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现代设备工程管理小论文封面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院(系)×××××××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2011年4月24日

现代设备工程管理小论文摘要

摘要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设备在企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同时又是其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能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企业设备高效地管理,使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复杂系统,其业务逻辑复杂,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对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旨在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本文结合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及特点,在对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功能树图和IDEFO 功能模型,以对所规划的系统有完整的认识;使用了查看用户表单和询问用户的方法来构建E 一R 模型,为数据库设计构造了一个蓝图;在E 一R 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的过程中,详细地论述了:将实体转化为表的过程,将联系以及最大粒度转化为外键设计的过程和最小粒度设计的过程;讲述了基于SQL 语言数据库的实现过程,其中包括:表、约束和最小粒度的实现技术。本文还研究了帕累托分析的实现技术、事后维修规范化管理的实现技术。简要介绍了系统采购申请、各件库存查询、点检数据的输入和查询的界面。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IDEFO E 一R 模型关系模型帕累托原理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1.1 设备与设备管理 (1)

1.1.2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1)

1.1.3 管理信息系统 (1)

1.1.4 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 (2)

1.1.5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2)

1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国内现状 (3)

1.2.2 国外现状 (3)

1 . 4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5)

1.4.1课题来源 (5)

1.4.2 研究内容 (6)

2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8)

2 . 1 需求分析 (8)

2.1.1设备信息管理 (8)

2.1.2 档案资料管理 (9)

2 . 2 系统总体功设计 (11)

2.2.1 建立功能模型的目的 (11)

2 . 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5)

2.3.1 系统结构的设计要求 (15)

2.3.2 C / S 网络体系结构 (15)

2.3.3 B/S 网络体系结构 (17)

2.3.4 本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18)

2 . 4 系统的开发工具 (19)

2.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19)

2.4.2 数据库设计工具 (19)

3 系统数据库设计 (20)

3 . 1 数据库设计的类型 (20)

3 . 2 概念模型设计 (21)

3.2.1 IE 一R 模型 (21)

3.2.2 表单、报表和E 一R 模型中的模式 (21)

3.2.3 本系统数据建模 (22)

3 . 3 . 1 将实体转化为表 (34)

3 . 3 . 2 外键设计 (37)

3 . 3 . 3 最小粒度的设计 (39)

3.3.7本系统子记录必需时的最小粒度设计 (43)

2

3 . 4 本章小结 (44)

4 系统实现 (45)

4 . 1 选择sQL 语言创建数据库的优点 (45)

4 . 2 . 1 表的创建 (46)

4 . 22 完整性约束简介 (49)

4 . 2.3 约束的建立 (50)

4 . 2 . 7 最小粒度的实现 (56)

4 . 3 . 1 经营计划中的质量改进目标 (60)

4 . 3 . 2 设备管理中帕累托原理的实现 (61)

参考文献 (72)

致谢 (74)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75)

3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设备与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在企业中设备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作为新技术的载体,设备同时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l ]。设备一般指企业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企业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实力最强有力的体现,更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开支的主要对象。设备管理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而诞生,今天所说的设备管理,是指以设备为研究对象,最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对企业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z ]。

1.1.2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现代工业出现之前,由于工具比较简单,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不迫切,只有一些工匠来掌握工具修造的技巧,未发展成流派或理论。现代工业的出现,大工业迫切需要设备管理模式满足企业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不同的管理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有: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各种管理模式并行阶段口5 }。

1.1.3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也称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决策技术等,为管理者提供辅助管理、辅助决策服务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6 ]。

1.1.4 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

设备管理作为制造企业的一项关键的业务流程,它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近年来兴起的先进制造模式极大地改变了设备管理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使得设备管理的工作对象―设备日益复杂化、大型化和高速化,同时也使得制造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多样,生产方式更具柔性[ v ]。这些变化使得企业的设备管理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设备的复杂化和大型化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 ] ;设备的高速化和满负荷运行要求实施更先进的预知维护策略[9 } ; 设备维护工作的随机性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维护的组织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 。川;设备维护的长流程特性要求更科学和更规范的维护管理机制以提高其管理效能[l2 ' 4 } ;先进制造模式的不断完善要求设备维护的改进必须是持续的[" , 9 }。

1.1.5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管理系统。一个高水平的完整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设备一生的基础、技术和经济要素的管理,因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规范基础信息,为深层次的管理提供保证,系统将通过规范化设备基础信息和工作流程,保证企业设备系统、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工作的高效性。

二、综合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设备技术管理水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计算机对设备运行、技术状态、状态检测、检验、维修和技术改造等进行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为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决策提供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通过规范的设备管理达到资产效益最大化,全面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与现代化水平,辅助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各类设备、工作数据与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建立企业的设备技术信息共享机制和设备管理工程体系,通过日积月累,动态建立设备工作作业技术标准,升华企业智力资本,建立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将来的设备技术工作提供深入的依据。

四、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实现设备的经济技术分析。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组织各方面设备技术状况、维修历史记录等技术经济信息。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辅助各级管理部门进行工作计划与管理决策。分析、评价设备的技术能力等级和需要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为设备作业成本控制、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和实施全方面的经济管理提供支持。

综上,由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以上四方面的特点,它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所以,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设备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现状

我国设备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在设备资产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软件,最早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主要以设备台帐管理和维修计划管理为主。自1992 年以后,随着先进生产装备的引进,国外的设备管理软件开始进入中国,并以预防性维修为管理的主要功能。这一阶段的软件大多应用效果不佳,除了技术因素外,主要是软件的实施面临着企业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第二阶段,自1993 年起,设备资产管理软件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主要的特征是,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设备管理工作呈现一种不确定状态,新设备、先进生产线和工艺的引进,直接冲击着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技术、方法不断进入我国的形势下,新的模式并没有形成,导致企业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失去了标准和评价的依据,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内新出现了十多种设备资产管理软件,但都由于系统管理模式的不确定而未能很好地解决软件应用符合企业实际这一重要问题。

第三阶段,自2001 年起,设备资产管理软件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其发展在两个领域中推进。一是以服务于国有企业为主的本土化软件系统,按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提供管理功能,主要突出了资产管理、故障管理与分析、包含大修计划、事后维修、预防维

修、状态维修等在内的综合维修模式的建立以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分析等。另一个方面是以服务于合资、外资企业为主的国外软件产品,主要提供以预防维修和工单管理为主的功能,且用户多集中于具有外资背景的大型跨国制造企业。

在这两个发展方向之外,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的过程中,连带建立了设备资产管理软件模块,这些模块的功能大多以设备资产管理的早期管理功能为主,局限于资产台帐、工作记录、维修计划和维修费用的管理,未能深入到设备管理的技术工作层面。

1.2.2 国外现状

国外企业非常注重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专业化的设备维修管理软件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因而国外设备维修管理软件起步较早,到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典型的软件包括:英国Engica 公司的Q4 生产管理系统、MAxIMO 公司的MAxIMO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Datastream 公司的MPZ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等。

英国Engica 公司的Q4 生产管理系统诞生于1978 年,早期为DOS 版本,经过20 多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日趋成熟,现该系统以Micr0S0ft WilldowS 操作系统为平台,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该软件包括“策划维修管理”与“物资管理”两大子系统,将备件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MAXIMO 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设备维修管理软件开发的公司,目前在中国有多家分公司。MAXIMO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包括工作单管理、定检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维修管理、采购管理、缺陷管理、劳力管理、资源管理、系统设置、日程管理、系统工具、客户化工具等功能。Datastream 公司的MPZ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提供了号称“世界领先的检修解决方案”,其特点为:对于报告和程序可以使用临时表存储数据;能够制定新的数据表和字段,然后应用;在表单格式下,可以对记录进行拷贝、粘贴操作;在局域网上安装后多客户使用。系统模块包括资产管理子系统、员工管理子系统、设备维修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任务管理子系统、工单管理子系统和缺陷管理子系统等。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软件在功能上比国内软件成熟,但是国外软件价格昂贵,而且其软件功能在设计上会有许多与我国制造企业所需的软件功能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要引进国外软件开展工作首先就要更改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及其相关工作制度。此外,还要考虑引进的国外软件是否能够满足我国企业当前工作的要求;是否能够帮助国内制造企业完成工作;显然,这些问题还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这还是因为当前国内与国外的设备管理机制还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引用国外软件开展工作还有待考虑[z0 }。

1 . 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缺乏相应信息技术、工具软件和管理观念的支持,传统的维护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设备维护的新要求,这种不适应性突出的表现为下述五个方面:一、维护工作的低效能:在传统的设备维护工作方式中所有维护任务完全映射为人的活动,使得维护人员陷于诸如维护检查、工作协调、资料查询和报表统计等程序性的事物工作中,而员工的体能约束和情绪波动决定了纯粹的人力资源不是高效可靠完成上述工作的途径。二、维护决策的欠科学性:一方面众多的事务性工作制约维护员工在维护决策上的精力的投入,影响了维护决策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决策信息和知识的支持降低了维护决策的合理性。

三、维护实施的不规范性:在传统的设备维护工作方式中,各维护管理层次之间、设备维护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维护管理人员和维护执行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降’}弱化了企业管理层对设备维护工作的监督能力,为不规范的维护实施提供了操作空间。四、维护学习局限性:由于传统维护方式在交互手段和交流对象上的局限,维护学习的主要手段是维护经验的言传身教,学习对象主要集中在有限的

工作伙伴内,受地域分布的影响维护员工难以从其他维护人员那里获得维护技术和维护知识方面的指导。

五、维护评估的粗放性:传统维护工作方式中设备维护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数据是孤立和分散的,所以它支持的维护评估结果难以对维护工作的全面改进进行有效指导(甚至可能误导)。迅速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已成为设备管理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维护设备管理计算机化,是一项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 . 4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4.1课题来源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量逐步扩大的今天,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信息基础建设,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在2000 年到2007 年间,公司先后引进了200 余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设备,使其制造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控设备群,公司当前的设备管理工作就日渐显得不足,于是设备停机时间长、故障频率高,使得维修效率相对下降。所以,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使它们充分发挥和维持其功能和性能。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一直试图建立现代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某些方面还不具备进行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因此,设备管理还保留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管理只能是设备部的各个分部各自管理,如果是几个分部都需要的交叉数据,各分部只能分别维护和管理,导致交叉数据信息查询困难,以及交叉数据重复输入或者都没有记录。再有,由于设备部各个分部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于公司的各个厂房内部,距离相距较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者维修工人为了查询某些信息,有时需要跑好几个地方才可能收集到所需信息,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收集不到所要信息,这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同时,在现有的工作方式下,所有的统计、查询和计算全都由手工方式来完成,管理人员面对的是一大堆的数据,日常的工作负担很重。另外,由于使用者的身份较多,管理也比较复杂,使得手工管理难以达到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传统的手工方式与现代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格格不入。建立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现有的设备管理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经过本课题组成员的详细调研和分析,汇总现设备管理情况的问题如下:

一、设备技术档案和台帐管理分散,设备部分部各自为政。存储方式日显落后,大多数仍以纸张手写为主,成册装订存放,不便于综合查询,无法随机检索。

二、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有些信息,如设备基础信息、故障记录、维修记录和备件使用情况的部分信息,使保存在Excel 表格或者W 份d 文档中,记录的格式没有规范标准,

信息零散,查询起来十分困难。

三、设备部分部的地理位置分布广,联系薄弱,管理与执行机构,部门与决策层之间主要以印刷文件、报表讲行信J 氨沟通,这种方式实现不了关键信氨的实时亨流。

第一章绪论

四、备件管理工作量大,靠人工进行很不方便。

五、对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事故等,分析处理不快捷;有关维修费用统计、事故、信息反馈方面,手段不先进,工作还有欠缺。

六、对于设备的故障停机率、设备完好率和设备运转率等公司关心的指标的计算,其基础数据采集由人工完成,信息不够准确。同时,这些指标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很大,还会经常发生计算错误。

七、点检的基础工作性质和庞大的点检记录的存在,使得如何对点检进行受控管理,保证点检工作的质量,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公司发展现状,旨在建立适合于自身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设备管理技术,辅助设备维修,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以提高内部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设备部是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的下属职能部门,主要业务是负责公司全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以及设备相关的备品、配件、工具管理。

1.4.2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开发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个系统涉及的面比较宽,包括整个公司的设备维修、设备故障管理帕累托分析、备件的管理等。本课题的使用单位是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设备部的各分部。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系统功能模型。基于对企业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建立系统功能树图和IDEFO 功能模型,完成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并综合评比分析了C / S 和卿S 网络体系结构,选择了适合本企业的C / S 网络结构体系。(见第二章)

二、研究系统数据库设计技术。根据当前企业设备管理中的表单,并与用户沟通,逐步迭代地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E 一R 模型;并将该E 一R 模型转化为流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均支持的关系模型。在E 一R 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的过程中,详细研究了:将实体转化为表的过程,将联系以及最大粒度转化为外键设计和最小粒度设计。(见第三章)

三、研究系统开发实现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建立表和为保证数据完整性各

种约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帕累托原理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事后维修规范化在系统中实现关键技术的研究;并介绍了系统的一些管理界面。(见第四章)

2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全面的详细设计,故在详细设计前人们通常先根据企业特点、功能需求等因素对系统进行各类总体模型的分析与构建,以便对系统在总体上进行规划,即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为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提供统一的规划、方法和目标,同时系统总体设计决定了软件的可应用性、可扩展性等诸多重要特性,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避免系统在功能上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

设备信息管理是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设备管理过程有关的信息,它包括对设备管理信息的采集和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管理等内容。要实现对设备信息的管理,必须先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必须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勾画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树图,并确定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及功能模型,最后还需设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只有完成了以上所有系统总体设计过程才能对设备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2 . 1 需求分析

设备部是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的职能部门,业务主要围绕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它由设备管理科、饭金维修组、金工维修组、电控维修组和点检组组成。各组均有科长或组长,他们对设备部经理负责,设备部经理是部门最高领导。设备管理科和点检组位于设备部内部,饭金维修组、金工维修组和电控维修组分别位于饭金车间、金工车间和电控车间内部,因此,设备部各分部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比较分散。

设备部的业务需求主要有:设备信息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和有关维修和备件管理的数据分析。

2.1.1设备信息管理

设备信息指的是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和供应商等内容,是设备最基础的信息,管理人员

经常需要查询这些信息。设备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设备信息的维护(增加、删除、更新和查询), 如图l 所示。

图1 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框图

Flgure 1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D 血gram of equl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1.2 档案资料管理

设备档案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来的动态资料系统。设备档案是设备制造、使用和修理等工作的一种信息方式,是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档案资料管理包括设备档案资料信息的维护(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档案资料借出登记、归还登记和借阅信息查询,如图2 所示。

图2 档案资料管理功能框图

Flgure 2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D 血gram of file management

2.1.3 维修管理

当前国内外工业企业对生产设备,较普遍采用的维修方式有预防性维修和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指的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必然造成企业不能按期完成合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预防性维修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设备进行计划修理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非计划的故障停机时间;其缺点是受检查手段和经验的影响较大,可能检查失误,导致维修计划不准确,造成维修过剩和欠修。

我公司现状为订单饱满,生产任务繁重。因维修所产生的费用远小于因设备故障停机而不能按时交货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公司对设备部的考核指标是故障停机时间,而约束条件维修费用相对宽裕。若单独采用事后维修,则故障停机时间根本无法保证。若单独采用预防性维修,则欠修会造成设备故障,导致故障停机时间长;而维修过剩产生的维修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设备部采取预防性维修与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这两种维修方式可以取长补短:事后维修可以弥补预防性维修中欠修的缺点,而预防性维修可以大幅减少突发故障,在减少了故障停机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事后维修的工作量。

2.1.

3.1事后维修管理

事后维修管理包括:现场故障报修和维修过程管理(故障报修接收、维修信息填写、维

修检验和维修结束),如图3 所示。

7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图3 事后维修管理功能框图

Figure 3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D 血gram of emergency maintenance

2.1.

3.2点检管理

预防性维修管理主要就是点检管理。在设备的运行中,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即“点”)进行管理制度化、操作技术规范化的检查维护工作称为设备点检。设备点检制度是一种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法。实行设备点检制度能使设备隐患和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由于检查时有明确的量化检查判定标准可以保证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质量,能够早期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和劣化,有利于推广经济责任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即}。

点检管理包括:点检项目信息维护(点检项目增加、删除、更新和查询);点检记录信息维护(点检记录的增加、更新和查询),如图4 所示。

图4 点检管理功能框图

Flgure 4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Diagram of spot 一inspection maintenance 2.1.3.3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是维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的储备与供应备件,才能使设备的维修任务完成得既经济又能保证进度。否则,如果备件储备过多,会造成积压,增加库房面积,增加保管费用,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增加产品成本;储备过少,就会影响备件的及时供应,妨碍设各的修理讲度,延长停歇期,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效器遭普榻失。因此,做到合理储各,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乃是备件管理工作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哪}。

备件管理主要包括备件采购管理、备件出库、备件入库、备件库存查询,如图5 所示。

图5 备件管理功能框图

Flgure 5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Dingram spareparts management

2.1.

3.4 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分析管理可以对运行记录、停机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查、故障记录、事故记录等原始数据,通过常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提供量化的依据。

统计分析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技术指标、设备经济指标、设备维修帕累托分析、点检记录统计分析和备件库存统计等,如图6 所示。

图6 统计分析管理功能框图

Flgure 6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Dingram of statistics and ana 卜515 management 2.1.3.5 系统功能树图

本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模块:档案资料管理模块、维修管理模块、备件管理模块、设备信J 氨管理樟块和统计分析樟块。根据以卜分析,设各管理信氨系统的总体功能框图如图7 所示。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图7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框图

F 运ure 7 The filllctional structureD 认gram of equiPment man 吧ement illlbrmation system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2 . 2 系统总体功设计

2.2.1 建立功能模型的目的

工程界对系统开发过程一般可安排几个阶段:分析(确定系统将做什么)、设计(定义子系统及其接口)、实现(独立的创建子系统)、集成(把子系统联接成一个整体)、

测试(证明系统能工作)、安装(使系统能运行)和运行(使用系统)。因此,系统必须完成什么功能与系统如何完成这些功能是两回事。一般说来,在分析或设计阶段造成的错误,在后续阶段可能花2 倍时间去找到,花5 倍时间去纠正。建立功能模型的目的,在于强调科学地进行复杂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重要性[24 } ;要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对所规划的信息化系统有概括的、完整的认识,从而能科学地指定总体方案;体系结构方案、系统应用方案、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人员机构建设方案,保障成功的进行集成化的信息化建设阵}。

222 旧EFO 简介

IDEF 是用于描述企业内部运作的一套建模方法,由美国空军发明,现在则是根据知识基础系统开发的,它本来只是运用于制造业上的,经过改造后用途变得更为广泛,适用于一般的软件开发。IDEFO 设计方法是IDEF 中的一种建模方式,是当前国际上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制造业的生命力,用来描述系统或企业的功能和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并支持这些功能数据的集成。

IDEFo 的基本图形是盒子和箭头哪},如图8 所示。

“输入’,就是这个活动需要“消耗掉”或“变换成”输出的东西。“输出”是活动的结果。“机制”是活动赖以进行的支撑条件,可以是执行活动的人或设备。“控制’,是活动所受的约束、进行变换的条件以及工作的依据即}。IDEFo 采用一套完整严密的规则,利用能够下降式的分解办法,把一个复杂系统层层分解,下层忠实地代表上层,这样,它利用简单的图形方式,用结构化的思维考虑复杂信息系统,能比较清楚、准确地描述一个系统的功能,充分地描述信息的处理情况以及它在处理中的作用。IDEFO 模型能够从各种层次上对企业过程建模。IDEFO 不仅能够描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流,根据IDEFO 图绘制的规范和标准,并结合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绘制出各模块的IDEFO 图,以下对几个主要的IDEFO 图进行说明。

2.2.1.1 系统顶层图

图9 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外关系图(即A - O 图),它表示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和外界的联系,即: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系统地控制和机制。中间的盒子代表活动。盒子左方及上方进入的箭头表示为完成此项活动所需要的数据,即输入信息。右边离开盒子的箭头表示执行活动时产生的数据,即输出信息。上方进入的箭头也可表示控制,控制说明了活动变换的条件或环境,或者说是约束。盒子底部的箭头表示执行活动的人或设备。

2.2.1.2 系统整体功能图

图10 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功能图(即A0 图),可以看出,系统地输入信息是设备基本信息、资料信息、借阅信息、故障与维修信息和点检信息。设备信息管理中提供全厂设备基本信息,为设备维修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档案资料管理子系统提供的设备大修、项修和小修以及设备随机资料的基本信息,为资料的查阅提供帮助;维修管理子系统提供的故障与维修信息,为维修工作提供维修依据;备件管理子系统提供的备件基本信息。系统的控制条件是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经营目标和标准规范;系统的支撑条件是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局域网、网络数据库和人员。系统的输出是设备记录、资料记录、借阅记录、事后维修记录、点检记录、分析数据、维修计划、备件采购记录、备件出入库记录等。

2.2.1.3 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模型

由于图10 所示的设备信息管理没有进一步的分解图,所以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模型(AI )如图n 所示。

图n 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模型

Flgure 11 The function model of equl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对图所示。

2.2.1.4档案资料管理功能模型

10 所示的档案资料管理作进一步的分解,得到档案资料管理功能模型(A2 ) ,如图12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图12 档案资料管理功能模型

Flgure 12 The function model offile management

2.2.1.5 维修管理功能模型及其子模型

对图10 所示的维修管理作进一步的分解,得到维修管理功能模型(A3 ) ,如图13 所示

图13 维修管理功能模型

Figure 13 The filllction model ofmaintenancemanagement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把图13 所示的事后维修管理和点检管理作进一步的分解,得到事后维修管理功能模型

( A31 )和点检管理功能模型(A32 ) ,如图14 和图巧所示。

图14 事后维修管理功能模型

Flgure 14 The function model of emergence mamtenance

图15 点检管理功能模型

Figure 15 Thefilllction model of spot - inspection management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2.2.1.6 备件管理功能模型

对图10 所示的维修管理作进一步的分解,得到备件管理功能模型,如图16 所示。

图16 备件管理功能模型Figure 16 Thefunctionmodelofsparepartmanagement

2 .

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3.1 系统结构的设计要求

本系统要求在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支持下,采用并行、协作的产品开发模式,负责企业设备管理大量数据信息的管理,要完成以上任务,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所有会影响到系统开发与系统性能的各类因素,这就要求系统具有以下特性:降83 。}

一、分布性:系统支持使用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即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二、安全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壮大,“黑客”、“后门”、“漏洞”等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已成为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三、并发性和一致性:系统应允许多用户同时操作并保持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即实现协同机制控制和共享资源维护。显然一致性要求会对并发性作一定限制;

四、共享性:共享是协同工作的核心,共享包括信息共享和应用工作区共享。应用工作区共享是指远程共享计算机的显示工作区,它将信息拷贝到一个或几个远程显示器上,也可给参加者提供工具,让他们相互交互,共同工作;

五、可靠性和易于升级性:可靠性要求系统能对一些故障,如通信故障,进行恢复,即使有操作错误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易于升级性则指能方便地将单用户应用升级为多用户应用,以便能重复利用大量已有的软件;

六、高质量接口:接口应能不同程度被复用,便于操纵,以增强接口的适应性,使其具有快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速反馈和馈通功能。馈通是指一个用户的动作导致工作在不同机器上的其他用户接口的修改。但是,要达到比较完善的协同工作支持环境,还必须对系统的标准化、网络体系的建立、以及系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2.3.2 C / S 网络体系结构

C / S 网络体系结构,即Client / Sever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是20 世纪90 年代成熟起来的技术。C / S 结构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 端和server 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降8 }。目前大多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都是C / S 结构,C

/ S 结构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典型的C / S 模式应用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7 所示[zs }。

图17 C/S模式应用系统网络结构

Figure 17 The net

C / S 网络体系结构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有大量的优秀开发工具支持,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交互能力,基于C / S 结构的系统往往具有专用的前端,能处理大量的、实时的数据流,响应速度快,并且C / S 结构具备可靠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模型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C / S 体系结构逐渐暴露了以下缺点:[ zss0 ] 一、开发成本较高。C / S 体系结构对客户端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尤其是软件的不断升级,对硬件要求不断提高,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二、软件维护和升级困难。采用C / S 体系结构的软件要升级,开发人员必须到现场为客户机升级,每个客户机上的软件都需维护。对软件的一个小小改动(例如只改动一个变量),每一个客户端都必须更新;

三、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采用C / S 体系结构进行软件开发,大部分工作量放在客户端的程序设计卜,客户端显得十分庞大:

第二章系统总体模型设计

四、只适用于局域网。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必须安装在同一局域网内,不能利用通用浏览器登陆系统,也不能利用飞速发展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五、软件移植困难。采用不同开发工具或平台开发的软件,一般互不兼容,不能或很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信息化工作当中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为了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看到更新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为了管理者再也不必为聘用专门的操作人员来给众多教师编辑学生成绩资料而殚精竭虑,在此,设计了学生课程成绩查询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个使用者在操作上,从此变得那么从容简单,省时又省心。 1.2系统模块的实现 在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 理、成绩信息管理、帮助。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主窗体 1.3登录模块 为了系统的安全,在进入系统之前首先会出现一个登录模块,用户只有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进入系统。

用户登录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Textbox),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CommandButton)用来确定或者取消登录。 设置一个SSTab控件,供不同用户登录时选择用户权限,超级用户拥有一切权限(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拥有受限制的权限(查询及修改密码),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1.4系统管理模块 1.4.1添加用户窗体的创建 进入系统后,将会出现一个主窗体,选择系统管理模块下的添加用户,就可以进入添加用户窗体,可以通过该窗体增加新的用户。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三个文本框,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添加用户;三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提示。 1.4.2修改密码窗体的创建 在系统管理模块下,进入修改密码窗体,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密码。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用来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修改密码;两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内容。 1.5学籍管理模块 1.5.1添加学籍信息功能 选择主窗体中学籍管理模块下的添加学籍信息,就可进入添加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号等学生的信息进行添加。设计时我尽可能设想各种边界条件,如记录为空,输入为空,输入出错等,当输入的信息满足这些边界条件时,将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用户,以便用户能及时地做出修改。添加的信息将全部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窗体上放置多个文本框和下拉式文本框,用来输入学籍信息;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输入学籍信息;一个按钮用来退出窗体;多个标签用来提示文本框中需要输入的内容。 1.5.2修改学籍信息功能 点击学籍管理模块下的修改学籍信息,就进入修改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前面添加的学籍信息进行修改。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有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做个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 企业概述 (3) 1.2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4) 1.4 需求要点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7) 三,总体设计 (9) 3.1 技术基础 (9) 3.1 系统安全 (9) 3.2 管理权限划分 (10) 四,功能模块设计 (12) 4.1 设备信息 (12) 4.2 设备台帐 (14) 4.3 维修保养计划 (16) 4.4 维修保养记录 (16) 4.5 维修经验库 (17) 4.6 设备申购 (17) 4.7 设备调拨 (17) 4.8 设备报废 (17) 4.9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 (18) 4.10 文档管理 (18) 4.11 设备工作日报表 (19) 4.12 每日工作提示 (20) 4.13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 (20) 3.14信息导入接口 (21) 五,系统部署 (23) 5.1、网络要求 (23) 5.2、硬件要求建议 (23) 5.3、软件环境要求 (23) 六,系统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自动化设备确立方案

一个非标自动化设备开发流程 一、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 1.产品品质要求; 2. 设备生产效率要求 ; 3. 设备工作环境。 二、分析产品及工艺: 1.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2.了解产品各方面尺寸要求及来料情况 3.与客户沟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设备使用地点的技术参数 三、拟定方案, 工程人员讨论、分析并作出设备方案,包括: 1.设备草图(整体示意图,局部示意图) 2.各部分机构简介 3.动作说明 4.设备技术参数 四、方案审核,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方案进行审核,内容包括: 1.可行性评估; 2.设备成 本评估;3.设备生产效率的评估; 4.各部分结构可行性评估 五、方案整改:对方案审核中讨论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六、客户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交由客户,客户根据需求,对方案进行最后确定。 七、设计开发由工程部安排工程师进行机构设计,作出机器装配图、零件图(零件标注按国家标准)选出执行元器件、电控配件并列出加工零件清单和标准件请购单,动作说明书。 八、机构审核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所设计出的图纸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机器结构配合是否合理:功能性(能力和精度)、稳定性,便利性,安全性。 2.所设计机器生产效率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3.机器造价。 4.各部分机构要简单便于调试、维修。 5.各部分零件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各执行元件选用是否合理 九、零件加工及标准件采购 1.零件加工部零件图进行机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必须严格按照零件图上所示,零件精度,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保证零件精度及零件加工工艺) 2.采购人员按照标准件清单,联系供应商进行标准件采购检人员按照零件图及标准件清单,检验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工艺。标准件的型号、安装尺寸进行检验,合格后交由仓管人员入库 十、机器组装 1.安排人员进行机器组装调试,装配人员按照零件清单及标准件清单,到仓库领取零件及标准件。 2.装配人员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机器组装,各部分零件,执行元件组装是否正确,各活动部件活动顺畅,无干涉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3.工控部安排电气工程师按照动作说明书进行机器配电,机器程序编写及调试。 十一、机器调试 装配人员按照客户提供的产品工程图进行机器调试,调试完成后打样,交客户确认其产品品质。 十二、包装出货 1.检查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2.清洁设备外表,粘贴必要的标牌和标示 3.标明拆分位置,理顺拆分管线路,合理拆分设备 4.必要的防护(防锈、防潮)措施。 5.准备好机器备件,操作说明书,接线图及其他技术资料

自控设计方案教程文件

8 自控设计 8. 1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超滤处理、消毒处理及附属设施需要检测和控制应提供的仪表和有关的辅助装置等。 8.2 设计标准和规定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其中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物位、过程分析仪表选型等。 8.3 自动化水平 遵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基本原则,本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采用目前在国内外水处理过程中,成功运行的I PC+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集散控制系统(PLC)。在中央控制室可对厂内各工况进行实时监控,并有信号报警和联锁等设施以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设立三级控制层:现场手动、现场监控和远程监控。所谓现场手动是指通过现场控制箱手动控制设备的开启和关闭,现场监控是指由现场PLC执行控制设备的任务,而远程监控是指由中控室通过网络对远端设备进行监控。 全厂设中央控制室,下设预处理控制站(1#控制站)、污泥处理控制站(2#控制站)、紫外线消毒控制站(3#控制站)、1#超滤控制站(4#控制站)、2#超滤控制站(5#控制站)。 为实现污水处理的微机化管理,采用光纤以太网建立污水处理厂内部网络,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建立一个生产控制和办公管理的信息交换处理平台,实现污水处理回用的经济、安全、可靠运行。 8.4 自控系统

1.预处理部分(1#现场控制站) 对工艺专业要求检测的温度、流量、液位、PH、DO、曝气风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对潜水泵、格栅机、鼓风机等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自控网络将信号送至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操作站完成指示、记录、报表和报警打印等监控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单体为:格栅井、调节池、PH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中间水池等单体。 2.污泥处理部分(2#现场控制站) 污泥处理控制站(2#现场控制站),对工艺专业要求检测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对污泥脱水机、冲洗泵等动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网络将信号送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操作站完成指示、记录、报表和报警打印等监控管理功能。该站为成套设备,随工艺设备配套供货 3.紫外线消毒部分(3#现场控制站) 对工艺专业要求检测液位等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对紫外线消毒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网络将信号送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操作站完成指示、记录、报表和报警打印等监控管理功能。该站为成套设备,随工艺设备配套供货。 4.超滤处理(4#现场控制站) 该系统为成套设备,自带控制系统,可实现全自动过滤、反冲洗控制等,对工艺要求的流量、压力等进行控制。5#处理控制站控制过程同4#控制站。 8.5 自控网络 为了实现污水处理的生产管理,采用光纤以太环网建立污水厂的自控网络。 8.6 自控系统及仪表选型

AM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AM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方案一 一.设计思想 在AMC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中,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心(computer center management)代替纸质”的系统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依附于计算机而存在或因计算机在电网中的运行而产生,数据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使用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这一个入口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二.总体目标 AMC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是要建设成为覆盖公司各部门、下属公司和主要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业务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结合;实现文档电子流的管理;实现网络信息发布,网上培训;提供系统的可扩展性,即保证各种新增业务方便的电子化管理新需求的接口;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即所有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于后台数据库中,防止数据的丢失;通过统一的开发平台和通用的开发软件,保证系统的通用性。 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三.设计原则 3.1明确的目的性 该系统是为AMC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的。因此它的设计必须要首先明确服务对象的性质、范围及其所需安全信息在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设计前,就要详细调查安全管理用户的情况,标清所服务的对象经常需要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应从哪里获取,以什么方式收集和传递,摸清这些情况,系统设计才能有明确的目的。 3.2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根据信息加工需要,必须具备的环节不能缺少,同时要保证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正常运转;所谓统一性,就是要求整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要统一,要制度化。整个系统各个工作环节所加工和输送的信息在语法、语意和格式上要标准化、规范化。 3.3可靠性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集中表现在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及时性。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并乐于采用。 3.4相对独立性 允许系统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目的是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一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大学生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孙宁 院(系、部) 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计HR 07-6 学号0720010602 姓名韩冰 日期2011年3月28日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学校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工作中,设备的编排是一项十分复杂、棘手的工作。在编排过程中,由于数量多容易出错。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设备编排工作,既提高了编排的科学性,又可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教学设备管理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又因为现在各个高校内教学设备众多但自动管理水平相比过低,很多高校管理设备都采用在设备购进以后将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登记存档。存档以后档案基本就没人记录与维护,至于以后设备的变迁或损坏都不会记录在设备档案中,即不能体现设备的即时状态。而有些即使有设备管理系统的单位,就算是能把设备的即时信息体现在设备档案上,但设备的缺陷处理及设备缺陷等功能没有实施,设备检修的备品备件情况和检修成本核算没有实现,整个学校教学设备管理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将管理任务分成小块,落实到个人并能随时查询设备当前情况和历史情况,对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有直接作用,使管理人员从手工计算、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实验室的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师生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该系统还可以帮助学校实验室系统进行有效的设备管理,对设备的维护,教学质量的估计有很大的帮助,提高学生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学校教学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大多数学校设备管理办法是设备采购进来以后,将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登记存档,然后将档案存档。以后档案基本就没人维护,如设备位置出库、检修情况、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等信息根本不会体现在设备台帐上,即设备跟踪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在设备档案上。某些使用设备管理系统学校,对设备的跟踪信息即使能体现在设备档案上,但设备的缺陷处理及设备缺陷等功能没有实施,设备检修的备品备件情况和检修成本核算没有实现,整个学校设备管理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本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借鉴国际领先的设备管理思想并结合国内学校设备管理现状,可以完全能满足国内学校设备管理的需要。并通过对各行业设备管理情况的长期研究探索,以灵活、通用为主要设计思想,可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办公耗材,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一)研究内容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实验室设备信息进行管理,有着人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维护性能强、寿命长、学生使用便捷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是学校规模化管理、正规化管理,提高学生实验效率的重要条件。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选购、正确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使设备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和利用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加大管理人员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力度。 (1)设备出/入库管理 功能描述:有操作员核对出/入库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配件的基本属性。核对无误后,将要出/入库单信息提交信息库。 (2)计划管理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编写目的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在仔细考虑讨论之后,我们对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划分、数据结构、软件总体结构的实现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与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软件验证者。 背景 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人事信息的管理水平,是每一现代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严密,实用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公司的人事信息管理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采用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提供规范,统一的服务,它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规范各机构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企业人事信息管理更加方便,简单,快捷,清晰,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企业的财政消耗。 定义 SQL Server: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S 2010:所用的开发软件 二、程序(一)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主模块 功能 建立与数据库连接 获取系统设置 能够跳转至子模块:登陆、注册等模块。 输入、输出项 用户鼠标点击登陆、注册按钮 跳转至相应模块界面 流程逻辑

选择项 登陆系统注册系统查询系统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功能实现方法 '跳转登陆页面 Protected Sub Link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If ("UserName") Is Nothing Then ("") Else "", "") End If End Sub '跳转注册页面 Protected Sub lbtnRegister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 End Sub 三、程序(二)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自动化灌溉方案设计

目录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2)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 (4)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5) 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 (7) 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10) 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11) 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14) 3、数据管理平台 (15)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 (17) 5、主要技术参数 (20)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择代表性的地块,建设具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功能的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节水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灌溉预报结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导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的。 系统组成: 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企业)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现地无线遥控、远程随时随地监控、轮灌组定时自动轮灌等控制方式,并且实时监测机井和阀门状态,灌溉流量和管网压力,保障运行安全,及时提示报警信息。在此基础上,扩充田间土壤墒情监测、农田气象监测、作物和泵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规定 (2) 2.2运行环境 (2) 2.3差不多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3) 3.1用户接口 (3) 3.2外部接口 (3)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操纵 (4) 4.3运行时刻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4)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概要设计讲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依照设备治理系统的的需求规格讲明书,定义了系统的要紧功能模块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定义了模块的技术实现方法。定义软件系统结构,确定软件子系统,I/O接口,处理模式。从各个角度用符号化的方法保证项目下一步更好进行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经理、设计人员、SQA、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1.2背景 随着越来越多设备的广泛应用,如何通过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差不多是众多企业的追求问题,因此设备治理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关心人们治理好各个设备的应用情况,以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 设备治理系统依旧一个企业与整个世界联系的渠道,企业的Intranet网络能够和Internet相联。一方面,企业的职员能够在Internet上查找有关的技术资料、市场行情,与现有或潜在的客户、合作伙伴联系;另一方面,其他企业能够通过Internet访问你对外公布的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生产经营业绩、业务范围、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说明书复习进程

总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总体设计说明书是对该学生信息系统架构进行总体描述,为后期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做好准备,作为软件实现的基础。 本详细说明说明书读者对象为ⅹⅹ学院教务处专业计算机系统开发人员。 1.2项目背景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信息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ⅹⅹ学院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信息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不方便管理,开发出方便快捷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院学生信息管理信息化。 系统开发提出者:ⅹⅹ学院教务处 开发者: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系统使用者:ⅹⅹ学院教务处 1.3定义 总体设计:即对有关系统全局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设计系统总的处理方案,又称系统概要设计。它包括:计算机配置设计、系统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库和文件设计、代码设计以及系统可靠性与内部控制设计等内容。 接口设计:即一些方法头和大量常量属性的结合。 数据结构设计:即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运行设计:即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出错设计:即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1.4参考资料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张海潘《软件工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3]谭浩强《C语言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4]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楠、祁梅. Visual Basic5.0编程实例及技巧 .人民邮电出版社 [6]启明工作室. Visual Basic + 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XXXX大学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 项目背景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2 总体设计 (1) 2.1 需求概述 (1) 2.2 软件结构 (1) 3 程序描述 (1) 3.1 下面对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进行具体描述 (1) 3.2 算法 (6) 3.3 程序逻辑 (7) 3.4 接口 (7) 3.5测试要点 (7)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是对系统架构进行详细直观描述,从而完成详细设计,作为软件实现的基础。预期的读者为本项目开发人员和将来对本项目进行扩展和维护的人员。 1.2 项目背景 项目的委托单位: 主管部门:学校教务处 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与学生管理相关联 1.3 定义 在该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专门术语有:总体设计、接口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运行设计、出错设计,具体的概念与含义在文档后将会解释。 1.4 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 张海藩,牟永敏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总体设计 2.1 需求概述 2.2 软件结构 1、总体结构 2、用户管理模块结构 3、学生档案管理模块结构 4、成绩管理模块结构 3 程序描述 3.1 下面对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进行具体描述 1、登录模块 ●功能:接受用户登录请求,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类型,转到管理页面。

●性能:对用户登录请求在1-2秒钟之内做出响应。 ●输入项目:用户名:字符串型 密码:字符串型 ●输出项目:合法:进入管理界面。 非法:重新登陆。 2、总体结构 ●功能:接收登陆模块传过来的用户名,验证用户名的类型。 ●性能:界面的状态栏显示:联系方式、登陆时间、当前操作用户名和用户类型。 ●输入项目:用户名:字符串型。 ●输出项目:用户名:字符串型(在状态栏) 用户类型:字符串型(在状态栏) 登陆时间:字符串型(在状态栏) 3、系统管理模块 ●功能:1、添加新的用户名、密码; 2、修改任何用户(包括学生)密码。 ●性能:1、用户名、密码和密码确认和用户类型(单选按钮); 2、旧密码,新密码和新密码确认。 ●输入项目:1、用户名、密码和密码确认和用户类型(单选按钮); 2、旧密码,新密码和新密码确认。 ●输出项目:1、(对话框)添加成功,跳转到详细信息添加页面; 2、(对话框)密码修改成功,请重新登陆;跳转到登陆页面。 4、用户管理模块 ●功能:1、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用户信息; 2、用户信息的管理,包括:修改、删除、查询; 3、查询用户信息,包括:精确查询、模糊查询。 ●性能:1、没有添加新用户,不能添加用户信息; 其它无特殊要求。

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当今社会向着信息化发展,办公自动化越来越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所重视,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办公自动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政府上网工程、金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因此我们结合辽阳市政府的实际情况,本着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和保护用户投资的原则,结合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我们先期为其他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辽阳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辽阳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目标: 1、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政府办、各处) 包括辽阳市政府简介处室基本情况等。 组织机构岗位编制、部门组成、部门职责范围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责任。 基本工作制度 辽阳市政府发展计划,中长期目标。 综合经营发展计划 2、计财管理子系统(计财) 年度计划(财务收支、工程岁修、设备购置、供水、发电、综合经营)

计划完成情况(月完成及累计情况) 部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 损益情况 部门经费使用情况 3、人事劳资、安全管理子系统(人事劳资部) 职工情况统计 技术干部档案 工资管理 安全管理 4、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机关服务中心) 5、双文明建设、党务工作(党群工作部) 双文明考核办法 考核情况统计 党务工作管理(党办、纪检、工会、团委等) 综合治理 6、办公自动化文档 文件工作流 档案管理 通知 会议纪要 辽阳市政府大事记

7、现行法规、标准 8、电子政府,INTERNET 信息发布,网上政府 以上需求应提炼共有部分,按照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的设计理论,规划辽阳市政府办 建设总原则如下: 1)、为辽阳市政府的领导决策、行政管理服务。 2)、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优势,建立辽阳市政府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全局宏观决策,提高辽阳市政府办公效率和知名度 3)、充分重视辽阳市政府办公系统和信息的安全,建立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信息控制和授权管理机制。 4)、在限定的时间和规模内,努力降低费用支出,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5)、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兼顾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量力而行,又适当超前,留有发展余地。 6)、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同步建设。 7)、抓紧组织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基层计算机管理员队伍。 a、参照辽阳市政府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际需求 b、软件设计、网络步线工程技术规范书 c、ITU相关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范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1101 姓名:杨刚 学号:1125486514 成绩:优 评语:该课程设计详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结构清楚,格式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重点内容叙述较好,内容较全面;整体设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年月日

一、课程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设计主要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 第四阶段:系统实施 第五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该阶段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鉴于在实践中选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规划阶段是针对酒店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提高酒店信息管理水平,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发环境的调研基础之上,确定酒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向、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政策和策略,做出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总体安排,制定来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制定MIS系统的总体结构,以确保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下调行,避免开发的孤立性和重复性,同时预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明确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从战略角度为系统开发

2019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目录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2)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 (4)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5) 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 (6) 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9) 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11) 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14) 3、数据管理平台 (14)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 (16) 5、主要技术参数 (19)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2019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择代表性的地块,建设具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功能的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节水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灌溉预报结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导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的。 系统组成: 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企业)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 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 系统概述............................................................................................................ - 3 - 二. 系统组成............................................................................................................ - 4 - 三. 通信网络............................................................................................................ - 5 - 四. 功能设计............................................................................................................ - 6 - 4.1. 监测中心级设计 ...................................................................................... - 6 - 4.2. 首部控制级设计 ...................................................................................... - 6 - 4.3.1. 设计原则 ....................................................................................... - 7 - 4.3.2. 主要功能 ....................................................................................... - 7 - 4.3.3. 硬件设计 ....................................................................................... - 8 - 4.3.4. 软件设计 ..................................................................................... - 10 - 4.3. 田间控制级设计 .................................................................................... - 13 - 4.3.1. 田间控制器主要功能 ................................................................. - 13 - 4.3.2. 田间控制器性能指标 ................................................................. - 14 - 4.3.3. 田间路由器节点主要功能 ......................................................... - 14 - 4.3.4. 田间路由器节点性能参数 ......................................................... - 14 - 4.3. 5. 供电方式 ..................................................................................... - 14 - 五. 系统特性.......................................................................................................... - 15 - 六. 设计研究意义.................................................................................................. - 16 -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班级:工业08班 组长:刘强兵 组员:刘谦梁强 徐麟王子斌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系统的目的与作用 1.1设计系统的目 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对质量管理思想的技术实现,通过将控制图技术运用于质量管理过程,以系统分析代替手工操作,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获得连续、综合而且及时准确的多种信息。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研究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不仅有助于改进产品质量,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施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能使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更早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合理地制定生产及决策。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经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环境紧密相关。通过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图的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1.2系统设计的作用 ⑴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与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从而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⑵能有效地分析判断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检验、测试费用,包括供货方制造生产中有效的控制图记录证据,购买方可免进货检验,同时,任能在叫程度上保持进货质量。 ⑶可查明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实际精度,以便做出正确的技术决定。 ⑷为真正的制定工序目标和规格界限,特别是对配合零部件的最优化确立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改变未能符合经济性的规格标准提供了依据。 ⑸使工序的的成本成为了可预测的,并能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从而使同一工序内工件之间的质量差别减至最小,以评价,保证提高产品质量。 ⑹最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系统的原理与分析 2.1质控图的预防原理 (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不断监控,当异常因素刚一露出苗头,甚至在未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能及时被发现,在这种趋势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起到预防的作用。

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设计与代码实现)1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确定 2.2系统功能实现 第三章怎样开发一个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3.1 编程环境的选择 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3.3 二者的结合(DBA) 第四章 Visual basic下的控件所实现的功能 4.1实现菜单选项 4.2 实现工具栏 4.3 帮助 第五章系统总体规划 5.1 系统功能 5.2 流程图 第六章系统具体实现 6.1 用户界面的实现 6.2 数据库的实现 第七章结束语 第八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程序源代码、各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前言--------------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设备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固定管理系统亦是如此。以往设备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方便在设备安排和设备管理信息上的工作任务。 该系统适用于普通设备的管理,在使用上力求操作容易,界面美观,另外,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能在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软件升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信息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摘要--------------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我们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设备管理信息的全过程,包括每一物品,例如办公设备、家具、计算机及其他有价值的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物品编码,并根据此编码在计算机中建立设备信息库,对设备的新增、领用、折旧等进行管理,使管理人员可对设备的流向进行跟踪,随时掌握设备的现状及公司雇员领用设备情况,减少设备丢失现象,解决查找、盘点困难等问题,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一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且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所投资金和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就要加强设备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有: ?设备日常管理 ?设备使用效率管理 ?设备投资规模变动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分析 ?设备折旧管理 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字:Visual Basic6.0,控件、窗体、数据库,设备管理信息 第一章. 系统需求分析 1.1现行业务系统描述 设备管理信息对每个企业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设备管理信息的好,可以使设备发挥最大效益,杜绝各种不良设备,反之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甚至造成设备流失。 本管理系统是为适应于的设备管理信息而开发的软件。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管理设备,协助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模型,提供全面数据的编辑、查询、系统管理等等功能,达到对设备科学管理的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