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3.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4.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原发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

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智利被困矿工)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了,很多动物都具有社会性,但是动物的社会性远没有人类的复杂罢了。

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举例“东西方的礼仪”、“中国和韩国的礼仪”“古代和现代的婚姻、恋爱”】

自然人心理社会化社会人

儿童在和周围人群(主要是父母、祖辈等家里人)交往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即具有所谓一定的社会性。(书P105)(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社会性的特点:

(1)不是先天的,是后天习得。

(2)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举例,狼孩:1920年,印度人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很快就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四肢爬行,用双手和膝着地休息;舔食流质的东西,只吃丢在地上的肉,不吃别人手里拿着的肉;怕水,从不让人给她洗澡;怕火、怕强光,夜间却视觉敏锐,每到深夜就嚎叫,白天蜷伏在墙角里睡觉;从不穿衣,即使天气寒冷,也撕掉给她御寒的衣服和毯子。经过辛格的细心照料与教育,卡玛拉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6年学会了直立行走,7年学会了45个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死时,只相当于正常儿童4岁的心理发展水平。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和看法

一岁前的婴儿,没有“我”的概念,即物我不分;

到两三岁时,逐步区分出“我”和别人,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进入幼儿园以后,能够在游戏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认识自己。

(三)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四)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一)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他人性格、人与人关系、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儿童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以及对人的情绪、情感、行为意图、态度动机、个性品质等的认知并不是同时开始的,这些认知的发展不是等速的。认识他人要早于认识自我,认知情绪要早于认知行为。

(二)社会情感的发展

情境性,易受感染和暗示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提问】同样是智力中等或智商水平较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懂得乐群合作、礼貌谦让,受人欢迎;可有的人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攻击性强、孤僻易怒,

受人排斥呢?

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有的人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的人不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甚至逆反、对立。

一言以蔽之,两种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大不一样,即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现实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发展好社会性,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试想:你是愿意跟善于协调各种矛盾的聪明人在一起,还是喜欢和一个整天愤世嫉俗、不受人欢迎的人在一起?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现代社会是个崇尚个性解放的社会,特立独行值得鼓励。

【辨析:追求个性的社会需要人们发展社会性么?为什么?】

特立独行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却并不是与人为恶。个性张扬和与人和睦可以兼容。底线是不要伤害他人的利益。

“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排斥”

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的内容。伟人邓小平同志曾告诫那些急功近利的足协官员们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伟人故去了,中国足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从娃娃抓起!社会教育,尤其如此!

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

儿童一天也离不开与成人、教师、同伴的交往。

(“计时隔离”可以作为惩罚的原因)

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来说,社会性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婚姻生活也并不一定美满;而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智商高的人一般来说是专家,情商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才能。而情商的核心

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举例:刘邦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凡事从不独断专行,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虽文不如萧何,谋略不及张良,率军打仗不比韩信,却能指挥这些人心甘情愿为他服务。)因此,好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智力的训练。因为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的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

首先,良好的社会性会促进孩子的。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他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

【社会性发展得好——和谐相处——开心、愉快——内分泌系统平衡——免疫力强】【社会性发展不良——冲突对抗——生气、烦躁——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发育】有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心情紧张可导致呕吐、腹泻、发烧等;长期神经紧张还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痒、慢性肠炎,也都与神经紧张有关。

【材料】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心理问题(抑郁、酗酒、焦虑)

其次,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

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同伴、师生关系好——获得更多交往发机会——交流多、视野广、能力提高快。

原本智力水平中等的孩子,如果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很好——良好社会性中的自制力、适应能力、毅力、真诚等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这虽然不能直接提高智力程度,但是它们能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他的学业成就完全可以比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因素发展得不好的孩子高许多。

同样道理,智力水平很高的孩子,也会因为非智力水平的低下而导致智力水平发展一般甚至很差。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即创造力、独立性、适应能力等良好的个性。】

越早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越有助于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形成孩子的领导气质,也有利于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良好过硬的素质。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以后需要的知识才干。控制自我、倾听他人、与人合作等这些社会性技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必须具备的。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界定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定义: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主要表现:同情、关心、分离、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等等

定义: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表现:攻击性行为(侵犯性行为)——推人、打人、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等等

二、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1.家庭家长的言传身教

2.学校(教师)

3.同伴

4.大众传媒(影星、电视、报纸、杂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

5.文化

(1)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比如婴儿在对成人第一次微笑和发声等社会行为发生后的2个月,在同伴交往中才开始出现相同的行为,父母对儿童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儿童随后对同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此外,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和合作行为的鼓励程度也不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更多地鼓励儿童友好、合作、关心他人的社会行为;而工业化程度高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更多的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个人的独立奋斗。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对社会性行为的不同态度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发展中的儿童,对其社会性行为发生影响。

(3)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莱弗科维兹(Lefkowitz,M?M,1972)等人曾对电视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作了细致的研究。他们对近900名研究对象作了跟踪探索,第一个研究发现,男被试者在三年级观看暴力电视片的数量与当时由同伴评定的他们在教室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相关。这个相关结果以后又在另一城市的八年级男女学生作样本时得到重复。十年跟踪研究表明,男孩在三年级时所看攻击性行为的电视数量和19岁时由同伴评定的攻击性行为的等级有显著的相关。当然,电视节目对亲社会行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和善良、关怀的故事及动画片,能为儿童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有助于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亲社会行为。

(二)内部因素(生物因素)

性别(激素)遗传基础气质类型

首先是激素的作用。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

其次是遗传基础。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再次是气质差异。气质在个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中,相对而言是与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关最密切的。儿童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研究发展,“困难型”儿童往往在学前期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敌对性,容易成为攻击性较强的儿童。

(三)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它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对情境信号的识别主要是指对交往事件的理解和对他人情绪感受的识别。即必须具有对他人是否需要帮助的知觉和认识的敏感性。在助人行为中,首先需要的是了解别人的困境,但年幼儿童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较难识别一些较隐蔽的信号。

皮埃尔(R.A.Pearl1979)研究了儿童对潜在困境线索的反应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他使用了一系列线索显现程度不同的小幅画片,图中人物面临潜在困难。线索明显时,4岁与8岁儿童能同样了解并提供帮助。线索不明显时,4岁儿童则较少发现问题和较少提供帮助。耶鲁(Yarrow1981)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较大儿童能更好地发现抽象的潜在线索,能理解现实情境以外的情感因素。这些结果表明,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还有研究发

现情绪状态对社会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愉快的心境、轻松的气氛有利于合作、分享行为的发生,而挫折感、焦虑与烦躁的气氛则容易诱发攻击性行为。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

定义: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第一年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

?5个月对熟悉的人发出微笑(认生,对不熟悉的人表示拒绝)

?1岁左右对摔倒、受伤、生病儿童做出一些积极的抚慰动作第二年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绪体验

?玩具、食物的分享;

?开始按照成人所要求的规则,初步了解到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形成简单的道德规范。

发展特点:

?不存在性别差异: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中,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现实差别不大

?指向同伴,较少指向教师:与同伴地位、能力一致,与教师有地位上差异

?指向同性与异性伙伴的次数有差异:小班差异不大,中大班指向同性大于异性的?合作第一;分享与助人其次;安慰与公德较少

(二)攻击性行为

1.定义:攻击性行为是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2.分类

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

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

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中班多于小班与大班

?以身体动作为主——攻击性言语

?工具性的攻击为主

4.家长与教师注意点:

一是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二是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应该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途径

一、亲子交往

1.什么是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就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进行的,伴随情感关系的交往过程。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亲子关系。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婴儿期的主导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出生以后,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最初的社会交往就是亲子交往。

2.美国合格父母十条标准

?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

(一)亲子交往的作用

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许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童年早期只有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才能在其心理深层形成一块“磐石”,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这块“磐石”,他的心理就是踏实的,即形成了很好的安全感。

2.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社会化的过程,规范儿童各自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化模式。由于儿童的自然本能,其中有许多并不符合社会要求,因此就必须通过教育等对其加以抑制,倘若父母不在其身边,这种本能的生理需求,就不能给予及时的满足,也不能给孩子给予及时的引导。

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良好的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二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良好的情绪会促进食欲,使他们精神饱满的参加活动,此外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儿童的睡眠,保证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行,促进身体健。消极的情绪则会影响儿童的生理发育,而往往影响学前儿童消极情绪的主要是亲子情感。

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有赖于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外部信息刺激的量。表现在父母能否与学前儿童频繁地交往,并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包括亲子游戏;二是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对学前儿童认知行为的态度。(案例分析:《可可的请求》)

可可的请求

案例描述:晚上,2岁半的可可在独自玩自己的芭比娃娃,一会给她“梳理头发”,一会又给脱衣服,玩得很开心。当她给芭比娃娃穿上白色纱裙时,对妈妈说:“妈妈,你看她像不像白雪公主中呀?”妈妈眼睛盯着电视,说:“像。”“那给我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吧?”“一会儿。”妈妈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电视。“不行,这会儿讲。”“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呀,自己玩。”妈妈生气地说……

案例分析:亲子交往对儿童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在上述案例中,可可的妈妈忽视了和孩子的互动,而实际上,满足孩子此时的需求,给孩子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一方面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满足其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父母要重视亲子之间的交往活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地发展。

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典型的、持久的各项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表现在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上。

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影响他们情绪情感培养入手,使其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热情、乐观、谦和、待人亲切、富有同情心等一系列良好的情绪情感品质。

亲子情感能够使儿童情绪稳定,有较好的安全感,能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表现出活泼、开朗、态度积极等良好情绪;缺乏亲子情感则会表现为消沉、孤独、沉默、胆怯等消极情绪。

【补1】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小学儿童心理学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讲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成熟。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但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既有上升时期(一至三年级和五至六年级),也有平衡发展时期(三至五年级)。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的特点 自我概念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的认识。其发展的趋势是: (1)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低、中年级)到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高年级); (2)由个人的和才能的简单抽象到社会自我、学术自我、身体自我的形成; (3)随年龄增长,男性的自我接纳高于女性的自我接纳;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发展趋势是:(1)从顺从他人的评价到独立地评价自己; (2)从笼统的评价到对各个方面的评价; (3)小学儿童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并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心世界地发展着;但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

不多;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1)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体验也越来越深刻; (2)自我体验包括对自己所产生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愉快感与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 所谓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包括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也是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它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社会认知的发展总趋势是: (1)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深刻品质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对问题个别方面的到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地看待问题; (3)从呆板到灵活; (4)从对个人及眼前利益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和长远利益; (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一)角色采择技能 1.角色采择技能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第十二章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个体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内化社会价值规范,从生物个体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儿童融入群体与环境中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小学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一节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 ?从整体上来讲,自我意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1.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评价:是在分析和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 ?在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自信。 ?2.自我体验 ?对自己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体验. ?个体对自己有价值感和重要感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尊——自卑 ?3.自我控制 ?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 1、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生理自我为主 ?1岁前,分不清主体与客体,将自己与外部事物混同 ?1岁后,自己的身体名字,区分自我与非我 ?18个月时的镜中自我的确认;

?2岁后,“我、你、他”指称代词的使用。 ?初生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 ?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例如,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 “我要……”“我有……”等。这表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也表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社会自我时期,显著受社会交往和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发展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作用的认识。 ?自我同一性问题 ?3、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心理自我时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个性逐渐形成,发展个体独立性、自我理想和价值观等。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但发展速度各年级是不等速的。 ?一年级到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 ?三年级到五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稳时期 ?五年级到六年级时又会出现一个加速发展时期。 五、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1.自我描述从具体、外部特征向抽象、内部特征转变 “我是谁”身高体重外貌喜好——品质爱好交往 2.自我概念具有情境性(不稳定) ?8-11岁,自己是善良的,因为我把东西借给同学用。自己是无能的,因为考试不及格。 3.自我概念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增加 ?如爱国、守法,守纪律、孝顺、正直、诚实,善于合作等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自我评价制约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发展良好的自我评价对儿童极其重要。 1.由顺从别人的评价向独立的自我评价发展 2.从具体、外部行为评价向抽象、内在品质的评价发展(全面、深刻性增强) 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4.自我评价的能力低于对他人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 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 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 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 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 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 ”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 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2—3 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 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教学教材

第四章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机器般的儿童。他母亲说,“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同样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到处驻防,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称“我不想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经过3年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在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爱笑俱乐部第一节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学习活动交往生活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新生儿:兴奋――抑制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及意义: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 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第三章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第三章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个性的实质 1.意识(含义) 2.前意识指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它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属于意识,但还是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去。3无意识(潜意识) (二)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能》(1923)一书中提出人的个性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小结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本我派生出自我、自我又派生出超我。反过来超我管束自我,自我约束本我,这三种成分共同活动,在一个正常人身上,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而能较好的适应生活,应付体内外的各种刺激。 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人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以至于发生精神疾病。 (三)儿童个性的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左右)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5 (四)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1.早期经验 2.父母的教育 (五)简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就在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其整个理论的评价褒贬悬殊。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最伟大的代言人”(波林),有的人则认为他的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二、艾里克森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艾里克森人格八段论 婴儿前期:0-1 信任—怀疑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1-2 自主—羞耻意志品质 幼儿期:3-5 主动—内疚目的品质 童年期:6-11 勤奋—自卑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20 同一—混乱忠诚品质 成年早期:20-30 亲密—孤独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40-50 繁殖—停滞关心品质 成年晚期:60后完善—失望智慧品质 心理问题都是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所致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①发展的内部规律 ②文化背景的影响 ③个体的差异性 艾里克森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根据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 2、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3、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4、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 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 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 会性的场合。 (一)社会性的产生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 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 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 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 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 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 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 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 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 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 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 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一个根本特征。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源于人类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 首先,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当人一出生时, 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 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 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其次,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 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自身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涉及社会生活 中的各种个人属性,如情感、性格、交往、社会适应等等。 (二)社会性的内容 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 度有所不同。 心理学家重视个体在社会性发展和演变中的那些心理规律,试图发现人的遗传因素、情 绪、气质、智力特征等怎样在其中发挥功能,以及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教育学 家重视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试图寻找有效的措施和训练、组织方法,因此他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 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问题导入: 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 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一) 性别同一性的获得 性别同一性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学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出现的时间是1.5~2岁,但是由于文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她人的内心世界。 3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与“生气” 4-5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与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就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就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 (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就是指幼儿瞧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她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与她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与幼儿的讨论有关。 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与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个月出现的其她基本情绪就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与恐惧。2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与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就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她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就是当父母在旁边时,她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瞧,我高不高!”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她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与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主题:民主选举班会活动 候选人:罗雷、成成、晓菲 地点:班级 人物:三年一班(8-9岁)全体师生 过程:三名候选人进行才艺表演,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班长,得票高的人获胜 一、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人的喜怒哀乐从何而来) ※主体的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一)有需要,才会有情绪、情感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二)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情绪、情感的丰富性。 “悲喜交集”“爱恨交加” (三)需要是否获得满足,决定了情绪、情感的性质(肯定或否定)。 满足—喜爱.愉快;不满足—厌恶.不愉快 (四)情绪、情感体验的强度,取决于人的需要状态。需求愈强,体验愈烈。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在情绪、情感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情绪、情感的表达过程。如人悲伤时会痛哭流涕,激动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面部、声音和身体姿态的变化,我们称其为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人的情绪、情感的外部指标。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进入学校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他们的情绪、情感在内容、深刻性、稳定性、可控性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实践活动的领域扩展了,学习活动、集体生活、劳动、文体活动和社会生活对儿童提出更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一旦被儿童接受,便会成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需要。需要满足与否,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从面使得情感内容不断丰富。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一是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会引起儿童情感的发生。二是集体生活、劳动和公益活动;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除了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就说说本案例中的学生会因晓菲吃饭慢而嘲笑她;小学儿童情感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常常采用侧过脸去,嗤之以鼻,以表示他的厌恶。例如,本案例中,罗雷在吃饭时和一个同学在拌嘴,说自己打的就是像他那样不听话的孩子时,脸上愤怒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学儿童的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引起情感的社会性需要增多,小学儿童之间的友爱,更大成分是出于责任感,出于履行良好的生活准则。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好坏,小学儿童逐渐学会从一定的道德标准出发,确立自己喜欢谁或不喜欢谁。“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常为集体做好事……小学儿童的情绪稳定性不断加强。小学儿童的情绪还是短促的、爆发性的,像破涕为笑、转悲为喜等现象,常常出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低年级儿童常常因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摘要 儿童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及其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关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下,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1]经过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成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体现自身的社会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概念界定不清楚并且存在分歧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在理论界定上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第一是人们对“社会性”的概念理解不统一,第二是人们对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界定不全面。综观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正是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们只知道社会性的含义十分广泛,却无法对之做出明确的定义。 2、对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研究显得薄弱[2] 我们虽然不赞成“3岁定终生”这一观点,但是0—3岁阶段儿童的社会化经验将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总体上说,0—3岁婴儿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仍然是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3、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社会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社会化问题应成为我国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综观我国已有的学前儿童社会化研究,社会性情绪情感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标上存在重理性灌输,轻情感体验的弊端。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概述

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3.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4.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课时: 6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原发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 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智利被困矿工)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了,很多动物都具有社会性,但是动物的社会性远没有人类的复杂罢了。 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举例“东西方的礼仪”、“中国和韩国的礼仪”“古代和现代的婚姻、恋爱”】 自然人心理社会化社会人 儿童在和周围人群(主要是父母、祖辈等家里人)交往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和特定的人际关系,即具有所谓一定的社会性。(书P105)(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第十san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填空题 1、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 3、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和。 4、亲子关系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和。 5、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和。 6、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有三个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和。 7、同伴交往有四种类型受欢迎型、、和一般型,和的儿童存在交友困难。 8、也称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9、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的惩罚、榜样、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A、社会性 B、社会性发展 C、性格 D、个性 2、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A、亲情 B、依赖 C、依恋 D、依靠 3、所谓,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A、性别角色 B、性别行为 C、性别同一化 D、性格 4、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A、性别角色 B、性别行为 C、性别同一化 D、性格 5、是指个体帮助或者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A、亲社会行为 B、道德情感 C、到的体验 D、移情 6、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性行为 C、分享行为 D、道德感 7、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 A、人际关系的建立 B、性别行为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8、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前提 A、分享 B、谦让 C、合作 D、移情 9、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A、谦让 B、合作 C、分享 D、援助 10、依恋一般在产生。 A、3个月左右 B、6个月左右 C、1岁左右 D、3岁左右 11、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13、壮壮为了别人手中的玩具而打他人,壮壮的行为属于。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第四章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品德的实质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亦称道德品质,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基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并指导和调节行为的准则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 第三,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影响,特点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作为一种道德品质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1、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2、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受生理、心理规律制的 3、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四因素论: 道德认知:指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道德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和调节行动及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推动下产生的涉及道德意义的行动。 第二节儿童品德发展理论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理论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看法,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社会公正两个方面。即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能够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的人。 临床法(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 品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5岁以前)他律阶段(10岁以前)自律阶段(10岁以后)他律水平—行为后果。 自律水平—行为动机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 品德发展遵循的规律 1).从把规则单纯当作外在的东西去遵守到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向海英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教学目的 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能力;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注重系统的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强调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二、教学时间分配 本课程周学时为3课时,教学周数为18周,总学时为5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化和社会性以及社会性发展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年龄范围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主题以及任务、意义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主题 1.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关系 2.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3.生物与环境 4.儿童社会互动、个人与社会系统

二、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3、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 4、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五、社交测量法 第三章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S.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 1、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称无意识)三个部分。 2、人格结构理论 3、“心理防卫机制”理论 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二、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终身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节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2.学习的两种方式:直接学习与观察学习 3.强化理论:直接强化与替代强化 4.自我效能感理论 5.社会学习理论所涉及的社会性领域:攻击性、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 二、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柯尔柏格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节现代生物学理论、人本主义发展观、发展心理生物学 一、现代生物学理论 1.习性学 2.行为遗传学 二、人本主义发展观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一)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小学儿童阶段是平静的、愉快的(压力比较小) 2情感内容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 3情感的深刻性逐渐增加,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迅速发展 4情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迅速提高 (二)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1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 2创设积极地教学情境 3培养小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4促进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 第二节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二、类别: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1、亲子关系:(逐渐减弱) 特点:①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父母依赖完全服从,与父母保持信任和亲密的依恋关系,父母控制比较多。 ②小学高年级对父母依恋关系的减弱,开始走向独立,对父母的权威从完全的信服到开始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 怀疑和思考,同伴依恋开始取代亲子依恋。 2、同伴关系:两种表现同伴接纳(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友谊关系(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1)友谊关系①塞尔曼划分友谊关系的五阶段尚不稳定的友谊阶段(幼儿园)——单向帮助阶段(低年级)——互惠阶段(中年级,顺利时的合作)——真正的友谊阶段(高年级,弊端是求同)——自主的共存阶段(存异) ②择友标准a直接接触关系(小低)b直接接受关系(小低)c敬慕关系(小高)d其他关系 ③择友的特点同质性和趋上性 (2)同伴接纳性:a根据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和中间型 b影响因素:行为特征、能力和学习成绩、性格特征、身体特征、其他附加特征、教师因素 (3)同伴群体:正式群体(班集体)和非正式群体(特征:自发性、相似性、相容性、畅通性、权威性、排他性)对小团体的态度:a了解小团体人数组成和地位,了解其动向b对不同性质的小团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积极型支持,中间型引导,消极型进行改造,破坏型进行瓦解,关键是瓦解核心人物。 3、师生关系:(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敬畏崇拜绝对的服从,有极强的向师性,关注教师的外部特征:从 三年级开始教师权威性得到挑战,对教师有了不同的态度,开始关注教师的内在特征,如公正、能力、 人品等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合理期望 小学生的交往问题: (1)人际孤独:特指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产生的孤独体验。 原因:a环境因素陌生、封闭、突变的环境b儿童自我意识增强(高年级)c自我评价不当自卑或自负d自身存在情绪情感障碍,内心不强大:害羞恐惧、愤怒、嫉妒 (2)自我中心:指小学生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而且容易固执己见的一种状态(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家长和教师给予过多的关注) (3)社交恐惧:小学生对日常的交往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 原因:主观;早期的创伤体验,消极的自我暗示,性格特征(胆小孤僻羞怯依赖性强敏感) 客观:社会家庭文化因素 (4)攻击性行为:攻击是指一种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破坏。 种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原因:生物性因素(激素胆汁质) 环境因素(诱因、榜样示范、外部强化、环境中有示意的被攻击对象) 表现特点:a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低年级主要是工具性攻击和身体攻击,高年级是敌意性攻击和言语攻击b具有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频率多于女孩;攻击的对象也有性别差异,儿童对 女孩的攻击强度和攻击频率较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