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交通精细化设计

绿色交通精细化设计

绿色交通精细化设计
绿色交通精细化设计

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发展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步行为主题的绿色交通,有助于城市交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对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视不够,具体问题包括:存在安全隐患、尺度不够宜人、环境品质不高、缺乏整体考虑。因此需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切实提高人行步道的舒适性、交叉口过街的安全性、非机动车道的连续性、公交系统的便利性,已达到为绿色交通参与者提供智慧、绿色、人性、安全的出行服务。

1、人行系统

1)人行道宽度

普通街区的人行系统的有效通行宽度不应低于2m,较窄的人行道利用建筑退界、打开围墙等方式保证有效通行宽度。

本工程为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有效人行宽度应保证不低于3m。

2)人行信号相位设置

当一个周期内,某方向杏仁等候数量超过30人,应设置机动车“禁止右转”信号灯,解决与右转机动车冲突问题;对于一个周期内各方向人行量均较多的交叉口,可设置单独的人行过街信号,八个方向同时过街。

3)减少交叉口转弯半径

现有规范的转弯半径较大,车辆转弯速度高,人行过街距离较长。通过减少交叉口右转缘石半径到10~15m,缩短行人步行距离,也可以有效降低转弯车速、提高安全度。

4)行人过街安全岛

过街长度超过16m,应结合分车带或者压缩路口车道设置安全岛供人行驻

足。安全岛宽度宜大于1.5m,极端情况应大于1m。行人安全岛可以增加荧光黄等比较亮眼的颜色标记。

5)人行过街间隔

路段交叉口间隔超过400m,应在路段中间增设人行过街横道线。

6)公交站台人非冲突

乘客穿越非机动车道上下公交车存在安全隐患。

人非共板断面:公交站处的非机动车道上施画人行横道斑马线,并增加非机动车让行标志,警示非机动车减速。

人非不共板断面:公交站处的非机动车标高需抬高至与人行道齐平,并采用人行道铺装,同时施画醒目的人行道线,设置非机动车让行标志。

2、非机动车系统

1)人非分隔

非机动车道宽度为3.5m时,以绿化隔离,且树穴宜设置盖板,提高步行道平整性,也可将人非共板整体进行透水路面铺装。

当非机动车道宽度为2.5m时,以红白分隔杆、划线等软隔离方式分隔行人与非机动车。

2)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高差

人非共板的道路,非机动车道在小区出入口处,横向利用设施带解决高差;交叉口处,沿道路方向在交叉口30m范围内通过纵向缓坡解决高差。

3)利用设施带设置共享单车泊位

非机动车停放区宽度在垂直时为2.0m,斜向时为1.5m,枢纽范围的道路可利用设施带设置泊位。

4)提升非机动车使用品质

部分支路、小路,绿岛改造,可设置双向自行车道,提高使用品质。

3、公共交通系统

1)公交专用道的标识系统

公交专用道采用彩色铺装,24小时全时段专用道采用全线红色铺装,高峰时段专用道采用进口、出口道红色间断铺装。

2)公交优先待行区

可以通过实践和空间上两种不同的方式做到公交优先。空间上设置交叉口公交待行区,结合时间上公交优先预信号灯相位优先,做到时空上公交优先。

3)中运量公交与其他公交同站台换乘

中运量公交线路Z字形换乘的常规公交线路可与中运量线路采用同站台换乘方式,减少乘客换乘距离,扩大中运量交通的辐射能力,但车辆需具备两侧开门功能。常规公交线路的调度也要配合中运量交通,使得车次间隙小,减少总换乘时间。

道路日常养护与精细化管理解析

道路日常养护与精细化管理解析 发表时间:2018-07-19T11:33:41.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王章义[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将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道路作为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城市形象化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的。 深圳市公路养护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109摘要:随着我国将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道路作为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城市形象化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的。为了可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必须要强化对道路日常养护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老旧工程已经出现了质量问题,道路出现的损坏问题越 来越多,不得不对道路工程进行大规模整修。这就需要做好日常养护维护工作。 关键词:道路;日常养护;精细化管理 引言 道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道路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道路养护工作是否到位对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若道路质量得不到保障,会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一定的威胁。因此,进行道路养护十分重要。 1道路工程施工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的问题 在道路养护的施工中,离不开管理人员的作用,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低以及相关的专业水平,都会对道路养护工作以及施工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要想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提高道路养护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然而,目前在很多道路养护企业中,仍然聘用了很多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不达标的养护人员。当这些人员参与到道路日常养护工作中之后,势必会对养护工作进度以及质量带来影响。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过于贪图个人利益,不认真按照规范施工,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导致道路养护维修后短时间再次出现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养护质量。 1.2管理技术的问题 因为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管理人员来进行,因为受到本身能力的限制,导致相关的管理技术水平不够。虽然也有部分管理人员是有专业技能素质的,但是因为我国的公路管理工程中还没有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所以导致管理技术的整体水平得不到提升,施工管理现场因为缺乏统一的指导,所以经常出现混乱的状况。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有些道路养护企业的施工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技术水平不达标,同时又没有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技术,施工管理的工作就无法更好地开展。 1.3缺乏养护设备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养护部门还没有实现配备全套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设备,而已经配备大功率综合性养护设备的养护部门也没有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导致设备被闲置,出现了严重浪费的情况。另外,在一些地区对于公路的养护工作还仅仅是常规的养护方式,很少使用先进的设备。 1.4养护资金使用不合理 目前,存在道路管理单位和政府不够重视道路养护工作,没有将专用养护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由于缺少日常养护资金,导致养护工作不到位,难以将道路故障预防性地解决。往往是在发生道路损害等质量问题时,相关单位才会进行维修,不仅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也加大了资金的使用支出。 2常见的道路养护相关措施 2.1灌缝 由于道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如不均匀沉降、荷载过大、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等。一旦裂缝出现,车辆运行和路表积水都会侵蚀沥青和集料,直到损害路基。为了避免扩展,需要先将裂缝中的积水用细管排出,并用同配比的沥青填缝。 2.2就地热补 如果道路局部出现了裂缝、松散、龟裂、沉塘等问题,可以采用就地热补方法。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全部剔除,之后采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入压实,该种方法主要是应用在冷接缝中,冷热相同的沥青调补完毕后容易留下缝隙,如果碾压工作不到位会造成道路再次受损。当今,可以采用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进行就地热补,不仅可以减少施工量、实现快速修补,同时也可以降低I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3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作为近些年应用较为广泛的封层技术,可以有效的治理道路裂缝问题,提高道路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性能,并且在施工中效率高、造价低,可以改善、恢复道路表面功能,特别适用于沥青路面。 2.4道路再生密封 在频繁交通荷载与温度膨胀反复作用下,沥青会产生老化现象,油脂也会不断碳质、胶质,道路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这时可以采用沥青道路再生密封技术对路面进行涂刷,可以补充沥青当中的油质,让老化的沥青更具活性,从而提高道路功能。 3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完善公路道路养护管理的机制 区分好管理与养护之间的差异。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公路管理机制与公路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完善公路管理机制以此确保公路道路养护机制可以顺利进行。针对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应该以公路事业快速发展为基础,将现代管理机制建设成为高效、明确、协调运转的模式。在公路道路的实际养护中,应该与目前管理工作彻底分离开,部分面向市场公开招标,加入有效的竞争、激励和价格的管理机制,优胜劣汰。把管理机构隶属的养护工区与管理机构有机地彻底区分开,形成现代化养护单位(有竞争力发展、经营、约束、自负盈亏及产权比较独立等)。

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研究

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7T15:57:25.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万晴朗陈志明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发展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做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研究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并对用于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做了详细介绍与示例展示。 广州市交通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发展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做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研究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并对用于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做了详细介绍与示例展示。 关键词: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 1.概述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出行量日益增长,相比之下,城市道路资源增长相对缓慢,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错综复杂,如何在有限的警力资源下,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已成为众多城市想要解决的问题,而城市道路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系统的交通组织方法,采用先进智能的交通管理技术,改善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秩序、安全、效率,使得城市道路的交通设施更加合理、规范,道路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秩序更加顺畅井然,从而释放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明确通行权益,规范通行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 交通管理精细化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精细化的交通管理规划,并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主要从优化交通组织、精细交通设计、智能交通管理三方面提出精细化交通管理规划方案。 2.1优化交通组织 随着交通系统的复杂化及信息化的发展,交通组织不能局限于一个点位或一个路段,而须从系统的角度,从更大范围内、立体地审视交通系统,交通组织调整措施需从交通供需的本源出发,从整个城市及区域的功能出发,梳理各类交通流的有序、高效运行,引导全市路网及交通结构合理化。 2.2精细交通设计 交通设计应以交通组织为基础,通过局部通行能力的提高实现整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提升。一些道路在新建时未能对未来的交通发展变化趋势做出合理、准确的预测,导致道路交通设施建成后不能适应交通流增长变化的特征,因交通组织不合理、交通设施缺陷而引发的局部路段或路口的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完善交通设施、优化细部设计的方法来进行治理改善。 2.3智能交通管理 建设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提高对交通数据采集、处理、整合、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加强公安交管部门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交通进行有效的实施疏导、控制和处理等。 3.精细化交通管理的主要方法 精细化交通管理的常用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如下: ⑴通过单向微循环,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有利于减小片区交通冲突点,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单向交通组织不仅能缓解支路交通拥堵点的交通压力,同时能充分挖掘支路网的通行潜力,改善区域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 ⑵优化交叉口渠化,提高通行效率。 通过路口的渠化措施,合理分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者的道路资源,达到人、车、环境三者的和谐。 ⑶优化信号及监控系统协调,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 完善交通控制和管理,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变化特征,对交叉口信号配置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优化信号及监控系统协调控制,探索新科技手段在交叉口控制方面的应用,提升交叉口智能化与新型自适应控制水平。 ⑷调整路口交通组织,通过禁止路口的部分转向,提高通行效率。 禁止路口部分转向,有利于较少交叉口冲突点,压缩相位,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禁止左转和掉头效果最为明显。 4.新理念新技术 4.1 可变车道技术 潮汐车道是在车流具有潮汐特性的路段上将中央车道设为可变车道,利用信号控制的方式,根据潮汐车流的特点及流量改变可变车道的通行方向,通过改变车道通行方向改变不同方向车道的通行能力,而无需进行道路扩宽满足交通需求。 4.2 直行待行区 与常见的左弯待转区类似,机动车直行待行区是在交叉口机动车直行车道停车线内施划一块区域作为等待区,当前一个相位绿灯亮时,直行机动车与其同时或延后进入交叉口,行至路口内的一条或多条待行车道中,待直行绿灯亮时再前行,最终通过交叉口。此过程利用平面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增加一个相位内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数量,而无需进行信号灯管理和工程性改建。 4.3综合待行区 综合待行区是在交叉口的机动车停车线内施划一块区域作为等待区,让下一相序待放行的车辆,在不影响被放行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于红灯末尾阶段,提前进入交叉口。待绿灯亮时再前行,最终通过交叉口。此过程利用平面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增加一个相位内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数量,而无需进行信号灯管理和工程性改建。 4.4“拉链式”让行(交替通行) 拉链式交通通行方式实际上是因车道减少,而需要进行合流的两股车流实施的控制,其本质是多条车道车流汇入一条车道时,依次交替通行,保障秩序,提高合流效率。拉链式通行的设施条件一般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车道减少;第二个是合流的车道是“同等级”的。拉

超高层办公建筑垂直交通系统设计相关研究

超高层办公建筑垂直交通系统设计相关研究 本项目概念方案依据 5 000m2/台的标准配置了12台区间客梯,若以舒适级4 000m2/台为标准,所需数量则为17台。如此配置,最大面积楼层中核心筒的面积比重都超出40%,经济性极差。如何在满足使用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垂直交通体系所占的面积成为最大的问题。 尽管定额估算的方法相对简单有效,然而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建筑体形、功能业态、使用模式上均千差万别;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流量分析,对垂直交通进行精细化设计非常必要。因此,设计团队决定与专业电梯公司协作,穷举所有可能,在确定方向后推进优化。 电梯公司依据的典型交通流量中,传统办公楼在一天工作时间内不同的高峰期如图4所示:分别为早高峰、午餐高峰和下班高峰。图4为《CIBSE GUIDE》[4]提供的早期办公楼人流分布图,真实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高峰时段的流量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功能业态及不同的使用模式对垂直交通系统均有不同的需求。与电梯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后,其返回了初步的电梯配置方案,均为单轿厢电梯,高、中、低区分系统控制。 垂直分区是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必然结果。当建筑楼层、层数达到20层以上时,如果电梯还层层停靠,运行周期长,人在轿厢内停留时间变长,运转效率变低,会导致需要的电梯数不断增多。多区电梯系统在竖向上分为不同区域,各区由不同容量和梯速的电梯服务,以满足使用需求。本项目高低分区以位于建筑高度2/3处的避难层为界;高区电梯由于运行距离较长,梯速较低区电梯为快(高区6.0m/s,低区4.0m/s)。 由于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的显著不同,本项目北塔(公寓 楼)和南塔(办公楼)的垂直交通流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家电梯公司计算结果表明,公寓楼采用6台低区电梯+4台高区电梯 +1台VIP梯+1台消防梯(兼货梯)即可满足使用需求。而问题集中出现在办公楼,依据业主提供的电梯设计标准——平均等候时间≤30~40s,平均到达目的地时间≤60s,5min运载能力≥12%~18%;按垂直方向分三个区进行交通流量分析,得出结果均远远大于按照《办公建筑规范》中5 000m2/台进行估算的需求数量。四家电梯公司的计算结果分别如表4所示。 取核心筒内20个电梯计算,塔楼需要的核心筒显著增大,如图5所示,经济性明显下降。 金融城南塔面临着超高层建筑垂直交通的典型问题,尽管已经采用大容量、高速电梯,配合分区控制,仍然不够理想。塔楼高度并非极高,但偏小的标准层和过大的核心筒使其经济性大打折扣。难道只能在品质感和经济性面前二选其一?图4 传统办公楼人流分布图 图5 核心筒平面 (左侧为方案阶段估算的12个区间客梯,右侧为16个所占的范围)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 发表时间:2019-10-10T13:54:02.3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作者:祝贞伟赵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连年飙升,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交通运输规划开始漏洞百出. 祝贞伟赵杰 汇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连年飙升,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交通运输规划开始漏洞百出.文章先概述了绿色交通理念及其运输规划原则,然后通过对我国城市绿色交通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指出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策略,最后用实例论证了规划措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绿色交通;交通运输;规划 引言 现阶段,我国在交通规划方面投入的力度还不够,对土地使用规划不够严谨,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宣传不够到位,大多数人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生活,选择私家车这样的交通方式,尾气排放量成倍增长,这对环境的保护十分不利,交通部门应该立即投入到绿色交通的推广当中。本文将分析当前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绿色交通和实现绿色交通的方式进行探讨。 1绿色交通理念内涵概述 绿色交通理念是指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的过程中, 以公共交通工具为基础, 采用多种交通运输模式均衡发展的交通运输规划方式。在绿色交通理念下, 交通运输规划更加重视提升环保质量、减轻交通拥堵、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部分。在绿色交通理念下, 出行方式优选顺序应该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私家车, 绿色交通理念有助于减轻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公共成本压力, 促进交通效率最大化。 2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原则 (1)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交通理念的视域下, 交通规划运输首要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结合交通运输规划地的实际资源情况, 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降低资源消耗、优化出行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之间的统筹兼顾工作, 进而保证交通运输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2)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交通规划运输的过程中, 为了贯彻绿色交通理念,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在绿色交通理念中主要适用于公共交通这一环节。为了增强人们出行过程中对公共交通工具的认可度, 需要掌握出行者的目的以及了解出行者乘坐公共交通过程中的不便之处, 并给予良好的解决, 为人们出行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 提升人们对于公共交通的认同感, 进而助推绿色交通理念的贯彻落实。 3目前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3.1耗能高,能源利用率低 虽然汽车制造业在不断发展,能源利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但截至目前,汽车在能源利用方面仍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方面,由于私家车数量的增长,人们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加油站随处可见,但由于私家车日渐增多,石油必定会出现大幅度地减少,这会使石油的开采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能源利用率仍然不理想,有大量能源浪费在汽车尾气的排放上,加之有些司机不合理的开车方式,比如:习惯性刹车,习惯性踩离合等等,这不仅导致了环境的污染,还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使原本就不充裕的石油资源大幅度减少。 3.2尾气污染严重 目前,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日益加重,全球变暖,温度普遍升高,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汽车发动时,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主要是对空气的污染,极容易引发人们的呼吸系统出现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排放的尾气中主要的成分还是二氧化碳,人们对汽车的利用率逐渐增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因此增长,这也是造成全球温度缓慢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虽然现在已经采取汽车出行限号等措施,但还不足以控制住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3.3缺乏系统管理 从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在交通方面还是疏于系统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控制不够严格,现在仍然有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允许被生产的情况出现。一些汽车工厂为了利益疏于对发动机的改造,导致汽车还是会存在燃料燃烧不够充分,从而产生尾气的排放不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凭借伪造的报告,这种汽车仍然有可能允许被生产,并且投入到市民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来,导致市面上还会有大量不合标准的私家车出现,这也是国家对尾气排放和私家车生产标准要求不严格、不系统所导致的结果。 4促进绿色交通理念实践的措施建议 绿色交通系统是基于公共交通和多模式均衡发展的理念, 具有协调性的交通系统, 具有高效、低碳和以人为本的特点。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应注重城市交通发展导向的重塑和体系结构的优化, 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注重慢行系统的优化提升, 推行“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 4.1规划土地利用与交通相协调 首先确定规划内的土地适用范围,再结合不同层次和功能的土地使用率,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用地,使交通和生活区商业区相结合,从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设施的浪费,融入绿色理念,结合大众需求,使土地得到合理规划。 4.2慢性绿色交通网规划 在近郊市区或中心地带,使机动车与慢行交通工具完全分离,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对比快与慢交通工具之间在可达性上的差异,使慢行交通更加便捷,以此来倡导慢行非机动交通方式。 4.4鼓励发展公共交通 为了保证绿色交通理念能够良好的贯彻落实与交通运输规则之中, 政府部门以及文化部门要加强对非机动车以及步行出行的倡议与建

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灵宝市干线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也叫做公路养护精益化管理。“精”体现在养护质量上,涵盖所有的养护工作和作业项目,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养护效益和养护成本上,强调要获得收益。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本质上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求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为了顺应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管理,全面提高我市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公路养护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倡导“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创建和谐平安交通”和“科学养护、全面养护、预防养护、精品养护、习惯养护”的养护工作理念,贯彻落实省公路局倡导的“责、严、查、实、细、精”的六字工作方针,构筑“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新环境。结合我局养护公司对所辖136.953公里的路况调查及标段划分情况,依据部颁《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评分标准》、《河南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巡查制度》、《灵宝市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等规定,特制订《灵宝市干线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章灵宝市干线公路养护基本状况及思路

第一条基本状况。灵宝市公路管理局养护公司现设12个养护道班、一个机械化大道班和S 2502个群养点,拥有养护职工90人,管养总里程211.668公里,其中G310线76.715公里,G209线46.132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14.146公里,S250线74.715公里。 第二条基本思路。认真执行省厅的养护管理机制改革政策,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养护生产及养护模式,构建模拟养护市场,分路段精细养护,量化病害,细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达到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维护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实施GBM工程及文明样板路,不断提高养护质量。 第三条基本步骤。精细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程序、责任、数字,具体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做到责任分工明确,细化工作项目,追求质优量精。 1、观念引导。精细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观念,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必然要求,我局大力引导全体职工,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同时强化“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精细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2、标准制定。管理精细首先是管理者的精细。我局每一位管理者,根据各自工作的性质和

城市道路精细化施工

金阳市城市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管理 调研报告 工程管理处 2010年12月

目录 1概述 ·························································································· - 1 - 2管理现状及经验 ··········································································· - 2 - 2.1金阳市城市道路大修基本情况·················································· - 2 - 2.1.1组织机构 ····································································· - 2 - 2.1.2道路设施及市属道路大修 ················································ - 3 - 2.2主要管理文件和相关规程、规范··············································· - 5 - 2.3前期管理············································································· - 6 - 2.3.1立项 ··········································································· - 6 - 2.3.2设计 ··········································································· - 8 - 2.3.3招标 ··········································································· - 9 - 2.4施工管理重点······································································· - 9 - 2.4.1精细化施工管理 ···························································· - 9 - 2.4.2施工组织管理 ······························································- 11 - 3存在问题 ·················································································· - 14 - 3.1随路管线施工对道路大修的影响较大 ································· - 14 - 3.2交通许可影响道路大修的正常实施 ···································· - 16 - 3.3缺乏精细化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和具体标准 ··························· - 17 - 3.4大修的工艺及科技成果有待提高 ······································· - 18 - 4建议 ························································································ - 19 - 4.1完善管理制度 ······························································· - 19 - 4.2推动大修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技术研究 ································· - 21 - 4.3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 - 23 -

浅谈绿色交通发展

浅谈我国绿色交通发展 李菁 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伴随着交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危害,如交通事故的增加,交通拥挤造成的大量时间延误,能源的消耗和浪费,汽车废气和噪声等。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全球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交通污染危及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故我们研究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必然要求。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发展绿色交通势在必行。我们要在发展交通的同时注意环保问题,而不应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否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绿色交通的涵义 绿色交通是指通过发展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绿色交通的狭义概念更加强调交通系统的环境友好性,主张在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活环境质量。绿色交通的广义概念包含了推动公交优先发展、促进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的出行模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立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等。所以,绿色交通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减轻、环境污染降低,但是其更深层次上的含义是协和的交通,包括交通与环境(生态的、心理的)协和;交通与未来的协和(适应未来的发展);交通与社会的协和(安全、以人为本);交通与资源的协和(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小的资源维持交通的需求)。 二、国际先进经验 新加坡作为偏居亚洲一隅的城邦小国,以区区68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和不到420万的人口,却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运输系统,前瞻性的交通管理与调节战略,有计划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展政策,成为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为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现代都市发展的典范。虽然新加坡在国情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的成功却包含了普遍性的发展经验。当今中国大陆的许多大城市

交通运输系统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系统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交通运输系统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解决行政管理粗放、行政效能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提高交通系统各单位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和公信力的现实需要;是优化交通系统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配置,密切配合,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必然要求;是严格落实和执行交通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按照《旗委、旗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的原则,以建立和完善工作标准为内容,以“精、准、细、严”操作为要求,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点,优化全系统运转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总体目标:在3年的时间,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 解决权力运行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精细、措施落实不到位和工作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建立机关、业务、财务等精细化管理体系,形成职责明晰、协调有序、规范高效的机关管理新机制,最大程度提高机关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理念大转化、管理水平大提高、工作作风大转变、部门形象大提升。 近期目标:XX年,从各项基础工作抓起,仔细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的要求,在各单位、各科室、各岗位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活动,使交通运输系统的各项工作的运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管理工作更加务实、更加高效。 三、基本原则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全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按照可行性、规范性、有效性的要求,科学细化分工,科学设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严格过程控制和管理,建立按程序办事的管理制度,确保实现交通运输工作整体精细化管理目

绿色交通精细化设计

国外发展经验表明,发展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步行为主题的绿色交通,有助于城市交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对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视不够,具体问题包括:存在安全隐患、尺度不够宜人、环境品质不高、缺乏整体考虑。因此需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切实提高人行步道的舒适性、交叉口过街的安全性、非机动车道的连续性、公交系统的便利性,已达到为绿色交通参与者提供智慧、绿色、人性、安全的出行服务。 1、人行系统 1)人行道宽度 普通街区的人行系统的有效通行宽度不应低于2m,较窄的人行道利用建筑退界、打开围墙等方式保证有效通行宽度。 本工程为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有效人行宽度应保证不低于3m。 2)人行信号相位设置 当一个周期内,某方向杏仁等候数量超过30人,应设置机动车“禁止右转”信号灯,解决与右转机动车冲突问题;对于一个周期内各方向人行量均较多的交叉口,可设置单独的人行过街信号,八个方向同时过街。 3)减少交叉口转弯半径 现有规范的转弯半径较大,车辆转弯速度高,人行过街距离较长。通过减少交叉口右转缘石半径到10~15m,缩短行人步行距离,也可以有效降低转弯车速、提高安全度。 4)行人过街安全岛 过街长度超过16m,应结合分车带或者压缩路口车道设置安全岛供人行驻

足。安全岛宽度宜大于1.5m,极端情况应大于1m。行人安全岛可以增加荧光黄等比较亮眼的颜色标记。 5)人行过街间隔 路段交叉口间隔超过400m,应在路段中间增设人行过街横道线。 6)公交站台人非冲突 乘客穿越非机动车道上下公交车存在安全隐患。 人非共板断面:公交站处的非机动车道上施画人行横道斑马线,并增加非机动车让行标志,警示非机动车减速。 人非不共板断面:公交站处的非机动车标高需抬高至与人行道齐平,并采用人行道铺装,同时施画醒目的人行道线,设置非机动车让行标志。 2、非机动车系统 1)人非分隔 非机动车道宽度为3.5m时,以绿化隔离,且树穴宜设置盖板,提高步行道平整性,也可将人非共板整体进行透水路面铺装。 当非机动车道宽度为2.5m时,以红白分隔杆、划线等软隔离方式分隔行人与非机动车。 2)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高差 人非共板的道路,非机动车道在小区出入口处,横向利用设施带解决高差;交叉口处,沿道路方向在交叉口30m范围内通过纵向缓坡解决高差。

交通疏解方案设计(定要求规范子)

实用标准文档 广州木棉变电站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第一部分:220千伏石井至凯旋线路电力隧道部分)(第二标段) 交通疏解组织方案 编制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4年9月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交通疏解的意义 1、本工程施工范围K10+240~K14+160,施工区域两侧均为居民密集居住区,附近有住宅、商店、企事业单位等,道路交通相当繁忙,这就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要想快速、优质、高效完成工程任务,科学编排实施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合理有序地疏导交通,注意统筹安排、相互协调,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因此要对交通组织进行精心设计,保证施工过程中道路通行能力不低于现有状况。同时,过往的车流人流会给施工带很大干扰,在施工组织时的交通维护需进行重点考虑,并在施工过程予以高度重视。 2、为顾及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交通组织方案按照“严禁堵塞、减少干扰、确保畅通”的总方针编制。为尽量减少施工与交通间的干扰,实际施工区与交通区分开,力求做到互不干涉。同时,当施工与正常交通有冲突时,先服从交通,后安排施工;能在晚上实施的项目,则不安排在白天实施。本标段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疏导措施。 3、把交通疏导做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做到“领导集中精力抓,岗位协调配合抓,协助交警主动抓”。入场后即积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联系,更进一步了解交通现状与当地政府的通行要求,并制订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与当地政府沟通。同时,施工过程要加强与交通部门联系,密切合作,服从交管部门的指挥,并设警示牌及限高架。 二、现状交通量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及观测,本项目沿线交通流量分布的特点为:路段流量分布不均匀;同一路口两侧路段交通流量有较大差异;局部路段存在交通突变点,交通流量非常集中;本项目起点到南环路口,交通流量基本呈递增的趋势,从南环路口到设计终点,交通流量基本呈递减的趋势。 1、路段流量分布不均匀:体现了松白路为沿线用地服务的特点。由于沿线相交道路对松白路的分流作用,而且分流的流量较大,才形成松白路交通流量分布的不均,而分流的流量正是沿线用地引发的交通流量。 2、同一路口两侧路段交通流量有较大差异:体现了松白路与沿线相交的横向道路存在着较大的左右转交通流量,同时也体现了松白路沿线区域横向连接道路的不足,区域内的主要横向道路如西环大道、周家大道、东明大道、光侨大道均为规划道路,导致了松白路沿线区域的横向连接大部分需通过松白路完成,形成了现状松白路交通饱和的现状。 3、局部路段存在交通突变点,交通流量非常集中:主要体现在塘明路口、泉水东路口等。原因是由于目前项目所在区域内横向连接通道缺乏,相邻各片区通过各横向道路及松白路完成横向交通疏导,因此交通量在主要路口相对集中。 4、由于目前南光高速及东长路已通车,可疏导分流大部分过境货运交通,

全方位实施城市交通精细管理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交通管理

第二十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 全方位实施城市交通精细管理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相 匹配的交通管理基础 A Comprehensive Refined Traffic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tropolis 许培星1 摘要 城市交通管理的最高形态是个性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在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条件下,对上海交通需求管理、道路交通精细管理的内涵,如:轨道交 通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间的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地面公交与大容量轨道交通衔接、 与集中居住区居民需求衔接的思考;出租汽车服务供应的信息化、有序化以及市场监 管的思考;客运枢纽、慢行交通、静态交通和道路交通管理精细化的思考。重系统思 考,从细节入手,确保城市交通需求与供应的相对平衡,为上海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奠 定基础。 精化实施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细 Abstract A high qualified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always aims to pursue an artistry, refinement and humanity management eff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lications of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especially traffic refined management under the rigid constrains of resource condition in Shanghai. The main contents refer to the discussion of some issues in rai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discussion of connecting technology between bus and high capacity rail trans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rvice qualities, the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and market management of Taxi service, the discussion of refined traffic management for some problems in terms of transport terminals, slow traffic, parking problem and mobile traffic. A reasonable balance may be established between urban traffic demand and supply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control and the specific improvem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Keywords: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refinement, implementation 一、引言 上海市市长韩正曾说,上海定位的坐标系有三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中央给上海定位的大战略。依据上海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发 1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

万达商业项目内部交通动线设计

商业项目内部交通动线设计 投资者在选择商业项目时,要将商业项目的内部交通动线纳入商业考察的重点环 节。 一、讲评要点 1. 五大要素奠定商业设施内部交通成功前提。 2. 垂直交通和平面交通组成内部交通网络。 3. 业态规划的合理性将对引导人流起到关键作用。 二、案例分析 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东方新天地,商场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分为地铁层、首层及平台层三层。作为京城著名的商业项目,开业几年来,东方新天地人流持续获得至少双位数增长,目前商场人流每日达15至20万人次,假期更可达到25万人次。据悉,目前东方新天地的出租率高达95%,有些店面的月租金更是已经达到每平方米260美元,且有上调空间。 东方新天地能取得如此好的经营业绩,与其规划合理的内部交通动线设计密不可分。东方新天地的内部交通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流交通组织,力求达到使用上的无障碍和灵活性。其内街式交通布局,使商场内的平面交通更具识别性和通畅性,实现各种功能相互间的互动。同时,地铁一号线的王府井站和东单站就设在该项目地铁层,可以使进入该商业体的购物者,在不必经历日晒雨淋就能享受到购物街式的舒适购物享受。东方新天地的合理内部交通动线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吸引其人流的先决条件。 三、专家讲评 五一期间,消费者因为商业内部交通拥挤,而放弃购物的现象,说明了科学合理的内部交通组织,不但能直接影响顾客消费时的切身感受,又会间接影响商家的经营获利。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分析商业项目的内部交通环境,将有助于对未来是否实现商业赢利的判断。 商业规划合理内部交通成功前提 一般情况下,顾客在商场购物的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容易处于疲劳状态。所以合理的内部交通路线设计,可以在空间、时间上最大化地挽留人流量。通常情况下,商业项目的规划前期,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为吸引人流、实现内部交通的便利性奠定基础。 第一,商业项目的出入口设置。商业项目的出入口要与周边的市政交通相配合,实现内部交通动线与外部交通体系的沟通。另外,商场的主要出入口的外部,应该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一般为10米×10米的广场,以容纳从各个方向来的人流。而在主入口内要设置前厅,使人流能从这个聚集点分散到各个业态分区,以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人车分流。某些商业项目,由于进深与面宽较为狭小,可能会出现车流和人流交叉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流动线的走向。因此,投资者在审视商业项目时,要注意商

绿色交通系统规划

绿色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的交通系统犹如人体的血脉。一个城市的健康运转,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现有及未来的地位都依赖于城市的交通体系。 1.1 绿色交通建设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城市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交通环境,使现代城市交通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解决曰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了指导21世纪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使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符合未来环境保护、健康、安全和效率的共同需要,在此背景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作为一个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实践目标。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着眼于道路系统的规划,并且以满足机动化交通需求为目标,较少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大城市的交通主要依赖于城市道路,但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交通需求将越来越大,而在城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不可能规划更大面积的道路。其结果将使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愈发突出,如:交通拥挤、阻塞、延误、事故增加、噪声、振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可见,城市交通的现状表现出严重的不可持续性,现有城市交通的规划不足以支撑现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或者说不足以支撑现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 这样的状况从全球范围看普遍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状况比较良性的国家还是堪忧的国度。因此,我们应采用新的规划思维,以求更好地解决交通问题。城市的交通规划要有“绿色”的思维和理念,设计主旨是为了减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 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 1.2 国外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探索及经验借鉴 新加坡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运输系统,前瞻性的交通管理与调节战略,有计划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展政策,成为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为大多数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2017、6、28 项目名称:******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 证书等级甲级 项目成员: 项目负责人 *** 规划设计师 编制人员 *** 规划设计师 *** 助理规划师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 (2) 1.2工作依据与研究方法 (2) 1、3 项目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确定 (3)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 2、1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4) 2、2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 (4) 2、3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评价 (5) 第3章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3、1 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分析 (8) 3、2 公共交通影响分析 (8) 3、3 非机动车影响分析 (8)

第4章项目配套设施分析 4、1 项目影响区规划道路条件分析 (9) 4、2 项目区内停车设施供需分析 (9) 4、3 住宅区交通组织分析 (10) 第 5章结论与建议 5、1 分析结论 (10) 5、2 相关建议 (11)

第 1 章概述 1、1 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 *****位于**市**区,南侧为***路,东侧临 ***路,西临***大道,北侧顺堤河绿化带,靠近***,其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如图1-1 所示。该项目已经于2011年投入使用,项目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较好,通行便捷;周围生活、市政公用设施有一定配套,已经建成几个高档居住小区,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图1-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 项目规划总用地276、3亩,调整前设计容积率0、45,计容建筑面积83650平方米,建筑密度37%,绿地率34%,机动车位53辆,非机动车3168辆。此次将西侧原规划的体育馆调整为5000平方米,新增两幢教学楼,共40间标准教室,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调整后设计容积0、47,计容建筑面积85890平方米,建筑密度39%,绿地率35%,机动车位81辆,非机动车5440辆。目前在校师生5600人,预计规划新增学生1600人,预计将来在校生7200人。 项目地块现状如图1-2,原规划总平面如图1-3,原规划鸟瞰如图1-4,调整部分局部规划鸟瞰如图1-5,调整后规划平面如图1-6。该项目属于学校建筑,建设规模较大,建成投入使用后引发的交通量会对周围交通系统产生多大的交通影响,就是否处于路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尚缺少专业的分析及评估。 * 图1-2 项目地块现状 * 图1-3 原规划鸟瞰图 * 图1-4 原规划总平面图 * * 图1-5 局部调整地块规划平面及效果 为了保证项目调整部分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与外部交通环境,同时也使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减至最小,建设单位委托****公司进行该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与建议。 1、2 工作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