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呈现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色(提纲)

何忠 081108

一、在课程任务方面

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奠基作用。二、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在课程体系方面

提出在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不同职业类别对语文的需求,构建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系。

四、在课程结构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各自设立相关模块,体现各模块的功能与特点,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五、在课程目标方面

提出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同时,语文课程综合地体现“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此外,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六、在课程实施方面

提出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及学生的特点,坚持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注意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创设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境;认真分析本地、本校及本职业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职业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作用越来越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量的训练有素的职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竞争力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年,曾经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还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今年,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并做出了《关于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目前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到,,,,年,全国初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达,,万,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达,,,,万,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万。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仍然薄弱。

应该说,从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看,职业教育的滞后是由来已久的,其症结正如五十年代的原教育部林厉儒副部长所言,“这个问题,若借用世界通用的术语来表达,便是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对立”。有鉴于此,在全面认识并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原则的前提下,走出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对立的误区,重新审视和不断完善跨世纪职业教育课程的文化构建,形成并健全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并使经济发达地区的职教类学生越来越多的获得深造机会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与教学对策。作为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最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全面的职业人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苏霍姆林斯指出,教学应是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从而是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惊醒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随着电子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于20世纪末应运而生,这种集生动性,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人讲,“工业时代,我们走向学校,信息时代,学校走向我们。”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备课工具进行备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而且教案还可以永久保存,方便了教案的再利用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于备课工具带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方便的利用,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上。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教师可以从黑板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课件输入电脑可以全面照顾每一位学生。多媒体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主动的人机对话的学习状态,易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超级连接和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以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系统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个别辅导,指导家庭作业,解答疑难。如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一是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顾此失彼。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语文教

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的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在这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三是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的感知度,从而促进学生语

四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及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习者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多媒体语文教学进入课堂,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以其直观性、可见度高的课堂教学过程,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了传统教学所达不到

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开拓新智力,挖掘新能力,创造新思维,从而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本课题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顺应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

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自我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将对中等职校语文学科现代化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职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新路。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有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投影教学等多种形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除了传统教学中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诸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先导和基础

备课充分与否,关系到能否正常开展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教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操作的设计,应以提高教学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都要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做表面文章。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课题主要研究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要注意选题的合理性

多媒体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对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帮助

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课件内容必须适用于多媒体的表现,能突出多媒体的特点,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制作课件时,要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已有成果,结合学科特点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恰当处理,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表现力。多媒体教学系统在现阶段只是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片面理解夸大其功能,更不能认为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一目了然,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或用其他媒体可以简单、快捷地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

,(要增强交互和反馈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特征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能,使其结构灵活、方便使用,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决定参与学习的程度。使用超文本结构设计来增强结构的灵活性,方便不同程度的学生,随时进入和退出各部分。可在适当的地方安排“上一步”、“下一步”、“退出”、“返回”等按钮。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应当有适当的提示。在适当的地方安排“试一下”、“为什么”、“注意观察”等提示信息。还可以采用评价性的画面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保证学习的热情。

,(要合理运用素材

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应力求美观大方、屏幕内容可读性强。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特点和学习者的特点,合理组合呈现方式,确保重点内容得到突出。多媒体为文本的动态呈现和运用提供了多种新的可能性,它涉及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比单纯依靠文本信息化更好。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信息,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愉快感,促成学习的最佳心理条件。恰当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但

如果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形成堆砌华而不实,甚至插入一些与表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片,使学生只顾看新奇而忘记所要表现的实质问题,分散注意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切不可安排过多过杂的内容,以免引起学习者视觉上的不适应,产生心理烦噪。

,(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包括对教学进度的控制和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环境。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和安排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多方位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若内容过多,进度过快,学生会因承受知识载重加大容易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佳。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适当的讲解、提问、启发和点评,并留有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如果所有知识都用多媒体讲解、提示、讲评,教师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不能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不能及时反馈。这样教学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最终学习效果不好,效率不高。为保证课件运用顺利,教师必须课前准备,避免因操作不熟而引起干扰。

,(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多媒体教学目标是发挥并开拓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上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足够的计算机资源、机器的数量、设备的质量是多媒体教学的保障。此外,设备必须便于师生使用,不能成为展品和陈设,如果经常搬来搬去,或者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严重影响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离开人的因素都有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操作技能不熟练,

就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技能、cai应用及软件制作技能、网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熟悉和独立解决计算机出现的问题,配备硬件和软件的维护人员也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的可靠保障。

,(要综合利用各种媒体

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是一味追赶时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不快的原因,除了观念问题和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讲更是如此。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用office2000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管用的;二是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用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

破上,不要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办法对软件重新组合与加工,倘若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阶段及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理论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促进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及文学欣赏能力提高的意义。

2.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及专业技能的作用。

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与教学方法变革之间的关系。

实践方面:

1.利用课件提高教师学科修养,把握教学目的、学科特点及走向,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研究。

2.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建不同课型(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活动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研究。

3.多媒体辅助手段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有机组和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4.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选择与制作研究

(二)研究阶段及成果形式:

本课题从2002年4 月-----2005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年4月----2002年12月)

计划、组织、确定试验校,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试验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布置研究任务,进行课题内容和科研知识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3年1月 -----2004年12月)

1(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2(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测试与分析,对实验教师进行计算机及课件制作能力培训

3(针对中等职校不同年级语文教材制作课件,不同课型应用多媒体课件观摩课、教案集

4(实验报告《多媒体课件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5年 1月----2005年12月)

总结课题的研究情况,提交结题报告,呈报终端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论文,课件展,《中等职校语文学科不同课型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例教案集》。

四、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

此课题已经省教育厅和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入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为如期达到研究目的,取得丰硕成果,,现提出几点要求。

,(课题组成员原则上每人申报一个子课题,并于开题后两周内以书面形式报给课题责人。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要求,确定是否可以立项。子课题不重复。

,(实验校要成立课题组,明确负责人,负责本校子课题的研究。

,(教育科研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作,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求课题组成员要做好实验纪录,做好材料和各种数据的积累,及时总结得失,改进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好研究成果。要避免以论文代替科研成果的倾向。

二00三年三月十七日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中职教育。

关键字:中职;教学模式;理论;实践

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

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则在一定高度上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辅助教育,在完成或部分完成一定量基础辅助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要求以形成某项技能的需求来编制专业技术培养目标,组织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

首先,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

求,并随时增加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相对完善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的教学模式。

其次,传统的教学采用“分科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分开组织”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而且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技能孰轻孰重因人而异,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学而不专、一知半解等现象,甚至出现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完备、操作技能有限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同时配合相关的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二、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奔着够学、够用的原则,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比如说,《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较难掌握,就将该课程从教学计划中删除;而《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就适当减少周学时,留出足够时间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脉络的重要手段。中职教学里的用语、概念、理论、计算技巧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概括总结才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每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都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学习完数据库

中表的关系后,要指导学生对各种表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进行概括总结。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

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例如: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来源:《科技信息》

日期:2009-7-13 9:23:12

吴凌云

(郑州广播电视学校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中职教育。

关键字:中职;教学模式;理论;实践

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则在一定高度上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辅助教育,在完成或部分完成一定量基础辅助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要求以形成某项技能的需求来编制专业技术培养目标,组织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

首先,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

求,并随时增加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相对完善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传统的教学采用“分科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分开组织”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而且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技能孰轻孰重因人而异,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学而不专、一知半解等现象,甚至出现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完备、操作技能有限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

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学,同时配合相关的技能训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二、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奔着够学、够用的原则,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比如说,《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较难掌握,就将该课程从教学计划中删除;而《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就适当减少周学时,留出足够时间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脉络的重要手段。中职教学里的用语、概念、理论、计算技巧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概括总结才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每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都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学习完数据库中表的关系后,要指导学生对各种表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进行概括总结。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

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例如: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教师应把CPU、主板、内存、硬盘、键盘、鼠标等实物准备出来。学生不但可以观察它的外形,还可以观察它的内部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又比如:在讲授电子线路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动画将某电路的电流传输过程形象的表示出来,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教学

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例如:对单片机技术的教学,单片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打印机、复印机、广告牌等。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单片机是如何实现控制功能的。

可巧妙地利用表演、游戏等创造情景。例如: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自然能够轻松背诵英语课文。

3)对比或类比教学

有些课程内部或课程之间有相似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例如:EDA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两门课之间,它们都是由用户编制程序控制外部设备,但EDA执行程序是循环扫描,周而复始。而单片机执行程序是在没有循环指令时,只执行一次。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找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又便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薛春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甘肃农业,2005,(2)

[2]赵小敏(中等职业教育寻求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4,(6)

[3]白克志,陈鹰(高职教育的一种好模式“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技

能”(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4] 冉怀敏(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2007,(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 2.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 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师爱 摘要: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关系,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爱;热情;快乐;成长 我是一名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索: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育人,而是教学与育人的结合,是无私的爱的奉献!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关系,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扬声中,我们该怎样真正地去回报我们学生给予我们的爱呢?如果爱可以用简单的几句嘘寒问暖代替的话,那么爱的分量就太轻了,她承受不了社会以及历史的磨练!爱,要落实在热情、思索与点滴中!对于教育事业,你只有拥有了饱满的热情,你才会将你的爱释放给你的学生,而且那是情不自禁的释放! 帮学生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排解他们的烦恼,就是爱的最大展现!我们可以做很多,多思考一下教学过程,怎样使每一个环节都是快乐的,有效的!学生不喜欢背书,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接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不喜欢做枯燥的练习,改变一下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他们回家看场球赛,写个现场报道,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又不至于太没有乐趣!上课的时候,不一定要追寻正确答案,和学生一起研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朝洛孟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朝洛孟 发表时间:2012-08-06T14:24:04.3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4期作者:朝洛孟 [导读] 中职语文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朝洛孟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817000 摘要作者就多年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实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浅谈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课启发思维教学方法 语文课是中职学校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没有一点学习兴趣,要想改变现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教育家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应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大胆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教师应处理好“导”和“学”的关系,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特点,根据中职生的就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去进行逐步的教学改革。 一、启发思维,“启发式”教学 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纠正学生自身思维惰性的制约而不愿动脑思考、不愿开口说话的弊端。中职生就业方向,大多从事技能性、服务性或管理性工作,要想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工作顺利进行,平时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起到纽带的作用。一个羞于启齿或懒得动笔、害怕与人打交道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表现欲望,利用创造思维的策略,配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有应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不急于下判断;多作积极的、发展的、鼓励性的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能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把学生比喻成“演员”,把教师比喻成“导演”,这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今教育改革思想。“演员”表演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导演”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导演”的水平。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机智、敬业精神与创造能力等方面。准确且优美清晰的语言,精彩绝妙的知识讲解,亲切、自然的教态,工整、美观的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熟练运用,对学生会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也是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要素之一。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必须掌握教学机智。只要我们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生成问题。处理、应对得好课堂上的偶发情况,对教学能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精神和创造力可以确保教师专业价值与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用性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种独特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要根据企业用人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学,才能使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做到学以致用。要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从主角向配角转换,中职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普遍偏低,都不是很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问灌输,使得学生更加厌烦上语文课。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到语文易学、好懂、实用、有趣,让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其次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去学。 中职语文应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就业打好基础,铺好道路。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发表时间:2018-10-18T09:35:18.14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作者:周国俊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是中职生,也要学好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作者结合教学活动,谈了自己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周国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是中职生,也要学好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作者结合教学活动,谈了自己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有效人生观审美感交际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我们迎来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也在面临着改革。在中职教育中,许多教师和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面对当前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一、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我在上《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述女主人公一头漂亮的长发,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我创设情景假如我们拥有这样一头无比漂亮的头发你会怎样呢,下面的女生都相互微笑着,说那一定当成宝贝。可是我很沮丧的告诉他们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后来卖掉了她这一头漂亮的头发,学生带着对美丽长发的想象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从而发现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爱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三、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语文教材。 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中职院校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中职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配给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五、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中职专业课的教改推进,语文课也要不断革新,除了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以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教学的新模式,在语文课上大胆尝试。例如: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创业培训教学法中,有一个教学法名为“头脑风暴法”。该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美国电力公司在解决高压线路除雪方案的案例。基本的原理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开动大脑,让学生各抒己见,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对于不可思议的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往往不可思议的观点也许就蕴藏着最佳答案。我在讲述中职语文下册苏轼诗词《赤壁赋》一课中,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作者创作思路。根据传统的教法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胸怀大志,壮志未酬的心情。但是学生运用了“头脑风暴法”以后,对苏轼的心路历程有了新的解读。有的学生认为苏轼并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时刻准备再次大展宏图。有的学生认为苏轼虽然没有在仕途得志却找到人生的真谛。这些认识都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中没有的观点,确实非常值得探讨的难得的观点。 语文是一门必修课程,学好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调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组语文课程标准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语文方向) 课程标准

目录 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语文方向) (1) 课程标准 (1)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3)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4) (一)学科核心素养 (4) 1. 语言理解与运用 (4)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4) 3. 审美发现与鉴赏 (5) 4. 文化传承与参与 (5) (二)课程目标 (5) 三、课程结构 (9) (一)课程模块 (9) (二)学时安排 (10) 四、课程内容 (10) 散文专题 (10) 小说专题 (11) 五、课程实施 (13) (一)教学要求 (13) 1.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13) 2. 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13) 3. 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 (14) 4. 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 (15) 5. 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15) 六、教学进度 (17) (一)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17) (二)授课进度表 (18)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堂以自主合作为模式的课堂教学。分别以学生熟悉而喜爱的水果,苹果,香蕉等命名各小组的名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安排了游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应该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是一堂完美而生动的课。 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苹果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香蕉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上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梨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梨组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此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新能力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合作学习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迎合课改,不分析实际随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迷茫于新课程的我,慢慢已经找到了航灯。但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已是春风拂面,但脚下却是荆棘万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讨论: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组员点评: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点,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中职语文教材大纲要求,“要认真贯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不拘泥于仅有的课桌书本式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街道、商场等,让学生在实地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

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际文体运用的现场模拟活动,如请柬的制作、大会发言、旅游景点解说、就业应聘、活动策划的草拟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训内容,由喜欢参与活动进而到为了搞好活动而去想办法、找对策,既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在活动进程中学会如何去接纳和帮助他人,增强了同学问的协作交流意识。 二、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三、结合专业教学,培养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修订稿 )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方框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黑体表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 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的科学(调换词序) 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继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借鉴各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 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学生语文 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 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国语文,(转移到下面“口语交际能力”后)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接上面一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模块)

广州市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模块)[讨论稿]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学分制的课程设置要求,达到既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要适应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的目的,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大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分必修1 和必修2,分别在职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

1.现代文阅读。2.文学作品欣赏。3.文言文阅读。 1.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1)熟练认读常用汉字。(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概括要点,评价内容和形式特点,正确领会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3)初步掌握精读、泛读方法,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4)学会使用常用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多媒体对信息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摘要和分类。(5)培养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诵记名句、名篇的习惯。2.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2)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3.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段、名篇,扩大积累,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2)了解主要文言句式,初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1.常用文体写作:记叙文2.应用文体写作:计划、总结1.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1)正确遣词造句,联句成段,语句简明、连贯、得体。(2)记叙文六要素齐备,选材得当,结构完整。(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书写规范。2.学会写作常用的应用文。(1)学习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2)学习以得当的措辞表达意思,语句简明、连贯、得体。1.普通话语音知识声母辨正、音变2.普通话短文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词及文段。重点解决广州人讲普通话存在的突出问题。1.现代文阅读。2.文学作品欣赏。3.文言文阅读。1.提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技术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然而中职教育的语文课堂却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特别是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的多。反复强调课堂纪律,或施以强硬手段,均收效甚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设计不恰当,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所花的功夫

就要更多一些,对课堂的组织和把控就要研究得更深一些,在课堂教学上要多进行改革与创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的选择与设计。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片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它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图片的播放、视频的插入,将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篇诗歌时,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插入图片与歌曲,制造出一种唯美的康桥景象,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再配上优美的《再别康桥》歌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作者的意境,创设情境地和渲染气氛,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 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不要着急,度与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接受的时间,您也别责怪他,行不行? 他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冲我点点头,说: 雷老师,这孩子啊,以前挺好的,他爸妈非要接他去北京上什么幼儿园,去了北京孩子父母没时间照看他,把他送去全托幼儿园待了两年,然后这孩子就特别害怕老师,害怕学校,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唉,我这老太太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您多费点心吧! 我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大妈像是受到鼓励一样,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连声说麻烦你了。看着老人和孩子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暗自保证,我一定要把这孩子留在班里,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让他开心的上学。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开学的第四天,他奶奶又送他来上学了,看着孩子不安的表情,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情况不会乐观。果然,这次他奶奶和他的反应都更加强烈。他奶奶劝说不成,打算把书包硬放在了班里的空座位上,然后离去,而他好像知道奶奶的做法一样,在我们不注意时就哭着跑出了教室,然后在操场上一直绕着跑道边哭边

跑。记得那天特别热,我和他奶奶站在跑道上怎么呼喊也没用,越是追他,他越是跑得紧,就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圈一圈的跑,只当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内心的发泄。过了一会,孙宇豪可能是哭累了,也跑累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但是还是不说话,用一种无辜的眼神望着他奶奶,有用一直难过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我,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怀疑,有相信,有恳求。 总之,这眼神一瞬间感染了我。我顺势蹲在孩子的面前,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微笑,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孩子的表情平缓了些许,就关切地说: 刚才跑的累不累啊,以后跑步可别跑这么久啦,要是累坏了,奶奶和老师都会心疼的。孩子一听我这么说,原本迷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盯着我,还是不说话。我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邀请他一起去班里休息一下,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情愿,反而像是对我多了一些期待。到班里,我安排他坐在他认识的那个小女孩旁边,那个小女孩叫任俸慧,很懂事,帮他整理好书包坐下,又牵着孙宇豪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孙宇豪这时已经体会到了这个班集体并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面前的老师也不是让他害怕的人,所以露出了对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期的期待。 每天回来都进错教室,带回来的饭盒、书包也全不见了,都要去找他回教室,他的东西也是别人发现了再交回来。这孩子上课不停地动,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下课尖叫大哭,说要找妈妈、找奶奶!午饭要帮他拿饭盒,吃早餐、午饭时都倒洒或掉得满地都是。餐后要手把手教他收拾饭盒,午休前后要教他拿、收被子,放学要教他收拾文具和书包,还要教会他认准教室的大花标志,早上回校不要走错教室,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做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打电话与家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4-06-17T13:57:39.06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6月作者:戎振平 [导读] 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戎振平/河北省临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亦如此,它需要兴趣来激发。那么,如何实践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要想成为未来社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必不可少,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一、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想提高提高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讲堂”为“学堂” 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进行积极思维,其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讲授密度大,学生主动性差,求知欲受到抵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勉强举手者,寥寥无己,即使回答,大多表现为怕羞,表达能力差。教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沉沉闷闷地听,堂堂如是,年年如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其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进行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三、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学习,促进课堂良好开端的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构建开放的生活情趣。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学生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形成抵触情绪。上课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提出中肯的建议,千万不可严加指责,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课间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收集更多的图文声像信息来展现教学内容,更能准确全面地呈现,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亦动亦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识记效果;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应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沉闷、低迷的状态,一扫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阴霆,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