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0L配料罐(1)清洁验证方案

2000L配料罐(1)清洁验证方案

2000L配料罐(1)清洁验证方案
2000L配料罐(1)清洁验证方案

2000L配料罐(1)清洁再验证方案

湖北御金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1 再验证组织及各部门职责

2概述

3再验证目的

4再验证计划及进度

5资料文件确认

6验证内容

6.1清洁规程的建立

6.2设备清洁验证中参照物质的选定

6.3 关键部位

6.4 验证方法

6.5 验证的实施

7再验证周期

1 再验证组织及各部门职责

1.1 再验证小组:

组长:

组员:

质量管理部:

设备工程部:

1.2 再验证小组职责

1.2.1 负责组织再验证方案的编写和审定

1.2.2 负责再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以确保再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2.3 负责再验证数据及有关资料的收集及审核

1.2.4 负责再验证结果的审核

1.2.5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1.2.6 负责再验证报告的审批和发放

1.3 再验证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组织再验证方案的编写,并对再验证方案进行审批;负责再验证工作

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对再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设备工程部:负责再验证方案的编写、2000L配料罐清洁再验证运行及性能确认的验证工作。

质量管理部:负责2000L配料罐清洁再验证运行及性能确认的各项检测验证工作,负责再验证合格证书的审批和发放。

1.3.1 运行确认:

参与部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2 性能确认: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3 检定周期的确定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

1.3.4 再验证结果及评价: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5 再验证合格证书的审批和发放:

审批和发放部门:质量管理部

2概述

2000L配料罐用于液体制剂车糖浆剂配料,该机的清洁验证同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进行清洁验证)为证实所制订清洁SOP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对该设备的清洁效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设备按《2000L配料罐清洁SOP》清洁后对关键清洁部位进行取样检测,并对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3再验证目的

证明经过清洁程序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物(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包括前一产品的残留物或清洗过程中洗涤剂的残留物)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

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4再验证计划及进度

由再验证小组提出验证计划,经再验证小组组长审核后实施。

本设备的再验证工作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

方案制定日期:年月日

方案实施日期:年月日

5资料文件确认

确认的目的是验证该设备的资料文件是否符合现行GMP要求,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设备订购合同

2、设备使用说明书

3、产品合格证

4、设备标准操作程序

5、设备清洁、保养标准操作程序

6、设备维修标准操作程序

6验证内容

6.1清洁规程的建立:

6.1.1应根据产品的性质、设备特点、生产工艺等因素拟定清洁方法并制定清洁规程,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

6.1.2应对待验证的清洗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减少进行验证失败风险增加和不必要的步骤增加,并可节省资源。

6.1.3 执行的清洁程序

《2000L配料罐清洁SOP》

6.2 设备清洁验证中参照物质的选定:

6.2.1 应根据生产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性质选定,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定依据为应是最难清洁的物质或活性最强的物质。如所用了清洁剂或消毒剂,应考虑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残留。

6.3 关键部位

根据本设备的结构特点可确定:内壁(A)、排液口(B)为最难清洁部位。

6.4 验证方法

6.4.1 取样方法的验证:

6.4.1.1应根据设备的清洁方法和结构特点,合理的选择取样方法,取样方法一般包括擦拭取样和淋洗水取样。在设备的清洁验证前,应对取样方法进行验证,以证实方法及所选用的溶剂、取样人员操作、残留物转移到药签或淋水中、样品的溶出过程的适用性。

6.4.1.2淋洗水取样:取样的方法为根据淋洗水流经设备的线路,选择淋洗线路相对最下游的一个或几个排水口为取样口。分别按照微生物检验样品和化学检验样品的取样规程收集清洁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将结束时的水样。

6.4.1.3 擦拭取样:擦拭取样优点是能对最难清洁部位直接取样,通过考察有代表性的最难清洁部位的残留物水平评价整套生产设备的清洁状况。通过选择适当的擦拭溶剂、擦拭工具和擦拭方法,可将清洗过程中未溶解的,已“干结”在设备表面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擦拭下来,能有效弥补淋洗取样的缺点。检验的结果能直接反映出各取样点的清洁状况,为优化清洁规程提供依据。

6.4.2擦拭工具和溶剂

进行擦拭取样时应注意擦拭工具和溶剂对检验的干扰。常用的擦拭工具为药签,在一定长度的尼龙或塑料棒的一端缠有不掉纤维的织物。药签应耐一般有机溶剂的溶解。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用取样用溶剂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

表面。溶剂用于擦拭时溶解残留物并将吸附在擦拭工具上的残留物萃取出来以便检测。用于擦拭和萃取的溶剂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一般为水、有机溶剂或两者的混合物,也可含有表面活性剂等以帮助残留物质溶解。

6.4.2.1选择溶剂的原则:

①溶剂不得在设备上遗留有毒物质;

②应使擦拭取样有较高的回收率;

③不得对随后的检测产生干扰。

6.4.2.2药签的选择原则:

①能被擦拭溶剂良好地润湿;

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足以对设备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并不易脱落纤维;

③能同擦拭和萃取溶剂相兼容,不对检测产生干扰。

6.4.3 已清洁合格设备存放有效期确认:

通过对已清洁设备进行存放,存放期间不得污染,存放一定时间后,再按擦拭取样/淋洗取样,检测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确定设备的存放有效期。

6.4.4清洁验证的批次确定:

为了保证验证的重现性,设备清洁验证必须有三次成功的批次实验。如验证的结果不能确保设备清洁未达到标准,则需查找原因,重新修订程序和验证,直至结果合格。

6.5 验证的实施

6.5.1以每批清热解毒口服液配料阶段结束后,2000L配料罐的清洁作为验证数据收集及评估的单位,连续取三批作试验,清洁方法见《2000L配料罐清洁SOP》.

6.5.2 2000L配料罐生产的产品清热解毒口服液投料处方

石膏361.8kg 金银花72.4kg 地黄43.2kg 玄参57.8kg

连翘36.2kg 栀子36.2kg 甜地丁36.2kg 黄芩36.2kg

龙胆36.2kg 板蓝根36.2kg 知母29.2kg 麦冬29.2kg

蔗糖200kg 活性炭2.7kg 乙醇 120kg

制成 540L(5.4万支)

6.5.3物理外观检查

用白绸布擦试外壁、无异物

6.5.4 淋洗检查法

6.5.4.1淋洗检查方法:清洁结束后,从排液口取样与对照品进行比量,用适量纯化水冲洗所有罐体,启动循环泵,用洁净的烧杯从管道出水口接盛排出的洗涤液,目检无任何杂质、无色差。

取检试品10ml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残渣加乙醇0.5ml使之溶解。按黄芩鉴别法进行鉴别。

6.5.4.2可接受标准:目测检试品与空白对照品比较检查无任何杂质,无色差;黄芩不得鉴出。

6.5.5 擦拭取样:用脱脂棉润湿,用止血钳夹住,在最难清洁的部位如(下图)方向擦拭,面积为25cm2,将擦拭过的脱脂棉放入100ml烧杯中加水50ml,浸泡5分钟。置静,去掉上层水,将剩余10ml水中加入70%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检试品。

6.5.6取样计划

6.5.6.1生产完毕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洗。

6.5.6.2清洗结束后按检查方法进行取样,每换一产品或批号取样检查一次。

6.5.6 检验记录见报告

7再验证周期

再验证周期为二年

精编【设备管理】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设备管理】新版GMP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目录 1、职责.................................................................2 2、目的................................................................2 3、周期................................................................2 4、相关的SOP............................................................2 5、设备.....................................................................................3 6、测试方法...........................................................................4 7、接受限度.....................................................................................4 8、风险分析..............................................................4 9、抽样计划.....................................................................................4 10、对不符合接受限度的测试结果所采取的措施...................................11 11、再验证......................................................................................11 12、清洁验证过程记录.............................................................12 13、结论......................................................................................12附件....................................................................................13

Cleaning validation(CV) protocol 清洁验证方案

Cleaning validation(CV) protocol of Mixing tank、Storage tank、Transfer vehicle and Pipeline 配液罐、储液罐、移液车及其管道清洁验证方案 Prepared by起草:Date日期: Reviewed by审阅:Date日期: 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1.0 Summarize概述 (3) 2.0 Purpose验证目的 (3) 3.0 Responsibility验证职责 (3) 3.1 Validation team验证小组 (3) 3.2 Production department生产部 (4) 3.3 Equipment department设备部 (4) 3.4 Quality department质量部 (5) 4.0 Validation scope验证范围 (5) 5.0 Validation content验证内容 (5) 5.1 Cleaning procedure清洗规程 (5) 5.2 Sample Plan取样计划 (5) 5.3 Test and Evaluation 测试和评估 (8) 5.4 Re-validation and re-validation period拟定再验证及验证周期 (9) 5.5 Conclusion 验证方案结论 (10) 6.0 Approval of validation protocol验证方案最终批准 (10)

1.0 Summarize概述: Mixing tank, storage tank, transfer vehicle and pipeline were used in alcohol wipe workshop for the 70% Isopropyl alcohol solution's storage and transporting. Because this system cleaning effect ma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so we will perform a cleaning validation(CV) for this system. 配液罐、储液罐、移液车及其管道用于酒精擦片车间的药液配料、储存及药液运送,该系统的清洗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将对本系统进行一个清洁验证。 2.0 Purpose验证目的: Confirm cleaning procedure of mixing tank, storage tank, transfer vehicle and pipeline was reliability, to perform the cleaning procedure, right after a number of chemical pollution 确认配液罐、储液罐、移液车及其管道的清洗规程的可靠性,执行清洁程序后,不对后一批药液产生污染。 3.0 Responsibility验证职责: 3.1 Validation team验证小组: 3.1.1 Responsible for approval of protocol负责验证方案审批。 3.1.2 Responsible to coordinate the work of validation, ensure the implement of this protocol effectively.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1.3 Responsible for approval of validation report.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3.1.4 Responsible for signing and issue the certification of validation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产品的残留,容易对下次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于对设备清洁不彻底,极易造成微量污染。因此需要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换品种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责任: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部门姓名备注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待生产完后,设备中残留的物料为,残留的物料有可能对下批产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完以后按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后组织实施验证,以确保清洁规程能确实有效的对釜内残留的物料进行清除。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大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验证所需文件3.1.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振动筛:

2,按500g残留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98m 残留限量为: 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 500g×1000 2×10%(保险系数)×―――――――――×100㎝70%(取样回收=残留限量A2×98m10000 率)2 ㎝/100=3.57㎎2/25ml=0.14mg/ml ㎝/100残留限度定为:3.57㎎对棉签溶出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波长处检测吸光度(磺胺甲恶处有最大吸收),按吸光度计算出残留浓度。257nm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3%唑在.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b.清洗液测试:清洁结束后,向脱色釜中加入500L的溶液,搅拌0.5小时,压滤至中和釜、结晶釜通过离心机,转至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在各设备、器具的出口处收集洗淋溶液,检测限度,其残留限量为:500g×1000 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10㎎/ml 500L×1000 对于清洗液取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按吸光度计算残留浓度。 3.2.2.2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进行,菌落数≤50个/棉签 3.2.2.3 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样品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可接受限度,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3.3 清洗剂的选择 清洁规程中规定使用的清洁溶剂为纯化水,但从取样回收率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取样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且精制过程中使用了碱性溶液,故清洁验证中清洁后取样用溶剂选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精制过程中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因此,擦拭法回收率验证使用的模具为10 cm×10cm的不锈钢片。 3.4 清洁程序

配料罐清洁消毒SOP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配料罐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编号SJ(HN)/SOP-WS-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制定部门工程部 日期日期日期颁发部门技术质量部实施日期代替号新增复制份数5份 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分发部门技术质量部、工程部、生产技术部、固体制剂车间、提取车间 范围:配料罐清洁、消毒的全过程。 责任者:操作人员执行本规程,工艺员、车间主任、质量监控员负责对本规程的执行进行监督。 规程: 1.清洁程序: 1.1.清洁部位:搅拌器、外壁、内胆、出料口等。 1.2.清洁频率:首次使用前彻底清洁消毒、生产使用前、生产结束后、更换品种批号时彻底清洁消毒、设备检修后、停产三天后使用前、被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 1.3.清洁地点:就地清洁、清洁间。 1.4.清洁工具:尼龙刷、清洁布、水枪、气枪。 1.5.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2%NaOH溶液。 1.6.清洁方法:拆卸冲洗、手工擦拭。 1.7. 清洁步骤: 1.7.1.生产结束,取下“运行中”状态牌,挂上“待清洁”状态牌。 1.7.2 关闭出料口,将2% NaOH溶液注入罐内2/3处,开启搅拌,使罐体内壁均匀清洗,清除罐体内外的物料残留物,再将清洗液排出。 1.7.3.按上述操作,先用饮用水,再用纯化水反复清洗罐体至无残留。 1.7.4. 拆下搅拌桨,运至清洁间,先用饮用水反复冲干净,再用纯化水淋洗干净。吹干或烘干后,备用。 1.7.5. 罐内外壁用洁净布擦拭干净。 1.7.6. 清洁完毕,取下“待清洁”状态牌,挂上“已清洁”状态牌;及时填写好相关的记录。 1.8.清洁效果的评价: 1.8.1.设备内外无污迹。 1.8.2.用纯化水冲洗后, 此水的酸碱度应呈中性。 1.9.清洁工具的清洗及存放:用2%NaOH溶液泡洗后用饮用水冲洗,再用纯化水洗净,吹干或烘干后,

配制罐清洁SOP

修订记录Revisi ons Recor d 版本号Release 修订描述Description of Revision C01 由KHB-SOP-40067/B00《搪瓷配料罐配制输送操作规程》和KHB-SOP-42067/B00《搪瓷配料罐清洁消毒规程》以及KHB-SOP-30015/B00《配制罐地槽清洁消毒规程》合并升版而来。 姓名 Name 职务 Job Title 签字 Signature 日期 Date 起草人Author(s)陈国良 酶免生产部 配制人员 审核人Reviewer(s)朱玲 酶免生产部 配制经理 批准人Approver(s) 滕浩 酶免生产部 总监 生效日期Valid From

1目的 规范搪瓷配料罐的操作、清洁与消毒的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确保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搪瓷配料罐的使用、清洁和消毒。 3职责划分 3.1生产部配制人员负责搪瓷配料罐的操作、清洁灭菌的操作,并及时记录; 3.2生产部配制人员负责洗涤剂的配制以及配制记录的填写。 4定义与缩写 4.1定义 NA 4.2缩写 NA 5操作规程 5.1总则 5.1.1清洁消毒程序:为先上后下,先零后整,先里后外,先清洁后消毒; 5.1.2清洁消毒的人员要经过培训合格的配制操作人员; 5.1.3每天使用前应检查一遍各连接管道的密封情况,以防止液体的泄露。 5.2搪瓷配料罐的操作: 5.2.1配制操作: 关闭物料阀,配料罐内注入规定体积纯化水,打开投料口,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按照溶液配制操作规程向罐内投放原料,同时打开气阀,直至原料完全溶解,关闭气阀; 在搅拌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Tween-20,然后注入纯化水进行定容; 启动搅拌器搅拌60分钟,关闭搅拌器,打开取样口进行取样测量,测试合格,配制完成,待用。 5.2.2输送操作: 用专用的管道将罐内溶液虹吸至专用桶内。 5.3清洁程序 5.3.1清洁: 5.3.1.1搪瓷配液罐的清洁: 清洁时间: 每次生产结束后 清洁剂 纯化水、饮用水 清洁程序 ●打开搪瓷配料罐的所有下水阀门; ●用饮用水冲洗配料罐外表面,直至外表面冲洗干净; ●打开饮用水,对罐内进行喷淋清洗10分钟; ●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工艺验证的方案模版原料药

工艺验证方案 本公司产品XXXXX是非无菌原料药产品,为保证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对其进行工艺验证,本工艺验证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本生产工艺的验证是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及QC检验室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本工艺验证方案参考了ICH Q7A的生产工艺验证的指导原则。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制订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目录 1. 基本情况 (4) 1.1. 概述 (4) 1.2. 生产工艺 (4) 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1.2.2. 生产工艺的详细描述 (4) 1.2.3. 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 (4) 2. 验证目的 (5) 3. 验证前提 (5) 3.1. 工艺环境包括公用系统情况 (5) 3.2. 工艺设备情况 (5) 3.3. 所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情况 (5) 3.4. 所用文件的准备情况 (6) 3.5. 人员情况 (6) 4. 验证方案 (6) 4.1. 验证计划 (6) 4.2. 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的验证(应包括所有重点 考察的生产关键参数、结晶、离心、干燥) (6) 4.2.1第一步反应(生产XXXXX粗品)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6) 4.2.2第一步反应收率情况验证 (7) 4.2.3第一步反应中间体的质量情况验证 (7) 4.3. 粗品精制工序的验证 (8) 4.3.1溶解脱色验证 (8) 4.3.2 结晶工序验证 (8) 4.3.3 分离工序验证 (9) 4.3.4 干燥工序验证 (10) 4.3.5小批成品收率情况验证 (10) 4.3.6小批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1) 4.4批混合工艺的验证 (11) 4.4.1批混合工序关键工艺参数验证 (11) 4.4.2批混合效果的验证 (11) 4.5最终成品的质量情况验证 (12)

储罐设备验证报告

. .. . **储罐 验证报告 目录 1.概述 (3) 2.设备验证结果 (3) 3.偏差和纠偏行为 (6) 4.验证结论及建议 (6) 5.验证培训 (6) 6.附件 (7)

1. 概述 根据二甲苯储罐验证方案,验证小组对该储罐实施验证工作,验证结束后,作出验证报告,具体如下: 2. 设备验证容 2.1设备预确认 2.1.1供应商确认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2.1.2 技术特性确认(没有数据)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1.3 结构型式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1.4资料检查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2.2 安装确认 2.2.1设备主要材质的确认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2.2.2设备安装测试的确认 对该设备的安装地点、安装状况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及安装过程中使用的阀门、管材、焊接等进行检查并确认。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2.3运行确认(OQ)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 3. 偏差和纠偏行为 在验证过程中没有发现不符合可接受标准项目。 4. 验证结论及建议 公司验证小组已审阅二甲苯储罐验证方案,审核了设备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的各项验证结果及评价,整个验证过程符合GMP要求,确认该储罐能满足二甲苯储藏要求,同意验证报告。 根据验证报告结果,建议该设备的再验证周期为三年,对已验证过的设备,若需进行重大结构改装、主要零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用途或工艺条件发生改变时,必须进行再验证。 5. 验证培训 验证培训见附件中培训记录表。

TYZ22018-a 50L配料罐清洁验证方案

JIANGSU YEW PHARMACEUTICAL CO., LTD. STP 复印号: / 题目:50L配料罐清洁及灭菌验证方案 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颁发部门:质量部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工程部、物料部、人力资源科 文件编写/修订历史:本文件为首次制定,现行版本为第一版。 1.目的 确认50L配料罐和接液罐使用后,按标准操作规程清洗,活性成份残留量符合预定的要求,可有效防止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灭菌后50L配料罐符合要求。 2.责任 验证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 生产车间负责做好整个生产过程。丁正飞 人力资源科负责人员的培训。章喜梅 物料部负责验证所需材料的供应。汤卫东 QA负责协调组织各项验证试验。常灵芝 QC负责各项目检测。龚立冬 验证小组负责审阅验证记录,进行分析、评价。张丽 负责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的批准。 王琼 3.验证培训 验证小组在验证方案批准生效前必须进行本验证方案的培训并记录,培训方式由方案起草人讲授,验证小组成员讨论一致后方可批准生效。 在开始验证前,50L配料罐清洁及灭菌验证方案已被批准;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工艺规程和50L配料罐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配料罐清洗及管路系统的清洗和灭菌标准操作规程已被批准;相关的SOP 已被批准。与此次验证相关的文件,验证小组成员及员工培训已完成。 检查结果:培训档案:(存放地点) 检查人:检查时间: 复核人:复核时间: 4.概述 50L配料罐和接料罐用于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2ml:10mg)的配制和转运。根据GMP要求,按照设备的清洁程序进行清洁验证,以防止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本

配液罐验证方案

配液罐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计划与验证人员职责 5. 验证步骤和方法 5.1 验证方案制定依据 5.2 预确认 5.3 安装确认 5.4 运行确认 5.5 性能确认 6. 结果分析、建议和验证小结 6.1 结果分析和评价 6.2 建议 6.3 验证小结 7. 验证报告 8. 最终批准

1 概述: 1.1 配液罐是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及电抛光技术,容积为300L或400L,搅拌轴采用 机械密封无油润滑,容器保温材料采用耐温抗老化聚氨酯发泡保温,罐体上设有真空口、呼吸器接口、人孔、、进料口、搅拌轴孔,具有循环清洗的功能和液位显示功能。 2 验证目的 通过对300L/ 400L配液罐的验证,确认欲购买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型号、性能及设计要求符合生产和GMP要求,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确认,安装后进行试运行,以证明设备达到设计要求和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的性能验证,以空白物料进行试车,证明不仅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符合工艺标准的要求,并保证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2.1 检查并确认该设备所用材质设计制造符合GMP要求。 2.2 检查该设备的文件资料齐全且符合GMP要求。 2.3 检查并确认设备的安装符合生产要求,公用工程系统配套齐全,且符合设计要求。 2.4 确认该设备的各种仪器、仪表经过校正且合格。 2.5 确认该设备的电器控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2.6 确认300L/ 400L配液罐的性能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 2.7 为设备维修、改造和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300L/ 400L配液罐的验证。 4 验证计划与验证人员职责 5 验证步骤和方法 5.1 验证方案制定依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2 预确认

中药提取罐验证方案

10

目录 1.验证目的························································2.验证范围························································3.方案说明·······················································4.验证职责·······················································5.设备概述························································6.验证步骤························································予确认 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 性能确认 7.偏差处理 8.验证方案总结····················································9.再验证周期······················································ 附录 测试仪器校验证书复印件 验证立项申批表 安装确认记录 运行确认记录 性能确认记录 验证方案培训表

一、验证目的 通过对CTG-10型中药提取器进行予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验证 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达到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目的,从而保证最终产品 的质量。 二、验证范围 本方案的范围提供了验证本设备的概要。本方案应表明: A.每一件已安装的设备符合工程设计和设备数据单规格。 B.本设备是根据设计说明书和生产厂家推荐意见安装的。 C.备品备件清单完备且准确,并且所有的操作、预防性维护等手册完备。 D.所有的安装测试报告完备并保存于设备历史档案中。 E.本系统符合现行的兽药GMP要求。 F.没有事先批准或有文件记录的变更管理程序不得进行任何整改。 G.所有与安全有关的内容已形成文件。 H.本设备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操作。 I.本设备的操作、清洗和预防性维护SOP符合现行GMP的要求。 J.本设备操作人员以接受了相应的培训,且培训情况记录在案。 K.建立了记录册以记录设备的使用、清洗和维护情况。 L.本设备能够在接受标准范围内运行,本设备能够符合生产要求。 三、方案说明 A.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本方案中的所有表格。用墨水笔填写。完成表格的人员应签上姓名和日期。如果由一个以上的人填写,那么每一个人都应签上姓名和日期。 B.方案执行时可能会发现偏差。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应将一份异常情况报告送交验证领导小组进行处理。 C.验证小组在测试结束后应作出一份现场活动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由公司质量部经 理批准。 四、验证职责 A.验证领导小组 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批。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要点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组织与实施 本配液系统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保障部、质保部、水针车间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验证小组成员 生产部 保障部 质保部 水针车间 方案制订 部门签名日期 生产部 方案审核 部门签名日期 生产部 质保部 保障部 方案批准 批准人批准日期

目录 1.引言 1.1验证方案名称 1.2验证方案编码 1.3概述 1.4验证目的 1.5相关文件 2.安装确认 2.1设备 2.1.1外观 2.1.2材质 2.1.3仪器仪表 2.1.4装量检查 2.2共用介质连接 2.2.1电源 2.2.2注射用水 2.2.3蒸汽 2.2.4冷却水 2.2.5氮气 2.3配液系统及相关管道钝化检查 3.运行确认 3.1目的 3.2 运行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3.3试验过程 4.性能确认 4.1目的 4.2试验过程 4.3氮气洁净度检查 5.验证周期

1 引言 1.1验证方案名称: 配液系统验证方案 1.2验证方案编码: STP-YZ-00901 1.3概述 本公司配液系统主要用于本公司水针车间所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药液的配制。配液系统由初配和精配两部分组成,初配罐、钛棒过滤器、卫生泵、精配罐、卫生泵、筒式过滤器到高位槽连接组成配液系统,配液罐液位显示均采用数显液位计,罐内设万向淋洗球,泵和配液罐组成小循环装置,与高位槽组成大循环,系统实现在位清洁。 配液系统工艺设计流程: 原辅料、注射用水初配罐脱炭过滤器精配罐 折叠式过滤器高位槽平板式过滤器灌封配液罐技术参数见下表: 技术参数初配罐精配罐 生产厂家南京金日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金日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规格型号PYG500 PYG500 工作压力0.09MPa 0.09MPa 加热面积 1.0㎡ 1.0㎡ 搅拌转速35r/min 35r/min 安装位置初配间精配间 1.4验证目的: 1.4.1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文件符合GMP管理要求, 看配液系统钝化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1.4.2检查并确认配液系统运行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空载运行情况是否符合要 求。 1.4.3检测并确认配液系统性能符合要求,看配液系统负载运行条件下的运行情 况是否符合要求,其所用惰性气体的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更换品种时极易造成微量污染,主要污染来自设备清洁不彻底,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适用于以下设备、容器具的清洁验证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领导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对验证实施小组起草的验证方案进行审核与批准,领导验证实施小组对批准的经培训的验证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批准。 2、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起草验证方案,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组织,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验证实施小组对验证方案进行组织实施。详细记录验证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取样、分析检测过程及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处理过程。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验证报告,并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审核批准。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生产完OMM后,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并实施验证。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3.1验证所需文件

清洁验证方案

胶囊剂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1、验证概述及目的: 根据GMP要求,在生产结束后,要对生产设备及操作间进行彻底清洁,以避免造成不同批号或不同品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根据各设备的构造、操作、清洁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及产品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风险分析,选出最差情况的产品; 为了验证清洁方法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对所选的最差情况的产品进行3次清洁验证,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对所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具进行清洁,清洁后对设备的物理外观、检测化学残留及微生物残留,要求应低于设定残留限度要求,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2.验证范围: 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所有的胶囊剂生产线设备的清洁验证。相关设备见下表: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并实施验证活动。 3.1.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3.1.3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 3.1.4负责编制验证报告,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评价,得出验证结论。 3.2.质量保证部: 3.2.1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3.2.2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 3.2.3负责组织和协调验证活动。 3.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控及取样。

3.2.5负责拟定检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3.2.6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编制验证报告和结果评价。 3.2.7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2.8负责管理验证文件并归档保存。 3.3生产部: 3.3.1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3.3.2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清洁。 3.3.3负责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3.3.4协助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3.4工程部: 3.4.1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准。 3.4.2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 3.4.3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3.5质量控制部: 3.5.1负责验证过程中样品的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3.5.2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3.5.3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3.6验证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风险评估: 4.1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共同对直接接触物料及药品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清洁程序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处理措施,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4.2由于上一产品对下一产品的污染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设备的接触面上,选择设备的最差区域,这些区域在清洁难度和残留水平方面代表对清洁规程的最大挑战,因此清洁验证的活性成分的取样计划的确定必须先进行风险分析,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5、验证内容: 5.1清洁验证前检查及确认项目 5.1.1 确认验证涉及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培训,具体见附件。 验证涉及文件现行批准的规程、管理和操作文件,指令清楚、明确,不易引起误操作。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均经过验证且能正常运行;各操作间温湿度、压差及环境经检查符合GMP要求。

APIC颁布原料药工厂清洁验证指南

APIC颁布原料药工厂清洁验证指南 An APIC multinational working group has compiled a new guidance on cleaning validation with the title "APIC Guidance on Aspects of Cleaning Validation i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Plants". Publication date is May 2014 and the document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APIC website. The following is a summary description of the document. The document contains 55 pages and is subdivided into 13 chapters. APIC多国工作组汇编了新的清洁验证指南,题为“APIC原料药工厂清洁验证指南面面观”。颁布日期为2014年5月,文件可以从APIC官网下载。以下是该文件的摘要。文件包括55页,分为13章。 Foreword 前言 Objective 目的 Scope 范围 Acceptance Criteria 可接受标准 Levels of Cleaning 清洁水平 Control of Cleaning Process 清洁工艺控制 Bracketing and Worst Case Rating 括号法和最差情况分类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Residue 残留量的检测 Cleaning Validation Protocol 清洁验证方案 Validation Questions 验证问题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Glossary 术语 Copyright and Disclaimer 版权和声明 The topic cleaning validation gained new importance in the EU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EMA Guideline "Guideline on setting health based exposure limits for use in risk identific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different medicinal products in shared facilities" and with the chapter Cleaning Validation in the draft of the revision of Annex 15. The foreword refers to the integration of cleaning validation within a quality system supported by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process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the document is aligned with ISPE Risk-MaPP

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2016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责任者 4.内容 4.1概述 4.2.验证目的 4.3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 4.3.1验证小组成员 4.3.2验证小组成员职责 4.4验证方法 4.5执行的清洁程序及相关执行文件 4.6关键部位的确定 4.7物理外观检查 4.8微生物检测 4.9残留量检测 4.10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4.11验证周期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 1.目的:制订详细、合理的验证方案,对TQ-3.6M3提取罐清洁全过程进行验证,确保TQ-3.6M3提取罐的清洁达到规定要求,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生产出质量稳定、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适用范围:适用于TQ- 3.6M3提取罐的清洁验证。 3.责任者:验证小组成员对本方案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概述 TQ-3.6M3提取罐是提取物料的设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对提取后的TQ-3.6M3提取罐进行清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建立了《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并按此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除去设备内外表面可见和不可见物质。清洁该设备后,以该设备内表面最难清洁部位、药品最难溶活性成分残留量及微生物数不超过预定的限量为指标,对《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进行验证。 验证以每批清血八味片浓缩结束后,TQ-3.6M3提取罐的清洁作为验证数据收集及评估单位,连续取样3批进行试验,并分析数据,综合整个验证过程,得出验证结论。 4.2验证目的 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确认按《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对TQ-3.6M3提取罐进行清洁后,该设备内表面最难清洁部位的药品最难溶活性成分残留量及微生物数不超过规定的限量,证明《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表明本清洁方法能够达到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4.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3.1验证小组成员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编号 山东齐鲁制药厂 年月日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方案 验证结论: 验证报告的起草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审核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批准职务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1.背景 2.执行及参考文件 3.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4.验证小组的成立 5.方案概要 二.质量标准 三.设备、管道的清洗验证 四.日常监控与再验证 五.验证最终结果和评价 六.附录

一、验证报告的批准(Approval) 1..验证小组的成立 组长:职务:日期:年月日 成员: 2.验证报告的批准 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二.引言(introduction) 1.验证背景(background of validation) 哌拉西林钠生产厂房位于本厂制剂楼北楼一层,专用于哌拉西林钠无菌原料药的冻干生产,该生产线设备、厂房及公用系统已于2001年5月18日至2001年5月21日进行了全面的验证,验证报告均已完成。 2.摘要(Abstract) 本验证是对哌拉西林钠合成生产中洁净区的直接接触物料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方法的验证。洁净区的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等的清洗验证采用擦拭法,对于内径小、长度大的管道不适宜用擦拭法进行清洗验证的,均采用浸提法来进行清洗的验证。本验证是在哌拉西林钠工艺验证完成后进行,首先是进行验证方法(擦拭法与浸提法)的确认,计算出擦拭法和浸提法的回收率,然后进行设备清洗的验证。通过本验证确认勒设备清洗方法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控制性,确认了设备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三.验证方案的简介(introduction) 1.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1)验证哌拉西林钠生产中所用设备的清洗规程符合GMP的要求,验证生产设备按照清洗规程操作清洗后能够达到GMP的要求,设备、管道通过擦拭法和浸提法,确认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后的残留及灭菌效果达到无菌原料药的生产要求。 (2)确认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管理的要求。 (3)确认哌拉西林钠合成设备的全部清洗操作处于可控制状态(control),确认哌拉西林钠生产设备的清洗操作具有一致性(consistenal)和连续性(confinuation) 2.验证范围(Scope of validation) (1)哌拉西林钠合成所用的设备均为专用设备,料液在反应罐时没有经过除菌过滤,如果清洗处理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污染,因此决定对洁净区内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洗的验证,具体设备包括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

xxx配液系统清洁验证方案

1.适用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车间配液系统的清洁验证。 2.职责 QC负责按计划完成清洁验证中的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可靠。 QA负责验证工作的管理,协助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并总结验证结果。生产车间负责清洁验证的实施。 3.目的 ***注射液配液系统,为了防止因配液系统的清洁、消毒达不到要求而污染下批产品,故需要对配液系统的清洁消毒效果作验证,采用化学分析和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来检查按清洗规程清洗后,设备残留的污染物的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清洗规程的可行和可靠,从而消除对产品污染物可能性,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4.验证内容 4.1选择清洗验证的产品

因配制 ml和 ml***注射液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选用 mL***注射液作为此次在线清洗验证的待去除物。 4.2验证方法 4.2.1清洁操作步骤:生产结束时按《配液系统清洁规程》程序进行清洁。 4.2.2最难清洁部位的确定: 需验证的关键部位有:配料罐、储液罐内壁、输送管路内腔。 由于药液在冷藏和配制储藏时间最长,药液长时间浸润配料罐壁底部,而输送管路和滤壳内腔只是短时间接触,且无死角,因此各配料罐、储液罐底部出口处确定为最难清洁部位。 取样点关键部位: 4. 3各配料罐、储液罐的验证方法及步骤: 4.3.1简单鉴别设备清洗洁净度: 验证方法:在不低于300勒克斯照度的情况下目视检查设备所有清洁部位,验证过程重复3次。合格指标:无肉眼可见的药物残留及挂珠现象,清洁表面洁净光洁。 4.3. 2嗅检可靠性验证: 嗅检方法:在清洁部位开放处进行嗅觉检测。验证过程重复3次。 合格指标:无任何异味。 4.4冲洗液取样方法及可接受标准: 4.4.1最终冲洗液取样,取样量100ml/次,

关于非无菌原料药清洁验证(摘自验证指南)

关于非无菌原料药清洁验证 非无菌原料药清洁验证(摘自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一、验证目的 清洁验证的目的就是证明经过清洁程序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包括前一产品的残留物或清洗过程中洗涤剂的残留物)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药品生产厂家的产品品种会逐渐增加,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要求将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因此保证清洁后的设备不会对将生产产品造成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清洁程序的一般要求 1、设备清洁的原则 每一台设备都应有一个清洁程序,程序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设备或容器应进行清洁。通常可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a. 新设备使用前。 b. 设备检修前后。 c. 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 d. 当物料出现质量问题或受到污染时。 e. 更换产品。 f. 静置超过一定时间后,在重新使用前。 2、清洁剂的选择 a. 在选择清洁剂时,不仅要考虑去除设备中残留的前产品的能力,还要考虑去除在化学生产中可能带入的其他杂质,如起始的原辅料、溶剂、中间体、副产物、降解物等。 b. 与设备材质的相容性 c. 清洁剂本身易于清除 d. 安全、无毒 e. 经济实惠 3、清洁级别的划分 根据化学合成原料药的工艺特点,由原辅料带入的或在化学反应中生产杂质可以在后面的生产步骤中通过蒸馏、结晶、沉淀分离、离心洗涤、干燥等方法将杂质除去或降低到一个可以

接受的标准。因此对于前期合成中间体用设备的清洁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对于活性原料药成分(API)的结晶及之后的所有步骤用设备,要求必须严格地清洗。因此根据设备的用途,可采用不同的清洁级别。 一般清洁级别可分为两级。“2级清洁”适用于早期中间体之间的转换,即经过了2级清洁后,设备将用于中间体的生产。清洁的要求是目检洁净无可见残留物,同时要考虑化学残留量。“1级清洁”适用于清洁后用于API的生产,清洁的要求是目检洁净无可见残留物,且不仅要考虑化学残留限度,还要考虑清洁剂和微生物残留限度。 另外,根据化学合成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允许同一设备连续生产若干批而不需要作批次间彻底的清洗。 4、清洗的方法和步骤 设备不同,清洗的方法和步骤亦不同,因此应在具体的清洁程序中坐详细的描述。 制定设备的清洗方法,首先要明确清洗的范围,该方法应能清洗到产品接触的所有可能的地方。如一台反应罐除罐体外,还应包括回流管道、冷凝器、加料装置、计量罐、接受罐及下料管,罐底阀。建议将设备的PIDS图附在清洗方法后,用彩色笔标出能清洗的所有设备及管道,便于清洗及检查。其次应考虑清洗过程中能将任何残留物(清洁剂、溶剂等)从设备中除去。 由于清洗人员不同,清洗的效果亦不同,所以在清洗方法中应规定清洗的参数要求,如使用的水及清洁剂的名称、浓度、配制方法、用量,冲洗的次数,如果需要升温回流,则溶剂的沸点、升温的温度、回流时间等。‘ 设备清洗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无论作用和化学作用共同完成的,清洗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的拆卸顺序。能拆卸下来的部件,送到清洗间清洗,拆卸到什么程度也应明确规定,不能拆卸下来的就地清洗(CIP)。 b. 具体的清洗顺序、方法和要求。 c. 清洗的工具。 d. 设备的组装顺序。 e. 清洗后设备的封闭保存,避免污染。对于已清洗设备的存放间,应考虑洁净级别与空气的流向。洁净设备的放置时间也应坐验证,如果放置超过规定的时间,微生物会滋生污染,故使用前应重新清洗。 5、清洗的检查验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