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疾病名称

常见疾病名称

常见疾病名称
常见疾病名称

常见疾病名称

diarrhoea [dai ?'ri ?]

constipation 便秘

enteritis/gastritis [ent ?'raitis]

enterogastritis

hemorrhoids ['hem ?r ?ids]

Surgical removal of hemorrhoids .

痔除手术除去痔的外科手术

high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oglycemia [,haip ?

uglai'si:mi ?]

fasting hypoglycemia

饥饿性低血糖

低血糖:血清中葡萄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的现象,快速口服与静脉注射葡萄糖可减轻病人hyperglycemia [haip ?glai'si:mi ?]

n. 多糖症

Arthritis

RA: rheumatoid arthritis

OA: osteoarthritis[,?sti?uɑ:'θraitis]

[,ɑst?oɑr'θra?t?s]

appendicitis

obesity

TB: tuberculosis [tju:,b?:kju'l?usis]

[tju,b?kj?'los?s]

bronchitis [br??'kaitis]

Bronchitis:Inflammation in the bronchi of the lungs.

bronchitis as well.

支气管炎:肺部支气管的炎症。You have caught a cold and

pneumonia

mumps:[m?mps]腮腺炎

chicken pox水痘

measles ['mi:zlz] n. 麻疹,风疹

hepatitis:[,hep?'taiti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kidney/brain cancer

heart disease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gina英音:[?n'd?ain?]美音:[?n'd?a?n?]【医】咽喉痛;咽峡炎2. 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of effort劳累性心绞痛

coronary artery spasm 冠状动脉痉挛['kɑ:?n?ri] ['sp?zm] spasmodic artery

[sp?z'm?dik] a. 抽筋;发作的

anginal pain

anginal syndrome

dyspnea

英[dis'pni(:)?]美[dis'pni(:)?]

同:[n.]

dyspnoea

gout[gaut]痛风

He has been confined two months by gout.

Drink wine, and have the gout;drink no wine, and have the gout too. tartaric disease[tɑ:'t?rik] adj. 酒石的, 似酒石的, 含有酒石的

nephritis [ne'fraitis]

n. 肾炎

Low back pain= lumbago [英][l?m'be?ɡ??] [美][l?m'bego]

腰痛,腰背痛

chronic low back pain

Yaotong Tablets腰痛片/drugs for treating lumbago腰痛灵

Arthralgia [英][ɑ:'θr?ld??] [美][ɑr'θr?ld??]=joint pain

关节痛

knee pain

膝关节痛

Ankle wrench/treatment

踝部扭伤/治疗

[英][rent?] [美][r?nt?]动词 vt. & vi.

1. 猛拉;猛扭;猛拧to pull or twist something/somebody/yourself suddenly and violently

2. 扭伤(脚踝、肩膀等)to twist and injure a part of your body, especially your ankle or shoulder

3. 使痛苦,使十分难过(尤指以致哭喊出声)to make somebody feel great pain or unhappiness, especially so that they make a sound or cry

名词 n.

1. 扳钳;扳手 a metal tool with a specially shaped end for holding and turning things, including one which can be adjusted to fit objects of different sizes, also called a monkey wrench or an adjustable spanner

2. (离别的)痛苦,难受pain or unhappiness that you feel when you have to leave a person or place that you love

3. 猛扭;猛拉 a sudden and violent twist or pull

suffering from a sprained ankle

踝部扭伤.

I sprain my ankle.

Hyperostosis

[英][,haip?r?s't?usis] [美][,ha?p?rɑ'stos?s]= hyperosteogeny

['haip?,r?sti'?d??ni]

骨增生

osteoporosis [英][,?sti??p?'r??s?s] [美]['ɑst?op?'ros?s]= osteoporsis

骨质疏松

Investigation of Risk Factors with Osteoporsis in Elderly;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危险因素调查

intertrochante

股骨粗隆

Intertrochanteric [,int?tr?k?n'terik]

股骨粗隆间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股骨粗隆部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股骨粗隆间骨折

dementia [英][d?'men??] [美][d?'m?n??]

老年痴呆

senile dementia [英]['si?na?l] [美]['sina?l]

老年痴呆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锁定加压钢板

Lock compression steel plate fixation

screw-rod system

钉棒系统

hyperhidrosis

英[haip?(:)hi'dr?usis]美[haip?(:)hi'dr?usis]

多汗症; 汗分泌过多

polyphagia

英[p?li'feid?i?]美[p?li'feid?i?]

n. 多食症,杂食性

anorexia

1.英[?n?'reksi?]美[?n?'reksi?] a prolonged disorder of eating due to loss of appetite

2. A 17-year-old boy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had abdominal pain, fever, anorexia .,

一例17岁男孩,有胃肠功能不良史,主诉腹痛、发热、食欲减退

gastrointestinal

英[g?str?uin'test?nl]美[g?str?uin'test?nl]

adj.[解]胃与肠的

exophthalmos

英[eks?f'θ?lm?s]美[eks?f'θ?lm?s]

n. 眼球突出[症]

tremor

英['trem?]美['trem?]

1.During the earth tremor a large piece of rock chopped out of the ground

在一阵轻微的地震中,一大块岩石突然从地下露出地面

面瘫病临床路径优选稿

面瘫病临床路径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2017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表证: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 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 (2)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刺治疗: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为法。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选风池、地仓透颊车、翳风、阿是穴,用泻法。电针疏密波3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一疗程。 (2)闪罐:选用小口径火罐,于瘫痪局部或所选穴位为中心处,连续闪罐至皮肤潮红为度。 (3)穴位贴敷:采用我院离子导入法贴敷于患侧颊车、下关、地仓等穴,每日2次,10日一疗程。

临床常见疾病名称英汉对照缩写及简写

临床常见疾病名称英汉对照缩写及简写 Addison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Af:心房颤动 AF:心房扑动 AGN:急性肾小球肾炎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A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zheimer病(AD):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AM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rnold-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阿-卡畸形)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F:急性肾衰竭 AS:强直性脊柱炎 ASD:房间隔缺损 AM:动静脉畸形 Binswanger病(BD):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 Budd-Chiari Syndrome:布加综合征 BPH:良性前列腺增生 CCF:颈动脉海绵窦瘘 CGN:慢性肾小球肾炎 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CIN:慢性间质性肾炎 CKD:慢性肾脏疾病 C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ML: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olles’fracture:柯莱斯骨折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RF:慢性肾衰竭 Crohn病: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 CTD:结缔组织病 DCM:扩张性心肌病 DDH: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M:糖尿病 DN:糖尿病肾病 Good-Pasture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raes病(GD):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Basedow病) Fahr’病: 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 EH: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 FNH:局灶性结节增生

EP:癫痫 HB-GN: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HCC:原发性肝细胞癌 HCM:肥厚性心肌病 HD:霍奇金病 HIE:缺氧缺血性脑病 HL:霍奇金淋巴瘤 HOA:肥大性关节病 IBD:炎症性肠病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JAS: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RA: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Kawasaki病:川崎病或MCLS(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irrizzi Syndrome(MS):米利兹综合征 Mkulicy Syndrome:米古利兹综合征(慢性无痛性腮腺炎) MM:多发性骨髓瘤 MS:多发性硬化 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yamoya disease: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 NF:神经纤维瘤病 NHD: 非霍奇金病 NHL: 非霍奇金淋巴瘤 NS:肾病综合征 OA:骨性关节炎 Paget病:畸形性骨炎 PAM:肺动静脉畸形 Parkinson病(PD):帕金森氏病 PDA:动脉导管未闭 PH:肺动脉高压 P-J综合征:黏膜黑斑-息肉综合征(黑斑息肉病) PsA:银屑病关节炎 PST: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RCC:肾细胞癌 RCM:限制性心肌病 RHD:风湿性心脏病 RS(Reiter综合征):又称反应性关节炎(ReA)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 SCLC:小细胞肺癌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pA:脊柱关节病 SPA: 类风湿性脊椎炎

最新临床常见疾病“一病一品”专科护理

临床常见疾病“一病一品”专科护理 内容简介 丁炎明、王兰主编的《临床常见疾病一病一品专科护理》每个“一病一品”护理均包括护理框架、护理方案和专科护理品牌三部分。针对常见的46种疾病,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并以”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馨送、爱心访”这一贯穿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和随访全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链”为疾病护理实践过程的主线,突出患者角度对护理服务的愿望与体验,同时依据循证护理的步骤,通过**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制定疾病*佳的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方案和专科护理品牌。本书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巩固并*新疾病护理知识的参考,新护士专科疾病护理的培训资料,以及护理管理者管理的依据。 作者简介 丁炎明,女,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其专业领域为普外科、手术室、泌尿外科和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及管理。曾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4年短期在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德国柏林T业大学、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及美国霍普金斯医学中心学习医院管理。2014—2015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学习并毕业。组织并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承担并负责院级课题数十项。负责组织本院护理科研团队申报课题并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以**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获得2008年度《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生物类学科高被引作者前10名;主编40余部护理书籍。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华护理学会第24届、25届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24届、25届造口伤口失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华护理杂志副总编辑;教育部高等学校护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一、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心肌病(由缺血性功能障碍及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力衰竭,广泛心肌纤维化,多次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产生的症状),不包括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 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Bround心脏病学》(陈灏珠译第十版)相关章节。 1临床症状:心绞痛,劳累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可有外周水肿和腹胀等症状。 2体征:查体可见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心界扩大,外周水肿,多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 3辅助检查: ECG: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颤,同时常有ST-T 异常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X线:左室或全心扩大,肺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性肺

水肿或胸膜渗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还可见右室增大和心包积液。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室壁运动障碍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检测到存活的冬眠心肌。 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几乎100%累及前降支),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射血分数下降及二尖瓣反流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 2.除外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疾病名称大全

疾病名称 呼吸内科 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炎、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气胸、疱疹性咽峡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鼾症 消化内科 胃病、慢性胃炎、胃癌、便秘、慢性腹泻、急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物中毒、腹痛、大肠癌、消化性溃疡 神经内科 癫痫、头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偏头痛 内分泌科 糖尿病、甲亢 血液科 白血病、地中海贫血、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缺铁性贫血、贫血 风湿科 红斑狼疮、痛风、强直性脊柱炎 肾内科 尿路感染、慢性肾炎、肾积水、尿道炎、尿毒症、肾囊肿、肾结石、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绞痛 肿瘤科 骨肉瘤、皮肤癌、阴茎癌、膀胱癌、卵巢癌、胆管癌、胰腺癌、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原发性肝癌 妇科 宫外孕、闭经、淋球菌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坐骨疝、先天性无阴道、出血性输卵管炎、卵巢癌、蛲虫性阴道炎、子宫下垂、 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乳腺癌、乳房结核、子宫肌瘤、宫颈癌、附件炎、卵泡囊肿、乳房纤维瘤、子宫内膜增生、痛经、 非淋菌性尿道炎、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子宫破裂、不孕症、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肿瘤、失血性休克、过期妊娠、 盆腔炎、宫颈癌、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乳腺增生、宫颈糜烂、乳腺囊性增生病、外阴痛、产褥感染、

外阴瘙痒、宫颈息肉、卵巢破裂、外阴瘙痒、性交疼痛、乳腺炎、宫外孕、毛滴虫病、外阴湿疹、子宫肌瘤、宫颈腺癌、 子宫内膜炎、细菌性阴道炎、月经不调、过敏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月经不调、崩漏、宫颈炎、麦格综合征、子宫颈平滑肌瘤、 儿科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百日咳、母乳性黄疸、小儿发烧、败血症、奶癣、小儿肺炎、地中海贫血、尿布疹、小儿脑瘫、手足口病、 儿童遗尿症、婴幼儿腹泻、疝气、小儿营养不良、自闭症、小儿多动症、新生儿败血症、小儿厌食症、小儿肺炎、早产儿、 风疹、小儿肥胖症、鹅口疮、麻疹、小儿发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新生儿黄疸、小儿感冒、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哮喘、白血病、性早熟、 产科 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后虚脱、早产、弓形虫病、子宫破裂、流产、产褥期乳腺炎、失血性休克、难产、胎儿先天畸形、妊高征、 胎位异常、破水、新生儿窒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羊膜带综合征、胎盘早剥、 男科 早泄、阳痿、精索静脉曲张、包皮阴茎头炎、精索静脉曲张、阴茎癌、阴茎小、睾丸炎、前列腺癌、阴茎异常勃起、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包茎、包皮龟头炎、遗精、附睾炎、性欲亢进、不射精症、慢性细菌性前列腺、前列腺炎、睾丸扭转、男性不育症、前列腺增生、 包皮过长、少精症、精囊炎、淋病合并症前列腺炎、 皮肤科 湿疹、斑秃、酒渣鼻、脚气、白屑风、麻风病、荨麻疹、冻疮、麻疹、皮肤过敏、耳湿疹、毛囊炎、阴囊湿疹、银屑病、牛痘、白癜风、 红斑狼疮、手足癣、痤疮、红癣、狐臭、带状疱疹、坏疽性脓皮症、牛皮癣、汗疱症、雀斑、花柳病、鸡眼、脚癣、白化病、疥疮、 性病科 尖锐湿疣、艾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病、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潜伏梅毒、 腹股沟肉芽肿、三期梅毒、 肝病 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结核、肝瘟、甲型病毒性肝炎、肝炎、 精神病科 网瘾、癔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躁狂症、性冷淡、性心理障碍、性障碍、失眠、情感障碍、强迫症、性变态、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磨牙、人格障碍、抑郁症、疑病症、自闭症、偏执性精神障碍、

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以及科学性、实用

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以及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8-07-04T15:54:03.2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石金玉樊晓君[导读]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之中,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具有实施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咸安区中医医院湖北咸宁 4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评价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小儿内科患者50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不同护理模式的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小儿内科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后的住院时间(5.01±1.32d)、住院费用(1233.62±300.26元)经数据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住院时间:8.01±1.35d、住院费用:2001.33±300.65元)均更低,且研究组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89.60%),P<0.05,差异显著。结论:建立临床护理路径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之中,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具有实施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关键词: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临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作为横轴,以各种护理措施作为纵轴而制定出来的护理日程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时间相对较早,最早应用的国家是美国,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医院开始陆续应用,已经取得了较为肯定的应用效果。 1. 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择小儿内科患者50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不同护理模式的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 研究组:组内患者250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5.01±2.03)岁;支气管肺炎患者65例、急性支气管患者6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1例、小儿腹泻患者60例。 对照组:组内患者250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5.15±2.16)岁;支气管肺炎患者66例、急性支气管患者6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小儿腹泻患者59例。 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资料指标差异,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依据医院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向患者家长发放健康宣教小册子,张贴治疗中值得注意的事项于医院醒目位置[1]。 研究组:(1)组间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均由科室中的骨干成员担任,对小儿内科常见的病症类型进行护理路径设计,确保护理流程可以得到落实。(2)对小儿内科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目的、意义等相关内容。(3)对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设计,对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结合科室病症特点制定出最适宜的护理路径,将治疗、护理目标详细列在护理路径告知单中,以此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配合。(4)按照护理计划争取患者家属同意,与主治医生共同确定,以此落实护理路径中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护理过程。(5)选定责任护理人员评估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对各种变量因素进行记录和及时反馈,向患者家属进行口头形式的疾病宣教。(6)在实施过中分析患者家属对护理路径中项目的满意度,并分析产生该种结果的原因,不断给予改进意见[2-3]。 1.3观察项目 经数据软件分析组间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数据指标。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版本用SPSS21.0系统分析,文中观察项目: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数据指标涉及计量、计数资料, P<0.05有差异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小儿内科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后的住院时间(5.01±1.32d)、住院费用(1233.62±300.26元)经数据软件分析发现比对照组(住院时间:8.01±1.35d、住院费用:2001.33±300.65元)均更低,且研究组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89.60%),P<0.05,差异显著。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中风病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2012年1月1日中风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一年来,收治中风病临床路径病例75例,其中9例因合并

老年病区常见病临床路径

内四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4、中药辨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PR)、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痰涂片、痰培养及药敏 (4)胸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胸部CT、D-二聚体、B超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素。 2、药物选择: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初始治疗第2-3天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 (3)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 (八)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生命征平稳,可以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3、肺部病灶基本吸收,血常规基本正常 (九)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 1、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2、检查肺部炎症性阴影吸收 3、痰培养阴性 好转标准 1、症状明显减轻 2、体温正常 3、X线胸片检查肺部炎症性阴影部分吸收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用药者; 3、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形状发生改变,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

(整理)常见疾病名称

常见疾病名称Internal Medicine 内科 Acidosis 酸中毒 Adams-Stokes syndrome 亚-斯氏综合症alcoholism, alcoholic intoxication 酒精中毒alkalosis 碱中毒 anaphylaxis 过敏症 anemia 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缺铁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再生障碍性贫血 angiitis 脉管炎 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 arteriosclerosis 动脉硬化 apoplexy 中风 auricular fibrillation 心房纤颤 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房室传导阻滞bronchial asthma 支气管哮喘 bronchitis 支气管炎 bronchiectasis 支气管扩张 bronchopneumonia 支气管肺炎 carcinoma 癌 cardiac arrhythmia 心律紊乱 cardiac failure 心力衰竭

cardiomyopathy 心肌病 cirrhosis 肝硬化 coronary arteri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rohn disease 克罗恩病 Cushing's syndrome 库欣综合症 diabetes 糖尿病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弥散性血管凝血 dysentery 痢疾 enteritis 肠炎 gastric ulcer 胃溃疡 gastritis 胃炎 gout 痛风 hepatitis 肝炎 Hodgkin's disease 霍奇金病 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血脂过多 hyperparathyroidism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hypersplenism 脾功能亢进 hypertension 高血压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亢进 hypoglycemia 低血糖 hypo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减退 infective endocarditis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luenza 流感 leukemia 白血病

骨科常见疾病名称

骨科常见疾病名称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1.锁骨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3.肩关节脱位 4.肱骨外科颈骨折5.肱骨干骨折 6.肱骨髁上骨折7.肘关节脱位 8.前臂双骨折 9.桡骨下端骨折10.手外伤 11.断指再植 12.髋关节脱位13.股骨颈骨折14.股骨转子间骨折15.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 17.髌骨脱位 18.膝关节韧带损伤19.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0.胫骨平台骨折21.胫腓骨骨折

22.踝部骨折 23.踝部扭伤 24.跟腱断裂 25.跟骨骨折 26.跖骨骨折 27.趾骨骨折 28.颞下颌关节脱位29.脊柱骨折 30.脊髓损伤 31.骨盆骨折 32.周围神经损伤33.上肢神经损伤34.下肢神经损伤35.腰肌劳损 36.棘上棘间韧带损伤37.滑囊炎 38.狭窄性腱鞘炎39.腱鞘囊肿 40.肱骨外上髁炎41.肩关节周围炎42.疲劳骨折 43.月骨无菌性坏死

44.髌骨软化症 45.胫骨结节骨软骨病46.股骨头骨软骨病47.椎体骨软骨病48.腕管综合征 49.肘管综合征 50.旋后肌综合征51.梨状肌综合征52.脊柱骨折和脱位53.脊柱椎弓崩裂54.脊椎滑脱 55.椎间盘突出 56.腰扭伤 57.腰背筋膜脂肪疝58.腰肌劳损 59.腰3横突综合征60.臀上皮神经炎61.椎管陈旧性骨折脱位62.椎管畸形 63.硬脊膜囊肿 64.脊柱结核 65.脊柱骨髓炎

66.强直性脊柱炎67.类风湿性关节炎68.软组织纤维质炎69.软组织筋膜炎70.血管炎 71.神经炎 72.蛛网膜炎73.硬膜外感染74.脊髓炎 75.神经根炎76.腰椎骨关节炎77.小关节紊乱78.骨质疏松症79.椎体后缘骨赘80.椎管狭窄81.黄韧带增厚82.脊柱裂 83.先天性脊柱侧弯84.退变性脊柱侧弯85.移行椎 86.水平骶椎87.脊肌瘫痪性侧弯

鼓胀病中医临床路径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 K74+R1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 2 )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中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 案”。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湿阻证 湿热蕴结证 气滞血瘀证 肝脾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 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便常规+潜血 (4)凝血功能 (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8)血糖 (9)心电图 (10)胸部X线片 (11)肝胆脾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H CV-RNA 定量、肝胆脾C T 或M RI 平扫+增强等。 (2)腹腔穿刺术及腹水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行腹腔穿刺术,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行超声腹水定位,并选择腹水常规、生化、腹水细胞培养及病理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2)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临床常见疾病名称英汉对照缩写及简写

临床常见疾病名称英汉 对照缩写及简写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SARS(非典)、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CP(儿童肺炎)、CPHD(慢性肺心病)、CHS(慢性肝炎)、LC(肝硬化)、DLD(药物性肝病)、CP(慢性胆囊炎)、GERD(胃食管反流病)、SU(胃溃疡) 、GU(胃溃疡)、SU(应激性溃疡)DU(十二指肠溃疡)、PU(消化性溃疡)、CU(复合性溃疡)、CSG(慢性浅表性胃炎)、SAP(重症急性胰腺炎)、CHD(冠心病)、AS(动脉粥样硬化)、ICVD(缺血性脑血管疾病)、CHF(充血性心力衰竭)、ACI(急性脑梗死)、CVD(脑血管疾病)、HE(高血压急症)、HL(高脂血症)、BPH(良性前列腺增生症)、AIDS(艾滋病)、CA(尖锐湿疣)、NGH(男性淋病)、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AA(肛周湿疹)、HZ(带状疱疹)、AOPP(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AN(马兜铃酸肾病)、ESRD(终末期肾病)、 DN(糖尿病肾病)、DM(糖尿病)、IR(胰岛素抵抗)、OA(骨关节炎)、RA(类风湿关节炎)、AD(阿尔采末病)、NSCLC(非小细胞肺癌)、CML(慢性髓样白血病)、SLE(系统性红斑狼疮)、CARS(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BS(肠易激综合症)。 临床常见疾病名称英汉对照缩写及简写 Addison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AAN(马兜铃酸肾病) AD(阿尔采末病) Af:心房颤动 AF:心房扑动 AGN:急性肾小球肾炎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A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zheimer病(AD):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AM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rnold-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阿-卡畸形)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F:急性肾衰竭 AS:强直性脊柱炎/动脉粥样硬化 ASD:房间隔缺损 AVM:动静脉畸形 AOPP(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Binswanger病(BD):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

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 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收治常见病种名称

附件1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 基地)收治常见病种名称 一、中医内科 (一)心血管科 中医病种名称:胸痹、心悸、心衰病、眩晕、不寐 西医病种名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二)呼吸科 中医病种名称:感冒、咳嗽、肺热病、哮证、喘证、咯血 西医病种名称: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 (三)消化科 中医病种名称:胃痞、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血证、便秘 西医病种名称: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四)肾病科 中医病种名称:水肿、淋证、血证、癃闭、关格 西医病种名称:尿路感染、膜性肾病、肾微小病变、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衰、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

病肾损害、痛风性肾病 (五)内分泌科 中医病种名称:消渴、瘿证、肥胖症、尿浊、痹症 西医病种名称: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症、糖尿病(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足、肾病、神经病变、代谢综合征等)、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痛风 (六)风湿性科 中医病种名称:尫痹、大偻、痿证、肌痹、干燥病 西医病种名称: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七)血液科 中医病种名称:髓痨、虚痨、紫癜、萎黄、血证 西医病种名称: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急性白血病、急粒、急淋、慢性白血病、 (八)神经内科 中医病种名称:中风、眩晕、头痛、郁证、痫证、颤证、痴呆、痿病、不寐、面瘫 西医病种名称: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面神经性麻痹 二、中医外科 中医病种名称:疔疮、痈、有头疽、瘰疬、脂瘤、筋瘤、脱

最新方案、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中西结合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为肥大性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95年国际0A专题会议提出了0A的最新定义,认为骨性关节炎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软骨下骨三者降解和合成正常偶联失衡的结果。 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2007年版膝关节 OA诊治指南 1、近 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 <2000个/ml; 4、中老年患者≥40岁; 5、晨僵≤30分钟; 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线检查,符合 1 +2条或 1 +3 +5 +6条或 1 +4 +5 +6条,可诊断膝关节 OA。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临床常见证候: 1.风寒湿痹证: (1)行痹:

辨证要点: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较剧,遇寒痛甚,得热痛缓。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 辨证要点:关节酸痛、重着,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2.风湿热痹证: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3.瘀血闭阻证: 辨证要点:关节刺痛且位置固定,甚或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4.肝肾亏虚证: 辨证要点: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屈伸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1)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预防方法、锻炼方法,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机理等。 (2)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受累关节应避免过度负荷,膝关节应避免长久站立、跪位和蹲位。可利用手杖、步行器等协助活动,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肌肉的协调运动和肌力的增强可减轻关节的疼痛症状。因此应注意告知患者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性锻炼,并示范锻炼动作,以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3)牵引制动:适用于伴有滑膜炎的急性期患者。 2、物理治疗:超短波、微波、红外线、中频电等。 3、药物治疗: (1)消炎镇痛药或其与阿片类复方制剂,常用双氯芬酸钠、醋氯芬酸、塞来昔布、氨芬双氢可待因片。 (2)中草药或其他中成药内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湿痹证:

骨科常见疾病名称

1.锁骨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 3.肩关节脱位 4.肱骨外科颈骨折 5.肱骨干骨折 6.肱骨髁上骨折 7.肘关节脱位 8.前臂双骨折 9.桡骨下端骨折 10.手外伤 11.断指再植 12.髋关节脱位 13.股骨颈骨折 14.股骨转子间骨折 15.股骨干骨折 16.髌骨骨折 17.髌骨脱位 18.膝关节韧带损伤 19.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0.胫骨平台骨折 21.胫腓骨骨折 22.踝部骨折 23.踝部扭伤 24.跟腱断裂 25.跟骨骨折 26.跖骨骨折 27.趾骨骨折 28.颞下颌关节脱位 29.脊柱骨折

30.脊髓损伤 31.骨盆骨折 32.周围神经损伤 33.上肢神经损伤 34.下肢神经损伤 35.腰肌劳损 36.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37.滑囊炎 38.狭窄性腱鞘炎 39.腱鞘囊肿 40.肱骨外上髁炎 41.肩关节周围炎 42.疲劳骨折 43.月骨无菌性坏死 44.髌骨软化症 45.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46.股骨头骨软骨病 47.椎体骨软骨病 48.腕管综合征 49.肘管综合征 50.旋后肌综合征 51.梨状肌综合征 52.脊柱骨折和脱位 53.脊柱椎弓崩裂 54.脊椎滑脱 55.椎间盘突出 56.腰扭伤 57.腰背筋膜脂肪疝 58.腰肌劳损

59.腰3横突综合征 60.臀上皮神经炎 61.椎管陈旧性骨折脱位 62.椎管畸形 63.硬脊膜囊肿 64.脊柱结核 65.脊柱骨髓炎 66.强直性脊柱炎 67.类风湿性关节炎 68.软组织纤维质炎 69.软组织筋膜炎 70.血管炎 71.神经炎 72.蛛网膜炎 73.硬膜外感染 74.脊髓炎 75.神经根炎 76.腰椎骨关节炎 77.小关节紊乱 78.骨质疏松症 79.椎体后缘骨赘 80.椎管狭窄 81.黄韧带增厚 82.脊柱裂 83.先天性脊柱侧弯 84.退变性脊柱侧弯 85.移行椎 86.水平骶椎 87.脊肌瘫痪性侧弯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①风寒痹阻证 ②血瘀气滞证 ③痰湿阻络证 ④肝肾不足证 ⑤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