土壤发生分类学上属于初育土纲,其显著的特征是,即始终处在发育的

初期。并不是说其发育的时间不长,而是说棕色石灰土在脱盐阶段先流失钾、钠,然后再流失钙、镁,但是因为岩石中的碳酸钙是微溶于水的,它始终源源不断的给土壤补充钙、镁离子,所以土壤始终处于脱盐阶段,没办法到达脱硅以及富铝铁化阶段。

2)第二个特征是很容易形成丰富的团粒结构,,土壤单粒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团粒结构是土壤团聚体的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

3)由石灰岩发育成的土壤,带有母质的特性,比较黏重,使得其肥力不高,影

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土壤黏重成为土壤肥力不高的障碍因素。

4)偏碱性。

黑色石灰土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我们在弄拉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的岩石缝中观察了黑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且中间混有一些石块,分层不明显,处在石灰岩区土壤发育的早期阶段,所以土壤堆积得很薄。只有两层,上部呈深缁谢镉肷锊谢锒鸦谝黄鹦纬傻暮持史浅7岣坏囊恢滞寥溃鸦貌缓瘢疃嗖坏?10cm,无应用价值;土

壤的质地结构性很好,机械性也很稳定,为稳定的团粒结构,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ph值为6.4,下部是基岩。

黑色石灰土常见于石灰山顶的岩隙或谷地低洼处。周围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出现在石头缝里,其母质为残坡积物,富含碳酸钙,多生长喜钙草本植物,植物残体腐烂后,形成土壤有机质累积在表层,与土壤中的钙生成腐殖酸钙,将土壤染成黑色。

黑色石灰土土层较浅,一般厚度不超过40cm,微碱性;富含有机质和碳酸盐。

呈暗黑色。与母质相一致。多碳酸钙的新生体,呈假菌丝或结核状。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或绿泥石、高岭石为主。

6月18日我们在大明山东南面山地对垂直地带性土壤:赤红壤、山地红壤、

黄红壤进行观察。

赤红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页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a ; b ; c。

土壤紧实度: a比较疏松 ; b疏松; c紧实。

土壤酸碱度: a 4.8; b 4.4; c 4.2.

根系分布量: a粗、少; b细、少; c 基本没有。

动物活动深度: a无 ; b无; c无。

与第一天看到的赤红壤不同,这次的的土壤剖面分层明显,a层颜色比较黑、

土层比较厚,腐殖质程度比较大,造成物质下流,形成明显的b层。也是原位发育。

山地红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o层;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o a ;b ;c。

土壤紧实度:o 疏松: a比较疏松 ; b紧实; c比较紧实。

土壤酸碱度: a 4.8; b 4.4; c 5.2.

根系分布量:o粗、多; a 粗、多; b细、多; c少。

动物活动深度:o 无; a无; b无; c无。

山地红壤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山地红壤形成于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年均温高,雨量丰富,矿物质风化强烈,有机质分解快,生物循环作用较强。自然植被多为灌丛草坡。

在剖面中,表土有机质含量在3-5%左右,但下层急剧减少。表土为壤土质,

团粒结构;底土质地粘重。呈酸性反应,ph值6.0以下,这类土壤目前多被辟为农田。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土体中原生矿物被分解,硅和盐基淋失,铁、铝、钛等氧化物相对富集。红壤的肥力较低,精耕细作可培育成红泥土、黄泥土。

黄红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页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o层;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o a ; b ;c。

土壤紧实度:o 疏松: a紧实; b比较紧实; c很紧实。

土壤酸碱度: a 4.8; b 4.4; c 5.2.

根系分布量:o细、少; a细、少; b基本没有; c无。

动物活动深度:o 无; a无 ; b无; c无。

黄红壤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黄红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的黄色土壤,与红壤分布于同一气候类型区,但其分布区年均温稍低而年雨量稍高。兼具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的性质,黄红壤的土壤富铝化程度低于红壤,而酸度通常略大于红壤。正常发育的黄红壤,腐殖质含量较高。山地黄壤的化学分解和淋溶作用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受淋溶,硅流失,铁、铝化合物则相对富集,硅铝率在2.0以上,表现明显的脱硅富铝作用,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游离氧化铁大部分与水结合,铁的水化结果,使土壤呈现出显目的黄色至腊黄色,尤以心土层因粘粒的淀积,颜色更为鲜艳。风化程度比较弱,所以粘土矿物含有蛭石。一般自然肥力较高。

实习总结

经过三天的实习,我们大致了解到大明山地区土壤含三个土类,分别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土壤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为:赤红壤一山地红壤一山地黄红壤一山地黄壤。此区域内广泛分布着的水平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石灰岩地区还大面积分布着隐域性土类石灰岩性土壤。

六.【实习体会】

这次土壤实习中,让我们学会了分析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发生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验证、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基础理论知识,训练掌握土壤

野外调查的方法,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研究和鉴定土壤类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

了独立学习、分析和处理能力。这次实习为期四天,其中一天为校内实习,另外三天是野外实习,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在此我想对我们的土壤地理学老师罗老师表示深深的谢谢,是您的不辞辛苦,换来了我们的博学多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