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毛邓三概论复习大纲

2011毛邓三概论复习大纲

党中央领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全党则在整风运动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历史进程: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代以来,胡锦涛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1 毛泽东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者都有个基本点: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

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旗帜问题至关紧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总结,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二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的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入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复习要点:

第一章

第二节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1914年一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新时代,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二战后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还曾燃烧到我国边境,西方列强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奋斗过程艰苦,经验宝贵,教训惨痛,党内多次出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历史经验引导和促使中共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进行的理论概括。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

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及党内同错误斗争,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后,走向成熟。1945党七大毛泽东思想=党的指导思想。

3、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马列+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继续和发展。

第四节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毛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面对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解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2年5月,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提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

2002年11月,江泽民,党十六大,进一步阐述。写入党章。

2004年,写入宪法。

第五节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观,(从两个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要求和我国实际)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第二节一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说、邓小平说、江泽民说。“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唯物论。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就要从现象看本质。)

2、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说、邓小平说、江泽民说、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因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的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是内在动力。)

第三节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干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3、通常包括两种情况: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结合改革开放、南方谈话、建党80周年、十六大胡锦涛讲。)

4、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5、解放思想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第三章

第二节一(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74

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的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出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共;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党的历史上,两次认识错误。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右的二次革命论。

第三节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P79

中共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半封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革命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在城市

1927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28十月十一月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基础

1930一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

1938十一月《战争和战略问题确立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此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走这条道路有先是的可能性。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民主革

命的主要内容、武装斗争中国革命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三者之间的关系。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第四章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90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史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提出了过渡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性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P90最后一段

三种经济成分。P91第一段

中国社会的借机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

三种基本经济成分及与之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解决矛盾就要转向社会主义。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2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前后,达成共识: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过渡

1949-1952: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1952基本恢复,在农村和城市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

原因:工业化不能离开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现实可能性: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物质基础)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重要依据)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重要因素)

4、当时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国际环境)

因此,毛泽东科学分析后,提出总路线,放弃了一举过渡的最初设想。

第五章

第三节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根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思想(详见P124)可以看出: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1、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是

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

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

己的优越性。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

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

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种历史性成就表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

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

进。

3、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科学

发展观,要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

展难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

技实力、综合国力。

第六章

第一节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们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

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

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

和政策,推动社会往前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

内涵的新概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进

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

在联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

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

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

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之上。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

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

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P138倒数第8行)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

状态……(P139)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

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P139第二段顺数第7

行)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P14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七章

第一节一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

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

和国际背景的。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

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的根本性的变革。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

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

4)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第二节二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因此,需要纵观全局,精

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

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要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

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第八章

第二节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办法,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

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

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

要求。

3)一切适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

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单一公有制是不成功的,单一公有制的局面只会导致丧失活力、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第四节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一节内容,这是我挑的重点,详见P203~206)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要把科技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第四节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什么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2、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

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

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

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面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

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

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3)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4)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

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

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

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

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

第九章

第一节四: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

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

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

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政协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上题的3),(内容+职能)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上题4;

政治协商的含义: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

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天,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未来怎么发挥政协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自己比较我国的政党制度与外国的政党制度,我觉得不大可能考P 230 第三段

第一节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后习题: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做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第十章

第二节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定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于每个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思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课后习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节五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可能会考选择题):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课后: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规则的具体化,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她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

第十一章

第一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含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具体指什么自己看看就OK了吧,P276)

理解这一科学内涵,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不

是空想社会主义,也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是一种治国结果。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

的。后三为前一提供坚实基础,前一为后三提供重要条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两者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

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具体: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障增值、把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安排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社会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二章

第四节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详看P312)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第二节三

课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举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详见P332)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