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只小熊来做客.教学设计doc

三只小熊来做客.教学设计doc

三只小熊来做客.教学设计doc
三只小熊来做客.教学设计doc

《三只小熊来做客》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经典故事《三只熊》意在帮助幼儿认识大的、比较小的与最小的。从以往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个别化学习来看,孩子们能够区分明显的大与小,但对中间的则无明确概念。主题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掌握按大小排序和匹配,对此我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乐意大胆表诉自己的想法。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匹配。

一、活动目标: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图片(略大,便于教学):大、中、小三只熊、三只碗、三把椅子

2、《三只熊》PPT

3、幼儿学具图片(略小,便于粘贴):大中小三只熊、三只碗及三把椅子、三条鱼、三只虾、三只鸡等(幼儿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结合小班幼儿在视觉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导入,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

联系

1.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介绍熊的一家。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提问:你猜猜看这三只碗是谁用的?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的。

(二)、看PPT,听故事,教师并出具教具请幼儿共同演绎故事。

建构

1、教师出示三只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

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出示三只碗)还有三只碗,分别给谁?

幼儿甲: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不会关注碗的大小,直接放到三只熊跟前。

教师引导: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乙: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并捧上大小合适的碗。。

教师引导: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吃大碗,中熊做坐中椅子、吃中碗,小熊坐小椅子、吃小碗。

(三)、操作体验,对应粘贴图片。

反思

1.今天小熊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食堂阿姨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鱼,有虾,有鸡,这些食物都是一样大的吗?哪些最适合送给大熊、中熊和小熊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食物的排序是否有不同方法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3.分享交流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集体讲讲熊爸爸吃最大的鱼、最大的虾、最大的鸡,熊妈妈吃小一点的鱼、小一点的虾、小一点的鸡,熊宝宝吃最小的鱼、最小的虾、最小的鸡。

三只小熊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可爱的风格,体会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觉。 2、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模仿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样子。 二、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简单跟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模仿熊爸爸吧、熊妈妈、熊宝宝的样子。 三、活动准备:ppt、头饰、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指导语:宝宝们,今天咱们一起去小熊家做客吧! 教师带领孩子开小汽车听《三只小熊》韩国版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展开 1、学说歌词,尝试用动作表现小熊一家 提问:你们觉得小熊家都会有谁出示图片(简单学说歌词)小结:三只小熊住在一起,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提问:熊爸爸什么样子呀 出示图片,你们来学学熊爸爸的样子。你们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小结:熊爸爸很胖呀! 提问:熊妈妈什么样子呢 出示图片你们来学学熊妈妈的动作。 小结:熊妈妈很苗条。 提问:熊宝宝什么样子呢 小结:熊宝宝很可爱,一天一天长大了。 提问:熊宝宝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学习歌曲,大胆表现 1、简单学说歌词 指导语:熊宝宝说了,想去他们家做客,要先学学一首歌,咱们来听一听吧!(放音乐) 指导语:歌曲好听吗咱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师幼互动跟唱 (1)指导语:小熊弹邀请我们一起来唱歌,咱们一一起来唱一唱吧!(放音乐) (2)咱们跟着琴来唱一唱吧!(弹琴演唱) (3)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唱一唱吧!(加动作演唱)指导语: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示三只小熊胖、苗条、

可爱的样子。 (3)请男孩女孩分组表演。(分组) (4)谁想上前面表演表演呢 指导语:请三只小熊带头饰上来表演表演,其他小朋友给他们演唱。 3、联系自己,感受幸福 指导语:小熊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真幸福,你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开心吗我这里也有你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咱么来看看。(观看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照片) 提问:xx你和家人在干什么你开心吗 小结:和家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会感到很开心,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老师也很爱你们,希望你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结束 指导语:小熊真开心,你们都学会了歌曲,小熊想邀请在做的所有人来参加他的排队,咱们邀请老师跟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指导语:派对结束了,孩子们和小熊说再见吧!我们下次再去小熊家做客。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马兰小学马秀芬【教学内容】《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苏教版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89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学生要接触到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本节课我计算的类型分类整理,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概况,消除学生计算难,难计算的思维定式,一方面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只是没有系统的归类整理,学生碰到一些题目不会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使运算即简单有正确。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小学阶段所学到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增加简便计算的意识,感受求精求简的数学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四则运算中简便计算的方法。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imple calculation based o n multiplication distribution law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 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活动尝试 1.出示例题场景图。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32×102 4.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5.交流算法。(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师生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1)自学课本,完成书上例题的运算过程。 (2)同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1×84=()×84+()×84 92×203=92×(200+□)=92×200+9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试一试: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6×12+54×1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交流: 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②你是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略)。 4.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填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简便运算教案1--6

小数乘法(6)教学案 教学内容:课本12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法设计:观察法、讲解法。 学法设计: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学生说出运算定律,并读一读。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二、新知探究 1、例7、学生尝试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0.25×4.78×4(2)0.65×202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0.25×3.2×1.25 44×0.25

三、小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练习三、4、9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6) 例7、0.25×4.78×40.65×202 =0.25×4×4.78=0.65×(200+2) =1×4.78=0.65×200+0.65×2 =4.78=130+1.3 =131.3 小数乘法(6)导学案 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习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学习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复习提纲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子,并读一读。 a×b = b×a (a×b)×c = a×(b×c)

(a±b)×c = a×c±b×c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0.7×1.2○1.2×0.7 二、新知探究 预习提纲一、自主探究学习例题7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因为0.25×4 = 1所以要先算。 (1)0.25×4.78×4 = =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下面的题目,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0.65×202 = = = 预习提纲二、小组合作完成做一做。 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 三、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 达标检测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小班三只小熊音乐教案 【篇一:小班音乐活三只熊】 音乐游戏:三只熊活动目标: 1、知道三只小熊的不同特点,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 2、愿意参与活动,尝试跟着音乐做简单律动,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心情。活动准备: 1、三只小熊的胸饰 2、背景图:小熊的家 3、音乐:自录音乐 4、座位分成三组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去郊游: ——教师播放音乐:去郊游,创设去小熊家做客的情景,带领幼儿 律动进教室。 二、到三只小熊家做客,认识三只熊。 ——教师出示小熊家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1、师:哇,我们已经走到森林里了,瞧,前面有什么呀?(出示图片)幼:房子。 师:这是谁的家呀? 幼:小熊的家。 2、认识三只熊: 师:这里有一座小房子呢,这就是三只小熊的家。看看是谁来给我 们开门了?(播 放熊爸爸的音乐,老师扮演熊爸爸走出来。) 师:熊爸爸是怎么走路的呀?(原来熊爸爸走路时很笨重,所以音 乐也是很慢 很笨重的感觉。)我们来学学熊爸爸走路吧。 师:猜猜爸爸后面又是谁来了呢?(播放小熊的音乐) 幼:你怎么知道是熊宝宝呢?(蹦蹦跳跳的,很快的,音乐听上去 很可爱的。) 老师扮演小熊走出来。 师:熊宝宝刚才做了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 师:又有谁来迎接我们?(播放熊妈妈的音乐)

幼:熊妈妈来了。 师:熊妈妈的音乐和熊爸爸、熊宝宝的音乐什么地方不一样?(比 熊爸爸的音乐 快,比熊宝宝的音乐慢。) 三、学学熊的一家。 ——幼儿观察图片认识三只熊,再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幼儿知道他 们的不同特点。 1、师: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小熊成为朋友了呢,大家来看看这三只小熊长的是什么样子啊?先来看看熊爸爸。他的肚子怎么样? 幼:胖胖的。 师:对呀,胖胖的走路也会慢慢的,谁来做一做熊爸爸的样子。 2、师:那熊妈妈呢? 幼:比熊爸爸瘦, 师:熊 妈妈还在做什么动作? 幼: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 师:那我们来学学她吧。(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做) 3、师:熊宝宝又是什么样子呢?他在做什么? 幼:很可爱,走路一跳一跳的。 师:我们一起来做可爱的熊宝宝。(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做) 4、师:三只熊都很有趣,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老师来做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小朋友们的小眼睛一定要睁大哦,看看小朋 友们能不能把他们认出来。(教师做动作请幼儿猜) 5、师:小朋友们真棒都猜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小熊吧。(教师播放音乐b,边唱边带领幼儿练习) 四、和小熊做游戏:完整练习动作 ——以与小熊跳舞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动作,然后进行完整练习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只熊一家,你们开心吗? 幼:开心。 师:三只熊说今天真是太高兴了,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瞧,他们 跳起舞来了,我们也学学他们的动作和他们一起跳舞吧。(播放完 整音乐) 师:熊爸爸和熊妈妈觉得你们学他们学的真像呀,想再看你们跳一变,你们愿意再和他们一起跳舞吗?(再次练习) 五、律动出森林,结束活动。

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导学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9页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以及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知道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先减第二个减数。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环节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简便计算,下面请大家打开学案纸,看温故互查部分。 师: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要求:组员给组长讲,组长作补充与纠正。(只口述,不写过程) 【温故互查】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4+45+76 25×7×4

师:同学们刚才合作学习得非常好!会合作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更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简便计算) 二、设问导读环节: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39页,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学案纸上的设问导读内容。不会的可以请教二人小组长。 学生自学课本,师积极旁观反馈问题。 【设问导读】 1、例1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我们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我们也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4、我们还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5、比较上面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自学完的请做自学检测部分的题,要求直接做在学案纸上,做完后坐正。 (在这一过程中,要请三种不同答案的学生上台板演)三、自学检测环节: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自学检测的第一题。(学生汇报自学检测第一题内容) 【自学检测】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89-32-68=189-(□○□) 267-52-48=267○(52○□)

小班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教案(终审稿)

小班活动三只熊的早餐 教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 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

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六、情境"分鱼"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三只熊的早餐(教案)

活动名称:三只熊的早餐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等现象产生兴趣”。本次活动,我以小熊一家为主角,幼儿通过给三只熊吃早餐知道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激发幼儿进行数学活动的探索与学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几个幼儿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借助这个小熊吃早餐的情境,让幼儿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小盘子(装有6个苹果)、画有3只熊的底板、PPT 活动重点:能根据三只熊的不同大小为它们选择合适的早餐。 活动难点:根据熊的大小将苹果分成不同数量的三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出话题。 师:看一看,我们请来了谁呢?(小熊一家) 猜猜看,它们分别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左边最小的是熊宝宝,右边最大最高的是熊爸爸,中间的是熊妈妈,比熊宝宝大一些,比熊爸爸小一些,不大不小。 二、分配早餐,感知物体大小和三只熊的关系。 师:现在啊,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看看它们的早餐里有什么呢?(蜂蜜、玉米、苹果) 1、分餐具 师:这些早餐需要放在碗里面的,看一看,三个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颜色、大小) 你觉得哪一个碗是给哪一个小熊的呢?为什么呢? 小结:熊宝宝吃得最少,蓝色的碗最小,是给熊宝宝的,熊爸爸吃得最多,红色的碗最大,是给熊爸爸的,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绿色的碗不大不小,是给熊妈妈的。

(出示PPT、集体验证) 2、分蜂蜜。 师:现在要吃蜂蜜咯,看一看3瓶蜂蜜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分给小熊一家,你会怎么分呢?说说理由。 小结:3瓶蜂蜜是不同大小的,左边的蜂蜜最矮,最少,给熊宝宝,右边的蜂蜜最高最多,给熊爸爸,中间的蜂蜜不高不矮,不多不少,给熊妈妈。 3、分玉米。 师:玉米也是小熊爱吃的,3棵玉米一样高,但是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左边的玉米细一点,右边的玉米粗一点) 你觉得哪棵玉米是给哪只小熊呢?为什么呢? 小结:最细的玉米给熊宝宝,最粗的玉米给熊爸爸,不粗不细的玉米给熊妈妈。 三、幼儿分苹果。 (教师表情丰富地做吃饱的动作) 师:小熊一家吃得饱饱的,来个水果吧,早上吃个苹果是很有营养的哦。小熊一家要吃苹果咯。 数数看,一共有几只苹果啊?(你是怎么数的呢?) 师:我们拿起我们的手指,从左边的苹果开始,一个一个地数,1、2、3、4、5、6,一共有6个苹果。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分苹果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呢?小熊和熊爸爸、熊妈妈分别吃几个呢?熊宝宝要吃得少一些,熊爸爸要吃得多一些,熊妈妈要吃得不多也不少。 幼儿操作: 在桌子上的每个盘子里都有6个苹果,请你们来分一分,插在小熊一家后面就可以了。 要点:熊宝宝吃得最少,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每个小熊都要吃到苹果的哦。 (教师巡视中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四、师幼集体验证。 师:刚刚老师发现了几个不同的答案(呈现在黑板上),我们来看一看。

中班数学活动三只小熊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三只小熊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三只小熊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三只小熊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思路 经典故事《三只熊》意在帮助幼儿认识大的、比较小的与最小的。从《小花园》主题活动中幼儿个别化学习来看,孩子们能够区分明显的大与小,但对中间的则无明确概念。主题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掌握按大小排序和匹配,对此我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乐意大胆表诉自己的想法。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匹配。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

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介绍熊的一家。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提问:你猜猜看这三只碗是谁用的?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看ppt,听一遍故事。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姑娘选择了谁的东西?为什么会选择小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1.今天小熊一家要去买沙发,它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呢?就请 小朋友们来给它们的沙发排排队,让三只熊坐到自己的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沙发的排序是否有不同方法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交流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集体讲讲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熊妈妈坐小一点的沙发,熊 宝宝坐最小的沙发。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电脑、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 师: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1:加法、乘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生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21教育网 (a×b)×c=a× (b×c) 生3:加法、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生4: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设计意图]以引入对旧知识的复习,增强了复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谈话:同学们对运算律掌握得真不错! 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出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时,教师导入新课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https://www.doczj.com/doc/e211601456.html,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乘法运算律应用广泛,在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能使计算简便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的想到乘法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使计算简便?然后教师直接到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1·cn·jy·com 2.同学们,听说花果山上要举行计算比赛?你想不想参加比赛?好!我么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比较算式,你估计哪只猴子算的快? 为什么?试一试?

小班语言《三只小熊》教案

2015年秋小一班语言领域《三只小熊》教案 教师:王春树 设计意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对事物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记忆,孩子们能够区分明显的大与小,但对中间的则无明确概念。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有趣的情景讲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观察中帮助幼儿认识大的、比较小的与最小的。我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辨识大中小的物体并且学会排序。 2、引导幼儿看图讲述,能够根据图片的线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熊PPT。 2、大、中、小物体。 活动过程: 一、游戏体验导入主题: 师:今天欣欣姐姐要带你们去一个小动物家里面去做客,但是呀,这个小动物家在很远的地方,我们要经历重重的困难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师:好,那我们出发把!(小松鼠进行曲音乐响起,大家绕场地一圈,进行爬山、钻山洞、过小河、擦汗等动作) 师:好累呀,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下吧。(此时伴随着音乐声小动物的房子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咦,什么声音?哇,好漂亮的房子哦。睁大眼睛我们再仔细看看是谁家的房子呀?(房子图片放大便于幼儿更好的观察) 二、通过探索,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的答案,到底是不是呢?那我们一起去问一问房子的主人吧?小朋友们我们到别人家首先要干什么呀?给孩子一个想的空间。记住要有礼貌的哦~“咚咚咚咚!有人在家吗?”没有人答应我们唉,那我们再来敲一次把,可能里面的小动物没听见。(这遍可以大声一点)“咚咚咚!有人在家吗?” 师:还是没有回应,也许主人不在家,那怎么办?(这时墙角的一封信突然出现在屏幕引起幼儿注意)

师:这里原来有一个留言条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师:小朋友观察下这个留言条上有什么。 师:小脚丫可能是谁的?在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了? 师:他不在家了,那我们进不去了。(很沮丧)(此时突然出现另一张留言:一张小椅子,两个字) 师:咦,开门,椅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哦~主人的意思是,我到海边去玩了~如果有人来访,可以自己开门进去坐!既然主人已经同意了,那我们就进去去看看吧。 三、感知“大、中、小”师:哇,小动物家里好漂亮,家里都有什么呢?有椅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把?最大的那把椅子我们叫“大椅”,最小的椅子我们叫“小椅”那么不大不小的中间的椅子 我们叫做“中椅”!最大的床我们叫做“大床”,最小的床我们叫“小床”不大不小中间的床我们叫什么?(幼儿回答)最大的蜂蜜罐叫“大罐”最小的蜂蜜罐我们叫“小罐”不大不小的中间的蜂蜜罐我们叫什么?(幼儿试着回答)这样的排列的顺序就是“大、中、小!” 师:小朋友们观察下屋内的物品,他的家里住了几个人呢? 师:小朋友们知道不知道这是谁的家了?(提示:谁喜欢吃蜂蜜?) 师:那我们一起看看把。(伴随着“鼓掌声”出现小熊一家人) 师:原来是小熊一家人,小熊一家是按照什么顺序出场的呢?(幼儿回答:大中小) 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先经历了重重困难到达了小熊的家,然后像小侦探一样按照线索知道了小熊一家的去向,并且还发现了小熊家物品排序的秘密。都是按照“大中小”顺序来排的。 四、实物操作加深对“大中小”的认识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按照大中小排列。 五、欢快的音乐结束活动 师:小熊一家人可喜欢我们班宝宝了,小熊现在邀请小朋友们变身咯~大家一起来跟着小熊跳舞把~(发放小熊头饰)大家一起跳舞~ 师:宝贝们,我们一起去外面跳跳舞把。

简便计算优秀教案

简便计算优秀教案 简便计算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 25×40=2600÷100=24×9+24= 8×125=2。5×3。6=2。4×0。5+0。5×3。6= 1300÷100=50×9×2=15。31-(0。31+3。5)= 21×100=4×7×25=(16。8+1。47)÷0。7= 2.小结并引出新课 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1。8×2。58+1。8×1。42+0。5= (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 =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 =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 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 =(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 =2×1。7-0。7=3。4-0。7=2。7。 3.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 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我们要认真审题,有时虽然整个数目不能简算,但还应注意某一部分是否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只要有一部分符合,就应该使用简便计算。即:局部能简算的要尽量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反馈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三只熊的早餐 计划(反思教学) 小班数学活动三班熊早餐课程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和大小与三只熊之间的关系.三只熊放早餐,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程.快来看看三只熊的早餐计划吧.活动目标: 1.感受并发现故事情节中物体的数量和大小与三只熊之间的关系. 我愿意为三只熊吃早餐,并能够大胆地表达我的想法. 3.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孩子的手,一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 活动程序: 首先,观察熊家族,通过比较“高”,“短”,“不高而不短”的看法 1.进口:儿童,看看他们是谁?(小熊队)熊独自一人吗?还有谁? 爸爸是谁?你为什么说他是父亲? 宝宝熊是哪个?为什么?

妈妈怎么样? 3.总结:在我们的家庭中,一般情况是父亲是最高的,婴儿是最短的,母亲不高或矮. 其次,创造熊家吃早餐的情况.通过划分碗,这个事件区分“大”,“小”,“不大或小” 1.指南:熊家人今天想在草地上吃早餐,碗怎么样?已准备好三碗. 你对爸爸的碗有什么了解?什么颜色? 哪一个是给妈妈的?什么颜色? 宝宝? 三,情况'分蜂蜜',蜂蜜和三熊的关系多少 今天,熊家想要吃4种早餐.他们会吃什么?请猜猜. 这是什么?(亲爱的)第一个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是第1瓶. 3.熊父亲要吃多少瓶?为什么? 你给宝宝多少瓶?为什么? 要承受多少瓶母亲?为什么? 4,总结:在正常情况下,爸爸是最高的,胃口也是最大的,所以蜂蜜是最吃的. 四,情况'分玉米',感觉'厚','瘦' 1.指南:第二顿早餐是什么?(玉米)只是蜂蜜瓶高或低,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玉米也一样高,你怎么分呢?为什么?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通过观察数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培养简算意识。 2、能迅速地根据题目的具体数据特征和符号特征,准确地、灵活合理地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3、通过计算、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简便运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本班学生基础薄弱,不善表达;学困生多,缺乏自信,对简算技巧还缺乏,故设计了本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谁是我的好朋友? (意图:通过游戏提高对乘法简算特殊积的关注,为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练习作好准备。) 刚才同学们说的数都有意图与我的数凑整,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出示课题: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一、引入阶段 1、口算,直接写得数

(1)0.5×0.2= (2)50×0.2= (3) 500×0.2= (4)2.4×4= (5)2.5×0.4= (6)0.25×40= (7)0.125×8= (8)12.5×8= (9)1.25×80=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体会“好朋友”的价值,提高对 乘法简算特殊积的关注。)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0.32=4×( ) (2)1.02=1+( ) (3)0.99=1-( ) (4)9.8=(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数的过程中,体会拆的技巧,为两数相乘简 算打基础。) 3、思考: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式子表示?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5×32 (2)871×47+871×53 (设计意图:复习整数简算,为学生迁移到小数乘法简便算法做铺垫。) 二、探究阶段: (1) 1.25×3.2 (2) 8.71×4.7+8.71×5.3 (3) 0.25×4.78×4 (4) 0.65×201 (1)同学试练(说说我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2)同桌交流。 (3)汇报发言。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究、总结、交流,体会以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早餐》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早餐》 Small class mathematics lesson plan breakfast of Three Bears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早餐》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师: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师: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师: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题:简便计算第三课时“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4、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第三课时乘、除法的灵活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也是小学中段学生很难准确掌握的部分,更是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简便运算切实打下基础的铺垫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考中发展自我。因此,我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 简便计算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简便计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简便算法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必要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理过程,从而解决其灵活之根本。 四、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3)掌握乘、除法使用的算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类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观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活动中,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便计算给我们数学中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热爱数学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应用运算定律。 (2)理解算理过程及算法。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为基础,探究式学习法为主,结合目标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1、口答 分别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减法性质a-b-c=a-(b+c) 2、填空 24=4×( ) 25=()÷4 32= 4×() 125=1000÷() (二)、新授教学 1、教学例4 A、出示例4的插图和已知条件 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明白“一打装”是指一筒12个 B、根据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之一、每幅羽毛球拍多少钱? 问题之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 问题之三、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乘法运算律简便运算教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1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25+49)+51=25+(□+□) 甲数+乙数=乙数+□(10+△)+c=□+(□+□)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名学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 a+b=b+a (a+b)+c=a+(b+c) 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 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点评:复习加法运算律,引导学生对乘法相应运算律的合理猜想,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为学生自觉运用类比推理能力,为概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好认知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 (1)出示例1。 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能列式并解答在草稿本上吗? 反馈:9×4=36(个) 4×9=36(个) 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 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 无论是横着观察,还是竖着观察,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观察算式特点。 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数的运算(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单元简便运算整理和复习(课本77页例7)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能灵活运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2 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简算的方法。 3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知数学的优化思想,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教师出示999*9+9,提问:老师一下就知道答案是9000,你知道我是怎样算的吗? 2 这节课我们一起系统整理复习简便运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二、知识回顾与整理: 1师:.刚才计算中,我依据了什么进行的简便运算?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呢?课前布置大家进行了整理,现在请大家在4人小组中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组长提问学生。 三、题组练习

(一) 1.教师:刚才大家总结的就是我们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依据。有运算定律、性质。(板书:依据 定律 性质) 2.教师:下面我们利用刚才总结的来做一组基本练习。请同学们完成题组练习一 3学生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写出主要简算过程。 5. 13.4 ÷4 ÷2.5 7. 28 ÷3.5 4.小组中交流。出示要求:把简算过程和依据表达清楚。 5.小组选代表上台讲解。(每组一道) 6 教师总结: 谁来总结一下做这类计算题的方法?(板书:方法:看、想、算、验) 计算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思路:凑整) (二) 1、教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做一组判断题来检验一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课件出示判断题) 2、判断下面的简算是否正确,依据是什么. 1. 1024-298=1024-300+2 2. 723-68+32=723-(68+32) 0.757 541722 1.+++ 5.4)15295( 2.?+408.025.12 1 3.??? 9 439515.6 4.-- 199438 6.+

小学五年级数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2、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0.32×100 24+0.24 3.2×0.6 15-0.15 1.9×0.02 0.4×0.5 1.25×8 2.5×40.24×4200×0.16 0.6×0.1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32×10376×8+2×76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 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口算,是进行小数简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算得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整数乘法运算律的知识经验,并大胆猜想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 二、观察验证。 1、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 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0.8×1.3○1.3×0.8 (0.9×0.4) ×0.5○0.9×(0.5×0.4) (3.2+2.8) ×0.6○3.2 ×0.6+2.8×0.6 (1)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2)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现:第一组两个算式中,两个小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换律。 第二组的两个算式中都是三个小数相乘,左边先把前两个小数相乘,再乘第三个小数,右边先把后两个小数相乘,再和第一个小数相乘,结果相等,符合乘法结合律。 第三组左边是把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也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 (3)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是否在小数乘法中普遍适用呢,小组合作,再例举几组有这样关系的算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 (4)交流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