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航迹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提高航迹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提高航迹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提高航迹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提高航迹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作者:金凤来, 李厚朴, 边少锋, JIN Feng-lai, LI Hou-pu, BIAN Shao-feng

作者单位:金凤来,JIN Feng-lai(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天津,300042), 李厚朴,边少锋,LI Hou-pu,BIAN Shao-feng(海军工程大学,导航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33)

刊名:

海洋测绘

英文刊名: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年,卷(期):2009,29(1)

参考文献(7条)

1.李宏利论等角航线的正反解 1989(01)

2.黄俊林航迹精确计算的探讨 2000(02)

3.张吉平关于航迹精确计算方法的研究 1995(03)

4.潘琪祥航海学 1999

5.BIAN S F;CHEN Y B Solving an inverse problem of a meridian arc in terms of computer algebra system [外文期刊] 2006(01)

6.边少锋;许江宁计算机代数系统与大地测量数学分析 2004

7.丁佳波关于地球椭圆体面上等角航线解算的实用公式[期刊论文]-中国航海 20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21383112.html,/Periodical_hych200901006.aspx

方法学验证指导原则

一、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采用对照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人已知量的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或用所建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2.化学药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人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对照品,可用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校正因子或不能测得对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情况下,可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含量。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 或面积比(% )。 3.中药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可用对照品进行加样回收率测定,即向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人一定量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在加样回收试验中须注意对照品的加人量与供试品中被测成分含有量之和必须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之内;加入对照品的量要适当,过小则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过大则干扰成分相对减少,真实性差。 回收率:%= (C - A ) /S X 100% 式中:A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B 为加入对照品量; C 为实测值。 4.校正因子的准确度 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

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计算 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许多过去由人来完成的烦琐、复杂的数学计算,现在都可以由计算机来代替。 计算机计算结果的精度,通常要受到计算机硬件环境的限制。例如,pascal 要计算的数字超过19位,计算机将按浮点形式输出;另一方面,计算机又有数的表示范围的限制,在一般的微型计算机上,实数的表示范围为l0-38 -l038。例如,在计算N!时,当N=21时计算结果就超过了这个范围,无法计算了。这是由计算机的硬件性质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高精度计算(多位数计算)。 学习重点 1、掌握高精度加、减、乘、除法。 3、理解高精度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4、能编写相应的程序,解决生活中高精度问题。 学习过程 一、高精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用free pascal程序进行高精度计算,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数据的输入与保存】 (1)一般采用字符串变量存储数据,然后用length函数测量字符串长度确定其位数。 (2)分离各位数位上的数字 分离各数位上的数通常采用正向存储的方法。以“163848192”为例,见下表: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1 6 3 8 4 8 1 9 2 基本原理是A[1]存放个位上的数字,A[2]存放十位上的数字,……依此类推。即下标小的元素存低位上的数字,下标大的元素存高位上的数字,这叫“下标与位权一致”原则。 【计算结果位数的确定】 (1)高精度加法:和的位数为两个加数中较大数的位数+1。 (2)高精度减法:差的位数为被减数和减数中较大数的位数。 (3)高精度乘法:积的位数为两个相乘的数的位数之和。 (4)高精度除法:商的位数按题目的要求确定。 【计算顺序与结果的输出】 高精度加、减、乘法,都是从低位到高位算起,而除法相反。输出结果都是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注意:高位上的零不输出(整数部分是零除外)。 高精度加法 【参考程序】 var a,b:array[1..10000] of byte; i,w,la,lb:integer;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 CBADA BDCCB BAACA BCDAD CADAA BBDB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研究原则中,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是指【】 A.客观性原则 B.价值关联C.价值中立D.严谨的工作作风 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分析,以确定各个变量测量的 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抽样研究资料去推论总体情况的概率,这是【】 A.语义分析 B.定量分析C.内容分析 D.理论分析 3.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中,在确定了研究题目后,紧接着就进入的阶段是【】 A.研究设计阶段B.收集资料阶段 C.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D.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4.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C.理论性研究 D.经验性研究 5.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6.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 A.政府部门的要求 B.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C.研究者的兴趣D.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7.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 而获得研究结论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8.以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比较真实的和深入的研究资料为最大优点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9.定性研究中经常采用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是【】 A.经验归纳方法 B.假设一检验过程C.理解方法 D.抽样一推论过程 10.等距抽样是指【】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 11.在一定抽样精度的要求下【】 A.总体越大,样本也越大B.样本不按比例地随总体增大而增大 C.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越小,样本的规模越大D.总体的同质性程度越大,样本的规模越大 12.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是【】 A.操作化 B.概念化C.定量化 D.定性化 13.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 A.提问技术B.题型选择C.答案(选项)设计 D.问题的排序设计 14.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致被调查者的信B.填答指南C.问题和答案(选项) D.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15.根据访谈内容的结构性的不同,可以将访谈法分为【】 A.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B.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 C.个别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D.一般访谈法和个别访谈洪 16.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 A.信息量大B.灵活性高C.适用范围广 D.控制性强 17.英国社会学家C.A.摩瑟认为科学研究的第一等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验法C.观察法 D.文献研究法 18.对于婴儿、神经异常者等特殊群体,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法C.实验法 D.观察法 1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太平洋新几内亚附近的特洛布里恩群岛上对当地土著 居民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C.试验室观察 D.间接观察

高精度数计算

C语言课程设计-高精度数计算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 int c; int i; int *Numa,*Numb,*Sum;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加数的位数(小于1000位),加数由系统随机生成:"); scanf("%d",&a);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加数的位数(小于1000位),加数由系统随机生成:"); scanf("%d",&b); Numa=(int *)malloc(a*sizeof(int)); Numb=(int *)malloc(b*sizeof(int)); srand( (unsigned)time( NULL ) );//产生随机种子 //随机产生加数a for(i=0;i

{ printf("%d",Numa[i]); } printf("\n"); printf("随机产生的加数b为:\n"); for(i=0;i=b)//加数a大 { c=a; Sum=(int *)malloc((c+1)*sizeof(int)); tag=0; for(i=0;i=10)//如果和大于10 { Sum[c-i]=Sum[c-i]-10; tag=1;//标志进位 } else { tag=0; } } else//有进位 { Sum[c-i]=Numa[a-i-1]+Numb[b-i-1]+1; if(Sum[c-i]>=10)//如果和大于10 { Sum[c-i]=Sum[c-i]-10; tag=1;//标志进位 } else { tag=0; } }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高精度FFT算法

查看文章 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高精度FFT 算法 2009-11-09 11:35 原文出处:https://www.doczj.com/doc/e21383112.html,/periodical/periodical.articles/zgdjgcxb/zgdj99/zgdj9903/990315.htm 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高精度FFT算法 张伏生 耿中行 葛耀中 摘要 快速傅立叶变换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直接用于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本文对FFT的泄漏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Jain和Grandke提出的插值算法提出了多项余弦窗插值的新算法,对FFT的结果进行修正,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精度,使之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准确谐波分析。文中给出了该算法进行谐波分析模拟计算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窗算法计算精度不同,新算法的计算精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电力系统 谐波 中图分类号 TM714 FFT ALGORITHM WITH HIGH ACCURACY FOR HARMONIC ANALYSIS IN POWER SYSTEM Zhang Fushe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710049 China Geng Zhongx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via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76 China Ge Yaozho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710049 China ABSTRACT The FFT has a higher error in the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especially for the phase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leakage of FFT and presented a new amending algorithm, poly-cosin window interpolation, which base d on the interpolating algorithm proposed by K. Jain and T. Grandke. This new algorithm obvious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 e FFT, so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ecision analysis for electrical harmonic. The simulating result shows that applying deferent w indows has the deferent effects to the accuracy, and the Blackman-Harris window has the highest accuracy. KEY WORDS Fourier transform Electric power system Harmonic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谐波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的公害,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对电网中的谐波含量进行实时测量,确切掌握电网中谐波的实际状况,对于防止谐波危害,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 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通常都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现的。然而FFT存在栅栏效应和泄漏现象,使算出的信号参数即频率、幅值和相位不准,尤其是相位误差很大,无法满足准确的谐波测量要求。为了提高FFT 算法的精度,V.K.Jain 等提出了一种插值算法,对FFT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T.Grand ke 又利用海宁( Haning)窗减少泄漏,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精度。 海宁窗w(n)=0.5-0.5cos(2πn/N) 是一种余弦窗,它仅包括两项。如果增加余弦项的项数,可进一步减少泄漏。本文分析了多项余弦窗的特性,并提出了对加窗后信号进行插值的算法。该算法能极大地提高FFT计算的精度,从而满足谐波测量中对谐波参数的精度要求。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即使对于幅值很小的偶次谐波也能准确地求出其各项参数,尤其是对于提高相位计算的精度更为明显。 2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泄漏与栅栏效应 在谐波测量中,所要处理的信号均是经过采样和A/D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设待测信号为x(t),采样间隔为Δt秒,采样频率f s =1/Δt 满足采样定理,即f s 大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两倍。则采样信号为x[n]=x(n Δt),并且采样信号总是有限长度的,即n=0,1,…,N-1。也就是说,所分析的信号的持续时间为T=N Δt,这相当于对无限长的信号做了截断,因而造成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泄漏现象。 设信号为单一频率信号 x m (t)=A m e j ωm t (1) 矩形窗为 (2) 持续时间为T的信号相当于x m 与w T 的乘积 灵秀空间 主页 博客 相册|个人档案|好友

用MATLAB软件和液晶光阀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制作及其再现

用MATLAB 软件和液晶光阀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制作及其再现 姚雪灿 指导教师 阎晓娜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上海 200444) 摘要:利用MATLAB 语言制作了一个迂回相位编码的傅立叶变换全息图,使用电寻址的液晶光阀作为全息图的实时记录介质对得到的傅立叶计算全息图进行光学再现,并对编码过程中加随机相位和不加随机相位后的再现图进行了比较讨论。 关键词:计算全息 傅立叶变换全息 MATLAB 液晶光阀 迂回相位编码 全息制作包括二种方式,光学全息和计算全息。光学全息用光学干涉原理制作,计算全息是用计算机对物波场的数学描述进行抽样、计算、编码而制作。计算全息可以制作已存在物体的全息图,也可以制作不存在物体的全息图,只要物光波场可以用数学描述出来。制作的计算全息图要以适合光学再现的尺寸和方式来输出。由于计算全息图上每个抽样单元的尺寸在微米量级,需要专门的光学缩微照相系统或微光刻系统。在要求较低情况下也可用照相机将显示在计算机屏幕或打印输出的计算全息原图缩拍到高分辨感光胶片上,通过显影、定影等处理得到可用于光学再现的全息图。由于记录介质是照相胶片,这就限制了它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发展,像元尺寸在微米量级,像素数超过100万的振幅型或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已经完全实用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液晶光阀,电寻址的液晶光阀是由驱动电路驱动的LCD ,根据寻址电信号改变每一液晶像素的透过率,从而把电信号转换成空间的光强分布。液晶光阀可以作为实时的信号处理和显示器件,代替全息干板可进行实现计算全息图的实时输出和再现。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电寻址液晶光阀作为实时记录介质的计算机制全息图的产生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 用Matlab 软件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图 傅立叶变换全息记录的复数波面是物光波的傅立叶变换。计算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的制作包括:对物光波抽样、离散傅立叶变换、编码、画图、图像的输出。在制作全息图的过程中,编码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编码把二维光场的复振幅分布变换为全息图的二维透过率分布。本文以迂回相位编码来介绍编码过程。 设抽样后物光波的复振幅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分布为复数F(m,n), 记为 F(m,n) = R(m,n)+iI(m,n), F(m,n) = A(m,n)·exp[i φ(m,n)] (1) 其中, A(m,n)和φ(m,n)分别代表全息图上各点的幅值和相位, A(m,n) =),(),(22n m I n m R +, φ(m,n) =arctg[I(m,n)/R(m,n)] (2) 由于光学模板的最大透过率为1,所以在编码前还应对A(m,n)的值进行归一化,使其最大值为 1。假定将物面分为N×N 个抽样单元, 抽样间距为δx 和δy, 其间距要遵循Nyquist 判据。采用罗曼Ⅲ型编码方法,通过改变每个抽样单元内通光孔径的面积来编码振幅,通过改变通光孔径中心与抽样单元中心的位置来编码相位。最后每个像素用一个矩形孔表示,矩形孔的宽度为Wδx, 其中W 为一常数。矩形孔径的高度为Lmnδy,与归一化振幅成正比, Pmnδx 是孔径中心与单元中心的距离,并与抽样点的位相成正比。孔径参数与复值函数的关系如下, mn L =mn A , mn P =mn φ/2πK (3) 经过计算,取W =1/2, K =1。 根据以上二元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实现原理,采用以下的算法思想在MATLAB 中进行二元傅里叶变换计算全息图的制作,采用罗曼Ⅲ型编码方式且以字母K 为例。其编码如下: b=zeros(128,128); %采样点阵为128X128。 b(8:120,24:40)=1;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 (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 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 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 (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 (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 (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 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二)方法学比对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 1.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 (1)按照实验对样本的要求收集处理病人样本,样本贮存时间及条件由被测组分的稳定性而定,尽可能避免使用贮存的样本。 (2)样本应来自于不同患者,并且此患者所患疾病对于被测组分的影响应该是已知的,样本不应含有干扰此方法的组分。

高精度运算(C++)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万进制高精度运算(C++语言) 目前在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涉及到的高精度计算包括加(addition)、减(subtract)、乘(multiply)、除(divide)四种基本运算。其中乘法分高精度数乘高精度数和单精度数乘高精度数两种,除法一般指两个单精度数相除,求解最终指定精度的解,找出循环节或输出指定精度位数的小数。(注:高精度数与单精度数均指整数) 主要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在小学就曾学习过的竖式加减乘除法则,用程序语言实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存储高精度数的值,如何实现计算等问题。 一. 高精度数字的存储 我们日常书写一个高精度数字,左侧为其高位,右侧为其低位,在计算中往往会因进位(carry )或借位(borrow )导致高位增长或减少,因此我们定义一个整型数组(int bignum[maxlen])从低位向高位实现高精度整数的存储,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度数中的一位。(如下表所示) 高精度数 3(高位) …… 7 9 4(低位) int bignum[i] n …… 2 1 显然,在C++语言中,int 类型(4个字节/32位计算机)元素存储十进制的一位数字非常浪费空间,并且运算量也非常大,因此常将程序代码优化为万进制,即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数字的四位。在后面的叙述过程中均以万进制为例介绍。(为什么选择万进制,而不选择更大的进制呢?十万进制中的最大值99999相乘时得到的值是9999800001超过4个字节的存储范围而溢出,从而导致程序计算错误。) 在实际编写程序代码过程中常作如下定义: const int base=10000; const int maxlen=1000+1; int bignum[maxlen]; 说明:base 表示进制为万进制,maxlen 表示高精度数的长度,1个元素能存储4个十进制位,1000个元素就存储4000个十进制位,而加1表示下标为0的元素另有它用,常用作存储当前高精度数字的位数。 二. 各种运算的程序实现 (一)加法: 首先回顾一下小学中曾学习的竖式加法,见图一: bignum1[] 9475 46 1243 bignum2[] 918 1324 341 carry 1 0 0 0 bignum_ans[] 1 393 1370 1584 图一 加法的计算过程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做加法运算是从低位向高位进行,如果有进位,下一位进行相加时要加上进位,如果最高位已计算完还有进位,就要增加存储结果的位数,保存起进位来。关于进位的处理,往往定义单独变量carry 进行存储,程序实现的过程如图二所示: 初始化 进位carry 赋初始值0,结果的位数为两个加数的最大位数。 当前位超过最高位了? 处理当前位和进位 N Y 还有进位么? N 结束 处理进位 Y

2010年1月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研究要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是指社会研究具有()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社会性 2.如果研究者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到的结论推论到其中每个成员,就会导致() A.转移话题的错误 B.假设检验的错误 C.以偏概全的错误 D.简单还原的错误 3.在对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政策行动建议,这种研究被称为() A.现状调查 B.态度调查 C.对策研究 D.因果分析 4.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 A.前者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古籍史料进行分析 B.后者强调通过社会调查去收集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 C.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D.后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5.解释性研究主要解答() A.“是什么”的问题 B.“为什么”的问题 C.“怎么办”的问题 D.“应该怎样”的问题 6.在社会研究的初始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 A.选题与研究设计 B.开展实地调查 C.设计问卷 D.撰写研究报告 7.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 B.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 C.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D.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 8.人们从每天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中总结出“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的普遍性命题,遵循的是() A.抽样—推论原则 B.经验归纳原则 C.演绎推理原则 D.假设—检验原则 9.对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是指() A.宏观社会理论 B.中观社会理论 C.微观社会理论 D.社会分层理论 10.在非概率抽样方法中,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是() A.方便抽样 B.配额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具有(D ) 目的性 B .经验性 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社会科学研究 B 心理学研究 D 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做”的问题 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 A. 2. A. C. .理论性 .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 ?社会性 3. A. C. ( B. D “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题 的问题 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 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套 C .定性调查 5. 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6.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4. B ) .典型调查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A. C. 7. A. B. B D (如心理学研究 (B ) B D (A )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C. D. & A. 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概率性特点 B .具有必然性特点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

高精高效模流分析技术 MoldFlow 3D分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工程部 2013年1月9日 一、 3D分析技术的引进 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已成为塑料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CAE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因此,不断加强自身的CAE技术是现代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时,这甚至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生存。 模具行业最被广泛应用的CAE技术当数模流分析技术,即将实体划分为有限元进行各项分析,有限元分析一般可分为中面有限元,表面有限元和三维有限元,三者中三维有限元分析精度最接近实际,但由于其3D有限元数量的庞大给计算机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其分析速度一直制约着CAE技术的发展。但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方式和运算速度不断地得到提升,三维有限元分析已不再是案台上的花瓶。 公司使用的模流分析软件是MoldFlow,其分析方式有中性面分析、双层面分析和3D分析,各种分析均有一一对应的网格。 目前公司分析模式:一般采用双层面分析,少数精度要求高的产品采用3D分析。 模式形成原因:软件使用上,刚从MPI6.1过渡到MoldFlow2012,6.1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经验告诉我们:双层面分析精度基本能满足一般要求,3D分析速度是双层面的数倍。 为什么要推广3D分析 1、因为3D分析精度高 它是最接近于实际模型的分析 2、因为双层面分析具有局限性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査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I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功能主义 B.科学主义 C.实证主义 D.人文主义 7、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现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提出理论模型 B.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建构 D.进行命题推演 11、在一个900人的总体,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定距测量—一定序测量—一定比测量一一定类测量

计算全息实验二

实验注意事项(必读) 1.提前预习,没有弄清楚实验内容者,禁止接触实验仪器。 2.注意激光安全。绝对不可用眼直视激光束,或借助有聚光性的光学组件观察激光束,以免损 伤眼睛。 3.注意用电安全。He-Ne激光器电源有高压输出,严禁接触电源输出和激光头的输入端,避免触 电。 4.注意保持卫生。严禁用手或其他物品接触所有光学元件(透镜、反射镜、分光镜等)的光学 表面;特别是在调整光路中,要避免手指碰到 光学表面。 5.光学支架上的调整螺丝,只可微量调整。过度的调整,不仅损坏器材,且使防震功能大减。6.实验完成后,将实验所用仪器摆放整齐,清理一下卫生。

计算全息(二) 修正离轴干涉型与相息图编码 计算全息是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全息图或衍射光学元件的技术。从原理上,计算全息和光学全息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所不同的是产生全息图的方法。光学全息是直接利用光的干涉特性,通过物波和一束相干参考波的干涉将物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转化成一幅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图,即全息图。光学全息记录的物体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而计算全息则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对被记录物波的数学描述或离散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一种可以光学再现的编码图案,即计算全息图。他不需要被记录物体的实际存在。由于计算全息图编码的多样性和波面变换的灵活性,以及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全息技术已经在三维显示、图像识别、干涉计量、激光扫描、激光束整形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最近计算全息领域的新进展是利用高分辨位相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计算全息图的实时再现,这种实时动态计算全息技术已经在原子光学、光学微操纵、微加工、软物质自组织过程的控制等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显示了计算全息技术的巨大应用发展前景。 计算全息除了其在工业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要做好一个计算全息图,既要熟悉衍射光学、光全息学等物理知识,还要了解抽样理论、快速傅里叶变换、调制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物理类和光电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 1、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制作一计算全息图、利用高分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D)实时再现 该计算全息图、观察再现结果、并利用CCD 记录再现像等实验内容; 2.掌握计算全息图的编码原理,加深对光全息原理,光的干涉和衍射特性的 认识;训练使用空间滤波器、空间光调制器(LCD)、CCD图像采集等重要的现代光学实验装置进行数字光学实验的能力。 3.同时初步了解Matlab 语言在光学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经典的迂回相位型计算全息图设计制作过程为例,介绍计算全息的基本原理。一般说来,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大致可分成下述五个步骤: 1.选择物体或波面,给初其数学描述或离散数据。 2.计算物波在全息图面上的光场分布。 3.把上述光场分布编码成全息图的透过率变化。 4.输出:光学缩版或微加工。 5.光学再现。

高精度运算(C++)

万进制高精度运算(C++语言) 目前在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涉及到的高精度计算包括加(addition)、减(subtract)、乘(multiply)、除(divide)四种基本运算。其中乘法分高精度数乘高精度数和单精度数乘高精度数两种,除法一般指两个单精度数相除,求解最终指定精度的解,找出循环节或输出指定精度位数的小数。(注:高精度数与单精度数均指整数) 主要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在小学就曾学习过的坚式加减乘除法则,用程序语言实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存储高精度数的值,如何实现计算等问题。 一. 高精度数字的存储 我们日常书写一个高精度数字,左侧为其高位,右侧为其低位,在计算中往往会因进位(carry )或借位(borrow )导致高位增长或减少,因此我们定义一个整型数组(int bignum[maxlen])从低位向高位实现高精度整数的存储,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度数中的一位。(如下表所示) 高精度数 3(高位) …… 7 9 4(低位) int bignum[i] n …… 2 1 显然,在C++语言中,int 类型(4个字节/32位计算机)元素存储十进制的一位数字非常浪费空间,并且运算量也非常大,因此常将程序代码优化为万进制,即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高精数字的四位。在后面的叙述过程中均以万进制为例介绍。(为什么选择万进制,而不选择更大的进制呢?十万进制中的最大值99999相乘时得到的值是9999800001超过4个字节的存储范围而溢出,从而导致程序计算错误。) 在实际编写程序代码过程中常作如下定义: const int base=10000; const int maxlen=1000+1; int bignum[maxlen]; 说明:base 表示进制为万进制,maxlen 表示高精度数的长度,1个元素能存储4个十进制位,1000个元素就存储4000个十进制位,而加1表示下标为0的元素另有它用,常用作存储当前高精度数字的位数。 二. 各种运算的程序实现 (一)加法: 首先回顾一下小学中曾学习的坚式加法,见图一: bignum1[] 9475 46 1243 bignum2[] 918 1324 341 carry 1 0 0 0 bignum_ans[] 1 393 1370 1584 图一 加法的计算过程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做加法运算是从低位向高位进行,如果有进位,下一位进行相加时要加上进位,如果最高位已计算完还有进位,就要增加存储结果的位数,保存起进位来。关于进位的处理,往往定义单独变量carry 进行存储,程序实现的过程如图二所示: 图二 加法的实现过程 初始化 进位carry 赋初始值0,结果的位数为两个加数的最大位数。 当前位超过最高位了? 处理当前位和进位 N Y 还有进位么? N 结束 处理进位 Y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