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结节的ct和mri诊断

肝硬化结节的ct和mri诊断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 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 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 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 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 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 ②静止性肝硬化 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二.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1.血常规检查代偿期多在正常范围。失代偿期由于出血、营养不良、脾功能亢进可发生轻重不等的贫血。有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2020年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2020年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课件)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降低. 2。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 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感谢聆听 3。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阳性. 4。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lgA、lgG、lgM可升高. (2)自身抗体:抗核坑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 (3)其他免疫学检查: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 率下降、CD8(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 5.纤维化检查:PⅢ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6。腹水检查:新近出现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 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二、影像学检查 1。X光检查:食道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道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三、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四、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五、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肝硬化CT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肝硬化CT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病史:患者,男,52岁,因乙肝病史8年,腹胀、黑便、血便5天。 图1-CT平扫 图2-CT动脉期

图3-CT门脉期 4-CT平衡期基础解剖影像:

图5 图5为所示病例同层面正常腹部CT增强门脉期图片,蓝色箭头所示为正常肝脏右叶,其内见强化血管影,黄色箭头所示为正常胃,其内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影像,棕色箭头为下腔静脉,白色箭头所示为脾脏,绿色箭头所示为胰腺体尾部,其背侧贴边见强化脾静脉。本图节选自《CT 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 图1

图2 图3

图4 CT平扫(图1):蓝色箭头所示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呈波浪样凹凸不平,白色箭头所示为脾脏体积增大,超过5个肋单元,肝脾周围见弧形水样密度影。CT增强动脉期(图2)肝脾周围积液对比明显,注意脾脏呈花斑样强化。CT增强门脉期(图3)黄色箭头所示为胃底静脉及食管下段静脉、腹主动脉左旁静脉明显扩张走行迂曲。CT增强延迟期(图4)所示见肝脏比例欠协调,可见弥漫大小不等结节影,与肝组织强化程度相同。 影像描述: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整,边缘凹凸不平,各叶比例不协调,肝实质见弥漫结节样等密度影,大小约0.3-1.3cm,界清,未见强化。脾脏体积增大,密度未见异常。食道下段、胃底区域及腹主动脉左旁见多发迂曲增粗静脉血管影,部分血管汇入左肾静脉。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影。 影像诊断:肝硬化、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并胃肾分流

分析思路: 1.临床病史:老年男性,乙肝病史8年,腹胀、黑便、血便5天,均提示肝脏病变致消化道出血可能。 2.部位及形态: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提示肝硬化可能;其内见多发等密度结节,考虑为再生结节,不除外癌变可能;肝脾周围见水样密度影,提示腹腔积液;胃底区域、食管下段、腹主动脉左旁见迂曲强化血管影,提示侧枝循环开放及左肾静脉、胃底静脉分流。以上均为典型肝硬化表现。 最后诊断:肝硬化。 知识巩固: 肝硬化 1.临床表现: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酗酒。早期,肝细胞弥漫性变形、坏死;中晚期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再生结节,肝脏变形、变硬,继发门静脉高压,最后可变成不典型增生结节,导致肝细胞癌。常见临床表现为食欲缺乏、腹胀、黄疸、腹水、呕血和肝性脑病。 2.影像特点:早期肝脏体积增大,无特征性性。中晚期典型肝硬化CT 示体积缩小,各叶比例失调,边缘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多发等密度再生结节,增强扫描再生结节可强度强化,门脉期与正常肝实质强化一致。多伴有门静脉高压形成,内径>1.5cm,可有侧枝循环开放,多为胃底静脉、食管下段静脉、附脐静脉平扫呈团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