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行业及配件胶管

中国汽车行业及配件胶管

中国汽车行业及配件胶管

(1)汽车历史产销量情况

1、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234.2万辆;

2、2002年,中国汽车产量325.12万辆;

3、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444.3万辆;

4、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507.1万辆;

5、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571万辆;

6、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728万辆;

7、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888.24万辆;

8、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934.5万辆;

9、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1379万辆;

10、据中汽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中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2010年中国共生产了1826.4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2.4%,其中乘用车1389.71万辆,商用车436.76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乘用车生产国和第二大商用车生产国。2010年中国乘用车生产量占到汽车生产总量的76.1%,略高于75.1%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乘用车和商用车比例关系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中重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远超其它车型。2010年中国共生产中重型货车226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53.5%,大中型客车16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41.3%,乘用车占23.9%,轻型商用

车只占13.2%,中重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比重相对较高。

(2)中国汽车产销量未来趋势

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预测

(据中商情报网)

中国主要汽车产商未来产能扩张计划:

1、长安汽车1月25日公告称,2011年1月24日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园内举行了长安汽车鱼嘴千亿汽车城奠基仪式。根据规划,鱼

嘴千亿汽车城项目总占地1 万亩,涵盖以长安汽车总部、研发中心、整车制造、发动机制造、新能源、零部件以及物流中心等为主体的全方位产业布局。到2015年,汽车城一期产能将达到整车80万辆,发动机150万台,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鱼嘴千亿汽车城销售产值将达到1500 亿元。鱼嘴基地建成后,主要生产最新技术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品。长安汽车将充分利用两江新区的发展历史契机,打造长安鱼嘴千亿产业群,实现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2、江淮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证实了这一消息,江淮乘用车第二工厂计划于2011年10月投产,江淮乘用车总产能也将因此达到90万辆。这是江淮汽车2015年达到150万辆产销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3、宇通产能扩张全面进行中。

(1)公司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拟建设年产6000辆节

能型客车和4000辆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预计完全达产可新增净利润5亿;

(2)公司2万辆客车产能提升项目预计2012年完成;

(3)2010年9月公司设立了客车专用车分公司,2011年一期计划投资5.35亿元用于产能提升。

4、海马加速扩张

2010年1月27日,海马股份方面宣布通过募集资金增加新品推出以拉动销量上升。据了解,定向增发的不超过5亿股权,主要用于海马商务15万辆汽车技术改造项目和海马郑州汽车新产品研发项

目,以上两项目投资总额约34.79亿元,预计分别使用此次募集资金25亿元和5亿元。完成此次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整车产能15万辆,发动机产能15万台,预计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利润总额3.79亿元。通过增发融资,海马将形成年产50万辆乘用车的整车产能规模,并通过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5、东风汽车启动新一轮产能扩张。2010年5月,东风日产举行广州花都第二工厂奠基仪式,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将于2012年正式投产,新增24万辆产能后,花都工厂设计产能将达到60万辆,最大产能将超过80万辆。同时,东风商用车在湖北十堰举行重卡新工厂奠基仪式,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整体规划8万辆产能,其中一期4万辆产能将于2011年6月投产。

据悉,东风乘用车发动机工厂预计201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1.6L 系列发动机,投产时年产能达到6万台。此前,东风本田今年年初就发布了24万辆设计产能的第二工厂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未来东风本田生产能力将达到48万辆。

此外,东风小康十堰第二工厂刚刚正式投产,设计产能为10万辆,重庆第二工厂一期工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又将新增产能20万辆,届时东风渝安将形成50万辆的产能,并力争未来5年打造100万辆级微型汽车产业集团。

6、2011年8月3日,北汽控股与重庆银翔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一期投资15亿元,在重庆合川建立一个30万辆产能的微车基地,2012年投产。

时隔半个月,北汽宣布再建一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基地。8月18日,北汽集团宣布重组广州宝龙轻汽不带历史问题的所有资源,包括宝龙轻汽的股权、土地、厂房、设备、资质、车辆产品公告等,并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建设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和出口华南基地。

根据规划,北汽华南基地采用分期建设方式建立两座整车工厂,项目总投资50亿元。第一工厂在广州宝龙轻汽现有厂房基础上改造、扩建成10万辆产能,第二工厂规划产能为20万辆。

此外,北汽还规划有另外两大乘用车生产基地。其中,湖南株洲基地预计投产自主轻卡、轻客、SUV、MPV以及微客和小型轿车,规划产能20万辆,已基本建设完成。北京顺义乘用车基地总投资达40亿元,2013年总产能将达30万辆,一期工程产能15万辆,可于明年年底投产。以上四大基地产能相加,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规划产能已达110万辆。

7、2010年5月17日,奇瑞汽车鄂尔多斯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装备制造基地举行。这是奇瑞发展中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介绍,奇瑞汽车鄂尔多斯项目,规划从零部件起步,逐步开始整车改装,最终形成年产30万辆SUV、皮卡、商务车、改装车的生产能力。据悉,该项目奇瑞及其合作伙伴将分期投入资金最终将达200亿元,计划“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

8、2010年5月20日,“长城汽车天津30万辆乘用车项目”签字仪式在天津开发区举行。按照协议,长城将在天津建设30万辆整车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试验等相关配套设施,生产的产品为B级轿车和高端SUV等乘用车,计划总投资42亿元,将于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

据悉,新增30万辆乘用车的项目将与去年2月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的“长城汽车50万辆整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融为一体,明年长城汽车天津基地一期产能达到30万辆,2012年二期基地再扩展30万辆产能。到2015年,长城天津基地整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至120万辆。届时,加上保定生产基地,长城汽车将达到产能200万辆、销量180万辆的跨越式发展。

9、2010年5月21日,吉利兰州生产基地扩能改造暨六家配套企业入驻项目开工,预计将于2012年底前完工。未来3年,吉利兰州生产基地将被打造成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集轿车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与汽车工程科研于一体、产值超百亿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基地,也将成为向欧亚大陆桥沿桥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战略基地。其规模效应将从目前的50亿元倍增到100亿元。

2010年1月15日,兰州市政府和吉利公司签订了扩能改造项目协议。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模式,吉利将在兰州建设年产10万辆自由舰、全球鹰(自由舰改进型)轿车扩能改造及新建年产2万辆帝豪轿车SKD生产线项目。同时,吉利集团将引进和培育20至30家主要零部件配套工程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各大企业到"十二五"规划末期,总体规划产能将在4000万辆以上,远超陈斌所预测的3124万辆,已经拉响了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警报。其中,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上汽集团发展目标为年产销整车600万辆;一汽集团目标为年产销量500万辆;长安集团目标规模也将超过500万辆;北汽集团的目标为350万辆;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车企规划目标也均为200万辆。

发改委严防产能过剩

汽车企业对于产能扩张的热衷也让有关部委发出了产能过剩的警示。有汽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只是对目前整个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进行披露,并透露调控产能的政策取向,但并不一定马上实施,企业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对市场的了解来制定和调整战略,确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在作出2015年国内汽车企业规划产能为3124万辆的同时,陈斌已经示警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迹象。

产能过剩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信号失灵,企业很难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导致盲目的投资行为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将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开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会严重阻碍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陈斌说。

发改委也已经出台政策对车企"非正常需求"扩张进行了严格限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此前表示,发改委尽管没有具体的限制汽车企业产能扩张的政策出台,但发布了明确的示警信号,其根本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兼并重组政策增强产业的投资和决策集中度,严防真正出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要严打汽车企业通过异地建分厂赚取土地差价的"圈地运动",以保证国内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2)汽车用胶管市场容量

经过百年发展,传统动力汽车结构与技术相对成熟。虽然随着汽车普及量的增加,环保、节能与交通安全压力增大,要求现代汽车向电子化、新动力方向发展,但支撑条件与产业环境的成熟需要时间,相关因素决定了汽车结构与技术的显著变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形成。在今后我国汽车市场绝对增长的20年间,传统结构、技术主导的汽车依然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汽车胶管属于零部件配套层次较低的基础部件,其单车用量相对稳定。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胶管的国内市场需求将表现出与汽车产业同步快速增长的趋势。

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容量取决于主机厂的配套数量与维修市场供

货数量,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表现出持续旺盛的增长势态,载货车、客车、轿车同步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大的背景下,国内的汽车胶管企业大多是伴随着新中国在建立自身的汽车工业体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当初的一汽、二汽、上汽等都有自己独立的或关联的胶管厂。随着汽车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专业的汽车胶管生产厂家逐渐成长起来,比如四川川环、宁波丰茂及本公司等,这些专业的汽车胶管厂家由于比较适应市场化的竞争,逐步转变为汽车胶管行业的中坚力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外国汽车胶管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国内汽车胶管市场的竞争中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到目前为止,20家左右的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胶管企业中,除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液压胶管外,大多为汽车用胶管生产企业。其中10家为2004年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它们是:法国哈钦森公司、美国派克-汉尼芬公司、德国大陆公司、美国库珀标准汽车配件公司、日本东海橡胶工业公司、美国固特异公司、日本丰田合成公司、美国伊顿公司、日本横滨橡胶公司、意大利马奴里橡胶公司。外商纷纷进入中国投资兴建胶管生产企业,一是看好中国这个胶管大市场(尤其是汽车用胶管市场),欲以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分享市场份额;二是进行战略东移,中国是东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其国际化竞争大目标;三是就地就近供应和服务用户,而且往往是它们原来的用户。

在国际市场上,各大型汽车胶管跨国公司在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其销售收入绝大部分是国内一般汽车胶管企业销售收入的50倍左右,国内同行业企业还不足以与之抗衡,但由于各大汽车集团迫于成本压力,加大全球采购力度,中国国内企业往往能在某些项目上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取得一些突破。

汽车胶管行业目前国内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价格,其次是质量管理竞争和新品研发竞争。新品研发竞争主要体现在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上。

据统计,目前中国生产汽车胶管企业有60多个,其中外资企业20家,占1/3左右,占据着大部分配套市场。目前行业内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主要有四川

川环、宁波丰茂远东、上海尚翔等。

(1)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环是集科研、生产和销售各类橡胶管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除生产汽车橡胶软管外,其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摩托车、船舶、石化和航天等领域,其中摩托车软管配套总额占国内总用量的80%。

(2)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宁波丰茂是中国长江三角洲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汽车用橡胶管制造企业,位于浙江余姚。除汽车用橡胶管外,宁波丰茂的主要产品还有汽车传动带、油封和模压制品。

(3)上海尚翔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上海尚翔是由上海橡胶总厂转制形成的国有相对控股多元投资的现

代化大型企业。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冷却系统水管、吸回油系统油管、电喷系统燃油管、高温耐油气管及其他高标准要求橡胶件。

2002-2020 年中国汽车总保有量及增长率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数据来源:根据上表数据绘图

2010年-2012年国内汽车胶管市场总规模可通过如下测算过程进行预测:

2009年国内汽车产量为1,379.10万辆,2009-2011平均每年汽车产量按照保守的预测为10%的速度递增,则预计2010、2011、2012年国内汽车产量分别为1,517.01万辆、1,668.71万辆、1,835.58万辆。按照每台车平均使用各类胶管20米。(注:这里所指汽车包括轿车、客车、货车等。轿车平均使用各类胶管15米,客车、货车使用胶管长度一般比轿车长,因此每台汽车平均使用各类胶管按20米计算。)其中:

从上表可知,每台车使用胶管及总成总额平均为750元。汽车维修市场的增量按照当年汽车总产量的5%计算。依据上述数据预测,测算结果可见下表所示。

2009-2011 年国内汽车胶管市场总规模预测

与汽车整车制造行业趋势相一致,汽车胶管行业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机械制造行业,实现了超额利润。但近年来,一方面汽车整体价格呈下降趋势,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则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汽车胶管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整个产业进入到高市场竞争阶段,日趋充分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压缩企业的部分利润空间。同时,企业的扩张发展与技术改造投入也会占用部分利润,使利润率下降,汽车胶管行业的利润水平正在回归机械制造行业的正常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