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中考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中考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中考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

初中2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积累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年级下册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yì)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

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妙绝.。

..,以为

..,微笑,默叹

未几,夫齁(hōu)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

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jī)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成丘。屠乃.奔倚.

..其中,苫蔽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久之,目似瞑.,意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其一犬坐于前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

..诱

..,盖以

..,亦毙之。乃悟

..前狼假寐

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

.....哉止.增笑耳.。

..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

..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

..路,处处志之

此。太守即遣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qiǎn)人随其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核舟记》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

....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

..(q 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

....

处其间,略无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慕艳

若此。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

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

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长烟一.空,皓月

..兰,郁郁青青。而或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

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

...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皆

..,卒中往往语

指目

..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

..,以.

..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

..徒

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

...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

士不死即已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死即举大名

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zhì)、酂(cuó)、苦、柘(zhè)、谯(qiáo)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

..为王。陈涉乃立为王,.....,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

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

..陈涉。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

..寡人!”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

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秦。

..唐雎使于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

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fǘ)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

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忠纯,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

....(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

..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

..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九年级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动心忍性,曾益

..

..其所为,所以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

也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

一箪.(dān)食,一豆羮

..(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

..,又何间.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焉”刿曰:“肉食者鄙

..。”乃入

..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未能远谋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

..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

..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受上.赏;上书谏.寡

..寡人之过者

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

..(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jī)畚(běn)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

..(chèn),跳往助之。寒

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曰:“甚矣

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字词

詠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所,什么;似,像。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比不上,不及。因:凭借。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中:过了正午。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乃:才。引:拉顾:回头看。信:诚信,讲信用。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惭:感到惭愧。则:就是。引:拉。】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认为……是聪明的”。雨:yù,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坏:毁坏。筑:修补。富:富有。亦云:也这样说。果:果然。亡:丢失。父:fǔ,古时候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居:过了。好:爱好。堕:掉下来。髀[bì]:大腿骨。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十九:十分之九以:由于。故:缘故。 .归:回来了。舍:经过。保:保全。】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资料讲解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出师表素材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出师表 重点词语解释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③诚宜开张圣听(开扩,扩张) ④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⑤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好;应该) ⑦躬耕于南阳(亲自,自身) ⑧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低微鄙陋;屈尊就卑) ⑨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朝夕,日夜;效果) ⑩深入不毛(指地面所生长的草木) 临表涕零(落泪) 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示整数再加上零数) 一词多义 ①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èi,动词,给予)(以光先帝遗德(yí,形容词,遗留的)) ②论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评定)) ③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有效,成效)(机会)) ④行然后施行(xínɡ,动词,做,执行)(必能使行阵和睦(hánɡ,行列,文中指军队))

⑤以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⑥道咨诹善道(办法)(中道崩殂(道路)) ⑦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俱为一体(是)) ⑧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古今异义 ①开张圣听开张今义:商店开业(古义:开扩,扩张) ②叹息痛恨痛恨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古义:痛心和遗憾)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古义:低微鄙陋) ④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行为或帮助而产生好感(古义:感动)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今义:秋季(古义:时) ⑥臣本布衣布衣今义:布的衣服(古义:平民百姓) ⑦临表涕零涕今义:鼻涕(古义:眼泪) 词类活用 ①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形容词作动词,怠慢,懈怠) ④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 ⑤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⑥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⑦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亲近。远,疏远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 41.《论语》十二章 (1)《论语》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2.《左传·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3.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富贵不能淫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2016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2016年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一、湖心亭看雪(八上)* 1.拏(ná):同“桡”,牵引。撑(船)。 2.更:还。 3.三大白:酒杯。补充 1.俱:都。 2.绝:消失。 3.是:代词,这。 4.定,完了,结束。 5.余:我。 6.一:全或都。 7.惟:只有。 8.一:数词。痕,痕迹。 9.拉:邀请。 10.强:尽力,竭力。 11.客:做客。 12.及:等到。 13.莫:不要。 14.痴:痴迷。 二、记承天寺夜游(八上)* 1念:想,思考。2但:只是,不过。补充: 1欲:想要。 2遂:于是,就。3至:到。4寻:寻找。 5寝:睡。 6与:和、跟。 7如:如同 8盖:原来是。 9如:像。三、与朱元思书(八下)* 1.从:顺,沿。 2.奔:飞奔的马。 3. 轩:高。 4.邈:远。 5.千:表示多。 6.转:通“啭”,鸟叫声。 7.绝:穷。 8. 戾:至。 9. 反:通“返”,返回。 10. 柯:树木的枝干。 补充: 9.共,相同,一样。 10.至:到。 11. 许:上下,左右。 12. 绝:到了极点。 13. 皆:全,都。14. 甚:胜过。 15. 若:好像。 16. 负:凭借。 17. 指:向。 18. 激:冲击。 19. 好,美丽的。 20. 韵,和谐的声音。 21. 息:使……平息。 22. 窥:看。 23. 昼:白天。 24.犹:好像。 25. 交:相互。 26. 日:太阳,阳光。 四、鱼我所欲也(九下)* 1. 患:祸患,灾难。 2.辟:通“避”,躲避。 3. 蹴:用脚踢。 4.辩:通“辨”,辨别。 5. 奉:侍奉。 6. 得:通“德”,感激。 7. 与:通“欤”,语气助词。 8. 乡:通“向”,从前。 9. 已:停止,放弃。 补充: (1)亦:也。 (2)欲:想要。(3)兼:同时具有。(4)舍:舍弃。(5)取:选取。(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恶:厌恶。 (10)如:假如,假使。 (11)莫:没有。 (12)为:做。 (13)非:不 (14)独:仅。 (15)是:此,这样。 (16)丧:丧失。 (17)弗:不。 (18)加:益处。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复习旧的知识,而从中了解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阐述了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阐述了人应该宽以待人。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件高兴的事情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羞耻。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翻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阐述了思考与学习的关系。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智慧。 9、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生命本来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去求得道义。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11、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13、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打仗,靠的是勇气。 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气就消失殆尽了。 1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了委任。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花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1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太阳和月亮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故虽有名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之称也。(《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埋没在仆役人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可以行千里而著称。 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高考中考古诗、文言文必背重点句子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译文】最善良的品行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 【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道德经》【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译文】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逞强好胜。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译文】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译文】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 【译文】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文】孔子说:“看到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德的人好静,智慧的入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实现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2020年xx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本文将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常见考法,以及误区提醒、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

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知识整理三峡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此,这

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例:死于安乐 2.备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 3.被:同“披”,穿(皆被绮绣) 4.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5.毕:都(群响毕绝《口技》) 6.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7.策:1、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大全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大全 1.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7.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9.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司 11.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稔:庄稼成熟。刈:割;

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1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6.表俸禄的:俸、禄、秩、饷(秩:官吏的俸禄。) 1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18.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

人教版中考总复习-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含课文例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详解 A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B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C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2、肉食者 ... 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 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7、牺牲 .. ——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溃败)。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齐军溃败。鲁庄公正13、齐师败绩 .. 要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齐军)第一次击鼓时(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消耗尽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