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综述

免疫学综述

免疫学综述
免疫学综述

炎症与肿瘤

摘要:炎症是一种会打乱组织内稳态的基本的固有免疫反应。慢性炎症过程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各个阶段。在本文中,我们罗列了受炎症影响的调节肿瘤生长和肿瘤拮抗作用的细胞和分子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讨论癌症的发展和炎症过程之间的相互串扰。

关键词:炎症;免疫;肿瘤

Abstract

Inflammation is a basic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which can disrupt organization homeostasis. Chronic inflammatory process affects all stages of tumor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In this review, we outline the majo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hways of the regulate the 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tumor antagonism affected by inflammation , while we discuss the crosstalk betwee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Keywords: inflammation; immunity; tumor

所有癌症中只有小于10%是由种系突变引起的,其余的则通过体细胞突变和环境因素引起。在许多情况下,肿瘤的发展与慢性感染,饮食因素,肥胖,吸入污染物,吸烟或自身免疫有关[1]。这些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症状就是慢性炎症,这是对组织稳态的损失的保护性反应的异常延长的形式[2]。同样地,癌症的发展可在许多情况下,被视为组织修复和生长反应失调形式。因此,炎症和肿瘤的进程可能是发展成异常的“伤口不愈合”[3]。炎症和肿瘤生长的关系是由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啸在十九世纪的第一个观察到的[4]。魏尔啸所描述的第一个证据就是肿瘤的白细胞浸润,而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癌症的一个标志[5]。这些白细胞浸润最初被认为仅仅是表现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而已,但现在却很清楚的知道白细胞浸润可以发挥肿瘤抑制和肿瘤促进这两种作用,以及潜在的机制正开始被揭示。由于多种炎症会引起癌症易感性,炎症是引起肿瘤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接受。的确,世界范围内高达20%的癌症都与微生物感染有关[6]。虽然感染期间驱动炎症的组织和分子信号可能和被其他因素如肥胖,有毒吸入剂和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时的不同。近年来,有关炎症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就以参与肿瘤细胞和炎症介质之

间的串扰的主要分子和细胞通路、新兴的炎症诱发癌变机制、参与炎症驱动早期肿瘤的细胞和分子途径得综述如下。

1.炎症

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急性)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它有三个主要功能:(1)是促进效应细胞的迁移,增强固有免疫第一道防线的应答;(2)可以促进局部凝血,防止感染;(3)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因此可以说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1.1炎症因子

当生物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一些特定的细胞因子就会活化自身的环氧酶/环氧化酵素(cyclooxygenase,简写为COX),其中包括COX-1及COX-2两大类。COX

会使花生四烯酸大量转变为PGE2和PGF2α等前列腺素。最近发现,COX-2在大多数正常组织都未能找到。它是一个诱导酶,功能为活化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遍布于炎症组织。多在癌症部位找到,相信与免疫障碍有关。发炎部位产生热,是因为血管扩张素或称组织胺被释出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造成的。有一些细胞释出名为IL-17的炎性细胞因子(Interleukin-1alpha),或旧称白细胞介素(Inflammatory cytokines)等物质。他们负责联络白血球、活化特定的白血球白三烯来抵挡致敏原[7-8]。细胞因子还包括趋化因子,会启动细胞趋化机制以及干扰素(具抗病毒效果),中止宿主细胞进行蛋白质的合成[9]。生长因子与细胞毒性分子也可能被释出,进行组织的疗愈[10]。

1.2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以上。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或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较轻并持续时间较长,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如结核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炎症时,局部病变多以增生改变为主,变质和渗出较轻;炎细胞浸润多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主。根据形态学特点,慢性炎症可分为非特异性慢性炎和肉芽肿性炎两大类。

2.炎症对肿瘤的影响

2.1炎症促进癌症

癌变是肿瘤发展为癌症的重要过程,是多细胞内在和细胞外部相互影响产生的过程,其中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性,增殖异常,基质环境的重组和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状态之间异常分化。炎症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能够满足肿瘤发生所需要的大多数或全部的主要细胞和分子[11]。虽然由炎性细胞促进致瘤性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我们将在最近研究进展和目前对肿瘤发生过程的认识基础上探讨炎症诱发癌症的主要机械原理,并特别注意早期肿瘤的发展。

2.2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信号

癌的生长导致组织结构稳态的混乱。组织能传递增殖,调节体内平衡和存活信号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由可溶性生长因子和它们的受体的控制)。癌细胞通过几个常见的散发生长因子信号:(1)改变细胞内吞作用和受体循环;(2)抑制降低生长的负反馈机制;(3)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下游的增殖通路[12-17]。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相互结合,大量聚集在一起,是几个主要的细胞内信号级联传导输入信号,它诱导细胞增殖和存活,以及细胞分化,粘附,迁移和代谢[18]。在这些途径中,信号转导和转录(STAT)家族成员的活化剂的活化,特别是STAT3的,常常与在多种组织中肿瘤的发生相关,并且经常被联想到与胃癌,结肠癌,肝癌,肺癌和胰腺癌的炎性过程有关[19-24]。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骨髓细胞产生的,它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早期肿瘤发生中使STA T3活化,而STA T3加强体内恶变前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关键[20-25]。机制途径:STAT3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D2和细胞周期蛋白B,以及作为原癌基因MYC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其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和BCL2样1(BCL2L1;其编码BCL-XL),增加细胞存活[20,24,25]。而在一个模型中的CAC,上皮细胞的某些因子可以特异性抑制NF-κB激酶β(IKKβ)从而使的NF-κB激酶β(IKKβ)失活降低的CAC发生率,而缺失IKBKB (其编码IKKβ)在骨髓细胞中可以减少肿瘤大小[26]。再次,由渗透结肠黏膜固有层及粘膜下网的白细胞产生的TNF后来被证明可以调解CAC发生和发展[27]。更进一步的发现NF-κB活化可以促进在转化细胞本身致瘤自分泌信号的分泌。具体的讲,RAS的致癌效果要在角质形成细胞中建立通过的IL-1α,IL-1R和髓样分化初级应答88(MYD88)的自分泌循环,导致NF-κB活化[28]。发现CAC发展还需要MYD88调节结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这提供了炎症过程中NF-κB的内在和外在致癌作用的可能联系[29]。Toll样受体2(TLR2)在胃肿瘤发生中使STA T3的活化的作用是对上述

想法的进一步支持[30]。

2.3基因组不稳定

致炎物质持续的作用,极易导致炎症的持续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造成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进而使微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活性介质。如浸润的炎性细胞释放大量的活性氧簇(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以及活性氮中间体( reactive nitrogeninter mediates,RNI) ,它们可以引起DNA 的损坏以及基因组的不稳定,最典型的例子是这些产物可以引起p53基因突变,此外,还可以引起错配修复酶( mismatch repair enzymes) 的失活[31],进而引起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的过表达,最终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炎症反应中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前列腺素类物质同样可以诱发基因的突变,如TNF-α作用于上皮细胞可以促进其自身ROS的产生。TGF-β可以通过核因子( 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诱导胞嘧啶脱氨酶(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的产生[32],在许多肿瘤,尤其是胃癌和肝癌中,AID的表达均异常升高[33],它可以引起基因的不稳定,诱导突变的产生。细胞因子的另一作用是可以引起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加速肿瘤的形成[34]。大多数情况下,单一的突变尚不足以诱发肿瘤,多数肿瘤的产生需要4-5个突变[35],并且这些突变需要稳定地遗传给子代细胞。目前普遍认为,炎性微环境增加了细胞的突变率并且为突变细胞生长提供了可能,这些突变细胞相比于正常细胞往往具有较强的存活和生长优势,这正是肿瘤发生十分关键性的第一步。

2.3诱导侵袭和转移

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炎性细胞因子是调控的直接参与者。TNF-α、IL-1β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能是其上调了肿瘤细胞表面趋化因子的表达[36]。敲除编码这些细胞因子的mRNA,可以有效地减少CXCR4和CXCL12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减少血管生成。再如TNF-α可以上调卵巢癌细胞表达CXCR4,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EMT[37]。另外,TNF-α可以通过增加Snail 的稳定性进而减少E-钙黏蛋白表达,促进EMT[38]。IKK-α能明显抑制NF-κB信号通路,在治疗肿瘤转移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前景[39]。TGF-β可由肿瘤细胞和炎性细胞分泌,与EMT 密切相关。TGF-β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趋化因子CXCL12 /CXCR4 和CXCL5 /CXCR2的表达,临床上其过量的表达往往是转移起始的提示[40]。但是当TGF-β作为炎症的负调控因子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在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其所呈现的相反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IL-1、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可以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降解胞外基质,为肿瘤细胞的运动铺平道路,进而促进其转移[41]。

3.小结

1.炎症与癌症的发展有因果关系,通过涉及遗传毒性,异常组织修复,增殖反应,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2.主要炎症通路即参与炎症诱发癌变提高转录因子的信号传导水平和激活转录因子3(STAT3)和核因子-κB(NF-κB)。

3.炎症因子对癌症的发生、增殖、存活和转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展望

近期有研究表明癌症也炎症相关性机制出现了新的可能性:即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的个体之间的异变,可能与炎症相关癌症在不同的炎性疾病和相同的炎症的个体之间表现相当大程度的可变性有关。事实上,近期共生微生物成分已被证实与炎症和癌症发展有关[42]。首个微生物参与癌症发展已经被确定了;这可能只是炎症和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 Xu, J. & Ward, E. Cancer statistics, 2010. CA Cancer J. Clin. 60, 277–300 (2010).

2. Medzhitov, R. Origin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of inflammation. Nature 454, 428–435 (2008).

3. Dvorak, H. F. Tumors: wounds that do not he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umor stroma gene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N. Engl. J. Med. 315, 1650–1659 (1986).

4. Virchow, R. An address on the value of pathological experiments. Br. Med. J. 2, 198–203 (1881).

5. Hanahan, D. & Weinberg, R. A.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 144, 646–674 (2011).

6. Kuper, H., Adami, H. O. & Trichopoulos, D. Infections as a major preventable cause of human cancer. J. Intern. Med. 248, 171–183 (2000).

7. Miller, SB. Prostaglandins in Health and Disease: An Overview.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06, 36 (1): 37–49. PMID 16887467.

8. Ogawa Y, Calhoun WJ. The role of leukotrienes in airway inflammat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 118 (4): 789–98. PMID 17030228.

9. Le Y, Zhou Y, Iribarren P, Wang J. Chem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their manifold roles in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Cell Mol Immunol. 2004,1 (2): 95–104. PMID 16212895.

10. Martin P, Leibovich S. Inflammatory cells during wound repair: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rends Cell Biol. 2005, 15 (11): 599–607. PMID 16202600.

11. Goodwin, A. C. et al. Polyamine catabolism contributes to 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induced colon tumorigene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8, 15354–15359 (2011).

12. Abdulamir, A. S., Hafidh, R. R. & Abu Bakar, F. The association of streptococcus bovis/gallolyticus with colorectal tumors: the natur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its etiological role. J. Exp. Clin. Cancer Res. 30, 11 (2011).

13. Arthur, J. C. et al.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argets cancer-inducing activity of the microbiota. Science 338, 120–123 (2012).

14. Amit, I. et al. A module of 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ors defines growth factor signaling. Nature Genet. 39, 503–512 (2007).

15. Mosesson, Y., Mills, G. B. & Yarden, Y. Derailed endocytosis: an emerging feature of cancer. Nature Rev. Cancer 8, 835–850 (2008).

16. Wilson, T. R. et al. Widespread potential for growth-factor-driven resistance to anticancer kinase inhibitors. Nature 487, 505–509 (2012).

17. Straussman, R. et al.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elicits innate resistance to RAF inhibitors through HGF secretion. Nature 487, 500–504 (2012).

18. Prahallad, A. et al. Unresponsiveness of colon cancer to BRAF(V600E) inhibition through feedback activation of EGFR. Nature 483, 100–103 (2012).

19. Casaletto, J. B. & McClatchey, A. I. Spatial regulation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 Nature Rev. Cancer 12, 387–400 (2012).

20. Fukuda, A. et al. Stat3 and MMP7 contribute to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Cancer Cell 19, 441–455 (2011).

21. Lesina, M. et al. Stat3/Socs3 activation by IL-6 transsignaling promotes progression of 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develop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Cancer Cell 19, 456–469 (2011). 19. Bollrath, J. et al. gp130-mediated Stat3 activation in enterocytes regulates cell survival and cell-cycle progression during colitis-associated tumorigenesis. Cancer Cell 15, 91–102 (2009).

22. Grivennikov, S. et al. IL-6 and Stat3 are required for survival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development of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Cancer Cell 15, 103–113 (2009).

23. Bronte-Tinkew, D. M.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activates th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pathway in vitro and in vivo. Cancer Res. 69, 632–639 (2009).

24. Gao, S. P. et al. Mutations in the EGFR kinase domain mediate STAT3 activation via IL-6 production i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s. J. Clin. Invest. 117, 3846–3856 (2007).

25. Waldner, M. J., Foersch, S. & Neurath, M. F. Interleukin-6 ——a key regulator of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ment. Int. J. Biol. Sci. 8, 1248–1253 (2012).

26. Greten, F. R. et al. IKKβlinks inflammation and tumorigenesis in a mouse model of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Cell 118, 285–296 (2004).

27. Popivanova, B. K. et al. Blocking TNF-αin mice reduces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colitis. J. Clin. Invest. 118, 560–570 (2008).

28. Cataisson, C. et al. IL-1R-MyD88 signaling in keratinocyte transfor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J. Exp. Med. 209, 1689–1702 (2012).

29. Schiechl, G. et al. Tumor development in murine ulcerative colitis depends on MyD88 signaling of colonic F4/80+CD11bhighGr1low macrophages. J. Clin. Invest. 121, 1692–1708 (2011).

30. Tye, H. et al. STAT3-driven upregulation of TLR2 promotes gastric tumorigenesis independent of tumor inflammation. Cancer Cell 22, 466–478 (2012).

31. Mills, K. D., Ferguson, D. O. & Alt, F. W. The role of DNA breaks in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tumorigenesis. Immunol. Rev. 194, 77–95 (2003).

32. Takai, A. et al. A novel mouse model of hepatocarcinogenesis triggered by AID causing deleterious p53 mutations. Oncogene 28, 469–478 (2009).

33. Okazaki, I. M., Kotani, A. & Honjo, T. Role of AID in tumorigenesis. Adv. Immunol. 94, 245–273 (2007).

34. Endo, Y. et al.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links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s. Gastroenterology 135, 889–898 (2008).

35. Komori, J. et al.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links bile duct inflammation to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Hepatology 47, 888–896 (2008).

36. Wyckoff, J. B. et al.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macrophage-assisted tumor cell intravasation in mammary tumors. Cancer Res. 67, 2649–2656 (2007).

37. Grivennikov, S. I., Kuprash, D. V., Liu, Z. G. & Nedospasov, S. A. Intracellular signals and events activated by cytokines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From simple paradigms to complex mechanisms. Int. Rev. Cytol. 252, 129–161 (2006).

38. Nguyen, D. X., Bos, P. D. & Massague, J. Metastasis: from dissemination to organ-specific colonization. Nature Rev. Cancer 9, 274–284 (2009).

39. McDonald, B. et al.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creases cancer cell adhesion to hepatic sinusoids by neutrophil mediated mechanisms. Int. J. Cancer 125, 1298–1305 (2009).

40. Chen, J. et al. CCL18 fro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PITPNM3. Cancer Cell 19, 541–555 (2011).

41. Qian, B. Z. et al. CCL2 recruits inflammatory monocytes to facilitate breast-tumour metastasis. Nature 475, 222–225 (2011).

42. Grivennikov, S. I. et al. Adenoma-linked barrier defects and microbial products drive IL-23/ IL-17-mediated tumour growth. Nature 491, 254–258 (2012).

《医学免疫学》word版

《医学免疫学》总结 第一章 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 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3.固有性免疫应答:固有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其特点:(1)无特异性,作用广泛;(2)先天具备;(3)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记忆性;(4)可稳定遗传;(5)同一物种的正常个体间差异不大。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也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4适应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是指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过程,故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其特点(1)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该过程称为被动免疫)。(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终止。 5免疫的功能

程中具有重要的递呈抗原肽及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和杀 菌功能,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可自发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 胞,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7.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的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循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间的反复循环称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途径(淋巴结):淋巴细胞随血流→淋巴结深皮质区→穿过 HEV→进入淋 巴组织内→移向髓窦→经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血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途径(脾):脾动脉→白髓区→脾索→脾窦→脾静脉→血循→脾动脉。●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①.使淋巴细胞分布更合理,淋巴组织可从循环池补充新淋巴细胞 ②.增加了淋巴细胞与抗原和APC接触机会 ③.增强了免疫应答反应 ④使机体免疫器官和组织形成有机整体 8.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 BCR结合,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力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是: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也称抗原性(antigenicity) :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也称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即通常所称的抗原。●半抗原(hapten)/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载体(Carrier):

分子遗传学综述作业

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姓名:学号:学院:医学院 [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5岁之前的儿童。Rb由位于13q14.1-q14.2RB1区Rb1基因突变引起,其发生率约为1:15000,在新生儿中约为1:20000,我国每年新发患儿数在1100-1500例左右。临床上Rb以白瞳症、斜视、青光眼、眼眶蜂窝织炎、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等为特征;临床治疗Rb以眼球摘除术、化学疗法、温热疗法、放射疗法和基因疗法为主。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Rb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以下综述。[关键词]Rb;Rb1;临床特征;发病机理;检测;治疗 1概述 1.1分类与研究现状 Rb通常按3种不同的方式:家族性或散发性、单侧或双侧、遗传性或非遗传性进行分类[1]。临床上我们倾向于使用前两种分类法[2]。因此,Rb临床病例可分别归类为单侧散发性、双侧散发性、单侧家族性及双侧家族性。 Rb患者中,约60%的患者为单侧,平均诊断年龄为24个月。单侧患者的RB肿瘤通常为单病灶,少数为多灶性肿瘤(单侧多发性Rb)。大多数人的单侧Rb无家族史,肿瘤较大,有时不能确定是否是一个单一的肿瘤。约40%的患者有双侧RB,平均诊断年龄为15个月。初步诊断时,两只眼睛均受累。双侧Rb患者表现为多肿瘤灶,有些孩子最初诊断为单侧RB也可发展为双侧RB。极少数情况下,双侧Rb和松果体母细胞瘤同时发生称为三侧Rb,且通常致死。 发生Rb后,其他特异性的眼外原发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统称为继发性肿瘤)。大部分的继发性肿瘤为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大多数为肉瘤和横纹肌肉瘤)或黑色素瘤[3]。这些肿瘤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出现。在接受外放射治疗的RB患者中,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会增加50%[4]。即使没有暴露于高剂量的放疗的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幸存者一生发展的迟发性癌的风险也会增加[5]。 我国Rb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眼科学重点探索的研究课题之一,近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仅Rb研究课题就有11项。其研究不仅从染色体和分子水平证明了Rb基因的异常[6],建立了多个Rb瘤细胞系[7],制备Rb单克隆抗体和开展了Rb的免疫导向和基因治疗等实验性研究[8];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形成了多个以Rb为研究的团队,近20年国内各期刊发表的Rb有关文章共531篇,其中临床研究314篇(59.31%),基础研究217篇(40.87%),其内容广泛且有深度 1.2临床特征 Rb是一种通常发生于小于5岁的儿童的视网膜的恶性肿瘤。RB来源于具有癌症突变倾向的细胞,这些细胞均含有RB1基因的重复序列。Rb呈单灶或多灶分布,大约60%患者的RB1基因来源于单系,平均诊断年龄为24个月;另外40%患者的RB1基因来源于双系,平均诊断年龄为15个月。遗传性的RB是一种常染色体RB易感疾病,患有遗传性的RB个体患其它非眼部的肿瘤的风险也会增加。 1.3临床描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最常见的症状是一种白色瞳孔反射(白瞳症)。斜视是第二个最常见的症状,可能伴随或之前的白瞳症。不正常的症状还包括青光眼、眼眶蜂窝织炎、葡

基础免疫学原理

得分阅卷人免疫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PRR: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MR,SR, TLR。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和胸腺。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6分) 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⑴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范文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1/ 6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 3(PTX3)、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 7A(Sema7A)、免疫球蛋白 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 IL-34、IL-35 等。 这些指标可能与RA 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 RA 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 最新的 2010 年RA 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 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 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 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蛋白类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HDL 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 既往许多研究表明 SA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升高,尤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时,SSA 在RA 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CRP、血沉呈正相关[2]。 研究表明,SSA 在RA 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38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B 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3]。 还有研究显示,SAA 比 CRP 更能反映RA 的疾病活动度[4]。 提示 SAA 可能是与RA 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 1.2 正五聚蛋白 3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 PTX3)在 1992 年被发现,它含 381 个氨基酸,属于正五聚蛋白超家庭。 PTX3 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以外的多种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以备用形式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当出现组织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等炎性反应时才释放出来,发挥其组织修复及重构作用[5-6]。 因其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小血管的血管炎等疾病中呈高表达[7]。 3/ 6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09生本一班徐意媚2009574111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的育种实践,于1910年进入现代遗传学阶段,并依次经历个体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时期、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目前遗传学在医学、农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表遗传学在肿瘤的治疗方面。21世纪将是遗传学迅猛发展的世纪,在经济、微生物、工业、制造业等许多领域都将有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遗传学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1 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1.1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写于公元60年左右的《论农作物》和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均记载了嫁接技术,后者还特别记载了果树的嫁接,树苗的繁殖,家禽、家畜的阉割等技术。[1] 1.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期间 许多人都无法阐明亲代与子代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直到18世纪下半叶之后,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界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拉马克通过长颈鹿的颈、家鸡的翅膀等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行了五年的考察工作,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关系,终于在1859年发表著作《物种起源》,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再到高级逐渐进化的。除此之外,达尔文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并提出了“泛生论”假说,但至今未获得科学的证实。 1.3 新达尔文主义 以魏斯曼(Weismann A.,1834-1914) 为代表的等人支持达尔文选择理论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等人提出种质连续论,认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他们还通过对老鼠22代的割尾巴试验,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明确地区分种质和体质,认为种质可以影响体质,而体质不能影响种质,在理论上为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2.现代遗传学的发展阶段

分子免疫学-复习总结

一、绪论 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免疫功能: 1免疫防御: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 中和毒素的能力。过高: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2免疫稳定: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的自身细胞,维持体内生理平衡。异常: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发现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细胞癌变。异常:肿瘤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免疫细胞产生的场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黏膜伴随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或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适应性(特异性)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 固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Mφ、NK 、B1、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免疫分子:膜型分子(结合在细胞膜上):TCR、BCR、CD分子、MHC分子 分泌型分子(存在于体液中): Ig分子、补体分子、细胞因子 二、免疫球蛋白 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 分泌型:血清抗体膜型: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将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出现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活性的球蛋白--- 抗体Ab。抗体是Ig,而Ig并非都是抗体。 命名:H链:分五类δ、μ、γ、ε、α链IgD 、IgM、IgG、IgE、IgA L链:分两型κ型和λ型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HVR)可变区中某些区域的aa组成和排列特别易变化或具更高的变易性。 CDR(互补决定区):Ig的抗原结合部位和抗原表位互补结合部位,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aa,富有弹性,可自由折叠 意义:能使V区与不同距离的抗原结合补体结合位点易于暴露 功能区作用:VL、VH:抗原结合部位HVR(CDR)与抗原表位结合CH1、CL:遗传标志所在 IgG-- CH2:补体结合位点,通过胎盘部位CH3:与各种组织表面IgG Fc受体(FcγR)结合部位 IgM:CH3 :补体结合位点 IgE:CH2、CH3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FcεR)结合部位 J链(Joining Chain):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Ig单体作用SIgA:二聚体IgM:五聚体 分泌片SP(Secretory Piece):是SIgA上的一个辅助成分。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到黏膜细胞表面作用:具抵抗外分比液中蛋白水解酶的降解作用,稳定SIgA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1特异性结合抗原:2活化补体:IgM,IgG1,IgG2,IgG3-------经典途径;凝聚的IgA,IgG4,IgE --------旁路途径3结合Fc受体(1,介导I型超敏反应2,调理吞噬作用3,发挥ADCC作用):Ig + Ag Ig的Fc 段活化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4通过胎盘 抗体恒定区的异质性:Ig 类型[类:IgG、IgM 、IgA、IgD、IgE 亚类:IgA:IgA1、IgA2(α1、α2)] 抗体异质性产生因素:外源性--Ig 多样性(自然界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诱导机体产生多种不同的特异性抗体,同一种抗原(表位)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相同、类型不同的抗体) 内源性--Ig 血清型( Ig具有双重性:1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特性;2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抗原特性。 血清型类型:同种型: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存在于Ig 的C区同种异型:存在于同种不同个体中的抗体分子也具有免疫原性,称为同种异型。是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存在于Ig 的C区或V区 独特型: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其免疫原性亦不尽相同,称为独特型,主要由于其CDR区的氨基酸序列的不同,是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Ig基因多样性形成机制: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V-51,D-30,J-6)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3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Ig主要由脾、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内的桨细胞所产生。重链和轻链分别合成,然后装配。 Ig的合成过程:转录、mRNA剪切、合成重链和轻链;在粗面内织网装配四肽链;转运、加糖基、分泌胞外。 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最初只合成IgM,后合成IgG。

免疫学实验整理

免疫学实验整理 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 (一)凝集试验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二)吞噬试验(示教) 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 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 名解: 1.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等)及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研究对象的实验过程。如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吞噬十堰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等。 2.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这种载体与免疫无关),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5.协同凝集实验(coagglutination):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结合而不影响其Fab段功能的特性,将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吸附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的凝集反应即为协同凝集试验。 6.滴度(titer)、效价:The maximum dilution that gives obviously visible agglutination (++) is called the titer. 实验及注意点: 1、检测抗原抗体的基本原则: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已知抗体(抗原) 检测未知抗原(抗体),有现象则说明有相应抗原,无现象则无相应抗原。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作者:陆静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 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门具有显著应用性质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内容及范围都非常广泛,与免疫类型疾病病发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免疫学基础检测知识、实际应用、操作技巧等都存在密切联系。目前我国临床免疫学检验已经被纳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在临床检验诊断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阐述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应用现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与现状;研究 我国第一本包涵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在经过漫长的20年时间才逐渐获得该领域专家及研究者的一致认同[1]。免疫学检验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学科的发展能够对生命与医学等其他学科产生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寻觅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涉及内容逐渐延伸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频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此也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地位[2-3]。 1.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现及组建时间已经有一百多年时间,形成于一系列抗细菌感染实验研究中,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期间有一些学者针对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进行研究,发现两者血清里都存在具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另外还存在促进这些结合病原体形成的物质,学者将这些结核病物质统一定义抗体,具备推动形成抗体的物质则定义为抗原[4]。1896年 A.Sicad与G.Widal收集获取伤寒患者血清,并通过实验使其与伤寒杆菌相互反应,最终经由两者产生特异性凝集现象来诊断患者伤寒情况,自此开辟了免疫学和医学检验相互结合应用的先例。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Ehrlich发表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俄国动物学家Metchnikoff发表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两方各有拥护者导致免疫机制长期处于争论中。直到20世纪初期调理素被Wright发现后,证实如果有体液因素,血清里吞噬细胞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获得明显提升,进而表现出这两种免疫因素潜在的密切联系,即相辅相成机制[5-6]。自此,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与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之间的矛盾迅速化解,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免疫机制。 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7]。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以上

分子遗传学综述

分子遗传学综述 【摘要】: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学科。经典遗传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医学分子遗传学发展内容研究方法 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地说,分子遗传学是研究分子水平描述的遗传体系或其组分的情形。狭义地说,它是研究遗传机理的分子基础以及受遗传物质控制的代谢过程。从分子水平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在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确认后迅速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随着对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人们能够从主要生命物质结构的分予层次上得以合理地解释基因复制的机理、信息传递的途径、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运动形态,从而使整个遗传学的研究由形态描述、逻辑推理为主,转变为以物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为分析着眼点的新的发展阶段。分子遗传学的目的在于阐明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机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基因的本质、表达、传递及其调节机制,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核外遗传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核质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从分子层次为探索生物发育、分化和进化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说明和实验手段.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遗传工程是分子遗传学的应用。

一、发展简史 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 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关于基因突变方面,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以微生物为材料广泛开展突变机制研究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以后才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碱基置换理论便是在T4噬菌体的诱变研究中提出的,它的根据便是DNA复制中的碱基配对原理。 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根据对粗糙脉孢菌的营养缺陷型的研究,在4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它沟通了遗传学中对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学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 按照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中心问题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究竟以什么形式储存在DNA分子结构中,这些信息又通过什么过程从DNA向蛋白质分子转移.前一问题是

免疫学文献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姓名: 苗森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 13级研究生 学号: 1340020241 指导教师: 王子荣 2013年4月20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指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等优点,在食品的安全检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检测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测定新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对食品安全相关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关键词: 免疫学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应用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Safety Testing Abstract:The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refers to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ntigen and antibody binding reac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echnology. With high sensitivity, high specificity, detection of low cost, safe, reliable, and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and quick, in food safety testing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is main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enzyme immune detection technology, ria technology, immune colloidal gold test technology,he 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ology, the new technology of immunoassay in food safety testing.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of food safety related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ey words: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Food safety testing; Applica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在食品中检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00030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学分:2.5学分 总学时:45学时 理论学时:27学时 实验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 使用教材: 1.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高劲松、吴高莉. 病原生物免疫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参考教材: 1.曹雪涛、何维.医学免疫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郝素珍.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司传平、丁剑冰.医学免疫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4. 4.柳忠辉、吴雄文.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防御系统——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免疫学从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等不同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抗原的特性;及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的机制与规律。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病理学和临床疾病免疫学。免疫病理学主要研究在疾病条件下,免疫系统的变化及对抗原应答的规律。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原理,以及免疫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操作。 医学免疫学还广泛渗入到医学各个领域,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成为指导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免疫学概论

Prader_Willi_Angelman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基因诊断

#综述# Prader2Willi/Angelman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 研究进展及其基因诊断 傅俊江李麓芸 Prader2Willi综合征(P rader2Willi syn2 drome,P WS)和Angelman综合征(Angel2 man syndr ome,AS)是两种临床上明显不同的神经遗传性疾病。PWS (MIM176270)的特点为:胎动减少,肥胖,婴儿期肌张力减退,智力障碍,身材短小,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性腺机能减退和手足异常。AS(MIM105830)的特点是严重运动、智力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和以巨大下颌及张口吐舌为特征的特殊面容。Bower和Jeav2 ons于1967年创造了名为愉快木偶综合征(AS)的疾病,称/安琪儿0(Angelman)。PWS和AS均为染色体15q11213缺陷,其发病率约为1/15000。现对PWS、AS的分子缺陷类别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其基因诊断综述如下。 1PWS和AS的分子缺陷类别 1.1缺失约70%的PWS及AS患者均发现有染色体15q11213的缺失。P WS为父源染色体15q11213的缺失、母源基因不表达,而AS为其母源染色体15q11213的缺失、父源基因不表达。 1.2单亲二体(uniparental disomy,UPD) P WS和AS患者的两条15号染色体均正常,但PWS患者的两条15号染色体均来自母亲,即母亲单亲二体(UPD);而AS 患者的两条15号染色体均来自父亲,即父亲单亲二体(UPD)。PWS的UP D发生率较普遍(25%),而AS的较低(2%)。1.3印迹突变印迹,也叫基因组印迹或遗传印迹,指源自双亲的子代等位基因的差异表达。印迹突变是在世代传递过程中,由于控制印迹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在配子形成中发生重新设定和转换失败。约5%的PW S和AS患者虽然从双亲各遗传 作者单位:410078长沙,湖南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研究室了1条15号染色体,但是它们在印迹的 染色体15q11213区域呈现异常DNA的甲 基化和基因表达,提示这类患者在自身的 印迹过程中发生了突变。其中的一半(包 括家族性的)为微缺失,P WS缺失的共同 最小区域在SNRPN基因的第1外显子 (4kb),而AS在SNRPN基因的第1外显 子的上游(2kb),从而确定这类患者为印 迹中心(impr inting center,IC)发生突变 )))印迹突变引起。PWS的共同缺失区 与AS的并不重叠,因此认为IC具有双重 结构[1,2]。为何印迹突变导致沿15q11213 区域呈现异常DNA的甲基化和基因表 达,目前并不清楚。但有人提出顺式作用 的父母一方基因组的/遗传外标记0(epi2 genetic mark)被甲基化,从而调节增强子 与哪一个启动子结合的/增强子2竞争0 (enhancer competition)模型[123]。也可能 在配子形成中,IC和SNRP N基因的启动 子元件对于在控制双亲印迹在15q11213 的重新设定和启动印迹转换中起了重要 的作用。 遗传印迹与DNA的甲基化有关。探 讨PWS和AS在印迹转换过程中突变,不 仅对于了解15q11213区域印迹的分子机 理,而且对于了解染色体其它区域,如各 种肿瘤及Beckwith2Wiedeman syndrome (BWS)的印迹突变的分子机理都是有帮 助的。 在生命世代的循环过程中,印迹在每 一代都必须进行转换和在发育的生殖细 胞中进行重新设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 同性别的个体特异地发生父系或母系印 迹。当母源印迹突变通过男性传递,母源 表基因型(epigenotype)如果不能在男性精 子中重新设定为正常父源表基因型,则阻 碍了从母源到父源(mat y pat)的印迹转 换,因而将母源印迹传递给他的半数配 子,所生的后代基因型除了遗传正常的母 源表基因型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异常 配子的表基因型。这样所生的后代是母 源表基因型的纯合子,因而产生了PWS; 同样,当父源印迹突变通过其女儿传递时 发生印迹转换失败,从而患者从母亲那儿 遗传了异常的父源表基因型,导致其后代 是父源印迹的纯合子,因而产生了AS。 对于这些PWS和AS,突变并不会直接影 响其本人,而是突变阻碍了双亲配子发生 祖辈印迹转换,其后果是半数后代致病。 这是家族性PWS和AS的印迹突变为何 能在同性后代中默默传递不致病、而在异 性后代中传递就发病的根本原因。这是 一种全新的遗传疾病发病机理[124]。 1.4基因突变过去认为P WS和AS均 是由于染色体微缺失而引起的邻近基因 综合征,而不是单个基因异常引起的。但 发现有20%的AS患者既无15号染色体 的缺失,也无UP D和印迹突变,而是基因 突变。Ki shno和Matsuura等在4例AS患 者中检测到UBE3A基因突变,其中包括 一个新生的5bp的重复,一个2bp的缺失, 导致框架移动;一个由母亲遗传的剪切突 变,导致转译提前终止和一个错义突 变[5,6]。 UBE3A基因定位在P WS及AS所在 的15q11213区域,它至少含有16个外显 子,覆盖的基因组约120kb,转录方向是从 端粒至着丝粒,其mRNA大小为528kb,由 于选择剪切作用而至少有5个以上的转 录本,编码区约2.6kb[7]。人和小鼠的研 究表明,UBE3A基因仅在脑中发生特异 性印迹[8],至于为何在脑中缺乏UBE3A 蛋白就出现AS的临床症状目前还不清 楚。UBE3A编码一种遍在蛋白2蛋白质连 接酶,它的功能是识别遍在蛋白转移的底 物的特异性并且直接催化遍在蛋白转移 到底物上[9,10]。 目前,人们仍未在PWS患者中检测 到某个基因的突变,不过在15q11213区域 鉴定了仅父源染色体表达的基因至少7 个(SNR PN,ZNF127,NDN,IC,PAR5, PAR1,I PW)和多个EST[4]。印迹中心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即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或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由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可通过不同的抗原递呈途径诱导生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 细胞的克隆扩增,并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由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这种检测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地检测某一特异的蛋白(抗原或抗体)。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最初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将抗原或抗体的一方或双方在某种介质中进行扩散,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相遇时产生的沉淀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这种扩散可以是蛋白的自然扩散,例如环状沉淀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就是在凝胶中混入抗体,制成含有抗体的凝胶板,而将抗原加入凝胶板预先打好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凝胶自然扩散,当一定浓度的抗原和凝胶中的抗体相遇时便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利用蛋白在不同酸碱度下带不同电荷的特性,可以利用人为的电场将抗原、抗体扩散,例如免疫电泳试验和双向免疫电泳。免疫电泳首先将抗原加入凝胶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次分散开。然后沿电泳方向平行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的混合抗体,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自然扩散,形成沉淀线。然后利用标准的抗原-抗体沉淀线进行抗原蛋白(或抗体)的鉴别。上述的方法都是利用肉眼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灵敏度有很大的局限。比浊法引入沉淀检测产生的免疫比浊法就是利用浊度计测量液体中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浊度,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可对抗原、抗体进行定量的检测。

免疫学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前景

XX学院 Hefei University 医学免疫学 题目:医学免疫学述 系别: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_ 12级生物技术 学号: 1202021037 XX:戎晓娜 指导教师:甤 2015年4月10日

医学免疫学综述 摘要: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基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 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发展前景 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合来看,基础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 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 3:抗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识别 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 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 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 9: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制

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很多,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例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阐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结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且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免疫学为众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如HIV 疫苗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等。 另一方面,临床免疫学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免疫学发展提供新的需求。如Tetramer-peptide检测CTL技术的发展,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免疫学与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交叉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的交叉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免疫识别、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加深在基础免疫学方面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认识,这种交叉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