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昆曲的主要曲目

六、昆曲的主要曲目

六、昆曲的主要曲目
六、昆曲的主要曲目

(插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图片)

五、昆曲的主要曲目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作品。

在昆曲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典名著层出不穷。其中,明代的《牡丹亭》,《清忠谱》和清代的《长生殿》,《桃花扇》并称昆曲四大名剧。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名剧中的名剧,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1)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与其他的传奇作家一样,也是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开始文学创作的。从他遗留下来的文稿看,他不但热衷于戏剧。而且在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当然他最主要的作品是临川四梦。由《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牡丹亭》四个剧本组成。开创了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戏剧流派,“临川派”。

牡丹亭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爱情至上。为爱可以

由生入死,也可以死而复生。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屏障都可以超越,不管天上人间,终于会跟心爱的人相见。

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一个家教森严的大家闺秀。在她的父母看来,女孩子白天打个瞌睡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了防止她无事可做,给她请了一个迂腐的老秀才做家庭教师。这个教师讲的是诗经。然而,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美好的爱情诗句引起了杜丽娘的无限遐想。这时候她的贴身丫鬟春香在府第后面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人生长了十几年,对自己家有座花园都一无所知。但对于足不出户的杜丽娘来说。这就是可悲的事实——于是,她趁父亲下乡劝农的时机,和春香一道溜到这座花园里玩耍。

在花园中,杜丽娘看见了一个明媚的春天。第一次发现世界是这么的美好。但在惊喜之余,心中也充满了惆怅,因为春天的景致让她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但在她的时代,婚姻是不能自主的,她觉得自己的幸福遥遥无期,所以带着满腹的心事结束了这次游园。在回去之后,她做了个梦,梦见了一个书生折了一根柳枝送给她,并把她抱到牡丹亭上。对她百般恩爱。

不久后,杜丽娘又瞒着母亲和春香,独自一个人到花园里寻梦。但她在花园里再也找不到她梦里的那个书生。她走到一棵梅花树旁,自言自语说,如果有一天死了,就要埋葬

在这棵树下面。然后,杜丽娘就整天的神思恍惚,终于一病不起。

她预料到自己来日无多,就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在上面题了一首诗“近看分明是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说,这幅画从近处看分明就是自己,远处看飘逸得好像天上的仙女。将来如果能遇上一个如意郎君。不知道是在梅树的旁边还是柳树的旁边——画像完成后,她就死去了。

杜丽娘死后,她的父母按照她的心愿把她埋葬到梅花树下。恰巧杜丽娘的父亲接受了朝廷派遣去平定盗匪。于是举家搬迁,并把杜丽娘的坟墓托付给一个道姑看护。这个道姑就在坟上修建了梅花观。

离奇的是,千里之外有个叫柳梦梅的书生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一个美人在梅花树下等待自己。于是他决定上京城赶考,顺便寻访自己梦中的美人。他在上京的途中,因为避雨,而住进了石道姑的梅花观。从而来到杜丽娘曾经游玩过的那个花园,但是他的眼里看到的只是荒芜的景色。在假山后面,他拾到了杜丽娘的自画像。看见了画上的诗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心中不觉非常感慨。因为他自己就叫柳梦梅。这诗分明是写给自己的,莫非画中人就是他梦中的那个女子?于是他把画挂在自己的书房里。对画倾诉衷肠。

终于,柳梦梅在梦里进入阴间,看见了杜丽娘的鬼魂。杜丽娘因爱而死感动了阎王,在阎王的撮合下,柳梦梅和杜丽娘的阴魂成了亲。阎王决定把杜丽娘放回人间。杜丽娘对柳梦梅说,等他梦醒之后,把梅花树下的坟墓挖开。自己就会复活。柳梦梅按照她的话去做,果然使杜丽娘还魂重返人间。

杜丽娘复活后,跟柳梦梅一起移居到京城。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杜丽娘的催促下,到边关寻找自己的岳父。但杜丽娘的父亲不能接受女儿死而复生的事实。反而诬陷柳梦梅是盗墓贼,并把他扣押下来,严刑拷打。幸好柳梦梅得中状元的消息及时传了下来。在皇帝的首肯之下。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有着很深刻的寓意。杜丽娘惊梦的过程实际上美好人性复苏的象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他所处的晚明大致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个性解放的要求下,灭人欲存天理的程朱理学受到严重的挑战。他的《牡丹亭》,和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李贽的《焚书》一道,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式文艺复兴的成果。此书一出,在社会上就引起了轰动。很长时期都是青年男女的精神食粮。

当时的薄命才女冯小青在诗里写道“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夜读牡丹亭,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可

见《牡丹亭》一书引起了许多同样渴望爱情而不得的人的共鸣。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西厢记微词通妙意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也写到林黛玉因为无意中听到《牡丹亭》的几句唱词,而大受感动,以至于“心痛神驰,眼中落泪。”的情节。

那让林黛玉眼中落泪的唱词是哪一段呢?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地圆。

(音乐2)

这两支曲子是杜丽娘第一次来到花园看到的景色。表现了一个久居深闺的少女对美好事物的敏锐的感受和发现美

之后的心灵的震颤。为她后来做梦作了铺垫。

那在她的梦里,她的爱人对她说了些什么呢?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你在幽闺自怜。转过着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占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这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艳梦,杜丽娘对爱情不可告人的渴望只能以梦的形式曲折地表现出来。做完这个梦后她的

心情再不能平静,于是独自到花园“寻梦”也就成了必然。

[嘉庆子是谁家少俊来近远,敢引逗这香闺去沁园?话到其间腼腆。他捏着眼,奈烦也天。咱歙着口,待酬言。

[尹令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恰恰生生抱咱去眠。

(音乐3)

在汤显祖之后,值得一提的作家还有李玉和朱素臣等人。李玉生活在明末清初,代表作有《一捧雪》和《清忠谱》等。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倾向,以弘扬社会正义为基调,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清忠谱》描写的是明代周顺昌等代表进步力量的官员和苏州有侠义精神的平民对魏

忠贤的斗争。着重表现政治道义感和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最后虽然以正义一方的胜利为结局。但前赴后继的死亡和淋漓的鲜血使胜利代价太过沉重。

(2)南洪北孔与《桃花扇》

清朝初年的文坛上出现了以“南洪北孔”齐名的洪升

与孔尚任。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文辞兼美,意境深邃,堪称双璧,是明清传奇中另两项最美丽的收获。

《长生殿》的具体内容,大家一定都很了解。以前讲《长生殿》或者《长恨歌》的时候,总是侧重于对李隆基,杨玉环荒淫误国的批判。实际上这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不

管是白居易还是白朴还是洪升,都给予李杨爱情充分的同情。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感情是真挚而坚定的。但个人的感情在庞大的群体力量面前是脆弱不堪一击的。即使是贵为天子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这个戏充满了人生的孤独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虽然作者最后安排男女主人公在月宫相会,但因为这个美好情节太过缥缈虚幻而无法冲淡全剧的悲剧色彩。

《长生殿》的作者的命运也是悲剧的。洪升因为在国丧期(康熙母亲去世时期)搬演《长生殿》而受到政治打击。并在罢官回乡的船上落水而死,这死法和李白一样。

《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他所在的时代,满清的统治已经巩固了下来。汉族文人开始痛定思痛,写作了很多反思亡明失败经验的历史作品。《桃花扇》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的。是因为其视角的与众不同和结构的精致巧妙。孔尚任并没有打算写一部面面俱到的宏大史诗,而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风流名士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把明清之际的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和纷繁芜杂的社会事件串联起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是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名歌伎。和我们现在对妓女的理解不同。在古代,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的影响,很多良家妇女都不读书,一些高

级妓女的受教育程度反而是所有女性中最高的。她们受的束缚比较少,行动比较自由,见识比较广博。至于两性观念,可能比现在的女大学生还要保守。往往能成为知识分子的人生知己和自由恋爱的对象。用现在的眼光看,她们其实不是妓女,而更接近于西方所谓的“交际明星”。

明末的秦淮河就出了很多这样的“交际明星”。其中以“秦淮八艳”最为出名。她们不但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而且胸怀天下,并以不同的方式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其中最有个性的像柳如是,喜欢穿着男人的衣服招摇过市,跟那些王公大臣称兄道弟。在明朝灭亡后,还一直积极联络郑成功,为反清事业奋斗终生。贤妻良母型的像董小宛,出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不但画得一手好画而且做得一手好菜。野史里说顺治帝就是为她而五台山出家的。而陈圆圆则因为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而间接改变了历史

的进程。

与她们相比,李香君最初可能并不太起眼。她的个子很矮,但肤色洁白,给人娇小玲珑的感觉,所以得了一个“香扇坠”的绰号。她的养母李贞丽能结交名士,所以李香君从小也耳濡目染,人生观价值观深受像陈贞慧这样的所谓正人君子的影响。等她长到十六岁进入社交圈之后,与河南商丘来的才子侯方域一见钟情。

侯方域是复社的主要成员。所谓的复社是东林党的延

续,是一个文人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他们虽然大多数并没有官职,但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可以通过发动舆论的方式影响朝廷政治。也可以通过充当幕僚的方式施展政治抱负。

当时复社的主要活动是“打落水狗”,也就是防止曾经依附过魏忠贤的小人做翻案文章,重新掌权。而在这些“落水狗”中,最不甘心失败的是阮大铖。这个人其实很有才华,也是个有名的昆曲作家,他写作的《燕子笺》不管在当时还是现代都很有影响。但是他人品不高。没有什么政治信仰,曾经认过魏忠贤为义父,因此受到复社的鄙夷,名声很差。在魏忠贤失势后,他一心想通过和复社和解来重返政治舞台。

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想迎娶李香君而手头拮据,就暗中帮助他准备了一份聘礼,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拉拢侯方域。李香君识破了他的圈套,不但坚决退还了聘礼,而且义正辞严地规劝自己的爱人与小人划清界限。这一举动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李香君也因此声名鹊起。

但不久之后,阮大铖就得到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南京仓促筹建南明小朝廷。阮大铖把赌注押在福王朱由崧身上,抢占先机,把无才无德的福王拥戴上宝座,这一举为他捞足了政治资本。

阮大铖掌权之后,疯狂报复复社分子。侯方域自然也是

打击对象,为了躲避阮大铖的抓捕,他离开南京,投奔了在江北督战的史可法,希望建立一番功勋之后再回来与香君团聚。临走之前,他把自己贴身使用的一把折扇送给李香君作为爱情信物。

阮大铖为了达到报复侯方域的目的,逼迫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李香君誓死不从,一头撞在柱子上,鲜血溅上了侯方域送的扇子。她被抢救过来,扇子则被一个叫杨龙友的人拾去。这个杨龙友是个好好先生中间派,他一方面与东林党复社的关系不错,另一方面是阮大铖的死党马士英的妹婿。他用扇子上的血迹描画出一枝桃花。并把这把桃花扇寄给了在江北的侯方域,告诉他香君的一片真心,叫他千万不可辜负了香君姑娘。侯方域也十分感动,发誓在战争结束之后就立刻回南京迎娶自己的梦中人。

但是南明王朝被马士英和阮大铖把持着,局势很不乐观。史可法手下的江北四镇只顾自己争夺底盘,不服从调遣。镇守在长江上游的左良玉受到猜忌,反而以清君侧的名义攻打南京,自相残杀起来。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南下,势如破竹。在最后关头,史可法表现出非常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一个文天祥式的人物。但这不能挽救南明最终覆灭的命运。

在清兵的大肆屠杀中,侯方域逃回南京。但秦淮河畔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李香君也失踪了。有传闻说李香君先被抢入皇宫,后被清军杀害。侯方域听闻噩耗万念俱灰,一路

行走到南京城北的栖霞山,准备出家为僧。却没想到在这里与李香君意外地重逢了。

按照道理说,他们是笑到最后的人。因为这时候他们的敌人已经落了个可耻的下场,他们的结合再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他们主动放弃了结合的打算。因为祖国灭亡了,个人的悲欢在天下兴亡的比较下,实在是太过渺小了。他们不愿意苟且于小家庭的幸福,而是撕碎了桃花扇,双双出家。约定好,一个住前山,一个住后山,永世不要相见。

《桃花扇》记叙的基本是真人真事。但与绝对的史实之间还是有些出入。比如历史上的侯方域就没有这么有气节,而是最终做了清朝的官。但就《桃花扇》这部文学作品来讲,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都是十分光辉的。《桃花扇》不但成功再现了南明的历史,而且融入了作者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情感,用余秋雨的话说就是构成了一个“兴亡感、苍凉感与宗教灭寂感的涡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一个青楼女子能自觉地用柔弱的肩膀担起兴亡责任,就不得不让人钦佩了。所以当秦淮河边的许多历史遗迹已经无可寻觅的时候,李香君的故居还被很完好地保存着,供后人凭吊。

在《桃花扇》的尾声中。作者以两个次要人物的问答作为全剧的收束。一个是说书艺人柳敬亭,一个是琴师周如松。他们此时已成为渔翁与樵夫,面对白茫茫的大地,以旁观者的角度,追忆往昔的繁华,喟叹人世的无常,高歌了一曲慷

慨悲凉的《哀江南》。

…离亭宴?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巨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着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常到老。

这是一曲真正的渔樵问答。作者借他们之口抒发了自己心中的苦痛,感人至深。

昆曲唱词

牡丹亭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小姐可好?〔旦低头介〕〔生〕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啊,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旦〕秀才,你可去啊?〔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 【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亸,意软鬟偏。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春哪,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黄玉莺儿】 从小来觑的千斤重,阿呀娘啊!不孝女孝顺无终。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椿萱再奉。这病根儿已松,心上人已逢,阿呀天呀!他一星星说问咱伤情重。【尾声】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重句) 【集贤宾】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看玉杆秋空,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别是—般疼痛。 邯郸记 扫花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休再要剑斩黄龙一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啊,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回话,若迟啊,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昆曲简介】

【昆曲简介】 昆曲(原应为“昆”),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 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

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 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京剧著名曲目

京剧著名曲目 京剧选段: 1、京剧:霸王别姬(折子戏); 2、京剧:白蛇传.断桥(旦角折子戏); 3、京剧:定军山(折子戏); 4、京剧: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 5、京剧:借东风(折子戏); 6、京剧:金玉奴.洞房(旦角折子戏); 7、京剧:空城计(折子戏); 8、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 9、京剧:女起解(旦角折子戏); 10、京剧:让徐州(折子戏); 11、京剧:三堂会审(全剧); 12、京剧:失子惊风(旦角折子戏); 13、京剧:艘孤救孤(折子戏); 14、京剧:文昭关(折子戏); 15、京剧:西施(全剧选场01-——02); 16、京剧:徐策跑城(折子戏); 17、京剧:彝陵之战; 18、京剧:辕门斩子(折子戏)。赞同37| 评论 铡美案,花为媒,四郎探母,半把剪刀,赤壁怀古等。梅妃钓金龟滑油山打龙袍盗御马铡美案二进宫 问樵闹府战樊城法场换子空城计卖马耍锏战太平上天台一捧雪搜孤救孤洪羊洞李陵碑失街亭珠帘寨打侄上坟乌龙院打鱼杀家打严嵩沙桥饯别伐东吴贵妃醉酒凤还巢宇宙锋穆桂英挂帅锁麟囊玉堂春 1、霸王别姬(折子戏); 2、白蛇传; 3、定军山; 4、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 5、群借华; 6、金玉奴; 7、失空斩; 8、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 9、玉堂春;10、让徐州;11、乾坤福寿镜(尚派);12、搜孤救孤;13、文昭关;14、西施(全剧选场 01-02);15、望江亭;16、徐策跑城(折子戏);17、彝陵之战; 18、辕门斩子;19、四郎探母;20、红鬃烈马;21、锁麟囊 22、群英会23、探阴山 1、借东风 2、花田错 3、红灯记 4、杜鹃山 5、智取威虎山 6、沙家浜 7、宇宙锋 8、红娘 9、穆桂英挂帅 10、杨门女将 11、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12、二进宫 13、大保国 14、西施 15、贵妃醉酒 16、生死恨 17、太真外传 18、白蛇传 19、文昭关 20、击鼓骂曹 21、李逵探母 22、女起解 23、钓金龟 24、金玉奴 25、武家坡 26、游龙戏凤 27、击鼓骂曹 28、打渔杀家 29、四郎探母 30、将相和 31、凤还巢 32、大登殿 33、玉堂春 34、文姬归汉 35、桑园会 36、洛神 37、鸿门宴 38、三娘教子 39、甘露寺 40、法门寺 41、柳荫记 42、打侄上坟 43、铡美案 44、彩楼记 45、御碑亭 46、珠帘寨 47、穆柯寨 48、定军山49、春闺梦 50、双阳公主 51、文昭关 52、红鬃烈马 53、谢瑶环 54、天女散花 55、八仙过海 56、闹天宫 57、嫦娥奔月 58、春秋配 59、荒山泪 60、贺后

昆曲曲目简介·钗钏记

钗钏记》简介 作者:录入时间:2008-8-14 16:28:43 来源:摘自《苏州戏曲志》点击:555 《钗钏记》昆剧剧目。明月榭主人(有说即王玉峰)作。演述书生皇甫吟家贫,岳父史直欲退婚,史女碧桃不从,遣丫环芸香约皇甫吟于中秋夜花园相会,拟赠财物充完姻之资。事被皇甫吟友人韩时忠获悉,冒名赴约,骗取财物。后,史直逼女改嫁,碧桃投水自尽。史又控告皇甫吟因奸杀人,皇甫被官府屈打成招,判处死罪。幸经李若水重审,勘明真相,将其释放出狱。最后,皇甫吟考中进士,史碧桃亦遇救,两人终成良缘。该戏情节曲折生动,戏剧性强,舞台演出效果好。全剧为三十一出,早年在昆剧舞台上演出的有二十九折,有折目记载流传。清同、光年问苏州昆班常演的有《相约》、《讲书》、《落园》、《讨钗》、《小审》、《大审》、《考试》(即《观风》)、《挂榜》、《赚钗》、《释放》(即《释罪》)、《谒师》等十一折。二十年代中叶昆剧传习所学生赴沪实习演出阶段,由吴义生、陆寿卿、施桂林所授除《挂榜》、《谒师》以外的九折,即称《全本钗钏记》。民国十五年(1 926)12月首演于上海新世界游乐场,由周传瑛饰皇甫吟,马传菁饰皇甫老夫人,顾传澜饰韩时忠,沈传锟饰韩父,华传萍饰史碧桃,包传铎饰史直,姚传芗饰芸香,倪传钺饰李若水。后该戏成为新乐府、仙霓社昆班的常演剧目。1 962年江苏省苏昆剧团三团的“继”、“承”字辈青年演员由宁波昆剧前辈艺人陈云法、高小华、严德才、林根兰等亲授,按“甬昆,,戏路整理演出此剧,其表演风格较质朴粗犷,富有生活气息。被列为该团出省演出剧目,曾辗转公演于九江、新余、南昌、长沙、汉El、武昌等地,获文艺界好评。 《钗钏记》传奇有清康熙间抄本,1955年《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据此影印。上述同、光年间上演的十一折昆剧舞台演出本,除《挂榜》、《释罪》未刊印外,余九折分别刊于《六也曲谱》、《集成曲谱》、《昆曲大全》等石印本中。 钗钏记 作者简介:

昆曲曲目简介·浣纱记

《浣纱记》简介 作者:录入时间:2008-8-14 16:13:05 来源:摘自《苏州戏曲志》点击:433 《浣纱记》昆剧剧目。初名《吴越春秋》,明梁辰鱼著。事本司马迁《史记·吴越世家》及后汉赵晔《吴越春秋》。演述春秋时吴国战败越国,越王勾践称臣于吴。后在范蠡等大臣策谋下,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又以美人、金钱瓦解吴国君臣,终于灭吴。范蠡与西施相恋,为亡吴大计甘愿牺牲爱情。大功告成后,又双双隐退,泛舟远去。 《浣纱记》属绮丽一派,但也有本色之处。剧本问世后,反响强烈,但评论不一,或褒或贬,或褒贬兼之。如徐复祚一面说本剧“出口便俗”,“无论其关目散缓,无骨无筋,全无收摄。”又说“然其所长亦自有在。不用春秋以后事,不装八宝,不多出韵,平仄甚谐,宫调不失,亦近来词家所难。” 此剧是把经魏良辅等人创新后的昆山腔用于舞台的一部成功之作。《静志居诗话》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唯《浣纱》不能。”万历元年(1573)刊印的《鼎锈昆池新调八能奏锦》,已将该剧作为昆剧代表性剧目选录了两出。 原传奇本四十五出,有明万历间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刻本及《六十种曲》本,怡云阁汤显祖评本,李卓吾评本。此外尚有舞台演出本流传,除散见于各种曲谱专集者外,有些则散落于艺人、曲友之手。苏州市戏曲研究室编有《珍本浣纱记》(誊印本)三卷,共三十六出,系根据李翥冈所藏手抄本校订而成。目前可见的舞台演出本以此本最为完整。 以传奇与演出本对照,可知本剧在实际演出时不仅对原剧本道白作了改动,曲词也多有删节。原剧《越叹》、《问疾》、《效颦》、《得赦》、《放归》、《论侠》、《宴臣》、《访女》、《遣求》、《圣别》、《同盟》、《行成》等十二出已删除。原剧《被围》改名《行成》,《捧心》改名《思蠡》,并移至《养马》之后,《被擒》、《飞报》改名《杀储》、《跌嚭》,并移至《发令》(原名《楚师》)之后,《别施》分为《拜施》、《分纱》,《谏父》分为《储谏》、《回话》。又增加一出《越圆》(又名《浣圆》),作为全剧的结束。 演出本第一折《越寿》和十五折《后访》之前,各有副末开场,可见原演出本是分为上、下两场演出的。清末民初,昆剧舞台上尚能见到的只有《越寿》(原名《游春》)、《回营》(原名《通嚭》),《养马》、《打围》、《寄子》、《拜施》、《分纱》、《进美》(原名《见王》)、《采莲》、《储谏》、《赐剑》(原名《死忠》)等十一出。

昆曲音乐

昆曲音乐 曲社行話 曲社、曲友、子弟會、玩友會、雅樂班、坐唱班、浪街、顧曲、度曲、拍曲、坐台、拼台子、拍先、踏先、攤舖蓋、拍期、私期、公期、同期、坐期、清唱、冷唱、清曲、曲釵、賽曲、斗曲、曲宴、坐唱、彩唱、表演唱、串戲、彩串、客串、小客串、串客、串班、串演家、度曲家、清曲家、殷笑俞擻、北袁南殷、會唱、會串 曲社 明清以來業餘的昆曲演唱組織,稱為曲局、曲集或曲會、曲社,相當於現代京劇界的票房而有所不同。如道和曲社、粟社、蘭桂雅集、禊集、無錫曲局、太倉定音局、北京言樂社、天津昆曲研究會等。曲社以清唱為主,有條件時也學習表演或進一步舉辦業餘演出。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戲曲家姚燮在《過方河裏憶舊時曲社》詩中,曾有"小紅庭院黃華局","泥聽清歌遂久淹"的詩句。清末民初的曲社,是一種鬆散的自由的曲友群體,三人以上即可結為雅集,而且一個人可同時參加幾個曲社。忽聚忽散,來去自便;隨起隨落,自生自滅。當然,著名的曲社也曾訂有章程,例如上海嘯社備有《簡章》。建國以來,已逐步形成有組織有領導的曲社規例,南京、揚州、蘇州、杭州、天津等地都有新的曲社,而北京昆曲研習社和上海昆曲研習社,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的群眾自娛性的兩大曲社。臺灣最大的曲社是蓬瀛曲集,各高校也建有曲社,如臺灣大學昆曲社和臺灣師範大學昆曲社等。 曲友 曲社中業餘唱曲或業餘演出的社員,包括社會上昆曲藝術的愛好者,傳統習慣都稱為"曲友"。其含意相當於現在京劇界的票友而在稱呼上有所區別。清代顧祿在《桐橋倚棹錄》中曾有記載"滸墅關曲友"于蘇州山塘鳳凰台賽曲的故事,足見這個專名在乾、嘉以前就已經流行了。而曲友參加曲社或曲會的,也可稱為"社友"、"會友";其中在藝術上或學術上造詣深厚者,則稱為"串客"。按之史實,曲友是昆曲群眾基礎和社會力量的體現者。 子弟會 河北高陽、安新、深縣、霸縣、保定、石家莊等地鄉間昆弋戲曲的業餘組織。起始于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清末民初較盛,又稱"嗜好班"、"同樂會"、"耕讀會"或"昆弋會",是農民業餘愛好昆弋者的社集。一般是冬季農閒時,鄉村子弟由父老們教習昆腔和弋腔(高腔),既唱且演,是非營業的自娛性質,目的是抵制、消除牌賭等惡習。其組織結構是推舉會首一人,完全是義務性質的,負責安排劇目排練,籌劃經費,帶領大家演出。農閒時學戲唱戲,農忙

各类声乐考试曲目

小组课声乐曲目范围 第一学期 中国作品 序号曲目:中文(外文)作者(中文外文)音域出处 1 问萧友梅d1-e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人民音乐出版社 2 花非花黄自b-e2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踏雪寻梅黄自b-e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人民音乐出版社 4 大海啊,故乡王立平c1-d2中国艺术歌曲选声乐教学曲库(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5 兰花与蝴蝶谷建芬c1-f2中国艺术歌曲选声乐教学曲库(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6 北风吹马克,张鲁b-g2中国歌剧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 7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刘为光c1-f2中国艺术歌曲选声乐教学曲库(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渔光曲仁光e1-f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人民音乐出版社 9 卖布谣赵元任c1-f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10 睡狮黄自#c1-e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11 春绪应尚能b b-f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12 长城谣刘雪庵d1-f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13 思乡曲郑秋枫b-c2中国民族声乐教材吉林音像出版社 14 码头工人聂耳e1-d2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15 比波尔哈萨克民歌e1_e2新疆名曲 16 牡丹汗维吾尔民歌d1-#f2新疆名曲 17 亚鲁维吾尔民歌d1_e2新疆名曲 18 牧羊歌王震之词李曦曲b e1-g2中国教学曲库中国艺术歌曲选第五卷.上 19 美丽的黑发姑娘哈萨克民歌d1-e2新疆名曲 20 白鱼维吾尔民歌d1-f2新疆名曲 21 阿莱巴郎姜一民曲e1-f2罗布泊 22 我的花儿新疆哈萨克族民歌c1-f2高师教材声乐曲选.中国作品(二)

昆曲曲目简介·蝴蝶梦

《蝴蝶梦》简介 作者:录入时间:2008-8-14 16:17:38 来源:摘自《苏州戏曲志》点击:745 《蝴蝶梦》昆剧剧目。清初无名氏(一说严铸)作,系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改编而成。演述战国时庄周(字子休)一心悟道,辞官携妻田氏隐迹南山。一日,庄路遇骷髅,梦中与骷髅一番辩论,醒后更感人生皆空;又遇一孝妇在扇坟,说丈夫临终遗言,须待坟土干燥方可改嫁,因此,连续扇坟月余,但尚、未奏效。庄随即用术代扇数下,坟土即干。孝妇赠扇为谢。庄周归家,与妻谈及路遇之事,田氏痛责孝妇不贞,并毁扇以示烈女不事二夫之志。庄周欲试妻子真情,即病幻诈死,化作楚国王孙,随带二蝶化成的苍头、书僮前来祭奠田氏见楚王孙风流俊雅,不觉动情,即挽苍头说亲,并立等回话。成亲之日,楚王孙忽心痛晕倒,苍头说此疾得食生人脑即愈。田以庄周才死,尚如生人,持斧劈棺,欲取其脑时,庄周突然复活。田氏惊愕之余,才知楚王孙即是丈夫之化身,羞愧万状,自缢身亡。庄周乃鼓盆而歌,火焚其居室,遨游四方,遇老子于函谷洞,相随而去。清乾隆年间,在昆剧舞台上常演的有《叹骷》、《扇坟》、《毁扇》(即《归家》)、《病幻》(即《脱壳》)、《吊孝》(即《吊奠》)、《说亲》、《回话》、《做亲》(即《成亲》)、《劈棺》等九折。延至清末民初,苏州全福班演出时,又增添了《收扇》、《访师》,合计十一折。二十年代初,吴义生、沈斌泉、尤彩云又将此十一折悉数授于昆剧传习所学生,即称《全本蝴蝶梦》,于民国十五年(1926)10月16 日首演于上海新世界。尔后,又成为新乐府、仙霓社昆班的常演剧目。民国二十四年5月12日,仙霓社在苏州公演时,由施传镇饰庄子休,朱传茗饰田氏(演《劈棺》时改由四旦刘传蘅应行。须在桌上用“硬僵尸”着地,难度颇大),赵传珺饰楚王孙,王传淞饰老蝴蝶(苍头),华传浩饰小蝴蝶(书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禁戏,一度不再演出。后来《说亲》、《回话》两折已恢复演出,张继青、尹继梅等均曾演过。 《蝴蝶梦》传奇,《今乐考证》、《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曲海总目提要》有剧情梗概介绍,但未见传本存世。其上述十一折昆剧舞台演出本,除《收扇》未刊印,苏州市戏曲研究室藏有抄本外,余十折,分别刊载于《缀白裘》及《六也曲谱》、《集成曲谱》、《昆曲大全》等石印本中。

主要昆曲行当简述

主要昆曲行当简述 闺门旦:应属于本学期接触最多的昆剧行当之一,其代表主要是《牡丹亭》的杜丽娘,《长生殿》的杨贵妃,《下山》中的尼姑色空等。以杜丽娘为例,其唱腔一唱三折体现了昆曲的一贯特点。表演时候由于要体现闺门旦作为未出嫁或新婚未久的年轻女子的羞涩温婉,其角色多为大家闺秀或者书香门第的千金,非常注意在演出中表现出端庄的淑女形象。动作一般不大,步伐一般保持在使裙摆稍稍起来一些,但是整个脚并未显露在外的程度,手指动作也较多,用手势来表现心情的地方细腻。在唱腔上的特点主要以小嗓为主,真声使用较少。且闺门旦大多都出现在爱情剧目当中,多为其中的女主角。但是不同的人在表演时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比如青春版的《牡丹亭》的女主角沈凤英的唱功与其师傅王芳老师相比,气息上似乎还需要更注意。 巾生:小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行当。其代表之一就是《牡丹亭》当中的柳梦梅。巾生一般也多出现在爱情戏剧当中,作为剧中男主角。其角色一般都戴有方巾或必正巾等,故而称为巾生。巾生一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折扇功夫,由于其表演一般都是比较细腻的感情戏,要求演员对表演细节要更加注意。其形象一般都是潇洒飘逸,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年青男性。唱腔方面比较清而亮,音调较高。 贴旦:在本学期欣赏的昆剧著名剧目当中出现也比较多。其典型代表还是《牡丹亭》当中的角色,另外还有《西厢记》中的红娘。春香在《牡丹亭》的《游园》一出当中与女主角杜丽娘在金鱼池边的一段念唱做,使剧中所想要表现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气氛显得鲜明和活泼。同时这也体现了昆剧不同于其他剧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台上的演员不管是主要演员还是次要演员,都要求演员要唱要演不可以呆立在台上。同时贴旦一般是扮演次要角色的女性角色,且活泼勇敢但是地位不高的年青女性角色。其表演着重于念做,声音较清脆,动作干脆灵活。另外,贴旦作为六旦的一种,从六旦角度来讲其表演范围比较宽。在一部剧中,如果同时出现两个女性角色,其中一个一般由六旦老充当。 老旦:是旦行中唯一与其他诸门都不相通的专门家门。嗓音一般是以宽亮苍劲,且多用真声唱出。由于老旦的角色一般是年纪比较大的女性角色,多为母亲一类的角色,其表演多以稳重严肃而又慈祥和蔼的神情为主。同时老旦的步法缓慢并略带移步,头部微晃,以显出人在暮年的龙钟之态。本学期的欣赏的剧目《荆钗记》中的王老妇人是其典型代表之一。 刺杀旦:刺杀旦是昆剧发展过程中比较晚发展成专门行当的家门。又称为四旦,一般表现的刺杀他人或者被杀的女性角色。刺杀他人的女性角色一般多为正面角色,而被杀的刺杀旦一般反面角色比较多。本学期主要的代表是《渔家乐*刺梁》当中的邬飞霞。其形象是勇敢正义感强,为报父仇敢闯虎穴的女性角色。其动作较多且有特殊的身段程式,因此对身段和武功跌打基础要求较高。刺杀旦一般还可以作为武旦上台表演。 正旦:其意义经过历史演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近代的昆剧当中多扮演受苦而贞烈的中年或青年已婚妇女,应工戏多以唱功为重。要求嗓音宽厚洪亮,高亢激越,故俗有“雌大面”之称。表演以深沉肃穆、悲怆凄恻为注。身段动作须端庄大方,衣着多为素色黑褶子。《窦娥*斩娥》中的窦娥和《白兔记*养子》一折中的李三娘都是代表。尤其是《白兔记》中由王芳饰演的李三娘嗓音清越而高亮,身段动作较大,且经过最新的排演表演更加细腻。 大冠生:属于小生的分支,戴髯口。演员的嗓音运用要求宽亮,真假嗓结合部须佳,演员在

昆曲曲目简介·风筝误

《风筝误》简介 《风筝误》昆剧剧目。清初剧作家李渔作。演述茂陵才子韩琦仲代相貌不佳之同窗戚友先题诗风筝上,风筝断线落人詹家园中,被美貌才女詹淑娟拾得,亦在风筝上和诗一首,遂彼此萌发爱慕之心。约会之时,淑娟之姐爱娟冒名前往,爱娟言行粗俗,相貌丑陋,琦仲大惊而逃。后琦仲高中状元,且立大功,詹家以淑娟许之;琦仲误以为淑娟即前见之丑女,洞房之夜,拒不同寝。最后,才弄清事实真相,两美两丑各相匹配,皆大欢喜。该戏以风筝为贯串全剧线索,关目新奇,结构严密,宾白诙谐幽默,通过巧合、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引发出许多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但也不乏庸俗之处。全剧三十出,早期昆剧舞台上全演。延至清同、光年间,苏州昆班常演的折目有《惊丑》、《前亲》(即《婚闹》)、《逼婚》、《后亲》(即《诧美》)、《茶圆》等五出。二十年代初,昆剧传习所学生经沈月泉、沈斌泉、吴义生传授,民国十五年(1926)于上海新世界游乐场演出此五折戏时,即称全本《风筝误》。由顾传玢饰韩琦仲(巾生),朱传茗饰詹淑娟(五旦),姚传湄、华传浩分饰詹爱娟(丑),王传淞饰戚友先(副)。后亦成为新乐府、仙霓社昆班的常演剧目。1956年9月在苏州举办昆剧观摩演出时,曾献演了《惊丑》、《后亲》两出,由俞振飞饰韩琦仲,徐凌云饰詹爱娟,朱传茗饰詹淑娟。后经“传”字辈老师传授,《惊丑》、《前亲》、《后亲》仍有演出。 《风筝误》传奇有清初《笠翁十种曲》原刻本,后有多种翻印本流传。1982年收人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十大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述五折昆剧舞台演出本散见于《六也曲谱》、《昆曲大全》、《集成曲谱》。 风筝误-简介 风筝误原作[清]李渔,昆剧保留剧目。 风筝误-昆剧 剧情简介 詹烈侯有两女,爱娟丑陋,淑娟美貌。近邻戚友先伧俗顽劣,韩琦仲俊秀有学。淑娟在戚友先断线风筝上题名,韩琦仲见后复题。爱娟误为戚友先所作,约月夜相会。韩琦仲冒名赴约,惊其丑而逃。不久戚友先成亲,花烛之夜方知新娘是丑陋的爱娟,吵闹不休。韩琦仲高中娶妻,以为所聘者是昔日所见丑妇,备加冷落。及至见面,误会冰释,双双和解。 剧本沿袭 全本共30折。清末存演《糊筝》、《题筝》、《惊丑》、《前亲》、《逼婚》、《后亲》、《惊美》、《茶圆》8折。一般只串《惊丑》、《前亲》、《后亲》、《茶圆》4折。或在

六、昆曲的主要曲目

(插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图片) 五、昆曲的主要曲目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作品。 在昆曲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典名著层出不穷。其中,明代的《牡丹亭》,《清忠谱》和清代的《长生殿》,《桃花扇》并称昆曲四大名剧。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名剧中的名剧,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1)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与其他的传奇作家一样,也是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开始文学创作的。从他遗留下来的文稿看,他不但热衷于戏剧。而且在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当然他最主要的作品是临川四梦。由《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牡丹亭》四个剧本组成。开创了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戏剧流派,“临川派”。 牡丹亭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爱情至上。为爱可以

由生入死,也可以死而复生。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屏障都可以超越,不管天上人间,终于会跟心爱的人相见。 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一个家教森严的大家闺秀。在她的父母看来,女孩子白天打个瞌睡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了防止她无事可做,给她请了一个迂腐的老秀才做家庭教师。这个教师讲的是诗经。然而,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美好的爱情诗句引起了杜丽娘的无限遐想。这时候她的贴身丫鬟春香在府第后面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人生长了十几年,对自己家有座花园都一无所知。但对于足不出户的杜丽娘来说。这就是可悲的事实——于是,她趁父亲下乡劝农的时机,和春香一道溜到这座花园里玩耍。 在花园中,杜丽娘看见了一个明媚的春天。第一次发现世界是这么的美好。但在惊喜之余,心中也充满了惆怅,因为春天的景致让她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但在她的时代,婚姻是不能自主的,她觉得自己的幸福遥遥无期,所以带着满腹的心事结束了这次游园。在回去之后,她做了个梦,梦见了一个书生折了一根柳枝送给她,并把她抱到牡丹亭上。对她百般恩爱。 不久后,杜丽娘又瞒着母亲和春香,独自一个人到花园里寻梦。但她在花园里再也找不到她梦里的那个书生。她走到一棵梅花树旁,自言自语说,如果有一天死了,就要埋葬

昆曲曲目简介·金锁记

《金锁记》简介 作者:录入时间:2008-8-14 15:56:38 来源:摘自《苏州戏曲志》点击:669 《金锁记》昆剧剧目。明叶宪祖初稿,袁于令改定。系据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改编,将被毒死的张父改为张母,又改窦娥之夫未死,窦娥临刑得救,日后夫妻、父女团圆。其故事梗概是:窦娥自幼家贫被卖给蔡家为童养媳,丈夫蔡昌宗覆舟人龙宫,婆媳相依为命。一日,蔡婆出门索债,遭赛卢医谋财害命,被地痞张驴儿路遇相救,张借此占住蔡家,图占窦娥,为窦娥坚拒,张乃投毒羊肚汤中,拟毒死蔡婆以胁迫窦娥,却误毙己母。张转而诬告窦娥,官府严刑逼供。窦娥为救护蔡婆,含冤招认,被处斩刑,临刑时,六月天降大雪,官府疑为冤案,收监暂缓执行。后勘明真相,窦娥被释,合家团聚。原传奇本为三十三出,早期昆剧舞台上全演,有折目记载传世。延至清同、光年间,苏州昆班仅演《送女》、《说穷》、《羊肚》、《探监》、《斩娥》、《天打》六折。其主角窦娥由正旦扮演,尤其是《斩娥》(又名《法场》、《雪赦》)一折,唱、做皆重。张母由丑脚应行,在《羊肚》中误食有毒羊汤中毒后,为了表现死亡前的无比痛苦,在地上连续打滚,有特殊身段表演蛇形,动作繁重,为昆丑“五毒戏”之一。二十年代,昆剧传习所由沈斌泉传授《说穷》、《羊肚》、《天打》,尤彩云传授《斩娥》,后“传”字辈又自排“探监”,成为前后贯穿的五折,即称《全本金锁记》。民国十五年(1 926)11月16日首演于上海新世界游乐场,由正旦沈传芷饰窦娥,二面顾传澜饰张驴儿,丑华传浩饰张母,老旦马传菁饰蔡婆。 《金锁记》传奇有清内府精抄本,1957年《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据此影印。京剧、秦腔等剧种的《六月雪》即源出于此。清同、光年间苏州昆班演出的上述六折昆剧舞台演出本,除《送女》、《天打》未刊印外,余四折分别刊载于《六也曲谱》(初集)、《增辑六也曲谱》、《集成曲谱》等石印本中。

昆曲

昆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教案 教材分析:了解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修养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唱段,了解昆曲艺术特点 2、了解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 修养能力。教学重点:昆腔的特点教学难点:昆曲音乐和身段的风格,韵 味的正确。 教学过程: 一、导入: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 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 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 --------《牡丹亭·汤显祖》 听媒体播放:《牡丹亭》,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新授:1、除了“国粹”京剧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戏曲?今天认识一种叫做“中国戏曲之母”的昆曲。 3、介绍昆曲(1)昆腔的形成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种地方戏。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2元末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声腔,除昆腔外,还有产生于浙江海盐地区的海盐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地区的余姚腔和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戈阳腔。昆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四大声腔。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4、同学们有没有在电视上或剧场看过昆曲的表演?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呢? 答:水袖,扇子。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