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资料

最新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资料

最新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资料
最新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刘希国】资料

2019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22.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了以上图画,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假如你向《长沙晚报》投稿,发表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你会怎么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作文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则漫画作文,漫画的题目是《三代人》,漫画的内容是:爷爷小时候玩“滚铁环”,爸爸小时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爸爸和爷爷小时候玩的“圈”是与运动健身有关的实物,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我”则利用通讯媒体虚拟的“朋友圈”与外界进行交往,看似简单便捷,但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生机与活力。并且,从漫画中的三代人的表情看,爸爸和爷爷玩得兴高采烈,而我身背一个大“书包”,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耷拉着脑袋,不难推断出,繁重的学习任务已经影响到“我”与伙伴的交往,“我”只能选择“朋友圈”进行交流。

纵观三幅图片,这里面隐含有“变”与“不变”的要素,变的是年代,变的是童年的活动方式,这里面隐含一个主题:不同的年代,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童年的活动方式也随之变化,这是时代向前、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不变的是“童趣”对成长身心的影响。对照三幅图片,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活动相对有活力,生机盎然,而“我”的童年略显沉闷,虽然也能通过“朋友圈”收获交往的乐趣,但这种乐趣是建立在高科技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缺少面对面的真诚与活力。甚至“我”这一代可能过度地依赖通讯媒体,对身心的健康成长难免有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三幅漫画之间既存在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与“我”进行比较,还存在主次关系,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来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明白了这些,就不难找到解读漫画主题的路径: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适合身心成长的交往环境?如何正视与接纳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诚然,对“我”的圈子生活,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言之有理皆可。

再看作文要求,有明确的写作任务:“假如你向《长沙晚报》投稿,发表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虽然语境没有特殊要求,但行文应体现向报社投稿,阐述见解的特点,写成议论文为宜。【参考立意】

①下沉重的书包,远离虚拟“朋友圈”,回归现实生活,找回“逝去”的童趣。

②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但童年的乐趣是不变的,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

③通讯科技的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孩子之间的交往变得便捷丰富,但警惕这一些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风物长宜放眼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好好去适应,用心去寻找属于这一代人的快乐和精彩。

⑤三代人的生活,从有形的圈子到无形的圈子,从自然随性的生活到与科技紧紧相连的生活,

昭示着时代的变迁。

【写作素材】

1、开“朋友”之圈会八方来客。在信息之圈下,我们的朋友已不再局限于街坊邻居,而来自五湖四海。一起滚铁圈的老一辈童年回忆,到如今,因扩展为各个大洲、各个民族的人的举世同欢。几分钟的短视频,可唤起你我之间的心灵共鸣,一次便捷的视频通话,可使分别多日的老友再见旧颜,手指轻点,即可于网上览他国风光,变的是乐的形式,不变的是彼此相连的心,以网络之乐兼会友之乐,何乐而不为?

2、人人低头注视手机,日常交往冷漠至极。朋友圈的确方便了好友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知道朋友们的生活,却又在无形中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君不见同学聚会围坐一起,到头来每个人沉默寡言在看手机?君不见孩子们沉迷于朋友圈,在现实中却不知怎么与父母沟通交流?网上活跃似脱兔,现实交往成问题,类似的网络社交综合症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管子》曾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们如今在使用朋友圈时,不该被它支配了左右,朋友圈这种休闲方式的确比滚铁环和呼啦圈有乐趣得多,但其中思于言、真与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它来丰富生活,而不是拖累生活?顺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该谨慎选择。

4、一个铁环、一根铁钩,走过山林草丛,行至田间乡野,腿下生风乐无穷;一个呼啦圈、一番尝试,度过炎炎夏日,经历冬日暖阳,大汗淋漓显本领;一个朋友圈、一幅图片,看遍千山万水,听见歌声阵阵,目眩头晕废青春。

5、不为网络困,运动显活力。复得返自然,生活更充实。

【结构示例】

理性看“圈子”

①篇点题三代人的圈子,反映三个时代,三种人生。

②展开分析爷爷的圈子:随性自然,也反映物质和娱乐生活匮乏

③爸爸的圈子轻松健康,可见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变好

④进一步分析我的圈子:反映现实生活圈子的狭小,学业负荷的加大,虚拟的“朋友圈”应运而生,也有助于视野的开阔,社交的创新,体现科技时代的进步。

⑤照应观点:理性看待三代人的“圈子”,各有各的优点,又各有各的制约,不宜简单对比、做出褒贬。

⑥联系现实:这一代的孩子,生活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有童年的快乐,充分利用好“朋友圈”,又不被它左右与牵绊。

⑦再次点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风物长宜放眼量。

【范文】画圈为牢不可取,多方努力且徐行

一组漫画中,爷爷滚着铁圈,爸爸摇着呼啦圈,“我”却刷着“朋友圈”。我没有了孩子的活泼与灵动,动动手指,做着七老八十的人也能做的事。两相对比,人们不禁惊呼:是什么扼杀了新一代的童年?

依笔者见,“朋友圈”类社会娱乐方式危害众多,原因复杂,需各方共同努力还孩子们一片蓝天。

“任何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如是说。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红利,“朋友圈”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而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却藏有隐患。从短期影响来看,少年儿童一旦沉溺于“朋友圈”,学习成绩下降,眼镜度数上升;逢年过节评论点赞多了,问候亲人交友结游少了,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从长期影响来看,沉溺“朋友圈”极大地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君不见微信摇一摇人贩子恶心人纷至沓来,二维码扫一扫黄暴信息铺天盖地,人生观价值观悉数崩塌。鉴于此,当理清原因对症下药,避免“画圈为牢”的发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青少年沉溺于“朋友圈”的原因不简单。是个人意志不坚定吗?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大意吗?是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吗?我想兼而有之。青少年是新生的

朝阳,心智尚不成熟,三观尚未树立。因此,一味将问题归结于个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社会也应当进行反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像父母一样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是像父母一样爱好广泛,博闻强识?家庭教育对孩子摆脱“朋友圈”,走向“新时代”至关重要。平台信息提供方也应冷静思考,没有民族之希望,何来经济之繁荣?停下向孩子传播不良信息的魔爪。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根除“朋友圈”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困难重重,需要多方努力,同舟共济,青少年个人当立鸿鹄之志,抱璞守正,笃学敏行。如时代新人宋玺,获得国家级合唱一等奖,从北大毕业后,又出色地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父母应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教育。社会应规范网络信息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奏响时代强音。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谨慎入圈,则有前途四海,来日可期!(858字)

【点睛】

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时要做到:

一、清楚准确地描述画面,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漫画,把握漫画的核心内涵。

二、找准比较点。

A.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

C.交叉比较。

三、懂得漫画的讽刺意义,现实指向以及寓言的微言大义,小故事藏有大道理。

因此写作时要有意识地由物到人,由物性到人性,思考漫画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联系现实,勾连古今,参照中外,让文章从浅显走向深刻,由单薄写出丰富。

四、观点要明确,还要懂得辩证。

总之,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描述画面,进而找准突破点,筛选角度与观点,并且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准确把握漫画主旨,二是选取最为熟悉的角度,三是切口宜小不宜大,这样才能写好漫画类材料作文。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漫画作文指导 高考分析: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做手术》、《截错了》,全国Ⅰ卷《出事了吧》,江西卷《助鼠为患》等等。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但漫画式作文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这类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个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告知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所以审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 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画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三、读注释 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这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 四、析夸张 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所以,审读题时必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 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 总之,漫画类材料审题难度并不大,最近几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很多漫画类题目,或者说明画面内容,或者命一个题目,或者揭示寓意,这就是漫画式材料作文审题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一漫画材料审题不难,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而且鸟笼有残破的地方,并且有文字说明: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材料的主体是鸟,但文字说明事实上已经揭示了漫画的主旨,也就是写作的主旨。显然作者对鸟是否定的。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禁锢住了。需要注意的是“以为”一词,它更强调了鸟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非客观现实。 文章的立意角度可以是解放思想,勇于冲破精神的牢笼,解放心灵,打破惯性思维,打破定势思维。 [例文一]

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漫画的启示人教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一、激情导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总结漫画特点: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所以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而要用心看,努力思考漫画的深意。 3.试着让学生理解前面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4.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徜徉在生活这本大书中,捡拾了许多生活给予的馈赠。漫画,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馈赠。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看看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板书课题) 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观察漫画,理解画面。 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家都画了些什么。强调观察时关注细节。(板书:仔细观察) 指名汇报观察所得。(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2.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出示图画指导: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上有哪些人?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面对母子,那几个男性角色是什么态度?这位母亲又是什么表情?她会说些什么?

小结: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板书:展开联想) 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欣赏漫画,让漫画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想好后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画面。看图,读“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假文盲”们为什么这么冷漠?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讽刺什么现象?(提示:这群“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总结: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社会上某些人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引导回忆分析的方法。(板书:联系生活) (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本中选入的另一幅漫画。) 三、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1.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①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②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2.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指导命题。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当堂习作,教师随机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1.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亮点,发现不足。 2.同桌交换阅读习作,互相评改。 3.指名在全班交流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4.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高分策略

1. 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 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 “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可以选个 “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如: “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 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震时, 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芳,为 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 人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 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 涯,敬您到永远。 (摘自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 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 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众多老师 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 实写照。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 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 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所以受到了 阅卷老师的青睐。 2. 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一般来说,漫画的寓意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写作时要注意找到漫画寓意与社会现实 的对接点,思考漫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从而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即揣摩漫画类作文题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抒写深刻的感受。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意。北大一母亲望 子成龙,用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型作文写作指导 一、走近漫画 漫画作为独特得艺术门类,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与事,具有较强得社会性。漫画就是笑得艺术。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得艺术,显然就是片面与肤浅得.其实,这种笑得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得形态。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与文学得集合,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与文学理念,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二、高考漫画得特点 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得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与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得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得过程。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得底蕴,紧跟时代跳动得脉搏,显示了特有得穿透力与涵盖面。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有较大得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提高明辨就是非得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三、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法: 1、观察画面。仔细得读图,细心审阅. (1)瞧标题。标题就是漫画得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得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瞧标题就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得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得寓意所在. (2)瞧画面。漫画就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得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得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得画面就是解题得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得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得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瞧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得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得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得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得金钥匙。 (4)瞧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得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就是漫画得弦外之音,就是漫画所要表达得寓意所在。 2、要学会找事物之间得联系.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只有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瞧.有标题得(一般都有标题),不要瞧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了主要信息,并作具体分析,才能明白漫画得意义。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漫画引起得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得解读能力。找出其讽刺、颂扬得对象或行为。 3、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就是第一关。一就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得表现意义一样;二就是瞧瞧漫画有哪一方面得隐含着得意义。漫画得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就是有直接联系着得.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得画中之话,话外之音。 要注意:画面得形象主体不一定就是讽刺或颂扬得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得主题. 4、确定写作得立意点,不就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就是抓住一“点",深入钻研。材料包括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起导向与引领功能,特别就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得更就是有着提示与画龙点睛得功效。画中字:画中人物得语言或就是人物得“心灵独白”等,往往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 要注意:一幅漫画得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得时候理解得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得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就是不利于表达得.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悟画中蕴含之意,道画中未尽之言 ——材料作文之漫画类作文导写 【风向导析】 漫画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命题形式之一。 早在1983年,高考全国卷就曾以《找水》这幅漫画为材料,要求学生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并根据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6年,全国卷以《截错了》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两幅漫画为材料,要求考生向别人介绍两幅漫画的内容,并对两幅漫画欣赏比较,写一篇议论文,说明自己更喜欢其中哪一幅。 2005年和2006年的高考命题中,涉及到漫画内容的考题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2005 2

年,湖北卷、天津卷和浙江卷上各出了一道由漫画构成的“图文转换题”;2006年的高考试卷中,也有3份试卷出现了漫画题,分别是辽宁卷、山东卷和重庆卷。这些考题也不是以作文题的形式出现的——有的让考生谈漫画内容,有的让考生拟漫画标题。这类“图文转换题”(属于“语言表达题”中的一种)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文题,但在审题和表达上与作文的要求非常接近。 2007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又是以漫画《摔了一跤》为材料。 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是以漫画《助鼠为患》为材料,且命题很有创意——要求考生以田鼠的口吻向人类写一封信,角度颇为新颖。2010年全国卷作文以漫画《啥年月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作为作文材料,同年的江西省高考试卷上还出了一道图文转换的漫画题,这幅画以纪念逝世不久的萨马兰奇为主旨,是高考漫画材料作文中绝无仅有的非讽刺性漫画。 3

高考作文以漫画作为命题材料,无论对高考、还是对漫画来说,都是有益的尝试。对高考来说,优秀的漫画中蕴藏着文本有时难以表达的深意,在充满文字的语文卷上出现一道漫画题,能有效减轻考生的压抑感,同时也增加了高考与社会问题的关联度;对漫画而言,虽然我国有一定的欣赏讽刺漫画的传统,但对当今青年人来说,他们接受得更多的还是日本的故事漫画,借助全国、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讽刺漫画文化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一般要做到以下4个步骤: 一是要读懂画意、画旨。考生在作文之前,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二是要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4

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2013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总复习 写作指导 (2) 漫画类作文 第一段:描述图画(Part 1 Describe the picture) 1. The picture is talking about/shows… 2. The picture shows a common phenomenon. 3. The picture describe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4. In the picture, there are…/…is (are) doing… 5. The picture abov e is about … 6.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above/first. 第二段:解释,说明和分析图片 (Part 2 Interpret the picture) 1. It seems very ridiculous that…However, this kind of story is performed everywhere. 2. The picture shows that…It is the exact reflection of… 3. The picture indicat e that we… 4.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第三段: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Part 3 Give your opinions) 1. I think/believe that 2. As far as I’m concerned, 3. In my opinion, 4. From my point of view, 5. …should… 6. It is better/advisable to… 7. I consider it necessary… 写作模板: 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pictures(drawing/drawings) above, 图画的内容 。The picture/pictures(drawing/drawings)tells/tell us that 这个图片的大致反映的意思。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picture(注意,同上进行单复数的处理)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seriously. First/To begin with, 揭示涵义/原因/结果1,Second/What ’s more, 揭示涵义/原因/结果2。 Last but not least/Finally, 揭示涵义/愿意/结果3(如果有的话)。And the social problem(如果是现象的话可以用phenomenon) has arisen the great concern/care of our whole society/world/all the people. In my view / point of view (or As for me),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as follow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ollowed in the picture. First, we should 具体的措施1. And then we have to / must 具体的措施 . 上图描绘的是现在人类面临的窘境。请你根据对下面这 幅漫画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这种现象,说明 其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发表你的看法。 开头已给出。 Nowadays, human beings are faced with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n the cartoon, we can see a man talking to a paper bird kept in his cage and beside him is a vas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习作:漫画的启示 教学目标 1. 读懂漫画内容,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2. 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 3. 学会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学会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把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 2. 学会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策略 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从而完成习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2. 读懂漫画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训练。 3. 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和班级交流汇报的形式促使学生针对漫画多交流、多讨论、多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学生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形成文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读懂漫画内容,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2. 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

3. 学会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漫画引入,激情引趣 1. 交流展示,认识漫画。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课件出示教材 第116 页中的第一幅漫画) (1)教师介绍:这是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一幅漫画《植树与乘凉》。仔细观察, 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画面中一个人拿着水壶来为小树浇 水,另一个人坐在小树下面,铁锹放在一边。拿水壶的人问:“你干什么?”坐着的人 回答:“等着乘凉。”可笑的是坐着的人自己不植树,守株待凉,坐着等别人植树。) (2)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 说说你得到什么启示。(不要光指望别人,不能坐享其成、不求上进,干等着不如自己 努力去做。) 2. 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呢?(漫画能让我们受到启示。) 3. 教师小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 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漫画,观察第1 幅漫画,理解画面内容,思考漫画的 含义,获得启示。通过漫画与其他图画的比较,了解漫画的特点。 板块二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1. 仔细观察,描述漫画内容。 (1)我们再来欣赏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另一幅漫画《假文盲》 课件出示: (2)文盲是什么意思?(不识字的成年人)那“假文盲”顾名思义就是假装不识 字的人。为什么要假装文盲?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漫画。

高考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漫画作文概述 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写作部分第二节表述为:“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山东卷为120—150词)。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因此,图画是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情景之一。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图画类作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而漫画又是图画的表现形式之一。漫画的含义是: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它与图画相比,更能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同时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例如在上海卷、北京卷及山东卷中都出现过漫画作文。 二.漫画作文的特点 1.试题命题特点 漫画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它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做到主题明确,即文章能概括图画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2.能力考查特点 漫画作文要求考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冷静的分析能力,以及最终将以上能力表达出来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漫画作文的写作思路 一般的漫画作文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即: 1)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give examples(if necessary) 3)give your own comments or opinions 各部分常用的表达 描述图画部分: 1)From the cartoon we can see that… 2) As is shown/indicated in the picture 3)This is a funny and instructive picture, from which we can see… 4)Look at the picture. It is a picture about… 论述漫画寓意及所反映现象部分 1) What it illustrate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Apparently, the cartoon reflects a major social problem. 2) 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3) What the cartoon reflects set me thinking a lot. 4)After seeing the picture, I was greatly shocked by the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5)The cartoon implies that…… 评论与观点部分

2018年高考语文漫画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8年高考语文漫画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提分攻略3 漫画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漫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审题之初要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所有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要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弄清了漫画里都有哪些人、哪些物之后,我们还需要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理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的标题把握漫画寓意。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第四步: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立意的前提,要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人生的对接点。漫画的本质就是想歌颂或讽刺揭露社会人生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因此留心生活,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积累,

观察完漫画后想着与社会人生相对接,揭示社会现实寓意。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让座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析题】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 漫画共两部分内容,左边是一个厂家代表的人和一个商家代表的人在一拉一推一个消费者代表的人;右边是一把椅子,上面写着“3·15”。 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 从人物的动作可以看出,厂家和商家是被消费方,中间的人是消费方。 第三步:思考寓意。 通过“3·15”、漫画上方的文字和漫画题目“让座”,漫画寓意不言而喻。 第四步:与现实对接。 消费者权益如何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是搞一天的形式,是写作的中心。立意示例: (1)厂家和商家的角度: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能搞形式,不能为物质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要诚信经营,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让位让利于消费者。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如何写漫画作文 1、引要简洁,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2、析要多一些,同时要有事例辅助,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使观点确立起来。 3、联,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4、结,收尾,总结全文,当然是要精简,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展。 例1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考生需要根据漫画特点,先读出画面要素,并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解读画面寓意。 “逃生者”“火苗”“灭火器”“灭火器使用说明书”,这些要素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但考生的构思又不能过分拘泥于画面内容,不能只浅显地将题目解读成火灾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也不能只谈理论联系实际,更不能谈要锻炼好身体,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快速撤离。而要重点看下面三个方框里的内容,思考为什么火灾发生了才去读灭火器说明书,这才是构思立意的核心。

2.立意限制:逃生者在即将被熊熊烈火吞噬时,拿着被放大了的“灭火器使用说明书”惊慌失措地奔逃,显然强调了这个时候再学习使用说明书为时已晚;而相对于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看图进行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审图,确立主题,提炼要点,展开联想,变点为句,连句成篇。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就必须认真审图,善于利用图中人物间的关系、人物的对话、人物的活动及所处场所,以及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标识来提炼要点;要围绕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切忌游离于主题展开不着边际的联想。 高考看图作文技巧细审题:包括文体,人称,时态. 纳要点: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 展成句: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根据提纲扩展句子. 句成篇:利用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选择等关系的关联词和过渡句,把句子连接起来. 面检查:格式文体要点语法字数等. 即五个“W”和一个“H”。要注意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要点与发挥的关系。 说明文:(另见图表式作文) 议论文:(见漫画作文) 常用句型: 1.One day / the other day / a couple of days ago / while he was…,he.. 2.It was snowing /raining heavily on Monday /Sunday morning …when … 3.The picture sets me thinking deeply… 4.From the picture,we can see …. 5.It i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day … 6.As is shown / indicated in the picture, … 7.After seeing the picture ,I was greatly shocked by … 8.This is a funny and instructive picture. In the picture, a young man … 9.We can learn from the picture that … 10.The picture shows that… 11.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记叙类例题展示1: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李华一家某一天的经历。请根据画面及图中的有关提示,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完整连贯。第一步:认真看图,确立主题 结合文字和图画,确立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根据“四幅图描述了李华一家某一天的经历”一段文字提示,结合第一幅图中的日历上所表示的时间( 3月8日) ,我们可以确立本篇书面表达的主题是:李华要做些家务事来为他的妈妈庆祝“”妇女节。 第二步:围绕主题,提炼要点 第一幅图:李华把他的主意告诉父亲 第二幅图:李华扫地、父亲洗衣服 第三幅图:李华和父亲下厨房做菜 第四幅图:餐桌上有花瓶、饮料、鱼、肉等等 第三步:合理想象,补出要点 第一幅图:李华为什么要把他的主意告诉父亲?求得父亲的帮助或配合

【小初高学习】高考语文 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素材

高考作文: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看” 歌德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来说,给你一则有关哈姆雷特的材料,你决不能说他是奥赛罗或者哈利·波特。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如同一面哈哈镜,用特有的夸张手法达到表现幽默而深刻的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其关键是读懂漫画。那么如何读懂漫画,把握住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呢? 一、看漫画的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漫画的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见漫画1) 漫画1 【方法解说】 这幅漫画笔墨简括,形象突出,发人深思。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从他的神态上看,显得很满足的样子。仅从这些出发,我们不太容易看出漫画的寓意。然而,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这人的病态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联系现实人生,可拓展为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因噎废食”,不敢去进取和斗争。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与事还少吗?所以说,从漫画标题入手,是我们把握漫画寓意的一个捷径。 二、看画面细节 漫画属造型艺术,又属喜剧艺术,主要通过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由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漫画作文要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景、情,把握其性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见漫画2) 漫画2 【方法解说】 这是一则名为《无题》的漫画,但从标题上根本无法揭示其寓意,然而画面非常清晰。从画面入手,这是我们欣赏漫画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这幅画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学龄儿童备受“读书无用”等思想的影响,为了挣钱,放弃读书求学的大好机会,盲目“下海”,当起“小文盲个体户”来。在读图时,要特别注意图中的一个细节:“小文盲”在书写招牌中的“茶叶蛋”三个字时,竟然写错了两个。 三、看漫画的艺术手法 漫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情达意的,它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鲜明、典型,表达的意旨更明确,更深刻。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典型例题】请阅读下面的漫画《畸形儿》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文章的主旨应该与漫画的寓意相符,不少于800字。(见漫画3)

(完整)高考英语漫画作文

二.漫画类先描述图画再发表自己看法 范文:简要描述图片,并谈谈你对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过多的补习和培训的看法。 (一)内容要点: 1.描述文字说明: 1)学生被迫上很多补习班 2)无兴趣可言 2.议论文字说明: 1)太多的补习班是浪费时间 2)学习要有兴趣 3)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参加补习 4)表达希望 (二)One possible version: Look at this picture. You will understand better “Too much work makes Jack a dull boy”. He has to go to so many training classes besides his school classes. Life is no fun at all for him. Holidays and weekends have become dull work-days. He is too tired to learn these lessons well with no interest. In my opinion, spare-time training courses are a waste of time for many students. They might do better when they show interest in what they are learning. Please don’t force these students to do what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and when learning is fun, surely they will do better than we expect! (三)文章结构和套语: Look at this picture. You will understand better “Too much work makes Jack a dull boy”. He has to … besides his school classes. Life is …. … have become …. He is … In my opinion, … for many students. They might …when they … what they are learning. Please don’t …what they…, and when learning is fun, surely … 1). 开头: Look at this picture. The picture shows that… From this picture, we can see… 2).衔接句: 1. As we all know, … 2. As is well-known, … 3. It is well known that… 4. In my opinion, … 5.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6. 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高考漫画作文---利己和利他不矛盾导写(审题指导+写作素材+典型范文+论证思路)

高考漫画作文---利己和利他不矛盾导写(审题指导+写作素材+典型范文+论证思路)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材料: 本题考查对漫画内涵的分析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看图,把握画面中的关键内容,将这些重点内容客观地解释成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注意语言组织。分析时要联系现实,理解画面背后的内涵。 漫画中两位家长牵着自家的孩子正在教育孩子,而图中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显然是两位家长教育孩子的素材。 图1右边的家长指着环卫工人一脸严肃的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从家长的话语中能够看出,她是把环卫工人当成社会底层的代表,让孩子引以为戒,她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脱离社会底层,出人头地。对他人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处境漠不关心,这是问题。

而图2中左边的家长则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同样是把环卫工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同样是渴望孩子变得更好,但这位家长能充分体谅他人处境,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能给他人创造美好,引导孩子造福社会,改变世界,改善社会人群的处境和命运。 立意时,我们需要从两幅图中找到共性,即两位家长都在教育孩子,都期盼孩子变得更好,所以作文要围绕着教育的话题展开,而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位家长的教育的目的不同,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指出家长的格局影响孩子的高度。也可以探讨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不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还要让别人、让社会因自己而变得更好。最好不要泛泛地谈学习的意义。 参考立意: ①莫让孩子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②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③学习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④教育不应太功利。 写作素材: (1)名校生缺乏胸怀天下的气概将是教育的失败 在一档电视谈话节目中,即将毕业的清华博士生梁植,纠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但甫一开口,就被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某嘉宾严厉指责,该嘉宾说,清华是一个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而对于名校生,名校培养你,不是让你用来找工作的,而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显然梁植缺乏该嘉宾所说的名校生胸怀天下的气概,如果名校生皆如此,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2)教育应当利己亦利他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学生,“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寥寥数语,道尽教育的真谛。北大对学生的教育,当然看重个体的成功,但除了关注个体,还应该关注他人与社会。 教育应该从利己走向利人 好好学习的意义何在?图1的家长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能够摆脱社会底层的繁重劳动,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图2的家长则让孩子相信,学习是为了让那些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过得更好。一曰利己,一曰利人。现实中,我们不排斥前者,但又不能止步于前者。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利己走向利人,从收获走向奉献。 我们通常认为利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实际上,人类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是利己思想在推动。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充满艰辛,自然会心有感触,也会更加警醒,努力提升自我。古代儒家对读书人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引导,其中放在首位的“修身”,就是在教导学生要涵养自己的能力和德行,而修身于己身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一般要做到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要读懂画意、画旨。 考生在作文之前,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二是要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三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画中之话和话外之音。联想和想象不但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且能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四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画旨,综合构思成文。考生要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分析辩证。 一、《分数和素养的矛盾与统一》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 本次作文是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正中有位母亲模样的女子,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正在给怀中标有“分”的娃娃喂奶,尽管那个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饱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体”“美”“劳”的娃娃,瘦瘦小小,饿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却不被理会。这个“母亲,可以指家长,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门,也可以指社会。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等问题进行思考。任何脱离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这一思考基点的构思和写作都是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高分弱体”“高分轻美”“高分恶劳”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会造就畸形的人。认为“高分万能,毋论其它”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漫画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都是相悖的。任何片面强调分数高于一切的写作都是跑题。 3.内容和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作文,材料中有几组对比:“分数至上”的现实状况和其它“四育萎缩”现实状况的对比,人们对待“分数”的态度和对其它“四育”的态度的对比;学生因“得分”发生的变化和其它“四育”缺乏产生的自身变化的对比。漫画往往有寓言性质,考生构思时要立足于漫画强调的“片面追求高分”,“只”追求分数,追求高分走极端,而导致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法。写作不得脱离漫画内容及寓意范围作文。 (二)开放性 1.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是见仁见智的。 漫画正中喂奶的母亲般的人物代表谁?如果是教育基层主管部门,怎样制定政策评价、监管学校、老师,以免造成只追求分数排名的局面?如果是学校领导,怎样应对学校之间的排名?如果是老师,怎样平衡考试和学生素养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问题的角度。一是社会角度。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论调。应该思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二是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三是从学校的角度。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从家庭的角度。作为家长,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五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应该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3.文体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当然文体的形式可以多样。如记叙文可以采用书信体、回忆录、访谈式等形式,议论文可以直接发表对漫画的看法。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解题】 本题为漫画材料作文,材料以讽刺幽默的漫画促使考生思考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现实中出现的高学历低素养有学历无教养现象屡见不鲜。考生需要表明自己对片面强调分数的态度,深入剖析分数至上对我们的危害。与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内容与形式相似,主要考查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