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分米和毫米》分米和毫米优秀课件

《认识分米和毫米》分米和毫米优秀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创建学生的表象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及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用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齐)升旗仪式。 师:今天笑笑也来了,看她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大家仔细听一听,你能回答吗?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笑笑提出的两道问题) 1、学校升旗台的旗杆长8() 师:8什么啊? 生:8米。 2、我手中小国旗的旗杆长20() 师:20什么啊? 生:2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米用字母 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教师板书) 师:你们还记得1米=?厘米 生:(齐)1米=100厘米。 师:看,淘气都等不及了,他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 (教师展示课件:出示问题) 3、你们的课桌高7(?) 师:7什么啊? 生1:7厘米。 师:7厘米?1厘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厘米?我们的课桌有这么矮吗? 生齐:不会。 生2:7米。 师:7米?想想看1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个1米,我们的课桌会有这么高吗?让淘气来告诉我们应该填一个什么长度单位吧(课件出示“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 充实 ,由于有 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 ,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 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 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 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 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 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 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 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 测量工具, 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并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 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 行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 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不, 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 可长可 短, 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 米、 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一 ”明明说:

(完整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厘米,也可以伸长到一米,乃至几百米、几公里,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适才他们的发言里,你能找出一些咱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魏村小学曹杨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有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方法与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使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拓宽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提高估测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 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姚明图片。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你能猜猜他的身高是多少吗? 出示姚明的身高:2米26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分别是什么? 2、复习米和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3、导入。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大约1分米或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学生按小组且准备米尺,各人准备一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尺,导入新课 出示直尺,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2厘米、5厘米、10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 1

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第一道例题 1、出示一个文具盒的直观图,图上标出长“20厘米”、宽“10厘米”。 提问: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文具 盒的长是2分米,宽1分米。(板书:分米) 2、提出要求: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 追问: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3、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我?还有不同画法吗? 提出要求:同桌同学交换量一量所画的线段,发现错误告诉你的伙伴。 4、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讲清该物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大约长1分米。 提问:你也能从身边找出一些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吗? 5、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 1分米=1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新版)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金钥匙。因此在这节课里要向学生展示学习思路:建立1分米的观念—理解米、分米、厘米的进率、建立1毫米的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的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实际测量。 2、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分米。 1. 引入1分米。 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

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 认一认。 (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 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 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 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 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 学生齐读。 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 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①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②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画一画。 (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范本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狮子、狗

熊、小猴、小狗等。一天,狮子大王宣布要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小动物来当它的助手。小动物们可激动了,个个都想当狮子大王的助手。这不,选拔考试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呀?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 ),一片树叶长8( ),一个铅笔盒长2( )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一)认识分米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学具、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5角硬币、硬卡、学生尺。教师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爱的哆啦A梦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小朋友,你知道它的身高吗? 出示:哆啦A梦的身高是1()30()。 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吗?1厘米呢?

在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里,装着许多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题: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约5()。一块橡皮长约4()。 一本书数学书长约2()。 (最后一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呢?) 学生认真思考后,交流想法,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必须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分米”。 二、引导探索 (一)认识分米 1、教学1分米=10厘米 1分米有多长呢?(小朋友随意说)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在直尺上1分米有多长?(教师课件演示1分米的长度) 1分米是几厘米?(一个学生带着数一数)板书:1分米=10厘米 (1)找一找: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分米吗?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 度是1分米? 小结:不管从哪儿找起,只要找满10厘米就是1分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分米、毫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晚上睡得香吗?有没有做梦? 学生交流:我做了一个梦。 师:能告诉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吗? 生交流。 师:有趣的梦能让我们的心情愉快,老师希望你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上这节课,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师:上课。 二、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了自己的梦,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生齐喊:想! 师:好,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甜甜的梦。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梦到了什么? 生:甜甜梦见自己变成了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去借金箍棒。 师:大家都知道金箍棒是孙悟空非常厉害的兵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师:(出示金箍棒)看,这是什么? 师:看到这根金箍棒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根金箍棒有多长? 师:请你先估一估这根金箍棒有多长? 生估计。 师:怎样能知道谁估计得最准? 生:测量。

师:要想知道它有多长,需要什么工具? 生:尺子。 师:老师这儿有两种尺子——软尺、直尺,你觉得用哪种尺子量合适?为什么?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愿意上来测量这根金箍棒吗? 师:你需要一位小帮手,你想请谁?在测量之前先请你说一下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测量时要把米尺拉直。 生测量出1米也就是100厘米。 得出1米=100厘米(师板书) 师:刚才这位同学总结出了米和厘米的关系,其实米和厘米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板书米、厘米)它们的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m、cm,你能不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三、步步设疑,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师:咱们同学旧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想问大家,孙悟空的金箍棒又大又重,刚才他是怎么拿走的呢? 生:把它变小放在了耳朵里。 师:瞧,这就是能放在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请你估一估这根最小的金箍棒有多长? 生估计:1厘米、2厘米、3厘米…… 师:要想测量一下它到底有多长,要用哪种尺子,为什么? 谁想上来测量?交流测量结果不到1厘米。 师:不到1厘米该怎样来表示呢? 生:是5毫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那为什么是5毫米呢? 生:因为1小格是1毫米,5个小格就是5毫米。 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说得很对,当测量的结果不到1厘米时,我们就要请一位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来帮忙了。这根金箍棒长是5毫米,谁能从这把尺子上找出1毫米? 生拿铅笔上展示台找1毫米。 师:你找得真准,你们能找到吗?好,请你们拿出直尺和笔,用笔尖对着尺子和同桌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毫米? 生在展台交流:这一个小格是1毫米, 这一个小格也是1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3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正确的运用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学生尺、吸管、白纸、磁卡、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那么现在老师用手势比划,你们觉得大约是1米,就喊停,好吗?(找学生用米尺量一量),大约1厘米(找学生用厘米尺量一量)。(板书米、厘米) 2、如果要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呢?如果要

量这盘磁带的长度,你会选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呢?为什么这时候你不选米呢?是的,因为通过估测,我们就发现这盘磁带的长度不足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的话,就太大了。现在在我们桌上有一盘磁带,请你就来量一量这盘磁带长多少厘米呢? (1)认识分米 3、长10厘米也就是长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分米) (分米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二)感知 1、刚才说1分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在直尺上能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或两手夹住0刻度和10刻度线,课件演示),也可以用磁带插进两指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直到比较正确。(花儿开开) 2、我们能指出1分米了,那你还能用尺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1分米是10厘米,我从刻度0画到刻度10,我从刻度1画到11…… 1分米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拿出直尺来看看,1分米可以从刻度几到刻度几呢? 2、同学们在尺上找出的1分米,有的从刻度0到刻度10,有的从刻度1到刻度11,还有的从刻度2到刻度12,为什么都是1分米呢?(读1分米=10厘米) 3、现在你能说一说磁带长多少分米吗? 4、1分米的线段画得又美观又准确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呀。 5、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我们可以在尺上比划,(课件演示)也可以用磁带插进两指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直到比较正确。(花儿开开)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千米、毫米、分米的认识单元测试卷、填空题。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五、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 、量一 量。 )毫米 1 . 长( )毫米 1.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2.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 3. 计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 厚约10( )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0() 身高约1( ) 高约4( ) 三、在○里填上 “ >” 8 千米○ 7900 米5 米○ 49 分米四、算一算。 2 千米=( )米 800 厘米=( )分米 6 米=( ) 厘米 2 千米-1200 米=( “ <”或“ =”。 7000米○ 7 千米 1 米○ 8 分米 1000 米=( )千米 80 分米=( )米 40 毫米=( )厘米 )米 )毫米=( 6500 米-2500 米=( )厘米 4 厘米-22 毫米=( 5 千米○ 5400 米 200毫米○ 3 分米 5 厘米=( )毫米 20 分米=( )厘米 8000 米=( )千米 )千米 )毫米

A.千米 B.米 C.分米 D.厘米 E. 毫米 1. 纸杯厚约1( )。 2. 妈妈买的DVD影碟机厚约5( )。 3. 笑笑的手掌长约1( )。 4. 刘彤爸爸的身高大约是2( )。 5. 小明家所在的城市距北京约670( ) 六、排一排。 1.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00厘米30 米20 分米 1 千米 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00毫米200 厘米1米5000米 七、解决问题。 1.爸爸每天沿操场跑5圈,操场每圈长400米。爸爸每天跑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2.9 枚 1 元硬币叠起来高 1 厘米8 毫米,每枚 1 元硬币厚多少毫米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增城区新桥小学罗雪娟 【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小学一年级二个班的数学,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儿歌让学生掌握知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知识的编排上,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到抽象为一般模型再到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内容】 教科书34、35页,做一做,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公开课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教学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 第 1 课时 ) 执教者:周荣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再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以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再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20厘米长的文具盒、一分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你知道我们上学期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吗?(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 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 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 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材分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本册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材意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 (1)在引出单位时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教材在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这样引出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作单位,同时还知道1分米比1厘米大(10厘米才是1分米)。在引出毫米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不到1厘米。比1厘米小的长度怎样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教材承接前面的“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的上面用红线括出10厘米长的一段,并注上1分米,便于学生观察。还要求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次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在看直尺上的1毫米时,教材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在教材的指点下感知1毫米是很短的。 (3)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l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谈忘。因此,教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通过说可以有两点收获: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可以从他们说的物体是不是大约长1分米看出来。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记忆1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1分米时,可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执教: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通过学生对常见物体长度的测量,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然后通过看、画、说、猜、数等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

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出示:1米里面有()个1分米。回答后演示:10。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板书:毫米。 3.认识。 放大1厘米。 师: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