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林壑.(hè)潺.潺(chán)波澜.(lán)伛.偻(qū)

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

C.霏.霏(fēi) 颓.然(tuí) 偕.忘(xié) 阴翳.(yì)

D.楫.摧(jí) 淫.雨(yín) 雾凇.(sōng) 更.定(gèng)

2.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A.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佳木秀而/繁阴

C.乃/重修岳阳楼

D.四时之景/不同

4.诗文名句默写。(4分)

(1),在乎山水之间也。

(2)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忽复乘舟梦日边。

(4)怀旧空吟闻笛赋,。

5.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8分)

(1)古代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一项写到了传统节日?()(3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5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7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3分)

7.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5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春和景.明()

(2)四时之景.不同()

(3)沙鸥翔集.()

(4)把.酒临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0.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11.【乙】文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文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10分)

喜雨亭记(节选)

[宋]苏轼

余至扶风之明年

..,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biàn):欢乐。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④优游:悠闲自得。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余至扶风之明年

..()

(2)既而弥月不雨.()

(3)以属.客,而告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4.《喜雨亭记》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本单元

(作者)在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14分)

不可放弃的努力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

一个实验:

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

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

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大鱼失掉了去吃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大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

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实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

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成功。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

跑完1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

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

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

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6.文章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论点?(4分)

17.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3分)

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18.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两个证明中心论点的例子,叙述要简明扼要。(4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同学们以《初三,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解析A项,“伛”应读“yǔ”;B项,“汀”应读“tīng”;D项,“更”应读“gēng”。

2.B解析极:到达/非常。

3.B解析应为“佳木/秀而繁阴”。

4.(1)醉翁之意不在酒(2)静影沉璧(3)闲来垂钓碧溪上(4)到乡翻似烂柯人

5.(1)C

(2)这首诗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阅读理解

6.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7.“月是故乡明”表达思乡之情;“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表达思亲之情;“况乃未休兵”表达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8.(1)日光(2)景色(3)停息(4)端、执

9.(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10.(1)悲(2)春和景明(3)山间之四时

11.解析结合作者境遇来理解“乐”的含义。

参考答案【乙】文中的“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的情怀;【甲】文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也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12.(1)第二年(2)下雨(3)同“嘱”,劝酒

13.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吗?

14.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15.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或:文章题目)

16.大鱼小鱼的实验;古希腊以来没人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罗杰·班尼斯特第一个用4分钟跑完1英里。

17.解析根据文段中此句前句“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来理解,句中所说的“障碍已经消失”是指外界的障碍不存在,“误以为”是指自己内心凭空自设了“障碍”。据此即可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人们的思想意识容易受传统的局限,人们的意志情感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阻止了前进的脚步。

18.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复国;居里夫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镭”。

三、写作

19.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