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

人教社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资料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了解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3.学习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体会文章融情于景的特色

教学步骤:

一、课前收集资料:柳宗元的生平、作品

永州八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二、新课导入:

1.介绍永州八记导入

2.学生谈柳宗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播放朗读磁带,学生跟读

2.小组交流:正音释词。重点掌握:坻堪怡然悄怆幽邃

3.学生自由口译,讨论交流;不明确的向老师提问。

4.教师补充提出重点词句,学生作答。

例:心乐.之:以……为乐以为

..:作为

皆若

..:都好象下.澈:向下

同乐.:快乐西南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斗.折蛇.形: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像蛇那样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以.其境:因为去.:离开

5.学生翻译接龙。一人一句,通译全文。

三.诵读全文,理解品味

1.理清思路,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本文按游览顺序写,条理清楚: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2.赏析精彩的景物描写句段:

教师板书:水清,石奇,树茂,鱼乐。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并当堂背诵。

反复诵读第二段,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摹。学生各抒己见,重点品味: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清⑵“怡然不动,出而远逝,往来翕忽”的闲适自在。

3.一切景语皆情语。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笔下的景致和心境吗?

学生畅所欲言,各说理由。教师小结: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清”--冷清,凄清。形似写景,实则写心。透露出他在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不得志的郁闷。

四、再读探究:

文章融情于景,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情感的句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的先乐后忧?

讨论后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忧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感觉又会流露出来。

五、布置作业(自选其一)

1.为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小石潭设计景点,并作简要说明。

例:根据“隔篁竹”“伐竹取道”而设景点“竹径通幽”。说明:此处依山势地形,蜿蜒前行,两旁翠竹鸟鸣,流水潺潺。

2.设计《焦点访谈》采访柳宗元的问答材料

资料平台:

柳宗元的政治生涯

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当他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人世时年仅47岁。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例如写小石潭,不仅“下见小潭”,点出了“小”,而且说“潭中鱼可百许头”也暗示了潭的范围不大,否则,潭的范围怎能尽在眼底,又怎能一览无余?又例如写“水尤清冽”,是从侧面写潭中的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又清晰地写出鱼儿的静态是“怡然不动”,动态中“傲尔远逝,往来翁忽”,而且“似与游者相乐”,又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柙态写得维妙维肖。

作者在写景之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理解文章的立意美,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范仲淹其人及《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3.收集有关岳阳楼的诗文、对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出示江南三大名楼挂图,猜楼名,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补充:岳阳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建于唐初。北宋时,藤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练篆额,一时传为“四绝”。

1.学生介绍范仲淹其人

2.学生说说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课文阅读

1.初读课文,难字正音

2.诵读见义,初通文意

⑴诵读评议、指导(齐读、个读、范读)⑵找出自认为重要的词句,与同桌互相挑战发

问。

⑶小组提出有疑义的词句,老师解惑。

2.背诵佳句,品味语言:

寻找文中的对句,品其妙处,并当堂成诵。

三、诵读比赛:

请若干学生以段落为单位自选,师生共同点评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岳阳楼的诗文,对联。

二、教师由名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引入讨论:

1.“四面河山”在文中可以具体到哪些段落?(第2、3、4段)

此乃写景部分: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展现在哪8字上?(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能用原文的字概括吗?(悲、喜)

2.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有何目的?古仁人的悲喜跟什么有联系?

3.如何理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由楼写景,由景写情,由情写论,引出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引出了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的赞叹,自然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三、背诵课文,讨论总结:此文有何独到之处?

⑴思想上⑵语言上⑶写法上学生各抒己见。

二、拓展补充

1.一千年前的封建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是一种鞭策,一种教育。回望历史,数不胜数。你能从学过的诗文中找出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例:陆游《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教师补充: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课时(活动课)

一、新课导入

人说: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确如此。而要观赏洞庭湖的无限风光,最佳位置莫过于岳阳楼上。登上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水尽收眼底,登上岳阳楼,也便置身于洞庭湖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之中。北宋文人范仲淹也曾登临岳阳楼,面对起起落落、长流不息的洞庭水不禁思绪万千……自此,一篇《岳阳楼》千古传唱。

明年时值《岳阳楼记》成文960年,岳阳市政府、岳阳市文联、范仲淹研究会决定召开盛大的“岳阳文人雅会”来纪念这一盛事,现在,你作为《岳阳楼记》研究领域的专家受到邀请,请你根据通知精神准备好充足的材料赴会。

二、课堂展示

1.教师分发通知

关于举办2006岳阳文人雅会的通知

同志:

你好。

明年时值《岳阳楼记》成文960庆,岳阳市政府、岳阳市文联、范仲淹研究会决定联合召开盛大的“岳阳文人雅会”来纪念这一盛事,您作为《岳阳楼记》研究领域的专家受到邀请,请您看清通知要求,根据通知精神,充分准备好赴会材料。

一、日程安排

1.2006年9月14日:全天报到地点:岳阳宾馆大厅

2.9月15日上午9:00:《岳阳楼记》训诂研讨会。地点:岳阳楼

注:1)训诂:对古文字词的源流、释义、考据

2)必须参加

3.9月15日上午13:00:《岳阳楼记》吟咏比赛地点:岳阳楼

注:1)可以背诵或朗读,自备音乐或视频伴奏材料

2)必须参加

4.9月16日上午9:00:范仲淹生平和创作研讨会地点:岳阳宾馆会议厅

注:1)随带发言稿

2)必须参加

5.9月16日下午13:00:岳阳诗文、对联研讨会地点:岳阳宾馆会议厅

注:1)随带可以展示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有兴趣的同志参加

6.9月17日上午9:00:岳阳楼赛诗会地点:岳阳楼

注:1)随带参赛美文,一定要原创,可以经过想象加工

2)必须参加

7.9月17日下午13:00:岳阳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探讨地点:岳阳宾馆会议厅

注:1)请您提供可挖掘的岳阳旅游资源

2)有兴趣的同志参加

8.9月18日上午9:00:岳阳书画展地点:岳阳楼

注:1)随带展览作品,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墨宝,也可以是您珍贵的收藏品 2)有兴趣的同志参加

9.9月18日下午13:00:岳阳风俗半日游

注:1)不参加的同志请于报到时通知会议组

10.9月19日:返程

注:1)需订阅《“2006岳阳文人雅会”成果撷英》一书的同志请离开时通知会议组,我

们将为您按指定地址邮寄。

2)需订购返程机票或车船票的同志请写清时间、地点、班次报到时交会议组。

2.由课前选好的八位主持人按时间顺序有序地组织“2006岳阳文人雅会”

要求:1)主持人事先和参加人员做好沟通,准备好材料。

2)主持人写好串词,安排好活动进程。

3)主持人口齿清楚、精神饱满。

3.学生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有序参加各项活动,展示成果。

4.活动完成,教师小节后宣布“2006岳阳文人雅会”闭幕。

三、课后活动

1.主持人搜集所有自己这一活动的成果,校对文字,检查质量上交。

2.教师将活动成果整理编册成《“2006岳阳文人雅会”成果撷英》一书。

3.同学阅读《“2006岳阳文人雅会”成果撷英》一书,学习他人所长。

资料平台:

写作缘由

范仲淹少时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举进士后,曾带兵边塞,屡建大功,西夏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相戒不敢犯边。他积极主张改革朝政,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

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被人诬告“前在汪州费公钱十六万贯”,于庆历四年(1044)春天,降官知岳州。作为一个封建文人,遭到贬谪,不能不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愤懑、颓丧情绪。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曾说:“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惟悼之叹,发于诗作,持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懒数场!”等楼修好后,他要痛哭几场哪!范仲淹深知这位平素“尚气,倜傥自任”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因此,担心他闹出事来,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此机会。

现在,滕子京知岳州,两年时间,政绩卓著,“乃重修岳阳楼”,便驰书前往邓州请范代笔,属文以记胜。这样一来,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同时,自己也在遭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为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达到规劝朋友的目的。

范仲淹的民本思想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岳阳名诗

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建于唐朝开元四年至开元七年间,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这座建筑物,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

据记载,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此,在洞庭湖畔建起训练水兵的阅兵楼。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被贬谪到岳州(今岳阳),就在鲁肃的阅兵楼旧址修建岳阳楼。

从此以后,历代著名诗人墨客经过此地都有题咏。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遇赦过岳阳写了《与夏十二登岳楼》一诗:“楼观岳阳尽,刀!边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孟浩然也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写出了岳阳楼前壮丽的景色。他留下“莫辨荆楚地,唯余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洞庭湖寄阎九》)的诗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这首五律,写出他遭受安史之乱后痛苦的心境,也描绘出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孟冬,韩愈过岳阳,写了《岳阳楼别窦司直》的五言古诗。他写出了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此同时,窦库也写了《和韩十八侍御登岳楼》的五言古诗。刘禹锡在被贬中和韩愈相遇,也和了他一首六十二韵的五言古诗。开头就有“楚望何苍然,曾阔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穷无已”的诗句。他们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抒发了他们在政治上受挫折后的苦闷心情。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白居易登岳阳楼,写有“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一诗。

元极路过岳阳,写有“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帐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等两首诗。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冬天,李商隐过岳阳,也写了两首登岳阳楼的诗,留有“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的名句。

岳阳楼建筑具有较大规模,恐怕要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算起。滕子京被贬至岳州第二年,大规模重修此楼。楼建成后,他将此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了他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庆历六年,范仲淹写出了千古流传的散文《岳阳楼记》。他不仅凝练地描绘出岳阳楼的景色,而且抒发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怀抱。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春。黄庭坚过岳阳,写有“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澦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等两首为人所传颂的诗。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登岳楼也写有一首七言古诗:“帆樯才放已隐去,云气乱入何冥之。鼋鼍出没蚊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在南宋诗坛享有盛誉的诗人陈与义,游岳阳楼也有诗:“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旅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北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来苍波无限悲。”岳阳楼的右侧有一座“三醉亭”,左侧有一座“仙梅亭”,它们组成了“品”字形的建筑群。据道教书籍记载,唐朝有个吕洞宾。两举进士不第,浪迹江湖,遇钟离汉授以丹诀,隐居终南山等地修炼成仙,号纯阳子。传说他三次路过岳阳,在岳阳楼上狂饮,人皆不识。于是他题诗壁:“朝游北海暮苍捂,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岳阳楼侧的“三醉亭”,就是为这神话传说中的吕洞宾而修建的。

岳阳名联

岳阳楼内悬有历代游客的许多优秀对联,其中有“居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饶有风趣韵味。

这里最长的对联,是清朝道光年间窦进士所撰写“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膝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得来?”上下联一共104字,洋洋洒洒,大笔淋漓,将岳阳楼的风物和历代名人轶事概括无遗。今天谁来撰写文辉星月,气吞洞庭,情动江南,势压古人的诗篇和对联呢?

岳阳趣闻

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前有佳作熠熠,要想不为败笔,范仲淹还要有相当的勇气呢!

李白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他登到黄鹤楼上,美景唤起了他的诗兴,使他又要吟出诗来。然而,他抬头望了崔颖的《登黄鹤楼》,便慨然唱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敛平叹之而去。像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对崔颖尚且退避三舍,而今范仲淹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景况下,来写岳阳楼记,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居然写出来了,而且文章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能在千百篇写岳阳楼的诗文中,首屈一指。他怎么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呢?原来,他不蹈前人窠臼,不拾他人牙慧,而是别开生面,另辟新境。

28.醉翁亭记

学习目的:

1.朗读背诵,理解内容.

2.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课前活动:收集有关欧阳修的生平与作品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导入,学生说欧阳修,教师补充。

二、诵读入境

1.小组合作:⑴读准字音⑵读懂文意

二人小组,一读一听,各读一遍;参照注释,共同疏通;疑惑之处,作好记号。

2.班级交流:⑴学生提出疑问,由其他小组解答,教师点播明确。

⑵朗读效果检查。

要求:A.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耶也。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平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

B.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C.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⑶摘录精彩文句,当堂背诵.

三、课文理解:

1.全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请找出文中一字来概括。

2.从文章中的_____看出______(人或物)为____(事或物)而乐。

以此句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抒写的"乐"的内涵,最后点到"与民同乐"的主题.明确: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乐"字.分别写了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写“醉”。写“山行”,写“闻水声”,也暗寓着一个“乐”字,,至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文中用“太守醉”结束了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于山水之间,更在于一州人之乐,点出了“与民同乐”的主题。

四、比较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在主题、结构、语言方面的异同。

明确1.结构有别:

《岳》记事—写景—生情---议论,点明主旨。

《醉》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围绕“乐”字,环环相扣。

2.语言有别:《岳》语言上骈散结合,抑扬顿挫,四字短语,成双结对。

《醉》多用长句,结语“也”字,节奏起伏;对偶句式别具一格。

3.主题深度有别:〈岳〉旷达乐观直抒胸臆〈醉〉寄情山水含蓄深沉

四、背诵全文

资料平台: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欧阳修的散文

欧阳修的散文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29.满井游记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体会作者用词之美

2.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独特地发现生活。

一、导入新课

1.春天,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即使我们坐在教室内,仍能感受到春天的那种勃勃生机和无处不在的明媚阳光。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一起去领略北国之春的魅力。

2.学生说说课前所查阅的作者材料,教师补充解题。

二、自主合作,疏通字词

1.读课文(齐读,范读,跟读皆可)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品味妙点

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本文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提示:可先让学生寻找所描写的景物,下表可参考。如果学生程度好,直接进行。

一、城中余寒景象燕地寒,花朝节后(地点、时间)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

飞沙走石

二、出游地点:满井

满井所见景物

春水之美

春山之美

杨柳之美

麦田之美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所感: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

三、记游原因,作者感受

(1)从时令看,写的是“花朝节后”的事。

(2)从气候状况看,冬寒犹在,“天稍和”,“高柳夹岸,土膏微润”,这说明春天刚降临人间。

(3)从所写景物特征来看,处处着眼写初春之景。写“冰皮”已解冻,照应了“天稍和”,又用一“始”字,呼应上文的“余寒犹厉”。写“波色”已明,但又不是通透贼亮,用一“乍”字,把初春之“波色”叙写得恰如其分。写“雪融”“洗山”,“洗山”之雪水乃“初晴”雪融之水。写“柳条”不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仲春之景,而是“将舒未舒”,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初春之

景不写而境界全出。因为是初春,因为“风力尚劲”,所以游人尚稀。就连设喻时,也牢牢扣住初春的特点。可以说,本文无一处不是在写“初春”之景。

问题:

1.本文用了许多比喻,画出来,你认为哪个比喻用的最好?

不要仅仅停留在寻找比喻上,应该注重比喻的表达效果。

2.有人认为第一段也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是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

四、再读课文,探究活动

1.这篇文章在收入教材的时候,有人觉得最后一段多余,建议删除;有人觉得应该保留,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进一步理解文章,并且了解袁宏道文章的特点。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入相关资料,比如公安派文学创作主张内容等等。有关内容可以参考后面的资料。

资料平台:

《满井游记》资料:最后一段不该删

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清新俊逸,玲珑剔透,“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汩汩地“从自己胸臆流出”,读之“令人夺魂”(《叙小修诗》)。原文有三段。第一段写燕地的气候特征和自己想出游而“不得”的心情。用“寒”“余寒”“冻风”“飞沙走砾”“局促”等词语,尽力烘染铺垫,欲扬先抑,为下文蓄势,为正文张本。第二段是全文重点,写游满井所见秀美的初春景色和游人的雅兴。先总写自己的行踪,继写郊外的景色;然后分写山、水、人、物。描摹十分细腻,用喻极为新奇。段末两句,语含哲理,总括正文,自然有致。

最后一段(即中学教材中被删去的一段),写游满井后的心情。原文如下: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这一段文字,自有其佳妙之处,删去诚为可惜。理由如次: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看。第一大句抒发了士大夫的闲适之情与官场失意之慨,略带自慰、自嘲、自傲之意。第二大句中的“余之游将自此始”,俨然是一庄重声明,表现了作者对“城居者”尘俗喧嚣生活的不满和对山石草木幽景的憧憬。这一段,看似闲笔,其实与上文有内在的联系。它回应了首段,并与之一道对第二段进行了烘染映衬,即突出了描摹满井初春的美景,正是为了寄情山水;而寄情山水,又是为了表达官场的不得志。如果最后也不点明主旨,那么单纯地写景又有多少意义呢?如果行文只到“城居者未之知也”为止,那么袁宏道独特的性灵和空灵飘逸的审美情趣又在何处呢?因此,文末两句不是蛇足,实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之妙。

第二,从文章结构上看。这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末尾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议论,并推进一层,再起波澜,由议景转到议政,从而呼应了第一段。而末段所展示的袁宏道的闲适、惬意的心情,恰好与首段的“局促”难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句话这首末二段烘染映衬中段,实有两宾夹一主,以宾衬主之妙。

第三,从作者其他散文的结尾看。袁宏道在《答李元善》中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他身体力行,写文章无定格式,注意“发人所不能发”,只要有“新奇”动人的内容就行。如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先概写西湖朝夕的“最盛”之景。接着描写梅与杏桃的“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从而渲染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为写月景作了铺垫。再写“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游人,重在表现他们(她们)的庸俗低下,为下文抒写自己“待月”时高雅“浓媚”的自然情趣进行反衬。最后,在以上层层蓄势、铺垫映衬的基础上,正面描写“六桥待月”的美景,从而最好地展现出作者的“别是一种趣味”。到此,顺势发出两句议论“此乐留与山僧游客

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以此收束全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耐人咀嚼,余韵无穷。又如他的《佛手岩至竹林寺记》其写法也极独特,主要不在记游庐山,而是铺写他多次梦游仙境的情状,对仙境、仙僧极尽赞美向往之笔,这就反衬出当时尘寰的污秽。文末,也是顺势议论,点明主旨:“噫余安知兹游之不为梦也!”这里,巧妙地把尘世与梦境合而为一,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中,让人们从作者梦境里尽情享受仙境的圣洁,自然也就厌恶现实的黑暗。《满井游记》末段的议论是如此,都是凸现主旨之所在。因此可以这样说,袁宏道的篇末点睛之笔,是他游记小品中“独抒性灵”的一种独特风格和表现艺术,是他“无定格式”中的“有定格式”,我们应让中学生从《满井游记》中了解了他的性灵全貌。

《满井游记》鉴赏

《满井游记》是一篇典型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而简洁,但公安派推崇李贽的“童心说”,主张“直写性情”的文学主张,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作者在记叙出游满井之前,先用烘托、反衬的手法,勾画出北国的早春“余寒犹厉”的特征。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同时,又向读者交代了出游的时间,作者所处的地点。下文也就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真是出手不凡,极其经济的一笔。

“天稍和”还未写春,读者已感悟到了融融春意,作者以展翅翱翔的鸿鹄自比,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远离尘世,心情愉悦,所以,他笔下的万物都是美好的,后人曾这样评价过袁宏道的山水小品,“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的确如此,融进作者感情色彩的自然景物分外动人:“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垄上的麦苗出土不久,随微风摆动,那麦田竟然像飞驰的骏马,多么神奇的比喻呀,反衬出作者的匆匆步履,真令人拍案叫绝。而在“余寒”“稍和”上大作文章,为的是暗示自己的心迹。

下面,作者由物及人,写起了那寥寥可数的游客:有的掬泉水煮茶;有的边饮酒边唱歌;有的红装素裹骑驴缓缓而行,男男女女,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好一幅早春郊游图!面对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作者又怎能不“近狂矣!痴矣”!自然与人出神入化的和谐,作者又怎能不更加厌恶官场尔虞我诈的社会呢?

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

作者好似还未尽意,又补上一句,以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籍,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于是,在记游之后,作者又借题发挥,抒发了物我交融的感受。

矛盾手法的妙用

矛盾法则,是事物的辩证法则,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揭示事物既矛盾又统一的内蕴,有助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文学创作中引进矛盾法则,也是自然之理。

《满井游记》中矛盾手法的运用,很值得探讨一番,开掘它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艺术矿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文章一开篇,就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因严寒而不能出游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局促”与“不得”这对矛盾,具体申诉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这“驰行”与“辄返”的矛盾,则从行动上展现了主、客观的矛盾对立状态。这样,通过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行动的描写,就为下文正面的出游,陶醉于大自然初春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渲染与铺垫。写满井的春水、春山,作者分用了两个比喻,联想丰富,秀奇传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接写柳条时,不再用喻,却换用矛盾手法:“将舒未舒”。这一“将”一“未”,肯否叠用,显得神情活现,细腻逼真,令人击节赞赏!你说这柳枝上的嫩芽将要舒展开吧,可又没有舒展开;你说没有舒展开吧,可又将要舒展开。

再加上“柔梢披风”的正面描写,更使人遐想不尽,美感顿生。苏东坡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中吟道:“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困酣骄眼,欲开还闭。”这正是“将舒未舒”的最好注脚。

按逻辑规律说,“正”中包含着“反”,肯定命题中倚伏着否定命题;反之亦然。这就是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再如,写“游人”,是“虽未盛”,写“风力”,是“虽尚劲”,其后均列举了与之相反的情况。这样,就从对立统一规律中推出了直观形象,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早春的芳香,更透露出作者的喜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这都与作者矛盾手法的妙用分不开。

30.诗五首

学习目标: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1.略说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

2.介绍田园诗派,引出陶渊明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

⑴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

⑵“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⑶“悠然见南山”中“见”可否改为“看”或“望”?

⑷“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可以评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⑸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

1)①喧:吵闹的声音。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辨:说明。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3)见,无意中看见。人物融为一体,表述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意融会的完美的境界。苏东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三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隐主观为客观,极力忘我.

4)人的自然本性。陶渊明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隐身,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有着完善独立的人格。

5)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思考探究:

1)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课堂抽背

已亥杂诗

(一)导入

龚自珍曾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朗读

1.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

2.教师范读

(三)探究: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2)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四)背诵

五分钟当堂成诵,抽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展示杜甫草堂原貌图片,简不简陋?这样的大诗人为什么住在这样简陋的草堂当中?他处境悲凉,内心绝望吗?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朗读

老师示读

学生再读

(三)思考探究

1)本诗中还有哪些疑难未解的字词?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3)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崇高理想?

明确

1)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呜呼:感叹词,哎。

实词: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2)秋风破屋——惨群童抱茅——悲长夜难眠——哀广厦庇寒—一愿

3)“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粗犷有力,壮阔深达。

4)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事世情怀。

5)各抒己见

(四)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段,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军入幕,为国效力,在体验到边塞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时,他们以笔著录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感慨。岑参就是边塞诗人的代表。

(二)解题:

(三)朗读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

(四)探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1)“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教学案例】

【资料平台】

李白的志向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格调高亢。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王海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