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km,m,dm,cm,mm,μm,nm

B. km,m,dm,cm,μm,nm,mm

C. nm,μm,mm,cm,dm,m,km

D. mm,μm,cm,dm,m,km,nm

2.“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可入肺的微粒。2.5μm相当于()

A. 2.5×10?6km

B. 2.5×10?3mm

C. 2.5×10?1nm

D. 2.5×10?9m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

B. 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C. 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D. 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7m=1.7m×100cm=170cm

B. 2?=2×60s=120s

C. 85dm=85÷100m=0.85m

D. 850mm=850×10?3m=0.85m

5.关于长度的特殊测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仪表盘上记录汽车总里程实际是通过滚轮法测量出来的

B. 测量某一曲线的长度,可用弹性不大的线沿曲线摆放,在两端点处坐做上记号,

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C. 想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可用100张相同的邮票叠起来,测量出100张邮票

的总厚度再除以100

D. 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只需要用一把刻度尺直接测量即可

6.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

B. 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然后用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D. 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线段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小段线段的长度,然后用

圆规从曲线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乘一小段线段的长度,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

7.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8.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

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 该测量方法正确

9.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 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 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10.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54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 2.42厘米

B. 2.428厘米

C. 2.43厘米

D. 2.47厘米

11.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同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

12.对一些常见物品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 圆珠笔的长度约15cm

B. 拇指甲的宽度约5cm

C. 教室门框的高度约500mm

D. 课桌的高度约1500m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3.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

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

18.805cm.则: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

(3)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s.

15.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间接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测得硬币的直径

D=________cm.

16.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得黑板长度为3.54,他的错误是________,应该写成________.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17.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支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丝圈,再用

一把刻度尺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________cm.

18.图1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

________cm=________m;图2中的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________。

19.图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是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乙

表叫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它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后两空选填“甲”或“乙”)

20.(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是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填“A”

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下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长度时,以上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同一长

度的五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cm.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______(误差或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2.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应选用分度值为________(选填

“1dm”“1cm”或“1mm”)的刻度尺,请写出具体的测量步骤。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熟悉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确定正确选项。

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关系,属于识记内容,简单。

【解答】

长度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nm,μm,mm,cm,dm,m,km,故C正确;故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PM2.5为素材,考查了长度不同单位的换算,体现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 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解答】

因为1μm=10?6m=10?9km,所以2.5μm=2.5×10?9km=2.5×10?6m=

2.5×10?3mm=2.5×103n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熟悉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答的关键。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和分度值,然后再进行使用。

【解答】

A.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故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可以寻找新的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仍然能继续使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1.5m,前面的1.5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

【解答】

A.“1.7m×100c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不正确;

B.进率不正确,应为:2?=2×3600s=7200s,故B不正确;

m=8.5m,故C不正确;

C.格式不正确,应为:85dm=85×1

10

D.过程及进率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与运用,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减小测量误差的特殊测量方法。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

【解答】

A.汽车仪表盘上记录汽车总里程实际是通过滚轮法测量出来的,故A正确;

B.测量某一曲线的长度,可用弹性不大的线沿曲线摆放,在两端点处坐做上记号,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故B正确;

C.想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可用100张相同的邮票叠起来,测量出100张邮票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故C正确;

D.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需要用一把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把刻度尺不能测量出,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体现的是等效替换思想。

在测量长度时,有时不能直接测量,需间接测量。

【解答】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这是采用化小为大的方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

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这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圆规把曲线截成n段小线段,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段线段的长度L1、L2、L3…L n,曲线的总长度L=L1+L2+?+L n,曲线截成的小线段越多,被截取的小段曲线长度和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越接近测量结果越准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中测量误差的分析。

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分析其分度值与真实值会变化。

【解答】

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木尺上代表原来分度值的长度会变大,测量出的结果就偏小,例如:物体的长度为2cm,木尺正常时测量程物体的长度为2cm,受潮后木尺的长度变长,2cm刻度将大于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小于2cm;这种受外界影响使刻度尺精确度变化的并不是错误,而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分析】

转换法是在长度测量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将不方便直接测量的长度转化成容易测量的长度,再进行测量;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要求测量,避免出错。

圆柱体的周长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将圆的周长变成直线的长度再进行测量,据此分析。

【解答】

题上提到用矩形纸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都只需要一条线所以无论垂直与否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

A.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BCD.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分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解答】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54cm与其它数值偏差太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43cm,故C正确,ABD错误。

物体的长度为L=2.42cm+2.43cm+2.42cm+2.44cm

4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分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

【解答】

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解答】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5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拇指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5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框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0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 80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13.【答案】(1)1mm

(2)L3=17.28cm

(3)L6=18.805cm

(4)18.82cm

【解析】【分析】

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1)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2)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

(1)从L1=18.82cm;L2=18.83cm;L4=18.81cm;L5=18.80cm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从六个测量结果看,L3=17.28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

(3)L6=18.805cm的分度值是0.1mm,测量结果不合理;

(4)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正确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L=

?L1+L2+L4+L5

4=18.82cm+18.83cm+18.81cm+18.80cm

4

?=18.815cm≈18.82cm。

故答案为:(1)1mm;(2)L3=17.28cm;(3)L6=18.805cm;(4)18.82cm。

14.【答案】110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秒表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

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5min中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所指时间在1min与2min之间,靠近2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5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5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s,即停表的读数为

1min50s=110s。

故答案为:110。

15.【答案】1.85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是一道基础题,注意测多求少法的应用。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第一个硬币中心到第五个硬币中心的长度为7.40cm,故一个硬币的直径为:

D=7.40cm

4

=1.85cm;

故答案为:1.85。

16.【答案】没有写单位;3.54m;正对刻度线;2.00cm

【解析】【分析】

熟练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解决长度测量问题的关键。

(1)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

①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解答】

测量结果必须有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知,黑板的长度应为3.54m;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是7.00cm?5.00cm=2.00cm。

故答案为:没有写单位;3.54m;正对刻度线;2.00cm。

17.【答案】0.19

【解析】【分析】

物理学中的测量工具非常多,它们的读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学习中把握要求、分清不同、细心读数,这是我们学习物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

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d=L

n

【解答】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cm对齐,估读为9.8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 9.80cm?6.00cm=3.80cm,

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n=20,故细铜丝的直径为d=?L

n?=?3.80cm

?20?

=0.19cm。

故答案为:0.19。

18.【答案】0.1cm 1.590.015910s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时间的测量中秒表的读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和秒表的读数规则,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进行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一点比较容易出错,本题是一道非常基础的题。

分度值为刻度尺中最小的那一小格所代表的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秒表读数时小表盘表示分钟,本题中一圈为60min,大表盘表示秒,一圈为60是秒,读数时,先读小表盘,超过几就是几分,然后在加上大表盘的示数,大表盘指的几就是几秒。

【解答】

图1中每一大格为1cm,每一大格被分成了10个小格,每一小格即为0.1cm,即可得出分度值为0.1cm;由图1所示物体A末端位于1.5cm到1.6cm之间,十分接近1.6cm,我们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1.59cm,1.59cm=0.0159m;

小表盘指针没超过一分钟,大表盘指针为10s,所以秒表所记录的时间为10s。

故填:0.1cm;1.59;0.0159;10s。

19.【答案】1min;停表;0.1s;3min20s;乙;甲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石英钟和停表的使用。

石英钟的长指针表示分钟,短指针表示小时;乙表是停表,大圈表示秒,小圈表示分钟;根据测量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解答】

甲是石英钟,一圈表示60min,故分度值为1min;乙是停表,分度值为0.1s;小圈读数为3min,大圈读数为20s,故读数为3min20s;体育课上测量跑200m的时间,要求更精确,应该选择乙,分度值小;测量一集电视剧的时间较长,应该选择甲。

故答案为:1min;停表;0.1s;3min20s;乙;甲。

20.【答案】(1)B;1.40

(2)230.2s

【解析】(1)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则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测量从零刻度线开始,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L=1.40cm。

故答案为:B;1.40。

(2)

【分析】

此题考查停表的读数,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属于基础题目。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

由图可知: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50.2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50.2s=230.2s。

故答案为:230.2s。

21.【答案】(1)A;3.40;

(2)求平均值减小误差;27.2mm;2.52;误差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测量的知识,包括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

(1)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应使零刻度线或其他整数刻度线与起始端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精确测量时应在分度值后面估读一位数;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用同一刻度尺测量时估读数可能是不一样的。【解答】

(1)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应使零刻度线或其他整数刻度线与起始端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A图正确,B图中视线没有正确对刻度线,故错误;精确测量时应在分度值后面估读一位数,铅笔的起始端与零刻度线对齐,铅笔的末端正对3.4cm刻度线,估读数为0,故铅笔的长度为3.40cm;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五次测量结果中,27.2mm的准确数比其他几次大得多,说明测量错误;应取其他四次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故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

25.1mm+25.2mm+25.1mm+25.3mm

4

=25.2mm=2.52cm;用同一刻度尺测量时估读数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属于测量中的误差。

故答案为:(1)A;3.40;(2)求平均值减小误差;27.2mm;2.52;误差。

22.【答案】1mm;

步骤:①把物理课本中第1~n页压紧,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其厚度为L;②计算出实

际纸张数目为n

2;③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d=2L

n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纸的厚度的测量,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常用到累积法。此题是利用累积法测物体的长度,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太小无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

但要注意课本的页码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

【解答】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比较小,要求准确到毫米,所以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步骤:步骤:①把物理课本中第1~n页压紧,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其厚度为L;②计

算出实际纸张数目为n

2;③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d=2L

n

故答案为:1mm;步骤:①把物理课本中第1~n页压紧,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其厚度

为L;②计算出实际纸张数目为n

2;③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d=2L

n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 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 要点一、长度的测量 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3nm 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高清课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消除误差 2.如图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3.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 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 4.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 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 5.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其结果分别是 3.12cm、3.14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3.12cm B.3.1275cm C.3.13cm D.3.14cm 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3.55cm、23.54cm、23.53cm、 23.72cm,那么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的是() A.23.5cm B.23.54cm C.23.585cm D.23.59cm 7.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明测量了四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18.51cm、18.53cm、18.51cm、18.66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应该记为() A.18.52cm B.18.51cm C.18.517cm D.18.55cm 8.小明家买了一个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1min,则他应该的操作是() 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 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 C.将摆线缩短一些 D.将摆线增长一些 9.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书本的宽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50cm、18.45cm、18.5cm、18.4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是()A.18.50cm B.18.48cm C.18.5cm D.18.485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0.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48cm、3.46cm、3.49cm、3.32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1066)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长度,四次结果如下:l1=3.54cm,l2=3.53cm, l3=3.51cm,l4=3.53cm,其长度应记为:() A.3.51cm ; B.3.52 cm ; C.3.5275cm; D.3.53cm. 2.(2分)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以m为单位,记录结果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小数......................................................................................................................... ()A.1位B.2位C.3位D.4位 3.(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2分)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2分)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20cm; C.30cm ; D.40cm. 6.(2分)现有两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为150厘米,分度值为1厘米;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为20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以下几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 B .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 C.选项哪一把都一样; 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隔掌吸钉 2、纹丝不动 3、成像奥秘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检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检测 高垚骏(安徽省宣州区新田中心初中)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A.体温37℃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 心跳75次 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4.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min D.1h 5.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 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的高度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图1 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白雪同学请林圆圆帮她买一双鞋,林圆圆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林圆圆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A.22 B.22.5 C.23 D.23.5 9.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 一、 知识点睛 1. 长度的单位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2)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 )、厘米(cm )、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等。 2. 单位换算方法: 例:0.53μm=____________m 。 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 3. 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重点)、三角板、卷尺、皮尺。 4. 刻度尺的使用 (1) 认识刻度尺 ① 量程,也就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②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 精确程度越高。 (2) 刻度尺的使用步骤 ① “选”:______、______合适的刻度尺; ② “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注意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 (2)产生原因: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消除误差; (4)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6.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石英钟,电子表,机械表等; (2)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3)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等,换算关系为: 1h=_______min=________s。 (4)停表的读数: 小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大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读数时,应先读______示数;再读______示数;需注意小圈指针是否过 了“一半”位置。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1.普通中学生穿的鞋的尺码一般是39号,对应的光脚长度是245毫米,假如 用米做单位,对应的光脚长度是多少? 2.“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人体内一种细胞的直 径为1280纳米,则它的直径为多少米? 3.小明记录了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但是忘了带单位,请你帮他添上。 ①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______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掌门1对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一、四种不同事物的两两比较 l.两根长短不同的木棍。 2.两支粉笔与一盒粉笔。 3.两个田径运动员一快一慢地跑步。 4.两杯水冷热不同。 【提问】通过比较,同学们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 【点拨】1.长短不同。2.多少不同。3.快慢不同。4.冷热不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事物的比较随处可见,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测量。 二、用投影片显示三张图。 【提问】图l中横线与竖线是否等长? 图2方框中四条边是否是直线? 图3中横线是否平行? 【点拨】意见可能不统一,教师用尺加以确认。

【小结】对事物的比较和判断仅凭感觉器官是不完全可靠的,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导语二】北京故宫太和殿前有一座古代的太阳钟,叫日晷。日晷也叫日规,是利用日影测定时间的一种仪器。我国古代的日晷,常用一个石制的圆盘当钟面,圆盘中心有一根铁针。日晷倾斜的安置在石座上,钟面的分度是十二个时辰,看到指针在钟面上的投影,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然后,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文件,让学生感知各种计时工具和长度的测量工具。介绍各种工具的发展变化,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身边的事物。 【导语三】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测量——是一种科学的比较 在图中,有a、b两线段,你能说出线段a比线段b长多少吗?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用尺量一下就知道了,可是在古代它却是个大难题,其关键是当时没有比较的标准。 我国夏禹以自己身高定为一丈,一丈的十分之一定为一尺,英国查理曼大帝以自己的足长定为一英尺。 【点拨】这些传说,揭示了一个道理:要合理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测量单位。 又传说,英国有一胖一瘦两位大臣,各用自己的腰围做单位,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瘦的说有10围,胖的说只有7围,结果争执不下。 【点拨】这个传说,又揭示了一个道理:要精确地进行测量,测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测量单位 【说明】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其中长度和时间单位规定是: (1)长度的单位——“米”,符号是m 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ldm=10-1m 1cm=lO-2m lmm=10-3m 1μm=10-6m 1nm=lO-9m (2)时间的单位——“秒”,符号是s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s)”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等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课题: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 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2.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用估测法去研究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 教学设施 直尺、三角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手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1 你听说过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吗?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若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若桶有这条渠的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若桶只有渠的十分之一,就有十桶水……”为什么同一条渠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桶水呢? 1.体验活动:学生用手测量(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课桌的长度。 教师:比较每个学生测的柞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却有不同的柞数呢?是因为作为测量标准不同,那如何才能获得确定的测量值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长度、时间及测量。(板书课题:长度、时间及测量) 引入2 利用书上的“想想议议”,体验人的直觉不可靠。若要准确测量帽檐直径和帽子的高度,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 1.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2.5”的单位是() A.nm B.μm C.mm D.cm 2、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的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10m B.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 cm 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 4、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1 dm B.1 cm C.1 mm D.1 μm 5、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6、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7、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 8、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um=2.5 um×10-6m B. 2.5um=2.5 ×10-5dm C. 2.5 um=2.5×10-6cm D. 2.5 um= 2.5 ×10-9m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和长度D、水杯的高度 11、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1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 知识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单位符号m 2、常见值: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中学生的高1.75m,课桌高80cm,门高 3m, 一只2B铅笔17cm,一张百元钞票18cm,一层楼高3m高等,一指约1cm 3、单位换算: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 1m=109n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刻度尺的三要素: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注:量程:表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刻度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刻度, 3、使用 (1)使用前: ①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从其他整刻度线量起; ②观察量程,认清分度 目的:快速准确的读数。 (2)使用时: ①“一选”根据所测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②“二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③“三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④“四读”读数时末减尾,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五记”记录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三)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2、替代法 3、化曲为直法 4、滚轮法 5、化暗为明法 二、时间的测量; (一)物理量符号;t (二)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三)1h=60min1min=60s1h=3600s (四)测量工具:钟,表,沙漏,日晷等 (五)实验室测量工具: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1、机械停表:短针是分针 长针是秒针 三、误差与错误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工具上;如变形,刻度不标准, 产生原因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 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 要点一、长度的测量 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3nm 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授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及换算。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培养学生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长度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 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二、学习目标展示(见课件) 三、自学指导 1、长度测量单位 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SI)。其中长度的规定如下: 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Km=1000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长度的测量工具 1、正确使用刻度尺 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会选 ①、使用前要观察刻度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 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长度的测量。 学习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如测量铅笔长度时,若将铅笔的一半作为标准量,则铅笔长为2个单位长。 (2)国际单位制:在国际上要进行交流应该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测量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公认的我们称之为国际单位的用SI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2)各单位间关系:km m dm cm mmμm nm (3)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5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中学生身高1.6m 一层楼高3m 、一张纸的厚度(头发丝的直径)100μm .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为1.5m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m=6.4m 解析:根据换算步骤可得:对于A选项4.5m=4.5×100cm=450cm 。对于B选项456mm=456×m=0.456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时,要使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使它的刻度线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测量值应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记录时,既要记录________,又要记录__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5m=_______cm(2)5mm=_______m (3)0.007μm=_______nm(4)45min=_______h 4、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每层楼高约33______;(2)一张纸的厚度约78______; (3)课桌高度约80______;(4)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______。 5、如右图所示,用两 把不同的刻度尺A、B 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 长度。A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示数是_______cm,B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示数是_______cm。 6、在一次物理实验课上,某同学按如右图所示 的方法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_______ cm,如果圆 筒的内径是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 _________cm。 7、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 紧密地排绕30圈,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 出,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 _________cm。 二、选择题 ()8、以下哪个长度接近5cm A.课本的宽度B.文具盒的厚度C.墨水瓶的高度D.新铅笔的长度()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A.20nm B.10 dm C.1m D.26cm ()10、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1米B.2米C.5米D.8米 ()11、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 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

(完整版)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八年级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68分) 1、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2.5”的单位是() A.nm B.μm C.mm D.cm 2、下列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A.米 B.纳米 C.牛顿·米 D.光年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 4、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 A.12m/s B.12cm/s C.1.2m/s D.1.2km/h 5、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1 dm B.1 cm C.1 mm D.1 μm 6、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7、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8、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 B.1cm C.1dm D.1m 9、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um=2.5 um×10-6m B. 2.5um=2.5 ×10-5d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请问:眼见一定为实吗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2)学会在生活中估测长度 成年人的步幅大约是750mm,桌子的高度大约750mm,中学生一扎的宽度大约是15cm,住宅楼层大高度大约是3m,小汽车的宽度大约是1.5m

针对训练 二、长度测量的工具常用工具——刻度尺 三、长度的测量方法 “看→测→读→记” 1、测量前(看):一看量程、二分度值、三看零刻线的位置 2、测量时(测):①放正刻度尺要放正,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②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厚刻度尺应垂直物体。 ③零刻线要对其被测物体一端,若零刻线磨损应选一整数刻度对 齐。 3、度数时:①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②读书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2、平移法 针对训练 2、如图所示尺子的分度值是,木块A 的长度是,准确值是,估计值 是。 3、尺子分度值是___ _,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 准确值是______,估读值是______,有____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测出物体A的长度为1.25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5、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dm B、6.20dm C、62cm D、620.0mm 6、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3.51厘米、L2=3.52厘米、L3=3.52厘米、L4=3.4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3.51cm B、3.52cm C、3.517cm D、3.5170cm 7、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4、滚轮法 3、化曲为直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两课时)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 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这是冷热比较 3、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出示红、蓝两根铅笔,用双面胶把它们固定在黑板上,让它们呈“T”形,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哪根铅笔长?学生回答后,互换两铅笔的位置……学生惊讶的发现了,原先觉得较长的铅笔这时却“变得“较短。最后,取下两铅笔并排对比,发现它们长度相同。 出示自制活动挂图如下: 可以方便的把直线的实际情况与看到的结果对比的。 出示大面挂钟,让学生看着秒针感受一下1分钟的长度,然后闭眼估计1分钟的时间(全班同一时刻开始估时,认为一分钟到的就睁眼对照一下时钟,但不能出声)。 上述这些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感觉器官的判断并非总可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 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 、帽子高CD 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问题1: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办法:用一根线作为标准,来比较上述物体的长度。) 问题 2: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 多少吗 (二)新 课教学 1、长度的 单位 发 现:由于选取的标准不一,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地知道长比宽多多少。体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 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讨论交流: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 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 ,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 )、分米(符号为dm )、厘米(符号为cm )、毫米(符号为mm )、微米(符号为μm )、纳米(符号为nm )。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 =1000m =103m ;1dm ==10-1m ;1cm ==10-2m ; 1mm ==10-3m ;1μm ==10-6m ;1nm ==10-9m 例题: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图1 甲 乙

时间与长度的测量试题及答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月考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2.小明同学在参加全市体育考试中,由于粗心,自己记录的成绩如下,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A.跳绳1分钟60次 B.立定跳远2.4m C. 1000m跑的成绩为8s D.实心球投掷成绩12m 3.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 1min心跳75次 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5.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 C.不能测量 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 6.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方法可取的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方法都不可取. 7.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8.刘翔跑完110米栏所需的时间最接近于() A. 5秒 B. 13秒 C. 21秒 D. 30秒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正常能骑行600m 10.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 A. 0.5s B. 2s C. 3s D. 5s 11.一名初三学生以正常的步行速度从一楼登到三楼所需的时间大约为()A. 1s B. lh C. 0.5min D. 10min 12.下列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打一个哈欠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13.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 1min B. 10s C. 1s D. 0.1s 14.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A. 0.2h B. 0.5h C. 0.8h D. 1 h 15.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 A.人的脉搏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人的生长 16.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 5圈 B. 60圈 C. 100圈 D. 3600圈 17.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18.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二、填空题 19.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cm;图乙所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